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5講 離子共存 離子的檢驗和推斷
目標要求 1.了解常見離子的檢驗方法。2.能利用典型代表物的性質(zhì)和反應,設計常見物質(zhì)檢驗的方案。
1.離子共存的本質(zhì)
幾種離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離子之間不發(fā)生任何反應;若離子之間能發(fā)生反應,則不能大量共存。
2.判斷離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四個要點”
判斷多種離子能否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歸納起來就是: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應。
(1)一色——溶液顏色
幾種常見離子的顏色:
離子
Cu2+
Fe3+
Fe2+
MnO
溶液顏色
藍色
棕黃色
淺綠色
紫紅色
(2)二性——溶液的酸堿性
①在強酸性溶液中,OH-及弱酸根陰離子(如CO、SO、S2-、CH3COO-等)不能大量存在。
②在強堿性溶液中,H+及弱堿陽離子(如NH、Al3+、Fe3+等)不能大量存在
(3)三特殊——三種特殊情況:
①[Al(OH)4]-與HCO不能大量共存:[Al(OH)4]-+HCO===Al(OH)3↓+CO+H2O。
②“NO+H+”組合具有強氧化性,能與S2-、Fe2+、I-、SO等還原性的離子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
③NH與CH3COO-、CO,Mg2+與HCO等組合中,雖然兩種離子都能水解且水解相互促進,但總的水解程度仍很小,它們在溶液中仍能大量共存。
(4)四反應——四種反應類型
四反應是指離子間通常能發(fā)生的四種類型的反應,能相互反應的離子顯然不能大量共存。
①復分解反應:如Ba2+與SO,NH與OH-,H+與CH3COO-等。
②氧化還原反應:如Fe3+與I-、S2-,NO(H+)與Fe2+等。
③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如Al3+與CO、HCO或[Al(OH)4]-等。
④絡合反應:如Fe3+與SCN-等。
指出下列離子組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
(1)Na+、OH-、SO、Fe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K+、Mg2+、I-、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SCN-、Cl-、I-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含有大量NO的溶液:H+、Fe2+、Cl-、S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常溫下,pH=12的溶液:K+、Cl-、SO、SiO、Ca2+_____________________。
(6)[H+]=0.1 mol·L-1的溶液:Na+、NH、SO、S2O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使pH試紙顯藍色的溶液中:Cu2+、NO、Fe3+、SO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與鋁粉反應放出氫氣的無色溶液中:NO、Al3+、Na+、SO________________。
(9)pH=0的溶液中:Al3+、NH、Ca2+、Cl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Fe3+與OH-反應生成沉淀
(2)I-能被ClO-氧化
(3)Fe3+與SCN-發(fā)生絡合反應,F(xiàn)e3+與I-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
(4)NO在酸性條件下能氧化Fe2+
(5)Ca2+與SO、SiO反應生成沉淀
(6)S2O與H+反應:S2O+2H+===S↓+SO2↑+H2O
(7)Cu2+、Fe3+與OH-反應生成沉淀
(8)溶液可能呈堿性也可能呈酸性,NO在酸性溶液中與鋁粉反應不能放出氫氣,Al3+在堿性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9)ClO-與H+生成弱電解質(zhì)HClO
題組一 警惕“顏色陷阱”
[應對策略]
(1)若限定溶液無色,則Cu2+、Fe3+、Fe2+、CrO、MnO等有色離子不能大量存在。
(2)“透明溶液”并不代表無色,也可以有色。
1.在一無色透明溶液中,下列各組離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H+、Cl-、K+、SiO
B.Cl-、Cu2+、SO、NO
C.K+、Na+、HCO、Ca2+
D.Fe3+、NH、Cl-、I-
答案 C
解析 本題的隱含條件是“溶液中不含有顏色的離子”,所以有顏色的離子組可直接排除。選項B中的Cu2+是藍色;選項D中的Fe3+是棕黃色,直接排除;選項A中H+和SiO反應生成H2SiO3沉淀。
