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08 力講和練

1.了解:彈性與彈性形變的概念;萬有引力的概念;重心的概念。
2.會:進行力的三要素作圖;進行重力的計算;分析增大或減小摩擦力的實例。
3.理解: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三要素;彈力的概念;重力的概念;摩擦力的概念。
4.掌握: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探究。
5.認識:力的單位;彈力的基本特征;靜摩擦力和滑動摩擦力。
6.能:利用彈簧測力計進行力的測量。

1.(2019·邵陽)俗話說“雞蛋碰石頭﹣﹣自不量力”,從物理學角度看( )。
A.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更大;B.先有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
C.雞蛋對石頭的沒有作用力;D.石頭和雞蛋間同時有等大的相互作用力
【答案】D。
【解析】石頭對雞蛋的作用力和雞蛋對石頭的作用力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ABC錯誤,D正確。故選D。
2.(2019·湘潭)《流浪地球》電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質(zhì)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大小為F1,地球?qū)δ拘堑囊Υ笮镕2,則F1與F2的大小關系為( )。
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和地球?qū)δ拘堑囊κ窍嗷プ饔昧?,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C正確。
故選C。
3.(2019·菏澤)一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請你畫出木塊所受力的示意圖。

【解析】物體受重力g,支持力f,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如圖。

4.(2019·武威)關于生活中的一些常識,下列數(shù)據(jù)符合事實的是( )。
A.一個蘋果所受重力約為 B. 家用空調(diào)的電功率約為100kW
C.物理課本中一張紙的厚度約為1mm D. 人的正常體溫約為
【答案】A。
【解析】A、一個蘋果的質(zhì)量在120g=0.12kg左右,受到的重力為G=mg=0.12kg×10N/kg=1.2N.故A符合實際;
B、家用空調(diào)的工作電流在5A左右,其功率在P=UI=220V×5A=1100W=1.1kW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人的頭發(fā)的直徑在75μm左右,物理課本一張紙的厚度與此差不多,在100μm=0.1mm左右。故C不符合實際;
D、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A。
5.(2018·益陽)雜技演員站在樓梯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人沒與墻面接觸,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圖。則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圖正確的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點在人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支持力的方向豎直向上,因為人處于靜止狀態(tài),所以,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故ACD錯誤,B正確。故選B。
6.(2018·徐州)用橡皮筋、回形針、棉線、小瓶蓋、牙膏盒、鐵絲、鉤碼和刻度尺等,做一個如圖所示的橡皮筋測力計。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A.刻度可以標在牙膏盒上; B.可以把回形針上端當作指針;
C.可以利用鉤碼拉伸橡皮筋標注刻度D.不同橡皮筋做的測力計量程都相同

【答案】D。
【解析】A.如圖橡皮筋固定在牙膏盒上,豎直放置,測量物體重時,橡皮筋豎直向下伸長,所以刻度可以標在牙膏盒上,故A正確;
B.回形針與托盤固定在一起,橡皮筋伸長時隨托盤一起向下運動,所以可以把回形針上端當作指針,故B正確;
C.因為鉤碼的重一定,即每個鉤碼的重相同,所以可以利用懸掛不同鉤碼時,拉伸橡皮筋的不同長度,來標注刻度,故C正確;
D.材質(zhì)或粗細不同的橡皮筋,其彈力不同,所以做成測力計后,其量程也不同,故D錯誤;故D錯誤,符合題意。
7.(2019·菏澤)下列關于摩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行車的鋼圈與剎車閘皮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
B.滑冰時,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
C.人在正常行走時,腳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
D.劃火柴時,火柴頭和砂紙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
【答案】B。
【解析】A、自行車的鋼圈與剎車閘皮之間發(fā)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A錯誤;
B、滑冰時,冰刀與冰面之間發(fā)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B正確;
C、人在正常行走時,腳向后蹬地,與地面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腳與地面間的摩擦是靜摩擦,故C錯誤;
D、劃火柴時,火柴頭和砂紙之間發(fā)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D錯誤。故選B。
8.(2019·岳陽)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實驗中,

(1)如圖,將長方體木塊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滑動摩擦力大小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2)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序號
木塊放置情況
挾觸面
壓力F/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1
平放
木板
4
1.2
2
平放
木板
6
1.8
3
平放
木板
8
2.4
4
側(cè)放
木板
8
2.4
5
平放
木板上鋪棉布
6
2.6
6
平放
木板上鋪毛巾
6
3.2
①分析2、5、6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相關結(jié)論,下列實例與結(jié)論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A.用力壓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筆字 B.汽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②分析______(填序號)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的面積無關。
③分析1、2、3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寫出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的關系式為:f=______。
【答案】(1)等于;(2)①B;②3、4;③0.3F。
【解析】(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時,木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2)①分析序號2、5、6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摩擦力越大; A、用力壓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筆字,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加摩擦力的,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②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的面積無關,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相同,改變接觸面的大小,所以需分析3、4兩組數(shù)據(jù); ③分析1、2、3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摩擦力越大,且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即,由此可以得出:f=0.3F。
故答案為:(1)等于;(2)①B;②3、4;③0.3F。

