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
的指定位置。
2.請按題號順序在答題卡上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寫在試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
題區(qū)域均無效。
3.選擇題用 2B 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答案的標號涂黑;非選擇題用黑色簽字筆在答題卡上
作答;字體工整,筆跡清楚。
4.考試結束后,請將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是城鄉(xiāng)關系演進的高級形態(tài),其目的在于實現城鄉(xiāng)地域間的互利互惠、共生共榮。我國
中部農區(qū)主要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安徽、江西 5 省,是一個小農經濟特征明顯、人地矛盾較為突出的
傳統農業(yè)地區(qū),長期存在著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這一核心問題。下圖示意我國中部農區(qū)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進程的三
個階段。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 城鄉(xiāng)差距彌合時期,我國中部農區(qū)城鄉(xiāng)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城鄉(xiāng)( )
A. 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B. 要素雙向流動性差
第 1頁/共 13頁
C. 用工技術水平偏低 D. 戶籍政策落實偏慢
2. 與東部農區(qū)相比,我國中部農區(qū)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較慢的主要原因有( )
①人口增長較慢②自然資源匱乏③經濟發(fā)展滯后④優(yōu)惠政策遲緩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針對我國中部農區(qū)城鄉(xiāng)發(fā)展中的核心問題,當前應采取的首要措施是( )
A. 加快城鎮(zhèn)工業(yè)化進程 B. 提升城鎮(zhèn)公共資源配置
C. 加速農業(yè)現代化轉型 D. 改善農民居住生活環(huán)境
【答案】1. B 2. D 3. C
【解析】
【1 題詳解】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城鄉(xiāng)差距彌合時期,城鄉(xiāng)之間的要素流動主要是單向的,鄉(xiāng)村向縣城,縣城向城市流
動,要素雙向流動性差,這是該時期城鄉(xiāng)發(fā)展存在的主要問題,B 正確。自然資源分布不均是客觀存在的,
并非此階段城鄉(xiāng)發(fā)展的主要問題,A 錯誤;用工技術水平和戶籍政策落實情況圖中未體現,且不是該階段
的主要問題,C、D 錯誤。
2 題詳解】
我國中部農區(qū)經濟發(fā)展滯后,與東部農區(qū)相比,對人才、資金等要素吸引力弱,不利于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③
正確;在政策方面,東部地區(qū)較早得到國家政策支持,中部農區(qū)優(yōu)惠政策相對遲緩,影響了城鄉(xiāng)融合發(fā)展
