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語文試題
2021.03
本試卷共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和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jié)束后,將本試券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
材料一:
藝術教育與美育之間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藝術是美的集中體現(xiàn),也是人類審美活動的主要形式,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美育資源,因此,藝術教育一直被作為學校美育的主要途徑。從我國美育的實踐看,通過在各級各類學校開設藝術課程的方式開展美育,有力地推動了美育事業(yè)的發(fā)展,但同時也帶來了一些問題。具體而言,就是在認識上將藝術教育等同于美育;在實踐上直接用藝術教育代替美育。由此帶來的后果是,在美育實施的過程中,過度注重藝術知識的學習和藝術技能的訓練,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學生審美的體驗和興趣的培養(yǎng)。
美育即審美教育,其目的是為了激發(fā)人對美的興趣,提高對美的感知力、鑒賞力、理解力和創(chuàng)造力,進而使人在美的體驗中獲得情感和精神上的享享受。因此,美育的過程,實際上是豐富情感、陶冶情操、溫潤心靈的過程,強調(diào)的是情感和精神上的體驗。具體到藝術領域來說,作為審美主體的人是否能夠通過藝術作品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一是審美的興趣,二是審美的能力。前者決定審美主體是否能夠通過作品激發(fā)審美意識、獲得美的體驗;后者則影響著體驗的程度和效果。另一方面來看,前者也是后者的基礎,如果審美主體意識得不到激發(fā),審美能力也無從談起。
對于提升審美能力而言,藝術教育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同時,通過藝術教育掌握基本的藝術知識和技能,對激發(fā)學生的藝術審美興趣也是有幫助的,但卻不是決定性的因素。舉例來說,一個不會唱歌甚至五音不全的人,并不一定就不喜歡音樂,也不妨礙他能夠從音樂作品中獲得情感上的共鳴和精神上的愉悅。反之,如果過度強調(diào)藝術技能,甚至以應試的壓力強制學生學習,這樣非但不能激發(fā)興趣,反而會扼殺興趣,起到相反的效果。正因為此,有學者提出,作為以美育為目的的藝術教育,其任務除了教授基礎知識和技能外,還包括讓學生通過各類藝術活動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讓學生在欣賞美、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享受情感和精神上的“純粹快樂”,從而激發(fā)和培養(yǎng)對藝術和審美的興趣,使之成為“業(yè)余的藝術愛好者”。超然客整理
關于“美育之用到底為何”這一問題,近代美育思想家王國維提出的“無用之用”思想影響深遠。在《論教育之宗旨》一文中,王國維指出,“益人心之動,無不束縛于一已之利害;獨美之為物,使人忘一已之利害而入高尚純潔之域,此最純粹之快樂也”。在他看來,審美在物質(zhì)和現(xiàn)實層面上是完全去功利的,而美育正是通過審美對于現(xiàn)實功利的“無用”,來實現(xiàn)其對人的精神提升和促進全面發(fā)展的“功用”,最終造就“完全之人物”。王國維所倡導的美育“無用之用”,恰恰“可為大用”。美育不能成為實現(xiàn)功利的工具,而是應該擺脫技能化、功利化的束縛,充分發(fā)揮好在涵養(yǎng)道德、豐富情感、美化心靈、提升心境等方面的作用,讓學生學會從高尚純粹的審美體驗中,追求更高層次的精神愉悅和人生樂趣。做到這一點,美育的實施者應及時更新美育觀念,依據(jù)美育規(guī)律,進一步明確教育目標、更新教育內(nèi)容、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積極構(gòu)建審美興趣與審美能力并重、技能訓練與審美體驗相容知識教學與實踐教學結(jié)合、美育課程與其他課程融通的美育教育體系。
