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150分鐘 滿分150分)
本試卷共8頁。考生務必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在試卷上作答無效??荚嚱Y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材料一
“耕讀傳家遠,詩書繼世長?!蔽覈鴤鹘y(tǒng)的家庭教育一直非常注重勞動教育,積累了豐富的勞動教育智慧。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重視勞動,崇尚勞動?!额伿霞矣枴ど鎰掌分?,顏之推尖銳地批判了當時一些士大夫子弟養(yǎng)尊處優(yōu)、脫離勞動的作風,告誡子孫:“古人欲知稼穡之艱難,斯蓋貴谷務本之道也。夫食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在顏之推看來,通過農業(yè)生產勞動體驗農事的艱辛,可使人珍惜糧食、重視農業(yè)勞動。他在《治家》篇中說:“生民之本,要當稼穡而食,桑麻以衣。蔬果之畜,園場之所產;雞豚之善,塒圈之所生。爰及棟宇器械,樵蘇脂燭,莫非種植之物也?!鳖佒剖煜まr業(yè)生產,他列舉了諸多稼穡種植中的農事,意在教導子弟要能守農桑本業(yè),希望自己的兒孫要了解生產勞動。
中華民族素以勤勞著稱于世。家庭成員辛勤勞作,不好吃懶做,不好逸惡勞,整個家族才會蒸蒸日上。宋代葉夢得教導家人黎明即起,將與生活有關之家務及時料理,切勿怠惰,否則,“今日姑待明日,則費事?lián)p業(yè),不覺不知,而家道日耗矣”。清代名臣曾國藩在教育子孫時指出,曾家治家要義為“早、掃、考、寶、書、蔬、魚、豬”,強調家中無論老少男婦,“總以勤勞為第一義,謙謹為第二義。勞則不佚,謙則不傲,萬善皆從此生矣”。他以切身的體驗勸勉曾家后輩子女,“除讀書外,教之掃屋,抹桌凳、收糞、鋤草,是極好之事,切不可以為有損架子而不為也”。曾國藩認為勤勞與個人生活、家庭興衰息息相關。清代甘樹椿在《甘氏家訓》中也說:“興家之事多途,未有不自勤勞始者也,故曰:民生在勤,勤則不匱?!笨梢姡趧t家興人通,惰則家衰人窮。
古人一向認為,培養(yǎng)良好的勞動習慣要從孩子小時候做起。清康熙六十年進士王士俊在《閑家編》中說:“教子而不在幼時,可乎?是以朱子《小學》,必先灑掃應對之節(jié)?!边€明確指出如何灑掃,“以木盤置水,左手持之,右手以竹木之枝,輕灑堂中”,“掃畢,斂塵于箕,出棄他所”,教育子弟從小就要在勞動中養(yǎng)成注重細節(jié)、嚴謹專注的品質。
(取材于徐海嬌等相關文章)
1.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中國人自古重視耕讀傳家。
B.有些士大夫熟悉生產勞動。
C. 家訓都以教導子弟參加勞動為目的。
D. 勞動是人修養(yǎng)品德的一個重要途徑。
2.根據材料一,下列理解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顏之推嚴厲地批評顏氏子孫不事勞作,脫離勞動。
B. 葉夢得告誡家人如果怠惰拖延,將導致家道衰落。
C. 曾國藩認為,只要勤勞、謙謹就能成為一代名臣。
D. 王士俊寫《閑家編》主要目的是教子弟如何灑掃。
材料二
勞動教育在我國形成了優(yōu)良的傳統(tǒng),新時代的勞動教育也應該有新的追求。
《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強調,學校要注重勞動教育的系統(tǒng)化、課程化,可以開設勞動課程,編寫勞動教材。學校在開設課程時,應根據學段特點,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系統(tǒng)加強勞動教育。中小學勞動教育課每周不少于1課時,學校要對學生每天課外校外勞動時間作出規(guī)定。職業(yè)院校以實習實訓課為主要載體開展勞動教育,其中勞動精神、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專題教育不少于16學時。除勞動教育必修課程外,其他課程結合學科、專業(yè)特點,有機融入勞動教育內容。