的速度,④正確。中部地區(qū)人口增長并不慢,①錯誤;中部農區(qū)自然資源并不匱乏,②錯誤。所以選 D。
【3 題詳解】
我國中部農區(qū)長期存在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的核心問題,且是傳統農業(yè)地區(qū),小農經濟特征明顯。加速農業(yè)現
代化轉型,提高農業(yè)生產效率和農民收入,能夠縮小城鄉(xiāng)差距,是當前應采取的首要措施,C 正確。加快
城鎮(zhèn)工業(yè)化進程、提升城鎮(zhèn)公共資源配置主要側重于城鎮(zhèn)發(fā)展,對解決城鄉(xiāng)發(fā)展不均衡核心問題的針對性
不強,A、B 錯誤;改善農民居住生活環(huán)境是重要方面,但不是首要措施,D 錯誤。
【點睛】提高鄉(xiāng)村居民收入的措施:統籌城鄉(xiāng)教育發(fā)展,以教育帶動農村經濟;采取優(yōu)惠措施招商引資,
推動特色小鎮(zhèn)建設,推動鄉(xiāng)村城鎮(zhèn)化建設,提高農民收入,縮小城鄉(xiāng)收入差距;加快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升級,
以產業(yè)促進城鎮(zhèn)經濟轉型;大力發(fā)展農村經濟,擴大政府支持。
京口工業(yè)區(qū)位于福建省大田縣京口村,距縣城和鄉(xiāng)政府均較近。大田縣為典型山區(qū),縣政府出臺“飛
地”招商引資辦法,抓好工業(yè)園區(qū)建設。目前,京口工業(yè)區(qū)集聚有十多家企業(yè),形成了以紡織制造為主,
金屬與設備制造、建材制造、資源綜合利用、醫(yī)藥制造和電子設備制造為輔的“1+5”綜合性產業(yè)園。下圖
示意京口工業(yè)區(qū)產業(yè)集聚組成與供需關系。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第 2頁/共 13頁
4. 福建大田山區(qū)能為工業(yè)區(qū)發(fā)展提供充足用地,得益于當地( )
A. 農村外出務工多 B. 人均土地面積大
C. 交通通達度較高 D. 政府支持力度大
5. 京口工業(yè)區(qū)內集聚多家企業(yè)的主要原因是( )
A. 距海較近,水運成本較低 B. 企業(yè)之間存在生產聯系
C. 資源豐富,產業(yè)基礎雄厚 D. 區(qū)域內環(huán)境承載能力較大
【答案】4. D 5. B
【解析】
【4 題詳解】
材料中并沒有體現福建大田山區(qū)農村外出務工人員多,A 錯誤;大田縣為典型山區(qū),地形崎嶇,人均土地面
積不大,B 選項錯誤;山區(qū)地形復雜,交通通達度相對不高,且交通條件與提供充足用地關系不大,C 選項
錯誤;結合材料,縣政府出臺“飛地”招商引資辦法,抓好工業(yè)園區(qū),為工業(yè)區(qū)建設提供充足用地,D 選項
正確。故選 D。
【5 題詳解】
從材料中無法得出京口工業(yè)區(qū)距海較近的信息,且當地位于山區(qū),水運不一定便利,A 選項錯誤;從圖中產
業(yè)集聚組成與供需關系可知,工業(yè)區(qū)內企業(yè)之間存在生產聯系,如紡織制造產業(yè)與其他產業(yè)之間有原料或
產品的供需關系,企業(yè)集聚可以降低生產成本,獲得規(guī)模效益,B 選項正確;大田縣是山區(qū),資源優(yōu)勢不明
顯,且材料未提及產業(yè)基礎雄厚,C 選項錯誤;山區(qū)環(huán)境承載能力相對有限,且環(huán)境承載能力不是企業(yè)集聚
的主要原因,D 選項錯誤。綜上,此題選 B。
【點睛】山區(qū)發(fā)展工業(yè)區(qū)可能面臨以下問題:交通與基礎設施;資源供應;勞動力問題;生態(tài)環(huán)境;產業(yè)
