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屬成套資源:2022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單元檢測單元集訓卷
2022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單元檢測三 牛頓運動定律(解析版)
展開
這是一份2022屆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單元檢測三 牛頓運動定律(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項選擇題,多項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8小題,每小題3分,共24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2020·北京市東城區(qū)模擬)在阻力可以忽略的水平冰面上,質量為60 kg的男同學和質量為50 kg的女同學用一根水平輕繩做拔河游戲(如圖1所示).當女同學的加速度大小是0.60 m/s2時,男同學的加速度大小是( )
圖1
A.0 B.0.50 m/s2
C.0.60 m/s2 D.0.72 m/s2
答案 B
解析 根據牛頓第三定律,兩個同學所受的拉力大小相等,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
得eq \f(a男,a女)=eq \f(m女,m男)=eq \f(50,60)=eq \f(5,6),則a男=eq \f(5,6)a女=0.50 m/s2.
2.(2020·福建南平市一模)如圖2所示,掛鉤連接三根長度均為L的輕繩,三根輕繩的另一端與一質量為m、直徑為1.2L的水平圓環(huán)相連,連接點將圓環(huán)三等分,在掛鉤拉力作用下圓環(huán)以加速度a=eq \f(1,2)g勻加速上升,已知重力加速度為g,則每根輕繩上的拉力大小為( )
圖2
A.eq \f(5,12)mg B.eq \f(5,9)mg C.eq \f(5,8)mg D.eq \f(5,6)mg
答案 C
解析 設每根輕繩與豎直方向的夾角為θ,由幾何關系得sin θ=0.6,cs θ=0.8;分析圓環(huán)在豎直方向的受力情況,由牛頓第二定律有:3Tcs θ-mg=ma,解得T=eq \f(5,8)mg,故選C.
3.(2020·北京市海淀區(qū)二模)若貨物隨升降機沿豎直方向運動的v-t圖像如圖3所示,取豎直向上為正方向,則貨物受到升降機的支持力F與時間t關系的圖像可能是( )
圖3
答案 B
解析 根據速度-時間圖線可知,貨物在0~t1、t5~t6時間內加速度向下,處于失重狀態(tài),F(xiàn)mg,故選B.
4.某直升機的質量為m,某次試飛時,主旋翼提供大小為2mg、方向向上的升力,每個向前螺旋推進器提供大小為mg、方向向前的推力,如圖4所示.不考慮空氣阻力的影響,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4
A.該直升機可能處于平衡狀態(tài)
B.該直升機以加速度g做勻加速直線運動
C.空氣對直升機的作用力為2eq \r(2)mg
D.空氣對直升機的作用力為4mg
答案 C
解析 直升機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大小ax=2g,豎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ay=g,則直升機的加速度大小a=eq \r(a\\al(x2)+a\\al(y2))=eq \r(5)g,故選項A、B錯誤;空氣對直升機的作用力為F=eq \r(?2mg?2+?2mg?2)=2eq \r(2)mg,故選項C正確,D錯誤.
5.如圖5所示,質量均為m的A、B兩物塊,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用水平向右的恒力F拉A物體,當A、B的加速度第一次為2∶1時彈簧伸長量為x1,當兩物塊一起以相同加速度運動時,彈簧伸長量為x2,彈簧水平,則eq \f(x1,x2)等于( )
圖5
A.eq \f(1,2) B.eq \f(1,3)
C.eq \f(2,3) D.eq \f(3,4)
答案 C
解析 當A、B加速度第一次為2∶1時,設B的加速度為a,A的加速度為2a,對A有:F-kx1=2ma,對B有:kx1=ma,解得x1=eq \f(F,3k);當加速度相同時,同理:F-kx2=ma′,kx2=ma′,得x2=eq \f(F,2k),故eq \f(x1,x2)=eq \f(2,3),選項C正確.
