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華為Mate60使用的是國產(chǎn)麒麟9000s芯片,外媒猜測該芯片是7nm工藝,納米是一個基本物理量的單位,這個基本物理量是( )
A. 質(zhì)量B. 長度C. 時間D. 電流
2.蛇年春晚中的人形機器人與真人舞蹈演員一同表演了一場精彩的“AI機器秧歌”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機器人下蹲過程中,總是處于失重狀態(tài)
B. 在研究機器人的舞蹈動作時可將其視為質(zhì)點
C. 機器人手中勻速轉動的手絹邊緣上的一點始終處于受力平衡狀態(tài)
D. 機器人靜止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3.乒乓球比賽中,運動員發(fā)球時將乒乓球豎直上拋,若乒乓球受到的空氣阻力與速率成正比,從拋出開始計時,以豎直向上為正方向,下列描述乒乓球速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可能正確的是( )
A. B. C. D.
4.金屬球殼在某勻強電場中達到靜電平衡狀態(tài)后,周圍的電場分布如圖所示,其中a、d兩點關于球心對稱,則( )
A. 點電場強度不為0B. a點電勢等于d點電勢
C. a點電場強度小于d點電場強度D. a、間電勢差等于、d間電勢差
5.“天問二號”探測器即將出征,將再次創(chuàng)造中國航天新高度。假設“天問二號”繞地球的運動可視為勻速圓周運動,距地面的高度為h,飛行n圈所用時間為t,“天問二號”的總質(zhì)量為m,地球半徑為R,引力常量為G,則( )
A. 地球的質(zhì)量M=4π2n2R3Gt2
B.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4π2n2t2R2R+h3
C. 探測器的向心加速度a=GmR+h2
D. 探測器的線速度v= 2πnRt
6.有關下列四幅圖的描述,正確的是( )
A. 圖1中,勻速轉動的線圈此位置產(chǎn)生的電動勢恰好為零
B. 圖2中,變壓器原副線圈電流之比I1I2=n1n2
C. 圖3中,強磁體從帶有裂縫的鋁管中靜止下落(不計空氣阻力)可視做自由落體運動
D. 圖4中,電子感應加速器中若電磁鐵電流方向反向,可通過減小電流的方式實現(xiàn)電子的逆時針加速運動
7.用圖1電路探究自感電路中的電流變化,并用電流傳感器記錄顯示。電源電動勢為E,內(nèi)阻為r,定值電阻為R,電感線圈的自感系數(shù)為L(直流電阻不計),電流傳感器A可視為電阻不計的電流表。閉合開關,電流傳感器顯示電流變化如圖2,t0后電流接近穩(wěn)定,不考慮電磁輻射,則( )
A. 電路穩(wěn)定時的最大電流為
B. t=0時刻,電感線圈消耗的電功率最大
C. 閉合開關瞬間,線圈的自感電動勢不可能大于E
D. 0~t0時間內(nèi),通過電阻的電荷量為
8.如圖1,寶石折光儀是用來測量寶石折射率的儀器。折光儀的基本原理如圖2,把待測寶石緊密貼放在半球棱鏡上,標準光源發(fā)出黃光,射向半球棱鏡球心。通過棱鏡射向被測寶石的光,當入射角小于全反射臨界角的光線會折射進寶石,觀測目鏡上表現(xiàn)為暗域;當入射角大于臨界角的光線全反射回棱鏡,觀測目鏡上表現(xiàn)為亮域。亮暗域的分界線相當于該臨界角的位置,目鏡下安裝有一個標尺,刻有與此臨界角相對應的折射率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棱鏡對黃光的折射率大于寶石對黃光的折射率
B. 換用白光光源,測量寶石折射率的準確度會更高
C. 換用紅光光源,其明暗域分界線在標尺上的位置會在原黃光明暗域分界線位置的下方
D. 把寶石的另一個側面與棱鏡接觸,測得寶石的折射率與之前不同,說明寶石是非晶體
9.π+介子會發(fā)生衰變,反應方程式為π+→μ++vμ,即生成一個μ+介子和一個μ子中微子。在云室中可觀察到π+介子衰變前后部分粒子的運動軌跡,如圖所示。已知云室中勻強磁場的方向垂直照片平面,粒子重力忽略不計,兩段圓弧相切于P點,且r1:r2=2:1。則μ+和vμ粒子的動量之比可能為( )
