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在如圖所示的四位科學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單位的是(  )
A.牛頓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
2.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用管子吸飲料 B.注射器 C.離心式水泵 D.茶壺
3.如圖所示,在水平的兩支筷子中間放上兩只乒乓球,通過空心塑料管向兩球間用力吹氣,會發(fā)現(xiàn)兩只乒乓球( ?。?br />
A.靜止不動 B.相互靠近
C.相互遠離 D.向同一方向運動
4.關于大氣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歷史上是用馬德保半球實驗首先測出來大氣壓強的值
B.醫(yī)生用注射器把藥水推進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
C.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水的沸點也隨著降低
D.茶壺蓋上小孔的巧妙設計與大氣壓無關
5.如圖所示,小車處在水平桌面上,用輕繩跨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在輕繩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勻速運動.若突然剪斷輕繩,則小車(  )

A.受的摩擦力將越來越大 B.將繼續(xù)向前勻速運動
C.將立即停止運動 D.運動的將越來越慢
6.如圖所示,將長方體木塊從甲圖那樣直立浮在水面上變?yōu)槿鐖D乙那樣橫浮在水面上后,木塊受到的浮力和木塊底面受到水的壓強的變化分別是( ?。?br />
A.變大,變大 B.變小,變小 C.不變,不變 D.不變,變小
7.如圖的幾種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 B.司機推汽車,紋絲不動
C.女孩把一箱報刊搬起來 D.學生背著書包在平路上行走
8.2016年6月25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火箭在加速上升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動能增加,勢能減小 B.動能不變,勢能減小
C.動能減小,勢能增加 D.動能增加,勢能增加
9.如圖所示,人造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它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過程中( ?。?br />
A.動能增大,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B.動能減小,勢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C.動能不變,勢能增大,機械能變大
D.動能減小,勢能不變,機械能變小
10.“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下列生產和生活中的杠桿與阿基米徳設想的杠桿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br /> A.天平 B.筷子
C.釣魚竿 D.鍘刀
11.小紅同學在一支鉛筆的下端粘上一塊橡皮泥,將它分別置于甲、乙兩杯液體中觀察到靜止時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鉛筆在甲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B.鉛筆在乙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C.乙杯液體的密度較大
D.甲杯液體的密度較大
12.對如圖所示的幾種簡單機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此圖所示的裝置中OB是動力臂B.使用此圖所示的裝置可省一半力
C.此圖所示的裝置是一種等臂杠桿D.此圖所示的汽車駕駛盤也是一種簡單機械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與壓強有關的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br /> A.抽水機的功率越大,抽水的高度越高
B.啄木鳥有個細長而堅硬的尖喙,是為了增大壓力
C.三峽船閘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連通器
D.高壓鍋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
14.如圖所示是學校田徑運動會時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運動員助跑階段機械能變大
B.運動員起跳時機械能為零
C.運動員經過最高點時動能最小
D.運動員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
15.如圖所示,a,b,c三個實心小球,其中a與b質量相等,b與c體積相同;將三個小球放入水中靜止不動時,a球漂浮,b球懸浮,c球沉底,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br />
A.它們的體積關系是:Va<Vb=Vc
B.它們所受的浮力關系是:Fa=Fb=Fc
C.它們的密度關系是:ρa<ρb<ρc
D.它們的重力關系是:Ga=Gb>Gc
16.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可在A,C兩點間來回擺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球在最低點B時動能最大
B.小球在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C.小球在C點時受力平衡
D.小球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對小球做功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28分)
17.小明同學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時應先調節(jié)杠桿在   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若出現(xiàn)圖甲所示情況,應將杠桿的螺母向   (填“左”或“右”)調.
(2)杠桿平衡后,小明在圖乙所示的A位置掛上3個鉤碼,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應在B位置掛上   個鉤碼.

