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
(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近日,來自中國科學院、美國加州大學和以色列萊赫曼大學的研究團隊,發(fā)表了他們的最新研究結果:到2030年,生成式AI累計可能產生高達500萬噸的電子垃圾,雖然和全球每年產生的6000多萬噸電子垃圾相比,這個數(shù)字還不是那么驚人,但也已經是一個不小的麻煩了。
電子垃圾通常是指空調、電視機、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被丟棄后產生的垃圾。這些設備含有鉛、汞、鉻等有毒危險物質,如果處理不當,可能會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
人工智能背后的電子垃圾不同,它主要來源于數(shù)據(jù)中心和服務器集群中使用的各類高性能計算硬件,包括服務器、GPU、CPU、內存模塊和存儲設備等。除了鉛、汞、鉻等有毒物質,這些設備還含有銅、金、銀、鋁和稀土元素等貴重金屬。
也就是說,如果直接廢棄它們,不但有毒,而且浪費。
有人可能會想到,可以對它們進行回收再利用。
可全球電子垃圾的正式回收率僅有22%,大部分電子垃圾都是通過非正式渠道回收的。該項研究顯示,世界上生產電子垃圾排名前三的國家中,電子垃圾回收率沒有超過20%的。以美國為例,每年生產的電子垃圾全球排名第二,回收率僅達到15%。印度電子垃圾產量位居第三,但回收率只有1%。產量排名第五的巴西幾乎沒有進行任何回收。
一邊是緩慢的回收速度,一邊是越來越快的增長速度。結果如何,可以想見。
伴隨著科技巨頭們的“軍備競賽”,現(xiàn)在的AI大模型需要不斷迭代升級,因此也需要更多算力,需要更快的芯片迭代,以及更高的能源消耗。然后,產出更多的電子垃圾。
高性能計算硬件的使用壽命,比很多人換手機的頻率通常還快2-5年。
國家間的貿易禁令還會加重這一問題。目前,由于一些大規(guī)模公司無法獲取最先進、算力密度更高的計算設備,只能通過更多硬件設備實現(xiàn)所需的計算效果。研究顯示,若全球有25%的AI訓練在落后1年的計算設備上進行,可能會讓相關的電子垃圾數(shù)量增加39%。
解決這一問題的未來,或許還得回到人工智能。誰制造問題,誰解決問題。
數(shù)據(jù)存儲服務公司的首席技術官表示“人工智能可能會加速新技術創(chuàng)新,最終使這些技術更加環(huán)保。例如人工智能回收機器人可以高效拆解電子垃圾,更好地回收有價值的材料,并最大限度減輕對環(huán)境的影響。未來的機器學習算法也可以更好預測故障模式,通過智能策略延長組件的使用壽命以減少浪費。
人工智能除產出大量硬件方面的電子垃圾外,還會產出另一種極速增加的垃圾——信息垃圾。
信息垃圾的生成與AI模型的運行機制有關。AI模型會在受到奇怪信源干擾的情況下生成意義不明,甚至完全錯誤的回答,學者們將這種情況稱為“模型幻覺”。例如,有些模型會一本正經地講出:“意大利面要拌42號混凝土?!?br>這個問題相當嚴重。越來越多人正依賴AI生產的內容學習工作。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研究人工智能的教授安賈娜·蘇薩拉發(fā)現(xiàn),“有時候人們對人工智能的信任程度,甚至超過了對人類的信任?!比祟愒絹碓叫湃蜛I,它卻回報以垃圾信息。說嚴重些,它是要瓦解人類文明的根基。
這已經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據(jù)《新華每日電訊》報道,國內外的AI信息垃圾都在暴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新媒體研究中心4月發(fā)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近一年來,經濟與企業(yè)類AI謠言量增速達99.91%。美國調查機構“新聞守衛(wèi)”稱,生成虛假文章的網(wǎng)站數(shù)量自2023年5月以來激增1000%以上,涉及15種語言。更嚴重的問題是,AI模型的訓練依賴于海量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網(wǎng)絡信息是AI生成的。也就是說,AI模型生產的數(shù)據(jù)正在反哺AI模型,AI模型正在“吃”AI模型生產出來的垃圾信息。一些專家對AI模型的未來憂心忡忡,擔心它們變成“垃圾進,垃圾出”的模型。
國際頂級刊物《自然》近期發(fā)表的研究表明,當AI模型使用AI生成的數(shù)據(jù)進行訓練時,輸出質量會逐漸下降。這項研究的負責人、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家伊利亞·舒邁洛夫用圖像處理類比這一過程:“如果你拍了一張照片,將它掃描打印出來,這個(掃描打?。┻^程不斷重復,最終噪點會淹沒一切,只剩下一個黑色的方塊?!盇I模型如果走到這一步,便會出現(xiàn)“模型崩潰”,只能產生不連貫的垃圾。
不僅如此,“新聞守衛(wèi)”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AI模型難以有效辨別虛假信息。他們向10個主流生成式AI模型輸入虛假消息,以測量AI能否成功揭穿謊言。令人失望的是,AI重復錯誤信息的比例是18%,難以作出回應的比例則達到38.33%,失敗率接近6成。關鍵是,它不是只影響自己,AI生成的信息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以計算機科研領域為例,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在ChatGPT發(fā)布后,一些人工智能國際會議中,同行評議的用詞出現(xiàn)了明顯變化。例如,“meticulus(一絲不茍的)”使用頻率達到了往年的34倍多。而這個詞,是ChatGPT等AI模型的“心頭好”。很多學者實際上正在AI輔助下撰寫評審意見。而且,研究人員還注意到,越接近提交評審意見的截止日期,檢測出的AI使用率就越高。學者們的拖延癥也不輕。
這些在人工智能輔助下形成的人工智能專家意見又會成為人工智能學習領域的重要指導。就這樣,人工智能的發(fā)展,正遭遇這種套娃式的垃圾污染影響。
正如工業(yè)時代出現(xiàn)的煙塵污染,汽車時代產生的尾氣,AI時代暴增的電子垃圾,或許也是人類高速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重要提醒:走得太快了,別忘了回望身后正付出的代價。
(節(jié)選自月筠《AI不止生產效率,還有龐大的電子垃圾》,有刪改)
【鏈接】為引導同學們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就業(yè)觀和擇業(yè)觀,增強其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意識,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師就同學們咨詢的專業(yè)做了以下解釋。
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專業(yè):主要研究環(huán)境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環(huán)境的改造工程、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廢物處理與處置、循環(huán)經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
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主要涉及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的研究開發(fā)或技術改造等。
人工智能專業(yè):研究使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學科和專業(yè)。
