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 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Ⅰ(本題共 5 小題,18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
材料一:
唐詩作為中國古典詩歌史上鼎盛的標志,最典型地體現(xiàn)出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特征。
首先,中華文明是一種從一開始就是以人本精神為基石的人類文明,中華民族是世界上
最早認識到人類創(chuàng)造力量的民族。眾所周知,火是人類最早掌握的自然力。古希臘人認為火
種是普羅米修斯從天庭盜來饋贈給人類的,而中華先民卻認為火是自己當中的一員——燧人
氏發(fā)明的。這典型地反映出中華文化與古代西方文化的差異:西方人把希望寄托于天上的神
靈,中華先民卻對自身的力量充滿了信心。追求人格的完善,追求人倫的幸福,追求人與自
然的和諧,便成為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取向。
唐代詩人始終將目光對準人間,唐詩不像古希臘詩歌那樣將頌揚神靈當作最重要的主題。
從江南春雨到塞北秋風,唐代詩人描寫的風光都是自然存在的人間山水,而不是虛構的天堂
樂土;從民間疾苦到文士不遇,唐代詩人描寫的生活背后都是真實的社會現(xiàn)象,而不是幻想
的神話故事。王維、孟浩然等人在風光秀美的山水田園中瀟灑徜徉,高適、岑參等人在風沙
彌漫的塞外大漠中馳騁豪縱,李白高呼“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杜甫低
吟“側身長顧求其群,翅垂口噤心甚勞”……他們的詩作都是對人生百態(tài)的生動描繪,都是
對內心真實情感的淋漓抒發(fā)。
其次,中華先民以獨特的方式來感受人生、領悟人生真諦。且以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最重要的
兩位思想家孔子、莊子為例??鬃訛榱藢崿F(xiàn)政治理想,棲棲惶惶,席不暇暖,這種積極有為
的人生態(tài)度使他對生命感到充實、自信,在對真與善的追求中升華進入詩的境界。莊子以浪
漫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他希冀超越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絕對自由,但在追求人生的精神境界而鄙薄物質
享受這一點上則與儒家殊途同歸。儒、道兩家相反相成,他們對人生的詩意把握足以代表中
華民族的文化心理特征。正是在這樣的文化土壤中,中華民族創(chuàng)造出獨特的詩歌綱領:“詩
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
在唐代詩人的眼中,生活中的任何場景、任何情感,都是洋溢著詩意的真實存在。毫不
夸張地說,現(xiàn)代中國人在需要抒發(fā)情感的任何場景中,都可以找到合適的唐詩名篇來吟誦。
當你發(fā)現(xiàn)良辰美景轉瞬即逝,想要及時游賞時,可讀韓愈的《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游寄白
二十二舍人》;當你偶然來到山清水秀之地游覽休憩時,可讀王維的《青溪》與韓愈的《山
石》;當你移居擇得佳鄰、滿心欣喜時,可讀白居易的《欲與元八卜鄰,先有是贈》;當你在
暮色漸濃的黃昏心有所感時,可讀韓愈的《秋懷詩》;當你思念遠方的友人時,可讀杜甫的
《春日憶李白》與韋應物的《寄全椒山中道士》……
如此生動地反映人們內心喜怒哀樂的長篇短什,如此深切體現(xiàn)中華民族文化性格的一代
詩歌,稱唐詩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不亦宜乎!