2.下列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無色溶液中:H+、Cl-、S2O、K+
B.無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H、I-、CO
C.無色透明的溶液中:K+、Cu2+、NO、Cl-
D.澄清透明的溶液中:Fe3+、Mg2+、Br-、Cl-
答案 D
解析 A項,H+與S2O不能大量共存;B項,F(xiàn)e3+有顏色、Fe3+與I-不能大量共存;C項,Cu2+有顏色。
題組二 警惕溶液的酸堿性
[應對策略]
溶液酸堿性的判斷方法
(1)常見表示呈酸性的溶液
①常溫下,pH<7的溶液;②使pH試紙變紅的溶液;③使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④與鎂粉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⑤常溫下,[OH-]<1×10-7 mol·L-1的溶液。
(2)常見表示呈堿性的溶液
①常溫下,pH>7的溶液;②使pH試紙變藍的溶液;③使酚酞溶液變紅的溶液;④常溫下,[H+]<1×10-7 mol·L-1的溶液。
(3)常見表示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的溶液
①與鋁粉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②常溫下水電離出的[OH-]=1×10-12 mol·L-1的溶液;③與NH4HCO3反應能產(chǎn)生氣體的溶液。
3.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中:Na+、Al3+、SO、Cl-
B.=1×10-13 mol·L-1的溶液中:NH、Ca2+、Cl-、NO
C.與Al反應能放出H2的溶液中:Fe2+、K+、NO、SO
D.由水電離的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K+、Na+、[Al(OH)4]-、CO
答案 B
解析 A項,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顯堿性,而Al3+在堿性條件下不能大量存在,錯誤;B項,溶液顯酸性,各離子之間不發(fā)生反應,可以大量共存,正確;C項,與鋁反應放出氫氣的溶液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若溶液顯堿性,亞鐵離子不能大量共存,若溶液顯酸性,F(xiàn)e2+和NO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項,該溶液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如果顯酸性,偏鋁酸根離子和碳酸根離子不能大量共存,錯誤。
4.下列溶液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中:Na+、Mg2+、SO、[Al(OH)4]-
B.水電離產(chǎn)生的c(H+)=10-13 mol·L-1的溶液中:K+、Ca2+、NO、HCO
C.=1×1012的溶液中:NH、Na+、CO、SiO
D.pH=14的溶液中:Na+、[Al(OH)4]-、SO、Cl-
答案 D
解析 A項,使甲基橙變紅的溶液顯酸性,SO、[Al(OH)4]-均不能大量共存;B項,可能是酸性或堿性溶液抑制水的電離,HCO與H+、OH-均不能大量共存;C項,溶液顯酸性,CO、SiO均不能大量共存。
題組三 警惕特定情況下的隱含因素
[應對策略]
充分考慮指定微粒或物質(zhì)對溶液酸堿性、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影響,如:
(1)含有大量Fe3+的溶液,隱含溶液呈酸性,并具有較強氧化性。
(2)含有大量NO的酸性溶液,隱含溶液具有強氧化性。
(3)含有大量S2-、SO、[Al(OH)4]-的溶液,隱含溶液呈堿性。
5.下列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加入(NH4)2Fe(SO4)2·6H2O晶體后仍能大量存在的離子組是( )
A.Na+、H+、Cl-、NO
B.K+、Ba2+、OH-、I-
C.Na+、Mg2+、Cl-、SO
D.Cu2+、S2-、Br-、ClO-
答案 C
解析 A項中H+、NO能將(NH4)2Fe(SO4)2·6H2O晶體溶于水后產(chǎn)生的Fe2+氧化為Fe3+;B項中OH-與NH、Fe2+不能大量共存,Ba2+與SO不能大量共存;D項中S2-與Cu2+、ClO-不能大量共存。
6.下列溶液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c(ClO-)=1.0 mol·L-1的溶液中:Na+、K+、S2-、SO
B.c(Fe2+)=1 mol·L-1的溶液中:K+、Fe3+、Cl-、SO
C.0.1 mol·L-1 AgNO3溶液中:H+、K+、Cl-、Br-
D.c(Fe3+)=1 mol·L-1的溶液中:Na+、NH、SCN-、SO
答案 B