A. 1:1B. 1:3C. 3:1D. 2:1
10.如圖,質(zhì)量均為1kg的木塊A和B并排放在光滑水平面上,A上固定一豎直輕桿,輕桿上端系一長為0.22m的細線,細線另一端系一質(zhì)量為0.1kg的球C,現(xiàn)將球C拉起使細線水平,并由靜止釋放,當球C擺到最低點時,木塊A恰好與木塊B相撞并粘在一起,不計空氣阻力,則( )
A. 球C擺到最低點的速度是 4.4m/s
B. 木塊A、B原先間距0.04m
C. 球C通過最低點后向左擺動上升最大高度為0.21m
D. 球C開始下落到A、B、C三者相對靜止,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熱量為0.005J
二、多選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12分。
11.一群處于n=4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過程中發(fā)出不同頻率的光,照射圖乙所示的光電管陰極K,只有頻率為va和vb的光能使它發(fā)生光電效應。分別用頻率為va、vb的兩個光源照射光電管陰極K,測得電流隨電壓變化的圖像如圖丙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圖甲中,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一共發(fā)出6種不同頻率的光
B. 圖乙中,用頻率vb的光照射時,將滑片P向右滑動,電流表示數(shù)一定增大
C. 圖丙中,圖線a所表示的光的光子能量為12.09eV
D. a光和b光照射K極產(chǎn)生的光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必有a大于b
12.如圖1是攝影師航拍到錢塘江兩波潮水娓娓向?qū)Ψ阶邅?,交織在一起形成壯觀的景象。其原理為兩列平面波相遇的干涉現(xiàn)象,可將兩列波簡化成如圖2示意圖(其中實線表示波峰,虛線表示波谷),甲、乙兩列頻率均為0.5Hz的水波以2m/s的速度傳播,振幅均為0.2m,波面間形成夾角120°,此時O點剛要開始起振,C點距O點8m,則( )
A. C點是振動加強點
B. 經(jīng)過4 33s,波傳到C點
C. 圖中此刻A點經(jīng)過的總路程比B點多1.6m
D. 穩(wěn)定干涉后,O、C連線間共有三個振動加強點(不含C、O)
13.在無線長通電直導線周圍某點產(chǎn)生的磁感應強度B與距離r的一次方成反比,可表示為B=kIr?,F(xiàn)有一半徑為R的薄壁長圓筒如圖1,其壁上電流I0,在筒內(nèi)側磁感應強度處處為0,筒外側磁場可等效為一位于圓筒中心電流強度為I0的長直導線所產(chǎn)生,則( )
A. 圓筒側壁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為
B. 圓筒左半側在O點產(chǎn)生的磁感應強度水平垂直紙面向里
C. 若在圓筒外側同軸心放置一逆時針的圓形電流如圖2,則圓形電流受到圓筒的吸引力
D. 若在圓筒軸線放置一反向電流也為I0長直細導線如圖3,則圓筒側壁單位面積受力
三、實驗題:本大題共4小題,共32分。
14.圖1、4是“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實驗”的兩種方案(甲、乙)的實驗裝置圖。
(1)關于方案甲:
①除了圖1裝置中的器材之外,還必須從圖2中選取實驗器材的字母編號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圖1中該同學將要釋放紙帶,其操作不當之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若電源頻率為50Hz,計算圖3中打下計數(shù)點5時紙帶速度的大小為_______m/s(保留3位有效數(shù)字)。
(2)關于方案乙,如圖4所示,小明同學的部分實驗步驟如下:
a.將氣墊導軌調(diào)至水平;