第 3頁/共 13頁
結構與配套;土地利用。
地方特產店是指專門銷售具有地域特色商品的店鋪,品種繁多,這些商品通常與當地的歷史、文化、
地理和氣候等因素緊密相關,具有獨特的風味、制作工藝和文化內涵。下圖示意我國北方某城市地方特產
店集群位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6. 該城市地方特產店集群在此布局的突出優(yōu)勢是( )
A 交通通達度高 B. 周圍景點較多
C. 特產貨源充足 D. 門店租金低廉
7. 該市政府積極投資地方特產店集群的主要目的有( )
①促進產業(yè)協同發(fā)展②改善基礎設施建設③加快城鎮(zhèn)化進程④宣傳地方傳統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8. 地方特產店在經營中的核心策略是( )
A. 縮短產品生產周期,提升產品質量 B. 明確產品市場定位,精選特色產品
C. 延長門店營業(yè)時間,拓寬門店面積 D. 提高員工業(yè)務水平,提升服務質量
【答案】6. A 7. C 8. B
【解析】
【6 題詳解】
讀圖可知,該市地方特產店集群鄰近高鐵站、火車站及城市主干道,這些位置交通通達度高,人口流量較
大,消費能力較強,經濟效益較高,A 正確;周圍景點較多、特產貨源充足、門店租金低廉在圖中無體現,
排除 BCD。故選 A。
【7 題詳解】
政府投資特產店集群,一方面可促進生產、銷售等產業(yè)協同發(fā)展;另一方面,地方特產承載地域文化,集
第 4頁/共 13頁
群經營能宣傳地方傳統文化,提升地區(qū)知名度和美譽度,①④正確;改善基礎設施是配套措施,非主要目
的,②錯誤;對加快城鎮(zhèn)化進程無直接影響,③錯誤。綜上,C 正確,排除 ABD。故選 C。
【8 題詳解】
地方特產店屬于實體店,降低經營成本,提高經濟效益是實體店的最終目標,為吸引顧客并保持競爭力,
特產店在經營中的核心策略首先是要明確目標客戶群體需求,即明確產品市場定位,然后精選具有地方特
色的優(yōu)質特色產品,確保產品的獨特性和高品質,B 正確;雖然產品質量和服務質量對任何企業(yè)都重要,但
地方特產店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獨特性和地域文化,而非單純的產品和服務質量,AD 錯誤;延長門店營業(yè)
時間,拓寬門店面積,會增加運營成本,且對地方特產店的吸引力提升有限,C 錯誤。故選 B。
【點睛】商業(yè)網點選址的區(qū)位條件包括交通便利性、人流量、消費能力、競爭環(huán)境和政策支持。交通便利
性是首要因素,靠近主干道、公交站點或地鐵口能吸引更多顧客。人流量大的區(qū)域如商業(yè)區(qū)、學校周邊或
居民區(qū),有助于提升客源。消費能力強的區(qū)域能支撐高端消費。競爭環(huán)境需適中,避免過度競爭或市場空
白。政策支持如稅收優(yōu)惠或規(guī)劃扶持,也是重要考量。此外,周邊配套設施如停車場、餐飲等也能增強吸
引力。
我國華北北部某地冬春季多大風天氣,當地農田管理傳統做法要在秋收之后翻耕。近年來,為改善農
田生態(tài),當地將翻耕時間推遲到春季播種之前。據此完成下面小題。
9. 將翻耕時間推遲到春季,主要為了減輕( )
A. 土壤鹽堿化 B. 水土流失 C. 土壤板結 D. 土壤風蝕
10. 與秋末翻耕相比,春季翻耕的弊端主要體現在( )
①遺留病蟲害多②灌溉成本上升③農事安排緊張④溫室氣體排放多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答案】9. D 10. B
【解析】
【9 題詳解】
土壤鹽堿化主要與地下水位、灌溉方式以及氣候干旱蒸發(fā)強等因素有關。冬春季節(jié)推遲翻耕,對地下水位
