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試卷共 150 分,考試時間 150 分鐘。
2.請將各題答案填寫在答題卡上。
3.本試卷主要考試內(nèi)容:部編版選擇性必修下冊第一單元和第三單元第九課。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 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 5 小題,1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題。
材料一:
在新時代的文化語境下,傳統(tǒng)文學作品的再研究不僅是學術發(fā)展的需求,更是文化傳承的
責任。尤其是《楚辭》這樣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它不僅是中國文學的源頭之一,也展示出
獨特的音樂性特征,為中國古代音樂與詩歌的關系提供了經(jīng)典的研究素材。深入挖掘《楚辭》
音樂性文本特征,不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典文學的藝術魅力,也能為探討文學、音樂與文化
的關系、推動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審美的融合提供有益的助力。
由某文史學者譯注的《楚辭》一書,從語言、歷史與文化等多個層面深入剖析了楚辭的藝
術特色,其中許多音樂性特征得到了細致的解讀,使得現(xiàn)代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楚辭》的獨
特藝術魅力。
第一,“兮”字的獨特作用?!冻o》中對“兮”字的頻繁使用,成為其音樂性特征的標
志性元素。“兮”字不僅是語法中的助詞,更具有顯著的音樂性作用。一方面,它在句尾時具
有延長音節(jié)發(fā)音的作用,能夠營造出一種迂徐、舒緩的節(jié)奏感?!百狻弊值氖褂茫粌H能夠增
強文本的對稱感,也能使朗誦時的節(jié)奏變得舒緩,富有音樂的流動感。另一方面,它在句中相
當于音樂中的休止符,短暫的停頓調(diào)節(jié)了語句的節(jié)奏感,由此也使《楚辭》的文本能夠更加靈
活地與祭祀、音樂或舞蹈的節(jié)奏相融合,展現(xiàn)出楚地文化的音樂特殊性,從而增強文本的感染
力和情感張力。
第二,疊詞的巧妙運用。通過疊詞的巧妙運用,《楚辭》構(gòu)建了一種既有規(guī)律又不失變化
的音樂節(jié)奏,從而體現(xiàn)出高度的音樂美感。疊詞的重復使用使詩句在節(jié)奏上更加穩(wěn)定和規(guī)整,
在音韻上更加和諧優(yōu)美,在畫面上更有立體感,在情感表達上也更具層次感。例如,《九歌》
中的疊詞如“磊磊”“蔓蔓”等頻繁出現(xiàn),不僅展現(xiàn)了生動的畫面感,也增強了詩句的音樂性。
其中擬聲詞型疊詞如模擬鳥鳴聲的“啾啾”,模擬水流聲的“潺潺”,更是傳神地將自然樂音
融入文本之中,展現(xiàn)出渾然天成的音樂美感。
第三,情感的音樂性表達。屈原通過對音節(jié)和節(jié)奏的巧妙控制,使作品中的情感波動更具
張力,也使情感在吟誦中得以更深刻地傳達。一方面,楚辭通過節(jié)奏的變化生動傳達了情感的
高潮與低谷。比如,在《九歌》的祭神歌中,情感表達由平緩的節(jié)奏開始,逐漸進入高潮,再
通過“兮”字的延長和音韻的變化回到低谷,從而展現(xiàn)出詩歌中情感的起伏。這種音樂性的安
排,使得《楚辭》不僅是詩歌的藝術表達,也充滿了音樂般的跌宕起伏。另一方面,通過音調(diào)
的變化,楚辭中的情感得以多層次地表達。例如,《天問》中屈原以提問的方式表達對人生的
深刻思考,通過不同的音調(diào)和節(jié)奏的變化,傳達了對生命意義的持續(xù)追問與多重探討。這種音
調(diào)的變化與情感深度的結(jié)合,賦予了《楚辭》如同音樂作品般的深邃與層次感。
