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6小題,共48分)
某同學將一塊鋁箔用砂紙仔細打磨,除去表面的保護膜,用坩堝鉗夾住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至熔化,發(fā)現(xiàn)熔化的鋁并不滴落,而是像有一層膜兜著。下列有關該現(xiàn)象的說法錯誤的是
A. 兜著液體的這層膜是氧化鋁
B. 該實驗說明了氧化鋁的熔點高于鋁的熔點
C. 鋁極易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在表面形成一層氧化物保護膜
D. 鋁的化學性質較穩(wěn)定,即使加熱到熔化也不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
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石墨和的混合固體中,含個碳原子
B. 標準狀況下,水中含有個水分子
C. 過氧化鈉含有的共用電子對數(shù)為
D. 鐵在足量氯氣中燃燒,電子轉移數(shù)目為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牛油、植物油、汽油在堿性條件下的水解反應可以制造肥皂
B. 氨基酸、蛋白質都既能和鹽酸反應,也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
C. 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鈉溶液產(chǎn)生沉淀屬于物理變化
D. 用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水解液調(diào)節(jié)至堿性后加入銀氨溶液,水浴加熱,無光亮銀鏡生成,說明無葡萄糖存在
下列與化學有關的文獻,對加點字釋義錯誤的是
下列有關化學用語表達正確的是
A. 和離子結構示意圖均可以表示為:
B. HClO的結構式:
C. HF的電子式:
D. 質子數(shù)為92、中子數(shù)為146的U原子:
下列有關實驗裝置或操作進行的相應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圖甲所示裝置分離乙醇和碘的混合液
B. 用圖乙所示操作配制硫酸溶液
C. 用圖丙所示裝置制備、收集純凈的一氧化氮
D. 用圖丁所示裝置檢驗濃硫酸與蔗糖反應產(chǎn)生的二氧化硫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古代文獻中充分記載了古代化學研究成果.我國晉代抱樸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學反應,其中有:“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 “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 中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說明水銀發(fā)生了還原反應
B. 中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 根據(jù)可知溫度計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蓋水銀,防止中毒
D. 水銀能跟曾青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單質銅
下列實驗中,操作和現(xiàn)象均正確且能實現(xiàn)相應實驗目的是
A. AB. BC. CD. D
用海水制鹽工業(yè)中的母液來生產(chǎn)金屬鎂的一種工藝流程如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上述工藝流程中未涉及置換反應
B. 設計步驟、、的主要目的是富集
C. 脫水時在HCl氣氛中進行可防止發(fā)生水解
D. 電解得到的熾熱鎂粉可在二氧化碳氣氛中冷卻
下列關于物質的量濃度表述正確的是
A. 溶液中含有和總物質的量為
B. 當1L水吸收標準狀況的氨氣時所得氨水的濃度是
C. 在和NaCl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和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則和的物質的量濃度一定相同
D. 的的KCl飽和溶液100mL,蒸發(fā)掉5g水,冷卻到時過濾,其濾液中溶質的物質的量濃度仍為
據(jù)文獻報道,催化與生成的反應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反應過程中,鎂的價態(tài)不變
B. 圖中碳的價態(tài)只有2種
C. 是反應的中間體
D. 總反應為
用廢鐵屑制備磁性膠體粒子,制取過程如圖: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用溶液浸泡是為了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
B. 通入是防止空氣中的氧化二價鐵元素