新時代人工智能、互聯(lián)網、大數(shù)據正在重塑各行各業(yè)的形態(tài),正在深刻改變社會生活、改變世界。學校的勞動教育課程要注重“勞動教育+科技”的深度融合,避免勞動教育變成某種生活技能的單純機械訓練,要關注互聯(lián)網思維、終身學習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讓學生在勞動教育中感受勞動之美。人工智能驅動勞動教育認知模式朝著科學化方向發(fā)展,可以讓學生在虛擬的平臺開展勞動知識學習和勞動實踐。同時,在人工智能的賦能下,學生可以通過虛擬的勞動平臺,體驗勞動情境,獲得勞動知識,進而提高其在實踐生活中的勞動技能。融入了先進科技手段的勞動教育課程,將更加符合新時代的育人要求,讓學生體驗到勞動的價值和意義。
勞動教育事關國家發(fā)展大計,社會力量必不可少。各級政府部門要積極協(xié)調和引導企業(yè)公司、工廠農場等組織履行社會責任,開放實踐場所,支持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力所能及的生產勞動,參與新型服務性勞動,使學生與普通勞動者一起經歷勞動過程。鼓勵高新企業(yè)為學生體驗現(xiàn)代科技條件下勞動實踐新形態(tài)、新方式提供支持。群團組織以及公益組織要組織動員相關力量搭建活動平臺,共同支持學生開展公益勞動。
新的時代呼喚新的勞動教育,讓我們從小做起,從身邊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讓崇尚勞動、熱愛勞動、勞動光榮成為共同的價值觀。
(取材于王海建等相關文章)
3.根據材料二,下列關于“新時代勞動教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新時代勞動教育不能等同于傳統(tǒng)勞動教育。
B.新時代勞動教育需要注重與科技深度融合。
C.新時代勞動教育是在虛擬情境中開展的。
D.新時代勞動教育應符合時代育人新要求。
4.根據材料二,下列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可以自由決定勞動課程。
B.某??衫肰R技術安排學生模擬汽車修理過程。
C.學校的生物課程可安排糧食種植等教學內容。
D.職業(yè)院??梢匝垺皠谀!毕滦i_展勞動教育。
5.在立足傳統(tǒng)勞動教育的基礎上,如何開展新時代的勞動教育?請結合兩則材料,簡要說明。(6分)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6分。
(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6—11題。(共20分)
唐制,嶺南為五府,府部州以十數(shù)。其大小之戎,號令之用,則聽于節(jié)度使焉。其外大海多蠻夷,由流求、訶陵,西抵大夏、康居,環(huán)水而國以百數(shù),則統(tǒng)于押蕃舶使焉。內之幅員萬里,以執(zhí)秩拱稽,時聽教命;外之羈屬數(shù)萬里,以譯言贈寶,歲帥貢職。合二使之重,以治于廣州,故賓軍之事,宜無與校大。且賓有牲牢饔餼,嘉樂好禮,以同遠合疏;軍有犒饋宴饗,勞旋勤歸,以群力一心。于是治也,闬閎階序,不可與他邦類,必厚棟大梁,夷庭高門,然后可以上充于揖讓,下周于步武。
今御史大夫扶風公廉廣州,且專二使,增德以來遠人,申威以修戎政。大饗宴合樂,從其豐盈。先是為堂于治城西北陬,其位,公北向,賓眾南向,奏部伎于其西,視泉池于其東。隅奧庳側,庭廡下陋,日未及晡,則赫炎當目,汗眩更起,而禮莫克終。故凡大宴饗、大賓旅,則寓于外壘,儀形不稱。公乃始斥其制,為堂南面,橫八楹,縱十楹,饗宴之位,化為東序,西又如之。其外更衣之次,膳食之宇,列觀以游目,偶亭以展聲,彌望極顧,莫究其往。泉池之舊,增浚益植,以暇以息,如在林壑。問工焉取,則師輿是供;問役焉取,則蠻隸是征;問材焉取,則隙宇是遷?;蛞嫫潢I,伐山浮海,農賈拱手,張目視具。
乃十月甲子克成,公命饗于新堂。幢牙茸纛【1】,金節(jié)析羽,咸飾于下。鼓以鼖晉【2】,金以鐸鐃。公與監(jiān)軍使,肅上賓,延群僚,將校士吏,咸次于位?;苌蚜Y衣【3】,胡夷蜑蠻,睢盱【4】就列者,千人以上。燔炮胾炙,羽鱗貍互之物,沉泛醍盎【5】之齊,均飫于卒士。興王之舞,服夷之伎,揳擊吹鼓之音,飛騰幻怪之容,寰觀于遠邇。禮成樂遍,以敘而賀,且曰:"是邦臨護之大,五人合之,非是堂之制不可以備物,非公之德不可以容眾。曠于往初,肇自今茲,太和有人,以觀遠方,古之戎政,其曷用加此!"