1.關于生成式AI產生電子垃圾的速度高速增長的原因,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A.AI大模型是科技巨頭們的“競賽軍備”,其算力的提升需要消耗更多的能源。
B.目前電子垃圾的回收速度緩慢,且大部分電子垃圾回收渠道不正規(guī)。
C.AI大模型需要使用各類高性能計算硬件,這些硬件的更換頻率較快。
D.一些大規(guī)模公司由于國家間的貿易禁令,只能增加更多的計算設備來提升計算效果。
2.根據(jù)材料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如果能對人工智能背后的電子垃圾進行妥當處置,其回收的價值會高于普通的電子垃圾。
B.發(fā)展的人工智能最終能破解電子垃圾這一難題,這是由“誰制造問題,誰解決問題”決定的。
C.現(xiàn)在很多人依賴AI生成的內容學習工作,這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甚至會瓦解人類文明的根基。
D.2023年5月以來,生成虛假文章的網(wǎng)站數(shù)量增長10倍以上,這都是AI垃圾信息暴增造成的。
3.下列對材料相關論述和說明的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牛津大學伊利亞·舒邁洛夫運用作比較的方法形象地闡述了生成式AI產生信息垃圾的過程。
B.文中以“meticulus”一詞在ChatGPT中使用為例,是為了說明學者們具有嚴重的拖延癥。
C.文章使用時間順序對生成式AI產生的硬件電子垃圾、信息電子垃圾及其影響分別進行了介紹。
D.末段加點詞“或許”體現(xiàn)了語言的準確性,畫線句用發(fā)展的代價進行提醒,體現(xiàn)了語言的深刻性。
4.生成式AI為什么有時會“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請根據(jù)材料進行說明。
5.作為準大學生,你即將選擇自己的大學專業(yè),未來如果你想利用自己的專業(yè)知識處理AI電子垃圾,根據(jù)文章內容及鏈接材料,請你選擇其中一種專業(yè),闡述選擇理由及解決的方法。
【答案】1.B 2.A 3.D
4.(1)信源干擾:AI模型會在受到奇怪信源干擾的情況下生成意義不明,甚至完全錯誤的回答。
(2)數(shù)據(jù)反哺:AI模型的訓練依賴于海量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網(wǎng)絡信息是AI生成的,AI模型生產的數(shù)據(jù)正在反哺AI模型,導致其使用AI生成的數(shù)據(jù)進行訓練時,輸出質量逐漸下降,容易出現(xiàn)“模型崩潰”,只能產生不連貫的垃圾。
(3)難以辨別虛假信息:“新聞守衛(wèi)”的研究發(fā)現(xiàn),AI模型難以有效辨別虛假信息,向主流生成式AI模型輸入虛假消息,AI重復錯誤信息和難以作出回應的比例較高,這也導致它可能會輸出錯誤內容。
5.(1)選擇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理由:該專業(yè)主要研究環(huán)境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環(huán)境的改造工程、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廢物處理與處置、循環(huán)經濟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而AI電子垃圾含有鉛、汞、鉻等有毒危險物質,如果處理不當,會對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危害,選擇此專業(yè)可以利用所學知識處理AI電子垃圾對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
解決方法:運用專業(yè)知識,研究出科學合理的AI電子垃圾處理工藝,減少其中有毒有害物質對環(huán)境的污染;探索電子垃圾的循環(huán)經濟模式,提高電子垃圾的回收利用率,降低資源浪費。
(2)選擇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理由:該專業(yè)主要涉及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材料結構與性能等領域的研究開發(fā)或技術改造等。AI電子垃圾中包含服務器、GPU、CPU、內存模塊和存儲設備等高性能計算硬件,這些硬件中有銅、金、銀、鋁和稀土元素等貴重金屬,選擇此專業(yè)可以對這些材料進行回收和再利用研究。
解決方法:研究AI電子垃圾中各類材料的回收和再加工技術,提高貴重金屬的回收效率;開發(fā)新的材料制備工藝,將回收的材料用于制造新的產品,實現(xiàn)資源的循環(huán)利用。
(3)選擇人工智能專業(yè)
理由:該專業(yè)研究使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AI電子垃圾的產生與AI的發(fā)展密切相關,選擇此專業(yè)可以從AI技術本身入手,解決電子垃圾問題。
解決方法:開發(fā)人工智能回收機器人,利用其高效拆解電子垃圾,更好地回收有價值的材料,并最大限度減輕對環(huán)境的影響;研究機器學習算法,通過智能策略延長組件的使用壽命以減少浪費;利用AI技術提高對信息垃圾的辨別能力,減少信息垃圾的產生。
【解析】
【導語】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生成式AI已經成為當今科技領域的重要力量。然而,正如任何技術進步都伴隨著潛在的挑戰(zhàn)一樣,生成式AI也帶來了新的問題——電子垃圾和信息垃圾的大量產生。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生成式AI帶來的電子垃圾問題及其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并結合相關專業(yè)知識,探討如何應對這一挑戰(zhàn)。
【1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信息的分析和運用的能力。
B.“目前電子垃圾的回收速度緩慢,且大部分電子垃圾回收渠道不正規(guī)”,這是電子垃圾處理方面的現(xiàn)狀,并非生成式AI產生電子垃圾速度高速增長的原因。
故選B。
【2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根據(jù)材料進行判斷、推理的能力。
B.“這是由‘誰制造問題,誰解決問題’決定的”錯誤 。文中只是說“解決這一問題的未來,或許還得回到人工智能”,只是一種可能性,并非“誰制造問題,誰解決問題”就決定了發(fā)展的人工智能最終能破解難題。
C.“這會造成很嚴重的后果,甚至會瓦解人類文明的根基”錯誤。文中說“說嚴重些,它是要瓦解人類文明的根基”,這是一種假設性的嚴重后果表述,并非一定會造成瓦解人類文明根基的結果。
D.“這都是AI垃圾信息暴增造成的”錯誤。生成虛假文章的網(wǎng)站數(shù)量增長是AI垃圾信息暴增的一種表現(xiàn),但不能說都是AI垃圾信息暴增造成的,表述過于絕對。
故選A。
【3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jù)和論證的能力。
A.“作比較的方法”錯誤。牛津大學伊利亞·舒邁洛夫用圖像處理類比AI模型使用AI生成的數(shù)據(jù)進行訓練時輸出質量逐漸下降的過程,不是作比較。
B.“是為了說明學者們具有嚴重的拖延癥”錯誤。文中以“meticulus”一詞在ChatGPT中的使用為例,是為了說明人工智能生成的信息正對人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而非說明學者們有嚴重的拖延癥。
C.“文章使用時間順序”錯誤。文章不是按照時間順序介紹生成式AI產生的硬件電子垃圾、信息電子垃圾及其影響的。是按照邏輯順序分別介紹的。
