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單選題
1.如圖所示的現(xiàn)象,屬于光的反射現(xiàn)象的是( )
A.日晷 B.地上的身影
C.水中荷花的倒影 D.墻上手影
2.如圖所示,陽光從天窗沿著所示方向照射在墻上的一面鏡子上,此時哪個區(qū)域內(nèi)的反射光是最強的( )
A.A處 B.B處 C.C處 D.D處
3.如圖是晚上汽車在干燥的瀝青路面和潮濕的瀝青路面上行駛時大燈部分光路簡圖,則在晚上開車時,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潮濕的路面更容易發(fā)生光的漫反射
B.只有干燥的路面發(fā)生光的反射
C.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雨后的夜晚,一輪明月當空,地面大部分已干,但仍有許多積水,為了防止踩水,下面判斷正確的是( )
A.迎著月光走地面暗處是水,背著月光走地面發(fā)亮的地方是水
B.迎著月光走地面發(fā)亮的地方是水,背著月光走地面暗處是水
C.無論迎著月光、背著月光,地面上發(fā)亮的地方都是水
D.無論迎著月光、背著月光,地面上暗處都是水
5.光線射到水平放置的平面鏡上,與平面鏡成30°,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入射角為30° B.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60°
C.反射角為30° D.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的夾角為120°
6.我們常常能看到岸上景物在水面形成的倒“影”,能表示其形成光路的是( )
A.B.
C.D.
7.“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關于該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移動激光筆,使入射光束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觀察到反射光束也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
B.將一束光貼著紙板EF沿BO射到O點,光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
C.將紙板F繞ON向后翻轉(zhuǎn)任意角度,紙板上仍有反射光束呈現(xiàn)
D.若將紙板(連同激光筆)向后傾斜,此時反射光束仍在紙板上呈現(xiàn)
8.如圖所示,兩平面鏡A和B之間的夾角α為9°,自平面鏡B上的某點P射出一條與B鏡面成β角的光線,在β角由0°至180°范圍內(nèi)(不包括0°)連續(xù)變化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當β取某角度時,光線經(jīng)鏡面一次或多次反射后,恰好能返回到P點,則符合該要求的β的個數(shù)有( )
A.1個B.4個C.6個D.9個
二、填空題
9.海南東環(huán)高鐵全長300km,國慶期間小麗和媽媽坐動車去三亞游玩,她看到路旁的樹后退,這是以______為參照物,路旁的人能夠看到動車,那是因為其表面發(fā)生了_______(選填“鏡面反射”或“漫反射”)
10.如圖所示是小華“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平面鏡A水平放置,白紙板B要______放置在平面鏡上;為了探究反射角是否等于入射角,讓一束光______白紙板射向鏡面O點,從紙板上讀出______的大小進行比較。
11.如圖所示,是某小組同學在研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時觀察到的現(xiàn)象,已知AO為入射光線,其入射角等于_________度。關于OD的性質(zhì),請說出你的觀點:_______。關于OE,部分同學認為是法線。你支持他們的觀點嗎?答: ________(選填“支持”、或“反對”)。
12.光學知識在生活中有很多應用,比如自行車的角反射器(如圖所示)是由兩個相互垂直的平面鏡組成,任何方向的一束光線射到其中一塊平面鏡上,經(jīng)兩次反射后,光線恰好按照原來的方向返回,以提醒司機前方有人,當一束光與鏡M成40°角入射時,則光路在平面鏡N處反射時的入射角為________°,若保持入射光線AB的方向不變,將平面鏡繞入射點順時針旋轉(zhuǎn)10°,則最后射出的光線CD轉(zhuǎn)過的角度是_____°。
13.如圖所示是一種液面升降監(jiān)測裝置原理圖。電光源S發(fā)出的一束激光與水平液面成50°角射向平靜的液面,光經(jīng)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當液面下降時,光點S′將________(選填“向左”“向右”或“不會”)移動。當用另一束激光從S′點沿S′O方向入射時,光線S′O的反射光一定____S點(選填“通過”“不通過”或“不確定”)。
三、作圖題
14.在圖中畫出入射光線AO,并標出反射角的度數(shù)。
15.如圖是自行車尾燈的示意圖。光線射向尾燈,請畫出其中一條光線經(jīng)尾燈反射的完整光路圖。
四、實驗題
16.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平面鏡M的上方豎直放置一塊附有量角器的白色光屏,它由可以繞ON折轉(zhuǎn)的E、F兩塊板組成。
(1)讓一束光沿著E板射到鏡面的O點,由于光在E板發(fā)生_______(選填“鏡面”或“漫”)反射,從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E板上光線AO的徑跡;