C. 加適量的是為了將部分氧化為,涉及反應:
D. 溶液A中和的濃度比為2:1
某黑色粉末可能是或與FeO的混合物,為進一步確認該黑色粉末的成分,下列實驗方案不可行的是
A. 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的黑色粉末,用充分還原,并用干燥劑收集所得水,獲得水的準確質量,進行計算
B. 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的黑色粉末,溶解于足量鹽酸,加熱蒸干溶液并在空氣中灼燒至質量不變,稱量所得粉末質量,進行計算
C. 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的黑色粉末,用CO充分還原,在CO氣流中冷卻后準確稱量剩余固體的質量,進行計算
D. 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的黑色粉末,與一定量鋁粉混合后點燃,充分反應后冷卻,準確稱量剩余固體質量,進行計算
新冠肺炎疫情出現(xiàn)以來,一系列舉措體現(xiàn)了中國力量。在各種防護防控措施中,化學知識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使用84消毒液殺菌消毒是利用HClO或的強氧化性
B. 使用醫(yī)用酒精殺菌消毒的過程中只發(fā)生了物理變化
C. N95型口罩的核心材料是聚丙烯絲,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D. 醫(yī)用防護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單體四氟乙烯屬于鹵代烴
氮化鋇是一種重要的化學試劑。高溫下,向氫化鋇中通入氮氣反應可制得氮化鋇。已知:遇水反應;在潮濕空氣中能自燃,遇水反應。用圖示裝置制備氮化鋇時,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裝置乙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 氣流由左向右的字母連接順序為
C. 實驗時,先點燃裝置乙中的酒精燈,反應一段時間后,再點燃裝置丙中的酒精噴燈進行反應
D. 裝置甲中的濃硫酸和裝置丁中的堿石灰都是用于吸收水蒸氣,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丙中
向兩份等體積、等濃度,pH不同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ClO溶液,實驗測得溶液pH隨加入NaClO溶液體積變化曲線如圖,實驗現(xiàn)象如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a~b段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B. d~e段主要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 c、f點pH接近的主要原因是?
D. 向c點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濃鹽酸,沉淀溶解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52分)
(12分)I、甲、乙、丙、丁分別是由、、、、、、離子中的兩種組成,可以發(fā)生如圖轉化:
寫出無色氣體B的一種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與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其溶解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
II、無水在有機合成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工業(yè)上常用含鎳原料所制得的在亞硫酰氯中加熱脫水制得,已知能與水反應生成和HCl。寫出在亞硫酰氯中加熱脫水制無水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在亞硫酰氯中加熱脫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II、錳及其化合物用途廣泛。錳的化合物有60多種,其中以二氧化錳最穩(wěn)定。將固體草酸錳放在一個可以稱出質量的容器里加熱。固體質量隨溫度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則:時,剩余固體的成分為___________填化學式; 時,剩余固體的成分為__________填名稱。
(12分)某?;瘜W興趣小組利用銅和濃硫酸反應制取,并進行相關實驗探究,所用裝置如圖所示。
查閱資料:
Ⅰ紅棕色,它可以將還原為;
Ⅱ不溶于稀硫酸,能夠溶于熱的稀硝酸中。
部分實驗步驟與現(xiàn)象如下:
向A中加入5mL濃硫酸,打開K,將銅絲伸入濃硫酸中,給A加熱。觀察到B中溶液顏色變化,再關閉K;
加熱后,觀察到A中液面下銅絲變黑,產(chǎn)生氣泡,液面上方產(chǎn)生大量白霧,一段時間后溶液變成灰綠色,反應結束后試管A中有白色固體出現(xiàn);