可以說,當人們想深刻理解中華民族的文化性格時,唐詩提供了一個非常合適的窗口。
而世界上其他民族通過閱讀唐詩來理解中華民族,也可獲得格外真切鮮明的印象,且可領會
其豐富深刻的精神內涵。如果把唐詩比作一位絕代美女,她向人們展示的不僅是明眸皓齒及
翠羽明珰,還有眉尖顰笑及心底波瀾。所以,在唐詩萌發(fā)之時,東亞鄰國的人士就開始認真
閱讀唐詩,并學習寫唐詩。日本的遣唐使晁衡,與李白、王維皆結下深厚的友誼;新羅來唐
留學的崔致遠,在唐時所寫的詩歌甚至被后人編進《全唐詩》。此外,白居易對日本古典詩
歌、杜甫對朝鮮半島古典詩歌,都有著深刻的影響。
如果要向世界推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唐詩絕對是一張最合適、最精美的文化名片。
(摘編自《唐詩:璀璨華章成就“詩的國度”》)
材料二:
所謂“盛唐氣象”,著眼于盛唐詩歌給人的總體印象,詩歌的時代風格、時代精神:博
大、雄渾、深遠、超逸,充沛的活力、創(chuàng)造的愉悅、嶄新的體驗,以及通過意象的運用、意
境的呈現(xiàn)、性情和聲色的結合而形成的新的美感——這一切合起來就成為盛唐詩歌與其他時
期的詩歌相區(qū)別的特色。
盛唐詩人王灣有一首《次北固山下》,當時的宰相張說稱贊不已,將頸聯(lián)抄在官署的墻
上,作為詩歌的楷模。這詩的中間兩聯(lián)正好可以用來形容那個時代:“潮平兩岸闊,風正一
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蹦侨齻€形容詞平、闊、正,還有那高懸的風帆,以及從
殘夜中生成的海日,進入舊年里的江春,都讓人感受到盛唐時代的氣息以及盛唐詩歌的風貌。
再看以下這些盛唐詩人的歌唱:“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保ㄍ踔疁o《登鸛雀樓》)“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保ǘ鸥Α锻馈罚澳钋奥?br>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在這些詩句里洋溢著一股涵天蓋地的雄渾之
氣,千載之下仍能令懦者勇,弱者壯。
盛唐詩人并不是沒有憂愁,李白就經(jīng)常把愁字掛在嘴邊,諸如“愁疾”“愁顏”“愁心”
“愁發(fā)”“愁腸”,不一而足。但我們只要將李白和中唐的孟郊、李賀,晚唐的溫庭筠、李
商隱比一比,就可以感到李白愁得來有力,愁得來氣派。同樣,杜甫也寫愁,那是一片憂國
憂民的偉大之愁、健康之愁。
(摘編自袁行霈《盛唐詩歌與盛唐氣象》)
1. 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認識到人類創(chuàng)造力量的民族,中華文明是世界上最早的以人本精
神為基石的人類文明。
B. 古希臘詩歌把頌揚神靈作為最重要的主題,而唐代詩人卻始終把目光對準人間,抒發(fā)真
情實感,描繪人生百態(tài)。
C. 中華民族能創(chuàng)造出“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為志,發(fā)言為詩”的詩歌綱領,是由于儒、
道兩家對人生的詩意把握。
D. 唐詩在萌芽之時就對東亞鄰國有著廣泛的影響。遣使學習和編選唐時所寫詩歌是東亞鄰
國人士學習唐詩的主要途徑。
2. 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一將中華先民和古希臘人對于火的不同態(tài)度進行對比,是為了論證中華文化和古代
西方文化的差異。
B. 材料一中,孔子以積極有為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莊子以浪漫的態(tài)度對待人生,他們都追求
人生的精神境界。
C. 材料一中,唐詩是推介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最精美的文化名片,盛唐氣象更是這張名片上
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D. 材料二論述了盛唐詩歌有開闊、雄渾、昂揚等特點,也論述了盛唐詩人有憂愁的事實,
體現(xiàn)了論證的嚴謹。
3. 下列選項,不適合作為例子加入材料一第五段的一項是( )
A. 當你因時光流逝而心生惆悵、煩惱時,可讀李白的《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B. 當你在異鄉(xiāng)適逢佳節(jié)而格外思念家鄉(xiāng)的親友時,可讀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C. 當你被揚州的美景折服時,可讀杜牧的《題揚州禪智寺》和姜夔的《揚州慢(淮左名都)》。