b.在導軌的單腳螺絲下墊上一定厚度的墊片,讓滑塊從最高處由靜止開始下滑,用數(shù)字計時器測出滑塊依次經(jīng)過光電門1和2時,遮光條的遮光時間t1和t2;
c.取下墊片,用游標卡尺測量所用墊片的厚度h;
d.用刻度尺測量單腳螺絲到雙腳螺絲連線的距離l;
請回答下列問題:(已知當?shù)刂亓铀俣葹間)
①為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下列物理量必須測量的是_________。(多選)
A.遮光條的寬度d
B.滑塊和遮光條的總質(zhì)量M
C.光電門1和2之間的距離x
②若要得出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結論,以上測得的物理量應該滿足怎樣的關系?_________(用題干所給字母及第①問中測量的物理量字母表示)。
15.小明同學研究測量某熱敏電阻R1(其室溫下電阻約為2kΩ)的阻值隨溫度變化關系,設計了如圖1所示電路,所用器材有:電源E(1.5V,0.5Ω),R1、R2各為280Ω的電阻,電阻箱R3(0~99999.9Ω),滑動變阻器R4(0~10Ω),微安表(200μA,內(nèi)阻約500Ω),開關S,導線若干。
(1)該同學使用多用電表歐姆擋粗測該熱敏電阻室溫下的阻值,讀數(shù)如圖2所示,則多用電表歐姆擋選擇的是_________(選填“×1K”或“×100”或“×10”)。
(2)按圖1連接電路,閉合開關S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滑到_________(選填“a”或“b”)端;實驗時,將熱敏電阻置于溫度控制室中,然后仔細調(diào)節(jié)R3、R4恰好使微安表的讀數(shù)為0,記錄不同溫度下相應的熱敏電阻阻值。實驗中得到的該熱敏電阻阻值R1隨溫度T變化的曲線如圖3所示。若某次測量中R3=600Ω,則此時熱敏電阻的阻值為_________Ω。
(3)圖4為用此熱敏電阻R1和繼電器組成的一個簡單恒溫箱溫控電路,繼電器線圈的電阻為300Ω。當線圈中的電流大于或等于5mA時,繼電器的銜鐵被吸合。圖中為繼電器線圈供電的電源電動勢,內(nèi)阻可以不計。應該把恒溫箱內(nèi)加熱器接_________端(選填“AB”或“CD”)。如果要使恒溫箱內(nèi)的溫度保持60°C,滑動變阻器R5接入電路的電阻值為_________Ω。
16.在“用單擺測量重力加速度”實驗中,用秒表記錄50次全振動的時間如圖1,秒表的讀數(shù)為_________s;用10分度的游標卡尺測量小球直徑如圖2,小球直徑為_________cm。
17.如圖1所示,一質(zhì)量為m=1kg、導熱性能良好的汽缸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右端開口,汽缸壁內(nèi)設有卡口,用一質(zhì)量不計、面積為S=100cm2的活塞,密封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活塞厚度可忽略且能無摩擦滑動。開始時氣體處于溫度T1=300K、體積V1=500cm3的狀態(tài)A?,F(xiàn)用一細線豎直懸掛活塞,待穩(wěn)定至如圖2所示狀態(tài)B,此時活塞恰好到達氣缸內(nèi)的卡口處,活塞與卡口無相互作用力。隨后將氣缸內(nèi)氣體加熱至溫度為T3=330K的狀態(tài)C,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B的過程中氣體吸收熱量0.5J,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C的過程中氣體內(nèi)能共增加了12.6J,大氣壓p0=1.01×105Pa,求:
(1)氣體從狀態(tài)A到狀態(tài)B過程,分子平均動能__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或“不變”),器壁單位面積所受氣體分子的平均作用力_________(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在狀態(tài)C的壓強p3;