18.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在C與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研究浮力與   的關系;根據(jù)A與E兩圖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N.
(2)小明對ABCD四個步驟進行了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與深度又無關,下列能正確表示鐵塊所受浮力與浸入深度關系的是   

(3)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kg/m3.
19.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將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鋼球擺到豎直位置時,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將木塊撞了出一段距離.
(1)本實驗使鋼球獲得動能的操作方法是   ,鋼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觀察   來判斷的.
(2)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他們讓質量不同的鋼球從相同高度擺下,使鋼球到過豎直位置的   相同,從而探究動能與   關系.
試驗次數(shù)
鋼球質量/g
鋼球下擺高度/cm
木塊滑行距離/cm
1
20
20
30
2
40
20
58
3
60
20

(3)在第3次實驗中,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實驗,甲同學建議換一個較大的木塊,乙同學建議換用同樣較長的木板,丙同學建議降低鋼球下擺的高度.你認為應當采用   的建議.
(4)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  ?。?br />
 
四、計算題(共20分)
20.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為800N的物體,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大小為500N時恰好可以使物體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若不計繩重和輪與軸間的摩擦.求:
(1)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2)拉力的功率.

21.如圖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50g,底面積為5×10﹣2m2的圓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裝有質量為500g的水,現(xiàn)將一個質量分布均勻、體積為5.0×10﹣5m3的物塊(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塊漂浮在水面上,物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求物塊受到的浮力大?。?
(2)求物塊的密度;
(3)用力緩慢向下壓物塊使其恰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圖乙,求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2016-2017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3分,共36分)
1.在如圖所示的四位科學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功率單位的是( ?。?br /> A.牛頓 B.帕斯卡
C.瓦特 D.焦耳
【考點】2S:物理量的單位及單位換算.
【分析】認識圖片展示的物理學家,根據(jù)對物理量及單位的對應關系確定符合題意的選項.
【解答】解:
A、圖片中的科學家是牛頓,它的名字被命名為力的單位.不符合題意;
B、圖片中的科學家是帕斯卡,它的名字被命名為壓強的單位.不符合題意;
C、圖片中的科學家是瓦特,它的名字被命名為功率的單位.符合題意;
D、圖片中的科學家是焦耳,它的名字被命名為功和能量的單位.不符合題意.
故選C.
 
2.在如圖所示的實例中,利用連通器原理工作的是(  )
A.用管子吸飲料 B.注射器
C.離心式水泵 D.茶壺
【考點】8B:連通器原理.
【分析】幾個上端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注入同一種液體,在液體不流動時連通器內各容器的液面總是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這就是連通器的原理.
【解答】解:A、用管子吸飲料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不符合連通器的特點,不合題意;
B、注射器吸藥液時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不符合連通器的特點,不合題意;
C、離心式水泵在工作時是利用了大氣壓的作用,不符合連通器的特點,不合題意;
D、茶壺的壺身和壺嘴符合上端開口底部互相連通的容器這一特點,利用了連通器的原理來工作,符合題意.
故選D.
 
3.如圖所示,在水平的兩支筷子中間放上兩只乒乓球,通過空心塑料管向兩球間用力吹氣,會發(fā)現(xiàn)兩只乒乓球( ?。?br />
A.靜止不動 B.相互靠近
C.相互遠離 D.向同一方向運動
【考點】8K: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
【分析】用空心塑料管在兩球間用力吹氣,使兩球中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利用流體壓強與流速的關系:在氣體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壓強越小.可以解決此題.
【解答】解:乒乓球中間的空氣流動速度大,壓強小,外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小,壓強大.在這個壓強差造成的壓力差的作用下,兩只乒乓球向中間移動,即靠近.
故選B.
 
