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與技能:根據(jù)題中的條件和問題,選擇分析問題的思路,分析題目表示的數(shù)量關系。能根據(jù)問題尋找需要的條件,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正確解答。
過程與方法:使學生進一步體會兩步計算實際問題條件和問題的聯(lián)系,感受從問題想起確定解題過程的分析推理思路,培養(yǎng)分析、推理等思維能力,積累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經(jīng)驗。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使學生進一步體驗用數(shù)學思維方法可以解決現(xiàn)實世界的實際問題,感受學習數(shù)學的價值,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積極性;獲得成功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教學準備】作業(yè)紙、課件等。
【教學重點】如何從問題開始想,根據(jù)問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教學難點】根據(jù)問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
【教學內(nèi)容】
一、提出問題,體驗策略
師:周末,爸爸帶著小明來到了超市,他們遇到了一些數(shù)學問題,我們一起來幫他們解決。
課件出示問題: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一共需要多少元?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生:需要知道一套運動服的價錢和一雙運動鞋的價錢。
一套運動服和一套運動鞋一共多少元?
一套運動服的價錢 + 一雙運動鞋的價錢
師:怎么列式?(130+85=215(元))
課件繼續(xù)出示例題圖中第三個條件和問題:買一套運動服比一頂帽子貴多少元?
師:現(xiàn)在問題是什么?(指名說)
師: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哪些條件?
師:怎么列式?(130-16=114(元))
師追問:為什么不選擇“一雙鞋85元”這個條件呢?
師總結:我們在解決問題時不僅要看條件,還要關注問題,根據(jù)問題選擇相關的條件。(板書:問題)
【設計意圖:這部分設置兩個不同層次的問題,第一個問題難度不大,讓學生根據(jù)要解決的問題先思考數(shù)量關系,找出需要知道哪些條件,再去列式解答。第二個問題相比第一個問題,難度有所提高,讓學生在老師提供的條件中選擇需要的條件,排除掉干擾條件。初步讓學生體會到我們在解決實際問題時,不僅要看條件,還要關注問題,根據(jù)問題選擇相關的條件。兩個問題的設置一是為了幫助學生根據(jù)問題初步分析簡單的數(shù)量關系,二是將學生的注意力關注到題目中的問題上。為今天的新課做鋪墊?!?br>二、分析問題,感知策略
1、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
師:他們又看到了更多的商品。你能說出這些商品的信息嗎?(出示圖片)
師:再給你一個條件,(出示:小明和爸爸帶了300元),數(shù)一數(shù)這里總共有多少個條件?(7個)跟剛才的題目比較,你有什么感覺?
生:我覺得條件非常多。
課件出示: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最多剩下多少元?(指名讀問題)
教師引導:你覺得要解決這個問題重點思考什么?
師:問題中“最多剩下多少元”怎么理解呢?(板貼:“最多剩下多少元?”)
引導學生明白:要使剩下的錢最多,那用去的錢要最少。
師:怎么求“最多剩下多少元”?
生:用“帶來的錢數(shù)”減去“最少用去多少元”(板貼:“帶來的錢數(shù)-最少用去多少元”)
師:其中“帶來的錢數(shù)”題目中有沒有直接告訴我們?
生:告訴我們了,帶來的錢數(shù)是300元。
師:那“最少用去多少元”呢?(沒有)所以我們要先求最少用去多少元,該怎么求呢?你能把剩下的數(shù)量關系補充完整嗎?
課件出示:自己獨立說,有困難的可以請同桌或老師幫忙。
師:誰來補充?(根據(jù)學生回答完成板書)
生:要求“最少用去多少元”,用“最便宜的運動服的錢數(shù)”加上“最便宜的運動鞋的錢數(shù)”。(板貼:最便宜的運動服的錢數(shù)+最便宜的運動鞋的錢數(shù))
師:現(xiàn)在誰能完整地說一說這道題的解題思路?
指名兩人完整地說一說。再同桌之間互說。
揭題:像這樣執(zhí)果索因、逐步推理,直到所需的條件都能從原題中找到的思考方法,我們稱之為從問題想起解決問題的策略。(板貼課題:從、想起)
2、列式解答
提問:通過剛才的分析,現(xiàn)在你知道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嗎?先在作業(yè)紙上把先算的問題用文字寫出來,再列式解答。(板書:先算: ?)
師:你先算的什么?
生:先算“最少用去多少元”。
師:怎么列式?
根據(jù)學生回答,補充板書:130+85=215(元)
300-215=85(元)
答:最多剩下85元。
集體反饋,糾錯。
師:有錯的同學請起立。還沒寫完的同學先坐下去,先算的問題寫錯的同學也坐下去,剩下的同學錯在哪。
