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考地理一輪復習和高考地理二輪復習的關系 二、地理與文科綜合的關系
三、初中與高中地理知識的關系 四、地理學科和熱點問題的關系
五、突出學科基礎知識,注重查漏補缺 六、梳理知識、形成體系
七、加強地理學科思維和地理學科能力的訓練 八、掌握基本原理,訓練解題思路
在高考地理二輪復習中還要加強方法總結,進一步突出空間綜合思維、因地制宜、人地和諧等地理思維,培養(yǎng)學生用"地理眼光"看問題的意識,用地理思維分析現(xiàn)實問題的習慣。
重難點02 等值線圖的判讀
目 錄
\l "命題趨勢解讀" 命題趨勢解讀
\l "核心知識" 核心知識脈絡
\l "命題點技巧" 命題點技巧點撥
重點01等高線圖的判讀
重點02等溫線圖的判讀
重點03等壓線圖的判讀
重點04等值線的一般特征
\l "限時檢測" 限時檢測(建議用時45分鐘)
按住 ctrl鍵,同時點擊目錄,即可跳轉到對應內容
重點01 等高線圖的判讀
一、等高線中的常見計算
1.計算兩地間的相對高度
從等高線圖上讀出任意兩點之間的海拔,就可以計算兩地的相對高度:H相=H高-H低。
2.估算陡崖的相對高度
如圖中甲處,假設n為陡崖處重合的等高線條數(shù),Δd為等高距,H大為重合等高線數(shù)值中最大的,H小為重合等高線數(shù)值中最小的。則圖中n=4,Δd=100 m,H大=400 m,H小=100 m,利用這些信息我們可以進行以下計算:
(1)陡崖的相對高度(H)
計算公式為(n-1)Δd≤H<(n+1)Δd。因此圖中陡崖的相對高度的取值范圍為300 m≤H<500 m。
(2)陡崖的絕對高度
①陡崖崖頂?shù)慕^對高度:H大≤H頂<H大+Δd。圖中崖頂?shù)慕^對高度的取值范圍為400 m≤H頂<500 m。
②陡崖崖底的絕對高度:H?。<H底≤H小。圖中崖底的絕對高度的取值范圍為0<H底≤100 m。
3.估算某地形區(qū)的相對高度
一般來說,若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任意兩點之間有n條數(shù)值不同的等高線,等高距為Δd,則這兩點的相對高度H可用下面公式求算:(n-1)Δd m<H<(n+1)Δd m。
如圖所示A、B兩點間的相對高度為200 m<H<400 m。
4.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
已知某地的氣溫和兩地間的相對高度,根據(jù)氣溫垂直遞減率(0.6 ℃/100 m)可計算兩地間的氣溫差異:
T差=(0.6 ℃·H相)/100 m。
5.閉合等高線區(qū)域內海拔的計算(圖中a>b)
(1)位于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閉合區(qū)域,如果其值與兩側等高線中的較低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的海拔低于其等高線的值;如圖,若c=b,則d<b,即“小于小的”。
(2)位于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閉合區(qū)域,如果其值與兩側等高線中的較高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的海拔高于其等高線的值。如圖,若c=a,則d>a,即“大于大的”。
二、等高線圖的應用
(一)等高線地形圖與河流
1.根據(jù)等高線的形狀和疏密判斷水系、水文特征
2.判斷河流流向、流域面積及水庫儲水面積
(二)等高線地形圖與氣候
(三)等高線地形圖與生產(chǎn)生活
1.選點
2.選線
3.選面
重點02 等溫線圖的判讀
1.等溫線數(shù)值的判讀
(1)彎曲狀況:主要看等溫線彎曲的方向,若向數(shù)值大的方向彎曲,其中間區(qū)域數(shù)值低;反之,數(shù)值高(如圖1中a地等溫線向數(shù)值小的方向彎曲,氣溫值高于13 ℃)。即“凸高值低,凸低值高”。
(2)閉合狀況:“大于大的,小于小的”。
2.等溫線走向及其影響因素
3.等溫線的彎曲及其影響因素
4.等溫線的疏密及其影響因素
等溫線的疏密反映溫差的大小,等溫線密集,溫差較大;等溫線稀疏,溫差較小。
重點03 等壓線圖的判讀
