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傳資料 賺現(xiàn)金

    海南省??谑械谒闹袑W2020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題

    • 846 KB
    • 2020-07-27 10:13
    • 139
    • 0
    • 教習網(wǎng)會員沐澤
    加入資料籃
    立即下載
    海南省??谑械谒闹袑W2020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題第1頁
    1/20
    海南省??谑械谒闹袑W2020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題第2頁
    2/20
    海南省??谑械谒闹袑W2020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題第3頁
    3/20
    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閱讀

    海南省??谑械谒闹袑W2020屆高三上學期摸底考試化學試題

    展開

    ?

    2019高三第1次月考化學試題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N-14 O-16 Na-23 Mg-24 Fe-56 Cu-64
    第I卷(共40分)
    一、單選題(本題共16分,每小題2分,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甲醛的化學用語表達錯誤的是(  )
    A. 結構簡式:HCHO B. 電子式:
    C. 比例模型: D. 最簡式:CH2O
    【答案】B
    【解析】
    【詳解】A.結構簡式就是結構式的簡單表達式,甲醛中含有醛基,結構簡式為:HCHO,故A正確;
    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間有兩個共用電子對形成碳氧雙鍵,故B錯誤;
    C.比例模型體現(xiàn)的是組成該分子的原子間的相對大小、分子的空間結構、原子間的連接順序,氧原子半徑小于碳原子,碳原子半徑大于氫原子,所以其比例模型為,故C正確;
    D.最簡式是用元素符號表示化合物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個數(shù)比的最簡關系式,所以甲醛的最簡式為CH2O,故D正確;
    故選B。
    【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C,要注意比例模型中原子的相對大小的比較。

    2.下列物質中含有共價鍵的離子化合物是(  )
    ①MgBr2 ②NaClO ③NaOH ④NH4Cl ⑤CO2 ⑥N2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⑤
    【答案】B
    【解析】
    【詳解】①MgBr2中鎂離子和溴離子之間只存在離子鍵,故①錯誤;
    ②NaClO中鈉離子和次氯酸根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次氯酸根離子中氯原子和氧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②正確;
    ③NaOH中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間存在離子鍵,氫氧根離子中氧原子和氫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③正確;
    ④NH4Cl中氯離子和銨根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銨根離子中氮原子和氫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④正確;
    ⑤CO2中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⑤錯誤;
    ⑥N2中氮原子和氮原子之間存在共價鍵,故⑥錯誤;
    故選B。

    3.下列溶液中呈酸性的是(  )
    A. NH4Cl 溶液 B. NaNO3溶液
    C. KHCO3 溶液 D. Na2SO3 溶液
    【答案】A
    【解析】
    【詳解】A.氯化銨是強酸弱堿鹽,銨根離子水解,導致溶液呈酸性,故A選;
    B.硝酸鈉是強酸強堿鹽,不水解,溶液呈中性,故B不選;
    C.KHCO3是強堿弱酸鹽,碳酸氫根離子水解,溶液呈堿性,故C不選;
    D.亞硫酸鈉是強堿弱酸鹽,亞硫酸根離子水解,溶液呈堿性,故D不選;
    故選A。
    【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C,要注意碳酸氫鈉中存在碳酸氫根離子的水解和電離,但水解程度大于電離程度,溶液顯堿性。

    4.下列有關化學反應速率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用鐵片和稀硫酸反應制取氫氣時,滴加少量CuSO4溶液可以加快反應的速率
    B. 100 mL 2 mol·L-1的鹽酸跟鋅片反應時,加入氯化鈉溶液,反應速率不變
    C. SO2的催化氧化正向是一個放熱反應,所以升高溫度,正反應速率減慢
    D. NO和CO反應可轉化為無害的N2和CO2,當減小壓強,反應速率加快
    【答案】A
    【解析】
    【詳解】A.滴加少量CuSO4溶液,鐵置換出銅,形成原電池反應,加快反應速率,故A正確;
    B.加入適量的氯化鈉溶液,溶液體積增大,氫離子濃度減小,反應速率減小,故B錯誤;
    C.升高溫度,使單位體積內活化分子百分數(shù)增加,反應速率增大,故C錯誤;
    D.減小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故D錯誤;
    故選A。

