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試卷共7頁,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冰蓋冰川中流動速度明顯大于其周圍冰體的部分叫作冰流。在格陵蘭島海岸線附近,能看到巨大的冰川在蜿蜒的峽谷中游走,冰流前鋒探入大海,峽谷中橫臥的冰川與峽灣共存,這種地貌便是冰峽灣(下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 冰峽灣的形成過程可能是( )
A. 冰蓋—冰流—U形谷—冰流前鋒入?!鶏{灣
B. 冰蓋—U形谷—冰流—冰峽灣—冰流前鋒入海
C. 冰流—冰蓋—冰流前鋒入海—U形谷—冰峽灣
D. 冰流—冰蓋—冰峽灣—U形谷—冰流前鋒入海
2. 我國冰峽灣地貌缺乏原因主要是( )
A. 冰川缺乏B. 緯度較低C. 地形平坦D. 海拔偏低
3. 前往格陵蘭島觀察冰峽灣現(xiàn)象最合適的季節(jié)(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1. A 2. B 3. B
【解析】
【1題詳解】
讀圖結合材料可知,冰蓋冰川中流動速度明顯大于其周圍冰體的部分叫作冰流,故先有冰蓋的形成,后形成冰流,隨著冰川(冰流)的侵蝕作用,形成U形谷,冰流前鋒入海,使得峽谷中橫臥的冰川與峽灣共存。故選A。
【2題詳解】
我國冰峽灣地貌缺乏是因我國冰峽灣地貌發(fā)育的區(qū)域緯度較低,氣溫較高,河流入??谔幉粫斜ǖ拇嬖凇9蔬xB。
【3題詳解】
冰峽灣現(xiàn)象是峽谷中橫臥的冰川與峽灣共存,故應選擇既有冰川又有冰川融化后形成的峽灣地貌共存的季節(jié),夏季氣溫高,海拔高處仍有冰川存在,海拔低處氣溫高,冰川融化,形成冰峽灣地貌。故選B。
【點睛】冰峽灣屬于冰川地貌,主要受外力冰川侵蝕作用形成。
2024年3月5日12點(北京時間)三明某校(117°37'E)考試結束,小明同學透過窗戶發(fā)現(xiàn)走廊護欄的垂直桿的影子幾乎與教室垂直。下圖為教室平面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 在講臺上就座的老師面朝( )
A. 南B. 西C. 東D. 北
5. 該日護欄上同一垂直桿影子朝向和影長度化描述正確的( )
A. 從教室后門移向前門,長-短-長
B. 從教室后門移向前門,短-長-短
C. 從教室前門移向后門,短-長-短
D. 從教室前門移向后門,長-短-長
【答案】4. C 5. D
【解析】
【4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三明某校(117°37'E)的經(jīng)度位置與120°E相近,因此3月5日12點(北京時間)小明同學結束考試的時間接近當?shù)卣?2點,此時小明同學透過窗戶發(fā)現(xiàn)走廊護欄的垂直桿的影子幾乎與教室垂直,此時太陽接近正南方向,因此教室的窗戶朝南,在講臺上就座的老師面朝東,C正確,ABD錯誤。故選C。
【5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日期為2024年3月5日,此時此刻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日出方位為東南,日落方位為西南,故護欄上同一垂直桿影子日出時朝向教室前門、日落時朝向教室后門,即從教室前門移向后門,AB錯誤;隨著太陽高度的不斷升高,影長變短,到正午12點達到最短,隨太陽高度角的降低,影長逐漸變長,影長度化為長-短-長,D正確,C錯誤。故選D。
【點睛】不論是南半球還是北半球的任何地點(出現(xiàn)極晝和極夜的區(qū)域除外),其太陽出落點的地平方位是偏南還是偏北,取決于太陽直射南半球還是北半球,而與觀測地點位于南北半球無關。在兩分日時,太陽直射赤道,全球各地太陽正東升,正西落(極點除外)。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各地太陽東北升,西北落,而且緯度越高,太陽升落的方位越偏北(極點和出現(xiàn)極晝夜的地方除外);北半球的冬半年,全球各地太陽東南升,西南落,緯度越高,太陽升落的方位越偏南(極點和出現(xiàn)極晝夜的地方除外)。就某一地點而言,在太陽直射點向北運動期間,太陽升落的方位將日漸偏北;反之則日漸偏南。南北極點上,太陽高度在一天中是不變的(即太陽周日視運動軌跡總是與極點的地平圈平行),太陽在一天中沒有明顯的升起和落下。