解析 A項,ClO-具有強氧化性,與S2-不能大量共存;C項,Ag+與Cl-、Br-會生成AgCl、AgBr沉淀,不能大量共存;D項,F(xiàn)e3+與SCN-會生成Fe(SCN)3絡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
題組四 警惕關鍵詞“一定”還是“可能”
[應對策略]
(1)抓住關鍵詞語
解答離子共存類試題要審清題目要求的關鍵詞語,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或“不能大量共存”等。
(2)理解兩大條件
若溶液可能呈強酸性也可能呈強堿性時,“可能大量共存”的含義是在兩種條件下只要有一種能大量共存即符合題目要求?!耙欢ù罅抗泊妗钡暮x是兩種條件下離子均能大量共存才符合題目要求。
7.室溫時,在由水電離出的[OH-]=1.0×10-14 mol·L-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
A.K+、Na+、HCO、Cl-
B.K+、MnO、Br-、Cl-
C.Na+、Cl-、NO、SO
D.Al3+、NH、Cl-、SO
答案 C
解析 由題意可知溶液可能呈酸性也可能呈堿性;當溶液呈酸性時,HCO能與酸反應,MnO能氧化Cl-,故A、B兩項中的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當溶液呈堿性時HCO能與堿反應,Al3+和NH也能與堿反應,故A、D兩項中離子不能大量共存;選項C中的離子在酸性或堿性條件下都不參與反應,能大量共存。
8.常溫下,下列各組微粒在指定溶液中因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的是( )
A.某弱堿溶液中:[Al(OH)4]-、HCO、Na+、Cl-
B.能使KSCN溶液變紅的溶液中:SO、HCO、Na+、Cl-
C.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溶液中:Fe2+、I-、NH、NO
D.與Al反應能生成氫氣的溶液中:MnO、NH、CH3COO-、Na+
答案 B
解析 離子不能大量共存的原因為[Al(OH)4]-+HCO===Al(OH)3↓+CO+H2O,不是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故A不正確;能使KSCN溶液變紅的溶液中含有Fe3+,其與HCO發(fā)生相互促進的水解反應,離子方程式為Fe3++3HCO===Fe(OH)3↓+3CO2↑,故B正確;能使石蕊溶液變紅的溶液顯酸性,NO與H+共存時有強氧化性,F(xiàn)e2+、I-不能存在,故C不正確;與Al反應能生成氫氣的溶液可能顯酸性,也可能顯堿性,H+與CH3COO-因反應生成弱酸而不能共存,OH-與NH因反應生成弱堿而不能共存,故D不正確。
一、離子的檢測與推斷
1.常見陽離子的檢驗與推斷依據(jù)
根據(jù)離子性質(zhì)不同而在實驗中所表現(xiàn)出的現(xiàn)象不同,可以把檢驗離子的方法歸納為三種類型:①生成沉淀;②生成氣體;③顯現(xiàn)特殊顏色。
(1)依據(jù)生成沉淀檢驗或推斷
陽離子
試劑或方法
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
Mg2+
NaOH溶液
開始產(chǎn)生白色沉淀,NaOH溶液過量沉淀不溶解
Al3+
NaOH溶液
開始產(chǎn)生白色沉淀,NaOH溶液過量沉淀溶解
Fe2+
NaOH溶液
先產(chǎn)生白色沉淀,迅速變?yōu)榛揖G色最后變?yōu)榧t褐色
K3[Fe(CN)6]
(鐵氰化鉀)溶液
產(chǎn)生藍色沉淀
Fe3+
NaOH溶液
產(chǎn)生紅褐色沉淀
Cu2+
NaOH溶液
產(chǎn)生藍色沉淀
(2)依據(jù)生成氣體檢驗或推斷
NH產(chǎn)生使?jié)駶櫟募t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
(3)依據(jù)顯示特殊顏色檢驗或推斷
陽離子
試劑或方法
實驗現(xiàn)象(證據(jù))
H+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變紅
Na+
焰色反應
黃色火焰
K+
焰色反應
紫色火焰(透過藍色鈷玻璃)
Fe3+
KSCN溶液
溶液呈紅色
Fe2+
先加KSCN溶液再加氯水
先無明顯變化,再變紅色
2.常見陰離子的檢驗與推斷依據(jù)
(1)依據(jù)生成沉淀檢驗或推斷
陰離子
試劑
現(xiàn)象(證據(jù))
Cl-
Br-
I-
AgNO3溶液和稀HNO3
產(chǎn)生白色沉淀AgCl
產(chǎn)生淡黃色沉淀AgBr
產(chǎn)生黃色沉淀AgI
SO
稀鹽酸和BaCl2溶液
加鹽酸無明顯現(xiàn)象,加B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
CO
CaCl2溶液和稀鹽酸
加CaCl2溶液產(chǎn)生白色沉淀,再加鹽酸沉淀溶解,產(chǎn)生無色無味氣體
(2)依據(jù)生成氣體檢驗或推斷
陰離子
試劑
現(xiàn)象(證據(jù))
CO
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HCO
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