【高二語文 第 1 頁(共 8 頁)】
總體而言,該書對《楚辭》音樂性文本特征的挖掘與展示,進一步豐富了詩歌語言的研究范疇,推動
了詩歌語言的多元化發(fā)展,也將為當今的文化和藝術創(chuàng)新提供靈感。
(摘編自李傲《楚辭音樂性文本特征剖析———評〈楚辭〉》)
材料二:
屈原的楚辭創(chuàng)作能夠獲得巨大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目前已被學者廣泛關注的屈原的愛國精神、
個性才情以及楚地的原始文化、巫風習俗等影響因素,屈原對華夏文化的認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司馬
遷曾經(jīng)稱屈原“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又稱“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
致志焉”。屈原作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其濃厚的家國情懷歷來為人所稱道。其實,通過
閱讀屈原的作品,人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對宗國故土的深摯愛戀之外,屈原還表現(xiàn)出對華夏文化的認同,這種
文化認同對楚辭的發(fā)展產(chǎn)生了重要影響。
②屈原對華夏人文始祖的認同與歸屬,除了一般意義上的血緣關系,還有著更深層次的文化心理認同,即
屈原對華夏文明的以可與接受。不同的族群之所以最終能夠融為一體,除了原有的血緣紐帶,人們對華夏
人文始祖及其所開啟的華夏文明的高度認同發(fā)揮著更為重要的凝聚作用。正因為如此,從本質(zhì)上講,新興
的華夏族就是一個基于血緣而又在某種程度上超越了血緣關系的“文化共同體”。在戰(zhàn)國時代,中原地區(qū)
各諸侯皆宣稱自己為“華夏”后裔,說明這一時期華夏文明已具有強大的吸引力與凝聚力。
從五帝時代華夏文明的開啟,到夏商周時期文明程度的不斷提升,在華夏文明產(chǎn)生與早期發(fā)展歷程中,
黃帝、顓頊、堯、舜、禹、商湯和周文王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屈原對他們無比崇敬、傾情謳歌,其所反映
的正是屈原思想意識中對自五帝至三代華夏文明發(fā)生發(fā)展歷史的高度認可與自覺接受。
屈原對華夏文化的認同,推動了楚辭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與價值提升。屈原的楚辭作品,既是中國文學最杰出
的經(jīng)典之一,也是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代表,對中國文學和中華文化都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屈原精神、
楚辭藝術經(jīng)過后人持續(xù)不斷地傳承與弘揚,早已融入中華文明血脈,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豐厚滋養(yǎng)。
(摘編自姚圣良《屈原對華夏文化的認同及其對楚辭的影響》)
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屈原在《楚辭》中通過頻繁使用“兮”字,增強了文本的對稱感,也使得朗誦時的節(jié)奏變得舒緩,富有
音樂的流動感。
B.屈原通過對詩歌押韻方式的精心設計,在《天問》中展現(xiàn)了情感的高潮與低谷,使情感在吟誦中得以深
刻地傳達。
C.黃帝、顓頊、堯、舜、禹、商湯和周文王在華夏文明產(chǎn)生與早期發(fā)展中都做出了突出貢獻,屈原對這些
人懷有崇敬之心。
D.屈原的愛國精神、個性才情以及他對華夏文化的認同等共同促成了楚辭創(chuàng)作的巨大成功,并對后世產(chǎn)生
