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了嗎?、教材依據:人教版五.四學制2011課標版九年級化學,十一單元《鹽  化肥》,單元復習。二、設計思       、設計思想: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是氫氧化鈉的重要化學性質之一,但是初中教材中沒有一個明顯的演示實驗驗證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使學生在學習這一反應時沒有直觀的感性認識,對是否確實反應存在一定的疑問。為了通過觀察現(xiàn)象來間接證明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發(fā)生了反應,我組織學生從反應物的減少和生成物的檢驗這兩個角度在課堂上進行了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的課題式探究實驗。在學習氫氧化鈉和鹽的化學性質后,引導學生從檢驗生成物和生成物狀態(tài)變化引起密閉裝置內氣體壓強變化兩個方面思考、設計實驗進行探究,驗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氣體已經發(fā)生反應。通過交流、討論評價各種實驗方案,使同學掌握實驗探究的一般方法,培養(yǎng)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學目標:1、通過實驗設計及實驗分析,鞏固堿和鹽的化學性質,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2、學習科學的探究方法,初步形成學科綜合思想和科學的探究能力。3、通過學生親身參與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尊重事實的科學態(tài)度。4、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的精神和語言交流的能力。學會比較、選擇不同的實驗原理和方法,并作出恰當?shù)脑u價。、教學重點:1、設計實驗證明二氧化碳能與氫氧化鈉反應2、探究氫氧化鈉的變質及變質程度。、教學難點:科學探究思想與方法的初步形成。、教學準備實驗用品:大理石、稀鹽酸、簡易發(fā)生裝置、Ca(OH)2溶液、NaOH溶液、碳酸鈉溶液、氯化鋇溶液、無色酚酞液、試管、試管架、礦泉水瓶等。學生分組:進行課前準備教師完成課件準備、教學過程:學生齊聲朗讀,明確本節(jié)課學習目標;情景導入:貼標簽:老師在實驗室配制了一瓶澄清石灰水和一瓶氫氧化鈉溶液,但忘記貼標簽了,你們能想辦法幫老師給這兩瓶溶液貼上標簽嗎?(現(xiàn)在只有試管和吸管)生:敘述方案并演示最簡單的區(qū)分方法,貼好標簽。發(fā)現(xiàn)問題: 將CO2分別通入Ca(OH)2、NaOH溶液中CO2與Ca(OH)2反應有沉淀生成,而與NaOH反應無現(xiàn)象。提出問題:那么CO2與NaOH是不是確實發(fā)生了反應?對于這種無現(xiàn)象的反應能不能設計出一些實驗,使反應產生一些現(xiàn)象,從而直觀地證明兩者發(fā)生了反應?本節(jié)課探究的課題就是:如何用實驗證明CO2與NaOH溶液發(fā)生了反應及氫氧化鈉的變質檢驗。板書 NaOH溶液與CO2發(fā)生化學反應了嗎?解決方法化學上為了證明反應的發(fā)生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利用壓強差設計實驗裝置(證明反應物減少)2、驗證產物(證明生成物產生)2NaOH + CO2 = Na2CO3 + H2O,這個反應過程也叫氫氧化鈉變質的過程,我們可以利用以上設計思路進行探究。我們大家自己設計實驗驗證氫氧化鈉溶液與二氧化碳氣體已反應。(根據反應前后物質的性質的變化;反應前后物質的狀態(tài)變化和產生的現(xiàn)象來確定用什么原理)學生活動分組展示實驗裝置圖并講解設計實驗方案,其他同學提出問題,分析討論。方案一:請君入甕生:CO2與NaOH的反應,是氣體被吸收進溶液的反應,氣體減少了,會使氣壓減小,因此我設計的方案是:在集氣瓶中收集滿CO2,迅速地倒入氫氧化鈉溶液,瓶口塞一個剝皮的熟雞蛋,一會兒回觀察到雞蛋進入了集氣瓶中。證明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師:他的分析有沒有道理?大家認同嗎?生:認同(學生相互討論)。師:這位同學的物理學得很好,他從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變化入手,注意到反應引起氣壓的變化,將化學和物理結合起來,想法很好,能不能達到預想的效果?實驗是最好的證明。師:現(xiàn)象很明顯,這位同學同樣獲得了成功,而且創(chuàng)意新穎。方案二氣球膨脹生:我想到了我們曾經做過的一道題,用氣球來做實驗。在一個瓶子里收集一瓶CO2,迅速倒入NaOH溶液,然后用一個帶有導管的塞子塞緊,導管的一端套上一個氣球,我預計能看到氣球鼓起。師:這位同學很有心,聯(lián)想到我們曾做過的題,如果成功,是一個很有趣的設計。方案U型管生:我與前面幾位同學的設計方案相似,課前在錐形瓶里收集滿CO2,迅速地倒入氫氧化鈉溶液迅速塞緊一個帶U型管的橡皮塞,U型管內裝有紅墨水,振蕩,U型管內的紅墨水倒流入錐形瓶中。