等壓線圖是等值線圖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類型,它同樣具有等值線圖的一般特征和基本判讀方法。
1.判讀氣壓形式
(1)低壓中心(如圖1中乙處):等壓線呈閉合曲線,中心氣壓比四周氣壓低(中心為上升氣流)。
(2)高壓中心(如圖1中甲處):等壓線呈閉合曲線,中心氣壓比四周氣壓高(中心為下沉氣流)。
(3)高壓脊(如圖1中丙處):高氣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彎曲最大各點的連線叫脊線。
(4)低壓槽(如圖1中丁處):低氣壓延伸出來的狹長區(qū)域,彎曲最大各點的連線叫槽線。
(5)鞍:兩個低壓和兩個高壓交匯處,其氣壓值比高壓中心低,比低壓中心高。
2.判斷風向
首先明確高低氣壓;其次確定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最后根據(jù)南、北半球畫出偏向風(如圖2中A地吹偏南風)。
3.判斷南、北半球
(1)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右側——北半球。
(2)風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的左側——南半球。
4.判斷風力(風速)大小
(1)等壓線密集——水平氣壓梯度力大——風力大(如圖3中乙地)。
(2)等壓線稀疏——水平氣壓梯度力小——風力小(如圖3中甲地)。
5.判斷季節(jié)
(1)夏季(北半球7月、南半球1月):大陸內部一般為低壓。
(2)冬季(北半球1月、南半球7月):大陸內部一般為高壓。
6.判斷天氣狀況
(1)由高緯吹向低緯的風——寒冷干燥。
(2)由低緯吹向高緯的風——溫暖濕潤。
(3)低氣壓控制時,多陰雨天氣;高氣壓控制時,多晴朗天氣。
(4)低壓中心和低壓槽控制區(qū)多陰雨天氣,如圖1中乙處和丁處;高壓中心和高壓脊控制區(qū)多晴朗天氣,如圖1中甲處和丙處
重點04 等值線的一般特征
1.同線等值:
一般情況下,同一條等值線上各點的數(shù)值相等。在進行等值線數(shù)值的確定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辨別,一旦數(shù)值與線對應錯誤,會影響到題型的判斷。
2.同圖等距:
同一幅圖中相鄰兩條等值線間的差相等或為0。在等值線的考察過程中,并不一定會標注每一條等值線的數(shù)值。需要利用同圖等距進行數(shù)值的確定以及相關的計算問題。
3.等值線的閉合:
所有等值線都是閉合的,實際上等值線不閉合是由于圖幅所限,因此需要注意非閉合等值線與圖中等值線的連貫性。(注意)局部小范圍內的等值線閉合,表示其可能是高值點或低值點。
4.等值線的疏密:
同一幅圖中,等值線的疏密表示其代表某地理要素變化大小密陡疏緩。不同比例尺等值線的疏密比較不同。例如同一等值線,比例尺越大的等值線越密集,比例尺越小的等值線越稀疏。
5.同一幅圖上任意兩條等值線一般不會相交、不會重疊(等高線的陡崖除外)
⑥等值線彎曲:
等值線凸出或凹進處,表示比周邊值高或低,且彎曲度越大,表示差別越大。同時,等值線的彎曲往往能揭示某一地理信息的走向。在等值線類型圖中,槽線與脊線的判斷可以利用水平切線法。其判斷過程為:槽線與脊線一般出現(xiàn)在等值線的凹凸處;在等值線的凹凸方向做一條虛線代表槽線或脊線;利用虛線與等值線的交點做水平切線;比較切點與兩邊點的數(shù)值關系,中間小兩邊大為槽線;中間大兩邊小為脊線。
【重難點1 等高線圖的判讀】
通常土壤含水量較高時,土壤中的部分鐵元素形成更易溶于水的價態(tài),可能向下淋溶,也可能側向移動流失。水稻種植后需周期性排灌。2024年,福建省全面開展第三次土壤普查中的剖面野外調查。左圖示意福建省某調查區(qū)地形,右圖示意該調查區(qū)兩種土壤剖面(不考慮土層厚度)。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1.假設左圖中的①-④地點土壤含水量均較高且大致相同,則甲剖面最易出現(xiàn)在( )
A.①B.②C.③D.④
2.野外調查時想要找到土壤剖面為乙剖面的地點,除了地形因素之外,還要優(yōu)先考慮( )
A.蒸發(fā)蒸騰強弱B.離河遠近C.植被覆蓋率高低D.巖層厚薄