了深遠影響。
2.根據(jù)材料內(nèi)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某文史學者譯注的《楚辭》重點解析了楚辭與現(xiàn)代流行音樂在節(jié)奏編排上的相似性,為《楚辭》音樂性
研究開辟了新方向。
B.疊詞的使用使詩句在節(jié)奏上穩(wěn)定規(guī)整,也使《楚辭》構(gòu)建了一種既有規(guī)律又有變化的音樂 節(jié) 奏,體
現(xiàn)出高度的音樂美感。
C.司馬遷在《史記》中對屈原的評價,不僅體現(xiàn)了屈原的文學才華和愛國精神,還揭示了《楚辭》獨特的
音樂性特征。
D.屈原對華夏人文始祖的認同,本質(zhì)上就是對血緣關系的認同,這在戰(zhàn)國時期是各諸侯的普遍認知,體現(xiàn)
了華夏文明的凝聚力。
【 高 二 語 文 第 2 頁 (共 8 頁 )】
3.下列對《楚辭》音樂性特征的借鑒,不恰當?shù)囊豁検?3 分)
A.在現(xiàn)代歌曲中,歌手模仿《楚辭》中“兮”字在句尾延長音節(jié)發(fā)音的方式,在歌詞句末添
加語氣助詞,增強歌曲的舒緩感和韻律感。
B.以《楚辭》疊詞構(gòu)建音樂節(jié)奏的方法,在現(xiàn)代音樂的歌詞中使用重復的擬聲詞,如“閃閃”
“嘩嘩”,來使節(jié)奏更穩(wěn)定且富有變化。
C.學習《楚辭》通過節(jié)奏傳達情感的方式,在現(xiàn)代音樂創(chuàng)作中,始終保持激昂且穩(wěn)定的節(jié)奏,
以此表達強烈而充沛的思想情感。
D.依據(jù)《楚辭》中音調(diào)變化與情感深度結(jié)合的特點,在現(xiàn)代音樂中運用不同的音高和旋律走
向,來表現(xiàn)歌曲中復雜多變的情感。
4.材料一是一篇書評,請簡要概括其論述思路。(4 分)
5.假如你負責組織一場中外文化交流活動,主題是“讓世界了解《楚辭》”,結(jié)合材料中《楚辭》
的音樂性和文化內(nèi)涵,你會設計哪些活動環(huán)節(jié)來讓外國友人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楚辭》的獨特
魅力?(6 分)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 4 小題,16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題。
守 窯 人
聶鑫森
夏末秋初,將年滿一個花甲的史長新,從浙江杭州乘高鐵來到地處湘東的醴陵,又打的來到城郊外的
溈山鎮(zhèn)溈山村,住進一家村民辦的小旅店“淘陶居”。
這一住就是二十天。
史長新很喜歡這個店名——“淘”是此地可淘寶、撿瓷;“陶”既是陶瓷之泛指,又是快樂之意。他
到這里來,為的就是淘寶撿瓷。 當初進村時,目光一掃各式各樣的招牌,他就走進了“淘陶居”的店堂。
更讓他高興的是,他與鬢發(fā)斑白的店主衛(wèi)焰生,竟然成了一見如故的好朋友。
今夜,史長新該打道回府了,他已用手機約好了網(wǎng)約車,九點來這里接他去醴陵高鐵站,然后乘十點
半的高鐵,四個小時后便到杭州,兒子會開小車來接他。至今為止,他只知道衛(wèi)焰生是農(nóng)民,是店主,還
是這一片古瓷窯、名老瓷廠遺址的許多義務“守窯人”中的一個。而衛(wèi)焰生也只知道史長新的名字和年紀
(入住須拿出身份證登記),還知道他是個來自外省的“撿瓷人”,卻不知道史長新在什么單位供職,是干
什么行當?shù)摹_@二十天,衛(wèi)焰生周到熱情地安排史長新的飲食起居,還穿著印了“守窯人”紅字的短袖白
汗衫,領著他到各個窯口參觀,到窯口附近的山中、水邊撿瓷,一邊講述關于瓷都的陳年舊事,真的辛苦
了。史長新要設個宴款待衛(wèi)焰生,一是道別,二是表示謝意。
下午三點多鐘,太陽開始西斜,店堂里沒有客人了,史長新和衛(wèi)焰生坐在一張桌子旁邊喝茶邊聊天。
“焰生兄,叨擾二十天,我該走了——單位來電話,說有一個重要會議要我參加?!?br>“我知道。”
“兄怎么知道?”