故選D。
【4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
(1)信源干擾:原文提到“AI模型會在受到奇怪信源干擾的情況下生成意義不明,甚至完全錯誤的回答,學者們將這種情況稱為‘模型幻覺’。例如,有些模型會一本正經地講出:‘意大利面要拌42號混凝土’”,這直接說明了信源干擾是生成式AI“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的原因之一。
(2)數(shù)據(jù)反哺:文中指出“AI模型的訓練依賴于海量互聯(lián)網(wǎng)數(shù)據(jù),而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網(wǎng)絡信息是AI生成的。也就是說,AI模型生產的數(shù)據(jù)正在反哺AI模型”,且“國際頂級刊物《自然》近期發(fā)表的研究表明,當AI模型使用AI生成的數(shù)據(jù)進行訓練時,輸出質量會逐漸下降”“AI模型如果走到這一步,便會出現(xiàn)‘模型崩潰’,只能產生不連貫的垃圾”,由此可知數(shù)據(jù)反哺會導致AI輸出錯誤內容。
(3)難以辨別虛假信息:“‘新聞守衛(wèi)’的最新研究發(fā)現(xiàn),AI模型難以有效辨別虛假信息。他們向10個主流生成式AI模型輸入虛假消息,以測量AI能否成功揭穿謊言。令人失望的是,AI重復錯誤信息的比例是18%,難以作出回應的比例則達到38.33%,失敗率接近6成”,這表明AI難以辨別虛假信息,進而可能輸出錯誤內容。
【5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探究問題,提出見解的能力。
(1)選擇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理由:鏈接材料表明環(huán)境科學與工程專業(yè)研究環(huán)境及其與人類的關系、環(huán)境的污染問題、廢物處理與處置等知識技能。原文指出AI電子垃圾含有鉛、汞、鉻等有毒危險物質,處理不當會危害環(huán)境和人類健康,所以該專業(yè)知識能用于處理AI電子垃圾帶來的環(huán)境污染問題。
解決方法:基于該專業(yè)對環(huán)境改造工程和廢物處理的研究,可運用專業(yè)知識研發(fā)科學合理的處理工藝,減少有毒有害物質對環(huán)境的污染;利用專業(yè)中循環(huán)經濟方面的知識,探索電子垃圾的循環(huán)經濟模式,提高回收利用率。
(2)選擇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
理由:鏈接材料顯示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涉及材料的制備、加工成型等領域的研究開發(fā)。原文提到AI電子垃圾中的高性能計算硬件含有銅、金、銀等貴重金屬,所以選擇此專業(yè)可對這些材料進行回收和再利用研究。
解決方法:依據(jù)專業(yè)對材料結構與性能等方面的研究,研究AI電子垃圾中各類材料的回收和再加工技術,提高貴重金屬回收效率;利用專業(yè)在材料制備領域的知識,開發(fā)新的材料制備工藝,實現(xiàn)資源循環(huán)利用。
(3)選擇人工智能專業(yè)
理由:鏈接材料說明人工智能專業(yè)研究使機器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原文強調AI電子垃圾的產生與AI發(fā)展密切相關,所以選擇此專業(yè)可從AI技術本身入手解決電子垃圾問題。
解決方法:根據(jù)原文中“人工智能回收機器人可以高效拆解電子垃圾,更好地回收有價值的材料”“未來的機器學習算法也可以更好預測故障模式,通過智能策略延長組件的使用壽命以減少浪費”以及AI存在信息垃圾問題可知,可開發(fā)人工智能回收機器人、研究機器學習算法、利用AI技術提高對信息垃圾的辨別能力來解決電子垃圾問題。
(二)現(xiàn)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文本一:
談動
朱光潛
朋友:
從屢次來信看,你的心境近來似乎很不寧靜。煩惱究竟是一種暮氣,是一種病態(tài),你還是一個十八九歲的青年,就這樣頹唐沮喪,我實在替你擔憂。
一般人歡喜談玄,你說煩惱,他便從“哲學辭典”里拖出“厭世主義”“悲觀哲學”等堂哉皇哉的字樣來敘你的病由。我不知道你感覺如何,我自己從前仿佛也嘗過煩惱的況味,我只覺得憂來無方,不但人莫之知,連我自己也莫名其妙,哪里有所謂哲學與人生觀!
我也些微領過哲學家的教訓;在心氣和平時,我景仰希臘廊下派哲學者,相信人生當皈依自然,不當存有嗔喜貪戀;我景仰托爾斯泰,相信人生之美在宥與愛;我景仰白朗寧,相信世間有丑才能有美,不完全乃真完全;然而外感偶來,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學,也抵擋不住。
這固然是由于缺乏修養(yǎng),但是青年們有幾個修養(yǎng)到“不動心”的地步呢?從前長輩們往往拿“應該不應該”的大道理向我說法。他們說,像我這樣一個青年應該活潑潑的,不應該暮氣沉沉的,應該努力做學問,不應該把自己的憂樂放在心頭。①謝謝罷,請留著這副“應該”的方劑,將來患煩惱的人還多呢!
朋友,②我們都不過是自然的奴隸,要征服自然,只得服從自然。違反自然,煩惱才乘虛而入,要排解煩悶,也須得使你的自然沖動有機會發(fā)泄。
人生來好動,好發(fā)展,好創(chuàng)造。能動,能發(fā)展,能創(chuàng)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fā)展,不創(chuàng)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這種事實在流行語中就可以見出,我們感覺快樂時說“舒暢”,不感覺快樂時說“抑郁”。這兩個字樣可以用作形容詞,也可以用作動詞。用作形容詞時,它們描寫快或不快的狀態(tài);用作動詞時,我們可以說它們說明快或不快的原因。
你感覺煩惱,因為你的生機被抑郁;你要想快樂,須得使你的生機能舒暢,能宣泄。流行語中又有“閑愁”的字樣,閑人大半易于發(fā)愁,就因為閑時生機靜止而不舒暢。
青年人比老年人易于發(fā)愁些,因為青年人的生機比較強旺。小孩子們的生機也很強旺,然而不知道愁苦,因為他們時時刻刻地游戲,所以他們的生機不至于被抑郁。小孩子們偶爾不很樂意,便放聲大哭,哭過了氣就消去。成人們感覺煩惱時也還要拘禮節(jié),哪能由你放聲大哭呢?吃黃連苦在心頭,所以愈覺其苦。
總之,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靜止,求泄的方法在動。從前儒家講心性的話,從近代心理學眼光看,都很粗疏,只有孟子的“盡性”一個主張,含義非常深廣。一切道德學說都不免膚淺,如果不從“盡性”的基點出發(fā)。③如果把“盡性”兩字懂得透徹,我以為生活目的在此,生活方法也就在此。
人性固然是復雜的,可是人是動物,基本性不外乎動。從動的中間我們可以尋出無限快慰。這個道理我可以拿兩件小事來印證:從前我住在家里,自己的書房總歡喜自己打掃。每看到書籍零亂,灰塵滿地,你親自去灑掃一過,霎時間混濁的世界變成明窗凈幾,此時悠然就座,游目騁懷,乃覺有不可言喻的快慰;再比方你自己是歡喜打網(wǎng)球的,當你起勁打球時,你還記得天地間有所謂煩惱嗎?
你大約記得晉人陶士行的故事。他老來罷官閑居,找不得事做,便去搬磚。晨間把一百塊磚由齋里搬到齋外,暮間把一百塊磚由齋外搬到齋里。人問其故,他說:“吾方致力中原,過爾優(yōu)逸,恐不堪事。”他又嘗對人說:“大禹圣人,乃惜寸陰,至于眾人,當惜分陰?!逼鋵嵪ш幒伪囟ㄒ岽u,不過他老先生還很茁壯,借這個玩意兒多活動活動,免得抑郁無聊罷了。
朋友,閑愁最苦!愁來愁去,人生還是那么樣一個人生,世界也還是那么樣一個世界。假如把自己看得偉大,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屑”的看待;假如把自己看得渺小,你對于煩惱當有“不值得”的看待;我勸你多打網(wǎng)球,多彈鋼琴,多栽花,多搬磚弄瓦。假如你不歡喜這些玩意兒,你就談談笑笑,跑跑跳跳,也是好的。
就在此祝你談談笑笑,跑跑跳跳!