一、力
1.力:力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
(1)力的性質(zhì):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2)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是否改變一般指:物體的運動快慢是否改變(速度大小的改變)和物體的運動方向是否改變。
(3)力的單位:國際單位制中力的單位是牛頓簡稱牛,用N表示。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叫力的三要素。
3.力的示意圖: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二、彈力
1.彈力
(1)彈性:物體受力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又恢復到原來的形狀的性質(zhì)叫彈性。
(2)塑性:物體受力時發(fā)生形變,失去力后不能恢復原來形狀的性質(zhì)叫塑性。
(3)彈力:物體由于發(fā)生彈性形變而受到的力叫彈力;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性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彈力的基本特征
(1)彈力產(chǎn)生于直接接觸的物體之間,任何物體只要發(fā)生彈性形變,就一定會產(chǎn)生彈力,不相互接觸的物體之間不會發(fā)生彈力作用。
(2)彈力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拉力(如橡皮筋、彈簧等),另一類是壓力和支持力(如桌面對書本的支持力和書本對桌面的壓力)。
3.彈簧測力計
(1)用途:測量力的大小。
(2)構造:彈簧、指針、刻度盤等。
每個彈簧測力計都有一定的測量范圍,拉力過大,彈簧測力計會被拉壞,使彈簧不能回復到原來的長度,因此在測量之前,先要估計所測力的大小,選擇合適的彈簧測力計來測量。
(3)彈簧測力計的使用
進行測量時,應做到:1)觀察量程、分度值(便于讀數(shù))。2)觀察指針是否指在零刻度(調(diào)零)。3)輕輕來回拉動掛鉤幾次,防止彈簧卡殼。4)測力時,要使彈簧中心的軸線方向跟所測力的方向一致,使指針和外殼無摩擦,彈簧不要靠在刻度板上。5)讀數(shù)時,視線要與刻度板面垂直。
三、重力
1.萬有引力:宇宙間任何兩個物體都存在互相吸引的力,這就是萬有引力。
2.重力:地面附近的物體,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重力的符號是G。
(1)重力區(qū)別于其他力的基本特征:1)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無論固體、液體、氣體都受地球的吸引;2)重力特指地球?qū)ξ矬w的吸引;3)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受力者是物體。
(2)重力的大?。和ǔ0阎亓Φ拇笮〗兄亓?。
1)重量的計算公式:G=mg,其中g=9.8N/kg,粗略計算的時候g=10N/kg。
G的含義:質(zhì)量為1kg的物體所受的重力為9.8N。
2)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指向地心)。
3)重力的作用點—重心:重力在物體上的作用點叫重心。質(zhì)地均勻外形規(guī)則的物體的重心,在它的幾何中心上。如球的重心在球心。方形薄木板的重心在兩條對角線的交點。
重心的位置不一定總在物體上,如圓環(huán)的重心在圓心,空心球的重心在球心。
3.穩(wěn)度:穩(wěn)度就是物體的穩(wěn)定程度,穩(wěn)度越大,物體就越不容易傾倒。
提高穩(wěn)度的方法:一是增大支持面,二是降低重心。
4.重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地理位置有關;即質(zhì)量越大,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在地球上,越靠近赤道,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小,越靠近兩極,物體受到的重力越大。
四、摩擦力
1.摩擦力:兩個互相接觸的物體,當它們要發(fā)生或已發(fā)生相對運動時,就會在接觸面上產(chǎn)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的力就叫摩擦力。
(1)摩擦力的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相對運動的方向相反;摩擦力有時起阻力作用,有時起動力作用。
(2)摩擦力的大?。夯瑒幽Σ亮Φ拇笮∨c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滑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之間有相對運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4)滾動摩擦: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上發(fā)生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5)靜摩擦力:相互接觸的兩個物體,當它們有相對運動趨勢,但它們之間處于相對靜止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
2.摩擦力應用
(1)理論上增大摩擦力的方法有:增大壓力、接觸面變粗糙、變滾動為滑動。
(2)理論上減小摩擦的方法有:減小壓力、使接觸面變光滑、變滑動為滾動(滾動軸承)、使接觸面彼此分開(加潤滑油、氣墊、磁懸?。?。
(3)在相同條件(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下,滾動摩擦力比滑動摩擦力小得多。

