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1·廣東)測定濃硫酸試劑中含量的主要操作包括:①量取一定量的濃硫酸,稀釋;②轉(zhuǎn)移定容得待測液;③移取待測液,用的溶液滴定。上述操作中,不需要用到的儀器為
A.B. C. D.
2.(2021·山東)關于下列儀器使用的說法錯誤的是
A.①、④不可加熱 B.②、④不可用作反應容器
C.③、⑤可用于物質(zhì)分離D.②、④、⑤使用前需檢漏
3.(2021·浙江)下列圖示表示灼燒操作的是
A.
B.
C.
D.
4.(2021·浙江)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減壓過濾適用于過濾膠狀氫氧化物類沉淀
B.實驗室電器設備著火,可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滅火
C.制備硫酸亞鐵銨晶體時,須將含和的溶液濃縮至干
D.將熱的飽和溶液置于冰水中快速冷卻即可制得顆粒較大的晶體
5.(2021·廣東)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下列實驗操作或做法正確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6.(2021·河北)下列操作規(guī)范且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圖甲測定醋酸濃度B.圖乙測定中和熱
C.圖丙稀釋濃硫酸D.圖丁萃取分離碘水中的碘
7.(2021·浙江)下列方案設計、現(xiàn)象和結論都正確的是
8.(2021·湖南)下列實驗設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9.(2021·湖南)1-丁醇、溴化鈉和70%的硫酸共熱反應,經(jīng)過回流、蒸餾、萃取分液制得1-溴丁烷粗產(chǎn)品,裝置如圖所示:
已知: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裝置I中回流的目的是為了減少物質(zhì)的揮發(fā),提高產(chǎn)率
B.裝置Ⅱ中a為進水口,b為出水口
C.用裝置Ⅲ萃取分液時,將分層的液體依次從下放出
D.經(jīng)裝置Ⅲ得到的粗產(chǎn)品干燥后,使用裝置Ⅱ再次蒸餾,可得到更純的產(chǎn)品
10.(2021·山東)為完成下列各組實驗,所選玻璃儀器和試劑均準確、完整的是(不考慮存放試劑的容器)
【2020年】
1.(2020·新課標Ⅰ)下列氣體去除雜質(zhì)的方法中,不能實現(xiàn)目的的是
2.(2020·新課標Ⅲ)噴泉實驗裝置如圖所示。應用下列各組氣體—溶液,能出現(xiàn)噴泉現(xiàn)象的是
3.(2020·江蘇卷)實驗室以CaCO3為原料,制備CO2并獲得CaCl2﹒6H2O晶體。下列圖示裝置和原理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制備CO2
B. 收集CO2
C. 濾去CaCO3
D. 制得CaCl2﹒6H2O
4.(2020·江蘇卷)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5.(2020·山東卷)實驗室中下列做法錯誤的是
A. 用冷水貯存白磷B. 用濃硫酸干燥二氧化硫
C. 用酒精燈直接加熱蒸發(fā)皿D. 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金屬鉀的燃燒
6.(2020·山東卷)利用下列裝置(夾持裝置略)進行實驗,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甲裝置制備并收集CO2
B. 用乙裝置制備溴苯并驗證有HBr產(chǎn)生
C. 用丙裝置制備無水MgCl2
D. 用丁裝置在鐵上鍍銅
7.(2020·山東卷)實驗室分離Fe3+和Al3+的流程如下:
知Fe3+在濃鹽酸中生成黃色配離子【FeCl4】,該配離子在乙醚(Et2O,沸點34.6℃)中生成締合物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萃取振蕩時,分液漏斗下口應傾斜向下
B. 分液時,應先將下層液體由分液漏斗下口放出
C. 分液后水相為無色,說明已達到分離目的
D. 蒸餾時選用直形冷凝管
8.(2020·山東卷)下列操作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9.(2020·天津卷)下列實驗儀器或裝置的選擇正確的是