(3)由狀態(tài)A到狀態(tài)C過程中一共從外界吸收熱量Q。
四、計算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26分。
18.如圖所示,一傾角為θ=37 °的斜面AB與水平面BCD在B點平滑相接,圓軌道最低點為C(稍有錯開),E為最高點,半徑R=0.2m,CD段長L=1.275m,D端與一足夠長的光滑斜面平滑相接。質(zhì)量m=0.1kg的小物塊1從斜面頂點A以v0= 10m/s的速度水平向右拋出,落在斜面上的P點,假設小物塊1落到P點前后,平行斜面方向速度不變,垂直斜面方向速度立即變?yōu)榱?。在CD段距離C點x處有一與物塊1完全相同的小物塊2,兩物塊相碰后立即粘連在一起。已知小物塊1第一次過圓軌道最高點E時的速度為vE=2 10m/s,兩小物塊與CD段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μ=0.5,軌道其余部分均光滑,調(diào)整小物塊2與C點間的距離x,使得小物塊合體最終停在CD上的某點M且全程不脫離軌道(g=10m/s2,sin37 °=0.6,cs37 °=0.8),求:
(1)小物塊1第一次運動到C點時對軌道的壓力FN;
(2)小物塊1在斜面上的落點P距離水平面的高度h;
(3)M與C點間的距離s與x的關系。(結果用x表示)
19.某同學設計了一個發(fā)電測速裝置,工作原理如圖1所示。半徑分別為r、2r的兩個圓形金屬導軌安裝在豎直平面上,兩根長為4r的金屬棒互相垂直,且與圓形導軌接觸良好,中心O端固定在圓心處的轉軸上。轉軸的左端有一個半徑也為r的圓盤,圓盤和金屬棒能隨轉軸一起轉動。圓盤上繞有足夠長且不可伸長的細線,下端掛著一個質(zhì)量為M的重物。在圓形金屬導軌四分之一區(qū)域內(nèi)存在垂直于導軌平面向右的勻強磁場,裝置側視圖如圖2所示,磁感應強度大小為B。重物由靜止釋放,細線與圓盤間沒有滑動,金屬棒、導線及電刷的電阻均不計,內(nèi)外圓形導軌電阻分別為R、2R,內(nèi)外圓形導軌、金屬棒和圓盤質(zhì)量均不計,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求:
(1)圓盤以角速度ω0轉動時,某時刻金屬棒所在位置如圖2
①金屬棒OD部分產(chǎn)生的電動勢E;
②金屬棒ED間的電勢差U;
(2)下落過程中重物的最大速度vm;
(3)當圓盤轉過θ(弧度)時,圓形導軌角速度達到ω,求鋁塊由靜止釋放下落時間t。
20.圖1為某離子發(fā)電裝置,可簡化為三個區(qū)域:離子發(fā)射區(qū)、加速區(qū)和發(fā)電區(qū),圖2是其截面示意圖。發(fā)射區(qū)存在一垂直紙面向里的半徑為R的圓形勻強磁場區(qū)域,磁感應強度為B,長度均為L的線狀離子發(fā)射源P(正離子源)、Q(負離子源)正對位于磁場的上下頂點;加速區(qū)由兩高度均為R,長、寬均為L的勻強電場組成,電場強度E=12qB2R2mL,電場方向相反;發(fā)電區(qū)由長為3R,寬為L的平行金屬板S、T組成,板間存在垂直紙面向里,大小可調(diào)的勻強磁場,金屬板外連接開關和電動機,開關初始均斷開。電場上下邊界及金屬板S、T均與圓形磁場上下邊界切線共線。離子發(fā)射源P、Q單位時間單位長度分別能向右側90°范圍內(nèi)均勻發(fā)射N個質(zhì)量為m,初速率相同,電量為q的離子,且所有離子均能水平離開圓形磁場區(qū)域。不考慮離子間作用力及離子重力,求:
(1)離子發(fā)射的初速率v0及發(fā)射區(qū)磁場內(nèi)離子運動的最長時間;
(2)當發(fā)電區(qū)磁感應強度為B時,提供的最大電動勢及閉合S1且電路穩(wěn)定時的外電路電流;
(3)當發(fā)電區(qū)磁感應強度時,保持S1斷開,閉合S2,待電路穩(wěn)定后,測得金屬板間電壓為,電動機此時消耗的功率多大?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納米是長度的度量單位。
故選B。
2.【答案】D
【解析】A.機器人下蹲過程中,先向下加速后向下減速,則先失重后超重,選項A錯誤;