4.關于大氣壓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歷史上是用馬德保半球實驗首先測出來大氣壓強的值
B.醫(yī)生用注射器把藥水推進病人肌肉中是利用大氣壓工作的
C.大氣壓強隨海拔高度的增加而減小,水的沸點也隨著降低
D.茶壺蓋上小孔的巧妙設計與大氣壓無關
【考點】8E:大氣壓強的存在;1J:沸點及沸點與氣壓的關系;8G:大氣壓強與高度的關系.
【分析】(1)著名的實驗馬德堡半球實驗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測出了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
(2)醫(yī)生用注射器吸藥水是利用大氣壓;
(3)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升高而減小,沸點隨氣壓的升高而升高;
(4)茶壺利用了連通器原理,茶壺蓋上小孔的巧妙設計與大氣壓有關.
【解答】解:A、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證實了大氣壓的存在,首先測出了大氣壓強值的實驗是托里拆利實驗,故A錯誤;
B、醫(yī)生用注射器把藥水推入病人肌肉中是靠外力,與大氣壓無關,故B錯誤;
C、通常情況下,大氣壓隨著高度的升高而減小,水的沸點也隨著降低,故C正確;
D、茶壺利用了連通器原理,茶壺蓋上小孔的巧妙設計與大氣壓有關,利用小孔里外氣壓相同,水在重力作用下流出,故D錯誤.
故選C.
 
5.如圖所示,小車處在水平桌面上,用輕繩跨過定滑輪與鉤碼相連,在輕繩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勻速運動.若突然剪斷輕繩,則小車( ?。?br />
A.受的摩擦力將越來越大 B.將繼續(xù)向前勻速運動
C.將立即停止運動 D.運動的將越來越慢
【考點】7E:摩擦力大小的影響因素;6U:力與運動的關系.
【分析】解此題需要明確兩點:
(1)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
(2)小車勻速運動,說明小車受到的力是平衡力.豎直方向上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水平方向上拉力和摩擦力是平衡力.
(3)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解答】解:由題可知,小車在輕繩的拉力作用下沿桌面做勻速運動;
A、突然剪斷輕繩,小車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右運動,運動過程中小車對地面的壓力大小不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不變,所以受的摩擦力大小不變;故A錯誤;
BCD、突然剪斷輕繩,小車由于慣性會繼續(xù)向右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小車只受摩擦力,因為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故小車運動的速度越來越慢;故BC錯誤,D正確.
故選D.
 
6.如圖所示,將長方體木塊從甲圖那樣直立浮在水面上變?yōu)槿鐖D乙那樣橫浮在水面上后,木塊受到的浮力和木塊底面受到水的壓強的變化分別是( ?。?br />
A.變大,變大 B.變小,變小 C.不變,不變 D.不變,變小
【考點】8O:阿基米德原理;88:液體的壓強的特點.
【分析】同一個木塊,放法不同,但都是漂浮,根據(jù)漂浮條件判斷木塊受到水的浮力的大小關系;
下表面受到的壓強p=ρgh,根據(jù)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可判斷木塊底面受到水的壓強的關系.
【解答】解:∵木塊漂浮,
∴F浮=G木,
∵木塊放法不同,但自重不變,
∴木塊受到水的浮力不變;
由圖可知木塊浸入水中的深度h甲>h乙,
∵p=ρgh,
∴木塊底面受到水的壓強:p甲>p乙.
即木塊底面受到水的壓強變?。?br /> 故選D.
 
7.如圖的幾種情景中,人做了功的是( ?。?br /> A.踢出去的足球 B.司機推汽車,紋絲不動
C.女孩把一箱報刊搬起來 D.學生背著書包在平路上行走
【考點】EA:力是否做功的判斷.
【分析】本題要抓住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體上的力;
2.物體在力的方向上通過的距離(即力和距離的方向要一致).
【解答】解:A、足球在水平面上滾動,不再受腳的力,只有距離,沒有力,故人不做功,故A錯誤;
B、司機沒有推動汽車,只有推力,但沒有距離;故推力未做功;故B錯誤;
C、女孩將報刊搬起時,力向上,距離也向上;力和距離方向一致;故力做功;故C正確;
D、背書包水平前進,人對書包的力向上,距離水平向前;力和距離方向不一致,故力不做功;故D錯誤;
故選C.
 