(捕編自楊明《重視并解決好學校美育的兩個問題》)
材料二:
中華美育傳統(tǒng)認為,美育和審美活動可以從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質(zhì)和文化品格,其意義最終歸結(jié)為一點,就是引導人們有一種高遠的精神追求,提升人生境界。我國古代思想家強調(diào),一個人不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注重拓寬自己的胸襟,涵養(yǎng)自己的氣象,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就是要去追求一種更有意義、更有價值、更有情趣的人生,這一思想在今天非常有現(xiàn)實意義。
中華美育傳統(tǒng)十分重視遵循教育規(guī)律,例如,中國古代思想家強調(diào),青少年時期是一個人生長、發(fā)育的時期,所以一定要注意使他們自由、活潑地生長,充滿歡樂,蓬勃向上。明代大哲學家王陽明說:“大抵童子之情,樂嬉游而憚拘檢,如草木之始萌芽,舒暢之則條達,摧撓之則衰痊。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譬之時雨春風,露被卉未,莫不萌動發(fā)越,自然日長月化;若冰霜剝落,則生意蕭索,日就枯槁矣?!蓖蹶柮鬟@段話講的就是教育規(guī)律。我們現(xiàn)在常常聽到家長埋怨,孩子們放學回家老是想玩,不想坐在那里做作業(yè)。其實小孩喜歡游玩是少年生長的自然規(guī)律,和草木萌動是一樣的?,F(xiàn)在很多中小學生都感到作業(yè)壓力太大,每天放學還要參加各種課外補習班,精神十分疲憊。這就是違背了教育規(guī)律,就是王陽明說的“摧撓之則衰痿”“生意蕭索,日就枯槁”,而不是趨向鼓舞,中心喜悅,日長月化,其進自不能已。
(摘編自葉朗《以美育培養(yǎng)時代新人》)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藝術教育與美育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不能在認識上將二者等同,更不能讓藝術教育成為學校美育的主要途徑。
B.一個人的審美體驗是由審美興趣和審美能力決定的,這兩個因素相輔相成,其中審美興趣則起著基礎性作用。
C.王國維的“無用之用”思想認為,美育通過審美對于現(xiàn)實功利的“無用”,實現(xiàn)其對人的精神和心靈的“大用”。
D.從傳統(tǒng)美育來看,古代思想家強調(diào)的是要去追求有意義、有價值、有情趣的人生,而不是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藝術教育可以激發(fā)審美興趣,提升審美能力,但如果以考試為導向強制學生學習,就會適得其反。
B.只要學生在欣賞美感知美、創(chuàng)造美的過程中享受到“純粹快樂”,就能成為真正的“藝術愛好者”。
C.美育課程不能單一地理解為唱一唱、跳一跳、畫一畫,而應與其他課程融通,構(gòu)建完善的美育教育體系。
D.辦教育要遵循學生成長規(guī)律,減輕學生的課業(yè)負擔,這符合明代哲學家王陽明所闡發(fā)的教育規(guī)律。
3.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各項中不符合材料觀點的一項是( )(3分)
A.讓學生在參與藝術活動的過程中體驗美,而不僅僅是做一個美的旁觀者。
B.美育促使藝術教育回歸本質(zhì),藝術教育可以讓美育落地開花。
C.在世俗的世界里,美育是實現(xiàn)精神自由和生命美好的有效路徑。
D.藝術教育是學校美育的主體,可通過技藝競技比賽來衡量學校美育效果。
4.材料一的標題是《重視并解決好學校美育的兩個問題》,請結(jié)合材料一的內(nèi)容指出是哪兩個問題。(4分)