    5.下列有關物質的熔點高低順序正確的是(  )
    A. HF<HCl<HBr
    B. 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
    C. I2>SiO2
    D. H2O>H2S,SO2<SeO2
    【答案】D
    【解析】
    【詳解】A.HF分子間存在氫鍵,導致同一主族的氫化物中HF的沸點最高,則正確的沸點高低為:HCl<HBr<HF,故A錯誤;
    B.原子晶體中共價鍵的鍵長越短,鍵能越大,熔、沸點越高,則熔、沸點為金剛石>碳化硅>晶體硅,故B錯誤;
    C.一般來說,晶體熔點順序: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二氧化硅屬于原子晶體、I2屬于分子晶體,所以晶體熔沸點高低順序是SiO2>I2,故C錯誤;
    D.H2O分子間能夠形成氫鍵,熔點H2O>H2S,SO2 和SeO2的結構相似,相對分子質量越大,熔點越高,熔點SO2<SeO2,故D正確;
    故選D。

    6.根據(jù)下列性質判斷,屬于原子晶體的物質是(  )
    A. 熔點2 700 ℃,導電性好,延展性強
    B. 熔點-56.6 ℃,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態(tài)或液態(tài)時不導電
    C. 無色晶體,能溶于水,質硬而脆,熔點為800 ℃,熔化時能導電
    D. 無色晶體,熔點3 550 ℃,不導電,質硬,難溶于水和有機溶劑
    【答案】D
    【解析】
    【詳解】A.熔點2700℃,導電性好,延展性強,是金屬晶體具有的物理性質,故A錯誤;
    B.熔點-56.6℃,微溶于水,硬度小,固態(tài)或液態(tài)時不導電,屬于分子晶體的物理性質,故B錯誤;
    C.無色晶體,能溶于水,質硬而脆,熔點800℃,熔化時能導電,為離子晶體的物理性質,故C錯誤;
    D.無色晶體,熔點3?500℃,不導電,質硬,難溶于水和有機溶劑,為原子晶體的物理性質,故D正確;
    故選D。

    7.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極性分子組成的溶質一定易溶于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之中,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質一定易溶于非極性分子組成的溶劑中
    B. 溴分子和水分子是極性分子,四氯化碳分子是非極性分子,所以溴難溶于水而易溶于四氯化碳
    C. 白磷分子是非極性分子,水分子是極性分子,而二硫化碳是非極性分子,所以白磷難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
    D. 水分子是極性分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極性分子
    【答案】C
    【解析】
    A、很多有機物分子都是極性分子,但因為極性很弱,所以大部分難溶于水,而有機物之間的溶解度卻很大,選項A錯誤;B、溴分子是非極性分子,選項B錯誤;C、白磷分子是非極性分子,水分子是極性分子,而二硫化碳是非極性分子,所以白磷難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選項C正確;D、二氧化碳是非極性分子,選項D錯誤。答案選C。

    8.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的σ鍵數(shù)為4NA
    B. 在密閉容器中加入l.5mol H2和0.5molN2,充分反應后可得到NH3分子數(shù)為NA
    C. 1.0L的0.1 mol·L-1Na2S溶液中含有的S2-離子數(shù)小于0.1NA
    D. 標準狀況下,22.4L的CCl4中含有的CCl4分子數(shù)為NA
    【答案】C
    【解析】
    【詳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的共價鍵為四個碳氫鍵,一個碳碳雙鍵,1 mol 乙烯分子中含有5molσ鍵,故A錯誤;
    B.N2和H2的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l.5mol?H2和0.5molN2,充分反應后可得到NH3分子數(shù)小于NA,故B錯誤;
    C.S2-離子水解,1.0 L 0.1 mol?L-1 Na2S溶液中所含的S2-離子數(shù)小于0.1NA,故C正確;
    D.CCl4在標準狀況下不是氣體,22.4 L的CCl4分子不是1mol,故D錯誤;
    故選C