考點一:力
【經(jīng)典例題】(2019·河北)下列數(shù)值最接近實際情況的是( )。
A.一張紙的厚度約為0.1cm; B.正常騎行自行車的速度約為5m/s;
C.一支普通圓珠筆重約為2N;D.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約為4℃
【答案】B。
【解析】A、一張紙的厚度為100μm=0.1mm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人正常騎自行車的速度為5m/s=18km/h,故B符合實際;
C、一支普通圓珠筆的質(zhì)量約為10g=0.01kg,其重力G=mg=0.01kg×10N/kg=0.1N,故C不符合實際;
D、標準大氣壓下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B。
【點睛】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根據(jù)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可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趁熱打鐵】
1.(2018·龍東)下列估測與實際最相符的是( ?。?。
A.人覺得舒適的環(huán)境溫度為37℃;B.中學生的身高約為162mm;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為1.1m/s; D.托起兩只雞蛋的力約為10N
【解析】A、人體正常體溫在37℃左右,感覺舒適的溫度在23℃左右。故A符合實際;
B、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學生的身高略小于成年人,在162cm=1620mm左右。故B不符合實際;
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在4km/h=4×m/s≈1.1m/s左右。故C符合實際;
D、兩個雞蛋的質(zhì)量在100g=0.1kg左右,托起兩個雞蛋的力在F=G=mg=0.1kg×10N/kg=1N左右。故D不符合實際。故選C。
【點睛】解決此題要結(jié)合生活常識估測物體的質(zhì)量、人的正常體溫、中學生的平均身高等,物體的重力G=mg。解決此類問題要知道重力和質(zhì)量的關系式,并有一定的生活常識。
2.(2019·達州)下列關于力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個物體不接觸就一定不產(chǎn)生力;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
C.浸沒在水中向上運動的物體浮力可能小于重力;
D.隨著生產(chǎn)力的提高人類將會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
【答案】C。
【解析】A、兩個物體不接觸,也可以發(fā)生力的作用;如磁鐵吸引遠處的鐵釘,故A錯誤;
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與物體的相對運動方向相反,故B錯誤;
C、在水中向上運動的物體,若物體還受向上的拉力,受到的浮力可能小于重力,故C正確;
D、在實際生活中,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故D錯誤。故選C。
【點睛】解答此題要知道:生活中常見的力有重力、彈力和摩擦力,重力的產(chǎn)生不需要兩物體接觸;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的相對運動相反,不能說與物體的運動方向相反;判斷物體所受浮力大小和物體怎么運動無關;既省力又省距離的機械是不存在的。
3.(2017?綏化)下列有關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發(fā)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B.推門時離門軸越近,用力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只與力的作用點有關;
C.用水提水桶時,只有手對水桶施加了力,而水桶對手沒有力的作用;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對桌面的壓力不是彈力
【答案】A。
【解析】A: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發(fā)生形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故A正確。
B:推門時離門軸越近,用力越大,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作用點有關,另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也影響力的作用效果;故B錯誤。
C:因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水提水桶時,只有手對水桶施加了力,同時水桶對手也有力的作用,故C錯誤。
D:放在桌面上的水杯對桌面的壓力是由于水杯發(fā)生彈性形變而產(chǎn)生的,故屬于彈力,故D錯誤。
【點睛】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作用的相互性、彈力。力的作用效果一是改變物體的形狀,二是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力的三要素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由于發(fā)生形變而產(chǎn)生的力叫彈力。
4.(2019·海南)按照要求規(guī)范作圖(作圖時請用刻度尺,并把圖線畫清晰)。在圖中畫出茶壺受重力的示意圖。

【答案】如圖所示。
【解析】根據(jù)重力的方向為豎直向下,由重心位置畫出一帶箭頭的線段即可。如圖所示。
5.(2019·湘潭)《流浪地球》電影中描述到了木星。木星質(zhì)量比地球大得多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大小為F1,地球?qū)δ拘堑囊Υ笮镕2,則F1與F2的大小關系為( )。
A.F1<F2 B.F1>F2 C.F1=F2 D.無法確定
【答案】C。
【解析】木星對地球的引力和地球?qū)δ拘堑囊κ窍嗷プ饔昧?,大小相等,所以F1=F2,故C正確。故選C。
【點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本題考查了相互作用力的特點,是一道基礎性題目。
6.(2019·濟南市歷城區(qū)中考一模)下列對有關數(shù)據(jù)的估計,與實際情況相符的是( ?。?。
A.初中生跑50m所用的時間約為4s ;
B.人體的正常體溫約為37℃;
C.70W家用電風扇正常工作時電流約為320mA;
D.物理課本受到的重力約為4N
【答案】BCD。
【解析】A、初中生50m跑的時間一般在8s左右。故A不符合實際;
B、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在37℃左右,變化幅度很小。故B符合實際;
C、電風扇額定電壓為220V,70W電風扇正常工作時電流約為I==≈0.32A=320mA.故C符合實際;
D、物理課本的質(zhì)量在400g=0.4kg左右,受到的重力在G=mg=0.4kg×10N/kg=4N左右。故D符合實際。故選BCD。
【分析】物理學中,對各種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們應該加強鍛煉的重要能力之一,這種能力的提高,對我們的生活同樣具有很大的現(xiàn)實意義。首先對題目中涉及的物理量有個初步的了解,對于選項中的單位,可根據(jù)需要進行相應的換算或轉(zhuǎn)換,排除與生活實際相差較遠的選項,找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答案。
7.(2019·臨沂市平邑縣中考二)起飛時火箭對噴出的燃氣施加一個向下的力,由于   ,燃氣同時對火箭施加一個向上的力,使火箭上升。
【答案】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析】火箭起飛時火箭對噴出的氣體有向下的力,同時氣體對火箭產(chǎn)生了向上巨大的推力,使火箭上升,這說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故答案為: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8.(2017?伊春)在春季運動會上,班級的男同學吹氣球使發(fā)現(xiàn):用手輕輕一壓,氣球就變扁了,說明力可以改變  ??;用手輕輕一推,氣球就向一側(cè)飛走了,說明力可以改變   。
【答案】物體的形狀、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解析】用手輕輕一壓,手對球用了力,氣球就變扁了,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用手輕輕一推,氣球就向一側(cè)飛走了,氣球由靜止變?yōu)檫\動,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點睛】考查力的作用效果。力的作用效果有兩個:①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fā)生形變;②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fā)生變化、運動方向發(fā)生變化。
考點二:彈力
【經(jīng)典例題】(2017?宜昌)幾位同學使用彈簧拉力器鍛煉身體,每位同學都可以將彈簧拉力器拉開至兩臂伸直,兩臂伸直時對彈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 )。
A.幾個同學都一樣大 B.手臂長的同學 C.體重大的同學 D.力氣大的同學
【答案】B。
【解析】因為彈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長越長,所以在同樣拉開三根彈簧的情況下,我們還要比較兩位同學誰把彈簧拉得更長;它們都將手臂撐直了,那么手臂長的同學當然就用了更大的力。故,答案是B。
【點睛】拉力的大小不僅取決于彈簧的根數(shù),同時與彈簧的伸長有著直接的關系;因為彈簧所受拉力越大,伸長會越長。。
【趁熱打鐵】
1.(2019·菏澤市中考模擬)小明同學利用A、B兩物體、海綿等器材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如圖所示。
(1)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   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2)比較甲。乙兩圖所示實驗,能夠得到的結(jié)論是在   相同時,   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通過比較圖   和   所示實驗。
(4)小明同學實驗時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如圖丁所示。他發(fā)現(xiàn)它們對泡沫的壓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結(jié)論是:壓力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無關。你認為他在探究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是   。
(5)有些公共汽車配備逃生錘,遇害到緊急情況時,乘客可以用逃生錘打破玻璃逃生,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錘外形應選圖中的   。