5.請簡要概括兩則材料在論證方面的共同點。(6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
從字出發(fā),走向紙與書的密林
鮑爾吉·原野
①瑞安的名字好。遇到好地名,喜歡在口中多念幾遍,讀出聲來——瑞安、瑞安,仿佛這樣可以吃透這個名字。如同見到好瓷罐,想趨前敲上幾下,俯耳聞聽其音才釋然。瑞安不光地名好,江名也好——飛云江。我私下想,有好地名的地方,大多有“寶”。
②“寶”是你沒有,但人家有的東西,是順著歷史一直能捋到文明源頭的物件,比高樓大廈貴重得多。瑞安有啥?第一樣東西叫木活宇。漢字最早刻在龜甲獸骨上,鑿于石巖表面。到了北宋,畢異發(fā)明活字,印刷術從此誕生。書是隨印刷術而問世,字是書的核心。在古代,它叫活字,是體現(xiàn)典籍內(nèi)容的獨立信息碼。這種發(fā)明,類似于神明為一個民族加冕,沒有字的族群難見天日,而沒有書的民族談不上教化昌明。在瑞安的東元村,我們走進了占地1000多平方米的“中國活字印刷展示館”,見到了生機勃勃的木活字。我們的目光從智能手機上的字,到紙書激光照排的字,再到舊報紙鉛字的字,最終在這個屋子里找到了字的源頭。在瑞安,至今還有近百人從事木活宇印刷這一古老的職業(yè)。這些棠梨木刻就的木活字讓人喜歡,覺得它們比印在紙上的字跡更有生命力。咱們所說的“宋體字”悉在于此,在它們有技有角的橫豎撇捺之中,字上的每一處直線與曲線都由刀法誕生。光是這些字,就是難得的藝術品??椿钭挚床欢畠?nèi)容,它們是反的,但更顯神秘。當下的人回不到宋朝,可是目睹這些活字,靈光一閃,人在瞬間與古代接通了。在這些字面前,我想起站在西安博物館土坑里的秦兵俑,它們是泥做的武士;而活字如文士,是面目清晰的木文俑,擺在紅金絲絨襯底的玻璃柜里。
③瑞安另一個讓人驚異的“寶”是造紙術。此地的造紙采用古法造紙,而非污染環(huán)境的小造紙廠。在瑞安,見到了水活字之后又見到古法造紙就不奇怪了。古人講“敬惜字紙”,實為敬畏智慧,而造字與造紙都是智慧的產(chǎn)物。我們在茂林修竹與潺源流水的清雅環(huán)境中見到造紙的全過程,地點在芳莊鄉(xiāng)的東元村。進這個村子,須按《桃花源記》所說的“緣溪行”,清激的溪水一路歡唱流到山下,循著水的歌唱爬到山頂,沿途就看見了古法造紙的作坊。古法造紙,離不開水碓。每座水碓五米見方,石板砌就。工匠利用水的落差,以湍急的水力推動木碓上啟下砸。把腌好的水竹搗碎,取其竹絨造紙。這一片作坊保留了明代的傳統(tǒng)工藝,人稱“六連碓”。六座水碓分布在三十二溪上,依山而建,借水做工,是一道獨特的風景。
④造紙由東漢蔡倫發(fā)明,至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古籍說明,溫州紙業(yè)源遠流長。不止瑞安一地,甌海澤雅的紙業(yè)名聲更盛,表明溫州在古時已形成造紙集群。明代姜準在《歧?,嵳劇分袑懙溃簻刂菰谔拼蜕a(chǎn)蠲紙,設造紙局,將蠲紙作為貢品進獻朝廷。至明宣德五年,因制作蠲紙導致溪水混濁,撒造紙局,停止蠲紙生產(chǎn)與朝貢,民間開始生產(chǎn)屏紙。屏紙之屏,實為閩北南平之謂也。溫州的文明更多來自南邊的福建,而非中原,如活字印刷與造紙術。許多溫州人祖籍因北,再往上追則來自中原。在朝廷更迭與戰(zhàn)亂中,中原士子攜帶文化南下福建,把文化保留在因地。其中一些人轉(zhuǎn)徒偏隅海邊的溫州,又把文化藏在了溫州的深山之中。造紙與印刷術,是古文化遺存在這里的活化石。
⑤古法造紙不容易,共有竹、料、刷、漿、紙五個步驟,十七道工序和一百零九個環(huán)節(jié)。上天對人類發(fā)現(xiàn)發(fā)明字紙、燭火、筆墨總是設置重重障礙,人類正是翻越這些障礙而迎接到文明之光的來臨。人拿著薄薄一張紙,謂之輕,又稱“人情薄如紙”。然而紙乃厚重之物,是可以印上字的載體,凡能記載教化的事物均重過金石。超然客整理