    二、不定項選擇題(本題共24分,每小題4分,每小題有一個或兩個選項符合題意。若錯選或多選時,該小題0分;若正確答案包括兩個選項,只選一個且正確得2分,選兩個且都正確的給4分,但只要選錯一個就得0分)
    9.已知:2Zn(s)+O2(g)=2ZnO(s)△H= —701.0kJ·mol-1 ,2Hg(l)+O2(g)=2HgO(s)△H= —181.6kJ·mol-1,則反應Zn(s)+ HgO(s)=ZnO(s)+ Hg(l)的△H為(  )
    A. -259.7 kJ·mol-1 B. +259.7 kJ·mol-1 C. +519.4kJ·mol-1 D. -519.4kJ·mol-1
    【答案】A
    【解析】
    【詳解】①2Zn(s)+O2(g)=2ZnO(s) △H=-701.0kJ?mol-1,②2Hg(l)+O2(g)=2HgO(s) △H=-181.6kJ?mol-1,依據(jù)蓋斯定律,將①-②得到:2Zn(s)+2HgO(s)=2ZnO(s)+2Hg(l) △H=-519.4kJ/mol,則反應:Zn(s)+HgO(s)=ZnO(s)+Hg(l)△H=-259.7kJ/mol,故選A。

    10.以石墨為電極,電解KI溶液(其中含有少量酚酞和淀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陽極附近溶液呈紅色 B. 陰極逸出氣體
    C. 陰極附近溶液呈藍色 D. 溶液的pH會變大
    【答案】BD
    【解析】
    【分析】
    以石墨為電極,電解KI溶液時,在陰極上是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陽極上是碘離子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據(jù)此分析判斷。
    【詳解】A.以石墨為電極,電解KI溶液時,陽極上是碘離子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生成碘單質,遇到淀粉變藍色,故A錯誤;
    B.以石墨為電極,電解KI溶液時,在陰極上是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逸出氣體氫氣,故B正確;
    C.以石墨為電極,電解KI溶液時,在陰極上是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該極附近溶液堿性增強,遇到酚酞溶液呈紅色,故C錯誤;
    D.以石墨為電極,電解KI溶液時,陰極上是氫離子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生成氫氧化鉀溶液,溶液的pH變大,故D正確;
    故選BD。

    11.下列離子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 乙醛溶液與新制氫氧化銅堿性懸濁液共熱: CH3CHO + 2Cu(OH)2 + OH- CH3COO- + Cu2O↓+ 3H2O
    B. 碳酸鈉溶液與醋酸反應:CO32- + 2H+ = CO2↑+ H2O
    C. 用Fe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的FeCl3雜質:Fe+Fe3+=2Fe2+
    D. 將1~2mL氯化鐵飽和溶液加到20mL沸水中:Fe3+ + 3H2O = Fe(OH)3(膠體) + 3H+
    【答案】AD
    【解析】
    【詳解】A.乙醛溶液與新制氫氧化銅堿性懸濁液共熱的離子方程式為CH3CHO+2Cu(OH)2+OH- CH3COO-+Cu2O↓+3H2O,故A正確;
    B.醋酸為弱酸,應寫成化學式,離子方程式為CO32-+2CH3COOH=CO2↑+2CH3COO-+H2O,故B錯誤;
    C.用Fe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的FeCl3雜質,該離子方程式電荷不守恒,正確的離子方程式為:Fe+2Fe3+=3Fe2+,故C錯誤;
    D.氯化鐵在加熱條件下可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離子方程式為Fe3++3H2O=Fe(OH)3(膠體)+3H+,故D正確;
    故選AD。
    【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D,要注意生成的氫氧化鐵膠體不是沉淀。