影響較小,也沒有改變灌溉和蒸發(fā)等條件,所以不能減輕土壤鹽堿化,A 選項錯誤;華北北部冬春季節(jié)降
水較少,不是水土流失的主要發(fā)生季節(jié),因此推遲翻耕時間對減輕水土流失作用不大,B 選項錯誤;土壤
板結主要和不合理的施肥、灌溉以及耕作方式等長期作用有關,推遲翻耕時間并不能直接改善土壤板結問
題,C 選項錯誤;華北北部冬春季多大風天氣,秋收后若立即翻耕,土壤疏松,大風易對土壤造成風蝕。
將翻耕時間推遲到春季播種之前,能減少冬春季節(jié)土壤裸露且疏松的時間,從而減輕土壤風蝕,D 選項正
確。故選 D。
第 5頁/共 13頁
【10 題詳解】
秋季翻耕能提前把土壤中的害蟲和蟲卵翻到地表,利于凍死病蟲害,春季翻耕使冬季越冬病蟲害在地表有
更多存活和繁殖的機會,可能使病蟲害增多,①正確;秋季翻耕破壞土壤結構,加快水分散失,春季適度
翻耕可以改善土壤結構,增加孔隙度,促進水分滲透,減少地表徑流,從而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灌溉成
本,②錯誤;春季翻耕之后立刻春播,加劇農事安排緊張,③正確;翻耕是在耕地上進行,與溫室氣體排
放無關,④錯誤。①③正確,故選 B。
【點睛】除了翻耕時間,影響農田生態(tài)的自然因素主要有以下這些: 自然因素:氣候條件:降水過多或過
少都會影響農田。降水過多,空氣和土壤濕度大,易滋生真菌、細菌等病害,還利于部分害蟲繁殖;降水
過少,氣候干旱,植物生長受抑,抵抗力下降,易受喜干旱環(huán)境的害蟲侵襲。此外,氣溫也會影響微生物
活動,氣溫高時微生物分解有機質快。大風天氣可能造成土壤風蝕、作物倒伏。 地形地貌:地形起伏大,
地表徑流流速快,會侵蝕肥沃土壤;山區(qū)交通不便,不利于農田管理和物資運輸,也會影響農田生態(tài)系統
的發(fā)展。 土壤質地:砂質土壤保水保肥性差,養(yǎng)分易流失;黏土透水透氣性差,不利于土壤養(yǎng)分循環(huán)。土
壤的酸堿性過大或過小,也會影響農作物生長和土壤微生物的活性。
熔巖臺地是巖漿噴出后,溢流冷卻形成的平坦高地。內蒙古錫林郭勒地區(qū)的新生代玄武巖可以劃分為
阿巴嘎玄武巖、貝力克玄武巖和達里諾爾玄武巖。貝力克玄武巖以面積小、沒有火山錐體而顯著區(qū)別于另
外兩處玄武巖。貝力克玄武巖發(fā)育 4 級高低錯落有致的熔巖臺地,第 1 級到第 4 級臺地高程逐漸升高,該
熔巖臺地多裂隙發(fā)育,生長有多種草本植物,喬木發(fā)育少。下圖示意貝力克玄武巖 4 級熔巖臺地分布。讀
圖,完成下面小題。
11. 推測新生代貝力克地區(qū)的地形特點是( )
A. 地形起伏較大 B. 地形平坦開闊
C. 地勢南高北低 D. 地表支離破碎
12. 貝力克玄武巖臺地未發(fā)現火山錐的原因可能是( )
A. 地表風化侵蝕強烈 B. 地殼下沉速度加快
第 6頁/共 13頁
C. 外力沉積物覆蓋厚 D. 巖漿僅侵入地殼中
13. 該熔巖臺地喬木發(fā)育較少主要受制于( )
A. 光照條件 B. 地形坡度 C. 熱量條件 D. 土壤條件
【答案】11. B 12. A 13. D
【解析】
【11 題詳解】
熔巖臺地是熔巖地貌中的一種典型地貌,當流動性極強的玄武巖質巖漿大量涌出,并在地形相對平坦的地
面廣泛鋪展時,便會形成面積遼闊、表面相對平坦的熔巖臺地。所以熔巖臺地多形成在地形相對平坦的地
區(qū),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巖漿的鋪展和冷卻。 故 A、C、D 錯,此題選 B。
【12 題詳解】
火山錐若曾存在,后期因地表風化侵蝕強烈,可能被逐漸破壞消失,A 項合理。 B 項 “地殼下沉速度加快”
與玄武巖噴出形成臺地的過程無直接關聯;C 項 “外力沉積物覆蓋厚” 若成立,火山錐應仍有痕跡,與 “未
發(fā)現” 矛盾;D 項 “巖漿僅侵入地殼” 無法形成玄武巖(噴出巖),與材料沖突。故此題選 A。
