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馨提示:    此套題為Word版,請按住Ctrl,滑動鼠標滾軸,調節(jié)合適的觀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課時作業(yè)提升練 十 地理環(huán)境的差異性(45分鐘 100)一、選擇題(每小題4,44)  某地夏季最容易發(fā)生森林火災,某次森林大火過后,當?shù)氐乩韺W習小組去考察,發(fā)現(xiàn)這里的森林稀疏干枯并且呈條帶狀分布,沿途地勢起伏和緩,到達后,手機上顯示的緯度為36°N。據(jù)此完成1~3題。1.該地的森林植被為 (  )A.常綠闊葉林 B.針闊混交林C.常綠硬葉林 D.落葉闊葉林2.影響該地森林呈條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地下水分布 B.光照的強弱C.降水的分布 D.地勢的高低3.造成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氣候原因可能是 (  )A.干熱的季風 B.高壓形成的干旱C.暖干的西風 D.信風導致的大風【解析】1C,2A,3B。 第1,該地夏季最容易發(fā)生森林火災,說明夏季干燥。緯度在36°N,應屬于地中海氣候區(qū),森林植被為常綠硬葉林。第2,森林耗水量大,需要水分條件較好;影響該地森林呈條帶狀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地下水分布;光照的強弱不影響森林帶分布;降水的分布、地勢的高低沒有帶狀變化規(guī)律。第3,該地是地中海氣候區(qū),夏季受副高控制,造成這次森林大火的主要氣候原因可能是高壓形成的干旱;不受季風、信風影響;冬季受暖濕的西風影響。  (2019·武漢模擬)紅葉是秋季富有色彩和欣賞性的旅游景觀,如圖為我國部分紅葉觀賞地及10月紅葉的最佳觀賞區(qū)圖。據(jù)此完成45題。4.下列四地中,觀賞紅葉時間最早的是 (  )A.紅葉谷   B.香山 C.棲霞山   D.五指山5.九寨溝、香山兩地最佳觀賞紅葉時間大致相同,其主要原因是九寨溝比香山????????????? (  )A.緯度更低     B.海拔更高C.距海更遠    D.降水更多【解析】4A,5B。第4,緯度高的先進入秋季,四地中紅葉谷緯度最高,最先進入秋季。第5,影響紅葉觀賞的因素是熱量,與降水和距海遠近無關;九寨溝緯度低,本應比香山觀賞時間晚,但因海拔高,氣溫低,與香山觀賞時間大致相同。  (2020·麗江模擬)氣溫決定冰川消融,固態(tài)降水決定冰川積累,二者共同作用決定了冰川的形成、發(fā)育與演化。研究表明,1959~2010,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積呈現(xiàn)縮減趨勢,但變化幅度存在區(qū)域差異。下圖示意1959~2010年中國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積變化。讀圖,完成6~8題。6.影響冰川分布東西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氣溫  B.水汽  C.植被  D.光照7.關于冰川變化的表述正確的是(  ) A.冰川面積變化西小東大B.區(qū)域內雪線普遍上升C.冰川面積變化幅度西小東大D.海拔越高的流域,面積變化越大8.阿克蘇河流域緯度低,但冰川退縮面積卻不是最大,原因是 (  )A.流域內降水增加  B.冰川退縮速率小C.流域內坡度緩   D.人類活動的影響小【解析】6B,7B,8A。第6,降水與氣溫是影響冰川分布東西差異的主要氣候因子。讀材料可知,氣溫決定冰川消融,固態(tài)降水決定冰川積累,二者共同作用決定了冰川的形成、發(fā)育與演化。讀中國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積變化圖可知,該流域緯度相差不大,說明氣溫的影響相差不大;則造成冰川分布東西差異的主導因素是由于自東向西水汽減少,降水差異引起的。第7,讀材料可知,天山各流域冰川面積呈現(xiàn)縮減趨勢,導致區(qū)域內雪線普遍上升;讀圖可知,冰川面積變化及冰川面積變化幅度大致都是西大東小;冰川面積變化與流域海拔高低的關聯(lián)性不明顯。第8,阿克蘇河流域緯度低,氣溫較高,氣溫決定冰川消融,應該冰川消融量較大,但已知冰川退縮面積卻不是最大,說明冰川積累較多,降水決定冰川積累,故流域內降水增加。  (2020·成都模擬)積雪覆蓋變化率是相對于上一季節(jié)積雪面積的變化情況,積雪覆蓋變化率大于0,表明相對上一季節(jié)積雪增加。在高寒地帶,積雪發(fā)生升華對積雪覆蓋的減少有重要作用,同時風力作用也會改變這些區(qū)域積雪的分布狀況。讀北半球中緯度干旱地區(qū)某高山冬夏兩季積雪覆蓋變化率與海拔的關系示意圖。