D. 當你送別友人依依不舍時,可讀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與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
廣陵》。
4. 下列選項,關于兩則材料的論證方法的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材料一運用了比喻論證的方法,如“稱唐詩為‘中華文化寶庫中的璀璨明珠’”,將唐
詩比喻成明珠,生動地突出了唐詩的燦爛、珍貴。
B. 材料一多處運用了舉例論證的方法,如列舉孔子、莊子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闡釋了中華先
民在對真與善的追求中升華進入詩的境界的觀點。
C. 材料一運用了因果論證的方法,如唐詩蘊含了中華民族豐富深刻的精神內涵,這是東亞
鄰國人士在唐詩萌發(fā)之時就開始閱讀它的原因之一。
D. 材料二運用了引用論證的方法,大量引用古詩名句,既闡釋了盛唐時代的氣息以及盛唐
詩歌的風貌,又增添了文章的文化底蘊和可讀性。
5. 在班級舉辦的“李白、杜甫與盛唐氣象”的討論會上,A 組引用余光中“繡口一吐就是半
個盛唐”的名言,提出了李白是盛唐氣象典型代表的觀點。作為 A 組的一員,請你以《蜀道
難》為例,結合材料中的內容,列出你的發(fā)言要點。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 4 小題,16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
偉大的人們
魯先圣
①荷馬一生困窘,他就是在乞討流浪的生活中,從那些與他相同命運的人們中間,收集
整理創(chuàng)作出了西方文學的奠基之作,輝煌無比的偉大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賽》。
②荷馬死在了從一座城市到另一座城市的路上。
③無獨有偶,在我們中國,也有這樣一位貧寒的盲人,他是為中國的音樂史留下了豐富
遺產(chǎn)的二胡和琵琶演奏藝術家瞎子阿炳。他的二胡曲《二泉映月》、《寒春名曲》、《聽松》和
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龍船》成為不可多得的傳世名曲。
④1893 年出生于江蘇無錫的阿炳正逢亂世,他的名字叫華彥均,阿炳只是他的小名。
但作為一個沒有任何地位的街頭藝人,他的名字卻沒有人記起,人們習慣于一種輕蔑的稱呼
瞎子阿炳。他手拿一把二胡,肩背一把琵琶,穿著那件破舊的藍布長衫,有時在鬧市,有時
在小巷,有時在鄉(xiāng)村,沿街賣唱,掙路人一個銅板。有很多時候,他的演奏僅僅是為了一口
飯吃。也有坐在街頭演奏了一天,卻沒有人施舍一口飯、賞給一個銅板的時候,那他就只能
餓著肚子在漫漫長夜中煎熬了??嚯y的身世和坎坷的命運,逼使阿炳利用他精通的音樂思考
社會、生活和人生,一首首充滿著悲憤和哀怨的曲調如流水般從他睿智的大腦中流淌出來。
⑤與荷馬相比,阿炳稍稍幸運的是,他在自己臨死的前幾天,趕上了共和國的誕生,他
被請到藝術的殿堂進行演奏,使他在有生之年得以享受到一個音樂藝術家的尊敬。當年那個
為生計而流浪街頭的瞎子,成為這座城市寶貴的財富和尊貴的象征。
⑥“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我一無所知”。說這句話的人是誰?他其貌不揚,那笨拙
的身軀裹在常年不換洗,皺皺巴巴、分不清季節(jié)的及膝短袍里。
⑦在圍攏在他身邊的這些人當中,有像柏拉圖和亞西比德這樣的貴族公子,他們喜歡聽
他對當權者民主制度真面目的揭露和諷刺;也有像亞里斯撲提一類的自由主義者,他們向往
過一種無憂無慮、與世無爭的自由生活;還有許多對時局關心的有識之士,他們喜歡聽他對
于政治的獨到見解。
⑧這個人,就是創(chuàng)造歐洲哲學的開山鼻祖,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
⑨蘇格拉底引導人們認識自己,追求智慧,走進自己的靈魂,學會懷疑原則、信念甚至
教義,而正是這些問題,把他推向了死路。因為雅典的統(tǒng)治者決不會允許民眾都具有有思想
的頭腦,都來對他們的統(tǒng)治提出自己的疑問,更不允許人們懷疑自己的信念和教義。
⑩更可悲的是,要求處死他的人,并不僅僅是當權者,更多的是他一生都在盡力引導、
教化的普通民眾。當權者逮捕了他,給他戴上鎖鏈,押著他在雅典的大街上游行示眾。幾乎
所有的人都認識這個他們一直認為的異類,所以,不論把蘇格拉底押解到哪里,兩邊都是憤
怒的人們。他們向他投擲石頭,把臟水波到他的頭上。人們紛紛要求立即處死這個離經(jīng)叛道
的害群之馬。
?盡管事情已經(jīng)過去了 2300 多年,我們今天依然可以想象得出,戴著鎖鏈被押著在雅
典的街道上游行,看著街兩旁那一雙雙迷惘愚昧的眼睛,這位人類的先知,內心深處是何樣
的痛苦。
?所以,當法官告訴他,如果他承認自己的錯誤,他就會得到赦免的時候,他拒絕了;