敦煌莫高窟至今已有1600多年歷史,來自附近鳴沙山沙物質所形成的戈壁風沙對它構成威脅,鳴沙山主導風向為東西風。專家經(jīng)過實地考察后認為,鳴沙山短期內(nèi)不會埋壓莫高窟,沒有必要馬上搬遷,但必須進行防風固沙。2000年以后初步形成綜合防護體系(下左圖),擋住了85%的沙子。下右圖為風沙流隨高度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 關于戈壁和沙漠環(huán)境的風沙流與高度關系描述正確的是( )
A. 戈壁風沙流的最大輸沙量出現(xiàn)在4厘米高度處
B. 沙漠風沙流的最大輸沙墩出現(xiàn)在20厘米高度處
C. 戈壁風沙流輸沙量與高度變化呈負相關
D. 沙漠風沙流輸沙量與高度變化呈正相關
7. 鳴沙山短期內(nèi)不會埋壓莫高窟,主要原因是( )
A. 鳴沙山基底松散,沙丘移動速度快
B. 東、西風勢均力敵,東風略占優(yōu)勢
C. 莫高窟位于戈壁下方,無沙塵堆積
D. 窟前防護林對風沙的阻截作用顯著
8. 該地綜合防護體系作用,正確的是( )
A. “A”字形頂點指向西風,截斷沙源
B. 草方格固沙帶主要阻攔人工戈壁沙源
C. 兩個斜邊與主害風交角小,利于導沙
D. 橫向阻沙網(wǎng)主要用于阻攔鳴沙山沙源
【答案】6. A 7. D 8. A
【解析】
【6題詳解】
據(jù)圖可知,戈壁風沙流最大輸沙量出現(xiàn)在4厘米高度處,A正確;沙漠風沙流的最大輸沙量出現(xiàn)在2厘米高度處,B錯誤;戈壁風沙流輸沙量與高度變化呈先隨高度增加而增加,然后隨高度增加而降低,C錯誤;沙漠風沙流輸沙量隨高度增加而降低,與高度變化呈負相關,D錯誤。故選A。
【7題詳解】
若沙丘移動速度快,反而更可能威脅到莫高窟,A錯誤;防護林確實可以有效地降低風速、阻擋沙塵的移動,從而保護莫高窟免受風沙的侵蝕。結合題目中提到的“2000年以后初步形成綜合防護體系,擋住了85%的沙子”可知防護林在保護莫高窟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D正確;據(jù)圖可知,莫高窟東側有防護林,防護林具有降低風速的作用,故會使東風弱于西風,B錯誤;位于戈壁下方,由于地勢較低,反而更容易出現(xiàn)沙塵堆積,C錯誤;故選D。
【8題詳解】
據(jù)圖可知,西側有鳴沙山,人工戈壁,“A”字形頂點指向西風可以有效截斷由西風帶來的沙源,A正確;據(jù)圖可知草方格固沙帶位于鳴沙山,故主要阻攔鳴沙山沙源,B錯誤;據(jù)圖可知,兩個斜邊和東西兩個方向主害風夾角大,C錯誤;橫向阻沙網(wǎng)位于人工戈壁,故其作用主要是阻擋人工戈壁的沙源,D錯誤。故選A。
【點睛】沙源是指沙塵暴中沙子的起源地,即沙子最初來自何處,該地區(qū)即被稱為沙源地。具體來說,沙源可以分為以下幾類:1.外地輸沙:盛行風從上風地帶將沙塵物質吹送至風沙活動地區(qū)沉積;河流從中上游地區(qū)搬運到風沙活動地區(qū)沉積。2.當?shù)厣吃矗哼@包括枯水期湖灘、河灘裸露,泥沙裸露;冬春季節(jié)地表缺少植被覆蓋,表土裸露;耕地面積擴大、不合理的人類活動破壞植被,地表裸露,增加沙源。此外,干旱和少雨、土壤風蝕以及人為因素,如過度放牧、亂伐森林植被、工礦和交通建設,尤其是過度墾荒破壞地表植被,擾動地表結構,導致大面積土地沙漠化,這些都是加速沙塵暴形成和發(fā)展的因素。
福建某鄉(xiāng)村積極響應國家糧食安全戰(zhàn)略,將村莊周邊的竹林地依地形逐級改造成大規(guī)模連片的耕地計劃在一段時間內(nèi)建設成為高標準農(nóng)田。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9. 與多年種植水稻的稻田相比,新建的耕地( )
A. 機械水平低B. 土壤肥力高C. 旱澇災害多D. 糧食畝產(chǎn)低
10. 針對該區(qū)域土壤改良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增施有機肥B. 撒適量熟石灰C. 摻適量細砂D. 建設排水渠.