“我們村里有快遞點,昨天你去寄瓷片,一包一包的瓷片,你逐個填好發(fā)貨單貼上去,讓快遞
【高二語文 第 3 頁(共 8 頁)】
取走,整整忙了一天,我就知道你該揮手而別了?!毙l(wèi)焰生嘆了口氣,又說,“結(jié)識了你這個朋友,我很開
心,只是相處的日子太短了?!?br>“我哪里想回去?到這里來,我是如入寶山,淘寶撿瓷,陶然而樂,收獲極豐。這里從東漢中期就開始
燒陶制瓷,五代后以燒青瓷為主,宋元兩朝乃制青白瓷,明清時這塊地方有制瓷作坊五百多家。近百年來,
首創(chuàng)釉下五彩瓷,屢奪全國大獎。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所有的名老瓷廠遷入城內(nèi),留下這么多文旅打卡
的遺址,讓人羨慕??! 因有老兄做導游,我從那些古窯、老窯附近的廢瓷堆里,撿到了各個時期的青瓷、
白瓷、釉下五彩瓷的碎片。真的要感謝老兄你呀!”
“應該的。我是‘守窯人’啊!”
“這個名字真好,你們守護著一座座燒瓷窯的文脈,不,是守護著中華工匠文化的文脈!”
衛(wèi)焰生忍不住仰天大笑。
“長新兄,你比我小了近十歲,但你是博聞廣見的學兄。我見快遞包上的收件地址是‘杭州博物館’,
便猜想你應是館里修補古瓷器的大師,這些古舊瓷片你是最需要的。”
“對。 對。”
“還有些快遞包是寄給外省一些地方博物館的同行的……”
“你觀察得很細致。”
“這說明長新兄有大胸懷、大眼光?!?br>“不敢當,謝兄謬獎?!?br>“長新兄,你要走了,我想送你一個小禮物,一件印了紅字‘守窯人’的白短袖汗衫,因為……”
“因為這幾個字是焰生兄你的手筆。墻上也有你寫的條幅,都是行書,有王羲之《蘭亭序》帖的風韻,
我喜歡。再說我也是‘守窯人’啊!謝謝!”
史長新看看墻上的掛鐘,說:“請你去備幾道醴陵傳統(tǒng)佳肴和一瓶醴酒,由我做東設個便宴,我要和兄
好好喝幾杯?!?br>“這怎么行?理應我做東!”
“我為你——還有其他的守窯人——作了一首詩,標題是《贈衛(wèi)焰生兄及諸位醴陵守窯人》。我行囊里
帶了筆、墨、硯和宣紙,我馬上回房去,也用行書寫出來送給你。你不讓我做東,我就不寫了。”
“好好好,由你做東還不成?”
……………
這頓飯足足吃了兩個小時。幾道主菜都是衛(wèi)焰生親自烹炒的,并由他親自端上桌擺好。其他廚師和服務
員,只是打個下手和做些雜事。
史長新在飯前特意洗了澡,換上了衛(wèi)焰生所送的白短袖汗衫,“守窯人”幾個字紅得很鮮亮。
九點整,車在門前停下來。
“焰生兄,就此別過,后會有期!”
“長新兄,從溈山村出發(fā),這一路要經(jīng)過不少古窯、老窯的遺址,我已通知各處的守窯人,把種燈光依
次打亮,祝兄——我們的守窯人——一路順風!”
“謝謝!謝謝!”