3.左圖中①-⑤最適合種植水稻的地點土壤剖面為乙剖面,若要在改地點種植水稻,需要重點解決的問題是( )
A.土壤溫度較高B.有機質較欠缺C.底層沙礫較多D.土壤空氣不足
【答案】1.C 2.B 3.D
【來源】2024年福建省高考地理真題
【解析】1.在土壤含水量較高的情況下,鐵元素形成更易溶于水的價態(tài)。題干假設了①~④地點土壤含水量均較高且大致相同,而③處位于山脊,為分水嶺,容易側向移動流失,與甲剖面相符,C正確;①②④處等高線稀疏,地勢較平坦,鐵元素不容易隨水側向移動,土壤水分含量高,也不容易向下淋溶,ABD錯誤。故選C。
2.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鐵元素運移是地下水運移產(chǎn)生的,根據(jù)圖示信息可知,乙土層鐵元素易溶,鐵元素含量較高,說明該地地下水水位較高,有利于鐵元素富集,距離河流較近的點位,地下水水位較高,有利于形成乙土層,B正確;植物蒸騰、植被覆蓋、巖層厚度對于鐵元素運移影響較小,ACD錯誤。故選B。
3.根據(jù)材料信息“種植水稻的土壤需要不斷翻種,需要周期性排灌。”可知,種植水稻的土壤需要定期翻種和排灌,增加土壤中空氣含量,根據(jù)上題分析可知,乙土層鐵元素含量較高,地下水含量較多,土壤中空氣含量較少,不利于水稻根系的發(fā)育,不利于水稻生長,D正確;五個點位土壤溫度差異較小,A錯誤;無法判斷有機質含量的相關信息,B錯誤;底層沙礫對水稻生長影響較小,C錯誤。故選D。
【點睛】土壤空氣的含量可以通過耕作、耙壓、施用有機肥等措施改變土壤孔隙度進行調節(jié),也可用灌溉排水改變土壤含水量進行調節(jié)。一般旱地作物要求耕作層的空氣容量為10%?15%。土壤空氣中的含氧量一般只有10~12%,在土壤板結或積水、透氣性不良的情況下,含氧量可降到10%以下,此時會抑制植物根系的呼吸,從而影響植物的生理功能。
下圖中虛線為等高線(單位:米),實線為地層界線。完成下面小題。
4.推測圖示區(qū)域最大高差( )
A.248B.288C.365D.400
5.圖中大規(guī)模構造運動最有可能發(fā)生在( )
A.D1之前B.K之后C.P2之前D.T1之后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河流流向自西南流向東北B.有過地殼抬升現(xiàn)象
C.T1和J之間存在平行不整合面D.河流處的構造地貌為背斜谷
【答案】4.C 5.D 6.B
【來源】2024屆江蘇省淮安市高三下學期考前模擬試卷(一)地理試題
【解析】4.圖示區(qū)域最高處為400m-450m,最低處海拔為50m-100m,故圖示區(qū)域性對高度為300m-400m,故圖示區(qū)域最大高差365m,C正確ABD錯誤。故選C。
5.由圖可知T1之前的巖層大致平行分布,而在J處出現(xiàn)明顯的斷層現(xiàn)象,所以圖中大規(guī)模構造運動最有可能發(fā)生在T1早三疊紀之后的侏羅紀,D正確ABC錯誤。故選D。
6.結合圖中等高線,可知圖中河流自東北流向西南,A錯誤;由圖可知地層T1、P2、P1、D2、D1出現(xiàn)不連續(xù)分布,出現(xiàn)斷層,有過地殼抬升,B正確;T1和J之間存在斷層,不存在平行不整合面,C錯誤;由圖可知,河流處中間為比較新的T1早三疊紀,南北兩側為較老的晚二疊紀、早二疊紀,中心新南北兩側巖層老,故河流處為向斜,D錯誤。故選B。
【點睛】背斜:巖層一般向上拱起(巖層中心老兩翼新),常成為山嶺,但其頂部受張裂易被侵蝕成谷地;向斜:巖層一般向下凹陷(巖層中心新兩翼老),常成為山谷或盆地,但其槽部因擠壓堅實不易被侵蝕,反而易成為山嶺。
【重難點2 等溫線圖的判讀】
下圖示意某山脈中段山體內部與山體外部同緯度地表未隆起區(qū)域的最熱月10℃等溫線分布高度。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7.該山脈位于( )
A.北美大陸東部B.北美大陸西部C.亞歐大陸東部D.亞歐大陸西部
8.導致圖示山脈中段山體內、外部最熱月10℃等溫線分布高度差異的主導因素是( )
A.地表高度B.距海距離C.植被類型D.大氣環(huán)流
【答案】7.B 8.A
【來源】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教學質量監(jiān)測地理試題
