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點 1 氣體的制備和收集1.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法(1)O2的實驗室制法
(2)CO2的實驗室制法
(3)H2的實驗室制法
(4)NH3的實驗室制法
(5)Cl2的實驗室制法
2.實驗室制備氣體的發(fā)生裝置
3.常見氣體的收集方法
1.在加熱條件下,使用可燃燒氣體(如H2、CO、CH4等),為防止爆炸應(yīng)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制備一些易與空氣中的成分發(fā)生反應(yīng)的物質(zhì)(如H2還原CuO),反應(yīng)結(jié)束時應(yīng)如何操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1.先用反應(yīng)氣趕走系統(tǒng)內(nèi)空氣,再點燃酒精燈進行加熱。2.先熄滅酒精燈,繼續(xù)通入H2至試管冷卻。
(1)用大理石和稀硫酸反應(yīng)制備CO2。( )(2)用鎂粉和稀硝酸反應(yīng)制備H2。( )(3)加熱NH4Cl可制得純凈Cl2。( )(4)用排水法可收集NH3、NO2。( )(5)用排空氣法可收集CH2CH2和NO等氣體。( )(6)用排飽和NaCl溶液法收集Cl2。( )
圖A的改進優(yōu)點是能控制反應(yīng)液的溫度。圖B的改進優(yōu)點是使圓底燒瓶和分液漏斗中的氣體壓強相等,便于液體順利流下。
2.百變的“啟普發(fā)生器”
啟普發(fā)生器(如圖a所示)①用啟普發(fā)生器制取氣體的三個條件:塊狀固體與液體反應(yīng);不需加熱;生成的氣體難溶于水。②使用方法:使用時,打開導氣管上的旋塞,球形漏斗中的液體進入容器與固體反應(yīng),氣體的流速可用旋塞調(diào)節(jié)。停止使用時,關(guān)閉旋塞,容器中的氣體壓強增大,將液體壓回球形漏斗中,使液體和固體脫離,反應(yīng)停止。
3.集氣裝置的創(chuàng)新——排液集氣裝置
裝置(Ⅰ)從a管進氣b管出水可收集難溶于水的氣體,如H2、O2等。若將廣口瓶中的液體更換,還可以收集以下氣體。①飽和食鹽水——收集Cl2。②飽和NaHCO3溶液——收集CO2。③飽和NaHS溶液——收集H2S。④四氯化碳——收集HCl或NH3。裝置(Ⅱ)儲氣式集氣。氣體從橡膠管進入,可將水由A瓶排入B瓶,在瓶A中收集到氣體。
4.化學實驗操作中的先后原則(1)“從下往上”原則以Cl2的實驗室制法為例,組裝發(fā)生裝置的順序是放好鐵架臺→擺好酒精燈→根據(jù)酒精燈位置固定好鐵圈→墊上石棉網(wǎng)→固定好圓底燒瓶。(2)“從左到右”原則組裝復(fù)雜裝置應(yīng)遵循從左到右的原則,如氣體制取實驗中裝置連接順序為發(fā)生裝置→除雜裝置→集氣裝置→尾氣吸收裝置。
(3)先“塞”后“定”原則帶導管的塞子在燒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燒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緊或因用力過猛而損壞燒瓶。(4)“固體先放,液體后加”原則固體試劑應(yīng)在固定儀器前加入,而液體藥品在儀器固定后加入。如實驗室用MnO2和濃鹽酸制取Cl2,MnO2應(yīng)在燒瓶固定前裝入,而濃鹽酸應(yīng)在燒瓶固定后從分液漏斗中緩慢加入。
(5)“先驗氣密性”原則進行與氣體有關(guān)的實驗時,應(yīng)在裝入藥品前進行氣密性檢查。(6)“先驗純”原則可燃性氣體在點燃前,必須先檢驗氣體的純度,否則可能會發(fā)生爆炸。
題組一 氣體的制備原理及發(fā)生裝置的選擇1.實驗室對制備氣體反應(yīng)的基本要求是:反應(yīng)條件易滿足、能平穩(wěn)地產(chǎn)生氣流、所得氣體中盡可能不含雜質(zhì)成分(除少量水蒸氣及少量原料汽化形成的物質(zhì))。下列反應(yīng)一般能用于實驗室制備氣體的是( )A.Na2O2與CO2反應(yīng)制備O2B.H2O2溶液與MnO2混合制備O2C.加熱濃硝酸制備NO2D.加熱NH4Cl固體制備NH3