11. 該地退林還耕的根本原因是( )
A. 增加耕地面積B. 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C. 保障糧食安全D. 減輕旱澇災害
【答案】9. D 10. D 11. C
【解析】
【9題詳解】
福建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原生土壤是紅壤,比較貧瘠;多年種植水稻的稻田土壤經(jīng)過改良,比較肥沃,新建的耕地由竹林地改造而成,是原生紅壤,土壤較貧瘠,糧食畝產(chǎn)低,D正確,B錯誤;新建耕地將依地形逐級改造成大規(guī)模連片的耕地,機械化水平高,A錯誤,新建耕地地勢較高,不易受到洪澇災害影響,C錯誤,故選D。
【10題詳解】
該區(qū)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氣候濕潤,土壤貧瘠,呈酸性,黏重,應增施有機肥、撒適量熟石灰、摻適量細砂,ABC合理,不符合題意;該區(qū)域耕地類型是水田,建設排水渠改造土壤不合理,D符合題意。故選D。
【11題詳解】
退林還耕可以增加耕地面積,增加糧食總產(chǎn)量,從而保障糧食安全,因此根本原因是保障糧食安全,C正確,A錯誤;退耕還林降低了植被覆蓋率,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作用減弱,B錯誤;植被有調(diào)蓄水量的作用,植被減少不能減輕旱澇災害,D錯誤,故選C。
【點睛】實現(xiàn)糧食安全的途徑: 1、擴大耕地面積——產(chǎn)量(供給) 2、加強科技研發(fā),提高單位面積產(chǎn)量——產(chǎn)量(供給) ①農(nóng)田灌溉與防洪排澇,可增強防治澇災害能力,平整土地利于耕作 ②施用農(nóng)家有機肥和化肥,可提高土壤肥力 ③使用農(nóng)藥可有效防治病蟲害 ④培育高產(chǎn)品種及配套栽培技術,可保證高產(chǎn) ⑤提高耕地復種指數(shù),發(fā)展間作套種,能提高耕地利用率 ⑥發(fā)展農(nóng)業(yè)機械化,可提高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效率。
香港東平洲海岸公園景區(qū)內(nèi)的頁巖如畫卷般鋪之于大地(下圖),成為郊外旅游及地理考察的熱點,該地頁巖形成于中生代,常含有植物和昆蟲化石。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2. 本次野外地質考察用到的工具及其用途描述正確的是( )
A. 地質羅盤測量頁巖年代B. 地質錘識別礦物硬度
C 放大鏡觀察礦物結構D. 小刀切割巖石樣品
13. 圖中頁巖特點描述正確的是( )
A. 抗風化侵蝕能力弱B. 含三葉蟲化石
C. 硬度大,堅硬致密D. 常見氣孔構造
【答案】12. C 13. A
【解析】
【12題詳解】
地質羅盤可以測量巖層的傾向及傾角,不能測量頁巖年代,A錯誤;地質錘主要用來采集巖石樣本,對硬度的判斷不夠精確,B錯誤;礦物結構細微,僅憑肉眼難以識別,放大鏡可以用來鑒定巖石的礦物組成和結構,C正確;小刀無法切割巖石樣品,D錯誤。故選C。
【13題詳解】
頁巖具有薄層狀頁理構造,易剝離成片,抗風化侵蝕能力弱,A正確;由材料可知,該地頁巖形成于中生代,三葉蟲化石為古生代形成的,B錯誤;頁巖是沉積巖,硬度較低,常見氣孔構造的是玄武巖,CD錯誤。故選A。
【點睛】野外地質考察應準備的工具通常有地質錘、指南針、十字鎬、高度計、登山鞋、羅盤、放大鏡、地質記錄本、三角尺、測繩、筆記本電腦、手持衛(wèi)星定位儀、野外數(shù)據(jù)采集器(系統(tǒng))、數(shù)碼相機、激光測距儀等。
福建山區(qū)某古村落,山環(huán)水繞,形成“藏風聚氣”、“玉帶環(huán)腰”的良好格局(下左圖)。該地房屋高矮均衡,錯落有致,擇高而蓋,一般為兩層干欄式木制建筑(下右圖),一面依山,一面懸空。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4. 古村落依山而建、擇高而蓋分布的最主要目的是( )
A. 美觀好看B. 節(jié)約耕地
C. 利用陽光D. 就地取材
15. 古建筑采用傳統(tǒng)干欄式風格的氣候原因是( )
A. 冬冷夏熱B. 光照不足C. 氣候潮濕D. 溫差較大
16. 當?shù)亍吧健荨痢铩钡牟季謨?yōu)點包括( )
①阻擋冬季寒風②便于生產(chǎn)生活③降低暴雨頻率④防盜防匪
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
【答案】14. B 15. C 16. A
【解析】
14題詳解】