【解析】7.由圖可知,經(jīng)度自西向東依次遞減,說明為西經(jīng)度,且位于西半球,CD錯誤;由圖中的海拔高度可知,該地的山地海拔較高,應為北美大陸西部,B正確;北美大陸東部為低矮的高原和山地,A錯誤。故選B。
8.由上可知,該地是北美大陸西部科迪勒拉山系,山體內部分布高于山體外部,山體內部由于海拔較高,空氣較稀薄,地面接受的太陽輻射較多,傳給大氣的熱量也較多,而山體外部的地面?zhèn)鬟f到同山體相同海拔高度時熱量已經(jīng)大為減弱,因此山體內部溫度遠高于相同海拔自由大氣的溫度。綜上所述,導致圖示山脈中段山體內、外部最熱月10℃等溫線分布高度差異的主導因素是地表高度,A正確,距海距離差異不大,B錯誤;植被類型對于山體內、外部最熱月10℃等溫線分布高度差異影響較小,C錯誤;圖示山脈中段山體內、外部大氣環(huán)流差別不大,D錯誤。故選A。
【點睛】落基山脈是美洲科迪勒拉山系在北美的主干,由許多小山脈組成,被稱為北美洲的“脊骨”,主要的山脈從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直到美國西南部的新墨西哥州,南北縱貫4800多千米,廣袤而缺乏植被。巍峨的落基山脈綿延起伏,自北向南,有數(shù)千公里之長。整個落基山脈由眾多小山脈組成,其中有名稱的就有39個。除圣勞倫斯河外,北美幾乎所有大河都源于落基山脈,是大陸的重要分水嶺。
海洋鋒是性質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多種水體間的狹長過渡帶,可分為溫度鋒、鹽度鋒和密度鋒等。研究表明,當鋒面兩側溫度差增加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鋒面兩側海水交換。受沿岸流和黃海暖流的影響,我國東部陸架區(qū)在冬春季節(jié)存在顯著的溫度鋒。下圖為我國東部陸架區(qū)冬季(12月至次年3月)平均海表等溫線分布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9.圖示溫度鋒最顯著的海域是( )
A.甲B.乙C.丙D.丁
10.隨著一側暖流強度的增加,溫度鋒的勢力變化特征是( )
A.持續(xù)增強B.先減弱后增強C.持續(xù)減弱D.先增強后減弱
【答案】9.B 10.D
【來源】2024屆山東省菏澤市高考模擬預測地理試題(五)
【解析】9.根據(jù)材料可知,圖示海域中溫度鋒受沿岸流和黃海暖流的影響,黃海暖流靠近西側,與沿岸流距離更近,且兩洋流之間的乙海域等溫線密集,溫度梯度大,溫度鋒顯著,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0.隨著一側暖流增強,其與另一側寒流的溫度差異逐漸增大,導致溫度鋒鋒面強度增強;增強到一定程度后,鋒面兩側水體交換,溫度差異減小,鋒面強度減弱,D正確,ABC錯誤。故選D。
【點睛】海洋鋒是指特性明顯不同的兩種或幾種水體之間的狹窄過渡帶。這些水體可以通過溫度、鹽度、密度、速度、顏色、葉綠素等要素的水平梯度來區(qū)分。海洋鋒的位置可以通過這些要素的特征量的強度來確定。海洋鋒在鋒帶附近具有強烈的水平輻合(輻散)和垂直運動,因此是不穩(wěn)定的,其中存在著逐漸變性的過程和各種尺度的彎曲。
【重難點3 等壓線圖的判讀】
2023年某日,一場源自地中海的風暴席卷黑海北岸,給甲地帶來強降水。下圖為該日某時刻的天氣形勢圖。完成下面小題。
11.該日甲地出現(xiàn)強降水,主要因為甲地( )
A.大氣受熱上升強B.位于高壓脊附近
C.位于氣旋中心D.位于鋒線前方
12.未來兩日,甲地風向變化最大可能是( )
A.東北→西南B.東北→西北
C.西南→東南D.東南→西北
【答案】11.D 12.A
【來源】2024年浙江省高考地理真題(1月)
【解析】11.讀圖可知,甲處附近有低壓槽分布,該低壓槽位于氣旋偏東側,北半球氣旋呈逆時針方向流動,東側低壓槽處氣流由南部緯度較低的暖氣團主動向北部緯度較高的冷氣團移動,容易形成暖鋒,甲位于暖鋒的鋒前,因此出現(xiàn)降水,D正確;甲處并沒有位于氣旋中心,大氣也沒有受熱強烈上升,AC錯誤;甲處附近分布低壓槽,而不是高壓脊,且高壓脊盛行下沉氣流,不易形成降水,B錯誤。故選D。