8.2016年6月25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七號在海南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火箭在加速上升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動能增加,勢能減小 B.動能不變,勢能減小
C.動能減小,勢能增加 D.動能增加,勢能增加
【考點】FN: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分析】動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重力勢能的影響因素是物體的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動能和勢能總稱為機械能.
【解答】解:火箭在加速上升過程中,質量不變,速度變大,動能變大,且高度增加,所以重力勢能增大,機械能也增大.
故選D.
 
9.如圖所示,人造衛(wèi)星沿橢圓軌道繞地球運行.它從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過程中( ?。?br />
A.動能增大,勢能減小,機械能不變
B.動能減小,勢能增大,機械能不變
C.動能不變,勢能增大,機械能變大
D.動能減小,勢能不變,機械能變小
【考點】FU: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分析】(1)從動能和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進行判斷:動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勢能大小的影響因素:質量、相對高度.質量越大,相對高度越高,勢能越大.
(2)人造衛(wèi)星在太空運行時,沒有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守恒.
【解答】解:人造衛(wèi)星沿橢圓形的軌道繞地球運行時,沒有克服摩擦做功,機械能守恒.
所以它由遠地點向近地點運動過程中,質量不變,相對地面的高度減小,勢能減小;速度增大,動能增大,總機械能不變.
故選A.
 
10.“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動整個地球.”下列生產和生活中的杠桿與阿基米徳設想的杠桿屬于同一類型的是( ?。?br /> A.天平 B.筷子
C.釣魚竿 D.鍘刀
【考點】7O:杠桿的分類.
【分析】結合生活經驗分析動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關系,當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時,是省力杠桿;當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時,是費力杠桿,費力但省距離;當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時,是等臂杠桿.
【解答】解:阿基米德的杠桿是在宇宙中找一點,就能翹起整個地球,屬于省力杠桿.
A、天平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等于阻力臂,是等臂杠桿;
B、鐵鍬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C、釣魚竿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費力杠桿;
D、鍘刀在使用過程中,動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桿.
故選D.
 
11.小紅同學在一支鉛筆的下端粘上一塊橡皮泥,將它分別置于甲、乙兩杯液體中觀察到靜止時的情形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鉛筆在甲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B.鉛筆在乙杯液體中受到的浮力較大
C.乙杯液體的密度較大
D.甲杯液體的密度較大
【考點】8S: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分析】鉛筆在甲乙兩種液體中都漂浮,所受浮力都等于鉛筆重,受浮力相等,再結合阿基米德原理分析即可
【解答】解:因為都是漂浮,鉛筆所受浮力都等于鉛筆重(浮力相等),所以A和B都錯;
∵,
∴當F浮相同時,V排大的液體密度小,由圖知甲V排的大,所以甲的密度小,D錯;
故選C.
 
12.對如圖所示的幾種簡單機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br /> A.
此圖所示的裝置中OB是動力臂
B.
使用此圖所示的裝置可省一半力
C.
此圖所示的裝置是一種等臂杠桿
D.
此圖所示的汽車駕駛盤也是一種簡單機械
【考點】7P:力臂的畫法;7V:定滑輪及其工作特點;7W:動滑輪及其工作特點;7Y:輪軸及其他常見簡單機械.
【分析】(1)力臂是支點到力的作用線的距離,也就是過支點向力的作用線畫垂線;
(2)定滑輪的本質是等臂杠桿,使用時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好處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3)動滑輪的本質是動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桿,使用時可以省一半的力,但是費距離;
(4)杠桿是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
【解答】解:A、動力臂是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不是支點到動力作用點的距離,圖甲誤把杠桿的長度當成了力臂;故A錯誤;
B、圖乙所示的裝置是定滑輪,不能省力,只能改變力的方向,故B錯誤;
C、圖丙是一個動滑輪,其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故C錯誤
D、圖丁汽車駕駛盤是一個輪軸,它也是一種簡單機械,故D正確.
故選D.
 