拉出銅絲,停止加熱。
結合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按圖連接好裝置,第一步進行的操作是________。
小組同學將通入到溶液至飽和的過程中,觀察到的溶液顏色由棕黃色變成紅棕色,將混合液放置12小時,溶液才變成淺綠色。
試用離子方程式解釋與溶液反應溶液變成紅棕色的原因________。
放置12小時,溶液變淺綠色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________。
檢驗B中反應后的溶液中含有的試劑可以是________。
A.硫氰化鉀溶液 鐵氰化鉀溶液 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反應結束后,取出中銅絲,用蒸餾水洗凈后發(fā)現(xiàn)表面有黑色物質附著;傾倒出液體后,向白色固體上小心加水,固體溶解后溶液呈藍色。
白色固體的成分是________填化學式。
甲同學認為銅絲表面黑色固體是CuO;乙同學認為黑色固體是;丙同學認為黑色固體為CuO和的混合物,驗證丙同學觀點正確的實驗方案為________限選試劑:稀硫酸、稀硝酸、氯化鋇溶液。
(14分)氮化鋁是一種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為了分析某AlN樣品樣品中的雜質不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中AlN的含量,某實驗小組設計了如下兩種實驗方案。
已知:
方案1取一定量的樣品,用以下裝置測定樣品中AlN的純度夾持裝置已略去。
上圖裝置C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以下實驗步驟:組裝好實驗裝置,首先________,再加入實驗藥品。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濃溶液,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打開,通入氮氣一段時間,測定裝置C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通入氮氣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去掉裝置B,則導致測定結果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無影響”。由于上述裝置還存在缺陷,導致測定結果偏高,請?zhí)岢龈倪M意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案2按以下步驟測定樣品中AlN的純度:
步驟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的操作是____________。AlN的純度是__________用含、的代數(shù)式表示。
(14分)化學小組為探究在酸性KI溶液中的反應,利用如圖裝置進行實驗:
Ⅰ排出裝置內(nèi)的空氣。減緩的流速,向丁裝置中通入和的混合氣體。
Ⅱ一段時間后,溶液變黃并出現(xiàn)渾濁。搖動錐形瓶、靜置,苯與溶液邊緣呈紫紅色。
Ⅲ持續(xù)向丁裝置中通入和混合氣體,溶液變?yōu)闊o色。
Ⅳ再靜置一段時間,取錐形瓶中水溶液,滴加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問題:
苯的作用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排出裝置內(nèi)空氣的具體操作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裝置丁中緩慢通入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步驟Ⅱ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驟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的總反應為__________________,KI和HI在反應中的作用為______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將鋁箔用坩堝鉗夾住放在酒精燈火焰上加熱,鋁和氧氣反應生成了氧化鋁,因氧化鋁的熔點高于鋁的熔點,所以加熱鋁箔的時候鋁熔化了但是被氧化鋁膜兜住,不會滴落。
故選D。
2.【答案】A
【解析】A.石墨和均由碳原子構成,故12g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的物質的量,個數(shù)為個,故A正確;
B.標況下水為非氣態(tài),故不能根據(jù)氣體摩爾體積來計算其物質的量,故B錯誤;
C.過氧化鈉的物質的量為,而1ml過氧化鈉中含1ml過氧根,故過氧化鈉中含過氧根即個,共用電子對數(shù)為,故C錯誤;
D.鐵在氯氣中反應變?yōu)閮r,故鐵轉移電子即個,故D錯誤。故選A。
3.【答案】A
【解析】A.汽油不是油脂,不能發(fā)生水解反應制造肥皂,故A錯誤;
B.氨基酸、蛋白質都含有氨基和羧基,具有兩性,既能和鹽酸反應,也能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故B正確;