他的朋友來到牢房告訴他,他們已經(jīng)買通了所有妨礙他獲得自由的人時,他也拒絕了。
?他說:“告訴人們,你們殺死的只是我的肉體。”
?是的,他的肉體在當世被輕蔑地毀掉了,但是他的思想,他的智慧,卻給人類打開了
光明之門,也給他帶來了不朽的千古聲名。
?在我們遠古的春秋時期,在那個諸侯爭霸的戰(zhàn)亂時代,有一支布衣隊伍在各個諸侯國
之間匆忙疲憊地行走。這是偉大的思想家孔子和他的弟子們。
?他帶領他的弟子們,歷經(jīng) 14 年,先后到過齊、衛(wèi)、宋、鄭、陳、蔡,楚等國家,拜
見了七十余君,向諸侯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尋求入仕從政的機會。但是,他無一例外地處
處碰壁,不僅不被重用,而且飽受冷嘲熱諷。
?司馬遷在《史記?孔子世家》中說他“道大不能容”,應該是對他這 14 年辛苦的最好
的注腳。東西方的這兩位思想巨人,幾乎是出生在同一個時期,又幾乎有著同樣的遭遇,只
是東方的孔子稍稍幸運一點,沒有被上了枷鎖游行示眾,也沒有被處死。
?在人類那些所有稱得上偉大級別的人物當中,他們在有生之年的命運似乎都驚人的相
似。仰望著這些飽受生活屈辱卻又登上了人類思想和藝術頂峰的人們,我相信了這樣的一個
道理,我相信這樣一句話:上蒼在給了你智慧的同時,也給了你磨難,而只有在磨難中,智
慧才能夠煥發(fā)出璀璨奪目的光彩。
6. 下列對文章思想內容的分析與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生逢亂世的阿炳流浪街頭,很多時候演奏只是為了吃口飯,苦難和坎坷通過他的大腦變
成寶貴的經(jīng)典音樂流傳下來。
B. 第②段短短一句話,言簡義豐,既揭示了荷馬漂泊流浪的落魄,又表現(xiàn)了他寂然死去的
凄涼。
C. 孔子曾經(jīng)周游列國兜售自己的政治主張但處處碰壁。其主要原因與其他偉人一樣,是因
為“道大不能容”。
D. 文章列舉荷馬、阿炳、蘇格拉底、孔子等東西方偉人的遭遇,意在說明偉人總飽經(jīng)磨難,
磨難又促進偉人的成長。
7. 下列對文章藝術特點的理解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第⑦段運用排比的修辭手法,突出表現(xiàn)了蘇格拉底門徒眾多以及他的思想的影響之廣。
B. 第④段劃線句子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生動地展現(xiàn)了阿炳在苦難人生中用敏銳的目光和
智慧創(chuàng)作出一首首不朽的作品。
C. 第⑥段對蘇格拉底外貌衣著等細節(jié)描寫增強了畫面感,形象再現(xiàn)了蘇格拉底飽受生活的
磨難和屈辱。
D. 文章通過東西方偉人遭遇 對比,突出了東方偉人的“稍稍幸運”阿炳在臨死前被請到
藝術殿堂演奏,孔子未游行示眾,也沒有被處死。
8. 蘇格拉底為什么放棄生的機會?請結合文本,談談你的理解。
9. 本文選材別具匠心,請結合文章內容作簡要說明。
二、古代詩文閱讀(35 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 5 小題,20 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
材料一:
賈逵年五歲,明惠過人。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居焉,亦以貞明見稱。聞鄰中讀
書,旦夕抱逵隔籬而聽之。逵靜聽不言,姊以為喜。至年十歲,乃暗誦六經(jīng)。姊謂逵曰:“吾
家貧困,未嘗有教者入門,汝安知天下有《三墳》《五典》而誦無遺句耶?”逵曰:“憶昔姊
抱逵于籬間聽鄰家讀書,今萬不遺一?!蹦藙兺ブ猩Fひ詾殡?,或題于扉屏,且誦且記。期
年,經(jīng)文誦遍。于閭里每有觀者,稱云振古無倫。門徒來學,不遠萬里,或襁負子孫,舍于
門側,皆口授經(jīng)文,贈獻者積粟盈倉?;蛟疲骸百Z逵非力耕所得,誦經(jīng)口倦,世所謂舌耕也?!?br>何休木訥多智,《三墳》《五典》,陰陽算術,河洛讖緯①,及遠年古諺,歷代圖籍,莫
不成誦也。門徒有問者,則為注記,而口不能說。作《左氏膏肓》《公羊廢疾》《谷梁墨守》,
謂之“三闕”。言理幽微,非知機藏往,不可通焉。及鄭康成②鋒起而攻之求學者不遠千里
贏③糧而至如細流之赴巨海。京師謂康成為“經(jīng)神”,何休為“學?!?。
(選自王嘉《拾遺記》,有刪改)
材料二: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
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
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選自戴圣《中庸·博學之》)
【注】①讖緯:讖書和緯書的合稱,古代中國官方的儒家神學。②鄭康成:即鄭玄,東
漢末年儒家學者、經(jīng)學家。③贏:古同“贏”,背負。