你的朋友 孟 實
(節(jié)選自朱光潛《給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刪減)
文本二:
談體育
朱光潛
近代人談體育,多專指運動,其實專就健康而言,運動是體育的下乘節(jié)目。運動的要義在使血液流通,筋肉平均發(fā)展,腦筋與筋肉互換勞息。這三點在普通勞作方面也可以辦到。自然人都很健康,除漁獵耕作及舞蹈以外,別無所謂運動,而身體卻大半很強健。不過運動確也有不能用普通勞作代替的地方。第一,它是比較地科學化,顧到全身筋肉脈絡的有系統(tǒng)的調攝和鍛煉。在近代社會中分工細密,許多人只用一部分筋肉去勞作,有系統(tǒng)的運動實為必要。第二,運動帶有團體娛樂的意味,是群育的最好工具。在中國古代,射以觀德;近代西方人也說運動可以養(yǎng)成“公平游藝”(fair play),一個公平正直的人有“運動家的風度”(sprts-manship)。要訓練合作互助,尊重紀律的精神,最好的場所是運動場。④威靈頓說:“滑鐵盧的勝仗,是在義敦和哈羅兩校運動場上打來的?!本褪且驗檫@個道理。從這兩點說,我們急須提倡運動。不過已往飼養(yǎng)選手替學校爭門面的辦法必須廢除。運動必須由學校推廣到全社會,成為每個人日常生活中一個節(jié)目,如吃飯睡覺一樣,它才能于全民族的健康有所補助。
(節(jié)選自《朱光潛散文集》,有刪減)
6.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
A.文本一中,作者談及對煩惱的感受,他雖些微領受過哲學家的教訓,但是憂來無方,認為哲學對于解決心病毫無幫助。
B.文本一中,西晉陶侃晨暮間搬磚是為了讓自己勵志,作者很認同這種方式,認為搬磚的意義在于多活動,免抑郁。
C.文本一與《與妻書》都是書信,但二者的表達方式各有側重,文本一多用議論,《與妻書》則是記敘、議論、抒情相結合。
D.文本二中,朱光潛認為運動是體育的下乘節(jié)目,勞作之人無所謂運動,身體也大半很強健,因此普通勞作也能達到運動的效果。
7.對畫線句子的分析與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句子①中用“方劑”比喻長輩們教育青年如何面對煩惱的大道理,借用“應該的方劑”暗諷這些道理的不合時宜。
B.句子②內涵豐富,既揭示了人類與自然關系的辯證性,又說明有了煩惱應采用自然的方式化解而不是對抗煩惱。
C.句子③中的兩個“在此”,強調了參透“盡性”的重要性,“盡性”既是生活的目的,也是達到生活目的的方法。
D.句子④引用威靈頓的話意在說明體育運動與國家命運相關聯(lián),強調教育對國家實力和戰(zhàn)爭勝利的深遠影響。
8.為什么說“運動”是排解煩惱的有效方法?請結合文本內容簡要分析。
9.文本一和文本二都圍繞“動”展開闡述,但二者的說理技巧不同,請比較并簡要分析。
【答案】6.C 7.D
8.①從人與自然的關系上說:違反自然會產生煩惱,服從自然才能享受快樂,運動就是服從自然。
②從人的行為上說:愁郁由于靜止,多運動可以排解煩惱、宣泄愁苦。
③從人的本性上說:運動是人的基本性,多運動會帶來快感。
9.(1)文本一通過書信的形式,結合個人經歷和哲學思考,強調“動”對于排解煩惱的重要性。作者以生動的例子(如打掃書房、打網(wǎng)球、搬磚等)來說明“動”如何帶來快慰,語言親切,富有感染力。
(2)文本二則從體育的角度出發(fā),論述運動對健康和群育的意義,邏輯嚴謹,引用權威觀點(如威靈頓的話)增強說服力,更具學術性和系統(tǒng)性。
【解析】
【導語】朱光潛的兩篇文章《談動》和《談體育》均圍繞“動”展開,但側重點不同?!墩剟印吠ㄟ^書信形式,深入探討了煩惱的根源及排解方法,強調“動”是順應自然、釋放生機的關鍵,語言親切,說理透徹?!墩勼w育》則從體育角度出發(fā),論述運動對身心健康的益處,并指出運動在團體合作和紀律培養(yǎng)中的重要性,邏輯清晰,論證嚴謹。兩篇文章雖主題相近,但表達方式和說理技巧各異,展現(xiàn)了朱光潛對“動”這一主題的多維度思考。
【6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能力。
A.“毫無幫助”錯誤,文本一中為“外感偶來,心波立涌,拿天大的哲學,也抵擋不住”,原文強調擋不住內心的波動,據(jù)此推斷不出哲學對于解決心病毫無幫助,選項表述絕對。
B.“作者很認同這種方式”錯誤,文本一中提到陶侃搬磚的故事,作者認為“其實惜陰何必定要搬磚”,并提到搬磚的意義在于多活動,避免抑郁,可見作者不認同為勵志而搬磚的方式。
D.“勞作之人無所謂運動,身體也大半很強健,因此普通勞作也能達到運動的效果”錯誤,文本二中為“自然人都很健康,除漁獵耕作及舞蹈以外,別無所謂運動”,不是說勞作之人無所謂運動;又有“運動的要義在使血液流通,筋肉平均發(fā)展,腦筋與筋肉互換勞息。這三點在普通勞作方面也可以辦到”,可知勞作可以達到運動的主要效果,且有此效果,故勞作之人身體也大半很強健,選項因果關系錯誤。
故選C。
【7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句子的分析與鑒賞的能力。
D.“強調教育對國家實力和戰(zhàn)爭勝利的深遠影響”錯誤,句子④引用威靈頓的話意在說明體育運動與國家命運相關聯(lián),但并未強調教育對國家實力和戰(zhàn)爭勝利的深遠影響。
故選D。
【8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①結合“我們都不過是自然的奴隸,要征服自然,只得服從自然。違反自然,煩惱才乘虛而入,要排解煩悶,也須得使你的自然沖動有機會發(fā)泄。人生來好動,好發(fā)展,好創(chuàng)造。能動,能發(fā)展,能創(chuàng)造,便是順從自然,便能享受快樂;不動,不發(fā)展,不創(chuàng)造,便是摧殘生機,便不免感覺煩惱”分析,違反自然會產生煩惱,服從自然才能享受快樂,運動就是服從自然。
②結合“愁生于郁,解愁的方法在泄;郁由于靜止,求泄的方法在動”分析,愁郁由于靜止,多運動可以排解煩惱、宣泄愁苦。
③結合“人性固然是復雜的,可是人是動物,基本性不外乎動。從動的中間我們可以尋出無限快慰”分析,運動是人的基本性,多運動會帶來快慰。
【9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比較閱讀之分析說理技巧的能力。