12.讀圖可知,甲地目前位于低壓中心偏北側,氣壓梯度力指向偏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東北風(偏北風);之后隨著風暴中心的移動,兩日后甲位于低壓中心的偏南側,氣壓梯度力指向偏北,受地轉偏向力影響形成西南風。綜上所述,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風向的判斷: 1、水平氣壓梯度力由高壓指向低壓,垂直于等壓線,2、風向南半球左偏,北半球右偏。
干線是干氣團與溫度相近的濕氣團交匯而形成的天氣系統(tǒng),其形成與特定下墊面有關,常引發(fā)強對流天氣。下圖為“河套地區(qū)某干線位置移動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此次天氣過程中,20時干線位置向西移動,主要是由于( )
A.氣壓降低B.氣溫降低C.風向轉變D.風速減小
14.推測此次天氣過程引發(fā)的對流,在夜晚將( )
A.穩(wěn)定不變B.不斷增強C.逐漸減弱D.波動變化
【答案】13.B 14.C
【來源】2024年江蘇省高考地理真題
【解析】13. 根據(jù)定義,干線是分隔干氣團與濕氣團的界限,考慮到其所在的地理位置——黃土高原北部地區(qū),我們可以合理推斷,干線的西側為干氣團,而東側則是濕氣團。干線的移動方向揭示了兩側氣團的勢力變化:若干線向西移動,這通常意味著濕氣團的勢力在增強,或者干氣團的勢力在減弱;相反,若干線向東移動,則表明干氣團的勢力在增強,濕氣團的勢力在減弱。 觀察圖中干線隨時間的位置變化,我們可以分析出前期的時段為白天,干線呈現(xiàn)出向東移動的趨勢,特別是在11-14時這一時間段內,移動最為顯著。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在于,白天隨著太陽輻射的增強,地面氣溫逐漸升高。根據(jù)飽和水汽壓與氣溫的正相關關系,氣溫的升高會導致飽和水汽壓增大,但此時實際水汽壓變化不大或變化較小,因此相對濕度會降低,干氣團的勢力相對增加,從而使得干線明顯地向東移動。 題干中詢問的是20時,即夜間的情況。我們可以根據(jù)白天的變化趨勢進行推測:隨著太陽輻射的減弱,地面開始通過輻射方式降溫,氣溫逐漸下降。根據(jù)飽和水汽壓與氣溫的關系,氣溫的降低會導致飽和水汽壓減小,但此時空氣中的水汽含量可能因夜晚的凝結而相對增加或保持不變,因此相對濕度會增大,濕氣團的勢力相對增強。這一變化會導致干線出現(xiàn)向西移動的趨勢。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干線在白天和夜間的移動趨勢,我們可以得出,在夜間20時,隨著氣溫的下降和相對濕度的增加,濕氣團的勢力增強,干線因此向西移動。綜上所述,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4.在夜晚,由于地面輻射冷卻,近地面溫度下降,大氣穩(wěn)定度增加,不利于對流的發(fā)展,所以對流通常會逐漸減弱。穩(wěn)定不變不符合夜晚溫度變化的情況,A錯誤;不斷增強與夜晚溫度降低的實際情況不符,B錯誤;逐漸減弱,符合夜晚溫度降低導致對流減弱的規(guī)律,C正確;波動變化不太符合夜晚溫度持續(xù)降低對對流的影響,D錯誤。故選C。
【點睛】干線,原指美國來自墨西哥海灣的暖濕空氣西進和來自西南沙漠地區(qū)的干熱空氣之間的地面邊界,故而以露點溫度梯度顯著為標志。后來把不同地區(qū)形成露點鋒的不同性質的氣團的地面界線都認為是干線。在中國夏季暴雨過程中,由于南方的暖濕空氣與北方的干冷空氣相遇形成明顯的濕度不連續(xù)帶,在中尺度場上表現(xiàn)為露點鋒,中國的露點鋒與美國的干線相比有所不同,前者常引起降水天氣,后者引起降水的同時,還常伴隨較大的風暴或龍卷天氣。
【重難點4 等值線的一般特征】
鄂爾多斯盆地(陜甘寧盆地)是我國第二大內陸沉積盆地。經(jīng)淺海盆地到內陸盆地的發(fā)育沉積,在白堊紀初形成了總厚度可達千余米的地層。其中盆地西部的南段為湖泊沉積體系;北部是縱向河(即河流沿盆地長軸發(fā)育)與橫向扇(沖積扇在盆地西緣大體垂直于盆地長軸分布)的填充格局;東部主要由沙丘、沙漠湖沉積相組成。下圖示意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紀早期地層的厚度等值線。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5.圖中顯示,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紀早期的地層厚度( )