C.向雞蛋清溶液中加入飽和硫酸鈉溶液,蛋白質發(fā)生鹽析,屬于物理變化,故C正確;
D.葡萄糖能發(fā)生銀鏡反應,無光亮銀鏡生成,說明用酶催化淀粉水解的水解液中無葡萄糖存在,故D正確;
故選:A。
4.【答案】C
【解析】A.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為,故A正確;
B.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成丹砂,指的是HgS受熱分解為Hg和S,冷卻后,又重新生成HgS,故B正確;
C.燕薩石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故C錯誤;
D.裘是動物的皮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質,故D正確。故選C。
5.【答案】A
【解析】A.離子的質子數(shù)為17,核外電子數(shù)為18,則和離子結構示意圖均可以表示為,故A正確;
B.HClO的電子式為,結構式為,故B錯誤;
C.HF為共價化合物,只含共價鍵,HF的電子式為,故C錯誤;
D.質子數(shù)為92、中子數(shù)為146的U原子,其質量數(shù)為,則U原子為,故D錯誤。
故選A。
6.【答案】D
【解析】解:碘溶于酒精溶液,所以不能采用分液方法分離,應該采用蒸餾方法分離,故A錯誤;
B.容量瓶不能溶解或稀釋藥品,應該用燒杯稀釋濃硫酸,等溶液冷卻到室溫后再轉移到容量瓶中,故B錯誤;
C.NO能和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氮,所以不能采用排空氣法收集NO,因為NO不溶于水,所以應該用排水法收集NO,且NO不和NaOH溶液反應,所以不能實現(xiàn)實驗目的,故C錯誤;
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和還原性,則圖中品紅褪色,高錳酸鉀褪色等可說明濃硫酸與蔗糖反應生成了二氧化硫,故D正確;故選:D。
7.【答案】C
【解析】“丹砂燒之成水銀”,反應為;“積變又還成丹砂”發(fā)生的反應為:;“以曾青涂鐵,鐵赤色如銅”發(fā)生的反應為:,
A.中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是水銀發(fā)生了氧化反應,由Hg生成HgS,故A錯誤;
B.中發(fā)生的反應為:,離子方程式為:,故B錯誤;
C.根據(jù)可知溫度計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蓋水銀,則會發(fā)生反應:,避免Hg揮發(fā)為蒸氣,且生成的HgS無毒,故能防止中毒,故C正確;
D.Hg的金屬活動性弱于Cu,水銀不能與曾青硫酸銅發(fā)生置換反應生成單質銅,故D錯誤。
故選C。
8.【答案】B
【解析】解:通入溶液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酸鋇,不能驗證實驗目的,故A錯誤;
B.溴水滴加到淀粉KI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碘,則淀粉變藍,可驗證非金屬性:,故B正確;
C.通入酸性溶液中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與二氧化硫的還原性有關,與漂白性無關,故C錯誤;
D.焰色反應為元素的性質,由黃色可知,一定含Na元素,可能為NaOH、NaCl等,故D錯誤;
故選:B。
9.【答案】D
【解析】由流程可知,CaO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與母液中鎂離子反應生成氫氧化鎂,過濾分離出,與HCl發(fā)生復分解反應生成,在HCl在氣流中蒸發(fā)結晶得到,抑制鎂離子的水解,最后電解熔融冶煉Mg,以此來解答。
A.由上述分析可知,涉及化合反應、復分解反應、分解反應,不涉及置換反應,故A正確;
B.海水中鎂離子濃度較小,步驟、、的主要目的是富集,故B正確;
C.因鎂離子水解,且生成鹽酸易揮發(fā),則脫水時在HCl氣氛中進行可防止發(fā)生水解,故C正確;
D.Mg為活潑金屬,且Mg與二氧化碳反應,則電解熔融氯化鎂冶煉Mg,不能在二氧化碳氣氛中冷卻,故D錯誤;故選:D。
10.【答案】D
【解析】A.溶液體積未知,不能計算離子物質的量,故A錯誤;
B.標況下氨氣為1ml,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溶液濃度為,體積1L應是溶液體積,不是溶劑水的體積,故B錯誤;
C.根據(jù)電荷守恒,溶液中,和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則,故C錯誤;
D.KCl飽和溶液100mL,蒸發(fā)掉5g水,冷卻到原來溫度,剩余溶液仍是飽和溶液,溶液濃度不變?nèi)詾?,故D正確。
故選D。
11.【答案】B
【解析】A.鎂始終顯價, A項正確
B.從圖中MgO順時針,含碳的8種中間體,的化合價依次為, , , , 0,,,,中間體中涉及8種價態(tài)另外甲烷中碳為價項錯誤
C.由圖知是反應的中間體,C項正確
D.由轉化關系可知總反應為,D項正確。
12.【答案】D