產(chǎn)生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
SO
稀H2SO4和品紅溶液
加硫酸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氣體能使品紅溶液退色
HSO
稀H2SO4和品紅溶液
加硫酸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且氣體能使品紅溶液退色
(3)依據(jù)顯示特殊顏色檢驗或推斷
①
②有機層(下層)
③I-溶液變藍,表明有I-
3.離子推斷的“四原則”
應用體驗
在練習中體會“四項原則”
某無色透明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g+、Mg2+、Cu2+、Fe3+、Na+中的幾種,請?zhí)顚懴铝锌瞻祝?br />
(1)不做任何實驗就可以肯定原溶液中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
(2)取少量原溶液,加入過量稀鹽酸,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過量的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說明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2)中的濾液,加入過量的稀氨水(NH3·H2O),出現(xiàn)白色沉淀,說明原溶液中肯定有________,有關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原溶液可能大量存在的陰離子是下列的________(填字母)。
A.Cl- B.NO C.CO D.OH-
答案 (1)Cu2+、Fe3+
(2)Ag+ Ag++Cl-===AgCl↓
(3)Mg2+ Mg2++2NH3·H2O===Mg(OH)2↓+2NH
(4)B
(1)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溶液中一定存在SO(×)
(2)向某溶液中加入Ba(NO3)2溶液,產(chǎn)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則溶液中一定存在SO
(×)
(3)向某溶液中加入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溶液中一定存在CO(×)
(4)加入C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溶液中一定存在CO(×)
(5)加入稀硫酸,產(chǎn)生使品紅溶液退色的無色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則溶液中一定存在SO
(×)
(6)某溶液的焰色反應呈黃色,則溶液中一定有鈉元素,不能確定是否有鉀元素(√)
(7)無色溶液加入CCl4無現(xiàn)象,滴加氯水后CCl4層呈紫紅色,則溶液中一定存在I-(√)
(8)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加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9)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chǎn)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溶液中一定存在CO(×)
離子檢驗中的常見干擾離子以及排除措施
待檢離子
干擾離子
排除措施
Cl-
SO
加過量的Ba(NO3)2溶液
CO
加稀硝酸酸化
OH-
SO
CO
加鹽酸酸化
SO
Ag+
SO
CO
加鹽酸后將產(chǎn)生的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
CO
SO
加硝酸后將產(chǎn)生的無色無味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二、除去溶液中可溶性雜質(zhì)離子
利用離子反應除去雜質(zhì)的思路方法
(1)分析物質(zhì)組成,確定要保留的物質(zhì)和需要除去的雜質(zhì)。
(2)明確要保留的物質(zhì)和雜質(zhì)間的性質(zhì)差異。
(3)選擇能使雜質(zhì)離子轉(zhuǎn)化為氣體或沉淀的物質(zhì)作為除雜試劑。除雜試劑不能影響要保留的離子,且應適當過量。
(4)分析因除雜試劑過量而引入的新雜質(zhì)如何除去。
(5)綜合考慮原有雜質(zhì)離子和新引入的雜質(zhì),確定試劑添加順序和實驗步驟。
應用舉例
除去粗食鹽水中的Ca2+、Mg2+、SO
(1)第一步 除雜試劑的選擇(沉淀Ca2+、Mg2+、SO,保留Na+和Cl-)
雜質(zhì)離子
離子性質(zhì)(離子方程式)
選擇試劑
Ca2+
Ca2++CO===CaCO3↓
Na2CO3溶液
Mg2+
Mg2++2OH-===Mg(OH)2↓
NaOH溶液
SO
Ba2++SO===BaSO4↓
BaCl2溶液
(2)第二步 除雜過程(加入試劑的順序)
方案一
方案二
思考:是否還有其他加入試劑的合理順序?