【13 題詳解】
熔巖臺地多裂隙發(fā)育,玄武巖形成的土壤較薄,養(yǎng)分不足,難以支撐喬木生長(喬木對土壤厚度、肥力要
求更高),而草本植物對土壤條件需求較低,故喬木發(fā)育少主要受制于土壤條件,D 對;光照、熱量在內蒙
古錫林郭勒地區(qū)并非喬木生長的核心限制因素;臺地為平坦高地,地形坡度也非主因,ABC 錯,故此題選
D。
【點睛】外力作用主要通過風化、侵蝕、搬運、堆積等方式對地表形態(tài)產生影響。
家住倫敦的約翰,某日 12:25 查看了自己手機上的天氣 APP,發(fā)現該日的日出日落與當晚月出月落信
息(如下圖所示),當晚約翰看到了多半個月亮非常明亮。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4. 該日倫敦日出方位為( )
第 7頁/共 13頁
A. 東南 B. 東北 C. 西南 D. 西北
15. 該日我國可能( )
A. 剛過元宵節(jié) B. 快到清明節(jié) C. 剛過五一節(jié) D. 快到國慶節(jié)
16. 當天約翰可觀看到月亮的時長為( )
A. 10 小時 26 分鐘 B. 12 小時 06 分鐘
C. 3 小時 21 分鐘 D. 9 小時 50 分鐘
【答案】14. A 15. A 16. C
【解析】
【14 題詳解】
讀圖可知,該日倫敦日出時間為 7:05,日落時間為 16:55,該日的晝長約為 16:55-7:05=9 小時 50 分鐘,
倫敦該日晝短夜長,正值北半球冬半年,日出東南,日落西南,A 正確,BCD 錯誤。故選 A。
【15 題詳解】
元宵節(jié)是中國的傳統節(jié)日,為每年農歷正月十五,由于農歷和陽歷的轉換,其陽歷日期每年并不固定,但
通常落在陽歷的 2 月份;該日晝長為 9 小時 50 分鐘,國慶節(jié)接近秋分日,晝長應該接近 12 小時,不會差
距很大;讀圖可知,該日正值北半球冬半年,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元宵節(jié)最符合,A 正確,BCD 錯誤。
故選 A。
【16 題詳解】
讀圖可知,該日約翰要看到月亮必須是在月出后到 24 時的這段時間,根據圖中月出時間為 20:39,約翰該
日可看到月亮的時長為=24-20:39=3 小時 21 分鐘,C 正確,ABD 錯誤。故選 C。
【點睛】基本規(guī)律:太陽的日出和日落方位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有關。在北半球,太陽的日出和日落方位
會隨著季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具體方位:春分和秋分(3 月 21 日和 9 月 23 日前后):太陽從正東方升起,正
西方落下。夏至(6 月 21 日前后):太陽從東北方升起,西北方落下。冬至(12 月 22 日前后):太陽從東
南方升起,西南方落下。
二、非選擇題:共 52 分。
17.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鐵觀音茶最適宜生長在海拔 300~1000 米之間,最適宜生長溫度為 20~25℃,最適宜年降雨量在 1000
~1500 毫米以上,最適宜日照強度為每天 10 小時以上的漫射光。福建省安溪縣是世界名茶鐵觀音的發(fā)源地,
主產區(qū)主要位于安溪縣域 300m 等高線以西的“內安溪”,這里群山環(huán)抱,峰巒綿延,云霧繚繞,特別適宜鐵
觀音茶樹的生長。下圖示意福建省安溪縣位置及周邊區(qū)域地形。
第 8頁/共 13頁
請指出安溪縣鐵觀音主產區(qū)海拔高度錯誤 等高線標注并說明理由。假如你是一位農業(yè)技術員,你認為還
能增加哪些等值線?