⑥瑞安第三處讓人贊賞的是心蘭書社,這是中國最早的公共圖書館,建于1872年(清同治十一年),比同為公共圖書館的上?!皬妼W書藏”早23年,比京師大學堂藏書樓早26年。瑞安偏隅東南,然而文明潮流卻進入的很早。在國家的文化史上,公共圖書館是衡量民智開啟的標志。心蘭書社距今已有140多年,這座圖書館的建筑風格仿西洋會館,坐北朝南,進深三間,占地280平方米。進去參觀,見其藏書中西合璧,除國學書籍外,還藏有《天演論》等西方名著以及當年鼓吹革命的《蘇報》和《時務報》等書刊。心蘭書社的創(chuàng)始人為許啟疇、陳虬等開明士紳,他們聯(lián)系20多位同道出資購書,并將集資款中的一部分購置田產(chǎn),以田息補充日常運營開支。根據(jù)(時務報》的統(tǒng)計,在縣級行政區(qū)內(nèi),瑞安當年讀報的人最多,培養(yǎng)了新一代睜眼看世界的瑞安人。民國前后,一大批瑞安人飄洋過海,負笈求學,與心蘭書社的風氣傳播大有關系。心蘭書社面向公眾開放,免費借閱,貧寒學子在這里可以讀到書,同時造就了一批杰出人才,如中醫(yī)師何迪啟、陳葆善等。
⑦瑞安的木活字、造紙術和最早的公共圖書館,猶如一股清流,為中華文脈的森林里留下一抹蒼翠。
(有刪改)
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第②段對“什么是寶”的解釋,說明了瑞安的“木活字”是獨一無二的,它是文明源頭無比珍貴的標志物。
B.文中說進東元村須按《桃花源記》所說的“緣溪行”,意在表明東元村與世隔絕、環(huán)境優(yōu)美民風淳樸、讓人流連忘返。
C.文章第⑤段敘述古法造紙繁雜的步驟、工序環(huán)節(jié),表明了人類發(fā)明造紙術的艱難,突出了紙的厚重及其文化價值。
D.文章列舉心蘭書社的藏書,意在凸顯它既承載了傳統(tǒng)文化,也吸納了西方文明,說明了瑞安人具有海納百川的氣質(zhì)。
7.下列對本文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文章從“瑞安的名字好”寫起,娓娓道來,自然引出“瑞安的寶”,親切樸實,既激發(fā)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又總領下文對瑞安寶物的敘寫。
B.文章將“木活字”和"秦兵俑”作對比,把“木活字”比作“文士”,既指出了兩者的不同,也說明了“木活字”象“秦兵俑”樣具有重要價值。
C.文章引述“《時務報》的統(tǒng)計”來印證心蘭書社良好風氣的影響,它造就了大批杰出人才,也表達了作者對心蘭書社的由衷贊美。
D.文章以“寶”為線索,將與瑞安的“木活字”“造紙術”“心蘭書社”相關的材料串聯(lián)起來,集中表達主題,結(jié)構(gòu)嚴謹,思路清晰。
8.文章第④段敘寫有關“造紙的歷史”有什么作用?請概述。(4分)
9.請賞析文章結(jié)尾段的妙處。(6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4題。
杭雄,字世威,世為綏德衛(wèi)總旗。雄承蔭,數(shù)先登,積首功,六遷至指揮使。正德七年進署都指揮僉事,剿賊四川,尋守備西寧。用尚書楊一清薦,擢延綏游擊將軍。從都御史彭澤經(jīng)略哈密,偕副將安國破敵岢嵐,進都督僉事。改參將,擢都督同知,統(tǒng)邊兵操于西內(nèi)。武宗幸宣府、大同,雄扈從,即拜大同總兵官。嘉靖初,汰傳奉官,雄當貶,以方守邊,命署都督僉事,鎮(zhèn)守如故。小王子萬余騎入沙河堡雄戰(zhàn)卻之未幾復大入不能御求罷不許移延綏召僉書后軍都督府。三年秋,土魯番侵甘肅,詔尚書金獻民視師,以雄佩平虜大將軍印,充總兵官,提督陜西、延綏、寧夏、甘肅四鎮(zhèn)軍務。列侯出征,始佩大將軍印,無授都督者,至是特以命雄。甫至,寇已破走,而雄亦得蔭錦衣千戶。既班師,復出鎮(zhèn)寧夏。吉
囊大入,總督王憲檄雄等破之,進都督同知??馨饲T乘冰犯寧夏。雄及制總兵趙鎮(zhèn)御之,前鋒陷伏中,雄等皆敗??偠酵醐倓又?,奪官閑住。明年卒。雄敢戰(zhàn)。嘗以數(shù)騎行邊,敵群至。乃下馬積鞍為壘,跪而射之。敵退,解衣,腋凝血,乃知中飛矢。武宗在大同,見雄氈帷敝甚,曰:“老杭窮乃爾。”寇至,帝將親擊。雄叩馬諫曰:“主人畜犬,不使吠盜,要用犬為?愿聽臣等效力。”帝笑而止。少役延綏巡撫行臺,既貴,每至臺議事,不敢正席坐,曰:“此當年役所也。"正德、嘉靖間,西北名將,馬永而下稱雄云。贊曰:時平則將略無由見?;蚓U符出鎮(zhèn),守疆御侮,著有勞效,以功名終,亦足尚矣。彭清、杭雄之清節(jié),斯又其最優(yōu)者歟。