6.(2020·湖南湘潭市模擬)如圖6所示,一條足夠長且不可伸長的輕繩跨過光滑輕質定滑輪,繩的右端與一質量為12 kg的重物相連,重物靜止于水平地面上,左側有一質量為10 kg的猴子,從繩的另一端沿繩以大小為5 m/s2的加速度豎直向上爬,取g=10 m/s2,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6
A.繩上的拉力大小為50 N
B.重物不會離開地面
C.2 s末重物上升的高度為5 m
D.重物的加速度大小為3.2 m/s2
答案 C
解析 對猴子受力分析,受到重力和繩對猴子的摩擦力,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得:f-mg=ma,解得:f=150 N,即繩上的拉力大小為T=150 N,故A錯誤;重物所受的重力為120 N,因繩上的拉力為150 N>120 N,所以重物會離開地面,故B錯誤;對重物,由牛頓第二定律得:T-Mg=Ma,解得:a=2.5 m/s2,2 s末重物上升的高度h=eq \f(1,2)at2=5 m,故C正確,D錯誤.
7.如圖7所示,小球系在輕彈簧的下端,用最小力拉小球至彈簧與水平方向成30°角由靜止釋放,重力加速度的大小為g.關于小球釋放瞬間的加速度,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圖7
A.a=eq \f(\r(3),2)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30°角
B.a=eq \f(\r(3),2)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60°角
C.a=eq \f(1,2)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30°角
D.a=eq \f(1,2)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60°角
答案 A
解析 根據題意,用最小力拉小球至彈簧與水平方向成30°角,對小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F(xiàn)1=mgsin 60°,當釋放小球瞬間,彈力與重力保持不變,合力方向與豎直方向成30°角,大小為mgsin 60°,所以加速度大小為a=gsin 60°=eq \f(\r(3),2)g,方向與豎直方向成30°角斜向左下方,A正確.
8.(2019·廣東四校聯(lián)考)如圖8所示,木盒中固定一質量為m的砝碼,木盒和砝碼在斜面上一起以一定的初速度滑行一段距離后停止.現(xiàn)拿走砝碼,而持續(xù)加一個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F=mgcs θ),其他條件不變,則木盒滑行的距離將( )
圖8
A.不變 B.變小
C.變大 D.變大、變小均有可能
答案 B
解析 設木盒的質量為M且向上滑行,放有砝碼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μ(M+m)gcs θ+(M+m)gsin θ=(M+m)a1,換成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時由牛頓第二定律有μ(M+m)gcs θ+Mgsin θ=Ma2,可知a2>a1,再由x=eq \f(v\\al(02),2a)可得x2<x1.同理可知,若木盒向下滑行,放有砝碼時,有μ(M+m)gcs θ-(M+m)gsin θ=(M+m)a1′,換成垂直于斜面向下的恒力F時,有μ(M+m)gcs θ-Mgsin θ=Ma2′,可知a2′>a1′,再由x′=eq \f(v\\al(02),2a′)可得x2′<x1′,故選項B正確.
二、多項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有多項符合題目要求.全部選對的得4分,選對但不全的得2分,有選錯的得0分)
9.(2020·福建漳州市一模)如圖9所示,在水平地面的平板小車上放一質量為m=2 kg的滑塊,滑塊與車上右側擋板用水平的輕彈簧連接,小車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以a=1 m/s2的加速度做勻加速運動,運動過程中彈簧處于壓縮狀態(tài),彈力為1 N,滑塊與小車保持相對靜止,現(xiàn)減小力F使小車的加速度逐漸減小到零,則( )
圖9
A.彈簧的彈力逐漸減小
B.滑塊受到的摩擦力逐漸減小
C.當小車加速度為零時,滑塊不受摩擦力作用
D.滑塊與小車仍保持相對靜止
答案 BD
解析 當加速度為a=1 m/s2時,以滑塊為研究對象,根據牛頓第二定律可得f-F彈=ma,解得f=3 N,所以最大靜摩擦力至少為3 N,減小力F使小車的加速度逐漸減小到零時,此時摩擦力與彈簧彈力相等為1 N,滑塊與小車仍保持相對靜止,根據f-F彈=ma可知摩擦力逐漸減小,彈力不變,故A、C錯誤,B、D正確.
