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B C D E
1.甲地的海拔是300米,乙地的海拔是-100米, 則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
米 米 米 米
2.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下且起伏較大的地形是( )
A.丘陵 B.山地 C.高原 D.平原
科 迪 勒 拉 山 系
1、太平洋沿岸山脈帶2、橫貫亞歐大陸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脈帶
世界最高高原:青藏高原
世界最大高原:巴西高原
世界最大平原:亞馬孫平原
世界最長山脈:安第斯山脈
世界最大盆地:剛果盆地
世界最高山脈:喜馬拉雅山脈
世界最大丘陵:哈薩克丘陵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
19世紀末,紅河谷里的藏族人抓到了兩個英國人,搜出來一些畫有許多密集線條的圖紙,他們說是捉蝴蝶的,圖紙上畫的是蝴蝶。藏族人收留了他們,而且還和他們成為了朋友。但這幾張“蝴蝶”圖后來卻帶來了侵略的英國軍隊。這些“蝴蝶”圖就是今天我們要學(xué)會看的等高線地形圖。
學(xué)習(xí)目標: 1.了解等高線的定義、特點。 2.學(xué)會看等高線地形圖。
1.認識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shè)色地形圖。2.觀察課本P39 圖2—49,如何在等高線地形 圖上區(qū)分山頂、山脊、山谷、鞍部、陡崖這 五種基本的地形部位?
自讀課本P37-39,《地圖冊》P16
藍色表示海洋綠色表示平原褐色表示山地
等高線地形圖+分層設(shè)色=分層設(shè)色等高線地形圖
海拔相同的點連成封閉的圓滑曲線。
等深線:深度相等的點連成封閉的圓滑曲線。
等高線 。
等高線 。
等高距:兩條相鄰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
山地五種部位的等高線形態(tài)
等高線閉合,中間高,四周低
兩個山頂之間的過渡部分
山谷——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出山脊——等高線向海拔低處凸出
山谷 VS 山脊
等高線在陡崖處重合,呈鋸齒狀
重點地圖:課本P39 圖2-49
1.同線_____; 2.等高距全圖_____; 3.等高線是_____的曲線; 4.兩條等高線___相交,但在懸崖峭壁會____; _,其中 稀疏表示____;稠密表示____。
(1)A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G______(2)爬上甲山,沿B、C哪條路線更容易?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哪個部位更適合于攀巖?
點的海拔是___米;A、B兩點的相對高度是___米。2.你估計山頂C的海拔大約是_________米。3.從A點和B點出發(fā),分別沿虛線爬到山頂C,登山線 路較陡的是____,判斷的理由是___________。
1.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C.中間低,四周高則為山頂海拔相等
2.A點位于800米的等高線上,B點位于400米的等 深線上,則AB之間的相對高度是( )
米 米 米 D.-400米
當堂檢測必做:《全優(yōu)》P30-32 基礎(chǔ) 3-5 知能 3-19(劃掉15)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課堂教學(xué)ppt課件,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dǎo)入,陸地地形,海底地形,學(xué)看地形圖,課堂練習(xí),相對高度,青藏高原,巴西高原,東歐平原,亞馬孫平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精品課件ppt,共52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新課導(dǎo)入,陸地地形,海底地形,學(xué)看地形圖,課堂練習(xí),相對高度,青藏高原,巴西高原,東歐平原,亞馬孫平原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三節(jié) 世界的地形完美版ppt課件,共33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海拔和相對高度,世界主要山脈,世界主要高原,世界主要平原,我國三大丘陵,五種陸地地形比較,地面起伏小,地面崎嶇不平,世界地形之最,馬里亞納海溝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