【解析】解:A、溶液水解顯堿性,油污在堿性溶液中水解,故用溶液浸泡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故A正確;
B、易被氧化,通入是排除空氣,防止空氣中的氧化,故B正確;
C、具有氧化性,加入適量發(fā)生反應: ,將部分氧化為,故C正確;
D、看做為,故溶液A中和的濃度比為1:2,故D錯誤;
故選:D。
13.【答案】D
【解析】A.根據(jù)水的質量可以確定氧的質量,結合固體粉末的質量可以確定固體的組成,故A可行;
B.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的黑色粉末,溶解于足量鹽酸,加熱蒸干溶液并在空氣中灼燒至質量不變,所得固體為氧化鐵,稱量所得粉末質量即為氧化鐵質量,可以根據(jù)鐵元素守恒進行判斷,故B可行;
C.準確稱量一定質量的黑色粉末,用CO充分還原,在CO氣流中冷卻后所得固體為鐵單質,準確稱量剩余固體鐵的質量,可根據(jù)鐵元素守恒進行推斷,故C可行;
D.反應前后都是固體,反應前后固體質量不變,不能計算該黑色粉末的成分,故D不可行。
故選D。
14.【答案】B
【解析】用84消毒液殺菌消毒是利用HClO或的強氧化性,使蛋白質變性,故A正確;
B.醫(yī)用酒精能夠使蛋白質變性,生成新物質,失去生理活性,屬于化學變化,故B錯誤;
C.聚丙烯是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故C正確;
D.醫(yī)用防護服的核心材料是微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其單體四氟乙烯是乙烯被氟原子取代產(chǎn)物,屬于鹵代烴,故D正確; 故選:B。
15.【答案】B
【解析】A.裝置乙中為飽和氯化銨溶液和的反應制取氮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故A正確;
B.裝置乙制備氮氣,通過裝置甲中濃硫酸吸收水蒸氣,應選擇長進短出,通過裝置丙加熱反應生成氮化鋇,氮化鋇遇水發(fā)生反應,通過連接裝置丁防止空氣中的水蒸氣和二氧化碳進入,氣流由左向右的字母連接順序為或或或或,故B錯誤;
C.實驗時,先點燃裝置乙中的酒精燈,反應一段時間后,排除試管中的空氣,使試管內(nèi)充滿氮氣后,再點燃裝置丙中的酒精噴燈進行反應,故C正確;
D.裝置甲中的濃硫酸是用于吸收氮氣中的水蒸氣,裝置丁中的堿石灰是用于吸收空氣中的水蒸氣,防止水蒸氣進入裝置丙中,故D正確。故選B。
16.【答案】B
【解析】A.段生成紅褐色沉淀,即生成了氫氧化鐵沉淀,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A正確;
B.段溶液變黃,說明生成鐵離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故B錯誤;
C.c、f點NaClO過量,NaClO水解溶液顯堿性,水解的離子方程式為:,故C正確;
D.鹽酸與氫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鹽酸與次氯酸鈉反應生成氯氣,所以加過量的鹽酸,沉淀溶解并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放出,故D正確。故選B。
17.【答案】I、滅火;
;
;
II、;
在加熱過程中會因發(fā)生水解而得不到無水,當在亞硫酰氯中加熱脫水時,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HCl能抑制的水解;
III、;二氧化錳。
【解析】I、溶液中存在、、、、、、,故依據(jù)離子共存的原則,得出甲乙丙丁中含有兩種物質,即HCl和,因為甲溶液能和乙溶液生成沉淀、氣體和氯化鈉,故甲和乙中含有能雙水解的離子,即和,生成的氣體B為二氧化碳,沉淀A為氫氧化鋁,然后依據(jù)甲與丙生成氣體,則甲為,那么乙為,甲與丁生成白色沉淀,則丁含有鋇離子且與甲生成沉淀,則丁為氫氧化鋇,丙為HCl;
氣體B為二氧化碳,則其一種用途為:滅火;
甲為碳酸氫鈉,乙為氯化鋁,所以其離子反應方程式為: ;
白色沉淀A為氫氧化鋁,溶液D為氫氧化鈉或碳酸鈉,所以其溶解的化學方程式為:;
II、能與水反應生成和HCl,可使中的水脫去,而生成的HCl能夠抑制的水解,制得無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在加熱過程中會因發(fā)生水解而得不到無水,當在亞硫酰氯中加熱脫水時,反應過程中產(chǎn)生的HCl能抑制的水解;
III、根據(jù)圖象中的坐標數(shù)據(jù),求得、對應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已知,,所以時,剩余固體的成分為,時,剩余固體的成分為二氧化錳。
18.【答案】檢查氣密性;
;;
;
;
取黑色固體少量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溶液呈藍色且有未溶固體,濾出固體并洗滌后加入熱的稀硝酸中,固體溶解且加入氯化鋇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可證明丙同學正確。
【解析】 在該化學實驗中,涉及到有氣體的生成和將導入到溶液中進行相關反應,體系必須封閉,故實驗開始前要檢驗整套裝置的氣密性;