(《明史·列傳·杭雄傳》,有刪節(jié))
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小王子萬余騎入沙河堡/雄戰(zhàn)卻之/未幾/復大人/不能御/求罷不許/移延綏/召僉書后軍都督府
B.小王子萬余騎/入沙河堡/雄戰(zhàn)卻之未幾/復大人/不能御/求罷不許/移延綏/召僉書后軍都督府
C.小王子萬余騎/入沙河堡/雄戰(zhàn)卻之未幾/復大人/不能御/求罷/不許移延綏/召僉書后軍都督府
D.小王子萬余騎入沙河堡/雄戰(zhàn)卻之/未幾/復大人/不能御/求罷/不許移延綏/召僉書后軍都督府
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承蔭,指恩蔭授官,亦指子弟承蔭。(明史·選舉志》曰:“文官品至七品,皆得蔭一子以世其祿?!?br>B.經(jīng)略,經(jīng)營治理,謀劃,也指官名。南北朝時設置經(jīng)略之職,宋置經(jīng)略安撫 使,掌管民政,明時因需設置經(jīng)略之職。
C.班師,還師,調(diào)回軍隊,也指軍隊凱旋。如明代無名氏的《破天陣》曰:“班師得勝人歡樂,三軍踴躍?!?br>D.贊,即論贊,史書用以表達對人物、事件的褒獎和贊揚,名稱不一。如《史記》中的“太史公曰”、(漢書)中的“贊”。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杭雄出身武將世家,作戰(zhàn)勇敢。他久歷戰(zhàn)陣,身先士卒,多次沖鋒在前,屢立首功,一路拼殺,經(jīng)六次遷升而至指揮使之職。
B.杭雄戍守邊陲,深受朝廷倚重。他曾佩平虜大將軍印,充總兵官,提督陜西、延綏、寧夏、甘肅四鎮(zhèn)軍務,開都督佩大將軍印之先。
C.杭雄軍功顯赫,威名遠揚。他因戰(zhàn)功卓著而招致其他官員嫉妒中傷,被總督王瓊彈劾,導致被奪官閑住,第二年就去世了。
D.杭雄雖戰(zhàn)績輝煌,卻謙遜謹慎,恪守本分。他早年曾在延綏巡撫行臺供役,后雖身份尊貴,但每至行臺議事時,仍然不敢正席而坐。
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
(1)主人畜犬,不使吠盜,奚用犬為?愿聽臣等效力。(4分)
(2)或綰符出鎮(zhèn),守疆御侮,著有勞效,以功名終,亦足尚矣。(4分)
14.聯(lián)系全文,概括杭雄成為正德、嘉靖間西北名將的原因。(3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5-16題。
驚蟄二月節(jié)
元稹
陽氣初驚蟄,韶光大地周。
桃花開蜀錦、鷹老化春鳩。
時候爭催迫,萌芽互矩修。
人間務生事,耕種滿田疇。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首句“初”字,意味著孟春初來早,道出了詩人對于驚蟄節(jié)氣的喜愛。
B.詩的第二句從大處著筆寫美麗的春光彌漫大地,更顯現(xiàn)了季節(jié)的美好。
C.領聯(lián)實寫“桃花”“春鳩”,表現(xiàn)萬物復蘇,生機盎然,突顯春意的濃烈。
D.詩的尾聯(lián)由自然寫到田間忙碌的人們,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由衷的贊美。
16.詩的頸聯(lián)描繪了什么樣的情景?蘊含著什么哲理?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的《蜀道難》中“ , ”兩句,通過綿延的山峰、倒掛的松樹描繪出蜀道高險、奇絕的景象,給人一種無限風光在險峰之感。
(2)黃庭堅的《登快閣》中“ , ”兩句 寫的意境遼遠間大、空明澄澈。清代學者張宗泰評此二句道:“其意境天開,則實能劈古今未泄之奧妙?!?br>(3)據(jù)《鶴林玉露》記載:金主完顏亮聽聞柳永的《望海潮》,欣然有慕于“ , ”兩句所寫景致,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 (本題共3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 20題。