【高二語文 第 4 頁(共 8 頁)】
古窯、老窯的輪廓燈,工房周圍的霓虹燈,流光溢彩,網(wǎng)約車如一尾猩紅色的魚,游在時彎
時直的波光里。
史長新的雙眼涌出了淚花。
一個月后,衛(wèi)焰生收到史長新寄來的一個禮物:用經(jīng)過裁截、磨削的古舊瓷片,由鋦銅釘拼
接成的一個小茶鐺,接縫處用金繕法施以金汁,稱得上是巧奪天工。
衛(wèi)焰生訂制了一個玻璃匣,把茶鐺置放進去,擺在殿堂的一張方案上,標簽上寫著:杭州史
長新先生制作。
(有刪改)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小說以史長新和衛(wèi)焰生為主角,敘述了史長新在醴陵淘瓷的經(jīng)歷以及與衛(wèi)焰生的交往,情節(jié)
簡單卻富有韻味。
B.文中對醴陵制瓷歷史的介紹,既豐富了小說內(nèi)容,又突出了此地深厚的陶瓷文化底蘊,為人
物活動提供了背景。
C.衛(wèi)焰生從快遞信息猜出史長新的身份,這一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他的細心與聰慧,也表現(xiàn)了史長新的
低調(diào)和疏忽。
D.文中對古窯、老窯輪廓燈等燈光的描寫以及將網(wǎng)約車比作魚的比喻,生動形象地烘托出離別
時的溫馨與不舍。
7.關于文中史長新和衛(wèi)焰生成為好朋友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他們都對陶瓷有著濃厚的興趣,史長新來此淘寶撿瓷,衛(wèi)焰生作為“守窯人”對陶瓷文化充
滿熱愛并熟悉相關歷史。
B.衛(wèi)焰生熱情周到地為史長新安排飲食起居,還不辭辛勞地帶領他參觀窯口、撿瓷并講述舊事,
使史長新深受感動。
C.兩人的身份、經(jīng)歷相近,且都有著質(zhì)樸善良的性格,在溝通中很容易就產(chǎn)生了共鳴,從而建
立起十分深厚的友誼。
D.他們在交流中相互尊重和欣賞,史長新贊賞衛(wèi)焰生守護文脈的行為,衛(wèi)焰生欽佩史長新在陶
瓷修復方面的造詣。
8.請根據(jù)小說內(nèi)容,談談你對“守窯人”這一稱呼的理解。(4 分)
9.小說在敘事結(jié)構(gòu)上有哪些特點?請結(jié)合文本簡要分析。(6 分)
二、古代詩文閱讀(35 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 5 小題,20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 題。
材料一:
薛能,字太拙,汾州人。會昌六年狄慎思榜登第。大中末,書判入等中選,補整厔尉,辟太
原、陜虢、河陽從事。李福鎮(zhèn)滑臺,表置觀察判官,歷御史、都官、刑部員外郎,福徙帥西蜀,
奏以
【高二語文 第 5 頁(共 8 頁)】
自副。成通中,攝嘉州刺史。造朝,遷主客、度支、刑部郎中,俄為同州刺史、京兆大尹,出
帥感化,入授工部尚書。復節(jié)度徐州,徙鎮(zhèn)忠武。廣明元年,徐軍戍溵水,經(jīng)許,能以軍多懷
舊惠,館待于城中。許軍懼見襲,大將周岌乘眾疑怒,因為亂,逐能據(jù)城,自稱留后,數(shù)日,
殺能并屠其家。
能治政嚴察,絕請謁。耽癖于詩,日賦一章為課。性喜凌人,格律卑卑,且亦無甚高論,嘗以
第一流自居,罕所拔拂。時劉得仁擅雅稱,持詩卷造能,能以句謝云:“千首如一首,卷初如
卷終。”蓋譏其無變體也。量人如此非厚德君子晚節(jié)尚浮屠奉法唯謹。資性傲忽,又多佻輕忤
世。及為藩鎮(zhèn),每易武吏。嘗命其子屬櫜鞬①,雅拜新進士,或問其故,曰:“渠消弭災咎
耳。”今有集十卷,及《繁城集》一卷傳焉。
(選自《唐才子傳·卷七》,有刪改)
材料二:
薛能,會昌間進士,自負過高,從事西川日,每短諸葛功業(yè),為詩曰:“陣圖誰許可,廟貌我
揶揄?!庇衷疲骸胺賲s蜀書宜不讀,武侯無可律吾身?!弊I李白曰:“我生若在開元日,爭遣
名為李翰林?!庇衷唬骸袄畎捉K無取,陶潛固不刊?!弊灶}其集云:“詩源何代失澄清,處處
狂波污后生。常感道孤吟有淚,卻緣風壞語無情。難甘惡少欺韓信,枉被諸侯殺禰衡??v到緱
山也無益,四方聯(lián)絡盡蛙聲。”放誕如此。后軍亂被害。
(選自《太平廣記》,有刪改)
材料三:
薛太拙僻于詩,日賦一章。于前人少所許可,間稱賈長江解詩,李青蓮及劉、白②而下無取
也。……然其七絕多佳作,其余比之雍陶、趙嘏尚有未逮,何論劉、白!