    12. 具有顯著抗癌活性的10-羥基喜樹堿的結構如圖所示,

    下列關于10-羥基喜樹堿的說法正確的是
    A. 10-羥基喜樹堿屬于芳香烴
    B. 分子式為:C20H16N2O5
    C. 不能發(fā)生酯化反應
    D. 一定條件下,1mol該物質可與9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含有苯環(huán)的碳氫化合物是芳香烴,分子中含有氮元素,不可能是芳香烴,A不正確;分子中含有羥基,能發(fā)生酯化反應,C不正確;一定條件下,1mol該物質可與8molH2發(fā)生加成反應,D不正確,答案選C。
    考點:考查有機物的結構和性質
    點評:該題是中等難度的試題,試題基礎性強,側重對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的培養(yǎng)。該題的關鍵是準確判斷出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團,然后結合具體官能團的結構和性質靈活運用即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13.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級電離能數(shù)據(jù)(用I1、I2……表示,單位為kJ·mol-1)。關于元素R的判斷中一定正確的是( )

    I1
    I2
    I3
    I4
    ……
    R
    740
    1 500
    7 700
    10 500


    ①R的最高正價為+3價 ②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 ③R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同周期相鄰元素 ④R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1s22s2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試題分析:從表中原子的第一至第四電離能可以看出,元素的第一、第二電離能都較小,可失去2個電子,最高化合價為+2價,即最外層應有2個電子,應為第IIA族元素;A.最外層應有2個電子,所以R的最高正價為+2價,故A錯誤;B.最外層應有2個電子,所以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故B正確;C.同周期第ⅡA族核外電子排布式為ns2,達穩(wěn)定結構,所以R元素第一電離能大于同周期相鄰元素,故C正確;D.R元素可能是Mg或Be,故D錯誤;故選B。
    考點:考查元素電離能含義及應用。

    14.下列實驗方案可行的是(  )
    A. 在淀粉溶液中加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再加入銀氨溶液,可檢驗淀粉的水解產(chǎn)物
    B. 用溴水可以鑒別苯、乙醇、四氯化碳三種液體
    C. 除去苯中的苯酚,可加入NaOH溶液后再分液
    D. 將氯乙烷與NaOH乙醇溶液共熱,將產(chǎn)生的氣體直接通入酸性高錳酸鉀溶液中,溶液褪色,證明氯乙烷發(fā)生了消去反應
    【答案】BC
    【解析】
    【詳解】A.淀粉在酸性條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與銀氨溶液的反應需要在堿性條件下進行,題中沒有加入堿中和作催化劑的酸,故A錯誤;
    B.乙醇易溶于水,苯和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密度不同,加入溴水,色層在上層的為苯,色層在下層的為四氯化碳,故B正確;
    C.苯酚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后的產(chǎn)物易溶于水,而苯不溶于水,可分液分離,故C正確;
    D.乙醇易揮發(fā),揮發(fā)出來的乙醇也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褪色,故D錯誤;
    故選BC。