證明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師:同學們的設計方案都這么優(yōu)秀,老師也根據大家的方案得到啟示,我設計的實驗名稱叫噴泉。方案四魅力噴泉師:實驗前在圓底燒瓶內收集滿CO2,用一個帶有導管的橡皮塞塞緊,導管的中間用止水夾夾住,導管的下端伸入盛有紅墨水的燒杯中,打開帶導管的橡膠塞,倒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迅速塞緊瓶塞并振蕩,然后打開止水夾,燒杯內滴有紅墨水的水被倒吸入燒瓶內,形成美麗的噴泉。(老師演示方案,形成噴泉)生:感嘆,好漂亮。師:我設計的原理和前面幾位同學的相同。同學們,對于我們四個實驗有什么疑惑嗎?生:氫氧化鈉溶液里有水,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二氧化碳還能溶于水,上述實驗現(xiàn)象也許是 CO2溶于且與水反應的結果。師:你如何進一步設計實驗證明確實是CO2與NaOH溶液反應了?生:把燒杯中的溶液換成水,做一個對比實驗。師:非常好!師:同學們設計出了一些實驗,可以成功地證明了CO2與NaOH能反應,在同學們的設計中都用到了兩種以上的化學儀器,能不能將實驗裝置簡化,應用生活中的常見用品來完成實驗?方案軟塑料瓶變癟生:用礦泉水瓶!在礦泉水瓶中收集滿CO2,分別迅速倒入50MLNaOH溶液和50ML水,蓋上瓶蓋,振蕩。軟塑料瓶會變癟,但變癟的程度不一樣,倒入水的輕微變形。師:以上實驗設計的共同原理是什么?生:反應物CO2減少,反應后裝置內外形成的壓強差。師:那么我們誰還有其他原理來證明二者反應的發(fā)生?生:證明生成物Na2CO3存在。師:氫氧化鈉和二氧化碳反應也叫做氫氧化鈉變質,同學們是否能夠利用老師提供的一軟塑料瓶二氧化碳氣體和氫氧化鈉溶液證明他倆反應了呢?并設計實驗檢驗變質的產物碳酸鈉。方案檢驗產物碳酸鈉師:每組準備了一瓶裝滿二氧化碳的軟塑料瓶和實驗所需的相關儀器和藥品。給3分鐘討論實施方案,巡回,抓拍學生實驗現(xiàn)象并上傳至顯示屏。展示討論:生1:由于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我設計的方案是:將氫氧化鈉溶液倒入軟塑料瓶中,蓋緊瓶蓋振蕩,在: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證明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碳酸鈉,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生2:由于CO2與NaOH反應生成Na2CO3,我設計的方案是:將氫氧化鈉溶液倒入軟塑料瓶中,蓋緊瓶蓋振蕩,在反應后的溶液于試管中,滴加氯化鈣溶液,白色沉淀產生,證明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碳酸鈉,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生3:前面的操作方法一樣,只不過我滴加的是澄清石灰水,也觀察到有白色沉淀產生,也證明CO2與NaOH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碳酸鈉,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師:同學們的設計都成功地證明了CO2能與NaOH反應,設計都具有異曲同工之妙,那么同學們主要是從哪些方面考慮的?生:從兩個方面:一個是從反應物狀態(tài)的變化引起氣壓的變化考慮的:一個是從檢驗產物方面考慮的。師:我們通過實驗證明了碳酸鈉的存在,也就證明了氫氧化鈉溶液已變質。到此時,同學們還有什么想知道的嗎?生:我想知道塑料瓶內氫氧化鈉溶液的變質程度。師:非常好,老師也想知道你們瓶內氫氧化鈉溶液的變質程度。我們能不能通過實驗來說明呢?生:設計實驗,實施實驗方案。師:巡回指導,抓拍實驗現(xiàn)象上傳。展示討論:得出結論。生:微觀解釋部分變質和完全變質的微觀實質。師:非常棒!老師這又有個新問題,這瓶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還有用嗎?如何變廢為寶?生:討論變廢為寶的方案,確定方法。師:這瓶氫氧化鈉溶液已完美的轉變。學習是件快樂的事情,我們現(xiàn)在乘勝追擊,直擊中考這個環(huán)節(jié)吧。師:現(xiàn)在的回答問題環(huán)節(jié)我們采取幸運抽獎方式,哪個小組被抽中,哪個小組派代表來回答。生:興趣很高,抽中的小組回答設計到的問題。師:今天我們的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兒,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和感受?你獲得了哪些啟示?還有哪些疑問?生:略師小結:兩位同學談了他們的感受,通過這堂課的學習,我相信每一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得、所獲。