(選自《石園詩話》,有刪改)
[注]①秦鞬:裝箭與弓的袋子。②劉、白:劉禹錫、白居易。
10.材料一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每涂對一處給 1 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3 分)
量 A 人如此 B 非厚 C 德 D 君子 E 晚 F 節(jié)尚浮 G 屠 H 奉法唯謹。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攝嘉州刺史”與《離騷(節(jié)選)》“攝提貞于孟陬兮”中的“攝”意思不同。
B.“時劉得仁擅雅稱”,與《孔雀東南飛并序》“昔作女兒時”中的“時”意思相同。
C.“后軍亂被害”,與《項脊軒志》“然自后余多在外”中的“后”意思相同。
D.“及”,與《陳情表》“非獨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中的“及”意思相同。
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薛能仕途經(jīng)歷豐富,他先后在多地任職,歷任多種官職,如盩厔尉、御史、刑部員外郎
等,還曾被授予工部尚書這樣的重要職位。
B.薛能為人傲慢。劉得仁曾經(jīng)拿著詩卷拜訪薛能,薛能卻譏諷劉得仁的詩作“千首如一首,
卷初如卷終”,認為劉得仁的詩無變體。
【高二語文 第 6 頁(共 8 頁)】
C.薛能作為進士,自負過高。他十分熱衷于詩歌創(chuàng)作,又曾以第一流詩人自居,每日賦詩一章,
有集子十卷及《繁城集》一卷流傳。
D.薛能治政嚴明,杜絕請托拜謁之風,但他在藩鎮(zhèn)任職時,將親信任命為武官,讓兒子帶著
弓箭袋子拜見新進士,行為與世俗不相合。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與課本中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 分)
(1)迨諸父異爨,內(nèi)外多置小門墻,往往而是。(4 分)
(2)許軍懼見襲,大將周岌乘眾疑怒,因為亂,逐能據(jù)城。(4 分)
14.材料一、三的作者是如何評價薛能的詩歌創(chuàng)作的?請簡要概括。(3 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 2 小題,9 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 15~16 題。
九日寄維揚劉明仲①
賀 鑄②
揚舲③瓜步④背瓜洲,底處⑤孤亭是玉鉤。
蠟燭有心啼別夜,布帆無恙到南州。
黃華嘉節(jié)⑥與何事?白發(fā)故人分取愁。
賴有滄江知客恨,長年西北望京流。
[注]①劉明仲:詩人朋友。②賀鑄:北宋末年詩人,關心國事,郁郁不得志。③揚舲:行船。
④瓜步:瓜步山。⑤底處:何處。⑥黃華嘉節(jié):九月九日重陽節(jié)。黃華,菊花。
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
A.重陽時節(jié),詩人給在揚州的摯友劉明仲寄詩,并約定在揚州玉鉤亭碰面以敘舊暢聊。
B.“啼”字將無聲之泣轉(zhuǎn)化為有聲之悲,就像鳥兒夜啼般凄涼,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C.船的布帆在行駛過程中安然無恙,詩人借“布帆無恙”來表達對路途平安的祈愿希冀。
D.重陽節(jié)本是登高、賞菊的“嘉節(jié)”,但詩人以“與何事”的詰問打破了其表面的歡愉氣氛。
16.如何理解詩人的“客恨”?請結(jié)合詩歌內(nèi)容簡要分析。(6 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 1 小題,6 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
(1)過去的重慶,交通極為不便,因此李白才會在《蜀道難》中多次感慨:“ ▲ ,
▲ !”而如今,重慶四通八達,與過去真可說是有天壤之別。
(2)春天的遠郊公園,碧草爬到臺階上,鳥兒在林間鳴叫,與杜甫《蜀相》中“ ▲
, ▲ ”兩句所描繪的景色類似。
(3)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即將踏入的大學,時光在不經(jīng)意間飛速流逝,季節(jié)也在更迭變換,正
如屈原在《離騷(節(jié)選)》中說的:“ ▲ , ▲ 。”
三、語言文字運用(本題共 5 小題,20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8~22 題。
真正的瓷器,誕生于東漢時期。這時期的瓷器胎質(zhì)堅硬,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zhì)釉。
這個時期,中國已經(jīng)具備了較高水平的制瓷技術。隨著( 甲 ),中國瓷器生產(chǎn)進入了一個
時代。
【高二語文 第 7 頁(共 8 頁)】
唐代的瓷器制作技術與藝術創(chuàng)造,都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越窯青瓷如銀似玉,邢窯白瓷如冰似
雪,唐三彩色澤艷麗,形成了“南青、北白、唐三彩” A 的繁榮局面。
到了宋代,陶瓷的制作技術已經(jīng) B ,成了從古至今無法被超越的制高點。宋代主要有官
窯、哥窯、汝窯、定窯、鈞窯這五大名窯,后人不但難以超越,即使仿制,( )。宋代的瓷器
