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4
化學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Ca-40
五、選擇題(共20分)
21~34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21.空氣中體積分數(shù)最大的氣體是
A.氧氣B.氨氣C.二氧化碳D.水蒸氣
22.屬于有機物的是
A.一氧化碳B.二氧化碳C.葡萄糖D.碳酸
23.下列物質中氧元素以游離態(tài)存在的是
A.水B.硫酸C.臭氧D.氫氧化鈉
24.能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氣體的是
A.硫粉B.鐵絲C.紅磷D.鎂帶
25.銨態(tài)氮肥中含有銨根,屬于銨態(tài)氮肥的是
A.NaNO3B.(NH4)2SO4C.K2CO3D.Ca(H2PO4)2
26.濕法冶銅時發(fā)生的反應Fe+CuSO4=Cu+FeSO4屬于
A.置換反應B.復分解反應C.化合反應D.分解反應
27.物質的分類正確的是
A.Na2CO3屬于可溶性堿B.CaO屬于堿性氧化物
C.H2CO3屬于一元酸D.KCl屬于難溶性鹽
28.下列物質的用途錯誤的是
A.鹽酸用于去除鐵銹B.熟石灰用于中和土壤酸性
C.石墨用于切割玻璃D.氫氣用作保護氣體
29.能用于鑒別鹽酸和硫酸的試劑是
A.硝酸銀溶液B.石蕊試液C.碳酸鈉溶液D.氯化鋇溶液
30.污水凈化過程中發(fā)生化學變化的步驟是
A.用格柵濾除懸浮物B.靜置使污泥沉降
C.用活性炭吸附異味D.通入氯氣殺菌消毒
31.實驗室中用啟普發(fā)生器制備氫氣,選用的試劑是
A.鋅粒、稀硫酸B.鋅粉、稀鹽酸
C.銅粉、稀硫酸D.銅片、濃鹽酸
32.下列混合氣體遇到明火可能會發(fā)生爆炸的是
A.一氧化碳、氮氣B.氫氣、空氣
C.二氧化碳、甲烷D.氧氣、二氧化碳
33.3%的過氧化氫溶液能用于傷口消毒,其中的“3%”表示
A.過氧化氫的摩爾質量為3 g/ml
B.過氧化氫的溶解度為3 g/100g水
C.每100 g溶液中含過氧化氫3 g
D.過氧化氫與水的質量比為3:100
34.將天然氣降溫壓縮為液態(tài)天然氣以方便運輸,下列相關說法錯誤的是
A.天然氣是一種化石能源
B.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CH4
C.天然氣液化的過程中分子本身不發(fā)生變化
D.液化天然氣中的分子間隔大于天然氣中的分子間隔
35~37小題有1~2個選項符合題意
35.能驗證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實驗是
A.水與氧化鈣混合B.二氧化碳通入水中
C.氫氣在氧氣中燃燒D.電解水
36.有一份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加熱制取氧氣,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B.二氧化錳能加快氯酸鉀分解
C.反應前后固體中二氧化錳的質量分數(shù)不變
D.反應前后二氧化錳的化學性質不變
37.下圖是模擬豎爐煉銅的裝置,打開止水夾,加熱耐高溫容器,一段時間后a、b兩層中都有紅色固體生成,澄清石灰水變渾濁,關于該實驗的說法正確的是
A.b層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A.a層的物質在加熱過程中一定生成了CO
C.a層的物質在加熱過程中一定沒有生成CO2
D.澄清石灰水可吸收CO
六、簡答題
38.鈷及其化合物在化學實驗室中有著獨特的作用。
(1)藍色鈷玻璃中添加了鈷藍【C(AlO2)2】,鈷藍由______種元素組成。
(2)灼燒含鈷元素的樣品,透過藍色鈷玻璃片能觀察到______色火焰。
(3)干燥劑中加入藍色的CCl2,吸收水后生成粉色的CCl2·6H2O,從而指示干燥劑是否失
效。用化學方程式表示該干燥劑變色的原理____________。
(4)向0.1ml鈷中逐滴加入鹽酸至過量,發(fā)生反應:C+2HCl=CCl2+H2↑。
①0.1 ml鈷中約含有______個鈷原子;
②根據(jù)上述反應判斷,鈷的金屬活動性比銅______(選填“強”或“弱”)。
③在下面的坐標系中畫出上述反應中生成氫氣的物質的量與加入鹽酸中HCl的物質的量之間的關系。
39.物質在溶解過程中有能量變化。硫酸銅晶體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會下降;氫氧化鈉溶于水時,溶液的溫度會升高。
(1)硫酸銅晶體(CuSO4·5H2O)屬于______(選填“純凈物”或“混合物”),它溶于水形成______色的硫酸銅溶液。
(2)氫氧化鈉的俗稱是______(只需寫出一個)。氫氧化鈉固體可做干燥劑,寫出一條保存氫氧化鈉固體的注意事項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下圖所示,在盛有水的培養(yǎng)皿中同時加入兩塊體積相同的硫酸銅晶體和氫氧化鈉固體,靜置一段時間后,有藍色沉淀出現(xiàn)在靠近硫酸銅晶體的一側。