10. 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及鄭康成 A 鋒起 B 而攻之 C 求學者不遠 D 千里 E 贏糧 F 而至 G 如細流之 H 赴巨海
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遺,丟失、遺漏,與韓愈《師說》中“小學而大遺”的“遺”意思相近。
B. 期年,滿一年,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期年之后……”的“期年”意思相同。
C. 負,背負,與李斯《諫逐客書》中“客何負于秦哉”的“負”意思相同。
D. 措,廢棄、擱置,與成語“驚慌失措”“措手不及”中的“措”意思都不相同。
12. 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賈逵從小就聰敏過人,五歲時就能過耳不忘,十歲時能背下“六經(jīng)”,十一歲時通讀經(jīng)
書文字。
B. 賈逵聲名在外,前來求學討教的人絡繹不絕,有的不遠千里,有的就近住下,他都能親
自面授。
C. 何休沒有口才卻有內才,他飽讀經(jīng)典,學養(yǎng)深厚,見解獨到,撰寫“三闕”,被譽 “學
?!?。
D. 戴圣認為,讀書只要肯提問、肯思考,那么即使愚笨的人也會變得聰明,柔弱的也會變
得堅強。
13. 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其姊韓瑤之婦,嫁瑤無嗣而歸居焉,亦以貞明見稱。
(2)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14. 雖然我們生來并不像賈逵一樣天賦異稟,但仍可以有所成就。要想學有所成,我們該如
何做呢?請結合材料簡要回答。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 2 小題,9 分)
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下面小題。
湘月
姜夔①
五湖舊約,問經(jīng)年底事,長負清景?瞑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②乘興。倦網(wǎng)都收,
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與③,畫橈不點清鏡。
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玉麈談玄,嘆坐客、多少風流名勝④。暗柳蕭
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注】①姜夔:南宋詞人。終生布衣,以清客身份轉徒于權貴之門。宋孝宗淳熙十三年
七月十六日,受邀與其他文人同游湘江。自度“湘月”詞牌,寫成此詞。②夷猶:從容不迫。
③容與:悠閑自得。④名勝:名士。
15.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 上闋以問句開頭,“長負清景”說明舊約未赴,可見此次出游的難能可貴。
B. “暝人”三句,寫夕陽西下,暮色蒼茫,詞人和同游者一起乘興泛舟湘江。
C. “倦網(wǎng)都收”句的“網(wǎng)”同陶淵明“誤落塵網(wǎng)中”的“網(wǎng)”,皆指塵世羅網(wǎng)。
D. 下閱描繪彈琴、闊論的聚會場景以及夜色中的岸柳飛星,富有詩情畫意。
16. 詞人張炎推崇姜夔詞風“詞要清空,不要質實”?!扒蹇铡敝盖逵那逖诺脑姼鑼徝谰辰?。
請從意象選取、意境營造、表現(xiàn)手法三個角度中任選兩個角度,說說本詞是如何體現(xiàn)“清空”
這一特色的。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 1 小題,6 分)
17. 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蜀道雉》中“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兩句,從視覺
和聽覺角度描寫了陡峭的山勢和瀑布巨大的聲響。
(2)小剛參加成都大運會的開幕式時,不僅震撼于這場盛大的典禮,還被成都這座城
市的文化所吸引。在觀看比賽之余,他參觀了武侯祠,當看到墻壁上的《出師表》時,
想到諸葛亮的才智與功業(yè)的兩句詩“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蜀相》),不由得深表痛惜。
(3)“影”這一意象可以表達不同的情感,如李密在《陳情表》中用“____________”
一句寫出了自己的孤獨無依,歸有光則在《項脊軒志》中用“_______________”一句
描寫樹影搖動的幽雅可愛,抒發(fā)自己的喜悅之情。