回答9~11題。9.該山夏季不同海拔積雪覆蓋面積的變化特點是 (  )A.海拔1 100 m以下,積雪覆蓋面積下降B.海拔1 100 m~5 300 m,積雪覆蓋面積增加C.海拔5 300 m以上,積雪覆蓋面積下降D.海拔1 100 m以下,積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10.該山夏季積雪變化可能產生的影響是 (  )A.造成地質災害多發(fā)  B.減弱對太陽輻射的吸收C.改變區(qū)域地表形態(tài)  D.改變區(qū)域氣候類型11.影響該山冬季高海拔地帶(海拔3 800 m以上)積雪覆蓋變化率的主要原因是????????????? (  )A.高海拔地區(qū)隨海拔升高,氣溫逐漸下降B.高海拔地區(qū)隨海拔升高,積雪的升華量減小C.高海拔地區(qū)隨海拔升高,部分積雪被強風搬走D.高海拔地區(qū)隨海拔升高,太陽輻射逐漸增強【解析】9D,10A,11C。第9,從圖中可知,夏季,該山海拔1 100m以下,積雪覆蓋變化率為0,積雪覆蓋面積無變化;海拔1 100m5 300m,積雪覆蓋變化率為負值,表明積雪覆蓋面積減少;海拔5 300m以上,積雪覆蓋變化率變?yōu)檎?/span>,不斷上升,表明積雪覆蓋面積增加;海拔1 100m以下,無論冬季積雪覆蓋變化率怎么變化,夏季積雪覆蓋變化率始終為0,積雪覆蓋面積無變化,則積雪可能已在春季消融。第10,冰川泥石流是高山地區(qū)的主要地質災害,多發(fā)季節(jié)是夏季。 高山地區(qū)冰川堆積和凍融風化作用顯著,多松散冰磧物,為泥石流災害提供了物質條件,夏季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大,易攜帶泥沙石塊形成泥石流,造成地質災害;積雪大量融化,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減弱,吸收增強;區(qū)域地表形態(tài)的變化由內外力共同作用,積雪融化的作用比較微小;區(qū)域氣候類型的形成受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和洋流的影響,積雪的融化無法改變。第11,積雪面積變化,主要受氣溫、風力影響。高海拔地區(qū)全年氣溫低,氣溫變化對積雪覆蓋的影響小;海拔越高,風速越大,積雪的升華量越大;高海拔地區(qū)冬季多大風,部分區(qū)域的積雪被強風搬運至別處,積雪覆蓋面積下降;高海拔地區(qū)太陽輻射強弱并不直接影響積雪的面積變化。二、非選擇題(56)12.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6)  芬蘭位于歐洲北部,約三分之一的國土在北極圈以內。素有千湖之國的美稱,地理環(huán)境南北各具特色,地勢北高南低,北部與中部以丘陵為主,南部沿海以平原為主。芬蘭的森林覆蓋率達到86%,乳畜產品世界聞名。(1)簡述芬蘭地理環(huán)境的地域差異所體現(xiàn)的主要地域分異規(guī)律及判斷依據(jù)。(2)分析芬蘭亞寒帶針葉林廣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3)根據(jù)B地區(qū)地理環(huán)境特征,推測其第一、第二、第三產業(yè)適合發(fā)展的產業(yè)部門。【解析】(1),根據(jù)圖示信息,從氣溫分布、農業(yè)類型等角度推斷芬蘭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第(2),從熱量、降水、蒸發(fā)等角度分析芬蘭亞寒帶針葉林廣泛分布的自然地理原因。第(3),結合B地區(qū)的地形、氣候、植被等推斷第一產業(yè)林業(yè)。針對當?shù)刎S富的森林資源,第二產業(yè)應積極發(fā)展木材加工業(yè)。第三產業(yè)應利用當?shù)厣謴V布、湖光山色、北極圈以北有極光現(xiàn)象以及獨特的北歐風情等發(fā)展旅游業(yè)。答案:(1)從赤道到兩極的(緯度地帶性)地域分異規(guī)律。隨著緯度的升高,熱量降低,農業(yè)生產方式由種植業(yè)向林業(yè)及狩獵業(yè)過渡。(2)該地屬于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該地緯度較高,氣溫較低,蒸發(fā)量較小;受副極地低氣壓帶控制時,多鋒面雨,極地東風將北冰洋水汽輸入,降水量較大。(3)第一產業(yè):發(fā)展林業(yè);第二產業(yè):利用森林資源豐富的優(yōu)勢,積極發(fā)展木材加工業(yè);第三產業(yè):利用獨特的極地風光(森林廣布,北極圈以北有極光現(xiàn)象),發(fā)展旅游業(yè)。13.(能力挑戰(zhàn)題)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30)  群落中物種數(shù)目的多少稱為豐富度,一般低緯度地區(qū)的物種豐富度多于高緯地區(qū)。