【答案】(1)海綿的凹陷程度;(2)接觸面積;壓力;(3)甲;丙;(4)沒有控制壓力相同;(5)D。
【解析】(1)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物體的形變量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實驗中小明是通過觀察海綿的凹陷程度來比較壓力作用效果的。
(2)由圖甲、乙所示實驗控制,物體間的接觸面積相同而壓力不同,力的作用效果不同,由此可得:在接觸面積相同時,壓力越大,壓力作用效果越明顯。
(3)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面積大小的關系”,應控制壓力相同而受力面積不同,應通過比較圖 甲和 丙所示實驗。
(4)將物體B沿豎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兩塊,物體間的接觸面積與物體間的壓力都發(fā)生變化,實驗沒有控制物體間的壓力相等,由此得出的結(jié)論是錯誤的。
(5)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應使物體的接觸面積小,由圖所示可知,逃生錘外形應選圖中的D;
故答案為:(1)海綿的凹陷程度;(2)接觸面積;壓力;(3)甲;丙;(4)沒有控制壓力相同;(5)D。
【點睛】本題考查了實驗現(xiàn)象分析,應用控制變量法分析圖示實驗現(xiàn)象即可正確解題。(1)力可以使物體發(fā)生形變,物體的形變量越大,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2)(3)(4)根據(jù)控制變量法的要求,根據(jù)實驗控制的變量與實驗現(xiàn)象分析圖示現(xiàn)象,然后答題。(5)在打擊力一定的情況下,為方便使玻璃破碎,接觸面積越小越好,分析圖示情景然后答題。
2.(2018·吉林)測力計是測量______(選填:“質(zhì)量”或“力”)的大小的儀器;在如圖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N。

【答案】(1)力;(2)4.4。
【解析】在如圖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指針位置在4N下面的第二小格,所以讀數(shù)是4.4N。
【點睛】重點是測力計及其讀數(shù),注意讀數(shù)時先看清楚量程,弄清楚分度值再讀數(shù),不要小看了讀數(shù),在考試中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測力計利用彈力及二力平衡的原理,是用來測量力的大小的儀器。
3.(2019·蘇州)圖中,物塊沿絕對光滑的斜面下滑,請畫出物塊受力的示意圖。

【解析】由于斜面是光滑的,所以此時物體不會受到摩擦力的作用,它只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和斜面對它的支持力的作用,支持力的方向是垂直于斜面向上的,如下圖所示。
【點睛】物體沿光滑斜面向下滑行,根據(jù)一重、二彈、三摩擦的順序進行受力分析,從而即可求解。讓畫所受力的示意圖,首先要明確其受哪幾個力,一個物體受多個力作用,畫力的示意圖時,要畫成共點力。
考點三:重力
【經(jīng)典例題】(2019·岳陽)對下列現(xiàn)象解釋合理的是( )。

A.運動員剛跳上去,又很快落下來--運動員受到重力
B.紙飛機離開手后,繼續(xù)飛行--紙飛機受慣性作用
C.用橡皮泥捏成的小船漂浮在水面上--浮力大于重力
D.用力推箱子,箱子未移動--推力對箱子做了功
【答案】A。
【解析】A、運動員起跳后會落回地面,是因為受到豎直向下的重力作用,故A正確;
B、紙飛機由于具有慣性,在離開手后仍能繼續(xù)前進,不是受到慣性,故B錯誤;
C、小船處于漂浮狀態(tài),則所受浮力等于重力。故C錯誤;
D、箱子在推力的方向上沒有通過距離,所以推力對箱子不做功,故D錯誤。故選A。
【點睛】(1)重力:地球附近的物體受到地球的吸引力;(2)慣性是物體的固有屬性,一切物體都有慣性;(3)漂浮的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所受浮力等于重力;(4)做功的兩個必要因素:作用在物體上的力,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移動距離。
【趁熱打鐵】
1.(2019·湘潭)如圖所示紙做的“不倒翁小鳥翅膀上裝有兩個回形針,將鳥嘴放在指尖上轉(zhuǎn)動而不會掉下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裝回形針降低了小鳥的重心; B.裝回形針升高了小鳥的重心;
C.小鳥的重心一定在其幾何中心上;D.小鳥不掉下來是因為鳥嘴上有膠水
【答案】A。
【解析】裝上回形針小鳥的重心降低,穩(wěn)定性增強;小鳥的形狀不規(guī)則,重心不在幾何重心上,鳥嘴上并沒有膠水,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本題考查重心的位置,難度不大。裝上回形針小鳥的重心降低,穩(wěn)定性增強;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重心在它的幾何重心上。
2.(2019·河南)如圖所示,當鐵球擺到最高點A時,請畫出它此時的受力示意圖。