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每小題4分,共16分)
13.下列是日常生活中與壓強有關的事例的描述,其中正確的是( ?。?br /> A.抽水機的功率越大,抽水的高度越高
B.啄木鳥有個細長而堅硬的尖喙,是為了增大壓力
C.三峽船閘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連通器
D.高壓鍋能很快地煮熟食物是因為鍋內氣壓增大水的沸點升高
【考點】82:壓強;8J:大氣壓的綜合應用.
【分析】(1)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的原理來進行工作的,因此,其抽水的最大高度由大氣壓的大小決定,根據(jù)一標準大氣壓約為105Pa,可計算出活塞式抽水機的最大抽水高度.
(2)增大壓強的方法: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在受力面積一定時,增大壓力來增大壓強.
(3)上端開口、下部連通的容器稱為連通器,船閘、茶壺、鍋爐水位計等都是連通器.
(4)液體的沸點跟氣壓有關,氣壓越大,沸點越高.
【解答】解:A、活塞式抽水機是利用大氣壓的原理制成的,根據(jù)壓強公式p=ρgh得,
h==≈10m.
因此,大氣壓強能支持的水柱約10米左右,即抽水機的抽水高度與抽水機的功率無關.故A錯誤;
B、啄木鳥有個細長而堅硬的尖喙,在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來增大壓強,故B錯誤.
C、船閘、鍋爐水位計、茶壺等都是連通器原理的應用,故C正確.
D、高壓鍋增大鍋內的壓強,提高了水的沸點,食物在高溫下容易煮熟.故D正確.
故選C、D.
 
14.如圖所示是學校田徑運動會時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運動員助跑階段機械能變大
B.運動員起跳時機械能為零
C.運動員經過最高點時動能最小
D.運動員經過最高點時重力勢能最大
【考點】FN: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
【分析】(1)動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速度有關,質量越大,速度越大,物體的動能也就越大;
(2)重力勢能與物體的質量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大,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
(3)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的和.
【解答】解:
A、助跑階段,運動員的質量不變,速度逐漸增大,因此動能增大;運動員的高度不變,因此重力勢能不變;機械能等于動能和勢能的總和,動能增大,重力勢能不變,因此機械能增大,故A正確.
B、起跳時,運動員的速度達到最大值,動能達到最大值,機械能不為零,故B錯誤.
C、經過最高點時,豎直方向的速度為零,只有水平方向的速度,速度最小,故動能最小,故C正確.
D、經過最高點時,高度達到最大值,因此重力勢能也達到最大值,故D正確.
故選ACD.
 
15.如圖所示,a,b,c三個實心小球,其中a與b質量相等,b與c體積相同;將三個小球放入水中靜止不動時,a球漂浮,b球懸浮,c球沉底,則下列判斷中正確的是( ?。?br />
A.它們的體積關系是:Va<Vb=Vc
B.它們所受的浮力關系是:Fa=Fb=Fc
C.它們的密度關系是:ρa<ρb<ρc
D.它們的重力關系是:Ga=Gb>Gc
【考點】8S:物體的浮沉條件及其應用.
【分析】(1)當物體的重力大于受到的浮力時物體下沉,當物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時物體懸浮或漂浮,當物體的重力小于受到的浮力時物體上?。桓鶕?jù)阿基米德原理結合圖判斷三球的體積關系;
(2)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下沉,當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懸浮,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上浮或漂?。?br /> 【解答】解:(1)由圖可知,a漂浮,b懸浮,則V排a<Va,V排b=Vb,
當物體的重力等于受到的浮力時物體懸浮或漂浮,
Fa=Ga,F(xiàn)b=Gb;
a與b質量相等,則物體的重力相等,
所以浮力Fa=Fb,
由F浮=ρgV排可得,V排a=V排b,
由題干可知:Vb=Vc,
V排a=V排b=V排c,
所以它們的體積關系是:Va>Vb=Vc,故A錯誤;
(2)b懸浮,c沉入底部,
所以Fb=Gb,F(xiàn)c<Gc;
b與c體積相同,
根據(jù)F浮=ρgV排可知:Fb=Fc,Gb<Gc;則Ga=Gb<Gc,故D錯誤;
(3)當物體的密度大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下沉,當物體的密度等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懸浮,當物體的密度小于液體的密度時物體上浮或漂浮,根據(jù)a漂浮、b懸浮、c沉入底部可知:ρa<ρb<ρc,故C正確;
由上分析可知:浮力Fa=Fb=Fc,故B正確.
故選BC.
 