華元,名大夫也,殺羊而御者不及;霍去病,良將軍也,余肉而士有饑色。猶克稱能,以垂到今。矧茲具美,其道不廢,愿勒于金石,以永示后祀。遂相與來告,且乞辭。某讓不獲,乃刻于茲石云。
(取材于柳宗元《嶺南節(jié)度饗軍堂記》)
注釋:【1】幢牙茸纛:將帥大旗?!?】鼖晉:古代軍中用的大鼓?!?】卉裳罽衣:草裙和毛氈衣物?!?】睢盱:渾樸的樣子?!?】沉泛醍盎:泛指美酒。
6.下列對句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夷庭高門 夷:平坦
B.莫究其往 究:追想
C.肅上賓 肅:恭請
D.肇自今茲 肇:引起
7.下列各組詞語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
A.則聽于節(jié)度使焉
問工焉取
B.且專二使
且乞辭
C.先是為堂于治城西北陬
則蠻隸是征
D. 列觀以游目
以暇以息
8.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軍有犒饋宴饗,勞旋勤歸
軍隊舉行犒賞士兵的宴席,軍人們辛勤勞作,凱旋而歸
B.隅奧庳側,庭廡下陋
房屋內部低矮逼仄,堂下四周的廊屋粗陋狹小
C.故凡大宴饗、大賓旅,則寓于外壘
因此所有大規(guī)模的宴會、大規(guī)模地犒賞軍隊的活動,就只能到外面的軍營里舉行
D.飛騰幻怪之容,寰觀于遠邇
飛躍騰空變化萬端的雜耍表演,在廳堂的遠近都能看到
9.根據文意,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嶺南的情況決定此處治所應有相匹配的建筑規(guī)制。
B.賓客在新的饗軍堂宴飲時,座位朝向發(fā)生了變化。
C.扶風公增建饗軍堂樓宇,農夫商賈紛紛前來幫忙。
D.與華元、霍去病相比,扶風公的做法令作者稱道。
10.將下面句子譯為現(xiàn)代漢語。(2分)
猶克稱能,以垂到今。
11.清代姚平山《古文斫》評本文:“此柳記中大文字也?!?請從地方、庭堂、人物三個方面概述其“大”。(6分)
(二)閱讀下面《論語》中的文字,回答問題。(共6分)
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顏淵曰:“請問其目?!弊釉唬骸胺嵌Y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鳖仠Y曰:“回雖不敏,請事斯語矣?!保ā墩撜Z·顏淵》)
子張問:“士何如斯可謂之達矣?”子曰:“何哉,爾所謂達者?”子張對曰:“在邦必聞,在家必聞?!弊釉唬骸笆锹勔?,非達也。夫達也者,質直而好義,察言而觀色,慮以下人。在邦必達,在家必達。夫聞也者,色取仁而行違,居之不疑。在邦必聞,在家必聞?!保ā墩撜Z·顏淵》)
陳亢問于伯魚曰:“子亦有異聞乎?”