    第Ⅱ卷(共60分)
    三、填空題
    15.A、B、C、D是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 E位于第四周期。 A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 C+與A4-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 D的氧化物為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 B的簡單氫化物的水溶液呈堿性, E與 B同主族。
    請完成下列問題:
    (1)D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_______。
    (2)B的最簡單氫化物化學式為_______;D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比B的_____(填“強”或“弱”)。
    (3)A與D之間形成化學鍵屬于___________ (填“離子鍵”、“極性共價鍵” 或 “非極性共價鍵”);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溶液呈_______(填“酸性” 、“堿性”或“兩性”)。
    (4)B、C、D三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為__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5) E 與鍺、硒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用元素符號表示) 。與A的氧化物(AO)互為等電子體的有______(寫一種即可)。
    (6)C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D的氧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第三周期 ⅣA (2). NH3 (3). 弱 (4). 極性共價鍵 (5). 堿性 (6). Na > Si > N (7). As > Se > Ge (8). N2 (NO+、CN-、C22-都可以,填一個就可) (9). 2OH- +SiO2 =SiO32- +H2O
    【解析】
    【分析】
    A、B、C、D是四種短周期主族元素, E位于第四周期。 A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次外層電子數(shù)為2,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A為碳元素;C+與A4-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C為Na元素;D的氧化物為光導纖維的主要成分,D為Si元素;B的簡單氫化物的水溶液呈堿性,B為N元素;E與 B同主族,則E為As元素,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根據(jù)上述分析,A為碳元素,B為N元素,C為Na元素,D為Si元素,E為As元素。
    (1) D為Si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 ⅣA族,故答案為:第三周期 ⅣA族;
    (2) B為N元素,B的最簡單氫化物化學式為NH3;非金屬性N>Si,則D的氫化物穩(wěn)定性比B的弱,故答案為:NH3;弱;
    (3)A與D都是非金屬元素,之間形成的化學鍵屬于極性共價鍵;C為Na元素,為活潑的金屬元素,C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溶液呈堿性,故答案為:極性共價鍵;堿性;
    (4)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一主族,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B、C、D三種元素的原子半徑由大到小順序為Na>Si>N,故答案為:Na>Si>N;
    (5) 同一周期,從左到右,元素的第一電離能逐漸增大,但第IIA族、第VA族元素的第一電離能大于相鄰元素,As與鍺、硒的第一電離能由小到大的順序為As>Se>Ge。與CO互為等電子體的有N2 (或NO+、CN-、C22-),故答案為:As>Se>Ge;N2 (或NO+、CN-、C22-);
    (6)C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為氫氧化鈉,D的氧化物為二氧化硅,二者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2OH- +SiO2 =SiO32- +H2O,故答案為:2OH- +SiO2 =SiO32- +H2O。

    16.已知化學反應①:Fe(s)+CO2(g)FeO(s)+CO(g),其平衡常數(shù)為K1,化學反應②:Fe(s)+H2O(g)FeO(s)+H2(g),其平衡常數(shù)為K2,在溫度973K和1173K情況下,K1、K2的值分別如下:
    溫度
    K1
    K2
    973K
    1.47
    2.38
    1173K
    2.15
    1.67


