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練提分2 分析形象要到位
1 真題開路·點迷津
2 高效突破·強技法
【注】?、俎嫁剑恨己娃健7褐复至拥娘埐?。②唐太宗曾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詩人由苦筍聯(lián)想到了魏征,這二者有何相似之處?請簡要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結(jié)合詩歌手法,概括詩歌形象特點的能力。首先,題干要求分析概括苦筍與魏征二者的相似之處。詩人先寫見到一對潔白鮮嫩的苦筍的感受,不禁眼前一亮;進而三、四兩句直接描寫苦筍,并將其人格化,指出“耿介”是此物種的本性,“苦節(jié)”是與生俱來的?!肮⒔椤敝刚辈话ⅲ疂嵶猿?;“苦節(jié)”指儉約過甚,后以堅守節(jié)操,矢志不渝為“苦節(jié)”??隙ㄙ澝揽喙S品性后,詩人自然由此聯(lián)想到唐朝宰相、杰出的政治家魏征,“我見魏征殊媚嫵”一句是寫唐太宗說,別人認為魏征言行無禮,我卻覺得他很嫵媚。
所以,從本身外部特征來看,苦筍的“苦”便是魏征的“殊”,“苦”味并不爽口,而魏征的“殊”在于直言進諫,而其言行有時著實令人難以接受。從內(nèi)在氣質(zhì)來看,詩人贊美苦筍氣節(jié)便是唐太宗贊魏征“媚嫵”,苦筍性情“耿介”,天生“苦節(jié)”,與魏征正直不阿、廉潔自持的品格均是受人賞識之處。最后,結(jié)合以上分析,分點概括二者相似之處即可。【答案】 (示例)①歷史上的魏征以“犯顏直諫”著稱,其言行常常令人難以接受,好比苦筍的滋味并不適口。②苦筍與生俱來的“苦節(jié)”,象征“耿介”的性格,與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應(yīng)該得到認可。
【注】  ①此詩作于公元762年。通泉縣在今四川境內(nèi)。②孔父即孔子。③王粲:東漢末年詩人,曾為躲避戰(zhàn)亂離開長安,往荊州依附劉表。 “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題考查對詩歌形象的鑒賞能力。解答此類題目,要看是鑒賞景象、物象還是人物形象。本題是鑒賞景物,要找出用到的意象,想象整個畫面,概括出意境特點。本題問“山色遠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吧缴h寂寞”描繪夕陽照射之下,遠遠望去,群山蒼茫,籠罩著夕陽的余暉,給人寂寞空曠之感;“江光夕滋漫”寫滿溢的江水在夕陽余暉中閃耀著特有的光澤;整個畫面境界闊大壯美,而又給人寂寥孤獨之感?!敬鸢浮俊?示例)描繪了一幅山色蒼茫,空曠遠寂,夕照增輝,江水滿溢的寥廓壯美的畫面。
人物形象一直是古代詩歌閱讀題考查的熱點,一類是主人公形象,即詩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一類是詩人形象,詩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主要涉及對人物形象特征的概括、人物形象心理狀態(tài)的分析、人物形象作用的分析、人物形象描寫手法的概括和分析等。
一、古詩鑒賞常見藝術(shù)形象舉例
二、古詩鑒賞中常見的人物形象
三、古詩鑒賞常見的概述人物形象特征的詞語豪放瀟灑、英姿颯爽、武藝不凡、斗志昂揚、不拘禮節(jié)、天真頑皮、勇猛剽悍、干練果決、英武豪邁、寂寞惆悵、飽經(jīng)磨難、顧影自憐、身孤影單、百無聊賴、零落漂泊、情趣高雅、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悠閑自得、怡然自得、安閑寧靜、心如止水、夜不能寐、幽獨苦悶、輾轉(zhuǎn)漂泊、羈旅天涯等。
四、古詩鑒賞分析人物形象答題方法
古詩鑒賞分析人物形象答題步驟【滿分攻略】
全詩句句寫劍,實則以劍喻人,請賞析詩中所表現(xiàn)的人物形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狀元支招】這是一道考查人物形象的題目,首先概括特征,然后用詩歌中的人物的言行等作解釋,注意根據(jù)寶劍的“出自名山、良工鑄造”“優(yōu)雅的形質(zhì)”“君子所佩、助英雄行俠”“遭棄、塵埋”“雖被塵埋、依然劍氣沖天”的特點,概括其經(jīng)歷、風采、遭遇和品格。
【答案】 (示例)①經(jīng)受磨礪,素質(zhì)優(yōu)異:以出自名山、良工鑄造,比喻自己歷經(jīng)磨礪,具備優(yōu)良素質(zhì)。②風采卓越,品格優(yōu)良:以優(yōu)雅的形質(zhì),比喻自己風華正茂,以為君子所佩、助英雄行俠,顯示自己俠義的品格。③遭逢不幸,懷才不遇:以寶劍遭棄、塵埋,比喻自己不為所用的不幸遭遇。④懷抱理想,自信堅定:以寶劍雖被塵埋、依然劍氣沖天,比喻自己的堅定和自信。
孫武認為,“將者,智信仁勇嚴也。”你認為詩人筆下的韓將軍具備“將者”的哪幾個特點?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答:(示例)①“獨將輕騎出”可以看出將者之勇,勇敢堅毅,膽識過人。②“暗與伏兵期”可以看出將者之智,心思縝密,謀略出眾。③“圣心戎寄重”可以看出將者之信,深受信任,忠心報國。