16.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可在A,C兩點間來回擺動,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球在最低點B時動能最大
B.小球在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
C.小球在C點時受力平衡
D.小球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只有重力對小球做功
【考點】FN:動能和勢能的大小變化;6U:力與運動的關系;EA:力是否做功的判斷;FU:動能和勢能的轉化與守恒.
【分析】利用以下知識分析解答:
(1)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質量和速度,質量越大,速度越大,動能越大.
(2)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質量和高度,質量越大,高度越高,重力勢能越大.
(3)機械能是動能和重力勢能的和,在鐵球運動的過程中,空氣阻力忽略不計,所以機械能守恒.
(4)物理學中的做功的兩個必要條件:一是作用在物體上的力,二是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段距離,二者缺一不可.
【解答】解:(1)從A→B的過程中,金屬小球的質量不變、高度減小、速度增大,所以重力勢能減小,動能增大,在B點時動能最大、重力勢能最?。辉诖诉^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機械能守恒;
(2)從B→C的過程中,金屬小球的質量不變、高度增大、速度減小,重力勢能增大,動能減小,在B點動能最小、重力勢能最大,在此過程中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機械能守恒.
(3)不計空氣阻力,小球會在AC間來回擺動時,總機械能守恒,小球在A、C位置時,位置最高,速度為0,重力勢能最大,動能最?。辉贐位置時,位置最低,速度最快,重力勢能最小,動能最大.
綜合以上分析:
A、小球在最低點B時速度最大,動能最大,故A正確;
B、不計空氣阻力,小球在擺動過程中,機械能守恒,故B正確;
C、小球在C點時處于靜止狀態(tài),但由于只受到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故C錯誤;
D、小球由A運動到B的過程中,在重力作用下,高度下降,重力做功;小球在拉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所以細繩的拉力對小球不做功;故D正確.
故選ABD.
 
三、實驗題(每空2分,共28分)
17.小明同學在“研究杠桿平衡條件”實驗中:
(1)實驗時應先調節(jié)杠桿在 水平 位置平衡,這樣做的目的是 便于測量力臂 ,若出現(xiàn)圖甲所示情況,應將杠桿的螺母向 左?。ㄌ睢白蟆被颉坝摇保┱{.
(2)杠桿平衡后,小明在圖乙所示的A位置掛上3個鉤碼,為了使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這時應在B位置掛上 4 個鉤碼.

【考點】7U: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實驗.
【分析】(1)實驗中,為了便于測量力臂,應調節(jié)杠桿在水平位置平衡;
在調節(jié)杠桿平衡時,平衡螺母總向較高的一端調節(jié);
(2)根據(jù)杠桿的平衡條件:F1L1=F2L2可求出鉤碼的個數(shù).
【解答】解:
(1)實驗時首先調節(jié)杠桿使其在水平位置平衡的好處是便于測量力臂;
由圖甲知,左端較高,所以應將平衡螺母向左端調節(jié);
(2)設一格為L,一個鉤碼重G,則有3G×4L=nG×3L,n=4,故應在B處掛4個鉤碼;
故答案為:(1)水平;便于測量力臂;左;(2)4.
 