【答案】錯誤標注:300 米。理由:圖中等高線的等高距為 100 米,根據等高線分布趨勢,300 米等高線應
標注在 200 米到 400 米等高線之間的等高線上。增加等值線標注: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光照強度線等。
【解析】
【分析】本題以福建省安溪縣位置及地形圖為情境材料,涉及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
區(qū)域認知,獲取信息,讀圖能力及地理實踐力等學科核心素養(yǎng)。
【詳解】根據圖中顯示的等高線數值可知,等高線的等高距為 100 米,從 800 米等高線向東按照遞減 100
米的趨勢,計算到圖中顯示 300 米等高線時會發(fā)現 300 米應標注為 400 米,再從 200 米等高線向西,計算
到圖中顯示 300 米等高線時,也會發(fā)現 300 米等高線也應標注為 400 米,由此可見,圖中 300 米等高線標
注是錯誤的。農業(yè)技術員在研究一個地區(qū)的農業(yè)生產條件時,大都會了解該地區(qū)的有利于或不利于農業(yè)生
產的條件(自然條件和人文條件),該農業(yè)技術員在研究安溪縣鐵觀音茶種植時除了解地形條件外,還應了
解安溪縣的氣溫、降水、日照、自然災害等自然條件,所以該圖還應該增加等溫線、等降水量線及等光照
強度線等等值線。
18.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隊調查發(fā)現,受海岸輪廓、洋流等因素的影響,亞馬孫河入??诘?a 側海底和 b 側海底大陸架
河流型沉積物在垂直厚度和水平覆蓋范圍上差異較大。此外,科考隊還發(fā)現亞馬孫河河口經常發(fā)生海水逆
河上涌的現象,在入??谔幍暮K写嬖趦蓪铀?,上層為河水,下層為低鹽的海水,下層海水的海底生
長著一大片巨大的珊瑚礁(位置如下圖所示),巴西政府為保護該海底珊瑚礁,制訂了兩個方案:①在亞馬
孫河干支流上修建攔沙大壩;②在亞馬孫河流域減少森林砍伐。
第 9頁/共 13頁
(1)亞馬孫河河口經常發(fā)生海水逆河上涌現象,試分析其原因。
(2)判斷亞馬孫河河口外 a、b 兩側大陸架上河流型泥沙沉積空間差異,并說明其成因。
(3)從保護亞馬孫河河口珊瑚礁角度,談談方案②的效果優(yōu)于方案①的主要原因。
【答案】(1)河口呈喇叭狀,外寬內窄,易于海水上涌;河口地帶常年盛行偏東風,風吹拂著海水逆流而
上;河道中沙島眾多,對河水頂托作用大;河流徑流量大,對海水的頂托作用強等。
(2)
差異:a 側大陸架上河流型泥沙沉積垂直厚度大于 b 側;a 側水平覆蓋范圍大于 b 側。成因:亞馬孫河河流
年徑流量大,攜帶的泥沙量大;河流攜帶的泥沙流出河口后受來自東南方向的南赤道暖流和海岸輪廓的影
響,將亞馬孫河河口大量泥沙推移到 a 側海底大陸架上沉積。
(3)珊瑚 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透明的海水。亞馬孫河流域年降水量大,蓄水過快,泄洪較慢,方案①
的庫壩很容易崩潰,河水流速加快,珊瑚礁存在被沖垮的風險;方案②可以減少水土流失,降低河流含沙
量,提高水質,增強海水的透明度,在促進珊瑚的生長效果上方案②更好。
【解析】
【分析】本題以亞馬孫河河口為材料,涉及亞馬孫河河口經常發(fā)生海水逆河上涌現象的原因、亞馬孫河河
口外 a、b 兩側大陸架上河流型泥沙沉積空間差異等相關內容,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
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體現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以及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小問 1 詳解】
喇叭狀的河口形態(tài)使得海水在進入河口時受到壓縮,從而易于上涌;偏東風的盛行風向與河流流向相反,
風吹拂海水逆流而上,增加了海水上涌的可能性;河道中的沙島對河水產生頂托作用,阻礙河水順暢流出,
進一步促進海水上涌;亞馬孫河作為世界上徑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其巨大的徑流量對海水產生強烈的頂
托作用,使得海水難以順利流入海洋,反而逆流而上。
【小問 2 詳解】
第 10頁/共 13頁
差異:垂直厚度,a 側大陸架上的河流型泥沙沉積垂直厚度大于 b 側;水平覆蓋范圍,a 側大陸架上的河流
型泥沙沉積水平覆蓋范圍大于 b 側。成因:亞馬孫河是世界上流量最大的河流之一,年徑流量巨大,攜帶
的泥沙量也非常豐富;來自東南方向的南赤道暖流對河口區(qū)域的泥沙分布有重要影響,河流攜帶的大量泥