10.(2020·天津卷)檢驗下列物所選用的試劑正確的是
11.(2020·浙江卷)固液分離操作中,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
A. B. C. D.
12.(2020·浙江卷)下列有關實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萃取Br2時,向盛有溴水的分液漏斗中加入CCl4,振蕩、靜置分層后,打開旋塞,先將水層放出
B. 做焰色反應前,鉑絲用稀鹽酸清洗并灼燒至火焰呈無色
C. 乙醇、苯等有機溶劑易被引燃,使用時須遠離明火,用畢立即塞緊瓶塞
D. 可用溶液和稀區(qū)分、和
【2019年】
1.[2019·新課標Ⅰ]實驗室制備溴苯的反應裝置如下圖所示,關于實驗操作或敘述錯誤的是
A.向圓底燒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開K
B.實驗中裝置b中的液體逐漸變?yōu)闇\紅色
C.裝置c中的碳酸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氫
D.反應后的混合液經(jīng)稀堿溶液洗滌、結晶,得到溴苯
2.[2019·新課標Ⅱ] 下列實驗現(xiàn)象與實驗操作不相匹配的是
3.[2019·新課標Ⅲ] 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4.[2019·浙江4月選考]下列圖示表示過濾的是
A.B.C.D.
5.[2019·浙江4月選考] 針對下列實驗現(xiàn)象表述不正確的是
A.用同一針筒先后抽取80 mL氯氣、20 mL水,振蕩,氣體完全溶解,溶液變?yōu)辄S綠色
B.在表面皿中加入少量膽礬,再加入3 mL濃硫酸,攪拌,固體由藍色變白色
C.向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鋇溶液,再滴加雙氧水,產(chǎn)生白色沉淀
D.將點燃后的鎂條伸入充滿二氧化碳的集氣瓶,鎂條劇烈燃燒,有白色、黑色固體生成
6.[2019·江蘇卷]下列實驗操作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用經(jīng)水濕潤的pH試紙測量溶液的pH
B.將4.0 g NaOH固體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l·L?1NaOH溶液
C.用裝置甲蒸干AlCl3溶液制無水AlCl3固體
D.用裝置乙除去實驗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2
7.[2019·江蘇卷] 室溫下進行下列實驗,根據(jù)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8.[2019·天津卷]下列實驗操作或裝置能達到目的的是
9.[2019·北京卷] 探究草酸(H2C2O4)性質(zhì),進行如下實驗。(已知:室溫下,0.1 ml·L?1 H2C2O4的pH=1.3)
由上述實驗所得草酸性質(zhì)所對應的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A.H2C2O4有酸性,Ca(OH)2+ H2C2O4==CaC2O4↓+2H2O
B.酸性:H2C2O4> H2CO3,NaHCO3+ H2C2O4==NaHC2O4+CO2↑+H2O
C.H2C2O4具有還原性,2+5+16H+==2Mn2++10CO2↑+ 8H2O
D.H2C2O4可發(fā)生酯化反應,HOOCCOOH+2C2H5OHeq \(,\s\up8(濃硫酸),\s\d5(Δ))C2H5OOCCOOC2H5+2H2O
【2018年】
1. (2018·全國卷Ⅰ)在生成和純化乙酸乙酯的實驗過程中,下列操作未涉及的是
2. (2018·全國卷II)下列實驗過程可以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3. (2018·全國卷II)實驗室中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的實驗。
光照下反應一段時間后,下列裝置示意圖中能正確反映實驗現(xiàn)象的是
4. (2018·全國卷Ⅲ)下列實驗操作不當?shù)氖?br>A. 用稀硫酸和鋅粒制取H2時,加幾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應速率
B. 用標準HCl溶液滴定NaHCO3溶液來測定其濃度,選擇酚酞為指示劑
C. 用鉑絲蘸取某堿金屬的鹽溶液灼燒,火焰呈黃色,證明其中含有Na+
D. 常壓蒸餾時,加入液體的體積不超過圓底燒瓶容積的三分之二5. (2018·北京卷)驗證犧牲陽極的陰極保護法,實驗如下(燒杯內(nèi)均為經(jīng)過酸化的3%NaCl溶液)。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對比②③,可以判定Zn保護了Fe
B. 對比①②,K3[Fe(CN)6]可能將Fe氧化
C. 驗證Zn保護Fe時不能用①的方法
D. 將Zn換成Cu,用①的方法可判斷Fe比Cu活潑6. (2018·天津卷)由下列實驗及現(xiàn)象推出的相應結論正確的是
7. (2018·江蘇卷)下列有關從海帶中提取碘的實驗原理和裝置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用裝置甲灼燒碎海帶
B. 用裝置乙過濾海帶灰的浸泡液