對曰:“未也。嘗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詩》乎?’對曰:‘未也。’‘不學《詩》,無以言!’鯉退而學《詩》。他日,又獨立,鯉趨而過庭。曰:‘學禮乎?’對曰:‘未也?!粚W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聞斯二者?!保ā墩撜Z·季氏》)
12.顏淵在評價孔子時說“夫子循循然善誘人”,請簡要分析以上三則章句,說說孔子是如何循循善誘的。(6分)
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25分。
(一)閱讀下面詩歌,完成13-15題。(共12分)
古風(其三十三)
李白
北溟有巨魚,身長數(shù)千里。
仰噴三山雪,橫吞百川水。
憑凌隨海運,烜赫因風起。
吾觀摩天飛,九萬方未已。
古風(其四十二)
李白
搖裔雙白鷗,鳴飛滄江流。
宜與海人狎,豈伊云鶴儔。
寄影宿沙月,沿芳戲春洲。
吾亦洗心者,忘機從爾游。
13.下列對詩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仰噴”兩句描繪了北溟巨魚噴水吞川的磅礴氣勢。
B.“憑凌”兩句寫大鵬在海動之時,乘風而起,聲勢浩大。
C.“搖裔”兩句寫白鷗身姿搖曳,盤旋鳴叫于江流之上。
D.“宜與”兩句寫海鷗不愿與海客狎戲,只愿與白鶴為伍。
14. 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北溟”等句化用了《莊子·逍遙游》的“鯤鵬”典故。
B.“寄影”句融情于景,營造出一種靜謐安寧的氛圍。
C. 兩首詩想象豐富,都運用了夸張和擬人的修辭手法。
D. 兩首詩語言自然,體現(xiàn)了李白詩歌飄逸浪漫的詩風。
15.這兩首《古風》都借物抒懷,卻表達了不同的思想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
(二)根據要求,完成第16、17題。(共13分)
16.在橫線處填寫作品原句。(8分)
(1)古代知識分子常借詩文表達某種精神追求。屈原在《國殤》中,借“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 , ”,表達了對戰(zhàn)士愛國精神的肯定;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借“其必曰: , ”,表達了對士人入仕精神的寄托。
(2)思親重孝自古以來就是文學作品永恒的主題。陶淵明在《歸園田居》中用“ , ”,以鳥和魚自況,寄托了對家鄉(xiāng)的思念;李密在《陳情表》中,說“臣無祖母, ;祖母無臣, ”,表達了他與祖母深厚的感情。
17. 根據要求,完成第17題。(5分)
魯迅評價《紅樓夢》時說:“悲涼之霧,遍被華林,呼吸領會之者,唯寶玉而已”,你認為寶玉“領會”到了什么?請結合一處情節(jié)簡要分析。
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
閱讀下面作品,完成18-21題。
流水函關
是黃河這條道路引領著我抵達這里的。
東西南北中,行走中原大地,萬物都沿著黃河這條曾經的歷史中軸線而生長。從這里,黃河進入中游峽谷的下一段,北為晉北,南為豫西。黃河也因山就勢,硬生生將南北走向的水流折彎成東西走向,完成凌空俯瞰時“幾”字的彎鉤書寫。這是瀟灑的一筆,這條大河流到這里,有了節(jié)奏、矜持,也有了墜落、跨越。
我該怎樣描述“這里”?此刻,它是離三門峽市區(qū)36公里的靈寶市,是靈寶市區(qū)往北15公里的王垛村。往前追溯,是夸父逐日道渴而死棄杖化為鄧林之地,是“紫氣東來”“雞鳴狗盜”的起源地,是戰(zhàn)國秦孝公從魏國手中奪取的崤函……關于“這里”的定義,還可以說出數(shù)十、上百種。