(2)轉(zhuǎn)動F板,當它與E板共面時,F(xiàn)板上可找到反射光找OB,它與入射光線AO分別位于________兩側(cè),這時將F板向前或后折,在F板上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線OB,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與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3)如果讓光線逆著OB的方向射到平面鏡上,會看到反射光線沿著OA方向射出,此現(xiàn)象說明:________;
(4)下表記錄了光做以不同角度入射時對應的反射角:
根據(jù)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結(jié)論,若一束光以80°的入射角射到鏡面上,則對應的反射角為________度。
17.“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的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標有刻度(圖中未畫出)的白色紙板ABCD,能繞垂直于CD 的ON 軸翻轉(zhuǎn),在紙板上安裝一支可在紙板平面內(nèi)自由移動的激光筆。
(1)實驗前,應將紙板______放置于平面鏡上,移動激光筆,使入射光束繞入射點O 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可觀察到反射光束沿______時針方向轉(zhuǎn)動;
(2)移動激光筆,使入射角為45°,測得反射角也為45°。由此就得出“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的結(jié)論你認為有何不妥之處? ______;
(3)如圖乙所示,將紙板右半部分繞ON 向后翻轉(zhuǎn)任意角度,發(fā)現(xiàn)紙板上均無反射光束呈現(xiàn)。此現(xiàn)象說明了:______;
(4)在圖甲中,若將紙板(連同激光筆)繞CD 向后傾斜,此時反射光束______;
A.仍在紙板上呈現(xiàn) B.被紙板擋住 C.在紙板前方
(5)如果要驗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正確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
五、綜合題
18.光的全反射
如圖所示,當光線從玻璃斜射入空氣里的時候,一部分光會進入空氣里發(fā)生折射,此時折射角 β大于入射角 α.若入射角增大時,折射角也隨之增大,當入射角增大到某值時(小 于 90°),折射角會增大到 90°.若繼續(xù)增大入射角,此時空氣中沒有折射光射出,光線全部反射回玻璃,這種現(xiàn)象叫做光的全反射。折射角等于 90°時的入射角稱為臨界角。當光從水或玻璃射入空氣時,只要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光就會發(fā)生全反射。
海面上出現(xiàn)的海市蜃樓奇景如圖 29 所示,就是因為光的在空氣層中多次折射和全反射而形成的自然景觀。在夏季,白晝海水溫度比較低,所以在海面上方的空氣出現(xiàn)下冷上暖的現(xiàn)象。由于空氣的熱脹冷縮,因此空氣層下密上疏。景物的光線先由密的空氣層逐漸折射進入稀的空氣層,并在上層發(fā)生了全反射,光線又折回到下層密的氣層中來,經(jīng)過這樣彎曲的線路,最后投入人的眼中。由于人的視覺總是感到物像是來自直線方向的,因此看到的“景物”比實物抬高了許多。
人們利用光的全反射的現(xiàn)象制成了光纜,用于通信等方面。光在均勻透明的玻璃棒中傳播,即可在彎曲的玻璃棒的光滑內(nèi)壁上,借助于接連不斷地全反射,可以將光從一端傳導到另一端,即使棒的截面直徑很小,甚至到微米數(shù)量級,傳導的效果也不變,這種導光的細玻璃絲稱為光導纖維如圖 所示。光導纖維束已成為一種新的光學基本元件,在光通信、光學窺視及光學特殊照明等方面有重要的應用。榮獲 2009 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華裔科學家高錕在此方面貢獻突出,被世界譽為“光纖通訊之父”。
請根據(jù)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光發(fā)生全反射時,入射角_____臨界角(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2)海市蜃樓情景中,人眼看到的空中的“景物”是_____像(選填“實”或“虛”)。
19.閱讀短文,回答下列問題:
自行車尾燈有燈泡嗎?
自行車的尾燈在夜間發(fā)出的紅光,能有效地提示后面的車輛,避免了交通意外事故的發(fā)生,保障了我們的安全.但是,自行車尾燈是靠什么發(fā)出紅光的呢?尾燈內(nèi)究竟有沒有燈泡呢?下面是相關的解釋:
自行車的尾燈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發(fā)出紅光的.在夜間,路燈、探照燈、霓虹燈……以及各種車輛的燈光入射到自行車尾燈上,就發(fā)生反射現(xiàn)象,從而我們就看到了光,并以為光好像是從尾燈內(nèi)發(fā)出的.又因為尾燈自身的顏色是紅的,有顏色的不透明體反射與它顏色相同的光,其他顏色的光被物體吸收了,所以,無論外界有多少種顏色的光射到尾燈上,它只反射紅光,我們看到的光就是紅色的了.
(1)尾燈內(nèi)究竟有沒有燈泡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行車尾燈是靠_______________而發(fā)出紅光的.