10.(2020·山西大同市第一次聯(lián)考)如圖10所示,粗糙水平面上放置B、C兩物體,A疊放在C上,A、B、C的質量分別為m、 2m和3m,物體B、C與水平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相同,其間用一不可伸長的水平輕繩相連,輕繩能承受的最大拉力為T,現(xiàn)用水平拉力F拉物體B,使三個物體一起向右加速運動,則( )
圖10
A.此過程中物體C受重力等五個力作用
B.當F逐漸增大到T時,輕繩剛好被拉斷
C.當F逐漸增大到1.5T時,輕繩剛好被拉斷
D.若水平面光滑,則繩剛要斷時,A、C間的摩擦力為eq \f(T,4)
答案 CD
解析 物體C受到的力有重力、支持力、繩的拉力、A對C的壓力、地面對C的摩擦力、A對C的摩擦力,共6個力,故A錯誤.把A、B、C看成是一個整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F-μ·6mg=6ma,得a=eq \f(F-6μmg,6m),把A、C看成是一個整體,繩子將被拉斷的瞬間,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有:T-μ(m+3m)g=(m+3m)a,解得:F=1.5T,故B錯誤,C正確.若水平面光滑,則繩剛要斷時,對A、B、C整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6ma,對A、C整體,根據牛頓第二定律:T=4ma,對物體A,根據牛頓第二定律:f=ma,聯(lián)立解得A、C間的摩擦力:f=eq \f(T,4),故D正確.
11.(2020·湖南懷化市模擬)如圖11甲所示,物塊A疊放在木板B上,且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已知水平地面光滑,A、B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對A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測得B的加速度a與拉力F的關系如圖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取g=10 m/s2)( )
圖11
A.當F24 N時,A相對B發(fā)生滑動
C.A的質量為4 kg
D.B的質量為24 kg
答案 BC
解析 當A與B間的摩擦力達到最大靜摩擦力后,A、B會發(fā)生相對滑動,由題圖乙可知,B的最大加速度為4 m/s2,即拉力F>24 N時,A相對B發(fā)生滑動.當Fμmgcs θ
故物塊減速上行,由牛頓第二定律有
mgsin θ-μmgcs θ=ma2,得a2=2 m/s2
設物塊還需時間t′離開傳送帶,離開時的速度為vt,則
v2-vt2=2a2(x-x1),
vt=eq \f(4\r(3),3) m/s≈2.31 m/s
t′=eq \f(v-vt,a2)≈0.85 s.
18.(14分)(2020·四川雙流中學月考)如圖18所示, 質量為m0=20 kg的長木板靜止在水平面上,質量m=10 kg的小木塊(可視為質點)以v0=4.5 m/s的速度從木板的左端水平滑到木板上,小木塊最后恰好沒有滑出長木板.已知小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0.4,木板與水平地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0.1,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 m/s2.求:
圖18
(1)木塊剛滑上木板時木塊、木板的加速度大??;
(2)木板的長度L;
(3)木塊的運動時間及木塊運動的位移大?。?br>答案 (1)4 m/s2 0.5 m/s2 (2)2.25 m (3)1.5 s 2.625 m
解析 (1)對木塊受力分析知木塊做勻減速直線運動,設其加速度大小為a1,則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μ1mg=ma1,代入數(shù)據解得a1=4 m/s2
對木板受力分析,設木板加速度大小為a2,由牛頓第二定律可得μ1mg-μ2(m+m0)g=m0a2,代入數(shù)據解得a2=0.5 m/s2.
(2)設經過時間t1二者共速,則有v0-a1t1=a2t1,解得t1=1 s
設其共速時的速度大小為v1,則有v1=a2t1,解得v1=0.5 m/s
t1時間內木塊的位移為x1=eq \f(v0+v1,2)t1
木板的位移為x2=eq \f(v1,2)t1
所以木板的長度為L=x1-x2=2.25 m.
(3)木塊與木板共速后,二者一起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加速度大小為a3=μ2g=1 m/s2
設再經過時間t2二者停止,則有v1=a3t2,代入數(shù)據解得t2=0.5 s,故木塊運動的總時間為t=t1+t2=1.5 s
木塊運動的總位移為x=x1+eq \f(v1,2)t2,解得x=2.625 m.eq \f(1,m)/kg-1
a/(m·s-2)
4.0
1.2
3.6
1.1
2.0
0.6
1.4
0.4
1.0
0.3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單元訓練卷第三單元牛頓運動定律B卷(含解析),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如圖所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單元訓練卷第三單元牛頓運動定律A卷(含解析),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的作答,非選擇題的作答,如圖所示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三單元牛頓運動定律單元檢測(含詳解),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