【解析】鐵球A在最高點時,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過球心分別沿豎直向下方向和繩子斜向上方向畫一條有向線段,用“G”和“F”表示。如圖所示。
【答案】對鐵球受力分析,鐵球在最高點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然后根據(jù)力的示意圖的畫法進行作圖即可。
3.(2019·河北)形狀規(guī)則、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它的重心在它的 上。圖所示為質(zhì)量分布均勻但形狀不規(guī)則帶有小孔的薄木板,請用細棉線、刻度尺、筆和鐵架臺來確定它的重心。

(1)操作方法: 。
(2)判斷方法: 即為簿木板的重心。
(3)實驗中沒有利用到的物理知識: (填寫序號)
①二力平衡的條件
②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
③重力的大小跟物體質(zhì)量成正比
【答案】幾何中心;(1)用細棉線系住小孔將不規(guī)則的薄木板懸掛起來,當木板靜止時,用筆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畫出重力的作用線AB;②利用同樣的方法再畫出另一重力作用線CD;(2)AB、CD的交點;(3)③。
【解析】形狀規(guī)則且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其重心才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
(1)①用細棉線系住小孔將不規(guī)則的薄木板懸掛起來,當木板靜止時,用筆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畫出重力的作用線AB;②利用同樣的方法再畫出另一重力作用線CD。
(2)AB、CD的交點就是薄木板的重心。
(3)木板靜止時,根據(jù)二力平衡知識可知,受到的拉力和重力是一對平衡力,作用在同一直線上,
由于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的,這樣可保證重心一定在所畫的線上,而兩條線的交點就是重心的位置。
綜上所述,本實驗沒有用到的物理知識的③。
故答案為:幾何中心;(1)用細棉線系住小孔將不規(guī)則的薄木板懸掛起來,當木板靜止時,用筆和刻度尺在木板上畫出重力的作用線AB;②利用同樣的方法再畫出另一重力作用線CD;(2)AB、CD的交點;(3)③。
【點睛】本題是利用懸掛法來尋找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考查重心、找重心的操作方法及所用到二力平衡等的知識,有一定難度。形狀規(guī)則的重心就是物體所受的重力集中的作用于一點;重心分布于質(zhì)量、幾何形狀有關。質(zhì)量分布均勻的物體的重心一定在物體的幾何中心上。(1)(2)懸掛法找重心的過程,主要步驟是要在物體的不同點上懸掛并畫線,最后取交點便是要找的重心;(3)懸掛法是尋找不規(guī)則物體的重心的最簡便實用的方法,其主要依據(jù)是二力平衡條件和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
4.(2019·孝感市中考最后一模)重力為50N的物體放在斜面上,請用力的示意圖畫出此物體所受的力。

【解析】物體重力G=50N,過重心作豎直向下的重力G,過重心作沿斜面向上的摩擦力f,過重心作垂直于斜面向上的支持力F。如圖所示:
考點四、摩擦力
【典型例題】(2019·菏澤)下列關于摩擦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自行車的鋼圈與剎車閘皮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
B.滑冰時,冰刀與冰面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
C.人在正常行走時,腳與地面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
D.劃火柴時,火柴頭和砂紙之間的摩擦是滾動摩擦
【答案】B。
【解析】A、自行車的鋼圈與剎車閘皮之間發(fā)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A錯誤;
B、滑冰時,冰刀與冰面之間發(fā)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B正確;
C、人在正常行走時,腳向后蹬地,與地面之間有相對運動的趨勢,腳與地面間的摩擦是靜摩擦,故C錯誤;
D、劃火柴時,火柴頭和砂紙之間發(fā)生的是相對滑動,它們之間的摩擦是滑動摩擦,故D錯誤。故選B。
【點睛】根據(jù)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不同,可將摩擦力分為三種: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滑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滑動摩擦力;當一個物體在另一個物體表面滾動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滾動摩擦力;當兩個物體未發(fā)生相對運動,但有相對運動趨勢時,產(chǎn)生的摩擦力叫靜摩擦力。
【趁熱打鐵】
1.(2019·貴港)—個重50N的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10N的水平推力,箱子恰好做勻速直線運動,這時箱子受到的摩擦力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0N;當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時,箱子所受合力的大小為________N。
【答案】等于;8。
【解析】箱子在水平地面上運動,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水平推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因為箱子做勻速直線運動,所以摩擦力等于水平推力;當水平推力增大到18N時,由于摩擦力仍然為10N,所以箱子所受合力為8N。
2.(2019·益陽)如圖所示,用手握住一根重為G的長直鐵棒,使鐵棒沿豎直方向靜止時,鐵棒受到的摩擦力( )。

A.大小等于G
B.大小大于G
C.方向豎直向下
D.隨著手握棒的力增大而增大
【答案】A。
【解析】長直鐵棒處于靜止狀態(tài),豎直方向上的合力為零,即靜摩擦力等于重力G;握棒的力(壓力)變大時,靜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不變,方向豎直向上。故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長直鐵棒處于靜止狀態(tài),在豎直方向上受重力和靜摩擦力平衡,根據(jù)平衡判斷摩擦力的變化。
3.(2019·岳陽)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實驗中,