(3)如圖中有關自行車尾燈的光路圖正確的是( )
入射角
30°
45°
60°
反射角
30°
45°
60°
參考答案
1.C
解析:A.日晷是靠中間的柱子投影在圓盤上不同位置來指示時間的,是光的直線傳播,故A不符合題意;
B.地上的身影是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B不符合題意;
C.水中荷花的倒影屬于平面鏡成像,其實質(zhì)是光的反射,故C符合題意;
D.墻上的手影由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D
解析:平面鏡發(fā)生鏡面反射,墻發(fā)生漫反射,根據(jù)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平面鏡反射的兩條邊緣光線,從而得出反射光線照亮的區(qū)域為D區(qū)域,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
故選D。
3.C
解析:A.由圖可知,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鏡面反射,故A錯誤;
B.由圖可知,光射到干燥的路面和潮濕的路面都發(fā)生了光的反射,故B錯誤;
C.由于光射到潮濕的瀝青路上容易發(fā)生鏡面反射,反射光線是平行射出的,很少的反射光線進入駕駛員眼睛,所以,對面無車時,駕駛員看潮濕的路面更暗,故C正確;
D.照射到干燥路面上的光發(fā)生漫反射,漫反射也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故D錯誤。
故選C。
4.B
解析:當人迎著月光走時,水面發(fā)生的鏡面反射能夠使更多的光進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來較亮,而地面發(fā)生的是漫反射,光射向各個方向,進入人眼睛的光較少,所以地面看起來較暗,當人背著月光走時,水面發(fā)生的鏡面反射,沒有光進入人的眼睛,所以水面看起來較暗,而地面發(fā)生的是漫反射,總有一部分光進入人的眼睛,所以看起來較亮。
故選B。
5.D
解析:A.因為入射光線與平面鏡的夾角是30°,所以入射角為
90°﹣30°=60°
故A錯誤;
C.由于在光反射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則反射角也為60°,故C錯誤;
BD.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的夾角是
60°+60°=120°
故B錯誤,故D正確。
故選D。
6.C
解析: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那么岸上景物發(fā)出的光線在水面上發(fā)生了反射,而AB選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光路圖,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7.B
解析:A.移動激光筆,使入射光束繞入射點O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入射光線遠離法線,那么根據(jù)光的反射,反射光線也遠離法線,故反射光線是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故A錯誤;
B.根據(jù)光路可逆,逆著反射光線OB射入,即沿BO射到O點,光沿圖中的OA方向射出,故B正確;
C.將紙板F繞ON向后翻轉(zhuǎn)任意角度,由于紙板F與紙板E已經(jīng)不共面,而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再同一平面內(nèi),即當紙板E、F共面,且與桌面垂直時,才能在紙板F上看到反射光線,現(xiàn)在紙板F與紙板E不共面,故在紙板F上看不到反射光線,故C錯誤;
D.若將紙板(連同激光筆)向后傾斜,則只有入射光線在紙板上,而入射光線、法線、反射光線在另外一個平面內(nèi),故在紙板上不可能出現(xiàn)反射光線,故D錯誤。
故選B。
8.D
解析:此題有兩種解法:首先可以考慮只反射一次的情況,若鏡面OA上的入射角為時,光線將沿原來的路線返回P點,此時;當時,光線不可能返回P點;當時,只要滿足條件
時,光線都將沿原來的路線返回P點。符合條件的n可以有,有8個。所以滿足條件的共有9個,故ABC錯誤,D正確。
故選D。
9.動車 漫反射
解析:[1] 國慶期間小麗和媽媽坐動車去三亞游玩,她看到路旁的樹后退,這是以動車為參照物,把動車看成靜止的,路旁的樹相對于動車位置發(fā)生了變化,所以動車是運動的。
[2] 路旁的人能夠看到動車,那是因為其表面反射的光射向四面八方,是漫反射。
10.豎直 緊貼(或貼著) 反射角和入射角
解析:[1]在“探究光的反射規(guī)律”實驗中,平面鏡要水平放置,白紙板要豎直放置在平面鏡上。
[2][3]實驗過程中,讓一束光緊貼白紙板射向鏡面O點,這樣才能看到入射光線,然后從白紙板上讀出反射角和入射角,從而比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關系。
11.50 是反射光線的像 反對
解析:[1]已知AO為入射光線,其入射角與法線的夾角,故為50°。
[2] OB為反射光線,那么OD與OB關于平面鏡對稱,故OD是OB的像。
[3]關于OE 是法線的像,故反對OE是法線。
12.40 0
解析:[1]兩次反射的光路圖如圖所示
入射角
∠1=90°-40°=50°
根據(jù)反射定律
∠1=∠2=50°,∠3=∠4
反射與入射平行,所以有
∠1+∠2+∠3+∠4=180°
因此
∠2+∠3=90°
∠3=90°-50°=40°
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
∠4=∠3=40°
[2]當鏡面順時針旋轉(zhuǎn)10°時,法線始終垂直于平面鏡,所以法線隨之順時針旋轉(zhuǎn)10°,此時的入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減小10°,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也減小10°,此時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的夾角減小了20°,由于入射光線的方向不變,所以反射光線BC轉(zhuǎn)過的角度是20°;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可知CD相對與BC轉(zhuǎn)過了20°,即CD相對于鏡面順時針轉(zhuǎn)了10°,由此可知,AB和CD仍然是平行的,即最后射出的光線CD轉(zhuǎn)過的角度是0°。
13.向右 通過
解析:[1]當液面下降時,光線的入射點O會往右移動,入射光線的傳播方向不變,那么反射光線的傳播方向也不變,光經(jīng)液面反射后射到液面上方水平標尺上的S′點會右移;
[2]根據(jù)光路的可逆性,當用另一束激光從S′點沿S′O方向入射時,光線S′O的反射光線將會沿著原來的入射光路射出,所以光線S′O的反射光一定通過S點。
14.