近年來,探究性的試題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越來越大,那么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不但要做探究性的試題,更應該創(chuàng)設情景、設計實驗來進行一些探究性的實驗,這樣不但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和鞏固,更讓我們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板書設計氫氧化鈉溶液和二氧化碳發(fā)生化學反應了嗎?2NaOH + CO2 = Na2CO3 + H2O1、利用壓強差設計實驗裝置(證明反應物減少)2驗證產物(證明生成物產生)、教學反思通過課堂專題探究并進行實驗驗證,從不同的角度來推測物質的性質,這樣既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xiàn)了實驗創(chuàng)新與動手能力的有機結合:同時針對學生個體差異,以留有思維的空間,并能體現(xiàn)出不同層次學生的能力水平,盡其能,顯其志,養(yǎng)成科學思維的習慣。本節(jié)課成功之處有:1、各小組準備比較充分,學生參與面廣,積極性高。2、學生設計的方案現(xiàn)象明顯,操作簡單,取材易得。3、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探究,引導學生從失敗中總結原因,積極尋找解決的辦法。4、引導學生能將知識進行應用,解決生活中遇到的簡單的化學問題。這節(jié)課結束后,我覺得有一些遺憾:1、由于緊張而產生的粗疏。學生面對攝像機語言組織的不是很流暢;2、如果時間允許將學生設計的實驗都能一一演示就更好了。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者不應該是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而應該是知識獲取過程的主動參與者?!币虼?,在今后的化學教學過程中,積極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對于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教學方式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身邊現(xiàn)象入手,引導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展開探究以獲得有關的知識和經驗。對于與學生生活實際緊密聯(lián)系的物質及其變化、現(xiàn)象,教師要在教學中尋找新的視角和切入點,使他們感受到身邊的化學物質和化學變化,讓學生形成新的認識,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相關教案

人教版(五四制)九年級全一冊化學 單元復習(6)(教案):

這是一份初中化學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本冊綜合教案設計,共9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依據,設計思路,設計思想,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過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全冊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綜合與測試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全冊第二單元 我們周圍的空氣綜合與測試教案,共3頁。教案主要包含了設計思路,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學準備,教學時數(shù),教學設計,板書設計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教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課題3 有機合成材料教案,共3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化學九年級全冊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教學設計

化學九年級全冊課題1 生活中常見的鹽教學設計

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第四單元 鹽 化肥課題2 化學肥料教學設計

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第四單元 鹽 化肥課題2 化學肥料教學設計

初中化學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課題2 化學肥料教案設計

初中化學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課題2 化學肥料教案設計

初中化學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全冊課題2 水的凈化教學設計

初中化學人教版 (五四制)八年級全冊課題2 水的凈化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初中化學人教版 (五四制)九年級全冊電子課本

本冊綜合

版本: 人教版 (五四制)

年級: 九年級全冊

切換課文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