    請完成下列問題:
    (1)通過表格中的數(shù)值可以推斷:反應①是_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2)現(xiàn)有反應③:CO2(g)+H2(g)CO(g)+H2O(g),請你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3的表達式:K3=_______。
    (3)在相同溫度下,根據(jù)反應①與②可推導出K3與K1、K2之間的關系式____________,據(jù)此關系式及上表數(shù)據(jù),也能推斷出反應③是_____(填“吸熱”或“放熱”)反應。
    (4)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 (填寫字母序號,下同).
    A.增大壓強 B.體積不變時充入稀有氣體 C.升高溫度 D.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E.在體系中投入少量P2O5固體
    (5)已知③的可逆反應CO (g) +H2O(g) CO2 (g) +H2 (g) ,830K時,若起始時:c(CO)=2mol/L,c(H2O)=3mol/L,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60%,水蒸氣的轉化率為___________;K的數(shù)值為_____________。830K,若只將起始時c(H2O)改為6mol/L,則水蒸氣的轉化率為_______。
    【答案】 (1). 吸熱 (2). (3). K3= (4). 吸熱 (5). CE (6). 40% (7). 1 (8). 25%
    【解析】
    【分析】
    (1)根據(jù)溫度對平衡常數(shù)的影響分析判斷;
    (2)根據(jù)化學平衡常數(shù)的含義書寫表達式;
    (3)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①-反應②=反應③,推出K3,根據(jù)圖表數(shù)據(jù),結合溫度對平衡常數(shù)影響分析判斷;
    (4)該反應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化學反應,要使反應③在一定條件下建立的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5)根據(jù)三段式,求出反應混合物各組分濃度的變化量、平衡時各組分的濃度,代入平衡常數(shù)表達式計算平衡常數(shù);再結合平衡常數(shù)計算解答。
    【詳解】(1)由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升高,反應①的平衡常數(shù)增大,說明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則正反應為吸熱反應,故答案為:吸熱;
    (2)CO2(g)+H2(g)CO(g)+H2O(g)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故答案為:;
    (3)根據(jù)蓋斯定律,反應①-反應②=反應③,所以K3=,由圖表可知,溫度升高,K1增大,K2減小,所以K3增大,即溫度升高,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升高溫度,平衡向吸熱方向移動,反應③為吸熱反應,故答案為:K3=;吸熱;
    (4)反應③CO2(g)+H2(g)CO(g)+H2O(g)是一個反應前后氣體體積不變的吸熱反應,壓強、催化劑對化學平衡的移動無影響,增大反應物濃度或減小生成物的濃度、升高溫度都能使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P2O5固體能和水反應生成磷酸,從而減少生成物濃度,平衡向右移動,故選CE;
    (5)平衡時CO的轉化率為60%,則CO的濃度變化量=2mol/L×60%=1.2mol/L,則:
    ????????????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L):2??? ? 3?????????? ?0???? ?0
    變化(mol/L):1.2?? ?1.2???????? 1.2??? 1.2
    平衡(mol/L):0.8?? 1.8??????? 1.2??? 1.2?
    故平衡常數(shù)K==1,
    水蒸氣的轉化率==40%;
    830K,若只將起始時c(H2O)改為6mol/L,設反應的水蒸氣的濃度變化量為xmol/L,則:
    ?????????? ?CO(g)+H2O(g)?CO2(g)+H2(g)
    起始(mol/L):2???? 6??????? ??0???? ?0
    變化(mol/L):x???? x???????? x?????? x
    平衡(mol/L):2-x?? 6-x????? ? x????? ??x?
    故=1,解得y=1.5,所以水蒸氣的轉化率為=25%,故答案為:40%;1;25%。
    【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3)中平衡常數(shù)的關系,要注意方程式相減,平衡常數(shù)相除;方程式相加,平衡常數(shù)相乘,方程式×n,平衡常數(shù)為n次冪。

    17.已知:,為合成某種液晶材料的中間體M,有人提出如下不同的合成途徑:

    (1)常溫下,下列物質能與A發(fā)生反應的有_______ (填序號)
    a.乙酸 b.Br2/CCl4 c.乙酸乙酯 d.KMnO4/H+溶液
    (2)M中官能團的名稱是___________,由C→B反應類型為________ 。
    (3)由A催化加氫生成M的過程中,可能生成的中間產(chǎn)物除了還有________(寫結構簡式)。
    (4)檢驗B中是否含有C可選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___。
    (5)C的一種同分異構體E具有如下特點:a.分子中含—OCH2CH3 b.苯環(huán)上只有兩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氫原子,寫出E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 (1). b、d (2). 羥基 (3). 還原反應(或加成反應) (4). (5). 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 (6).
    【解析】
    【分析】
    由合成路線可知,A→M發(fā)生-CHO和C=C的加成反應,B→M為苯環(huán)的加成反應,結合信息可知,D→C發(fā)生取代反應,C為,C→B為-CHO的加成反應,結合有機物的結構與性質分析解答。
    【詳解】(1)A中含C=C,能與溴水發(fā)生加成反應,C=C、-CHO均能被高錳酸鉀氧化,故答案為:bd;
    (2)由結構簡式可知,M中含-OH,名稱為羥基,C→B為-CHO的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故答案為:羥基;加成反應(或還原反應);
    (3)由A催化加氫生成M的過程中,C=C、-CHO均能與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則生成的中間體為或,故答案為:;
    (4)檢驗B()中是否含有C(),可以利用醛基的性質檢驗,選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產(chǎn)生銀鏡(或磚紅色沉淀)即可證明,故答案為:銀氨溶液(或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
    (5)C為,其同分異構體E具有如下特點:a.分子中含-OCH2CH3、b.苯環(huán)上只有兩種化學環(huán)境不同的氫原子,則另一取代基為乙烯基,二者為對位的位置,E為,則E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加聚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n,故答案為:n。