據(jù)材料可知,該古村落山環(huán)水繞,地形多為山地,耕地面積較小,為了節(jié)約耕地,古村落依山而建、擇高而蓋,B正確;依山而建、擇高而蓋沒有體現(xiàn)出美觀好看,A錯誤;利用光照條件應該考慮房屋的朝向,與村落依山而建、擇高而蓋關系不大,C錯誤;就地取材主要體現(xiàn)在建筑材料上,與村落選址無關,D錯誤。故選B。
【15題詳解】
據(jù)材料可知,該地位于福建省,緯度較低,冬季平均氣溫在0℃以上,氣候溫和,A錯誤;房屋為兩層干欄式木制建筑與光照條件無關,B錯誤;當?shù)厝杲邓枯^多,氣候潮濕,雙層干欄式建筑,底部架空,利于防潮,C正確;溫差大小與雙層干欄式木制建筑無關,D錯誤。故選C。
【16題詳解】
據(jù)材料可知,房屋的北側為山地,位于冬季風的背風坡,利于阻擋冬季的冷空氣,①正確;房屋距離池塘和農(nóng)田較近,利于進行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和生活,②正確;該布局模式無法降低暴雨頻率,③錯誤;當?shù)亍吧健荨痢铩钡牟季植荒芊辣I防匪,④錯誤。 ①②正確,故選A。
【點睛】福建是亞熱帶季風氣候,冬季溫和少雨,冬季并不寒冷;地形以低山丘陵為主,不平坦;河流較多,水資源豐富;地帶性土壤是紅壤,土質黏重,地下水豐富。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在印度東北部的偏遠山區(qū),卡西族部落創(chuàng)造了活樹根橋(下圖)(建橋的原材料是有高彈性的氣生根的印度榕樹或橡膠樹,通過引導樹根沿著竹子腳手架生長,經(jīng)過15到30年連接成橋。與現(xiàn)代建筑材料不同,活樹根橋結構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有韌性,遭受風暴和洪水的泛濫,橋體巋然不動?,F(xiàn)存最久的活樹根橋已有500年的歷史,可以說是人類完美利用大自然的典范。
結合區(qū)域環(huán)境特征,簡述當?shù)亟ɑ顦涓鶚虿⑹褂弥两竦脑颉?br>【答案】人口稀少,經(jīng)濟活動量少,跨河通行需求量??;就地取材,建橋成本低;(氣候)熱帶氣候,適合氣生根的生長;(水文水系)水流湍急,山區(qū)河道窄,活樹根橋橫亙在河流兩岸,不容易被摧毀;(地形)地處偏遠山區(qū),地形起伏大,樹根橋適應強,易修建;(植被)樹干結實且富有柔韌性,氣生根再生能力強,緊固且富有彈性。
【解析】
【分析】本題以印度東北部的活樹根橋為背景材料,涉及地域文化的形成的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與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詳解】由材料可知,在印度東北部的偏遠山區(qū),卡西族部落創(chuàng)造了活樹根橋,當?shù)厝丝谙∩?,?jīng)濟活動量少,跨河通行需求量?。唤虻脑牧鲜怯懈邚椥缘臍馍挠《乳艠浠蛳鹉z樹,通過引導樹根沿著竹子腳手架生長,經(jīng)過15到30年連接成橋,就地取材,建橋成本低;當?shù)貫闊釒Ъ撅L氣候,降水量大,適合氣生根的生長;當?shù)匚挥谏絽^(qū),地勢起伏大,水流湍急,山區(qū)河道窄,活樹根橋橫亙在河流兩岸,不容易被摧毀;地處偏遠山區(qū),地形起伏大,樹根橋適應強,易修建;與現(xiàn)代建筑材料不同,活樹根橋結構通常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得更有韌性,遭受風暴和洪水的泛濫,橋體巋然不動,樹干結實且富有柔韌性,氣生根再生能力強,緊固且富有彈性,使用時間長,故當?shù)亟ɑ顦涓鶚虿⑹褂弥两瘛?br>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古城開封地勢低平,曾有“北方水城”之稱(下左圖),為發(fā)展漕運(河運),引黃河水為源成為汴河。黃河河水多沙,北宋時期黃河開封段水面比開封府高近10米。黃河泛濫改變了區(qū)域內(nèi)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使開封周邊成了“茫茫沙?!?。
材料21897年京漢鐵路(京廣鐵路前身)開始修建(下右圖),鐵路要穿越黃河,必須架設橋梁,最終選擇鄭縣(現(xiàn)在鄭州),而不選擇開封。
(1)分析易泛濫的黃河對古代開封造成的不利影響。
(2)推測京漢鐵路最終不選擇開封地段的原因。
(3)隨著我國水利設施的建設、科技的進步,目前是否具備恢復黃河下游河道通航的條件?說明理由。