答案 有,方案一中Na2CO3與NaOH添加順序調(diào)換。
題組一 離子檢驗與推斷中干擾因素的排除
1.(2019·福州第一中學質(zhì)檢)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結(jié)論正確的是( )
選項
操作
現(xiàn)象
結(jié)論
A
滴加BaCl2溶液
生成白色沉淀
原溶液中有SO
B
滴加稀硫酸
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chǎn)生
原溶液中有SO
C
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
火焰呈紫色(透過藍色鈷玻璃)
原溶液中有K+
D
滴加NaOH溶液,將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管口
試紙不變藍
原溶液中無NH
答案 C
解析 A項,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SO或SO或Ag+;B項,HSO也有同樣的現(xiàn)象;C項,觀察K+的焰色反應應透過藍色鈷玻璃,排除Na+的干擾;D項,檢驗NH應加入濃NaOH溶液,且需要加熱。
2.某無色溶液中含有Na+、Ag+、Ba2+、Al3+、[Al(OH)4]-、MnO、CO、SO中的若干種?,F(xiàn)取該溶液進行如下實驗:
A.取適量溶液,加入過量鹽酸,有氣體甲生成,并得到澄清溶液;
B.在A所得溶液中再加入過量的碳酸氫銨溶液,有氣體甲生成,同時析出白色沉淀a;
C.在B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Ba(OH)2溶液,有氣體乙生成,同時析出白色沉淀b。
根據(jù)上述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溶液中一定不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定存在的離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氣體甲為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白色沉淀a為____________,氣體乙為________。
(3)判斷沉淀b成分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MnO、Ag+、Ba2+、Al3+ CO、Na+、[Al(OH)4]-
(2)CO2 Al(OH)3 NH3
(3)滴加鹽酸,若沉淀部分溶解,則含有碳酸鋇和硫酸鋇,若沉淀全部溶解,則只含有碳酸鋇
解析 某無色溶液,說明溶液中一定不存在高錳酸根離子。實驗A,加入過量鹽酸,有氣體生成,并得到無色溶液,所以溶液中一定存在CO,生成的氣體甲為二氧化碳,一定不存在Ag+、Ba2+、Al3+,陽離子只有鈉離子;實驗B,在A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NH4HCO3溶液,有氣體生成,同時析出白色沉淀a,原溶液中一定存在[Al(OH)4]-,白色沉淀a為氫氧化鋁;實驗C,在B所得溶液中加入過量Ba(OH)2溶液,有氣體生成,同時析出白色沉淀b,白色沉淀一定含有碳酸鋇,可能含有硫酸鋇。
題組二 除雜試劑與添加順序的選擇
3.某溶液中含有Ba2+、Cu2+、Ag+。學習小組的同學現(xiàn)用NaOH溶液、鹽酸和Na2SO4溶液將這三種離子逐一沉淀分離,實驗流程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試劑A為Na2SO4溶液
B.沉淀3的化學式可能是BaSO4
C.生成沉淀1的離子方程式為:Cu2++2OH-===Cu(OH)2↓
D.生成沉淀2的離子方程式為:Ag++Cl-===AgCl↓
答案 B
解析 Cu2+、Ag+均與NaOH反應生成沉淀,Ba2+、Ag+均與Na2SO4反應生成沉淀,只有鹽酸與Ag+反應生成沉淀,則這三種離子逐一沉淀分離時,A為鹽酸,沉淀1為AgCl,B為NaOH或Na2SO4,C為Na2SO4或NaOH,以此來解答。
4.現(xiàn)有含NaCl、Na2SO4和NaNO3的混合溶液,選擇適當?shù)脑噭┏ト芤褐械腘aCl和Na2SO4,從而得到純凈的NaNO3溶液。相應的實驗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請回答下列問題:
(1)試劑X最好是________(填化學式),檢驗X是否加入過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