(1)如圖,將長方體木塊置于水平木板上,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滑動摩擦力大小
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
(2)實驗記錄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
序號
木塊放置情況
挾觸面
壓力F/N
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N
1
平放
木板
4
1.2
2
平放
木板
6
1.8
3
平放
木板
8
2.4
4
側(cè)放
木板
8
2.4
5
平放
木板上鋪棉布
6
2.6
6
平放
木板上鋪毛巾
6
3.2
①分析2、5、6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到相關結(jié)論,下列實例與結(jié)論相符的是______。(填字母代號)
A.用力壓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筆字 B.汽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
②分析______(填序號)兩組數(shù)據(jù)可得: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的面積無關。
③分析1、2、3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以寫出滑動摩擦力f與壓力F的關系式為:f=______。
【答案】(1)等于;(2)①B;②3、4;③0.3F。
【解析】(1)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時,木塊處于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則木塊在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和測力計的拉力是一對平衡力,所以滑動摩擦力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2)①分析序號2、5、6三組數(shù)據(jù)可知:壓力相同,接觸面越粗糙,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摩擦力越大; A、用力壓黑板擦擦去黑板上的粉筆字,是通過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的,故A不符合題意; B、汽車輪胎上有凹凸不平的花紋,是通過增加接觸面的粗糙程度來增加摩擦力的,故B符合題意。 故選:B。 ②要探究滑動摩擦力大小跟接觸面的面積無關,需要控制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大小相同,改變接觸面的大小,所以需分析3、4兩組數(shù)據(jù); ③分析1、2、3三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壓力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越大,摩擦力越大,且滑動摩擦力與壓力成正比,即,由此可以得出:f=0.3F。
故答案為:(1)等于;(2)①B;②3、4;③0.3F。
【點睛】(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知識可知,彈簧測力計水平方向勻速拉動木塊時,彈簧測力計才能測出摩擦力的大??;(2)①②影響摩擦力的因素是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根據(jù)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 ③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求解滑動摩擦力和壓力的關系。
4.(2019·巴中市巴州區(qū)中考一模)如圖所示,用24N的水平拉力F拉滑輪,可以使重20N的物體A以0.2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勻速運動,物體B重10N,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5N且不變。若不計輪重、彈簧測力計重、繩重和軸摩擦,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地面受到的摩擦力為5N; B. 滑輪移動的速度為0.4m/s;
C. 水平拉力F的功率為4.8W;D. 在2s內(nèi)繩子對物體A所做的功為4.8J
【答案】D。
【解析】A、圖中使用的是動滑輪,拉力F=2F左,
物體A受到向左的拉力:F左=F=×24N=12N,而fB=F示=5N,
物體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f地加上B的摩擦力fB,即F左=f地+fB,
所以地面受到的摩擦力:f地=F左-fB=12N-5N=7N,故A錯;
B、滑輪移動的速度v輪=V物=×0.2m/s=0.1m/s,故B錯;
C、拉力做功功率P===Fv輪=24N×0.1m/s=2.4W,故C錯;
D、A物體移動的距離為s=vt=0.2m/s×2s=0.4m,對A做功:W=F左s=12N×0.4m=4.8J,故D正確。故選D。
【點睛】A、物體A受到向左的拉力等于地面的摩擦力加上B的摩擦力,B對A的摩擦力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據(jù)此求地面受到的摩擦力;B、滑輪為動滑輪,滑輪移動的速度等于物體移動速度的二分之一;C、利用P=Fv求拉力做功功率;D、利用速度公式求物體A在2s移動的距離,利用W=F左s求做功大小。本題考查了使用滑輪時速度、功、功率的計算,知識點多、題圖復雜,要求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5.(2019·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中考一模)如圖是共享單車的照片。關于小明騎共享單車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小明在騎行過程中,后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是向后的;
B.小明騎共享單車在路口轉(zhuǎn)彎時,運動狀態(tài)沒有發(fā)生改變;
C.小明遇到紅燈,停止蹬車,車繼續(xù)向前運動是因為受到慣性作用;
D.小明坐在共享單車上,用腳向后蹬地使車向前滑行,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D。
【解析】A、自行車行駛時,后輪相對地面向后運動,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所以后輪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方向與電動車運動方向相同,即后輪受到摩擦力方向向前,故A錯誤;
B、小明騎車勻速轉(zhuǎn)彎時,運動方向不斷變化,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故B錯誤;
C、小明遇到紅燈,停止蹬車,共享單車繼續(xù)滑行是因為共享單車本身具有慣性繼續(xù)向前滑行,而不是受到慣性,故C錯誤;
D、小明坐在共享單車上,用腳向后蹬地使車向前滑行,腳給地一個力,地同時給車一個力,是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D正確。故選D。
【點睛】(1)自行車行駛時,后輪相對地面向后運動,摩擦力總是阻礙物體相對運動,摩擦力的方向與相對運動方向相反;(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的變化;(3)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4)利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6.(2019·遼陽市中考考前最后一卷)體育運動中涉及到了許多物理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r /> A.籃球投籃出手后如果外力全部消失,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
B.踢出去的足球最終會停下來,是因為受到摩擦阻力的作用;
C.多次用力墊起排球,手臂感到疼是因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D.射箭時,箭離開弓弦后由于受到慣性作用仍繼續(xù)向前飛行
【答案】ABC。
【解析】A、由牛頓第一定律知:籃球投籃出手后如果外力全部消失,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故A正確;
B、摩擦力是阻礙物體運動的力,足球最終停下來就是因為受到了地面摩擦力的作用,故B正確;
C、多次用力墊起排球,手臂感到疼,這是因為手臂對排球施加了力的作用,同時排球?qū)κ直垡灿幸粋€力的作用,說明了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C正確;
D、射箭時,箭離開弓弦后由于慣性仍繼續(xù)向前飛行,但慣性是物體的一種性質(zhì),不能說“受到慣性作用”,故D錯誤。故選ABC。
7.(2019·武漢市武昌區(qū)中考一模)共享單車是節(jié)能環(huán)保的交通工具,關于某同學騎共享單車上學的情形,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該同學騎行的速度有可能達到5m/s;
B. 該同學騎車勻速轉(zhuǎn)彎時,人和車的運動狀態(tài)都發(fā)生了改變;
C. 該同學上坡時猛蹬幾下,通過增大動能使自己具有更大的慣性;
D. 在騎行過程中,自行車前輪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向后的
【答案】C。
【解析】A、共享單車的速度約為5m/s;故A正確;
B、小明騎車勻速轉(zhuǎn)彎時,運動方向不斷變化,運動狀態(tài)不斷變化,故B正確;
C、騎自行車上坡前,往往要用力加緊蹬幾下,這樣可以增加自行車的速度,人和車的動能就會增加,上坡時就會有更多的動能轉(zhuǎn)化為重力勢能,這樣自行車就會爬得更高。不是為了增大慣性,故C錯誤;
D、自行車前輪是在后輪驅(qū)動下運動的,前輪相對地面有向前的運動趨勢,故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后,前輪對地面的摩擦力方向向前。故D正確。故選C。
【點睛】(1)騎自行車的速度為5m/s;(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運動狀態(tài)的改變包括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的變化;(3)一切物體在任何時候都有慣性,慣性是物體本身具有的一種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只與質(zhì)量有關;(4)在騎車人用力蹬車前進的過程中,后輪是主動輪,前輪是從動輪。正是由于地面對后輪的摩擦力,才導致后輪向前滾動。從物體上找物理知識是中考出題的一個方向,也揭示了物理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物理意識。
8.(2019·泰安市中考最后一模)如圖甲所示,小林用水平推力F把木塊向前推動,此過程中,推力F和木塊前進的速度v的大小隨時間t的變化情況分別如圖乙、丙所示。則:物體在0~1s內(nèi)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1~3s內(nèi)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5~6s內(nèi)摩擦力大小為______N。