山地坡地的面積大小也會影響生物的數(shù)量,從而對物種的豐富度產生影響。某地理科考隊調查了秦嶺主峰太白山的物種豐富度,將調查結果繪制成了秦嶺主峰太白山不同海拔段的坡地面積和物種豐富度變化曲線圖(如下圖)。(1)描述太白山區(qū)物種豐富度隨海拔的變化規(guī)律。(2)指出太白山平均坡度最小的海拔范圍,并說明判斷依據(jù)。(3)分析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物種豐富度低的原因。(4)調查還發(fā)現(xiàn)太白山南坡垂直自然帶的數(shù)量比北坡多,試從氣候條件分析其成因。【解析】(1),讀圖,虛線表示物種豐富度,太白山區(qū)物種豐富度隨海拔高度變化呈單峰曲線變化。海拔1 300米左右物種豐富度最高,海拔1 300米以下物種豐富度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上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第(2),圖中坡地面積最大的區(qū)域,海拔范圍為1 8002 200,說明該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第(3),太白山3 5003 700米海拔段,海拔高,水熱條件較差。坡地面積小,能適宜生長的物種數(shù)量少,物種的種類也少。第(4),植物生長需要一定的水熱條件,太白山南坡為陽坡,冬季風的背風坡,光熱條件好。夏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豐富,因此自然帶數(shù)量較多。北坡為陰坡,受冬季風影響大,光熱條件較差。夏季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自然帶數(shù)量較少。所以南坡垂直自然帶的數(shù)量比北坡多。答案:(1)(呈單峰曲線變化,)海拔1 300米左右物種豐富度最高,海拔1 300米以下隨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海拔1 300米以上隨高度的增加而減少。(2)平均坡度最小海拔范圍為1 800~2 200米。依據(jù):圖中坡地面積最大的海拔范圍為1 800~2 200米,說明該段坡地的平均坡度最小。(3)該海拔段坡地面積小,海拔高,水熱條件較差,能適宜生長的物種數(shù)量少,物種的種類也少。(4)南坡為陽坡,冬季風的背風坡,光熱條件好;夏季風的迎風坡,多地形雨,降水豐富,因此自然帶數(shù)量較多。北坡為陰坡,受冬季風影響大,光熱條件較差;夏季風的背風坡,降水較少,自然帶數(shù)量較少。  關閉Word文檔返回原板塊 

相關課件

2021版高考地理核心講練答一輪復習魯教通用版(課件+核心考點+課時提升作業(yè)):第14單元中國地理 第2講:

這是一份2021版高考地理核心講練答一輪復習魯教通用版(課件+核心考點+課時提升作業(yè)):第14單元中國地理 第2講,文件包含142ppt、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42doc、課時作業(yè)提升練四十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5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1版高考地理核心講練答一輪復習魯教通用版(課件+核心考點+課時提升作業(yè)):第14單元中國地理 第1講:

這是一份2021版高考地理核心講練答一輪復習魯教通用版(課件+核心考點+課時提升作業(yè)):第14單元中國地理 第1講,文件包含141ppt、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41doc、課時作業(yè)提升練三十九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2021版高考地理核心講練答一輪復習魯教通用版(課件+核心考點+課時提升作業(yè)):第13單元世界地理 第1講:

這是一份2021版高考地理核心講練答一輪復習魯教通用版(課件+核心考點+課時提升作業(yè)):第13單元世界地理 第1講,文件包含131ppt、講核心考點·全突破131doc、課時作業(yè)提升練三十七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35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 精品推薦
  • 所屬專輯40份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