    18.實驗室制備苯甲醇和苯甲酸的化學原理是:,。已知苯甲醛易被空氣氧化,苯甲醇的沸點為205.3℃;苯甲酸的熔點為121.7℃,沸點為249℃,常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34g;乙醚的沸點為34.8℃,難溶于水。制備苯甲醇和苯甲酸的主要過程如下所示:

    試根據(jù)上述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1)操作I的名稱是________,乙醚溶液中所溶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2)操作Ⅱ的名稱是________,產(chǎn)品甲是________。?
    (3)操作Ⅲ的名稱是________,產(chǎn)品乙是________。?
    (4)如圖所示,操作Ⅱ中溫度計水銀球上沿放置的位置應是____(填“a”、“b”、“c” 或“d”),收集乙醚產(chǎn)品的適宜溫度為___。

    【答案】 (1). 萃取分液 (2). 苯甲醇 (3). 蒸餾 (4). 苯甲醇 (5). 過濾 (6). 苯甲酸 (7). b (8). 34.8℃
    【解析】
    【分析】
    由流程結合題中信息可知,苯甲醛與KOH反應生成白色糊狀物為苯甲醇、苯甲酸鉀的混合物,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則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II為蒸餾,得到產(chǎn)品甲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鉀,加鹽酸發(fā)生強酸制取弱酸的反應,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則操作Ⅲ為過濾,則產(chǎn)品乙為苯甲酸,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由流程可知,苯甲醛與KOH反應生成苯甲醇、苯甲酸鉀,然后加水、乙醚萃取苯甲醇,則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II為蒸餾,得到產(chǎn)品甲為苯甲醇;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鉀,加鹽酸發(fā)生強酸制取弱酸的反應,生成苯甲酸,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則操作Ⅲ為過濾,則產(chǎn)品乙為苯甲酸。
    (1)據(jù)上述分析,操作Ⅰ為萃取、分液;乙醚溶液中的主要成分是苯甲醇,
    故答案為:萃取(分液);苯甲醇;
    (2)乙醚溶液中含苯甲醇,操作II為蒸餾,得到產(chǎn)品甲為苯甲醇,故答案為:蒸餾;苯甲醇;
    (3)水溶液中含苯甲酸鉀,加鹽酸發(fā)生強酸制取弱酸的反應,生成苯甲酸,常溫下,在水中的溶解度為0.34g,苯甲酸的溶解度小,則操作Ⅲ為過濾,則產(chǎn)品乙為苯甲酸,故答案為:過濾;苯甲酸;
    (4)蒸餾時,溫度計的水銀球應在蒸餾燒瓶的支管口附近,則溫度計水銀球的放置位置為b;根據(jù)乙醚的沸點為34.8℃可知,需要控制蒸氣的溫度為34.8℃,故答案為:b;34.8℃。

    19.下圖中①~⑨是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相應的元素,請從中選擇合適的元素回答問題:

    (1)根據(jù)元素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特征,元素周期表可劃分為五個區(qū)域,①元素位于周期表的________區(qū)。元素⑨的價電子排布式為___________。
    (2)②、⑥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立體構型為________,其中心原子的雜化軌道類型為____________。
    (3)元素⑦與CO可形成X(CO)5型化合物,該化合物常溫下呈液態(tài),熔點為-20.5 ℃,沸點為103 ℃,易溶于非極性溶劑,據(jù)此可判斷該化合物晶體屬于_______晶體(填晶體類型)。元素⑦的未成對電子數(shù)為_____個。
    (4)元素⑧的二價陽離子與過量的④的氫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元素⑧的單質的晶胞結構如圖:已知晶胞的棱長為a cm,NA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則該晶體的密度為______g/cm3(用a、NA表示)。