【答案】100;200;200。
【解析】(1)從v-t圖象可知,0~1s內(nèi)物體的速度大小為0,即木塊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F-t圖象可知此時推力F1=100N,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此時摩擦力的大?。篺1=F1=100N;
(2)從v-t圖象可知,3~5s內(nèi)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由F-t圖象讀出此時推力F3=200N,
由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滑動摩擦力的大?。篺3=F3=200N;
物體在1~3s做加速直線運動,5~6s做減速運動,因為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所以1~3s和5~6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f2=f4=f3=200N。
故答案為:100;200;200。
【點睛】(1)從速度與時間圖象中分析0~1s內(nèi)物體的速度大小,由推力與時間圖象讀出此時推力大小,由二力平衡得到摩擦力大?。患纯傻贸霎攖=2s末物體所處的狀態(tài);(2)先從速度與時間圖象中3-5s得出物體勻速直線運動。然后對應的從F-t圖象中得出物體所受的推力,由二力平衡得到此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根據(jù)摩擦力的影響因素判斷出1~3s和5~6s時物體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本題從兩個圖象分析運動狀態(tài)、速度大小、推力大小、滑動摩擦力大小等,已知條件都包含在圖象中,要求能正確理解圖象,綜合性很強,有一定的難度。
9.(2019·鎮(zhèn)平縣九年級第一次中招)某同學在“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利用彈簧測力計拉動木塊在不同的表面運動,如圖所示:

(1)在實驗中應  ?。ㄟx填“加速”“勻速”或“減速”)拉動木塊,使拉力大小等于滑動摩擦力大小。
(2)分析甲、乙兩圖以得出結(jié)論:   滑動摩力越大;根據(jù)   兩圖可以探究滑動摩擦力與接觸面粗糙程度關系。
(3)完成甲、乙、丙實驗后,為了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該同學接下來的操作是   。
(4)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并不穩(wěn)定,若在進行甲圖實驗時木塊運動速度突然變大,木塊受到的滑動摩擦力將  ?。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某同學設計的改進裝置如圖丁所示,在拉動木板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仍然有較小幅度的抖動,出現(xiàn)這種象的原因可能是   。
【答案】(1)勻速;(2)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甲、丙;(3)分別改變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進行多次實驗;(4)不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勻。
【解析】(1)實驗中,必須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其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彈簧測力計測示數(shù)等滑動摩擦力的大小。
(2)由甲、乙兩次實驗可知,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乙中壓力大,摩擦力大,故在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研究在壓力相同時摩擦力與接觸面越粗糙程度的關系時,要控制壓力大小相同,故由甲丙兩次實驗可知:在壓力相同時,接觸面越粗糙程度,滑動摩擦力越大。
(3)為了使實驗結(jié)論具有普遍性,分別改變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進行多次實驗;
(4)木塊在運動過程中拉力突然變大,因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故滑動摩擦力將不變;根據(jù)影響摩擦力的因素可知,在壓力不變的情況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穩(wěn)定,即摩擦力是變化的,說明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同
故答案為:(1)勻速;(2)當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甲、丙;(3)分別改變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進行多次實驗;(4)不變;木板表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勻。
10.(2019·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中考一模)在“研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小明同學的三次實驗情況分別如圖甲、乙、丙所示:
(1)該實驗的關鍵是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木塊做   運動;根據(jù)   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若選擇圖甲和圖乙數(shù)據(jù)進行比較,得出的結(jié)論是:   。
(3)同組的小華重復丙圖的實驗,水平拉動木塊時,砝碼在木塊上突然水平向后發(fā)生滑動(沒有從木塊上脫落),則此時木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選填“等于”或“不等于”)