18.小明同學在探究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時,做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請你根據(jù)小明的實驗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在C與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研究浮力與 液體密度 的關系;根據(jù)A與E兩圖所示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為 2.4 N.
(2)小明對ABCD四個步驟進行了觀察研究,發(fā)現(xiàn)浮力的大小有時與深度有關,有時與深度又無關,下列能正確表示鐵塊所受浮力與浸入深度關系的是 D 

(3)在小明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有關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計算出鹽水的密度為 1.2×103 kg/m3.
【考點】8R:探究浮力大小的實驗.
【分析】(1)影響浮力大小的因素是液體的密度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要探究浮力和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就要采用控制變量法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一定;由此進行解答;由“稱重法”可以測出物體在水中受浮力的大?。?br /> (2)在鐵塊逐漸浸人水中過程中,隨著排開液體體積的增大,浮力是逐漸增大的,但是在鐵塊浸沒于水中時,排開液體體積不再變化,同樣浮力也不發(fā)生變化,故可以選出答案.
(3)根據(jù)F浮=G﹣F計算出在水中和鹽水中受到的浮力,根據(jù)V排=計算出物體的體積,根據(jù)ρ液=計算出鹽水的密度.
【解答】解:(1)在C與E兩圖中,保持了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研究浮力與排開液體密度的關系;根據(jù)A與E兩圖所標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的浮力F浮鹽=G﹣F=8N﹣5.6N=2.4N;
(2)在鐵塊逐漸浸入水中的過程中,隨著排開液體體積的增大,浮力也逐漸增大,但在鐵塊完全浸沒于水中時,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再發(fā)生變化,那么浮力也將不變.所以從圖象中我們可以看出只有D選項符合題意.
(3)由AD知,浸沒在水中時的浮力F浮水=8N﹣6N=2N;
由F浮=ρ水gV排得:
V=V排===2×10﹣4m3.
由F浮鹽=ρ鹽水gV排得:
ρ鹽水===1.2×103kg/m3.
故答案為:(1)液體密度;2.4;(2)D;(3)1.2×103.
 
19.實驗小組的同學用圖所示的裝置探究“物體動能大小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將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鋼球擺到豎直位置時,撞擊水平木板上的木塊,將木塊撞了出一段距離.
(1)本實驗使鋼球獲得動能的操作方法是 將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 ,鋼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觀察 木塊運動的距離 來判斷的.
(2)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他們讓質量不同的鋼球從相同高度擺下,使鋼球到過豎直位置的 速度 相同,從而探究動能與 質量 關系.
試驗次數(shù)
鋼球質量/g
鋼球下擺高度/cm
木塊滑行距離/cm
1
20
20
30
2
40
20
58
3
60
20

(3)在第3次實驗中,木塊被撞后滑出木板,需要重做第3次實驗,甲同學建議換一個較大的木塊,乙同學建議換用同樣較長的木板,丙同學建議降低鋼球下擺的高度.你認為應當采用 乙 的建議.
(4)由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和現(xiàn)象可得出結論: 在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br />
【考點】FQ:探究影響物體動能大小的因素.
【分析】(1)讓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使鋼球獲得動能;一個物體能夠做功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量,若物體做的功越多就說明物體具有的能量越大.
(2)影響動能大小的因素是質量和速度,在研究時要采用控制變量法,速度相同是研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
(3)由圖知是控制速度相同時,研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動能的大小通過木塊移動距離的大小表現(xiàn)出來的;
(4)運用控制變量法,通過數(shù)據(jù)得出結論.
【解答】解:(1)讓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使鋼球獲得動能;鋼球動能的大小是通過鋼球對木塊做功的多少來體現(xiàn)出來的,木塊運動的距離越長,就表示鋼球的動能越大;
(2)讓小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處釋放,使小球到達最底端的速度相同,從而探究動能與質量的關系;
(3)上面的兩次實驗是在速度一定時,改變物體的質量,探究動能的大小,動能的大小通過木塊移動距離的大小表現(xiàn)出來的,因此改變木板的長度,應采用乙的建議;
(4)有表中的數(shù)據(jù)知: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故答案為:(1)將鋼球從某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木塊運動的距離;(2)速度;質量;(3)乙;(4)在速度一定時,質量越大動能越大.
 