C. 用裝置丙制備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 用裝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氣8. (2018·江蘇卷)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2017年】
1.【2017·新課標1卷】《本草衍義》中對精制砒霜過程有如下敘述:“取砒之法,將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煙上飛著覆器,遂凝結累然下垂如乳,尖長者為勝,平短者次之。”文中涉及的操作方法是
A.蒸餾 B.升華 C.干餾 D.萃取
2.【2017·新課標2卷】下列由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3.【2017·新課標2卷】由下列實驗及現(xiàn)象不能推出相應結論的是
4.【2017·新課標3卷】下列實驗操作規(guī)范且能達到目的的是
5.【2017·北京卷】下述實驗中均有紅棕色氣體產(chǎn)生,對比分析所得結論不正確的是
A.由①中的紅棕色氣體,推斷產(chǎn)生的氣體一定是混合氣體
B.紅棕色氣體不能表明②中木炭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
C.由③說明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生成的紅棕色氣體為還原產(chǎn)物
D.③的氣體產(chǎn)物中檢測出CO2,由此說明木炭一定與濃硝酸發(fā)生了反應
6.【2017·天津卷】以下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7.【2017江蘇卷】下列制取SO2、驗證其漂白性、收集并進行尾氣處理的裝置和原理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驗證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氣處理
8.【2017江蘇卷】根據(jù)下列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所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
9.【2017海南】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
A. 滴定前用待測液潤洗錐形瓶
B. 容量瓶和滴定管使用前均需要檢漏
C. 蒸餾完畢時,先關閉冷凝水,再停止加熱
D. 分液時,下層溶液先從下口放出,上層溶液再從上口倒出
10.【2017海南】下列危險化學品標志中表示腐蝕品的是
A. B. C. D.
選項
操作或做法
目的
A
將銅絲插入濃硝酸中
制備
B
將密閉燒瓶中的降溫
探究溫度對平衡移動的影響
C
將溴水滴入溶液中,加入乙醇并振蕩
萃取溶液中生成的碘
D
實驗結束,將剩余固體放回原試劑瓶
節(jié)約試劑
目的
方案設計
現(xiàn)象和結論
A
探究乙醇消去反應的產(chǎn)物
取乙醇,加入濃硫酸、少量沸石,迅速升溫至140℃,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溴水中
若溴水褪色,則乙醇消去反應的產(chǎn)物為乙烯
B
探究乙酰水楊酸樣品中是否含有水楊酸
取少量樣品,加入蒸餾水和少量乙醇,振蕩,再加入1-2滴溶液
若有紫色沉淀生成,則該產(chǎn)品中含有水楊酸
C
探究金屬鈉在氧氣中燃燒所得固體粉末的成分
取少量固體粉末,加入蒸餾水
若無氣體生成,則固體粉末為;若有氣體生成,則固體粉末為
D
探究固體樣品是否變質(zhì)
取少量待測樣品溶于蒸餾水,加入足量稀鹽酸,再加入足量溶液
若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樣品已經(jīng)變質(zhì)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檢驗溶液中是否被氧化
取少量待測液,滴加溶液,觀察溶液顏色變化
B
凈化實驗室制備的
氣體依次通過盛有飽和溶液、濃的洗氣瓶
C
測定溶液的pH
將待測液滴在濕潤的pH試紙上,與標準比色卡對照
D
工業(yè)酒精制備無水乙醇
工業(yè)酒精中加生石灰,蒸餾
實驗目的
玻璃儀器
試劑
A
配制100mL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NaCl溶液
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燒杯、量筒、玻璃棒
蒸餾水、NaCl固體
B
制備Fe(OH)3膠體
燒杯、酒精燈、膠頭滴管
蒸餾水、飽和FeCl3溶液
C
測定NaOH溶液濃度
燒杯、錐形瓶、膠頭滴管、酸式滴定管
待測NaOH溶液、已知濃度的鹽酸、甲基橙試劑
D
制備乙酸乙酯
試管、量筒、導管、酒精燈
冰醋酸、無水乙醇、飽和Na2CO3溶液
氣體(雜質(zhì))
方法
A
SO2(H2S)
通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
B
Cl2(HCl)
通過飽和的食鹽水
C
N2(O2)
通過灼熱的銅絲網(wǎng)
D
NO(NO2)
通過氫氧化鈉溶液
氣體
溶液
A.
H2S
稀鹽酸
B.
HCl
稀氨水
C.