【解析】 本題考查欣賞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蔼殞⑤p騎出,暗與伏兵期”運用李廣的典故,刻畫韓將軍的形象。為了迷惑敵人,他親自率領(lǐng)少量騎兵出行,卻在暗處設(shè)伏,將敵人引入包圍圈,取得了以少勝多的戰(zhàn)役的勝利。作者在這里是贊揚韓將軍有李廣一樣的勇氣和膽識,更有李廣一樣的智謀。符合題干中的“勇”和“智”。“圣心戎寄重,未許讓恩私”,皇上十分倚重韓將軍,將整個軍隊以及國家安危都托付于他,可見對他的信任。符合題干中的“信”。
古代詩歌景物形象考查要求:意象,把握意象的特征加以概括,分析景物形象蘊含的思想感情,理解景物形象的意義(畫面氛圍、意境)。意境,主要考查考生對意境特點的概括、意境蘊含的思想情感的分析、營造意境運用的藝術(shù)手法的分析等。
一、古詩鑒賞部分特定意象的特點含義
二、古詩鑒賞意象的作用1.渲染氣氛、奠定基調(diào)、營造意境。2.塑造環(huán)境或提供人物活動的背景。3.抒發(fā)詩人感情。4.貫穿始終,為全詩線索。5.襯托人物性格或品質(zhì)。(多為詠物詩)
三、古詩鑒賞景物形象3要1.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果題干要求概括景物特點或者只問寫了哪些景象,則只需要提煉出景物并簡要概括出特點即可;如果題干明確要求結(jié)合詩句分析,就需要結(jié)合具體詩句進行描述或者分析,擬寫的答案要包含景物、景物特征、所用手法技巧、景物的表達效果,有時還要提及表達的情感等。
2.要掌握古詩景物描寫的角度(1)時空——遠近、俯仰、早晚、四季等。(2)感官——嗅覺、觸覺、聽覺、味覺、視覺等。(3)動靜——動態(tài)、靜態(tài)、動靜結(jié)合、以動襯靜。(4)虛實——虛寫、實寫、虛實相生、化虛為實。(5)色彩——色彩鮮明、色彩斑斕、色彩暗淡。(6)修辭——比喻、擬人、夸張、對偶、借代等。(7)其他——點面結(jié)合、聲色結(jié)合、白描、細節(jié)描寫、直接描寫、間接描寫、正側(cè)結(jié)合、側(cè)面烘托、渲染等。
3.要掌握古詩鑒賞常見意境特點
古詩鑒賞分析景物(意境)答題步驟【滿分攻略】
【典題試做】(2020 ·上海市青浦區(qū)高考語文一模試卷)閱讀下面這首五代詞,完成后面的題目。鵲踏枝馮延巳梅落繁枝千萬片,猶自多情,學(xué)雪隨風轉(zhuǎn)。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無限。樓上春山寒四面,過盡征鴻,暮景煙深淺。一晌憑欄人不見,鮫綃掩淚思量遍。
詞的前三句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 這樣寫有什么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狀元支招】這首詞的開頭三句是在寫景。千萬片梅花似雪一般,隨風飄飛,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猶自多情”一句,使這種景象生出了濃厚的悲涼氣氛,使梅花這一形象變得“多情繾綣”。和后文所抒發(fā)的閨怨之情相聯(lián)系,飛落的梅花與空候的女子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都十分哀怨,美好與歡愉轉(zhuǎn)瞬即逝?;卮鹩靡鈺r,要深入思考“多情”的含義,由梅及人,綜合全詞進行分析。
【答案】 (示例)(1)景象:詞的前三句寫千萬片梅花凋謝時流連、“多情”、隨風飄飛的景象。(2)用意:①作者移情于梅,賦予梅花多情繾綣的性格;②描繪了繽紛而悲涼的意象,營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圍;③為后文抒發(fā)怨情張本(做鋪墊)。
【注】?、俅嗽妼懹凇鞍彩分畞y”期間,長安失陷時,詩人逃到半路被叛軍抓住,解送回長安。②《世說新語·黜免》載:“殷中軍(殷浩)被廢,在信安,終日恒書空作字。揚州吏民尋義逐之,竊視,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痹姼璧牡诙?lián)描寫了什么樣的景象?這樣寫有什么用意?答:(示例)①詩歌第二聯(lián)描寫了黃昏云亂、風急雪緊的景象。②詩人借景抒情,通過描寫飛雪的狀態(tài),表現(xiàn)自己在戰(zhàn)亂之中內(nèi)心的悲涼。③同時呼應(yīng)詩歌標題“對雪”,為下文描寫室內(nèi)景象和抒發(fā)詩人感情作鋪墊,有利于突出詩歌憂國憂民的主旨。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對詩歌意境的鑒賞能力。對于第一問,注意抓住意象以及意象的特點。首先明確第二聯(lián)的意象有:云、薄暮、雪、風?!霸啤庇昧艘粋€“亂”字來形容,“雪”是急雪,“風”用了“舞”“回”來形容,綜合以上分析,頷聯(lián)描繪的是黃昏時候云亂、風急、雪緊的景象。對于用意可以從內(nèi)容上、結(jié)構(gòu)上來把握。