為什么天地這般復雜地把風約束在中間?硬的東西把它擋住,軟的東西把它( )住。不管它怎樣猛烈地吹;吹過遮天的山峰,穿過燎繞的樹林,遼間的海洋掃過,終逃不過天地以外去。
也許最平靜的風,還是拂拂微風。果然紋風不動,不是平靜,卻是醞酸風暴了。蒸悶的暑天,風重重地把天壓低了一半,樹梢頭的小葉子都沉沉垂著。風的力量,已經(jīng)可以預先覺到,好像蹲伏的猛獸,不在睡覺,正要縱身遠跳。只有拂拂微風最平靜,沒有東西去阻撓它:樹葉兒由它( ), 楊柳順著它彎腰,花兒草兒都隨它( ),門里窗里任它出進,輕云附著它浮動,水面被它偎著,也柔和地讓它搓揉。隨著早晚的溫涼、四季的寒暖,一陣微風,像那( )輕淡的情感,天地浮現(xiàn)出憂喜不同的顏色。超然客整理
18.依次填入文中括號的詞語,最恰當?shù)囊豁検? )(3分)
A.牽扯 撩動 起伏 悠遠
B.牽繞 撩撥 俯仰 悠遠
C.牽繞 撩動 俯仰 幽遠
D.牽扯 撩撥 起伏 幽遠
19.下列各項中,與畫橫線的句子使用的修辭手法相同的一項是( )(3分)
A.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B.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C.驚回首,離天三尺三。
D.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20.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表述上有些問題,請修改。(3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題。
阻攔索表面看起來只是一根鋼絲繩, 。固定翼艦載機在航空母艦的甲板上降落時,是通過高速著陸在甲板上,同時艦載機的尾鉤需要順勢“抓住”阻擔索,才能順利降落。 ,艦載機就必須快速起飛拉升。阻攔索是由許多小銅絲“擰”在一起的。其最內(nèi)部是一根由大麻纖維和聚酯材料制成的芯索,而這根芯索外面又有多股“小鋼絲"按規(guī)則扭結(jié)成的“大鋼絲”呈螺旋狀層層包圍,并且每股鋼絲之間還有交接的鋼絲, 。不僅如此,制作出來的阻攔索必須滿足合適的韌性、高強度等要求,才能夠在瞬間承受100噸以上的拉力,否則是無法真正投入使用的。
21.在上文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6分)
①
②
③
22.請簡要概括上面文段的主要內(nèi)容,不超過30個字。(5分)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
電視連續(xù)劇《可愛的中國》中有這樣一組鏡頭:方志敏烈士的遺骨,經(jīng)過有關部門多方查找終于在1957年12月被確認;在安葬烈士的遺骨前,方志敏烈士的夫人繆敏與子女們和烈士遺骨照了一張?zhí)厥獾娜腋?,這是一個家庭多么特殊的團聚!盡管方志敏已經(jīng)遠去,忠烈無言,但他那骸骨上銹跡斑斑的鐐銬似乎在訴說著什么……
請以“一張?zhí)厥獾娜腋!睘樵掝},結(jié)合自己的聯(lián)想和感悟?qū)懸黄簧儆?00字的演講稿。
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
高三一輪檢測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2021.03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 (體題共5小題,19分)
1. C(A項“更不能讓藝術教育成為學校美育的主要途徑”與原文矛盾;B項過于絕對,原文是“主要取決于兩個因素”;D項與原文“我國古代思想家強調(diào),一個人不僅要注重增加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矛盾)
2. B( B項中“只要……就……”錯,原文無此意)
3. D(D項“可通過技藝競技比賽來衡量學校美育效果”錯,與原文“作為以美育為目的的藝術教育,其任務除了……,還包括讓學生通過各類藝術活動獲得豐富的審美體驗……”矛盾)