人們稱“這里”為函谷關,它的名字就是它的身世。東去洛陽、西達西安的故道,所要穿越的崤山至潼關段,幾乎都是在山澗峽谷之間,人行此中,如入隧道般不知深險,古稱函谷,險隘之意。如此貼切的命名再沒改變過。有傳說是西周,武王伐紂至于牧野,大勝而歸,置關于此,又專設司險管理關塞,也有一說是秦孝公勝戰(zhàn)后選擇了最險要的這一段來重兵把守。冷兵器時代,金戈鐵馬的戰(zhàn)場是兵家必爭之地,是國君與梟雄一爭高下、開創(chuàng)與終結一關定論的象征之地。這才有了“天開函谷壯關中,萬古驚塵向此空”“雙峰高聳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戰(zhàn)場”的浪漫詩性與現(xiàn)實抒懷。
如同黃河在我抵臨之前就已經流淌多年,這座聳立眼前的關樓櫛風沐雨,變了顏色,成了時間里的事物。我當然是這樣以為的,但人們告訴我這只是上世紀90年代在原址上新建的?,F(xiàn)代旅游,將它打扮得闊綽而奪目。所剩無幾的原址,風雨歷經的原址,只留在了黑白圖片中。尋古訪古卻不可得古的人,會滋生怎樣的失落?然而我釋然了,風云際會,屢毀屢建,屢建屢毀,是它必然的命運。在這里,即使剩余一片空曠,留下的只有片瓦獨木的想象,那也是蕩氣回腸的。
我從廣場上穿過,腳步急切,仿佛要超越消失的時間去搶先一步。北鄰的黃河,奔流不停,沒有人能走到水的前面,又怎能超越時間呢。繞過園區(qū)高聳的塑像、飛檐翹角的樓閣、保持年代原貌的屋舍、重點保護的紀念物,我小心翼翼地踩在被熙攘人流踩過的步行道上。移步易景,道道帷幕拉開,卻還不是我想要見到的古關遺址。
古代的故事,多是發(fā)生在河流、古道,或是邊界的關樓。函谷關南接秦嶺,北倚黃河,東西或絕澗或高塬,它的迷人之處,也是它的揪心之處,就在于那么多人想通過它、占守它。它是阻滯、關閉,也是暢通、開放。
在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歷史的追溯。無論藏在哪個角落,歷史的風撲面而來,情緒的力量在歷史的托舉下,讓去往函谷關的路變得跌宕起伏。始于90年代的修建,關樓只是歷史的化身,過往痕跡被抹去——直到被一尊黑色石碑身后的函關古道所打開。在古代,那只是一條在溝谷中蜿蜒的土路。有記載說這條曾經崎嶇狹窄、蜿蜒相通的路全長15華里,溝壁有50米高,坡度有40至80度,有的地方僅2米寬,僅能容一輛牛車通過。車不方軌,馬不并轡,人行其中,如入函中。并非夸張的描述,可以想象它在軍事戰(zhàn)略上的利害。從遙遠的春秋戰(zhàn)國就開始了碰撞,直至秦國一統(tǒng),函谷關扮演著決定勝負的關鍵角色。西漢賈誼在名篇《過秦論》中議論:“于是六國之士……嘗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好一個“逡巡而不敢進”!
然而到了公元前209年陳勝義軍過關交戰(zhàn),劉邦繞關滅秦,項羽使黥布破關,怒而焚關,函谷關又為秦的滅亡畫上了一個終結的句號。自此往后,進退之間,是“逐鹿中原”,也是“入主關中”,這八個字里藏著千鈞重量和血腥殺戮。再去撥開時間的密葉,沿經“安史之亂”中的桃林大戰(zhàn),闖王李自成激戰(zhàn)斬明兵部尚書孫傳庭,1927年馮玉祥北伐駐防,直至1944年5月中國軍隊阻擋侵華日軍西犯的函關大戰(zhàn),都繞不過此地。太多與函谷關勾連的歷史細節(jié)需要敘說,鐵打的雄關流水的戰(zhàn)事,得失均因這里而起。這里,并不只是一座青磚砌起的城樓,還是一條真正通往時間深處的道路。也許它從來都是道路,如同它倚臨的黃河,連接的不只是一個個地點,還有可追溯的來處、可前行的去往,它是立體變幻的時空,也是后人想象的原點。
這條看不見的道路,更遠的地方,是遠方,也是遠去。
從古道上走過太多的出關者,有一人不能不提。公元前491年農歷七月的一天,函谷關令尹喜清晨起床,看到了東方的紫氣,知有異人來。他等來了八十高齡的老者——東周守藏史老子。這位又名李耳的老人騎著青牛,被他的崇拜者熱情地挽留下來著書立說,從而有了五千言的《道德經》。也許連函谷關也沒想到,在經歷那萬千廝殺爭奪之后,被封堵在深井里的血液依舊如巖漿般汩汩流動,為它加持的正是這位眉寬耳闊、目如深淵的老人。一塊精致的黃河石被供奉在紀念祠屋的一側,萬千來客的手掌在石頭上撫摸而留下了一層光澤。已無人探究石頭的年代和書桌的真假,只為老子完成著述出關后的“莫知其所終”而好奇與嘆惋。
嘆惋那散落時光里的,與一個人、一座關、一條河有關的秘密。誰能說,任何普通渺小的生命,不會因這片黃河流經的土地而變得不凡?
