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答案1.答案為:A;解析:海綿很容易被壓縮,海綿受力時形狀發(fā)生改變,是宏觀物體的運動,與分子動理論沒有關系,選項A符合題意;濕衣服在陽光下晾曬時,由于溫度較高,衣服上的水分子運動速度加快,所以衣服逐漸變干,與分子動理論有關,故選項B不符合題意;校園里花香撲鼻,是花香分子擴散到空氣中的結果,與分子動理論有關,故選項C不符合題意;分子之間存在間隙,所以酒精和水混合后總體積變小,與分子動理論有關,故選項D不符合題意。2.答案為:C;解析:物體的內能增加,溫度不一定升高,比如,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的過程中都要吸熱,內能增加,但溫度不變,A錯誤。物體溫度升高,可能是吸收了熱量,也可能是外界對物體做了功,B錯誤。內能與物體的溫度有關,物體溫度降低,內能一定減小,C正確。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過程中都要吸熱,但溫度不變,D錯誤。3.答案為:B解析:A、鉆木取火,機械能轉化成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故A不符合題意;B、煤爐燒水,水吸收熱量,溫度升高,內能增大,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增加水的內能,故B符合題意;C、壓縮空氣,使空氣升溫,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故C不符合題意;D、用搓手的方法取暖,機械能轉化為內能,是通過做功的方式改變物體內能的,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4.答案為:C 5.答案為:B。6.答案為:A。7.答案為:C8.答案為:D9.答案為:D;解析:塵土是宏觀物體,不是分子,塵土飛揚不能說明分子運動,故選項A錯誤;粉筆在黑板上一劃就留下字跡,不是擴散現(xiàn)象,因為固體間的擴散沒有這么快,故選項B錯誤;物體難以拉伸,是因為分子間有引力,但需注意此時分子間也有斥力,二者是同時存在的,且距離減小,引力、斥力同時增大,斥力增大得快些,故選項C錯誤,選項D正確。10.答案為:B11.答案為:A解析:A.積雪慢慢熔化,熔化過程中吸收熱量,故A正確;B.樟腦丸逐漸變小,是發(fā)生了升華現(xiàn)象,故B錯誤;C.將便利貼貼在作業(yè)紙上,利用了分子間的引力,故C錯誤;D.人們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的方法來增加手掌內能,故D錯誤。故選A。12.答案為:D。解析:A、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都具有內能,0的冰塊也有內能,故A錯誤;B、內能大小跟物體的質量、狀態(tài)、溫度有關,故B錯誤;C、熱量總是由溫度高的物體傳遞給溫度低的物體,與物體內能多少無關,故C錯誤;D、金屬湯勺放在熱湯中,溫度升高,是能量發(fā)生了轉移,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物體的內能,故D正確。13.答案為:(1)好;(2)熱傳遞;(3)42000。14.答案為:擴散 劇烈15.答案為:(1)熱傳遞  (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析:(1)改變物體的內能有兩種方式,做功和熱傳遞,結合題意,蠟燭對銅制容器加熱導致容器內水溫升高這是通過熱傳遞的方式改變水的內能。(2)當銅管向右噴蒸汽時船體獲得噴出的蒸汽對其向左的推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6.答案為:B;A瓶顏色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 永不停息地做無規(guī)則運動 解析:二氧化氮的密度比空氣的密度大,為了有力地證明氣體發(fā)生擴散,裝二氧化氮氣體的瓶子應放在下面。溫度越高,擴散越快。 17.答案為:不正確;小液滴不是分子,小液滴的運動屬于物體的機械運動18.答案為:增加.19.答案為:(1)左;6.5;(2)溫度計的玻璃泡接觸到了容器底;(3)溫度計的示數(shù)變化;(4)控制被加熱水的質量相等。解析:(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將游碼調到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此時指針偏向右側,說明天平的左側上翹,平衡螺母應向左移動;如圖2和3所示,碎紙片的質量m=5g+1.5g=6.5g;為了比較熱值大小,要用相同質量的不同的燃料,所以則他還應稱量6.5g的酒精;(2)由圖4知,實驗中溫度計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3)為了比較熱值大小,要用相同質量的不同的燃料,加熱同一種液體,讓液體的質量相同,通過溫度計的示數(shù)高低得出吸熱多少,進而判斷熱值大??;(4)實驗中要用相同質量的不同的燃料,加熱同一種液體,讓液體的質量相同,而小林卻得出了與事實相反的實驗結論:質量相同的碎紙片和酒精完全燃燒后,碎紙片放出的熱量較多,可能是沒有控制被加熱水的質量相等。20.解:(1)鉛塊放出的熱量:Q=cm(t0鉛?t)=0.13×103J/(kg?℃)×0.2kg×(98?18)=2.08×103J,(2)水吸收的熱量:Q=cm(t?t0水)=4.2×103J/(kg?℃)×0.08kg×(18?12)=2.016×103J, (3)Q>Q,水吸收的熱量小于鉛塊放出的熱量,說明有熱量散失,例如:容器吸熱、周圍空氣吸熱等。答:(1)鉛塊放出的熱量為2.08×103J;(2)水吸收的熱量為2.016×103J;(3)Q>Q,水吸收的熱量小于鉛塊放出的熱量,說明有熱量散失,例如:容器吸熱、周圍空氣吸熱等。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