(2)寫出步驟②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此實驗方案得到的溶液3中肯定含有________(填化學式,下同)雜質(zhì);為了除去該雜質(zhì),可以向溶液3中加入適量的________,之后若要獲得純NaNO3固體,還需進行的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_(填操作名稱)。
答案 (1)Ba(NO3)2 靜置,向上層清液中繼續(xù)滴加Ba(NO3)2,若不再產(chǎn)生沉淀說明Ba(NO3)2已過量,否則未過量
(2)Ag++Cl-===AgCl↓
(3)Na2CO3 HNO3 蒸發(fā)濃縮、冷卻結(jié)晶
1.(2019·上海等級考,12)能證明亞硫酸鈉部分變質(zhì)所需要的試劑是( )
A.硝酸鋇,稀硫酸 B.稀鹽酸,氯化鋇
C.稀硫酸,氯化鋇 D.稀硝酸,氯化鋇
答案 B
解析 若要證明亞硫酸鈉部分變質(zhì),須證明該樣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檢驗步驟:取少量樣品置于試管中溶解,滴入鹽酸后有氣泡冒出,繼續(xù)滴加鹽酸至無氣泡冒出后,再滴入少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則證明Na2SO3部分變質(zhì)。
2.(2019·江蘇,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NaOH溶液:Na+、K+、CO、[Al(OH)4]-
B.0.1 mol·L-1 FeCl2溶液:K+、Mg2+、SO、MnO
C.0.1 mol·L-1 K2CO3溶液:Na+、Ba2+、Cl-、OH-
D.0.1 mol·L-1 H2SO4溶液:K+、NH、NO、HSO
答案 A
解析 A項,題給四種離子在堿性條件下均能大量存在,正確;B項,MnO可以氧化Fe2+,錯誤;C項,CO與Ba2+會發(fā)生反應生成BaCO3沉淀,錯誤;D項,H+可以與HSO反應生成SO2,且酸性條件下NO會氧化HSO生成SO,錯誤。
3.(2016·全國卷Ⅱ,12)某白色粉末由兩種物質(zhì)組成,為鑒別其成分進行如下實驗:
①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水仍有部分固體未溶解;再加入足量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固體全部溶解;
②取少量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氣泡產(chǎn)生,振蕩后仍有固體存在。
該白色粉末可能為( )
A.NaHCO3、Al(OH)3 B.AgCl、NaHCO3
C.Na2SO3、BaCO3 D.Na2CO3、CuSO4
答案 C
解析 A項,NaHCO3、Al(OH)3 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有氣泡產(chǎn)生,生成硫酸鈉、硫酸鋁、二氧化碳和水,最終無固體存在,錯誤;B項,AgCl不溶于酸,固體不能全部溶解,錯誤;C項,亞硫酸鈉和碳酸鋇加入水,碳酸鋇不溶于水使部分固體不溶解,加入稀鹽酸,碳酸鋇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鋇、二氧化碳和水,固體全部溶解,再將樣品加入足量稀硫酸,稀硫酸和碳酸鋇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二氧化碳和水,正確;D項,Na2CO3、CuSO4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振蕩后無固體存在,錯誤。
4.(2018·江蘇,4)室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A.0.1 mol·L-1 KI溶液:Na+、K+、ClO-、OH-
B.0.1 mol·L-1 Fe2(SO4)3溶液:Cu2+、NH、NO、SO
C.0.1 mol·L-1 HCl溶液:Ba2+、K+、CH3COO-、NO
D.0.1 mol·L-1 NaOH溶液:Mg2+、Na+、SO、HCO
答案 B
解析 B項,各離子可以大量共存;A項,ClO-有氧化性,能將I-氧化為I2,不能大量共存;C項,CH3COOH為弱電解質(zhì),CH3COO-與H+不能大量共存;D項,OH-與Mg2+、HCO均不能大量共存。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