A.東部薄、西部厚B.自北向南遞增
C.東南向西北遞減D.盆地西南最薄
16.鄂爾多斯盆地白堊紀早期地層形成過程中( )
A.盆地西側沉降幅度較小B.沉積物主要向西部輸送
C.盆地東側地勢相對較低D.盆地以風力沉積物為主
17.鄂爾多斯盆地在白堊紀早期的沉積環(huán)境特征是( )
A.盆地西部為海洋環(huán)境B.沉積物來自黃土高原
C.沉積物分選性不明顯D.盆地東部是沙漠環(huán)境
【答案】15.A 16.B 17.D
【來源】2024屆山西省省際名校高三下學期聯(lián)考三(押題卷)地理試題
【解析】15.由圖中等厚度線可知,總體上厚度分布不均,西側厚度較大,東側厚度小,且等厚度線南北向分布,厚度自東向西遞增,A對,B、C錯;盆地東側等厚度線數(shù)值最小,最薄,D錯誤。故選A。
16.由材料可知,盆地西部的南段為湖泊沉積體系,形成過程中,西部地勢由低到高,早期西部地勢相對低,后期地勢較高,沉降幅度大,A、C錯誤;西部地勢低洼,沉積物在流水、風力搬運下向西部輸送,B正確;由材料知北部為縱向河,河流沉積物較多,D錯誤。故選B。
17.由材料知,早期盆地西部為湖泊沉積體系,A錯誤;早期為淺海盆地到內陸盆地的發(fā)育沉積,沉積物可能來自淺海環(huán)境,B錯誤;經(jīng)流水搬運,沉積物具有分選性和磨圓性,C錯誤;由材料知,東部主要由沙丘、沙漠湖沉積相組成,為沙漠環(huán)境,D正確。故選D。
【點睛】流水作用特點:流水侵蝕高地,填平洼地。流水沉積在水平方向上具有分選作用,一般情況下,顆粒大的先沉積,顆粒小的后沉積
水汽通量散度是指在單位時間里、單位體積內水平方向輻合進來或輻散出去的水汽量(單位:克/秒·厘米2·百帕),其中正值表示水汽輻散,負值表示水汽輻合。下圖為某年8月2日14:00(北京時間)沿112.58°E水汽通量散度等值線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18.推斷該日14:00控制甲地區(qū)的天氣系統(tǒng)是( )
A.冷鋒B.暖鋒C.氣旋D.反氣旋
19.圖示天氣狀況對甲地區(qū)的影響是( )
A.緩解伏旱旱情B.形成沙塵暴C.延長光照時間D.減少地質災害
【答案】18.C 19.A
【來源】2024屆河北省滄州市高考二模地理試題
【解析】18.讀圖可知,8月2日14:00,甲地區(qū)水汽通量散度在低空為負值,高空多為正值,說明該地區(qū)水汽在低空輻合,在高空輻散,在垂直方向上氣流由近地面向高空上升,由此可推斷此時控制該地區(qū)的天氣系統(tǒng)應為氣旋(低氣壓)。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9.讀圖可知,甲地位于(25°N,112.58°E)附近,8月初處于伏旱,水汽輻合上升可能帶來降水,緩解該地區(qū)伏旱帶來的旱情,A正確;此區(qū)域無沙塵暴,B錯誤;此時為降水天氣,縮短光照時間,C錯誤;降水增多會誘發(fā)地質災害,D錯誤。故選A。
【點睛】北半球氣旋逆時針方向輻合,反氣旋順時針方向輻散。
三年考情分析
2025考向預測
2024新課標卷T1-T3:以等高線為背景,考查民居分布
2024浙江卷1月T16-T17:以等壓線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tǒng)與風向
2024北京卷T6-T8:以等壓線為背景,考查氣旋、反氣旋與天氣
2024·浙江高考6月:以等鹽度線為背景,考查洋流與海水鹽度
2024江蘇卷T6-7:以等壓線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tǒng)與天氣
2024福建卷T14-T6:以等高線為背景,考查土壤
2023江蘇卷T23:以等高線為背景,考查地形與交通運輸布局
2023江蘇卷T11-T13:以等壓線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tǒng)的判斷
2023·浙江高考1月T7-T8:以世界某區(qū)域海洋表層鹽度為背景,考查等鹽度線
2022·年浙江高考1月T13-T14:以某地某月等壓線為背景,考查洋流的流向、海陸分布對氣候的影響