4.一是藝術教育與美育如何區(qū)分;(2分)二是“無用之用”與“功利之用”如何取舍。(2分)超然客整理
5. (1)都闡釋了美育的功能特點;(2分)(2)都采用了并列的論證結(jié)構(gòu);(2分)(3)都運用了例證法和引證法。(2分)(如答出論證語言,酌情給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I (本題共4小題, 16分)
6. B(“緣溪行”其用意是尋找古法造紙的所在)
7. B(文章將“木活字”和“秦兵傭"相類比)
8.①結(jié)構(gòu)上承接上文,指出瑞安造紙術的來源;(2分)②內(nèi)容上揭示了瑞安文明與中原文明的關系,豐富了文章內(nèi)容,彰顯了文明的力量。(2分)
9.①總結(jié)上文,照應標題和開篇,使文章結(jié)構(gòu)渾然--體;(2分)②使用比喻的修辭格,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瑞安“三寶”是中華文明中耀眼的一部分;(2 分)③揭示主題,表達了作者對瑞安“三寶”的喜愛和對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的贊美。(2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 20分)
10. A
11. D(“用以表達對人物、事件的褒獎和贊揚經(jīng)略”錯,贊,應為“史書的一種體裁,用以闡發(fā)作者或注家對人物、事件的評論”)
12. C(“他因戰(zhàn)功卓著而招致其他官員嫉妒中傷被總督王瓊彈劾”錯,原文為“雄及副總兵趙鎮(zhèn)御之,前鋒陷伏中,雄等皆敗”,因兵敗而被總督王瓊彈劾)
13. (1)主人養(yǎng)犬,不讓犬吠叫驅(qū)趕盜賊,那還養(yǎng)犬做什么呢?希望皇.上能讓臣等效力。(落實“吠盜”“奚”“為”“聽”等詞語的翻譯,保持語句通暢。共4分)
(2)有的人掌握兵符帶兵鎮(zhèn)守,守衛(wèi)疆土抵御外侮,建有功績,憑借功業(yè)名聲而身退,也值得推崇了。(落實“綰符”“著”“足尚”等詞語的翻譯,保持語句通暢。共4分)
14.①杭雄沖鋒陷陣,敢于拼殺;(1分)②皇帝賞識、大臣推薦;(1分)③為官清廉正直,有“清節(jié)”之譽。(1分)
(二)古代詩歐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15. D(“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由衷的贊美”錯,應為“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贊美”)
16.①使用擬人的手法(1分)描繪了一幅春日時光催促、(1分)草木爭相按節(jié)令萌發(fā)(1分)的生機勃勃的景象,(1分)②蘊含著世間萬物的生長都是有規(guī)律的,(或者:世間萬物都應因時而動)我們?nèi)祟愐矐擁槕牡览怼?2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 (1)連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掛倚絕壁。
(2)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3)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每句1分,該句有錯別字不得分。共6分)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 (本題共3小題,9分)
18.B(牽扯,牽連拉扯;牽繞,牽扯纏繞。撩動,撥動,拂動;撩撥惹逗、挑逗,招惹。俯仰,向前屈身或低頭;起伏,指隆起與低伏,興盛與衰落。悠遠,時間久遠;幽遠,深遠。依據(jù)語境選B)超然客整理
19. A(A項比喻, B項擬人, C項夸張,D項借代)
