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①擾亂地球大氣層,使地面的無線電短波通訊受到影響,甚至會出現短暫的中斷。
②高能帶電粒子擾動地球磁場,產生“磁暴”現象,使磁針劇烈顫動,不能正確指示方向。
③當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qū)的高空大氣層時,會產生極光現象。
④引發(fā)自然災害,比如地震、水旱災害。讀圖,完成下面小題。3. 圖中所示信息反映了天體的運動特征是(   )A. 公轉方向都一致 B. 自轉方向都一致C. 公轉軌道都為正圓形 D. 公轉軌道面完全重合4. 具有適宜的溫度是地球存在生命的重要條件,形成地球表面適宜溫度的主要原因有(  )①地球大氣中具有紫外線和臭氧層       ②地球具有適中的質量和體積③地球晝夜更替的周期較適中           ④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較適中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答案】3. A    4. B【解析】【3題詳解】圖中太陽系八大行星繞日公轉的方向都相同,反映了天體的運動特征是公轉方向都一致即同向性,A正確。圖中看不出八大行星自轉方向是否一致,B錯誤。據圖中信息無法判斷公轉軌道是否都為正圓形,且八大行星繞日公轉軌道是近似正圓的橢圓軌道,C錯誤。據圖中信息無法判斷公轉軌道是否完全重合,且八大行星繞日公轉軌道接近在同一軌道面上,D錯誤。故選A。【4題詳解】地球大氣中具有臭氧層,保護地球免受紫外線傷害,對生命存在的適宜溫度影響不大,①錯誤。地球具有適中的質量和體積,能夠形成適于生物呼吸的大氣,②錯誤。形成地球表面適宜溫度的主要原因有地球晝夜更替的周期較適中,③正確。地球與太陽的距離較適中,形成地球表面適宜溫度,④正確。B正確,A、C、D錯誤。故選B。5.北京(40°N)某校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活動中,對太陽能熱水器進行了重新設計(如圖),把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裝在一個玻璃箱里,并將支架改造成活動方式。一年中,活動支架最短的日期是(    A. 12月22日 B. 9月23日 C. 6月22日 D. 3月21日【答案】C【解析】【分析】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應與陽光垂直。一年中,活動支架最短的時候,正午太陽高度應最大。北京在北溫帶,夏至正午太陽高度最大 。【詳解】太陽能熱水器集熱板應與陽光垂直。讀圖,一年中,活動支架最短的時候,正午太陽高度應最大。北京在北溫帶,正午太陽高度最大的日期是622日,夏至日,C對。其它日期正午太陽高度較小,A、B、D錯。故選C。圖為某地晝長年內變化曲線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6. 該地的緯度是( )A. 90°N B. 66°34′ NC. 90°S D. 66°34′S7. 關于地球上晝夜現象的正確說法是( )A. 夏至日,地球上晝半球大于夜半球B. 冬至日,極圈以內全部是極夜C. 緯度越低,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小D. 越靠近直射點,白晝時間越長【答案】6. D    7. C【解析】主要考查地球公轉地理意義,要求學生能夠掌握地球公轉帶來的正午太陽高度角和晝夜長短的變化規(guī)律。【6題詳解】該地有12月22日一天極晝現象,6月22日一天極夜現象,說明該地的緯度是66°34′S,選擇D。【7題詳解】地球上晝半球始終等于夜半球,A錯; 冬至日,北極圈以內全部是極夜,南極圈以內全部是極晝,B錯; 緯度越低,晝夜長短變化幅度越小 ,C對; 越靠近直射點,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白晝時間不一定越長,D錯。8.太陽能光熱電站(如圖)通過數以十萬計的反光板聚焦太陽能,給高塔頂端的鍋爐加熱,產生蒸汽,驅動發(fā)電機發(fā)電。我國下列地區(qū)中,資源條件最適宜建太陽能光熱電站的是( ?。?/span>A. 柴達木盆地 B. 黃土高原 C. 山東半島 D. 東南丘陵【答案】A【解析】最適宜建太陽能光熱電站的地區(qū)是太陽能資源豐富的地區(qū)。柴達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勢高,大氣稀薄,且遠離海洋,全年降水少,光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很豐富;而黃土高原、山東半島和東南丘陵位于東部季風區(qū),夏秋季節(jié),受夏季風影響,陰雨天較多,太陽能資源相對不豐富。故選A,不選B、C、D。