內(nèi)容上聯(lián)系全詩(“戰(zhàn)哭多新鬼”等)、寫作背景(安史之亂中)、作者等,可以知道作者借哀景抒哀情,這樣的景越發(fā)襯托出作者戰(zhàn)亂中的悲涼,同時也表現(xiàn)了他憂國憂民的情懷。結(jié)構(gòu)上,雪景的描繪照應(yīng)標題“對雪”;詩人獨坐斗室,反復(fù)愁吟,從亂云欲雪一直呆到急雪回風,滿懷愁緒,仿佛和嚴寒的天氣交織融化在一起了,這一句情景交融,也為下文寫個人感遇、寫對戰(zhàn)事時局的憂慮做了鋪墊。這首詩表現(xiàn)了杜甫對國家和親人的命運深切關(guān)懷而又無從著力的苦惱心情。
事物形象,多指詠物詩或雜詩中的物象。所謂物象,即被人格化了的描寫對象。這些物象大多帶有詩人的主觀色彩,曲折地表現(xiàn)詩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事物形象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具有象征意義的物象。詠物詩運用的是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過對某一具體事物的描繪,來表達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在此而意在彼。如駱賓王《詠蟬》中的“蟬”的形象、陸游《卜算子·詠梅》中“梅”的形象。
一類是具有特定含義的形象。古詩詞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義,比如:柳,諧音“留”,古代有折柳送別之俗,所以有惜別懷遠之意。鑒賞事物形象要由物及人,從物、人一體的角度來把握事物的特點?;卮饡r,要先借助相關(guān)語句或關(guān)鍵字詞來把握事物物的特征,再聯(lián)系創(chuàng)作背景進行有關(guān)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層分析。
一、分析古詩事物形象常用技法1.從具體描寫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寫(繪形繪色)與側(cè)面烘托。2.從修辭手法看,主要是比喻、象征、擬人和對比。3.從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
二、古詩鑒賞事物形象寄寓的作者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負,或?qū)崿F(xiàn)個人理想,或報效國家。2.寄寓高尚的節(jié)操,或表達懷才不遇與命途多舛的傷感,或抒發(fā)年華易逝與理想破滅的哀愁。3.托物諷世,或憂國憂民,或感時傷世,或憤世嫉俗,或針砭時弊,或冷嘲熱諷。
三、古詩鑒賞詠物與寫景的區(qū)別1.從描寫對象上,詠物詩中只有一個主體描寫對象,主要描寫此物的特點;而其它的詩中多是由多個景物構(gòu)成一幅總體的畫面,沒有主次之分。2.從作用上,詠物詩是借詳細描寫物的特征來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而其它詩中的景物描寫是通過一幅畫面,渲染一種氣氛,從側(cè)面烘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古詩鑒賞物象需思考的內(nèi)容1.寫了什么物。2.這個物生長在什么環(huán)境中,為什么要寫這個環(huán)境;詩歌還寫了其它事物嗎,為什么要寫這些事物。3.這個物有什么外在的特征(形、色、聲等),作者為什么要寫這些特征,運用了什么手法。
4.這個物有什么內(nèi)在的特征(精神、品格),要關(guān)注詩中的評價詞、情感詞、性格詞和品質(zhì)詞以及它們的感情色彩等。5.這個物的外在特征和內(nèi)在特征與人類社會有什么相通之處,有什么象征意義,與作者的際遇和內(nèi)心有什么關(guān)系。6.看題目和注釋,并聯(lián)系時代背景、作者生平、創(chuàng)作情境等,揣摩作者想通過這個物表達什么感情或志向。
古詩鑒賞分析事物形象答題步驟【滿分攻略】
全詩表現(xiàn)了池萍的哪些特點?詩人對池萍表達了什么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狀元支招】“可憐池內(nèi)萍,葐蒀紫復(fù)青”中“可憐”即“可愛”,池萍在“可愛”之中,似乎還含有幾分惹人憐顧的柔弱之態(tài)?!拔⒏鶡o所綴,細葉詎須莖?”意思是說:浮萍看似“無根”,其實還是有根的,只是因為太微小,你叫它怎樣連綴池底?萍之無莖,好像是一種缺憾;但對它自身來說,那萍葉本就細小,又何須非得有莖?楚楚可人的綠萍讓詩人油然生出深切的愛憐。末尾兩句,詩人發(fā)出深切的呼喚:可愛又可憐的浮萍,再莫要過那飄泊難測的生涯!請就在這清波綠池之中,寄托你風姿美好的青春。