(1)文本一通過書信的形式,結合個人經歷和哲學思考,以和朋友談心的方式,娓娓道來,語言親切自然,把孩子們和成人面對煩惱時的不同表現(xiàn)進行對比,突出成人煩惱難以排解的原因,進而強調“動”的重要性。同時以生動的例子,如打掃書房、打網(wǎng)球、搬磚等,來說明“動”如何帶來快慰,將抽象的道理具體化,語言親切,富有感染力。
(2)文本二則從體育的角度出發(fā),直接論述運動對健康和群育的意義,并引用權威觀點,如威靈頓的話來增強說服力,層層深入,邏輯嚴謹,闡述運動對于身體和精神的益處,以及對于社會的重要性,更具學術性和系統(tǒng)性。
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
(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蘇軾知杭州時,歲適大旱,饑疫并作。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故米不翔貴,復得賜度僧牒①百,易米以救饑者。明年方春,即減價糶常平米,民遂免大旱之苦。杭本江海之地,水泉咸苦,居民稀少。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及白居易復浚西湖,放水入運河,自河入田,取溉至千頃。然湖水多葑②,自唐及錢氏,歲輒開治。宋廢而不理至是湖中葑積為田一十五萬余丈而水無幾矣。運河失河水之利,而六井亦幾廢。軾始至,浚茅山、鹽橋二河,復造堰閘,以為湖水蓄泄之限,且以余力復完六井,民稍獲其利矣。軾間至湖上,周視良久,曰:“今欲去葑田,將安所置之?湖南北三十里,環(huán)湖往來,終日不達,若取葑田積于湖中,為長堤以通南北,則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吳人種麥,春輒芟除,不遺寸草,葑田若去,募人種麥,收其利以備修湖,則湖當不復堙塞?!蹦巳【然闹啵缅X糧以貫石數(shù)者萬,復請于朝,得百僧度牒,以募役者。
(節(jié)選自馮夢龍《智囊·蘇軾善于賑災》,有刪改)
材料二:
軾頓首上書門下仆射相公閣下:去年浙中,冬雷發(fā)洪,太湖水溢,春又積雨,蘇、湖、常、秀皆水,民就高田秧稻,以待水退。及五六月,稍稍播種,十不及四五,而又繼之以旱,以故早晚皆傷,高下并損。自元豐以來,民之艱食,未有如今歲者也。軾已三奏其事,至今未報,恐監(jiān)司諸郡,不盡以實奏,而廟堂所訪問往來之人,或揣所樂聞,不盡以實告。
入冬以來,緣諸郡閉糴,米價斗至八九十,炎炎可畏。自半月來,米谷通流,價亦稍平。然浙中無麥,青黃之交,當在來秋,而熟不熟,又未可知。上戶有米者,皆靳惜不肯出,其勢非大出官米,不能救此患。自正月至七月,本州里外九縣,日糶官米千五百石,乃可以平價救饑,計當用米三十一萬五千石。今本州常平除兌充軍糧外,止有十七萬石,漕司許于鄰郡致三萬石,尚少十一萬五千石。計窮理迫,須至控告。
軾近以本州廨宇弊壞,奏乞度牒二百道修完,未蒙開允。意欲以此度牒募人于諸縣納米,度可得二萬五千石。然后減價出賣,每斗六十,度可得錢萬五千貫。且以此錢修完廨字,則是此度牒一出而兩利也。設使不因修完廨宇,朝廷以饑民之故,特出圣恩,乞與二百道度牒,猶不為過,而況救饑修屋兩用而并濟乎?
(節(jié)選自蘇軾《上執(zhí)政乞度牒賑濟因修廨宇書》,有刪改)
【注】①度僧牒:度牒。舊時官府發(fā)給出家人的身份證明文件,憑此可免賦稅和徭役。②葑:蕪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
10.材料一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
宋廢而不理至是湖中葑積為田十五萬余丈而水無幾矣。
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正確的一項是( )
A.翔,文中是由盤旋飛翔引申為物價上漲,與《岳陽樓記》中“沙鷗翔集”的“翔”意思不同。
B.材料一中“易米以救饑者”與材料二中“朝廷以饑民之故”的兩個“以”字用法相同。
C.報,文中意為批復,是上對下的行為,與《鴻門宴》“具以沛公言報項王”的“報”意思相同。
D.“計窮理迫”中的“窮”,與《滕王閣序》中“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的“窮”意思相同。
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蘇軾任杭州知州時,遇到大旱,饑疫并發(fā)。他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又得到朝廷賜給的一百道度僧牒,換米來救濟饑民。
B.蘇軾認為,要除去葑田,可以把葑田堆積在湖中,修成一條長堤以貫通南北,這樣既能除去葑田,又方便行人往來,還可募人種麥,以收其利修湖。
C.入冬后,各地禁止糧食外流,浙中米價飛漲,半月來,米谷流通,價格才漸漸平穩(wěn);又因浙中地區(qū)沒有麥子,即使到了來秋青黃之交,糧食也無法成熟。
D.蘇軾在給門下仆射相公的信中,詳細陳述了浙中地區(qū)去年先水后旱的災情,以及當前米價的狀況,請求朝廷給予度牒以救饑荒。
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
(1)復造堰閘,以為湖水蓄泄之限,且以余力復完六井,民稍獲其利矣。
(2)上戶有米者,皆靳惜不肯出,其勢非大出官米,不能救此患。
14.蘇軾采取了哪些措施應對災荒與水利問題?請結合材料內容進行概括。
【答案】10.BDF 11.A 12.C
13.(1)又建造了堰閘,作為湖水蓄積和排泄的界限,并且利用剩余的力量修復好六口井,百姓漸漸獲得了其中的好處。
(2)有米的富戶,都吝嗇不肯賣出糧食,這種形勢下,如果不大規(guī)模拿出官糧,就不能解救這個禍患。
14.應對災荒
(1)請求減免上供米: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避免米價飛漲。
(2)利用度牒換米:獲得朝廷賜給的一百道度僧牒,換米來救濟饑民。
(3)減價糶米:第二年春天,減價出售常平米,使百姓免受大旱之苦。
治理水利
(1)疏浚河道:浚茅山、鹽橋二河,復造堰閘,控制湖水蓄泄。
(2)修復六井:憑借余力修復好了六口井,解決居民用水問題。
(3)修建長堤:將葑田堆積在湖中,修成一條長堤以貫通南北,募人種麥,以收其利修湖,防止湖被堙塞。
【解析】
【導語】蘇軾,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一生心系百姓,為民請命。他在杭州任職期間,面對天災人禍,以卓越的智慧和擔當,采取了一系列賑災舉措,不僅緩解了百姓的困境,還為杭州的長遠發(fā)展奠定了基礎。本文通過兩則材料,展現(xiàn)了蘇軾在面對旱災、饑荒和水患時的善舉與智慧,體現(xiàn)了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懷。