解析:由圖可知,反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為60°,則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
90°-60°=30°
過反射點垂直于鏡面作出法線,然后按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線右側(cè)畫出入射光線OA,并標明反射角的度數(shù),如下圖
15.
解析: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當光線入射到自行車尾燈上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兩次反射的光路如圖,可以看到最后的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如圖
16.漫 法線(或ON) 不能 光路可逆 80
解析:(1)[1]光束在E板上從光屏前不同方向都可以看到,是因為光在E板上發(fā)生漫反射。
(2)[2]當F板與E板共面時,能在兩塊板上同時看到入射光線和反射光線,且入射光線OA與反射光線OB分居在法線兩側(cè)。
[3]將F板向前或向后折,那么E板和F板不在同一平面,而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是在同一平面內(nèi)的,那么在F板上看不到反射光線OB。
(3)[4]讓入射光線逆著原反射光線OB方向入射,反射光線會沿著OA方向射出,即逆著原入射光線的方向射出,這說明在光的反射現(xiàn)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4)[5]由表格數(shù)據(jù)知,每一組數(shù)據(jù)中,反射角都等于入射角。當入射角為80度時,對應的反射角也為80度。
17.垂直 順 沒有改變?nèi)肷浣嵌葦?shù)多次實驗,結(jié)論具有偶然性 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C 見詳解
解析:(1)[1][2]紙板應垂直放置于平面鏡上,這樣反射光線才可以在硬紙板上呈現(xiàn),使入射光束繞入射點O 沿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入射角增大,反射角也要增大,可觀察到反射光束沿順時針方向轉(zhuǎn)動。
(2)[3]一次實驗具有很大的偶然性,所以不能只由一組數(shù)據(jù)就得出結(jié)論,應改變?nèi)肷浣堑亩葦?shù)進行多次實驗。
(3)[4]保持平面鏡水平不變,將紙板向后傾斜一個角度,入射光線仍能呈現(xiàn)在紙板上,但看不到反射光線,說明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在同一平面內(nèi)。
(4)[5]若將紙板(連同激光筆)繞CD 向后傾斜,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線還存在,并且在紙板前方,故選C。
(5)[6]使入射光線逆著反射光線,觀察反射光線是否逆著原來的入射光線反射,可驗證“反射時光路是可逆的”。
18.大于 虛
分析:根據(jù)“光的全反射”可知,本題考查光的反射,根據(jù)光的反射定律及實像與虛像的區(qū)別進行判斷。
解析:(1)[1]由材料“當光從水或玻璃射入空氣時,只要入射角大于臨界角,光就會發(fā)生全反射”可知,光發(fā)生全反射時,入射角大于 臨界角;
(2)[2]海市蜃樓是光在不均勻的大氣中傳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現(xiàn)象,看到比物體實際位置高些的虛像。
19.尾燈內(nèi)沒有燈泡 反射紅光 C
解析:(1)尾燈內(nèi)沒有燈泡,利用光的反射將射來的光按照原來的方向再次反射回去,進入自行車后面人的眼睛;
(2)因為自行車的尾燈是由相互垂直的紅色平面鏡組合而成的,因此自行車尾燈是靠反射紅光發(fā)出紅光的;
(3)平面鏡互相垂直時,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平行,如圖所示:
所以C選項是正確的.
因此,本題正確答案是:(1)尾燈內(nèi)沒有燈泡
(2)反射紅光
(3)C.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2節(jié) 光的反射課后作業(yè)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 光的反射》同步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2節(jié) 光的反射一課一練,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 光的反射》同步練習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 光現(xiàn)象第2節(jié) 光的反射同步測試題,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2 光的反射》同步練習,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