9.下圖中,由于地轉偏向力的影響,造成平直河道兩岸沖刷與堆積的差異(陰影部分為堆積物),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則正確的圖示是A.  B. C.  D. 【答案】B【解析】【分析】主要考查了地轉偏向力對水平運動物體的影響,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向右偏轉,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向左偏轉.【詳解】A.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向右偏轉,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南岸侵蝕,北岸堆積,A錯;B.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向右偏轉,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南岸侵蝕,北岸堆積,B對;C.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向左偏轉,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北岸侵蝕,南岸堆積,C錯;D.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北半球水平運動物體向左偏轉,根據“上北下南、左西右東”,若河流由西向東流,南岸侵蝕,北岸堆積,D錯。10.如果用a表示昏線,b表示晨線,下圖各圖表示不正確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詳解】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由夜半球進入晝半球是晨線,由晝半球進入夜半球是昏線;圖A北半球俯視圖,自轉方向是逆時針。則a表示昏線,b表示晨線,A正確;圖B是南半球順時針自轉,則a表示晨線,b表示昏線,B錯誤,符合題意;圖C、D是側視圖,都能正確表示晨線與昏線。故選B。11.下圖為“某日地球晝夜分布示意圖”,陰影部分表示夜半球,讀圖回答問題。乙地在4個月內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    )A. 不斷增大 B. 不斷減小C 先減小,后增大 D. 先增大,后減小【答案】D【解析】【詳解】圖中北極圈及其以北出現極晝,節(jié)氣是北半球的夏至,在未來4個月內,即6月22日至10月22日,太陽直射點由北回歸線向南移動,到赤道再繼續(xù)向南半球移動,乙地位于赤道,其正午太陽高度先增大再減小。D正確。故選D。國際奧委會于北京時間,2015年7月31日17:45在吉隆坡102°E,3.5°N宣布北京贏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下圖為“地球公轉的軌道二分二至示意圖”。回答下列各題。12. 國奧會宣布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時,地球在公轉軌道的位置距圖中四點最近的是A. ① B. ②C. ③ D. ④13. 宣布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當天,下列城市中白晝最長的是A. 北京 B. 廣州C. 悉尼 D. 吉隆坡14. 當國際奧委會宣布北京贏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時,此時美國紐約(西五區(qū))時間是A. 7月31日6:20 B. 7月31日4:45C. 7月30日4:53 D. 8月1日6:20【答案】12. D    13. A    14. B【解析】【12題詳解】圖示①是9月23日,②是12月22日,③是3月21日,④是6月22日;宣布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時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31日,最接近圖中④。選D正確。【13題詳解】宣布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的當天是7月31日,太陽直射在北半球,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長,南半球緯度越高晝越短;四地中白晝最長的是北京。選A正確。【14題詳解】宣布2022年冬奧會舉辦城市時是北京時間2015年7月31日17:45,是東8 區(qū)的時間;紐約在西五區(qū),比東八區(qū)晚13個小時,應是2015年7月31日4:45。選B正確。