【10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到宋朝時期荒廢不再治理,此時湖中的葑草淤泥堆積成田達十五萬余丈,而湖水幾乎所剩無幾。
“宋廢而不理”是一個完整的句子,主語省略“西湖”,謂語是“廢而不理”,應在B處斷開。
“湖中葑積”是主謂句,主語是“湖中葑”,謂語是“積”,應在D處斷開。
“為田一十五萬余丈”,主語是“為田”,謂語是“一十五萬余丈”,應在F處斷開。
故選BDF。
【11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一詞多義的能力。
A.正確。物價上漲/飛翔。句意:所以米價不會飛漲。/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
B.“用法相同”錯誤。目的連詞,表“用來”/介詞,表“因為”。句意:交換糧食來救助饑餓的人。/朝廷因為饑餓百姓的緣故。
C.“意思相同”錯誤。批復,是上對下的行為/回報、報告。句意:到現(xiàn)在還沒有得到批復。/詳細地把沛公的話報告給項王。
D.“意思相同”錯誤。用盡/處境艱難。句意:辦法用盡、形勢緊迫。/在處境艱難的處境中更要堅定信念和意志,不能放棄高遠的志向。
故選A。
【12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概括要點的能力。
C.“糧食也無法成熟”錯誤。原文說“浙中無麥,青黃之交,當在來秋,而熟不熟,又未可知”,意思是來秋糧食熟不熟還不確定,并非“無法成熟”。
故選C。
【13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理解并翻譯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限”,界限;“稍”,逐漸。
(2)“上戶有米者” 定語后置句,正常的語序是“有米上戶”,有米的富戶;“靳惜”,吝嗇;“其勢”,這種形勢下。
【14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分析信息,概括要點的能力。
應對災荒
(1)請求減免上供米:材料一“軾請于朝,免本路上供米三之一,故米不翔貴”,直接表明蘇軾向朝廷請求免去本路上供米三分之一,避免了米價飛漲。
(2)利用度牒換米:材料一“復得賜度僧牒①百,易米以救饑者”,說明蘇軾獲得朝廷賜的一百道度僧牒換米救濟饑民。
(3)減價糶米:材料一“明年方春,即減價糶常平米,民遂免大旱之苦”,體現(xiàn)了第二年春天蘇軾減價出售常平米讓百姓免受大旱之苦。
治理水利
(1)疏浚河道:材料一“軾始至,浚茅山、鹽橋二河,復造堰閘,以為湖水蓄泄之限”,明確指出蘇軾疏浚茅山、鹽橋二河并造堰閘控制湖水蓄泄。
(2)修復六井:材料一“且以余力復完六井,民稍獲其利矣”,說明蘇軾憑借余力修復了六口井,解決居民用水問題。
(3)修建長堤:材料一“若取葑田積于湖中,為長堤以通南北,則葑田去而行者便矣……募人種麥,收其利以備修湖,則湖當不復堙塞”,闡述了蘇軾將葑田堆積湖中修成長堤貫通南北,募人種麥獲利修湖防止湖被堙塞。
參考譯文:
材料一:
蘇軾擔任杭州知州時,當年恰好遭遇嚴重旱災,饑荒和瘟疫一同爆發(fā)。蘇軾向朝廷請求,減免本路三分之一的上供米,所以米價沒有飛漲。又獲得朝廷賞賜的剃度僧人的憑證一百道,用這些憑證換米來救濟饑民。第二年剛入春,就減價出售常平倉的米,百姓于是免除了大旱帶來的痛苦。杭州本來是靠近江海的地方,泉水又咸又苦,居民稀少。唐朝刺史李泌開始引西湖水建造了六口井,百姓有了充足的水。到白居易時又疏浚西湖,放水進入運河,從運河引入農田,灌溉面積達到上千頃。然而湖水中有很多茭白根之類的水生植物,從唐朝到錢氏吳越國時期,每年都進行疏浚治理。宋朝時荒廢而不再治理,到這時湖中茭白根堆積形成的田地達十五萬多丈,而湖水所剩無幾了。運河失去了河水的補給,六口井也幾乎廢棄。蘇軾剛到任,就疏浚茅山、鹽橋兩條河流,又建造了堰閘,作為湖水蓄積和排泄的界限,并且利用剩余的力量修復好六口井,百姓漸漸獲得了其中的好處。蘇軾偶爾到西湖上,四處觀察了很久,說:“現(xiàn)在想要除去茭白根形成的田地,把它們放到哪里去呢?湖的南北長三十里,繞湖往來,一整天都到不了,假如取茭白根堆積在湖中,筑成一條長堤來連通南北,那么茭白根田地除去了,行人也方便了。吳地人種麥子,春天就把雜草除盡,不留一寸草,如果茭白根田地除去了,招募人來種麥子,收取種麥的收益來準備修湖的費用,那么西湖就不會再被堵塞了?!庇谑悄贸鼍葹氖O碌腻X糧,數(shù)量達到以貫、石計算的萬數(shù),又向朝廷請求,得到一百道剃度僧人的憑證,用這些來招募服役的人。
材料二:
蘇軾叩頭上書門下仆射相公閣下:去年浙江中部,冬天打雷發(fā)洪水,太湖水泛濫,春天又連續(xù)下雨,蘇州、湖州、常州、秀州都遭水災,百姓到地勢高的田里插種水稻,等待水退。到五六月,才稍稍開始播種,播種的面積不到應播種面積的十分之四五,接著又遭遇旱災,因此早晚兩季莊稼都受損害,高低田地都有損失。自從元豐年間以來,百姓糧食匱乏的情況,沒有像今年這樣嚴重的。蘇軾已經三次上奏這件事,到現(xiàn)在還沒有得到回復,恐怕監(jiān)司和各郡沒有全部如實上奏,而朝廷所詢問往來的人,有的揣測朝廷喜歡聽的內容,沒有全部如實相告。
入冬以來,因為各郡禁止糧食外流,米價每斗漲到八九十錢,形勢非常危急。從半個月前開始,糧食流通,價格也稍微平穩(wěn)了。然而浙江中部沒有麥子,青黃不接的時候,要到明年秋天,而且收成好不好,還不知道。有米的富戶,都吝嗇不肯賣出糧食,這種形勢下,如果不大規(guī)模拿出官糧,就不能解救這個禍患。從正月到七月,本州里外九個縣,每天出售官米一千五百石,才可以用平價救濟饑民,預計應當用米三十一萬五千石?,F(xiàn)在本州常平倉除了兌換充作軍糧之外,只有十七萬石,漕司答應從鄰郡調運三萬石,還缺十一萬五千石。辦法想盡、形勢緊迫,必須要向您控告求助。
蘇軾最近因為本州官署房屋破敗,上奏請求二百道剃度僧人的憑證來修繕,沒有得到允許。我想拿這些度牒招募人到各縣交納米糧,預計可以得到二萬五千石。然后減價出售,每斗六十錢,預計可以得到錢一萬五千貫。并且用這些錢修繕官署房屋,那么這度牒一發(fā)放就能有兩方面的好處。即使不是因為修繕官署房屋,朝廷因為饑民的緣故,特意施恩,賜予二百道度牒,也不算過分,何況還能救濟饑民和修繕房屋兩方面都兼顧呢?