2.用KMnO4和濃鹽酸可制備Cl2: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下列裝置可用于上述反應(yīng)制備Cl2的是( )解析:由題給反應(yīng)及化學方程式,可排除A、D兩項;KMnO4為粉末狀固體,故不能選用B裝置。
題組二 氣體收集裝置的選擇和利用3.某學生想利用如圖裝置(燒瓶不能移動)收集下列氣體:①H2;②Cl2;③SO2;④HCl;⑤NH3;⑥NO;⑦NO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若燒瓶是干燥的,由b進氣,可收集②③④⑥⑦B.若燒瓶是干燥的,由a進氣,可收集①⑤C.在燒瓶中充滿水,由a進氣,可收集①⑤⑦D.在燒瓶中充滿水,由b進氣,可收集⑥
解析:NO不能用排空氣法收集,A錯誤;由a進氣可以收集比空氣密度小且與空氣中的成分不反應(yīng)的氣體,B正確;NH3、NO2不能用排水法收集,C錯誤;用排水法集氣不能由b進氣,D錯誤。
4.如圖為中學化學實驗中的常見實驗裝置。?(1)裝置A可用于制備多種氣體,請寫出用裝置A制備下列氣體時,圓底燒瓶和分液漏斗中應(yīng)裝的化學試劑。
(2)裝置B可用于收集多種氣體,若要用于收集氨氣,則進氣管為________;若要收集NO,簡述用裝置B收集NO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b 將集氣瓶中裝滿水,塞上塞子,從b端通入NO氣體,從a端排出水
A.①⑤⑧ B.③⑤⑦C.②⑤⑥D(zhuǎn).③④⑧
解析:由反應(yīng)物的狀態(tài)和反應(yīng)條件可知只能選用③作為發(fā)生裝置,除去CO2可選用④或⑤裝置,收集CO選用⑧裝置,故合理的裝置組合為③④⑧或③⑤⑧。
6.如圖所示裝置可用于實驗室制備少量無水FeCl3,儀器連接順序正確的是( )A.a(chǎn)—b—c—d—e—h—j—fB.a(chǎn)—e—d—c—b—h—j—gC.a(chǎn)—d—e—c—b—h—j—gD.a(chǎn)—c—b—d—e—h—j—f
解析:先制備氯氣,再除去氯氣中的HCl和水蒸氣,將得到的純凈、干燥的氯氣通入裝有鐵粉的玻璃管中,最后要有尾氣吸收裝置,正確的連接順序是a—e—d—c—b—h(j)—j(h)—g。故選B。
考點 2 氣體的凈化和尾氣處理1.氣體的凈化(1)原理:酸性雜質(zhì)用堿性物質(zhì)吸收;堿性雜質(zhì)用酸性物質(zhì)吸收;易溶于水或能與水反應(yīng)的用水吸收;還原性雜質(zhì)可用氧化性較強的物質(zhì)來吸收或轉(zhuǎn)化;氧化性雜質(zhì)可用還原性較強的物質(zhì)來吸收或轉(zhuǎn)化。
2.尾氣的處理通常有毒和有污染的尾氣必須適當處理。常見儀器裝置有:(1)吸收溶解度較小的尾氣(如Cl2等)用A裝置。(2)吸收溶解度較大的尾氣(如HCl、NH3等)用B或C裝置。(3)CO等氣體可用點燃或收集于塑料袋(氣球)中的方法除去,如D裝置或E裝置。
欲對Cl2進行干燥、吸收,需選用下列裝置中的________(填序號)。答案:②④
(1)用五氧化二磷可干燥H2、NH3。( )(2)用飽和Na2CO3溶液可除去Cl2中混有的HCl。( )(3)用灼熱的銅粉可除去CO中混有的O2。( )(4)用堿石灰干燥氨氣,用濃硫酸干燥SO2。( )(5)實驗室制備Cl2時,可用石灰水進行尾氣處理。( )(6)實驗制備NH3時,可用CCl4吸收多余的NH3。( )
1.氣體除雜原則(1)不引入新的雜質(zhì)。如除去甲烷中的乙烯不能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因為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乙烯會生成二氧化碳,又引入了新的雜質(zhì)。(2)不減少被凈化氣體的量。如除去CO2中混有的SO2,不能用NaOH溶液,而應(yīng)該用飽和NaHCO3溶液。
2.氣體的凈化和尾氣處理操作的注意事項(1)有氧化性的干燥劑(如濃硫酸)不能干燥有還原性的氣體(如H2S、HI等)。(2)不能用無水CaCl2干燥NH3,因為無水CaCl2與NH3能反應(yīng)。(3)當氣體中含有多種雜質(zhì)時,若采用洗氣裝置除雜,通常是除雜在前,干燥在后。若用加熱裝置除雜,通常是干燥在前,除雜在后。(4)尾氣處理裝置應(yīng)與大氣相通,如圖所示裝置不能作為尾氣處理裝置。
3.常見改進的尾氣吸收裝置