【設計意圖:在上一個問題的基礎上呈現(xiàn)出更多的商品,讓學生通過語言的描述后感受到題目所給的條件增多,再出示出問題“買一套運動服和一雙運動鞋,最多剩下多少元?”,讓學生讀一讀。接著教師拋出問題:你覺得要解決這個問題重點思考什么?將學生的注意力拉到問題的“最多”一詞上,體會到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理解問題的意思,從而才能從眾多條件中選擇出所需要的條件。理解題意后,教師引導學生從問題開始分析數(shù)量關系,要求“最多剩下多少元”,用“帶來的錢”減去“最少用去的錢”,這是本題的基本數(shù)量關系。其中“帶來的錢”已知,“最少用去的錢”未知,所以要先求最少用去的錢。接下來教師沒有繼續(xù)帶著學生分析數(shù)量關系,而是讓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有困難的學生可以請同桌或老師幫忙。這樣做既能讓優(yōu)等生在課堂上得到提升發(fā)展,同時也照顧到學困生的接受能力,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做到因材施教。
當黑板上將該題的數(shù)量關系都分析完了以后,先請學優(yōu)生和中等生完整地說一說,再讓全班同學同桌之間互相說,保證每一位同學都參與到課堂中,都能初步掌握從問題想起去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能力。分析完數(shù)量關系,學生在作業(yè)紙上列式解答,這里教師并沒有只是讓學生列列算式而已,而是要求學生將先算的問題用文字寫出來,再去列式計算。這樣做可以看出學生對剛才的數(shù)量關系有沒有理解到位,有沒有體會到從問題想起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價值,有沒有達到理解題意后先分析數(shù)量關系的目的。讓學生去說數(shù)量關系不是簡單的機械模仿,而是為了鍛煉學生分析問題的邏輯思維,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去確定要解決這個問題,應該先解決什么問題,這才是我們?nèi)シ治鰯?shù)量關系的目的所在?!?br>三、解決問題,運用策略
1、教學“想一想”
課件出示:如果買3頂帽子,付出100元,最少找回多少元?
師:這道題的問題是什么?
師:你能用從問題想起的策略分析一下這道題的解題思路嗎?
先獨立思考,再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指名兩名學生說一說解題過程。
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樹狀圖。
師:所以這道題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作業(yè)紙上完成。
指名學生用投影展示自己的作業(yè)并講評。再集體反饋。
2、對比反思
師:剛才我們解決的這兩個問題,在解題過程中有什么共同點?
師引導:像這種條件很多,無法從條件想起直接確定先算什么,我們就要從問題想起去分析,先理解題目的意思,再根據(jù)問題分析數(shù)量關系,理清解題思路。最后根據(jù)數(shù)量關系確定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在我們對比兩道題解題共同點的過程中,就是回顧反思。(根據(jù)學生回答對應出示板貼:理解題意、分析數(shù)量關系、列式解答、回顧反思)
【設計意圖:學習策略是以解決問題為平臺,在解決問題的過程獲得對策略的體驗,然后回顧反思,感悟并認識策略。這里教學“想一想”時,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說解題思路。接著引導學生對比兩個問題的解題過程有什么點,進一步體驗分析過程,使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體驗上升為一種思維模式?!?br>師:下面我們就運用從問題想起的策略來解決一些問題。
3、“想想做做”第2題
課件出示:先列式計算,再完成表格。
學生在作業(yè)紙上列式填表。
教師巡視時,提醒學生:要求足球的個數(shù),你還可以先算什么?會的同學在旁邊列式。
師:要求足球的個數(shù),可以先算什么?
生:先算籃球和排球一共多少個。
師:怎么列式?
根據(jù)學生回答,課件出示:22+35=57(個)
81-57=24(個)
提問:有同學用兩種不同的解法嗎?
追問:還可以先算什么?
生:還可以先算去掉籃球后剩下多少個。
師:怎么列式?
課件出示:81-22=59(個)
59-35=24(個)
總結:同一道題目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解法,但是共同點我們都是從問題想起的。
4、說說先算什么。
談話:所有同學坐正,下面我們一起來玩一個搶答的小游戲,想不想玩?那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下面我們來比一比,看誰反應快!規(guī)則是:一名同學回答完,其余同學用手勢來判斷對錯。
課件依次出示:①買2個足球和1個籃球一共需要多少元?
②1個籃球比2個排球便宜多少元?
③帶了100元,買3個排球還剩多少元?
5、直接說出數(shù)量關系。
課件出示問題:乒乓球比羽毛球多多少個?
師:你能直接說出這個問題的數(shù)量關系嗎?
生:乒乓球的個數(shù)-羽毛球的個數(shù)=乒乓球比羽毛球多的個數(shù)。
師:要求“乒乓球比羽毛球多多少個”,你需要知道哪兩個條件?
師:老師給大家提供兩個條件。(課件出示:乒乓球有300個,羽毛球有10盒。)你會解決這個問題嗎?
生提出疑問:不好做,缺少條件。
師:那缺少什么條件呢?
生:缺少“羽毛球每盒有多少個”這個條件。
追問:你能用從問題想起的策略說說你是怎么想到的缺少這個條件的嗎?根據(jù)學生分析出示樹狀圖。
師提供條件:羽毛球每盒有25個?,F(xiàn)在這個問題好解決嗎?先算什么?