2022年海南高考T6-T7:以亞洲部分地區(qū)海平面等壓線為背景,考查天氣系統(tǒng)
2022年湖南高考T6-T7:以太行山某地空間格局為背景,考查等高線地形圖的應用
2022年山東高考T16:以美洲冷空氣頻繁為背景,考查等高線、等壓線應用
考點預測:特定區(qū)域等值線的分布特征、數(shù)值變化、等值線圖中反應出的地理信息揭示是該考點的常見形式。等值線既是高考命題的重要考點,又是材料背景的重要表達形式。
考法預測:等壓線的考察是江蘇省對等值線類型圖當中考察最為廣泛最為常見的形式。突出等壓線與天氣系統(tǒng)的關系。同時等高線等其他類型的也偶有出現(xiàn)。考察學生不僅要關注各類等值線表達的地理事實,更要關注其背后的地理規(guī)律。對綜合能力的要求較高。
判斷水系特征
①山地常形成放射狀水系;
②盆地常形成向心狀水系;
③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嶺(山脊線);
④山谷常有河流發(fā)育(山谷線);
⑤等高線穿越河谷時向上游彎曲,等高線在山脊處向低處彎曲
判斷水文特征
①等高線密集的河谷,流速大、水能資源豐富,在陡崖處形成瀑布;
②河流流量除與降水量有關外,還與流域面積(集水區(qū)域面積)有關;
③河流流出山口處常形成沖積扇(洪積扇)
判斷流向
由海拔高處流向低處。發(fā)育于河谷,河流流向與等高線凸出方向相反
判斷流域面積
根據(jù)山脊線作為河流的分水嶺,確定河流的流域面積
判斷水庫儲水面積
找到最高水位的海拔,根據(jù)此海拔等高線圍繞的范圍,估算其面積
判斷氣候特征
氣候特征應結合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勢高低、坡向(陽坡氣溫高,蒸發(fā)強;陰坡氣溫低,蒸發(fā)弱)等因素
判斷氣候差異
氣溫差異
求出高度差,再用氣溫垂直遞減率0.6 ℃/100 m 計算溫度差,地勢越高氣溫越低
降水差異
迎風坡降水多于背風坡
光照差異
陽坡多于陰坡,同一種植被在陽坡的分布上界高于陰坡
點的類型
區(qū)位要求
圖示
水庫壩址
壩址
①選在兩側等高線密集的河流峽谷處(因該處筑壩工程量小、造價低、庫區(qū)容量大);②應避開喀斯特地貌、地質斷裂帶,并考慮移民、生態(tài)等問題
庫區(qū)
宜選在河谷、山谷地區(qū),或“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以保證有較大的集水面積和庫容
港口
①應建在等高線稀疏、等深線密集的海灣地區(qū)、避開含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②要建在經(jīng)濟發(fā)達、腹地廣闊的地區(qū)(圖為我國某海灣附近等高線、等深線分布圖,港口應建在丙地,因為丙在海灣內,可避風浪,且等深線較密集,水深;陸上地勢平坦利于建港)
宿營地
①應避開河谷、河邊,以防暴雨造成的山洪暴發(fā);②避開陡坡、陡崖,以防崩塌、落石造成的傷害;③應選在地勢較高的緩坡或較平坦的鞍部宿營(圖中宿營地選在C地)
線的類型
區(qū)位要求
圖示
公路、鐵路
一般要求坡度平緩、盡量在等高線之間穿行,線路較短,盡量少占農田、少建橋梁,避開陡崖、陡坡等,通往山頂?shù)墓?,往往需建盤山路等。(圖中公路選線為EHF)
引水路線
首先考慮水從高處往低處流,再結合距離的遠近確定(圖中①線更合理)
輸油、輸氣管道
路線盡可能短,盡量避免通過山脈、大河等,以降低施工難度和建設成本
面的類型
區(qū)位要求
圖示
農業(yè)生產(chǎn)布局
根據(jù)等高線地形圖反映的地形類型、地勢起伏、坡度陡緩,結合氣候和水源條件,因地制宜提出農、林、牧、漁業(yè)合理布局的方案。平原宜發(fā)展種植業(yè);山區(qū)宜發(fā)展林業(yè)、畜牧業(yè)
工業(yè)區(qū)、居民區(qū)選址
一般選在靠近水源、交通便利、等高線間距較大的地形平坦開闊處
等溫線走向
影響因素
等溫線與緯線方向基本一致
太陽輻射或緯度因素(如圖3中22 ℃、23 ℃、24 ℃等溫線)
等溫線大致與海岸線平行
海陸分布或海洋影響程度不同
等溫線與等高線平行或與山脈走向平行
地形、地勢(如圖2中③地附近等溫線走向)
等溫線閉合
山峰(低溫)、盆地(高溫)、城市熱島效應(高溫)