黃河在北,隆起的土塬隔阻了函谷關的視線,靜寂中水聲傳來。古關與長河,都把各自印烙在對方的骨骼之上。這條大河,微微發(fā)出的聲響,都是振聾發(fā)聵的轟鳴。在抵達函谷關的短暫時光里,我能親密地感應到從四面八方匯集而至的那些水聲。流水聲里,有風貌之變,也有愿景之歡,樁樁美好落色為圖——筑壩建庫后的水波清粼,生態(tài)改良后的天鵝棲息,掙脫貧困后的喜樂安寧……中原大地上的萬千氣象、幕幕大戲皆可沿著這條大河被我們遇見。
河流之上的備忘與注腳,被時光拍打的浪花卷起。眾生命運千差萬別,然而與之有關的黃河故事到處流傳。
(取材于沈念的同名文章,有刪改)
18.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這座聳立眼前的關樓櫛風沐雨 櫛風沐雨:歷經滄桑,見證風雨
B. 移步易景,道道帷幕拉開 移步易景:腳步移動,景物變換
C. 讓去往函谷關的道路變得跌宕起伏 跌宕起伏:高低不平,坑坑洼洼
D. 都是振聾發(fā)聵的轟鳴 振聾發(fā)聵:聲響微微,震撼人心
19.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 第三段說“關于‘這里’的定義,還可以說出數(shù)十、上百種”,這是因為函谷關所在地歷史悠久,文化豐厚。
B. 作為一個“尋古訪古卻不可得古的人”,作者雖然感到非常失落,但還是釋然了,并由此生發(fā)出更深刻的感悟。
C. 老子過函谷關著《道德經》的故事,為函谷關增添了文化色彩,展現(xiàn)了函谷關作為軍事要塞之外的文化價值。
D. “已無人探究石頭的年代和書桌的真假”,體現(xiàn)出作者對游客們只是好奇于老子的經歷而不關心歷史真相的傷感。
20.作者為什么說“在這里,有一件事是不能回避的,那便是歷史的追溯”?請結合上下文,簡要分析。(5分)
21.本文著重寫函谷關,為什么要在結尾處描寫黃河?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理解。(5分)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5分。
22.語言基礎運用(5分)
電視劇《山海情》刻畫了許多為脫貧而努力工作的年輕人形象,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劇中的村支書就是一位農校畢業(yè)不久的年輕人。年輕人參與扶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輕人扶貧,其實更是一次知識與文化的“洗禮”。
沿著扶貧的道路,通過青年群體集體“返鄉(xiāng)”,使厚重的中國鄉(xiāng)土文化迸發(fā)出新的活力。貧困地區(qū)與發(fā)達地區(qū)之間的流動性,可能從未如此之高,這要感謝“信息洪流”與“觀念水位”帶給貧困地區(qū)的巨大影響,更要感謝青年群體對鄉(xiāng)村充滿感情的注視。
(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 )(3分)
年輕人參與扶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輕人扶貧,其實更是一次知識與文化的“洗禮”。
①讓新的理想追求、新的生活方式、新的需求信息像潮水一般涌進貧困地區(qū)
②打開了阻礙城市與鄉(xiāng)村流動性最關鍵的“閘門”
③更多的還是他們的年輕、朝氣與銳氣
④他們給貧困地區(qū)帶來的除了一些硬性的政策支持之外
A.②①④③ B. ④③②① C. ①②④③ D.①②③④
(2)文中畫線句有語病,請修改。(2分)
23.微寫作(10分)
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作。
(1)“校園讀書節(jié)”邀請你給高一剛入校的同學推薦一本書,請從下列五本書中選擇一本,說明推薦理由。要求:選取感觸最深的一點來寫,不超過150字。
《吶喊》《邊城》《紅巖》《平凡的世界》《老人與?!?br>(2)請以“有這樣一個鏡頭:”為開篇,寫一段文字,描繪一個認真讀書學習的鏡頭。要求:有細節(jié)描寫,不超過150字。
(3)對聯(lián)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請你為陶淵明、杜甫、蘇軾其中一人,寫一副對聯(lián)。要求:內容能體現(xiàn)詩人特點,不少于14個字。
24.作文(50分)
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寫作。不少于700字。