四、計算題(共20分)
20.用如圖所示的裝置提升重為800N的物體,加在繩自由端的拉力大小為500N時恰好可以使物體以0.1m/s的速度勻速上升,若不計繩重和輪與軸間的摩擦.求:
(1)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2)拉力的功率.

【考點】F4:滑輪(組)的機械效率;FF:功率的計算.
【分析】(1)由圖可知滑輪組繩子的有效股數(shù),根據(jù)η=×100%=×100%=×100%=×100%求出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2)根據(jù)v繩=nv物求出繩端移動的速度,根據(jù)P===Fv求出拉力F的功率.
【解答】解:
(1)由圖可知,n=2,動滑輪的機械效率:
η=×100%=×100%=×100%=×100%=×100%=80%;
(2)繩端移動的速度:
v繩=nv物=2×0.1m/s=0.2m/s,
拉力的功率:
P===Fv繩=500N×0.2m/s=100W.
答:(1)動滑輪的機械效率為80%;
(2)拉力的功率為100W.
 
21.如圖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個質量為50g,底面積為5×10﹣2m2的圓柱形薄壁容器,容器中裝有質量為500g的水,現(xiàn)將一個質量分布均勻、體積為5.0×10﹣5m3的物塊(不吸水)放入容器中,物塊漂浮在水面上,物塊浸入水中的體積為4.0×10﹣5m3.(g取10N/kg,水的密度ρ水=1.0×103kg/m3)
(1)求物塊受到的浮力大小;
(2)求物塊的密度;
(3)用力緩慢向下壓物塊使其恰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水未溢出),如圖乙,求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考點】8O:阿基米德原理;2A:密度的計算;89:液體的壓強的計算.
【分析】(1)已知浸入水中的物塊體積(排開水的體積),利用阿基米德原理求所受浮力.
(2)由于物塊漂浮在水面上,根據(jù)漂浮條件可知物塊的重力,求出質量,利用ρ=求出物塊的密度;
(3)利用ρ=求出水的體積,即可求出物塊使其恰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水和物塊的總體積,已知容器底面積求出水的深度h,根據(jù)p=ρgh即可求出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解答】解:(1)已知V排=4.0×10﹣5m3,
則F浮=ρ水gV排=1.0×103kg/m3×10N/kg×4×10﹣5m3=0.4N.
(2)由于物塊漂浮在水面上,則物塊的重力G=F浮=0.4N,
則質量m===0.04kg;
物塊的密度ρ===0.8×103kg/m3;
(3)由ρ=得水的體積為V水===5×10﹣4m3,
物塊使其恰好完全浸沒在水中,水和物塊的總體積V=V水+V物=5×10﹣4m3+5×10﹣5m3=5.5×10﹣4m3
則水的深度為h===0.011m,
所以水對容器底的壓強:
p=ρgh=1.0×103kg/m3×10N/kg×0.011m=110Pa.
答:(1)物塊受到的浮力大小為0.4N;
(2)物塊的密度為0.8×103kg/m3;
(3)此時水對容器底的壓強110Pa.
 


相關試卷

物理八年級上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WORD版,含解析):

這是一份物理八年級上山東省濰坊市高密市八年級(上)期末物理試卷(WORD版,含解析),共1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山東省濱州市無棣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作圖,應用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填空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山東省德州市慶云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山東省濟寧市汶上縣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末物理試卷(解析版)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山東省濰坊市諸城市2016-2017學年八年級(下)期中物理試卷(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