【答案】(1)勻速直線;二力平衡;(2)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小于。
【解析】(1)該實驗用彈簧測力計沿水平方向拉動木塊,使木塊做勻速直線運動,根據(jù)二力平衡條件可知,木塊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
(2)圖甲和圖乙中,壓力一定,乙中接觸面粗糙,測力計示數(shù)較大,得出的結(jié)論是: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3)砝碼在木塊上向后發(fā)生滑動(沒有從木塊上脫落),此時壓力不變,接觸面粗糙程度不變,滑動摩擦力不變,砝碼在木塊上突然水平向后發(fā)生滑動,說明木塊做加速運動,故木塊下底面所受摩擦力小于小明測得的數(shù)據(jù)。
故答案為:(1)勻速直線;二力平衡;(2)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3)小于。
【點睛】(1)根據(jù)二力平衡的條件分析;(2)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因素有兩個:壓力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研究與其中一個因素的關系時,要控制另外一個因素不變,根據(jù)圖中現(xiàn)象得出結(jié)論;(3)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大小、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結(jié)合力與運動的有關系分析。
11.(2019·常德市中考最后一模)如圖所示是小明“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銅塊和木塊的大小和形狀完全相同,實驗時:
(1)應使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______方向做______運動。
(2)比較(甲)、(乙)兩圖,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
(3)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的目的是使______相同;
(4)比較(乙)、(丙)兩圖,可得到的結(jié)論是______;
(5)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是______N.若物體不是做勻速運動,而是做加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______摩擦力;若物體做減速直線運動,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______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6)實驗時,小明先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diào)零,然后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則測出的摩擦力______實際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答案】水平;勻速直線;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壓力大??;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2.2;大于;小于;小于。
【解析】(1)“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實驗時要用彈簧測力計拉著物體沿水平方向做勻速直線運動;
(2)比較(甲)、(乙)兩圖可知,接觸面相同、壓力大小不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故結(jié)論為: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
(3)圖(乙)、(丙)中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即可以使壓力保持不變,同時還可通過改變疊放次序控制接觸面的變化;
(4)比較(乙)、(丙)兩圖可知,壓力大小相同,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不同,故結(jié)論為: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
(5)圖(甲)中彈簧測力計的分度值為0.2N,其示數(shù)為2.2N;當物體做加速運動時,拉力大于摩擦力,當物體做減速運動時,拉力小于摩擦力,只有做勻速直線運動時,二力才平衡;
(6)因為彈簧自身重力的作用,所以當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diào)零后,再在水平方向上測拉力的大小,指針的位置會有一定的回縮,至使所測出的摩擦力小于實際摩擦力的大小。
故答案為:(1)水平;勻速直線;(2)接觸面粗糙程度相同時,壓力越大,滑動摩擦力越大;(3)壓力大?。唬?)壓力大小相同時,接觸面粗糙程度越粗糙,滑動摩擦力越大;(5)2.2,大于,小于;(6)小于。
【點睛】(1)根據(jù)二力平衡可求摩擦力;(2)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圖甲、乙比較接觸面是相同的,壓力的大小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據(jù)此可得出結(jié)論;(3)將銅塊和木塊疊在一起可保證壓力大小不變,改變疊放的次序可使不同的接觸面與水平面接觸;(4)影響滑動摩擦力的因素有壓力的大小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圖乙丙比較壓力大小是相同的,接觸面粗糙程度不同,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不同,據(jù)此可得出結(jié)論;(5)讀取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應注意看清分度值以及刻度的延伸方向;物體在受平衡力的作用時,拉力與摩擦力才相等,當加速或減速運動時,兩個力是一對非平衡力,據(jù)此來分析其大小關系;(6)在豎直方向上對彈簧測力計調(diào)零,因彈簧自身重力的作用,會使指針所指的初始位置偏下方,再水平使用時,指針回縮,則測出的力的示數(shù)會變小。在“探究影響滑動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實驗中我們應注意兩種研究方法與一個物理原理的合理利用,兩個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轉(zhuǎn)換法(將摩擦力轉(zhuǎn)換為彈簧測力計的拉力);一個物理原理是二力平衡原理(在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時,拉力與摩擦力平衡);本題的易錯點在于對問題(4)的解答,要細心分析彈簧測力計豎直調(diào)零再水平使用時對測量結(jié)果的影響,防止顛倒。

英語朗讀寶
相關資料 更多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