NO
稀H2SO4
D.
CO2
飽和NaHCO3溶液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結論
A
向淀粉溶液中加適量20%H2SO4溶液,加熱,冷卻后加NaOH溶液至中性,再滴加少量碘水,溶液變藍
淀粉未水解
B
室溫下,向HCl溶液中加入少量鎂粉,產(chǎn)生大量氣泡,測得溶液溫度上升
鎂與鹽酸反應放熱
C
室溫下,向濃度均為的BaCl2和CaCl2混合溶液中加入Na2CO3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
白色沉淀是BaCO3
D
向H2O2溶液中滴加KMnO4溶液,溶液褪色
H2O2具有氧化性
目的
操作
A
除去苯中少量的苯酚
加入適量NaOH溶液,振蕩、靜置、分液
B
證明酸性:碳酸>苯酚
將鹽酸與NaHCO3混合產(chǎn)生的氣體直接通入苯酚鈉溶液
C
除去堿式滴定管膠管內(nèi)的氣泡
將尖嘴垂直向下,擠壓膠管內(nèi)玻璃球?qū)馀菖懦?br>D
配制用于檢驗醛基的氫氧化銅懸濁液
向試管中加入2mL10%NaOH溶液,再滴加數(shù)滴2%CuSO4溶液,振蕩
配制5000mL0.1000
ml.L-1Na2CO3溶液
除去Cl2中的HCl
蒸餾用冷凝管
盛裝Na2SiO3溶液的試劑瓶
A
B
C
D
待檢驗物質(zhì)
所用試劑
A
海水中的碘元素
淀粉溶液
B
SO2氣體
澄清石灰水
C
溶液中的Cu2+
氨水
D
溶液中的
NaOH溶液,濕潤的藍色石蕊試紙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A
向盛有高錳酸鉀酸性溶液的試管中通入足量的乙烯后靜置
溶液的紫色逐漸褪去,靜置后溶液分層
B
將鎂條點燃后迅速伸入集滿CO2的集氣瓶
集氣瓶中產(chǎn)生濃煙并有黑色顆粒產(chǎn)生
C
向盛有飽和硫代硫酸鈉溶液的試管中滴加稀鹽酸
有刺激性氣味氣體產(chǎn)生,溶液變渾濁
D
向盛有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過量鐵粉,充分振蕩后加1滴KSCN溶液
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后溶液顏色不變
選項
目的
實驗
A
制取較高濃度的次氯酸溶液
將Cl2通入碳酸鈉溶液中
B
加快氧氣的生成速率
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MnO2
C
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
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洗滌、分液
D
制備少量二氧化硫氣體
向飽和亞硫酸鈉溶液中滴加濃硫酸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結論
A
向X溶液中滴加幾滴新制氯水,振蕩,再加入少量KSCN溶液,溶液變?yōu)榧t色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
向濃度均為0.05 ml·L?1的NaI、NaCl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黃色沉淀生成
Ksp(AgI)> Ksp(AgCl)
C
向3 mL KI溶液中滴加幾滴溴水,振蕩,再滴加1mL淀粉溶液,溶液顯藍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強
D
用pH試紙測得:CH3COONa溶液的pH約為
9,NaNO2溶液的pH約為8
HNO2電離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強
A
B
C
D
混合濃硫酸和乙醇
配制一定濃度的溶液
收集氣體
證明乙炔可使溴水褪色
實驗
裝置
試劑a
現(xiàn)象
①
Ca(OH)2溶液(含酚酞)
溶液褪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②
少量NaHCO3溶液
產(chǎn)生氣泡
③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④
C2H5OH和濃硫酸
加熱后產(chǎn)生有香味物質(zhì)
編號
實驗目的
實驗過程
A
配制0.4000 ml·L?1的NaOH溶液
稱取4.0 g固體NaOH于燒杯中,加入少量蒸餾水溶解,轉(zhuǎn)移至250 mL容量瓶中定容
B
探究維生素C的還原性
向盛有2 mL黃色氯化鐵溶液的試管中滴加濃的維生素C溶液,觀察顏色變化
C
制取并純化氫氣
向稀鹽酸中加入鋅粒,將生成的氣體依次通過NaOH溶液、濃硫酸和KMnO4溶液
D
探究濃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
向2支盛有5 mL不同濃度NaHSO3溶液的試管中同時加入2 mL 5%H2O2溶液,觀察實驗現(xiàn)象
①
②
③
在Fe表面生成藍色沉淀
試管內(nèi)無明顯變化
試管內(nèi)生成藍色沉淀
實驗
現(xiàn)象
結論
A.某溶液中滴加K3[Fe(CN)6]溶液
產(chǎn)生藍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Fe2+,無Fe3+
B.向C6H5ONa溶液中通入CO2
溶液變渾濁
酸性:H2CO3>C6H5OH
C.向含有ZnS和Na2S的懸濁液中滴加CuSO4溶液
生成黑色沉淀
Ksp(CuS)Ksp(AgI)
實驗
結論
A.