題組一 常見氣體的凈化1.有關(guān)氣體的除雜或收集方法。下列說法合理的是 ( )A.要除去NO中混有的NO2,可以將混合氣體先通過足量水,然后用無水CaCl2干燥B.CO2中混有的CO氣體可用點燃法除去 C.除去H2S中混有的水蒸氣,用濃硫酸干燥即可D.如圖裝置只能用來收集CO2,不能收集H2、NH3等
解析:A項,NO中混有NO2時,先通過足量水,NO2與水發(fā)生反應(yīng)得到稀硝酸和NO,然后通過無水CaCl2干燥即可得到純凈的NO,正確;B項,由于CO2不支持燃燒,無法用點燃法除去CO2中混有的CO,可將混合氣體通過灼熱的CuO,利用CO的還原性將CO除去,錯誤;C項,H2S具有還原性,能被濃硫酸氧化,錯誤;D項,用題圖裝置收集氣體時,從a端進氣可收集CO2等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從b端進氣可收集H2、NH3等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錯誤。
2.(2021·山西孝義聯(lián)考)已知飽和氯化銨溶液與亞硝酸鈉晶體混合加熱可制備氮氣。利用如下裝置制取氮氣,并用氮氣制備Ca3N2,Ca3N2遇水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中有氧氣,為防止氧氣與鈣反應(yīng),應(yīng)利用裝置③除去氧氣,而NaOH與O2不反應(yīng),錯誤。D項,實驗結(jié)束,裝置⑤中有生成的Ca3N2,Ca3N2遇水發(fā)生水解反應(yīng)生成NH3和Ca(OH)2,NH3可以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正確。答案:C
題組二 尾氣處理方法3.雙球洗氣管是一種多用途儀器,常用于除雜、氣體干燥、氣體吸收等實驗操作。如圖是一個以雙球洗氣管為尾氣處理裝置,用吸收劑X吸收氣體Y的情形,其中符合事實的組合是 ( )
解析:A項,Cl2在飽和NaCl溶液中的溶解度很小,不能被吸收,錯誤;B項,因HCl極易溶于水,則極易被吸收,正確;C項,SO2能用濃硫酸干燥,但不能被吸收,錯誤;D項,NO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大氣中,且NO不能與NaOH反應(yīng),不能被吸收,錯誤。
4.(2021·廣州期末聯(lián)考)MnSO4·H2O是一種易溶于水的微紅色斜方晶體,某同學設(shè)計下列裝置制備硫酸錳: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裝置Ⅰ燒瓶中放入的藥品X為銅屑B.裝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C.裝置Ⅲ用于吸收未反應(yīng)的SO2D.用裝置Ⅱ反應(yīng)后的溶液制備MnSO4·H2O需經(jīng)歷蒸發(fā)結(jié)晶、過濾、洗滌及干燥的過程
解析:Cu與濃硫酸常溫下不反應(yīng),X不可能為Cu,A項錯誤;裝置Ⅱ中用“多孔球泡”,增大接觸面積,可增大SO2的吸收速率,B項正確;裝置Ⅲ中NaOH溶液可吸收尾氣,C項正確;用裝置Ⅱ反應(yīng)后的溶液制備MnSO4·H2O,需要經(jīng)過蒸發(fā)結(jié)晶、過濾、洗滌及干燥的過程,D項正確。
巧記四個“3”3類氣體發(fā)生裝置,3種氣體凈化裝置、3種氣體收集裝置,3類尾氣處理裝置。
1.(2019·高考全國卷Ⅲ)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 )
解析:A錯:將Cl2通入碳酸鈉溶液中發(fā)生反應(yīng):Cl2+2Na2CO3+H2O===NaCl+NaClO+2NaHCO3,不能制取較高濃度的次氯酸溶液。B對:在過氧化氫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錳作催化劑,可加快氧氣的生成速率。C對:加入飽和碳酸鈉溶液可以中和乙酸,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便于析出。D對:向飽和亞硫酸鈉溶液中滴加濃硫酸,應(yīng)用強酸制弱酸的原理,可以制備二氧化硫氣體。