沙在流出河口后,受到南赤道暖流和海岸輪廓的共同作用,泥沙被推移到 a 側大陸架上沉積,導致 a 側的沉
積物厚度和覆蓋范圍顯著大于 b 側。
【小問 3 詳解】
珊瑚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通過海水傳遞到珊瑚,促進其光合作用;海水透明度高,光照能夠更有效
地穿透水體,為珊瑚提供所需的光能。亞馬孫河流域年降水量大,蓄水過快,泄洪較慢,修建攔沙大壩(方
案①)容易導致庫壩崩潰,庫壩崩潰后,河水流速加快,可能導致珊瑚礁被沖垮,破壞其生長環(huán)境。減少
森林砍伐(方案②)可以保持土壤穩(wěn)定,減少水土流失,從而降低河流含沙量,降低含沙量可以提高水質,
增強海水的透明度,有利于光照穿透水體,在促進珊瑚的生長效果上方案②更好。
19.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龍縣位于瀾滄江、怒江和沘江的褶皺帶之中,山高谷深地形多樣,干濕季分明,土壤侵蝕嚴重。2000
年以來,云龍縣政府在苗尾鄉(xiāng)種植麥地灣梨(果樹)、關坪鄉(xiāng)種植林下中藥材、寶豐鄉(xiāng)種植生態(tài)綠茶和漕澗
鎮(zhèn)種植泡核桃(高大喬木)試驗,實施土壤侵蝕治理措施,收到不同的效果。下面圖 1 示意 2000~2020 年
云龍縣植被覆蓋率和平均土壤侵蝕模數,圖 2 示意云龍縣四個鄉(xiāng)鎮(zhèn)選擇不同植被治理措施下的土壤侵蝕狀
況。
第 11頁/共 13頁
(1)指出云龍縣植被覆蓋率與土壤侵蝕相關性,并分析其原因。
(2)研究發(fā)現,云龍縣低海拔地區(qū)和高海拔地區(qū)土壤侵蝕強度更高,分別說明原因。
(3)推測苗尾鄉(xiāng)選種的麥地灣梨樹形態(tài)特點與土壤侵蝕嚴重的因果關系。
(4)漕澗鎮(zhèn)土壤侵蝕治理的成功經驗值得借鑒的有哪些?
【答案】(1)關系:負相關。原因:植被覆蓋率提高,植被冠幅擴大,能減弱雨水對土壤的沖刷;植被根
系密度增大,土壤抗侵蝕能力增強;枯枝落葉層增厚和覆蓋面增大,能減緩地表徑流流速,降低徑流對土
壤的沖刷力;植被分解釋放大量的有機物,能改善土壤結構,增強土壤的抗侵蝕能力等。
(2)低海拔地區(qū)原因:人口密集,受人類活動影響大,植被覆蓋減少,土壤抗侵蝕能力低。高海拔地區(qū)原
因:熱量不足,植被類型相對單一,坡面水土保持能力較弱;高海拔地區(qū)夏季降雨豐富,地表徑流對土壤
的沖刷強,易產生水土流失。
(3)麥地灣梨樹較低,對降雨的緩沖作用較小,土壤侵蝕強度大;麥地灣梨樹冠較小,對降雨的截留較少,
雨水對地表土壤沖擊力較大;麥地灣梨樹葉較為稀疏,降雨可從樹葉空隙直接墜落地面,雨水直接對土壤
侵蝕作用較強等。
(4)根據當地土壤侵蝕的原因與環(huán)境特征選擇合適的樹種,保障樹的成活率;所選樹種能夠減輕土壤侵蝕,
提高土壤肥力;所選樹種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基礎上能促進農戶增加經濟收入,提高農戶生活水平等。
【解析】
第 12頁/共 13頁
【分析】本題以云龍縣土壤侵蝕治理措施為情境材料,涉及土壤及影響因素、水土流失 原因及措施等相
關知識,考查學生調用地理知識,解讀地理信息及綜合思維的能力。
【小問 1 詳解】
從圖 1 看植被覆蓋率和土壤侵蝕模數的變化趨勢此增彼減、呈負相關??山Y合植被的作用,如冠層、根系、
枯枝落葉等進行分析:2000 年以來云龍縣植被覆蓋率不斷提高,植被冠層擴大,直接削弱雨水對土壤的沖
刷力度; 植被根系更密集,增強土壤結構穩(wěn)定性,提升土壤的抗侵蝕能力; 枯枝落葉層增厚、增大,增
加地表粗糙度,減緩地表徑流速度,降低徑流對土壤的沖刷; 植被分解的有機物改善土壤結構,進一步強
化土壤抗侵蝕性能。
【小問 2 詳解】
聯系已學可知,山區(qū)人口主要分布在低海拔的平緩地帶,這里人口稠密,人類活動頻繁,亂砍濫伐、毀林
開荒和陡坡開墾等造成森林植被的減少,缺乏植被的保護,土壤侵蝕強度相對較高。海拔地區(qū)地勢陡峭,
熱量不足,植被類型相對單一,林冠層緩沖雨水侵蝕的能力下降,坡面水土保持能力較弱,且高海拔地區(qū)
夏季降雨充沛,地表徑流集水速度快,對土壤的侵蝕能力強,更易產生水土流失。
【小問 3 詳解】
讀圖 2 可知,苗尾鄉(xiāng)種植的麥地灣梨是一種果樹,為了增加果樹的采光通風大多要剪枝縮冠,降低樹高和
葉間距離,所以麥地灣梨樹變低,對降雨的緩沖作用較小,土壤侵蝕能力增強;麥地灣梨樹冠變小,對降
雨的截留較少,雨水對地表土壤沖擊力較大;麥地灣梨樹疏葉后,樹葉變稀疏,降雨可從樹葉空隙直接墜
落地面,雨水對土壤侵蝕作用較強等。
【小問 4 詳解】
讀圖 2 可知,通過對比四個鄉(xiāng)鎮(zhèn)選擇的樹種類型,漕澗鎮(zhèn)選擇的泡核桃樹種,成活率高,農戶經濟收入大