①寫出硫酸銅與氫氧化鈉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②有同學推測藍色沉淀出現(xiàn)在靠近硫酸銅晶體的一側的原因是氫氧化鈉溶液溫度較高,其中溶質的微觀粒子在水中運動的速度更______(選填“快”或“慢”)。請再寫出一種推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0.氫氧化鋰(化學式LiOH)是一種白色的固體,可在載人航天器中用于吸收二氧化碳。用碳酸鋰制備氫氧化鋰溶液的流程如下圖所示。
(1)碳酸鋰中鋰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寫出碳酸鋰的化學式______;
(2)反應2的化學方程式為,其中物質X的名稱為______;
(3)取少量制備的氫氧化鋰溶液,滴加酚酞試液,觀察到無色溶液變?yōu)榧t色,說明該溶液的pH______7(選填“”);
(4)該法制得的氫氧化鋰溶液中含氯化鋰,取20℃的溶液樣品(含10g氫氧化鋰、10g氯化鋰和100g水),根據(jù)下表中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設計如下圖所示的流程提取氫氧化鋰。
①80℃時,溶液c是氯化鋰的______溶液(選填“飽和”或“不飽和”);
②80℃時,該樣品蒸發(fā)90g水后,析出氫氧化鋰______g;
③操作a的名稱是______;
④用飽和氫氧化鋰溶液洗滌固體b的優(yōu)點是______。
41.石頭紙有望代替?zhèn)鹘y(tǒng)紙張,它由聚乙烯塑料包裹碳酸鈣粉末制成,其截面結構如下圖所示。設計以下兩種實驗方案測定石頭紙中碳酸鈣含量。
方案一
(1)已知:聚乙烯塑料不溶于鹽酸。利用碳酸鈣能溶于鹽酸的性質設計實驗方案。
①寫出碳酸鈣與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實驗時,將整張石頭紙浸泡在鹽酸中,觀察不到氣泡,石頭紙中的碳酸鈣沒有與鹽酸發(fā)生反應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此該方案不可行。
方案二
(2)已知:聚乙烯+氧氣二氧化碳+水,用下圖所示的裝置(省略夾持儀器)測定m g石頭紙中碳酸鈣的含量。
①充分灼燒石頭紙后,熄滅酒精噴燈,還需要再通一段時間氧氣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灼燒后硬質玻璃管中剩余固體0.56 g,則m g石頭紙中含碳酸鈣____g。
(3)若上述方案二實驗中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全部吸收,有同學認為用該溶液繼續(xù)實驗也能測出石頭紙中碳酸鈣的含量。
①寫出氫氧化鈉溶液吸收二氧化碳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②該同學向上述反應后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充分攪拌后生成n g碳酸鈣,他認為m g石頭紙中含碳酸鈣n g。你認為該同學的結論是否正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21.B22.C23.C24.A25.B26.A27.B
28.C29.D30.D31.A32.B33.C34.D
35.CD36.BD37.B
38.
(1)3
(2)紫
(3)CCl2+6H2O=CCl2·6H2O
(4)①6.02×1022②強③
39.
(1)純凈物藍
(2)燒堿或火堿或苛性鈉密封保存(合理即得分)
(3)①2NaOH+CuSO4=Na2SO4+Cu(OH)2↓
②快氫氧化鈉溶于水溫度升高,溶解得更快。(合理即得分)
40.
(1)Li2CO3
(2)氧氣
(3)>
(4)①不飽和②8.47③過濾④除去氫氧化鋰固體表面的雜質,減少氫氧化鋰的損耗2分
41.
(1)①CaCO3+2HCl=CaCl2+H2O+CO2↑
②不與鹽酸反應的聚乙烯包裹在碳酸鈣的表面,使碳酸鈣和鹽酸無法接觸。
(2)①防止冷卻的過程中氫氧化鈉溶液倒吸入硬質玻璃管②1
(3)①2NaOH+CO2=Na2CO3+H2O
②該同學的結論錯誤,石頭紙中的碳酸鈣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最終轉化為碳酸鈣,這兩部分碳酸鈣的質量相同,石頭紙中的聚乙烯灼燒時也會生成二氧化碳,最終轉化為碳酸鈣。因此m g石頭紙中碳酸鈣的質量加上聚乙烯轉化生成的碳酸鈣質量等于n g。3分溫度(℃)
20
80
LiOH的溶解度(g/100g水)
12.8
15.3
LiCl的溶解度(g/100g水)
83.5
112
這是一份【2025屆上海初三道法二?!?025屆上海市虹口區(qū)初三道法二模試卷與答案,共4頁。
這是一份【2025屆上海初三道法二模】2025屆上海市虹口區(qū)初三道法二模試卷與答案,共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開卷練習,5%;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屆上海初三道法二?!?025屆上海市黃浦區(qū)初三道法二模試卷與答案,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