海陸與季節(jié)
冬季,陸地上的等溫線向低緯彎曲,海洋上的等溫線向高緯彎曲;夏季,陸地等溫線向高緯彎曲,海洋等溫線向低緯彎曲。也可以概括為:一(月)陸(向)南(彎曲),七(月)陸(向)北(彎曲)
地形
若等溫線穿過山脈或高地時,等溫線凸向氣溫高的地區(qū);等溫線穿過河谷或低地時,等溫線凸向氣溫低的地區(qū)
洋流
洋流流向和等溫線的凸出方向相同,等溫線由高值向低值方向(向高緯)凸出的為暖流;等溫線由低值向高值方向(向低緯)凸出的為寒流
季節(jié)
冬季等溫線密集,夏季等溫線稀疏。因為冬季各地溫差較夏季大
溫度帶
溫帶地區(qū)等溫線密集,熱帶地區(qū)等溫線稀疏。因為溫帶地區(qū)的氣溫差異大于終年高溫的熱帶地區(qū)
海陸位置
陸地等溫線密集,海洋等溫線稀疏。因為陸地表面形態(tài)復雜,海洋表面性質單一且熱容量大,所以陸地的溫差大于海洋
大氣
鋒面天氣系統(tǒng)中鋒線附近冷暖差別大,等溫線密集
洋流
寒暖流交匯處等溫線密集,因為冷暖差別大
地形
平原、高原面上等溫線稀疏,山地和高原邊緣地區(qū)的等溫線比較密集(如圖2中臺灣東部為臺灣山脈,等溫線密集,而其西部為平原地形,等溫線稀疏)

相關試卷

熱點02 電影《哪吒2》中的地理知識--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西北四省專用):

這是一份熱點02 電影《哪吒2》中的地理知識--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西北四省專用),文件包含熱點02電影《哪吒2》中的地理知識原卷版docx、熱點02電影《哪吒2》中的地理知識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2頁, 歡迎下載使用。

熱點01 2025春晚中的地理--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西北四省專用):

這是一份熱點01 2025春晚中的地理--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西北四省專用),文件包含熱點012025春晚中的地理原卷版docx、熱點012025春晚中的地理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重難點11 人口--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天津專用):

這是一份重難點11 人口--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天津專用),文件包含重難點11人口原卷版docx、重難點11人口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71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重難點專題02 大氣受熱過程與氣溫--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上海專用)

重難點專題02 大氣受熱過程與氣溫--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上海專用)

重難點02 等值線圖的判斷--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江蘇專用)

重難點02 等值線圖的判斷--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江蘇專用)

重難點02 地球運動與生活生產(chǎn)--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廣東專用)

重難點02 地球運動與生活生產(chǎn)--2025年高考地理二輪復習重難熱點專練(廣東專用)

重難點02 等值線圖的判斷-2025年高考地理 熱點 重點 難點 專練(江蘇專用)

重難點02 等值線圖的判斷-2025年高考地理 熱點 重點 難點 專練(江蘇專用)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