【答案】(1)開封河段有地上河,水患災害引發(fā)旱澇、風沙、鹽堿化等,使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化;破壞了水陸交通;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銳減,手工業(yè)、商業(yè)遭重大損失;造成人口密度下降,影響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2)開封地段的黃河多沙質土地,河床高,河面寬,泛濫不穩(wěn)定,容易決口;當時科技水平低,建設鐵路橋風險大。
(3)贊同。理由:水利設施建設以來,通過水庫攔沙和調(diào)水調(diào)沙,河道淤積抬升的趨勢得到遏制,河床(河槽)形態(tài)、水深等條件向有利于通航的方向發(fā)展。
不贊同。理由:當前黃河水沙調(diào)控體系仍不完善,泥沙淤積、水深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還需要航道進一步整治、清淤疏浚等措施。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黃河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黃河流域的開發(fā)與治理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基本技能、描述和闡述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與規(guī)律能力,體現(xiàn)學生的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地理實踐力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開封河段有地上河,河床高于地面,使開封多水患災害,從而引發(fā)旱澇、風沙、鹽堿化等,使區(qū)域生態(tài)環(huán)境日趨惡化;地上河河床高,河道不斷淤積,破壞了水陸交通;水旱災害頻發(fā),風沙、鹽堿化不利于農(nóng)業(yè)發(fā)展,使農(nóng)作物產(chǎn)量銳減,手工業(yè)、商業(yè)受其影響,損失重大;造成承載力下降,人口密度下降,不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小問2詳解】
開封地段為地上河,河流帶來大量泥沙淤,多沙質土地,地上河河床高,河面寬,泛濫不穩(wěn)定,容易決口,多水患災害;當時科技水平低,建造鐵路橋的水平較低,風險大。
【小問3詳解】
贊同。理由:水利設施建設以來,通過水庫攔沙和調(diào)水調(diào)沙,使黃河下游的含沙量減少,河道泥沙淤積減輕,河床的抬升趨勢得到遏制,河床(河槽)變寬、水深變深,有利于通航。
不贊同。理由:當前黃河水沙調(diào)控體系仍不完善,受到河道淤積的影響還是比較大,河流水位較不穩(wěn)定;泥沙淤積、水深等問題尚未完全解決,如果要通航還需要航道進一步整治,對河道進行清淤,疏浚等,使其達到通航的條件。
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若爾蓋高原的景觀類型有沼澤、沼澤化草甸和草甸等,三者之間可以相互演化。近幾十年來,若爾蓋高原氣候發(fā)生明顯改變,總體表現(xiàn)出溫度升高降水增加的趨勢。沼澤濕地是若爾蓋高原濕地的主體,由于自然因素和人類干撫活動的綜合影響,若爾蓋高原沼澤濕地發(fā)生了一定程度的退化。下表為1977年與2007若爾蓋高原景觀演化統(tǒng)計表。
1977年與2007年若爾蓋高原景觀演化統(tǒng)計表(單位:公頃)
(1)據(jù)表1分析若爾蓋高原景觀類型的主要演化模式,并說明判斷理由。
(2)相比1977年比2007年沼澤化草甸減少多少公頃。
(3)分析近幾十年若爾蓋高原沼澤濕地退化的原因。
(4)指出若爾蓋高原沼澤濕地可持續(xù)利用措施。
【答案】(1)沼澤→沼澤化草甸→草甸等;(順序正確才可)退化的沼澤大部分演化成沼澤化草甸;退化的沼澤化草甸大部分演化成草甸等。
(2)(2355+301902+99849)-(60011+301902+9277)=32916(公頃)
(3)氣溫總體上升,蒸發(fā)變強,積水減少;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氣候呈暖干化趨勢;人口增加,將濕地建成牧場。
(4)嚴格控制將濕地建成牧場;優(yōu)化產(chǎn)業(yè)結構,開展?jié)竦赜^光旅游等生產(chǎn)方式;完善法律法規(guī),加大監(jiān)管力度;沼澤濕地生態(tài)恢復
【解析】