幅增加,說明漕澗鎮(zhèn)選擇的樹種不僅可以適合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也能改善當地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易成活、收入
高。所以云龍縣其他鄉(xiāng)鎮(zhèn)在治理土壤侵蝕中,第一,要根據當地土壤侵蝕的原因與環(huán)境特征選擇合適的樹
種,提高樹的成活率;第二,要選樹種能夠減輕土壤侵蝕,提高土壤肥力,生態(tài)效益好;第三,要選樹種
在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基礎上能促進農戶增加經濟收入,提高農戶生活水平,這樣才能調動農戶的積極性。
第 13頁/共 13頁

相關試卷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南平、莆田、漳州)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質量檢測地理試題(PDF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地市校(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南平、莆田、漳州)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質量檢測地理試題(PDF版附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3月質量檢測地理pdf、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3月質量檢測地理答案pdf、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3月質量檢測地理答題卡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福建省部分地市校(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南平、莆田、漳州)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質量檢測試題 地理 PDF版含解析:

這是一份福建省部分地市校(福州、廈門、泉州、三明、南平、莆田、漳州)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質量檢測試題 地理 PDF版含解析,文件包含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3月質量檢測地理pdf、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3月質量檢測地理答案pdf、福建省部分地市校2025屆高中畢業(yè)班3月質量檢測地理答題卡pdf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2023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答案:

這是一份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2023屆高三第一次質量檢測地理試卷+答案,共7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1月)地理含解析

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1月)地理含解析

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1月)地理含解析

2022-2023學年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量檢測(1月)地理含解析

2023屆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高三高考第一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及答案

2023屆福建省七地市(廈門、福州、莆田、三明、龍巖、寧德、南平)高三高考第一次質量檢測地理試題及答案

2022屆福建省八地市(福州、廈門、泉州、莆田、南平、寧德、三明、龍巖)高三畢業(yè)班4月診斷性聯考地理試題含答案可編輯

2022屆福建省八地市(福州、廈門、泉州、莆田、南平、寧德、三明、龍巖)高三畢業(yè)班4月診斷性聯考地理試題含答案可編輯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