【答案】 (示例)(1)池萍的特點:①美麗可人;②細小纖弱;③飄泊不定。(2)詩人對池萍的情感:①喜愛贊美之情。詩人喜愛并贊美池萍的美好。②憐惜憐憫之情。詩人對池萍生出愛憐,希望池萍莫要過那飄泊難測的生涯。
【易錯警示】對詩歌形象的把握,考生容易犯梳理不全面和概括不準確兩方面的錯誤。“梳理不全面”,即不能全面梳理出詩歌中所有的形象,可能會遺漏人、事、景、物、理等中的一項或幾項;或者不能對某一形象進行全面概括,比如對某景物形象的概括,可能會遺漏一點或幾點。“概括不準確”,即對形象的特征和體現(xiàn)的意義理解有偏差,對形象進行分析時沒有聯(lián)系詩歌內(nèi)容或者分析不到位等。
本詩的后兩聯(lián)由物及人,請結(jié)合景物描寫,簡要賞析詩人的形象特點。答:(示例)①幽竹寒花(菊花),是孤傲負美的意象;新月新霜都是高雅圣潔、白璧無瑕的象征。幽竹靜立亭亭,秋菊凌霜傲放,顯示出詩人的勁節(jié)高風,一片冰心。②此時詩人小立于這幽竹、寒花、新月之中,他高尚的節(jié)操、澄明的胸懷,與周圍景物渾融一體,一個孤清高潔的形象躍然紙上。
【解析】 頸聯(lián)又回到寫園內(nèi),寫翠竹之幽、寒花之芳。幽竹靜立,人亦靜立,人心澄明、淡定、從容?!昂ā奔淳栈?,凌霜傲放,清香襲人。此二句詩人擷取“幽竹”“寒花”兩個典型意象,一為勁節(jié),一為傲骨,顯示詩人的高風亮節(jié),孤標傲世。尾聯(lián)“小園宜小立,新月似新霜”,詩句故設(shè)重字,造語別致?!靶@”“小立”兩個“小”字一指范圍,一指時間。為何“宜小立”?只因月已如霜。雖曰“小立”,然詩人自“斜陽”至“新月似新霜”,也立之太久,陶醉于眼前美景而不忍離去。新月、新霜乃是高雅圣潔、白璧無瑕之象征,于是一個孤清高潔的詩人形象就躍然紙上。

相關(guān)課件

【2024年高中語文部編版一輪復(fù)習】課件 古代詩歌閱讀專題(2)分析形象:

這是一份【2024年高中語文部編版一輪復(fù)習】課件 古代詩歌閱讀專題(2)分析形象,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感知高考,考情分析,考點概述,真題示例,全國乙卷,景物形象,考點解讀,基礎(chǔ)知識,一意象集錦,二意境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2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 復(fù)習板塊2 古代詩文閱讀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精練提分2 分析形象要到位課件:

這是一份2022版高考語文二輪復(fù)習 復(fù)習板塊2 古代詩文閱讀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精練提分2 分析形象要到位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專題二古代詩歌閱讀,高效突破·強技法,易錯清零·免失誤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品味語言要準確 課件(共68頁):

這是一份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品味語言要準確 課件(共68頁),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專題二古代詩歌閱讀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課件 更多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理解情感要全面  課件(共33頁)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理解情感要全面 課件(共33頁)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鑒賞技巧要有據(jù)  課件(共57頁)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2 古代詩歌閱讀 鑒賞技巧要有據(jù) 課件(共57頁)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4  散文閱讀 分析散文形象  課件(共52頁)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4 散文閱讀 分析散文形象 課件(共52頁)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3  小說閱讀 分析人物形象  課件(共61頁)

2020-2021學(xué)年 高中語文 二輪復(fù)習 專題3 小說閱讀 分析人物形象 課件(共61頁)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