【點睛】在公轉軌道平面圖上識別節(jié)氣應先考慮“二至”,再確定“二分”點.判讀的關鍵在于確定太陽直射點的位置。夏至日,太陽直射北回歸線(23.5°N),北半球傾向太陽,北極圈內出現極晝,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冬至日,太陽直射在南回歸線(23.5°S),南半球傾向太陽,南極圈內出現極晝,北極圈內出現極夜現象;然后根據地球公轉方向確定出春分和秋分點。15.2018年1月4日晚我國出現了2018年首場流星雨。讀“流星雨景觀示意圖”, 完成問題。圖示流星體屬于 (  )A. 繞地球公轉的天體 B. 繞太陽公轉的天體C. 繞行星公轉的天體 D. 繞恒星公轉的天體【答案】B【解析】【詳解】流星體是行星際空間的塵粒和固體小塊,它們都圍繞太陽公轉,AC錯誤。流星體脫離軌道沖到地球大氣中與大氣層摩擦,產生發(fā)光現象,所以流星體是繞太陽公轉的天體。B正確。此圖是太陽系中發(fā)生的現象,繞太陽公轉,不表示繞其它恒星公轉,D錯誤。故選B。【點睛】流星體在到達地面前在大氣中燃燒掉,會減少流星體對地球的撞擊,使地球上生物生存的環(huán)境不遭受破壞。16.下列屬于天體的是( )A. 天空飄動的白云 B. 在太空運行的“嫦娥一號”衛(wèi)星C. 安全著陸的美國航天飛機 D. 地球上的隕石【答案】B【解析】【詳解】天體是宇宙間物質存在形式。太空運行的“嫦娥一號”衛(wèi)星是天體,B正確;但地球上的物體不是天體,故ACD。17.下列現象由地球自轉引起是()A. 候鳥的季節(jié)性遷徙 B. 河流的季節(jié)性封凍C. 太陽每天東升西落 D. 樹木年輪寬窄不等【答案】C【解析】【分析】考點:本題考查地球運動意義。【詳解】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西向東自轉,所以太陽每天東升西落C正確。候鳥的季節(jié)性遷徙與候鳥的生活習性及其溫度等有關;河流的季節(jié)性封凍與河流所在地的氣溫季節(jié)性變化有關;樹木年輪寬窄不等與年輪所在時期的氣溫及樹木的向陽、向陰等有關。18.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黃赤交角的是(  )A. B. C. D. 【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黃赤交角是黃道平面與赤道平面的夾角。考點:主要考查了黃赤交角。點評:本題難度較小。要求學生熟練掌握黃赤交角。19.按氣候統(tǒng)計標準劃分的四季,北半球的春季指A. 2、3、4三個月 B. 3、4、5三個月 C. 4、5、6三個月 D. 5、6、7三個月【答案】B【解析】【分析】該題考查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詳解】按氣候統(tǒng)計標準,北溫帶國家一般以34、5月為春季;6、7、8月為夏季、910、11月為秋季;12、12月為冬季。所以選B。20.五帶中既無陽光直射又無極晝極夜的是(  )A. 南北溫帶 B. 南北寒帶 C. 北溫帶和北寒帶 D. 熱帶和南溫帶【答案】A【解析】【分析】本題考查五帶的劃分。【詳解】五帶中,有太陽直射的范圍為熱帶;有極晝極夜現象的范圍為南北寒帶,故既無太陽直射也無極晝極夜現象的是南北溫帶。所以選A。二、綜合題。共40分。21.下表中所列是12月15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晝時間,根據表中數據回答問題。(1)四地按緯度從低到高依次是 ________,其中位于南半球的是________。 再過___天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時間又如表中所示一樣(填最小相隔時間)。(2)下列四幅圖中,能正確表示此日太陽照射情況的是 ________A.    B.    C.    D. (3)此時地球所處的位置可能位于下圖中的 ________(填數字)位置附近。(4)此日,太陽直射在 ________(南、北)半球,其移動的趨勢是 ________,高安市的晝夜長短狀況是 ________,隨后一個月內其變化趨勢是 ________。【答案】    (1). 丙丁乙甲    (2). 丁    (3). 14    (4). C    (5). ③    (6). 南    (7). 向南移    (8). 晝短夜長    (9). 先晝漸短夜?jié)u長,再晝漸長夜?jié)u短【解析】【分析】此題考查地球運動特征、光照圖判讀及直射點移動對晝夜長短影響等知識點。屬于基礎知識考查,不難解答。【詳解】(1)赤道永遠晝夜平分,晝長為12時。某地白晝時間與12時的差值越大,說明該地緯度越小。表中白晝時間與12時差值從大到小排序為甲乙丁丙,所以緯度從低到高依次是丙丁乙甲。此日為12月15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晝長夜短,丁白晝時間大于12小時,所以丁位于南半球。