將乙烯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最終變?yōu)闊o色透明
生成的1,2-二溴乙烷無色、可溶于四氯化碳
B.
乙醇和水都可與金屬鈉反應產(chǎn)生可燃性氣體
乙醇分子中的氫與水分子中的氫具有相同的活性
C.
用乙酸浸泡水壺中的水垢,可將其清除
乙酸的酸性小于碳酸的酸性
D.
甲烷與氯氣在光照下反應后的混合氣體能使?jié)駶櫟氖镌嚰堊兗t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實驗
現(xiàn)象
結論
A.
向2 mL 0.1 的溶液中加足量鐵粉,振蕩,加1滴KSCN溶液
黃色逐漸消失,加KSCN溶液顏色不變
還原性:
B.
將金屬鈉在燃燒匙中點燃,迅速伸入集滿CO2的集氣瓶
集氣瓶中產(chǎn)生大量白煙,瓶內(nèi)有黑色顆粒產(chǎn)生
CO2具有氧化性
C.
加熱盛有少量NH4HCO3固體的試管,并在試管口放置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
石蕊試紙變藍
NH4HCO3顯堿性
D.
向2支盛有2 mL相同濃度銀氨溶液的試管中分別加入2滴相同濃度的NaCl和NaI溶液
一只試管中產(chǎn)生黃色沉淀,另一支中無明顯現(xiàn)象
目的
操作
A.
取20.00 mL鹽酸
在50 mL酸式滴定管中裝入鹽酸,調(diào)整初始讀數(shù)為30.00 mL后,將剩余鹽酸放入錐形瓶
B.
清洗碘升華實驗所用試管
先用酒精清洗,再用水清洗
C.
測定醋酸鈉溶液pH
用玻璃棒蘸取溶液,點在濕潤的pH試紙上
D.
配制濃度為0.010的KMnO4溶液
稱取KMnO4固體0.158 g,放入100 mL容量瓶中,加水溶解并稀釋至刻度
①
②
③
選項
實驗目的
實驗設計
A
除去NaHCO3固體中的Na2CO3
將固體加熱至恒重
B
制備無水AlCl3
蒸發(fā)Al與稀鹽酸反應后的溶液
C
重結晶提純苯甲酸
將粗品水溶、過濾、蒸發(fā)、結晶
D
鑒別NaBr和KI溶液
分別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選項
實驗操作和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A
向苯酚溶液中滴加少量濃溴水、振蕩,無白色沉淀
苯酚濃度小
B
向久置的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出現(xiàn)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稀鹽酸,部分沉淀溶解
部分Na2SO3被氧化
C
向20%蔗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加熱;再加入銀氨溶液;未出現(xiàn)銀鏡
蔗糖未水解
D
向某黃色溶液中加入淀粉KI溶液,溶液呈藍色
溶液中含Br2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五年(2019-2023)專題11+化學實驗基礎,文件包含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五年2019-2023專題11化學實驗基礎解析版docx、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五年2019-2023專題11化學實驗基礎原卷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五年高考真題】最新五年化學高考真題分項匯編——專題09《化學實驗基礎》(2023全國卷地區(qū)通用),文件包含2018-2022高考真題高考化學五年真題匯編專題09《化學實驗基礎》解析版全國卷地區(qū)通用docx、2018-2022高考真題高考化學五年真題匯編專題09《化學實驗基礎》原卷版全國卷地區(qū)通用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52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五年(2017-2021)專題12 化學反應原理綜合(全國通用),文件包含專題12化學反應原理綜合-五年2017-2021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原卷版doc、專題12化學反應原理綜合-五年2017-2021高考化學真題分項匯編全國通用解析版doc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7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