(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
閱讀下面的詞作,完成下面小題。
沁園春·寄內兄周思誼
明·高啟①
憶昔初逢,意氣相傾,一何壯哉!擬獻三千牘,叫開漢闕;躡一雙屩②,走上燕臺。我勸君酬,君歌我舞,天地疏狂兩秀才。驚回首,漫十年風月,四海塵埃。
摩挲舊劍生苔。嘆同掩衡門盡草菜。視黃金百鎰,已隨手去;素絲幾縷,□上頭來。莫厭棲棲,但存耿耿,得失區(qū)區(qū)何足哀。心惟愿,對尊中酒滿,樹上花開。
【注】①高啟(1336-1374),漢族,元末明初著名詩人,文學家。②屩:草鞋。
15.下列選項中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上片開頭三句用“一何壯哉”領起,寫出二人有共同的豪情壯志,為全詞定了“壯”的感情基調。
B.上片將“疏狂”一詞置于“天地”背景之間,生動地寫出了兩個年輕書生豪放的心理狀態(tài)和放浪不羈的形象。
C.下片“黃金百鎰”句借用蘇秦連橫說秦失敗的典故,在內容上和前面的“燕臺”呼應,加強了前后跌宕的氣勢。
D.詞作善用對比手法,既有夢想與現(xiàn)實的對比,又有過去與現(xiàn)在的對比,在對比之中敷陳往事,傾訴心中悲憤。
16.詞作下片空格處有兩種不同版本:一用“欲”字,一用“也”字。請你根據(jù)詞作內容,為□處選填恰當?shù)淖郑⒄f明理由。
【答案】15.D
16.(1)空格處應選填“欲”字。
①“欲”有“將要”之意,“素絲幾縷,欲上頭來”意思是幾縷白發(fā)將要爬上頭頂,暗含對年華逐漸消逝的憂慮,加強化了歲月無情、壯志難酬的感慨,使情感表達更加深沉,強烈。
②與前文“視黃金百鎰,已隨手去”相呼應,除表達處境困頓和人生無常之外,突出了對往昔豪情不再的惋惜,更增強了時間的流逝感和人生的無奈。
(2)選“也”字。
①“也”在這里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素絲幾縷,也上頭來”強調了白發(fā)已經爬上頭頂這一事實,與前面“視黃金百鎰,已隨手去”相配合,共同表達出對時光流逝、人生變化的感慨。
②“也”字使語句更具口語化色彩,讀起來更親切自然,增強了詞作的感染力,表現(xiàn)出一種豁達中又帶有無奈的復雜情感。
【解析】
【導語】這首《沁園春·寄內兄周思誼》以豪放的筆觸回憶了與內兄的初逢及共同抱負,展現(xiàn)了兩位年輕書生的疏狂與豪情。上片通過“一何壯哉”領起,奠定了全詞的壯闊基調;下片則通過對比手法,抒發(fā)了對現(xiàn)實與夢想的感慨,表達了對友情的珍視與對未來的期許。全詞情感真摯,語言凝練,既有對往事的追憶,也有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15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內容理解和賞析的能力。
D.“傾訴心中悲憤”錯誤。詩歌敷陳往事,抒發(fā)今情,旨在與思誼相互勉勵。前三句“莫厭棲棲,但存耿耿,得失區(qū)區(qū)何足哀”,是說我們雖然處在逆境,但要保持堅韌不拔以尋求光明的精神,區(qū)區(qū)得失不足為之悲傷。最后三句作結:“心惟愿,對尊中酒滿,樹上花開?!毖笠缰鴺酚^的情緒,對前途抱有希望,表明能從逆境中振奮起來。
故選D。
【16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賞析詩歌煉字能力。
本題是開放性試題,結合內容分析,言之成理即可。
(1)選填“欲”字。
①“欲”字指事情即將發(fā)生,“素絲幾縷,欲上頭來”意思是幾縷白發(fā)將要爬上頭頂,表達了年華逐漸老去、白發(fā)漸生的趨勢,暗含對年華逐漸消逝的憂慮,使情感表達更加深沉,表現(xiàn)出一種欲說還休的復雜情感,暗含年華就將老去而功業(yè)全都無成的感慨,使情感表達更加深沉,強烈。
②下片前文提到“黃金百鎰,已隨手去”,表達了人生的困頓和無常。接著寫“素絲幾縷,欲上頭來”,二者前后呼應,強化了歲月無情、壯志難酬的感慨,突出了對往昔豪情不再的惋惜,更增強了時間的流逝感和人生的無奈。
(2)選填“也”字。
①“也”在這里表強調,起到加強語氣的作用?!八亟z幾縷,也上頭來”強調了白發(fā)已經爬上頭頂這一事實,與前面“視黃金百鎰,已隨手去”相配合,表明不但處境困頓,功業(yè)無成,而且年華已老,歲月蹉跎,二者共同表達出對時光流逝、人生變化的感慨。
②“也”字的使用使語句更具口語化色彩,使情感表達更自然流暢,讀起來更親切自然,有水到渠成之勢,暗含老了就老了吧,那有如何。表現(xiàn)出一種豁達中又帶有無奈的復雜情感,增強了詞作的感染力。
(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
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蘇軾在親訪石鐘山后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可乎?”的結論,《石鐘山記》中表現(xiàn)出的這種求實精神,在當時和今天都是很可貴的。
(2)人的一生,苦樂也罷,得失也罷,心靈的清泉里都要映有月輝,保持著如王維《山居秋暝》中“__________,__________”的寧靜。
(3)人生的征途中,無論遭遇多少艱難險阻,我們都要堅定信念,勇往直前,就像古代詩詞中所說的“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事不目見耳聞 而臆斷其有無 (2)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3)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一)語言文字運用I(本題共3小題,11分)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我的生命之河在經歷了許多沖撞和曲折之后仿佛終于來到一處開闊的谷地匯蓄成了一片造渺的湖泊。我曾經流連于阿爾卑斯山麓的湖畔,看雪山、白云和森林的倒影伸展在蔚藍的神秘之中。我知道,湖中的水仍在流轉,是湖的深遂才使得湖面寂靜如鏡。
現(xiàn)在我覺得,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 ① 。泰戈爾曾說,外在世界的運動無窮無盡,證明了其中沒有我們可以達到的目標,目標只能在別處,即在精神的內在世界里。
我并不完全排斥熱鬧,熱鬧也可以是有內容的。但是, ② ,而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動力,沒有一種精神價值為其目標,那么,不管表面上多么轟轟烈烈,有聲有色,本質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
18.文中第一段有兩處錯別字,請找出并加以改正。
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________改為__________
19.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文段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
①
②
20.文中畫波浪線處是個長句,請改成三個較短的語句,可以改變語序,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
【答案】18.“造渺”的“造”改為“浩”;深遂”的“遂”應改為“邃”。
19.①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②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的特征
20.我的生命之河經歷了許多沖撞和曲折, 它仿佛終于來到一處開闊的谷地,在那里匯蓄成了一片浩渺的湖泊。
【解析】
【18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識記常用字字形的能力。
“造渺”應改為“浩渺”;“浩渺”:形容水面遼闊無邊。
“深遂”應改為“深邃”;“深邃”:形容深奧、深遠。
【19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情境補寫的能力。
①處,根據(jù)前文“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豐富的安靜。安靜,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豐富……”可知,本空在形式上使用“是因為……”的句式,并與“是因為擺脫了外界虛名浮利的誘惑”形成對仗,在內容上以“豐富”為論述對象;結合后文“目標只能在別處,即在精神的內在世界里”可知,“豐富”應是與內在的精神世界相關,因此可填“是因為擁有了內在精神世界的寶藏”。
②處,根據(jù)前文“我并不完全排斥熱鬧,熱鬧也可以是有內容的。但是……”可知,此處與上文熱鬧的“有內容”形成轉折,是對熱鬧負面內容的論述;結合后文“而任何外部活動倘若沒有一種精神追求為其動力……本質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可知,此處是突出熱鬧“本質上必定是貧乏和空虛的”,是“表面上的”,因此可填“熱鬧總歸是外部活動”。
【20題解析】
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之句式變換的能力。
第一步:提取核心信息
原句“我的生命之河在經歷了許多沖撞和曲折之后仿佛終于來到一處開闊的谷地匯蓄成了一片浩渺的湖泊”中,核心主體是“我的生命之河”,圍繞它描述了三個關鍵動作和狀態(tài),即“經歷了許多沖撞和曲折”“來到一處開闊的谷地”“匯蓄成了一片浩渺的湖泊”。
第二步:拆分長句
以核心主體“我的生命之河”為線索,按照事情發(fā)展的先后順序進行拆分。首先是“我的生命之河經歷了許多沖撞和曲折”,這是生命之河前期的狀態(tài)。
接著是“它仿佛終于來到一處開闊的谷地”,這里的“它”指代“我的生命之河”,承接前面的經歷,描述了生命之河到達的新地點。
最后是“在那里匯蓄成了一片浩渺的湖泊”,說明了生命之河在谷地的最終狀態(tài)。
第三步:檢查與調整
拆分后的三個短句在邏輯上清晰連貫,先說明生命之河的經歷,再闡述其到達的地點,最后描述形成的結果,且沒有改變原句的意思,符合題目要求。
(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
21.低空經濟是什么?它是全球經濟發(fā)展中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tài)。請根據(jù)下面的思維導圖,用一段文字對低空經濟的特點進行闡釋。要求:語言簡明準確,不超過80字。
【答案】低空經濟是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tài),由通用航空升格而來,空域范圍最高不超過3000米,將空域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并輻射國內全域市場及產業(yè)鏈上下游資源,為各行各業(yè)賦能。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圖文轉換之概括要點的能力。
根據(jù)思維導圖,可從三方面介紹低空經濟的特點,即由來、空域范圍、核心作用等三方面。
由第一行信息可概括整合出“低空經濟是由通用航空升格而來”;
由空域范圍的相關內容可概括出“空域范圍最高不超過3000米”;
核心作用方面,根據(jù)具體內容可概括出“將空域資源轉化為經濟資源”及“為各行各業(yè)賦能”,根據(jù)箭頭指引及“千行百業(yè)”,可推知低空經濟“輻射國內全域市場及產業(yè)鏈上下游資源”。
再加上題干的“它是全球經濟發(fā)展中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tài)”等內容,整合以上信息即可得出答案。
22.低空經濟是什么?它是全球經濟發(fā)展中一種新型的綜合性經濟形態(tài)。
下列句子與畫線句子中的問號用法一致的是( )
A.她是從四叔家出去成乞丐的呢,還是先到衛(wèi)婆子家然后成乞丐的呢?