【分析】本題以若爾蓋高原景觀演化為材料,涉及濕地退化原因、可持續(xù)發(fā)展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小問1詳解】
由題目可知,沼澤是土壤含水量較高時形成的景觀,草甸是土壤含水量較低時形成的景觀,沼澤化草甸是兩者之間的過渡形態(tài)。隨著全球變暖,沼澤濕地退化,土壤水分含量越來越少,演化模式應為沼澤→沼澤化草甸→草甸等。這是由于水分在減少過程中,退化的沼澤大部分演化成沼澤化草甸;退化的沼澤化草甸大部分演化成草甸等。
【小問2詳解】
由表格數(shù)據(jù)可知,1977年到2007年,沼澤化草甸轉化成沼澤60011公頃,轉化成草甸等9277公頃,沼澤轉化成沼澤化草甸2355公頃,草甸等轉化成沼澤化草甸99849公頃,沒有變化的沼澤化草甸301902公頃,用2007年增長的面積減去1977年減少的面積,就是沼澤化草甸減少的面積,(2355+301902+99849)-(60011+301902+9277)=32916(公頃)。
【小問3詳解】
由題目可知,若爾蓋高原的氣候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溫度升高降水增加,氣溫總體上升,蒸發(fā)變強;降水量增加,但蒸發(fā)量大于降水量,氣候呈暖干化趨勢,積水減少,土壤水分減少,沼澤退化;人口增加,對食物需求增大,將濕地建成牧場提供肉、奶產(chǎn)品,濕地面積減少。
小問4詳解】
控制人口增長,嚴格控制將濕地建成牧場,減少人為因素對濕地的干擾;優(yōu)化產(chǎn)業(yè)結構,開展?jié)竦赜^光旅游等生產(chǎn)方式,讓濕地在保護的前提下提供經(jīng)濟效益;完善法律法規(guī),加大監(jiān)管力度,防止無節(jié)制對濕地進行的破壞;沼澤濕地生態(tài)恢復,退牧還濕,將退化的區(qū)域逐漸恢復到從前狀態(tài)。
景觀類型演化
沼澤
沼澤化草甸
草甸等
沼澤
53119
60011
4641
沼澤化草甸
2355
301902
99849
草甸等
329
9277
3718782

相關試卷

21,2024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荚嚨乩碓囶}:

這是一份21,2024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荚嚨乩碓囶},共9頁。

2024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考試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2024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荚嚨乩碓囶}+,共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在講臺上就座的老師面朝,該地綜合防護體系作用,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福建省三明市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一模)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福建省三明市2024屆高考適應性考試(一模)地理試題(Word版附解析),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人站在哪個地點能看到甲聚落,關于該區(qū)域描述,正確的是,關于“虹吸效應”敘述,正確的是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4屆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適應性考試(一模)地理試題+

2024屆福建省三明市高考適應性考試(一模)地理試題+

2023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地理試題PDF版含答案

2023屆福建省三明市高三三模地理試題PDF版含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2023屆高三三模地理試題  PDF版含答案

福建省三明市2023屆高三三模地理試題 PDF版含答案

2023屆福建省百校聯(lián)盟高三三??荚嚨乩碓囶}(含答案)

2023屆福建省百校聯(lián)盟高三三模考試地理試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