B.在研究機器人的舞蹈動作時,機器人的大小形狀不能忽略不計,不可將其視為質(zhì)點,選項B錯誤;
C.機器人手中勻速轉動的手絹邊緣上的一點做圓周運動,不是處于受力平衡狀態(tài),選項C錯誤;
D.機器人靜止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它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選項D正確。
故選D。
3.【答案】C
【解析】由題意,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上升階段 mg+kv=ma1
下降階段 mg?kv=ma2
可得小球在上升和下降階段加速度大小分別為 a1=g+kvm ,
上升階段v逐漸減小,則a1逐漸減小,下降階段v逐漸增大,則a2也逐漸減小,即 v?t 圖像的斜率始終減小,直至減為零,綜上所述可知C可能正確,ABD不可能正確。
故選C。
4.【答案】D
【解析】A.金屬球殼在勻強電場中達到靜電平衡后內(nèi)部場強處處為零,則點電場強度為0,故A錯誤;
B.沿著電場線電勢逐漸降低,且球殼靜電平衡后是等勢體,表面為等勢面,故有 ,故B錯誤;
C.a、d兩點關于球心對稱,電場線的分布對稱,而電場線的密度反映場強,則a點電場強度等于d點電場強度,故C錯誤;
D. 因a、d兩點周圍的電場線分布關于球心對稱,則這兩點周圍的平均場強大小相等,由 U=Ed0 可知a、間電勢差等于、d間電勢差,故D正確。
故選D。
5.【答案】B
【解析】A.“天問二號”繞地球做圓周運動的周期 T=tn
根據(jù) GMm(R+h)2=m4π2T2(R+h)
可得地球的質(zhì)量
選項A錯誤;
B.根據(jù) GMm0R2=m0g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 g=4π2n2t2R2R+h3
選項B正確;
C.根據(jù) GMm(R+h)2=ma
探測器的向心加速度 a=GMR+h2=4π2n2(R+h)t2
選項C錯誤;
D.探測器的線速度 v=2πT(R+h)=2πn(R+h)t
選項D錯誤。
故選B。
6.【答案】A
【解析】A.圖1中,勻速轉動的線圈此位置時,線圈不切割磁感線,即電動勢為0,故A正確;
B.圖2中,變壓器原副線圈電流之比 I1I2=n2n1
故B錯誤;
C.圖3中,強磁體從帶有裂縫的鋁管中靜止下落,鋁管會產(chǎn)生感應電流,即產(chǎn)生電磁阻尼現(xiàn)象,阻礙強磁體的運動,故不可視做自由落體運動,故C錯誤;
D.電子感應加速器示意圖。若電磁鐵電流方向反向,磁場方向反向,要實現(xiàn)電子逆時針加速運動,應增大電流來增強磁場,而不是減小電流,故D錯誤。
故選A。
7.【答案】C
【解析】A.當通電一段時間后,電流不在變化,線圈自感現(xiàn)象消失,此時電流達到最大值,故根據(jù)閉合回路的歐姆定律得 Im=ER+r
故A答案錯誤;
B.根據(jù) E=LΔIΔt
得t=0時,電感線圈中的自感電動勢為最大,但是電流為0,故電功率為0
故B答案錯誤;
C.閉合開關瞬間,由于電流要增大,電感線圈會產(chǎn)生自感電動勢阻礙電流增大。根據(jù)楞次定律,自感電動勢的方向與電源電動勢方向相反,但是自感電動勢的大小是由電流的變化率和自感系數(shù)決定的。在開關閉合瞬間,電流變化率很大,但是自感電動勢不可能大于電源電動勢E。因為如果自感電動勢大于E,那么電路中的電流就不會增大了,這與實際情況不符。故C答案正確。
D.根據(jù) q=It ,在I - t圖像中,q等于I?t圖像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由于I?t圖像不是正弦函數(shù)圖像(從題目所給信息可知,電流是從0開始逐漸增大到穩(wěn)定值的,不是正弦變化),不能用正弦交流電的有效值公式去計算電荷量。所以不能得出0?t0時間內(nèi)通過電阻的電荷量為 q= 2Et02R+r ,故D答案錯誤;
故選C。
8.【答案】A
【解析】A.根據(jù)題意可知,黃光從半球棱鏡射入寶石能夠發(fā)生全反射,即半球棱鏡相對于寶石是光密介質(zhì),可知,棱鏡對黃光的折射率大于寶石對黃光的折射率,故A正確;