三、語言文字運用(20 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 3 小題,9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自諾貝爾獎設立 115 年來,有 529 位科學家獲得自然科學獎,女性獲獎者只有 17 位、
18 人次,只占區(qū)區(qū) 3%。②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屠呦呦獲獎,不僅是中國科學界的驕傲,
也是中國女性的驕傲、全世界女性的驕傲。
③屠呦呦的獲獎,說明中國女性在智力方面同樣 A 。女性在順利“走出廚房”
后,能夠贏得多么大的舞臺,屠呦呦的成長之路,已給出了答案。在科學研究的能力和潛力
方面,那些認為女性在科研領域難有作為的刻板印象和陳腐觀念,純屬 B 和迂腐
之論。
屠呦呦的經(jīng)歷也充分說明,新中國所施行的一系列男女平等政策,對女性發(fā)展和國家發(fā)
展的雙重推動,屠呦呦的獲獎,正是這些政策和措施所結出的碩果。④隨著國家愈加重視女
性人才成長,更多支持女性人才成長的政策舉措出臺,社會各界合力營造有利于女性人才成
長的良好環(huán)境,更多的“屠呦呦”將在平等的環(huán)境下茁壯成長,在沒有“天花板”的空間里
C 。
18. 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shù)某烧Z。
19.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與文中加點詞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 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B. 神醫(yī)扁鵲、華佗,都反映了特定歷史時代中醫(yī)的輝煌。
C. 然而圓規(guī)很不平,顯出鄙夷的神色,仿佛嗤笑法國人不知道拿破侖,美國人不知道華盛
頓似的。
D. 你們殺死一個李公樸,會有千百萬個李公樸站起來!
20. “巾幗不讓須眉,柔肩亦擔重任”這兩句話出現(xiàn)的位置,最恰當?shù)氖牵?)
A. ①處 B. ②處 C. ③處 D. ④處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 2 小題,10 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傳言說:動物血液很臟,吃不得,都是動物血管里的垃圾毒素。 A 。首先,動物血
管里的細胞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肝臟和腎臟過濾已轉化為其他物質;其次,用于食用的動物血液會經(jīng)
過殺菌等加工處理再上市。所以在正規(guī)商超購買的鴨血、雞血、豬血都是安全的,可以放心
吃。
吃動物血液制品有哪些好處呢?一是能補充蛋白質,動物血有“液態(tài)肉”之稱,它的蛋
白質含量和肉差不多,并且易被消化、吸收,而脂肪含量卻低于肉類; B ,動物血液中
的鐵是易于人體消化吸收的血紅素鐵,因此,食用這種血液制品有利于人體中鐵元素的補充,
對缺鐵性貧血有一定改善。
那么, C ?首先要看標簽、看成分;其次要看外觀、察色澤;再就是聞氣味、嘗
口感;最后我們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渠道購買。很多人誤以為農(nóng)貿市場剛剛屠宰的鮮動物血液更
新鮮美味,但實際上,①如果屠宰、加工過程不規(guī)范,②動物血液容易受到沙門氏菌污染,
③食用后可能會造成發(fā)熱、腹瀉、惡心等癥狀,④兒童、老人和免疫力低下者會出現(xiàn)更加嚴
重的病情。
21.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
處不超過 15 字。
22. 文中標序號的句子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序號并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邏輯嚴
密。不得改變原意。
四、寫作(60 分)
23.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山,是聳立大地的風景,古代詩詞有許多詠山佳句。杜甫想象自己登頂,有“會當凌絕
頂,一覽眾山小”(《望岳》)的佳句;蘇軾親自登山,發(fā)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
山中”(《題西林壁》)的慨嘆;王安石成功登山之后,則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
高層”(《登飛來峰》)的感想。這三位詩人歌詠的詩句,讓人體會到他們登山時的獨特感受,