(1)現(xiàn)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边@能引發(fā)你怎樣的思考與感悟……請以“一個‘真’字見精神”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論點明確,論據充實,論證合理;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2)歷史在推進的過程中,社會在發(fā)展的進程中,人生在追求進步的道路上,可能都會遇到某個“關鍵時刻”。請以“關鍵時刻”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思想健康,內容充實,有細節(jié)描寫;語言流暢,書寫清晰。

北京市朝陽區(qū)2020~2021學年度第二學期質量檢測一
高三語文參考答案 2021.3
一、本大題共5小題,共18分。
1.(3分)C
2.(3分)B
3.(3分)C
4.(3分)A
5.(6分)答案要點(每個方面2分,意思對即可)
家庭方面:要重視勞動、崇尚勞動,培養(yǎng)勤勞的品質,要從小培養(yǎng)子女良好的勞動習慣。
學校方面:要讓勞動教育系統(tǒng)化、課程化,注重勞動教育與科技的深度融合。
社會方面:各種社會力量要支持學生勞動教育。
二、本大題共7小題,共26分。
(一)(共20分)
6.(3分)D
7.(3分)B
8.(3分)A
9.(3分)C
10.(2分)依然能被稱贊有能力,流傳至今。
11.(6分)【評分標準】(地方1分;庭堂2分;人物3分)答案要點:
地方:嶺南幅員遼闊,管轄的海外屬國眾多,極言嶺南土地之廣、聲勢之大。(1分)
庭堂:新修的饗軍堂規(guī)模擴大,房屋加多,體制完備,符合禮儀,增加水道與植被,使人游目縱聲,突顯其大氣。(2分)
人物:扶風公兼任嶺南兩使之職,權責重大(1分);扶風公犒賞軍隊,旌旗招展,鑼鼓喧天,接待中外賓客,珍饈佳肴毫不吝嗇地讓士卒享用,突顯扶風公的胸襟與氣度的闊大。(2分)
(二)(共6分)
12.(6分)答案要點:
(1)孔子面對子張問“達”,通過誘導,先讓子張說出自己的理解,然后用“聞”與“達”一對概念的辨析,來告訴弟子何謂真正的“達”。
(2)孔子面對顏回問仁,先正面告訴其仁之“綱”,通過反問的方式,啟發(fā)誘導弟子進一步發(fā)問,從而從反面張目,在一問一答中讓弟子理解仁的內涵。
(3)孔子既詢問關心孔鯉的學詩和學禮,也言明學詩和學禮的重要性,從而讓孔鯉受到啟發(fā),接受教育。
三、本大題共5小題,共25分。
(一)(共12分)
13.(3分)D
14.(3分)C
15.(6分)答案要點:
第一首詩借大鵬抒懷。大鵬借海運之機,乘風而起,雄視萬方,詩人借此抒發(fā)了自己的凌云壯志。第二首借白鷗抒懷。白鷗鳴叫滄江,嬉戲海灘,逍遙自在,表達了詩人忘卻機心(洗滌心靈)的思想情感。(聯(lián)系詩句分析2分,表達思想情感1分)
(二)(共13分)
16.(8分)
(1)身既死兮神以靈,子魂魄兮為鬼雄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無以至今日 無以終余年
【評分說明】每句1分;有錯別字或多字、少字,該句不得分。
17.(5分)【評分說明】觀點2分,聯(lián)系情節(jié)分析3分。
四、本大題共4小題,共16分。
18.(3分)C
19.(3分)D
20.(5分)答案要點:
(1)函谷關位置險要,歷史悠久,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在這里發(fā)生。(1分)
(2)函谷關在許多重大歷史事件中起到了關鍵作用(扮演關鍵角色),函谷關因此而變得不凡。(2分)
(3)表現(xiàn)了作者對函谷關歷史價值的肯定,對其深厚歷史底蘊的贊美。(2分)
21.(5分)答案要點:
(1)函谷關北倚黃河,是黃河走向轉變的節(jié)點,和黃河密不可分。(1分)
(2) 結尾寫黃河水聲,表現(xiàn)中原大地如今的美好風貌,函谷關與黃河一起見證了歷史變化與發(fā)展。(2分)
(3)首尾呼應照應題目,突出函谷關處在中原大地之上,是黃河故事(文化)的一部分。(2分)
五、本大題共3小題,共65分。
22.(5分)
(1)(3分)A
(2)(2分)刪除“通過”或“使”
23.(10分)略。根據完成題目要求的質量,以5分為基準分,上下浮動。
【附文言文參考譯文】
唐朝的制度,嶺南劃分為五個府,府部以下又有數(shù)十個州。這里大小的軍務、指揮號令的發(fā)出,都聽命于節(jié)度使。嶺南的外海有很多蠻夷之地,經由流求、訶陵,往西可以抵達大夏、康居,被大海環(huán)圍的小國數(shù)以百計,都由押蕃舶使管轄。嶺南之內幅員萬里,(由節(jié)度使)來管理官吏和軍隊,讓他們服從命令;嶺南之外管轄的領屬地縱橫萬里,(由押蕃舶使)來翻譯溝通,互贈寶物,管理每年的貢品。(主管的官員)同時擔任(節(jié)度使和押蕃舶使)這兩個重要官職,來治理廣州,那么外交與軍事事宜,應該沒有比這個職位更責任重大的了。并且外交上有舉行招待宴饗的盛會,禮樂相加,來與邊遠之邦融合交往之事;軍隊里有犒賞將士,慰勞凱旋之師,以求團結一心之事。在此處治所下,建筑的規(guī)制,不能與其他地方一樣,一定要棟梁高大結實,庭院平坦,門戶高大,這樣在上可以用于宴請賓客,在下可以用于犒勞軍士。