12月15日至12月22日相差7天,12月29日太陽直射緯度和12月15日太陽直射緯度相同,甲、乙、丙、丁四地12月15日白晝時間與12月29日白晝時間相同,因此再過14天甲、乙、丙、丁四地白晝時間又如表中所示一樣。(2)四幅圖中,圖A北極圏及其以內出現極晝,表示太陽直射北半球;圖B、D都是表示晝夜平分;圖C北極圏之內出現極夜,南極圈內出現極晝,最接近12月15日。C正確。(3)圖中①是遠日點,時間是是7月初,③是近日點,時間是1月初,12月15日更接近③。(4)此日是12月15日,太陽直射在南半球,其移動的趨勢是12月15日至12月22日繼續(xù)向南移動到南回歸線。高安市位于北半球,此時晝短夜長。隨后一個月內,12月15日至12月22日繼續(xù)向南移動到南回歸線,高安市晝漸短夜?jié)u長,12月22日至1月15日,直射點向北移動,高安市晝漸長夜?jié)u短。22.讀圖(陰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列問題。(1)此圖所示為____(節(jié)氣),太陽直射點的地理坐標是____。(2)乙點的日出時間是____時。(3)E點的夜長為____小時。(4)此時與甲點屬于同一天的地區(qū)占全球的比例為____。再過____小時,全球屬同一天。(5)圖中A、B、D、E四地自轉線速度由大到?。ㄓ?gt;或=表示)依次為_______。(6)此時,B地的太陽高度值為_______,A、 B、 C、 D、 E五地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ㄓ?gt;或=表示)依次為_______,其中E地正午太陽高度值為_______(填寫具體數值)   (7)假如有架飛機從B地直飛D地,起飛時B地時間為8日下午3時,到達時D地為8日下午4時,則該飛機飛行了(      )個小時。【答案】    (1). 冬至    (2). 23°26′S,90°W    (3). 3    (4). 0    (5). 3/4    (6). 18    (7). A﹥D﹥B=E    (8). 0°    (9). D﹥A=C﹥B=E    (10). 46°52′    (11). 16【解析】【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太陽光照圖的判讀等相關知識。涉及直射點坐標、區(qū)時計算、自轉線速度判斷及正午太陽高度變化規(guī)律等知識點。【詳解】(1)讀圖可知,圖中每相鄰的兩條經線之間經度差為45°,因此圖中的90°經線為90°E,圖中東經度數增大的方向即自西向東方向,因此圖中地球地轉呈順時針,則中心點為南極點,此時南極圈及其以內出現極晝現象,說明太陽直射南回歸線,節(jié)氣為北半球的冬至;圖中晝半球的中央經線的為90°W,因此太陽直射點的坐標為(23°26′S,90°W)。(2)乙點所在緯線晝長夜短,且相鄰兩條經線的經度間隔為45°,因此乙點所在緯線的晝弧跨度為270°,說明乙地所在緯線的晝長為18小時。據晝長=(12-日出時間)×2計算得知,乙點的日出時間為3點。(3)E點位于南極圈上,此時南極圈出現極晝現象,因此夜長為0小時。(4)E所在的經線經度為90°W,它平分了晝半球,時間和日期是12月22日12時;從0時經線向東到180°經線為新的一天,該日為23日,90°E為0時,A點所在的經線為180°,因此由90°E向東到180°為23日,由90°E自東向西到180°為22日,所以與甲地日期相同的范圍占到了全球的3/4。當0時經線和180°經線重合時全球屬于同一天,圖示時刻180°為6點,18小時后0時經線和180°經線重合。(5)地球自轉的線速度由赤道向兩極遞減,結合圖示可知,A、B、D、E四地中,A點位于赤道上,B、E位于南極圈,D位于南回歸線,故自轉線速度由大到小依次為A﹥D﹥B=E。(6)此時,B地位于晨昏圈,太陽高度值為0,此時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回歸線。B、E位于南極圈,A、C位于赤道,A、 B、 C、 D、 E五地正午太陽高度由大到?。ㄓ?gt;或=表示)依次為D﹥A=C﹥B=E,其中E地位于南極圈,正午太陽高度值為90°-(66°34′-23°26′)=46°52′。(7)假如有架飛機從B地直飛D地,B地位于東6區(qū),D位于西9區(qū)。起飛時B地時間為8日15時,此時D地為8日0時,到達時D地為8日16時,則該飛機飛行了16個小時。【點睛】解答本題最關鍵的是判斷出節(jié)氣。首先根據經度的分布判斷地球自轉的方向是順時針,判斷該半球為南半球。該日,南極圈及其以南地區(qū)為極晝,說明該日為北半球冬至。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 精品推薦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