師:這道題你可以用上學期學習的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嗎?能具體說說解題思路嗎?先同桌之間討論一下。
根據(jù)學生分析出示從條件想起策略的樹狀圖。
師小結:這道題我們既可以用從問題想起的策略,也可以用從條件想起的策略解決。往往在實際運用時,這兩種策略是結合應用的。
師:對比一下,在解決這道題時不管哪一種的策略,都是先算的什么?
生:先算羽毛球的個數(shù)。
【設計意圖:練習的設計由淺入深,富有層次,照顧到了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想想做做”第2題,這道題有兩種解法,教師的提醒照顧到學生之間的差異,可以讓學優(yōu)生的解題能力得到提升,而學困生掌握一種解法即可。設置搶答的小游戲,既可以讓學生體驗到從問題想起確定先算什么是解題的關鍵,也可以活躍課堂氣氛,讓學困生也能參與進來。接下來要求直接說出數(shù)量關系,并通過分析數(shù)量關系,發(fā)現(xiàn)缺少的條件,難度進一步加大。補上缺少的條件后,教師并沒有止步于此,而是進一步挖掘題目的價值,引導學生聯(lián)系上學期所學的“從條件想起”的策略來分析解題思路,并告訴學生在實際運用時,兩種策略往往結合使用,使學生對這兩種策略之間的聯(lián)系有了進一步認識?!?br>四、深化問題,巧用策略
1、完成作業(yè)
談話:最后來檢測一下大家學習得怎么樣?完成作業(yè)紙上的練習。
必做題:一塊正方形地面,共鋪了169塊地磚。其中四角和中央各鋪了9塊花地磚,其余的是白地磚。鋪了多少塊白地磚?
選做題:買1個熱水瓶和幾個茶杯一共用去100元錢,最少可以買多少個茶杯?
學生先嘗試獨立完成。教師巡視,了解學生的答題情況。
必做題指名說說先算什么,再集體反饋,找出錯在哪。指名說說這道題需要提醒大家什么。選做題引導學生明白:想要買最少的茶杯,要選擇最貴的熱水瓶和最貴茶杯,所以算式是:100-40=60(元)60÷5=12(個)
【設計意圖:最后的練習采用一道必做題和選做題,教師提出要求:必做題每位同學都要完成,選做題先獨立思考,會的同學把過程寫下來。既能鞏固學困生對本節(jié)課內(nèi)容的理解應用,也能讓學優(yōu)生得到拓展和提升。必做題相比之前的題目也有所提升,考查學生從問題想起分析數(shù)量關系,找到需要的條件,其中包含題中的隱藏條件,這個隱藏條件學生可以從圖中或“四周和中間”看出總共有5部分花地磚,需要學生做的仔細審題。選做題與例題相比,多了一次選擇,首先要根據(jù)問題中“最少可以買多少個茶杯”判斷出要選擇最貴的熱水瓶,計算出剩下的錢后,還要繼續(xù)選擇最貴的茶杯,這樣才能使得買的茶杯數(shù)量最少?!?br>2、課堂小結
提問: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一共
足球
籃球
排球
81個
22個
35個

相關教案

2021學年三 認識100以內(nèi)的數(shù)教學設計:

這是一份2021學年三 認識100以內(nèi)的數(shù)教學設計,共2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重點,教學難點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數(shù)學三 倍數(shù)與因數(shù)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數(shù)學三 倍數(shù)與因數(shù)教案設計,共4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學情分析,重點難點,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北京版五年級下冊三 因數(shù)和倍數(shù)教案設計:

這是一份北京版五年級下冊三 因數(shù)和倍數(shù)教案設計,共7頁。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學目標,教學重點,教學難點,教具準備,教學過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教案 更多

2020-2021學年三 因數(shù)和倍數(shù)教案

2020-2021學年三 因數(shù)和倍數(shù)教案

小學數(shù)學三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

小學數(shù)學三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

三年級下冊三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

三年級下冊三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案

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五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數(shù)學四年級上冊五 解決問題的策略教學設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小學數(shù)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電子課本

三 解決問題的策略

版本: 蘇教版

年級: 三年級下冊

切換課文
  • 課件
  • 教案
  • 試卷
  • 學案
  • 更多
所有DOC左下方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