依據(jù)題給信息,紅棕色,且可以將還原為,溶液呈紅棕色的原因是,放置12小時呈綠色的原因是;
鐵氰化鉀能與作用生成藍色沉淀,由于溶液中含有,不能選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故答案選B;
由于硫酸是大量的,生成的硫酸銅以無水硫酸銅的形式存在,白色固體的化學式為,
丙同學認為黑色固體為CuO和的混合物,既要確定有CuO,又要確認有硫元素,取黑色固體少量于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應后,溶液呈藍色,說明有CuO,濾出的固體用稀硝酸溶解。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說明固體中含有硫元素。
19.【答案】防止倒吸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關閉,打開;把裝置中殘留的氨氣全部趕入裝置C
偏高;在裝置C的出口處連接一個干燥裝置
過濾、洗滌;
【解析】裝置圖中球形干燥管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實驗步驟如下:組裝好實驗裝置,首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加入實驗藥品;接下來的實驗操作是關閉,打開,并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加入NaOH濃溶液,至不再產(chǎn)生氣體;打開,通入氮氣一段時間,測定裝置C反應前后的質量變化,由于反應中產(chǎn)生的氨氣會殘留在裝置中,因此通入氮氣的目的是把裝置中殘留的氨氣全部趕入裝置C。
生成的氨氣中含有水蒸氣,若去掉裝置B,則裝置C的質量增加偏大,導致測定結果偏高;由于空氣中含有的水蒸氣也會進入裝置C,導致測定結果偏高,因此改進的措施是在裝置C的出口處連接一個干燥裝置。
濾液中含有偏鋁酸鈉,則步驟生成沉淀的離子方程式為。
依據(jù)流程圖可知,步驟的操作是過濾、洗滌;固體的成分是氧化鋁,根據(jù)鋁原子守恒可知AlN的純度是。
20.【答案】萃取碘單質,隔絕空氣防止被氧化 關閉,打開,打開或打開,關閉,打開
防止倒吸
催化劑
【解析】苯的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作用為萃取碘單質,隔絕空氣防止被氧化。排出裝置內(nèi)空氣的具體操作為關閉,打開,打開或打開,關閉,打開。
向裝置丁中緩慢通入的作用是防止倒吸。
步驟Ⅱ溶液變黃并出現(xiàn)渾濁。搖動錐形瓶、靜置,苯與溶液邊緣呈紫紅色,說明有S和生成,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步驟Ⅲ溶液變?yōu)闊o色,說明被還原為,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結合上述兩個反應可以得到總反應:,KI和HI在反應中不參與總反應,作用為催化劑。 選項
古代文獻
釋義
A
本草綱目中“冬月灶中所燒薪柴之灰,令人以灰淋汁,取堿浣衣”;薪柴之灰今人稱之為草木灰。
堿的主要成分是
B
抱樸子中“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成丹砂”。
丹砂的主要成分是HgS
C
本草衍義中“嘉州峨眉山有燕薩石,形六棱而銳首,色瑩白明澈”;此燕薩石今人稱之為硅石。
燕薩石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鹽
D
天工開物中“世間絲、麻、裘、褐皆具素質”
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
選項
實驗目的
操作
現(xiàn)象
A
難溶于水
將通入溶液中
有白色沉淀生成
B
驗證非金屬性:
將溴水滴加到淀粉KI溶液中
溶液變藍
C
驗證的漂白性
將通入酸性溶液中
溶液褪色
D
驗證某化合物一定是鈉鹽
該化合物在酒精燈上灼燒
焰色為黃色
實驗
實驗現(xiàn)象
Ⅰ
滴入溶液產(chǎn)生大量紅褐色沉淀
Ⅱ
滴入溶液,溶液變黃,未見沉淀,繼續(xù)滴加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
這是一份2022-2023學年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化學試題(word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Fe-56 Cu-64,2LO2,76,2ml電子就能生成2,8g,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5%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定遠縣育才學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化學試題含答案
這是一份安徽省滁州市定遠縣育才學校2022-2023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摸底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