    【答案】 (1). s (2). 3d104s2 (3). 平面正三角形 (4). sp2雜化 (5). 分子 (6). 4 (7). Cu2++4NH3·H2O=[Cu(NH3)4]2++4H2O (8).
    【解析】
    【分析】
    根據(jù)元素周期表的位置,①為H、②為B、③為C、④為N、⑤為O、⑥為F、⑦為Fe、⑧為Cu、⑨為Zn,結合物質結構和晶胞的計算方法分析解答。
    【詳解】(1)①為H,最外層只有一個電子,位于s區(qū);元素⑨為Zn,為30號元素,價電子排布式為3d104s2,故答案為:s;3d104s2;
    (2)②、⑥兩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為BF3,B形成3個σ鍵,孤對電子數(shù)為==0,B采用sp2雜化,BF3立體構型為平面正三角形,故答案為:平面正三角形; sp2雜化;
    (3)元素⑦與CO可形成Fe(CO)5型化合物,該化合物常溫下呈液態(tài),熔沸點較低,符合分子晶體的特征;鐵為26號元素,電子排布式為1s22s22p63s23p63d64s2,3d上有4個未成對電子,故答案為:分子;4;
    (4)元素⑧的二價陽離子為Cu2+,④的氫化物的水化物為NH3?H2O,Cu2+與過量NH3?H2O反應,生成配離子[Cu(NH3)4]2+和水,其離子方程式為:Cu2++4NH3?H2O═[Cu(NH3)4]2++4H2O;晶胞中銅原子數(shù)目=8×+6×=4,晶胞質量=g,晶胞體積=a3cm3,則該晶體的密度= g/cm3,故答案為:Cu2++4NH3?H2O═[Cu(NH3)4]2++4H2O;。

    20.化合物A(分子式為C6H6O)是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變?yōu)榉奂t色。A 的有關轉化反應如下(部分反應條件略去):

    已知:(R表示烴基)。
    (1)寫出A 的名稱:________;檢驗A需用的試劑是__________。
    (2)寫出G中含氧官能團的名稱:_________和_________。
    (3) C的分子式_________ ;為D的結構簡式為____________。
    (4)F和D互為同分異構體。寫出反應E→F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
    (5)某化合物是E的同分異構體,且分子中只有兩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寫出該化合物的結構簡式:_______(任寫一種)。
    【答案】 (1). 苯酚 (2). 氯化鐵溶液或溴水 (3). (酚)羥基 (4). 酯基 (5). C6H10O (6). (7). (8). 或
    【解析】
    【分析】
    化合物A(分子式為C6H6O)是一種有機化工原料,在空氣中易被氧化變?yōu)榉奂t色,所以A是苯酚,結構簡式為:,A在一定條件下和氫氣發(fā)生加成反應生成B,B為,B被重鉻酸鉀溶液氧化生成C,C為,根據(jù)信息,C反應生成D,D為,C經(jīng)過一系列反應生成E,E反應生成F,F(xiàn)和D互為同分異構體,所以E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F,則F的結構簡式為:,據(jù)此分析解答。
    【詳解】(1)根據(jù)以上分析知,A為,名稱為苯酚;可以通過氯化鐵溶液或溴水檢驗酚,加入氯化鐵溶液變成紫色,或加入溴水生成白色沉淀,故答案為:苯酚;氯化鐵溶液或溴水;
    (2)根據(jù)G()的結構簡式知,G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團有:羥基和酯基,故答案為:羥基、酯基;
    (3)根據(jù)上述分析,C為,分子式為C6H10O;D為,故答案為:C6H10O;;
    (4)F的結構簡式為:,在加熱、濃硫酸作催化劑條件下E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F,所以反應E→F的化學方程式為:,故答案為:;
    (5)E為,分子式為C7H14O,E的同分異構體的分子中只有兩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符合條件的結構簡式有:或,故答案為:或。
    【點睛】本題的易錯點為(5)中同分異構體的書寫,要注意分子中只有兩種不同化學環(huán)境的氫原子,而結構中含有7個碳原子,說明結構具有較高的對稱性,不容易考慮到。


    英語朗讀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xiàn)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lián)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