20.吹過遮天的山峰,穿過繚繞的樹林,掃過遼闊的海洋,終逃不到天地以外去。(或改為:吹過遮天的山峰,穿過繚繞的樹林,掃過遼闊的海洋,終逃不過天地以外。)(改對一處得2分,改對兩處得3分)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 (本題共2小題,11分)
21.示例:①然而實際上并不簡單(2分)
②一旦不能成功降落(2分)
③其結(jié)構(gòu)可謂極其復雜。(2分)
22.主要介紹了阻攔索的重要作用、復雜結(jié)構(gòu)及制作要求。(“重要作用”“復雜結(jié)構(gòu)”“制作要求”,答對一點得2分,答對二點得4分,答對三點得5分)
四、寫作(60分)
23. (略)。參照2020年山東新高考卷作文評分標準評閱。
[文言參考譯文]
杭雄,字世威,世代擔任綏德衛(wèi)總旗。杭雄承襲這一職務,多次沖鋒在前,屢立首功,經(jīng)六次遷升而至指揮使。正德七年,杭雄進升為代理都指揮僉事,在四川圍剿賊寇,隨即守備西寧。由于尚書楊一清的舉薦,杭雄被提升為延綏游擊將軍。他跟隨都御史彭澤經(jīng)營治理哈密,偕同副將安國在岢嵐大敗敵軍,于是進升為都督僉事。改任參將,又升為都督同知,統(tǒng)領邊兵在西內(nèi)操練。武宗巡幸宣府、大同時,杭雄是隨從,隨即被授為大同總兵官。嘉靖初年,朝廷要淘汰傳奉官,杭雄本應降職,因他正在防守邊境,便被任命為代理都督僉事,鎮(zhèn)守如故。小王子帶領一萬余騎兵進入沙河堡,杭雄擊退了他們。不久,大軍再次到來,杭雄抵御不住,請求免職而未被允許。他被調(diào)往延綏,任后軍都督府僉書。三年秋,土魯番侵犯甘肅,皇上詔令尚書金獻民督師,命杭雄佩帶平虜大將軍印,充任總兵官,提督陜西、延綏、寧夏、甘肅四鎮(zhèn)軍務。以往列侯出征,才佩帶大將軍印,而沒有給都督佩帶大將軍印的先例,現(xiàn)在卻特意讓杭雄佩帶大將軍印。他們剛剛趕到,敵軍已經(jīng)被擊退,而杭雄也因此被授為錦衣千戶。班師之后,他又出外鎮(zhèn)守寧夏。吉囊大軍入侵,總督王憲命杭雄等出兵打敗了他們,杭雄進升為都督同知。敵寇八千騎兵乘著水面結(jié)冰進犯寧夏。杭雄及副總兵趙鎮(zhèn)率軍抵御,前鋒深陷埋伏之中,杭雄等都戰(zhàn)敗。總督王瓊彈劾他,他因而被奪官閑住。第二年去世。杭雄敢拼敢戰(zhàn)。他曾率數(shù)名騎兵巡邊,敵寇成群而至。杭雄于是下馬積鞍為壘,跪下射擊。敵寇退走,他解開衣服,發(fā)現(xiàn)腋下凝血,才知自已被飛箭射中。武宗在大同時,見杭雄的氈帷十分破舊,說道:“老杭竟貧窮成這樣子?!睌晨艿絹?,皇上打算親自率軍攻擊。杭雄拉住馬勸諫道:“主人養(yǎng)犬,不讓犬吠叫驅(qū)趕盜賊,那還養(yǎng)犬做什么呢?希望皇上能讓臣等效力?!被噬洗笮χ共?。杭雄年少時在延綏巡撫行臺供職,他升職之后,每當?shù)叫信_議事時,都不敢正席而坐,并說:“這是我當年供職的地方?!闭?、嘉靖年間,西北的名將,馬永之下便是杭雄了。贊日:時代太平,那么將才的謀略就沒有辦法體現(xiàn)。有的人掌握兵符帶兵鎮(zhèn)守,守衛(wèi)疆土抵御外侮,建有功績,憑借功業(yè)名聲而身退,也值得推崇了。彭清、杭雄清廉的節(jié)操,這又是最優(yōu)秀的吧。
這是一份2023屆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 Word版含解析,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文章結(jié)尾寫到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3屆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及答案,文件包含2023屆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docx、202303高三語文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1年山東省泰安市高三三模語文試題(含答案),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