B.換用白光光源,由于白光是由七種單色光復合而成,不同種單色光的折射率不相同,當入射角一定時,有些能夠發(fā)生全反射,有些不能夠發(fā)生全反射,則觀測目鏡上各種單色光顯現(xiàn)的量暗區(qū)域不相同,測量寶石折射率的準確度會更低,故B錯誤;
C.紅光的折射率小于黃光的折射率,則紅光對應的臨界角大于黃光的臨界角,可知,換用紅光光源,其明暗域分界線在標尺上的位置會在原黃光明暗域分界線位置的上方,故C錯誤;
D.把寶石的另一個側面與棱鏡接觸,測得寶石的折射率與之前不同,即寶石具有各向異性,說明寶石是單晶體,故D錯誤。
故選A。
9.【答案】B
【解析】 π+ 介子和 μ+ 介子在磁場中均做勻速圓周運動,由洛倫茲力提供向心力,則 evB=mv2r
解得動量 p=mv=eBr
由核反應方程知只有 π+ 介子和 μ+ 介子帶有電荷,設衰變前為正方向,則衰變前后動量守恒,即 pπ+=?pμ++pvμ
所以 π+ 介子在磁場中的軌跡半徑為 r1 ,動量大小為 pπ+=eBrπ+
μ+ 介子在磁場中的軌跡半徑為 r2 ,動量大小為 pμ+=eBrμ+
所以 pπ+:pμ+=2:1
且 pπ+=?pμ++pvμ
解得
故選B。
10.【答案】C
【解析】A.球C向下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A、C組成的系統(tǒng)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統(tǒng)水平方向動量守恒,取水平向左為正方向,由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 0=mCvC?mAvA
根據(jù)機械能守恒,有 mCgL=12mCvC2+12mAvA2
解得速度大小分別為 vC=2m/s , vA=0.2m/s
故A錯誤;
B.球C向下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A、C組成的系統(tǒng)水平方向不受外力,系統(tǒng)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 0=mCvC?mAvA
兩邊同乘以t,有 0=mCxC?mAxA
又有 xC+xA=L
聯(lián)立解得 xA=0.02m
故B錯誤;
C.A與B碰瞬間根據(jù)動量守恒,有 mAvA=mA+mBv
解得 v=0.1m/s
球C向左運動過程中,A、B、C組成的水平方向動量守恒,有 mCvC?(mA+mB)v=(mA+mB+mC)v共
根據(jù)能量守恒,有 12mCvC2+12(mA+mB)v2=12(mA+mB+mC)v共2+mCgh
聯(lián)立解得 h=0.21m
故C正確;
D.系統(tǒng)產(chǎn)生的熱量為 Q=12mAvA2?12mA+mBv2=0.01J
故D錯誤。
故選C。
11.【答案】AC
【解析】A.一群處于 n=4 能級的氫原子向低能級躍遷時最多可產(chǎn)生 C42=6 種光子,故A正確;
B.圖乙中不知道電源正負極,沒辦法判斷在光電管AK之間加的正向還是反向電壓,所以滑片P向右滑動時,電流變化情況沒法判斷,故B錯誤;
C.只有頻率為 va 和 vb 的光能使它發(fā)生光電效應,那么這兩種光子必定是 n=4 能級向 n=1 能級躍遷和 n=3 能級向 n=1 能級躍遷產(chǎn)生的,由圖丙可知b光的頻率較大,則a光為 n=3 能級向 n=1 能級躍遷產(chǎn)生的,所以a光的光子能量 Ea=E3?E1=12.09eV ,故C正確;
D.圖丙可知遏止電壓 UC2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浙江省嘉興市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浙江省北斗星盟高三(第三次)模擬考試物理試卷(含詳細答案解析),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多選題,實驗題,計算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