B.我不知道為什么決意不喊她——這也許是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
C.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
D.難道這不是“風景”嗎?自然是偉大的,然而人類更偉大。
【答案】C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標點符號的能力。
畫線句子“低空經濟是什么?它是……”是設問句,問號用于提出問題,引出答案。
A.這是一個選擇疑問句,問號用于表示疑問。
B.這是一個推測性的疑問句,問號用于表示不確定或推測。
C.這是一個設問句,問號用于提出問題,引出答案。
D.這是一個反問句,問號用于表示反問,強調某種觀點。
故選C。
四、寫作(60分)
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
人類擁有眼睛,便能夠以寬廣的視野去觀察世間萬物。生活中很多時候,我們總是自覺不自覺地把目光投向他人。其實,我們的眼睛要看得到別人,更要看得清自己。
這引發(fā)了你怎樣的聯(lián)想與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略
【解析】這一道引語式材料作文題。
這段話以“眼睛”為喻,探討了人類認知的雙重維度——既要有向外探索的廣度,也要有向內自省的深度。眼睛賦予我們觀察世界的能力,但許多人只習慣于審視他人,卻忽略了自我覺察的重要性。這種“向外看”的慣性,或許源于社會比較的心理,或是外界評價的干擾,使人陷入盲目追隨或焦慮攀比之中。而“看清自己”則是一種更高階的智慧,它要求我們以冷靜的目光審視內心,明確自身的定位、優(yōu)勢與不足,從而在紛繁世界中保持清醒。從哲學角度看,古希臘德爾斐神廟的箴言“認識你自己”與這段話的核心思想不謀而合;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同樣強調自省的價值。在現(xiàn)代社會,信息爆炸與社交媒體的盛行,更讓“看他人”變得容易,“看自己”變得困難。但實際上,人生中的成敗,都是自己決定,自己所造成的,怨不得別人,唯有反思自身,才能在事中成長,在難中成事。最終以自知者明的態(tài)度,修行自我的人生,讓自己變得越來越強大,越來越優(yōu)秀,唯有如此,為人才會更有修養(yǎng),生活才會更加美好,人生才能多彩繽紛。可見,材料意在啟發(fā)我們:唯有平衡對外界的觀察與對自我的認知,才能實現(xiàn)真正的成長。
綜合以上材料,考生可以從以下三個角度來構思:
1.肯定“向內看自己”,強調要時常反省自己,要學會從自身尋找力量,安頓自己的內心。“向內看”,是一種對自我的審視和探索。只有當我們靜下心來,深入地了解自己,才能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2.批判現(xiàn)實中人們對“向外看”的過度熱捧,指出其可能帶來的問題。比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為了金錢、地位、權力而奔波忙碌。他們不斷地向外看、向外索取,卻忽略了內心的需求。然而,過度的“向外看”往往會讓人陷入貪婪和焦慮之中。當我們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追求物質財富上時,我們就會失去對生活的感悟和對人性的關懷。當我們?yōu)榱嗣匚欢粨袷侄螘r,我們就會失去自己的原則和底線。最終,我們可能會在追逐的過程中迷失自我,陷入無盡的痛苦之中。
3.探討如何在“向內看”和“向外看”之間找到平衡,實現(xiàn)個人的成長和發(fā)展。首先,我們要認識到向內和向外并不是相互矛盾的。向外可以讓我們獲得物質上的滿足和社會的認可,而向內則可以讓我們獲得內心的平靜和精神的富足。我們可以在追求物質生活、觀看世界芳華的同時,也關注自己的內心需求,培養(yǎng)自己的興趣愛好,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其次,我們要學會在面對困難時,既要向外看學習他人,也要向內挖掘自身的潛力。當我們遇到困難時,不要一味地依賴他人,而是要先從自己身上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自己無法解決,再向外尋求幫助。最后,我們要保持一顆平常心,不要被物質和名利所左右。我們要學會放下欲望,珍惜眼前的生活,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美好。
具體寫作時,考生可以引用一些名人名言,引出向內看的話題,提出自己的觀點,向內看,安頓心靈。接著,可以結合古代文人墨客如陶淵明、蘇軾等例子,分析向內看的意義,如可以讓人獲得內心的平靜、增強自我認知、提升自我價值等。然后,可以結合現(xiàn)實中人們追求物質財富、名利地位等的現(xiàn)象,批判一味向外看的弊端,如可能導致貪婪、焦慮、迷失自我等。最后,探討如何在向內看和向外看之間找到平衡,如在追求物質生活的同時,也要關注內心的需求;在面對困難時,既要向外學習他人或尋求幫助,也要向內挖掘自身的潛力,呼吁人們在生活中學會安頓自己的內心。
立意:
1.向內看,安頓精神與靈魂。
2.內外兼修,激起生命的浪花。
3.以自省為底色,向外探索更廣闊的世界。
4.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5.向外探索自我,實現(xiàn)靈魂的拔擢。
這是一份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共8頁。
這是一份2025屆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柳州市高三一模語文試題,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未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廣西柳州市2024屆高三三??荚囌Z文試卷(解析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現(xiàn)代文閱讀,古代詩文閱讀,九,而不利方面只有十分之一,語言文字運用,寫作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