更讓人浮想聯(lián)翩,體悟探索、求知、做人、做事等各方面的道理。
以上三聯(lián)詩句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
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語文答案
1. B 2. C
3. C 4. B
5. ①《蜀道難》想象豐富,筆調浪漫,從蜀道的高、險和戰(zhàn)禍慘烈?guī)讉€方面寫出了蜀道之難,
體現(xiàn)了盛唐時期詩歌深遠超逸的風格。
②《蜀道難》選用了“飛湍”“瀑流”“枯松”“絕壁”等意象,描繪出了蜀道的雄奇壯觀
和大氣磅礴,它是盛唐詩歌雄渾之氣的典型代表。
③《蜀道難》將寫景與抒情相結合,雖然表達了詩人對友人此去蜀地的擔憂,但抒情奔放熱
烈,足以體現(xiàn)出盛唐氣象的特點。
6. C 7. D
8. ①蘇格拉底立志引導人們追求真理,民眾卻將它視作異端,蘇格拉底表示痛心;②蘇格拉
底認為肉體可以被消滅,但是精神是永恒的。③蘇格拉底想以死的方式喚醒民眾的精神。
9. 選取的人物具有廣泛性和典型性。①古今中外皆有。②既有社會底層,也有社會上層。
③既有藝術領域,也有思想領域。④既有生活困難者,也有思想孤獨苦悶者。
10. CEG
11. C 12. D
13. (1)他的姐姐是韓瑤的妻子,出嫁以后沒有孩子,便被休回到娘家來住,她也因為貞
節(jié)和聰明被人稱贊。(2)多方面學習,詳細的提問,慎重地思考,明白地分辨,切實地之行。
14. 示例:①多讀多記,深切領悟。賈逵“暗誦六經(jīng)”“且誦且記”,乃至“誦經(jīng)口倦”,
終以“舌耕”成名;何休廣泛涉獵,“莫不咸誦”,且有獨到感悟,被譽為“學?!?。這種
含詠讀書法值得我們學習。②學思結合,知行合一。戴圣的“五之”學習法,涵蓋了治學的
方方面面,值得我們借鑒。③堅定目標,持之以恒。戴圣強調求學過程中要有頑強毅力,以
及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執(zhí)著精神。這種毅力與恒心也是學有所成必不可少的因素。
15. C
16. 示例 1:在意象選取上,姜夔善于選擇清冷的意象,并著意使承載清冷含義的意象與感
傷空寂的情緒融合。如“月上汀洲冷”寫月,月亮上升,岸邊的沙汀和江心的小洲在煙月輝
映下靜靜地躺著,顯得格外幽冷。清月冷水,形成幽寂凄冷的氛圍,融入了作者漂泊江湖、
無處容身的凄涼之感。
示例 2:意境營造上,姜夔善營造清幽空靈的意境,寄托作者高潔清雅的情懷。如上闋“中
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一句,畫面清幽,意境空靈,和詞人放浪江湖、追求自由的高雅情
懷相契合,體現(xiàn)出一種幽遠閑淡的情致。
示例 3:在表現(xiàn)手法上,姜夔善于從虛處作筆,不注重對事物作具體細致的刻畫,而著重抒
發(fā)作者對生活的主觀感受。如下闋頭三句寫舟中友人“彈琴”,卻是從想象入手,以虛寫實。
從湘江上響起的琴音聯(lián)想到湘靈鼓瑟的古老傳說,江上琴聲,意境清幽哀傷。
17. ①. 飛湍瀑流爭喧豗 ②. 砯崖轉石萬壑雷 ③. 三顧頻煩天下計 ④. 兩朝開濟
老臣心 ⑤. 形影相吊 ⑥. 風移影動
18. A.出類拔萃 B.無稽之談 C.一日千里
19. D
20. C
21. A.其實不然/其實并非這樣; B.二是能改善缺鐵性貧血;C.如何購買動物血液制品呢
22. ③“造成”改為“引發(fā)”或“引起” ④“和”改為“等”
23.略
這是一份浙江省名校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浙江省名校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浙江省名校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開學檢測語文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名校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開學考試語文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1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只需上交答題卷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浙江省A9協(xié)作體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暑假返校聯(lián)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答案),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