現(xiàn)今御史大夫扶風公巡查廣州,并且兼任節(jié)度使和押蕃舶使,增強德治從而招徠遠方蠻夷,彰顯威勢從而整飭軍政。舉辦盛大的宴會配合禮樂,取其盛大飽滿之勢。最初在轄區(qū)的西北角建造了庭堂,堂中的位次,扶風公面向北,賓客們面向南,演奏音樂的人在西邊,能看到泉水池塘在東邊。房屋內部低矮逼仄,堂下四周的廊屋非常粗陋矮小,(舉行筵宴)時間還未到午后,強烈的陽光就會直射刺眼,(讓人)汗流浹背、頭暈目眩,連宴會的禮儀都無法完成。因此所有大型宴會、大規(guī)模犒賞軍隊,只能暫且到外面的軍營里舉行,與宴會的禮儀不相稱。扶風公于是就更改舊制,在南面建造新的饗軍堂,橫寬八間,縱深十間,參加宴會的賓客的位置,變成了在東側依次排列,西面也同樣排列著。再過去是更衣廳、膳食室,建筑一列排開(使人)視野開闊,對稱的亭閣可以擴大樂聲,極目遠望,沒有人能追憶起(這里)以前的窘況。舊的泉水和池塘,重新疏浚,增加了植被,(在這里)悠閑休息,仿佛在深林幽壑之中。若問工匠是哪里來的,是軍隊供給的;若問勞役是哪里來的,是從蠻夷中征召的;若問建材是哪里來的,是從廢棄的屋舍搬過來的。有時補運來缺少的(巨大)木料,(是)在深山砍伐、從海路運來的,農人商賈都(情不自禁)放下手里的工作,抬頭仰望。
(新饗軍堂)是十月甲子日最終建成的,扶風公下令在新堂犒賞軍隊。將帥大旗,旌幡旗幟,龍虎符節(jié),都裝飾在堂下。軍隊的大鼓、鐸、鐃等樂器在宴會上演奏。扶風公和監(jiān)軍使,恭請上賓,延請僚屬,將校士卒,都按位次列于堂上。穿著草裙和毛氈衣物的各族人士,風貌淳樸地坐在席上,有千人以上。飛禽走獸、游魚海鰲,都讓將士們盡情享用。各王朝的舞蹈,各個國家的樂伎,吹打彈唱的樂器的聲音,飛躍騰空變化萬端的雜技表演,在庭堂的遠近都能欣賞到。樂畢禮成,(賓客)依次向主人祝賀,都說:“這個地方管轄面積很大,扶風公一人管理嶺南五府,不是現(xiàn)有饗軍堂的這種規(guī)制不能使各種物件完備,不是扶風公這樣的品德不能容下眾人。(新堂)比過去的廣闊,從今日開始,久安之策有人謀劃,以昭示外邦,古代的文治武功,在這里還需要添加什么呢!”
華元是有名的大夫,殺羊的時候,駕戰(zhàn)車的馭手卻沒有得到;霍去病是一代名將,宴席上有剩余的食物,他的士兵卻面露饑色。(他們這樣)還是能被稱贊有才能,流傳至今。何況扶風公有如此胸懷,他的為政之道理當不廢,眾人希望把他的功績刻在石碑上,用來在后世的祭祀中永遠展示。于是把他的功績告訴我,并請我寫碑文。我推讓未果,就寫下了刻在這個石碑上的碑文。

相關試卷

2023年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這是一份2023年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題,文件包含精品解析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原卷版docx、精品解析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3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卷:

這是一份2023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共14頁。

北京市朝陽區(qū)2023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原卷解析):

這是一份北京市朝陽區(qū)2023屆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原卷解析),共2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非連續(xù)性文本閱讀,文學類閱讀-單文本,文言文閱讀,古代詩歌閱讀,情景默寫,選擇 簡答,名著閱讀,微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3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2023屆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語文試卷(含答案)

北京市朝陽區(qū)2022年高三一模語文試卷 (含答案)

北京市朝陽區(qū)2022年高三一模語文試卷 (含答案)

2020年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試題語文(含答案)

2020年北京市朝陽區(qū)高三一模試題語文(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