形制優(yōu)美,釉面光滑,有的顏色艷麗多變,有的則素凈淡雅。
元明清時期,制瓷業(yè)更加繁榮,其中以元代釉下青花和釉里紅等品種最為突出。元代景德鎮(zhèn)的
青花瓷,釉質(zhì)透明如水,胎體質(zhì)薄輕巧,潔白的瓷體與藍色文飾 C 給人素雅清新、生
機勃勃之感,成為中國瓷器的典型代表之一。明代除了著名的永宣青花,還創(chuàng)燒了青花五彩及斗彩
等名品。而清代不僅創(chuàng)燒了琺瑯彩、粉彩等品種,還是顏色釉發(fā)展的繁榮和鼎盛時期,代表了中國
瓷器生產(chǎn)的新水平,開創(chuàng)了中國瓷器發(fā)展史上的新紀源。
①瓷器的發(fā)展和發(fā)明,②不僅豐富了中國人民的物質(zhì)生活和精神生活,③還促進了中國和世
界的交流。④早在唐宋時期,瓷器就通過陸路和海路出口到世界各地是眾所周知的,⑤成為中國對
外貿(mào)易的重要組成部分。⑥瓷器作為一種文化符號和藝術載體,⑦也傳播了中國的文藝思想,⑧提
高了世界各地的審美觀念和生活方式。
18.請在文中畫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3 分)
19.文中第四段中有兩處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2 分)
20.文中最后一段標序號的部分有三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其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
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6 分)
21.請在文中括號內(nèi)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
不超過 12 個字。(4 分)
22.某文化遺產(chǎn)宣傳欄目計劃以“中國瓷器史”為主題策劃一期文化科普節(jié)目,現(xiàn)邀請你結(jié)合
以上材料,為該節(jié)目撰寫一則面向觀眾的節(jié)目簡介。要求信息準確,不超過 80 個字。(5
分)
四、寫作(60 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 分)
屈原屢遭貶謫,身處困境,卻依舊以高潔的品性、執(zhí)著的求索精神,奏響了“雖九死其猶
未悔”的壯麗悲歌。然而,有人認為一些歷史人物的精神在快節(jié)奏、物質(zhì)化的當下已沒有借鑒
意義,認為它們過于“理想化”,難以實踐。
以上材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考和思考?請結(jié)合材料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
個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語文 第 8 頁(共 8 頁)】

相關試卷

重慶市萬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PDF版附答案):

這是一份重慶市萬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卷(PDF版附答案),文件包含高二下期期中試題語文docx、語文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重慶市萬州區(qū)三中等多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重慶市萬州區(qū)三中等多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3月月考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慶市萬州區(qū)三中等多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3月月考語文試題原卷版docx、重慶市萬州區(qū)三中等多校聯(lián)考2024-2025學年高一3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1月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2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重慶市萬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重慶市萬州二中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重慶市萬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

重慶市萬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月考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語文三模試題(Word版附解析)

重慶市萬州第二高級中學2023屆高三語文三模試題(Word版附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中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