2.(2017·全國高考卷Ⅰ)實驗室用H2還原WO3制備金屬W的裝置如圖所示(Zn粒中往往含有硫等雜質(zhì),焦性沒食子酸溶液用于吸收少量氧氣)。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①、②、③中依次盛裝KMnO4溶液、濃H2SO4、焦性沒食子酸溶液B.管式爐加熱前,用試管在④處收集氣體并點燃,通過聲音判斷氣體純度C.結(jié)束反應(yīng)時,先關(guān)閉活塞K,再停止加熱D.裝置Q(啟普發(fā)生器)也可用于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yīng)制備氯氣
解析:裝置Q是啟普發(fā)生器,是氫氣的發(fā)生裝置,裝置排列順序是氫氣發(fā)生裝置→安全瓶→除去HCl、O2裝置→除去H2S裝置→干燥氫氣裝置→氫氣還原氧化鎢裝置→尾氣處理裝置。Zn+2HCl===ZnCl2+H2↑、ZnS+2HCl===ZnCl2+H2S↑,用裝置Q制得的氫氣中含有H2S、O2、HCl、H2O等雜質(zhì),由于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氧化氯化氫生成氯氣,所以,應(yīng)先用焦性沒食子酸溶液吸收氧氣,同時除去氯化氫(易溶于水),再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吸收硫化氫,最后用濃硫酸干燥,試劑盛放順序依次為焦性沒食子酸溶液、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濃硫酸,A項錯誤;類似氫
氣還原氧化銅,實驗完畢后,先停止加熱,再繼續(xù)通入氫氣一段時間,C項錯誤;裝置Q不能加熱,適合塊狀固體與液體在常溫下反應(yīng),而實驗室用二氧化錳與濃鹽酸反應(yīng)制氯氣需要加熱,且二氧化錳是粉末狀固體,故不能用裝置Q制備氯氣,D項錯誤。
3.(2016·高考全國卷Ⅰ)氮的氧化物(NOx)是大氣污染物之一,工業(yè)上在一定溫度和催化劑條件下用NH3將NOx還原生成N2。某同學在實驗室中對NH3與NO2反應(yīng)進行了探究。回答下列問題:
(1)氨氣的制備①氨氣的發(fā)生裝置可以選擇上圖中的________,反應(yīng)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氣,選擇上圖中的裝置,其連接順序為發(fā)生裝置→________(按氣流方向,用小寫字母表示)。
(2)氨氣與二氧化氮的反應(yīng)將上述收集到的NH3充入注射器X中,硬質(zhì)玻璃管Y中加入少量催化劑,充入NO2(兩端用夾子K1、K2夾好)。在一定溫度下按圖示裝置進行實驗。
這是一份第38講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備戰(zhàn)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精品課件(全國通用),共3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發(fā)生裝置,氣體的收集方法,收集Cl2,收集CO2,收集H2S,收集HCl或NH3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課件(魯科版)第4章 第25講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凈化和收集,文件包含第4章第25講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凈化和收集pptx、第4章第25練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凈化和收集docx、第4章第25講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凈化和收集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新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課件 第4章 第24講 常見氣體的實驗室制備、凈化和收集,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高考化學一輪復(fù)習策略,真題演練明確考向,課時精練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