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打卡天坑,探究天坑、天生橋與地下溶洞的關系。
6. 游覽石海鎮(zhèn)附近的鄉(xiāng)村,觀察喀斯特地貌對地區(qū)經(jīng)濟發(fā)展的影響。
任務清單:1、出發(fā)前科普自學,什么是喀斯特地貌?2、打卡石海洞、石林迷宮、登高眺望石海,探究地表喀斯特地貌——石芽、溶溝、石林、洼地、峰叢、峰林、孤峰、殘丘的成因與演化過程。3、打卡天泉洞,探究地下喀斯特地貌——溶洞、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成因和演化過程。4、打卡天坑群,探秘天坑、天生橋與地下河的關系5、探究地表的喀斯特沉積——黃龍五彩池6、評價科斯特地區(qū)的開發(fā)建設條件,并對其經(jīng)濟發(fā)展建言獻策。
溶洞;石鐘乳、石筍、石柱、蓮花盆
Ca(HCO3)2 =CaCO3 ↓+H2O+CO2↑
CaCO3+H2O+CO2=Ca(HCO3)2
組成地殼的巖石有一部分是可溶性巖石,如石灰?guī)r等。在適當條件下,可溶性巖石的物質溶于水并被帶走,或重新沉淀,從而在地表和地下形成形態(tài)各異的地貌,統(tǒng)稱為喀斯特地貌。
在興文石海的石灰?guī)r中發(fā)現(xiàn)了大量古生代海洋生物的化石,但是沒有三疊紀之后的海洋生物化石,據(jù)此推演當?shù)氐牡貧み\動信息。
材料一:興文石海 四川宜賓市興文石海總面積約156平方千米,公園內(nèi)保存了距今4.9億年—2.5億年各時代的碳酸鹽地層,地層中含有海相古生物化石和沉積相標志。是國內(nèi)發(fā)現(xiàn)和研究天坑最早的地方,也是研究西南地區(qū)喀斯特地貌的地區(qū)之一 。核心景區(qū)14平方千米范圍內(nèi)集中石海景觀、地下溶洞群、世界級的大漏斗,被專家譽為喀斯特地貌博物館。
活動探究一:(1)宜賓興文石海的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條件是什么? (2)形成興文石??λ固氐孛驳闹饕饬ψ饔檬鞘裁?? (3)我國哪些地區(qū)的喀斯特地貌最為典型?
小結:影響喀斯特作用強弱的因素
巖石成分易溶——可溶性強空隙、裂隙大——透水性強
水CO2、有機酸、無機酸——溶蝕力強降水多、坡度大、空隙聯(lián)通性強——流動性強
氣候溫暖濕潤——溶蝕作用強
這些是地表喀斯特的什么地貌呢?
判斷甲、乙、丙、丁的地貌類型
探究1:地表喀斯特地貌(流水溶蝕地貌)演變過程
探究3:隨著時間的推移,地勢起伏狀況怎么變化?
探究2:隨著時間的推移,組成該景觀的石灰?guī)r物質量有何變化?
物質在不斷減少,殘留越少,說明形成時間越久遠,受外力侵蝕程度越強烈
第三站:大漏斗(天坑)
或許天坑的成因我們需要去地下世界尋找!
天泉洞是興文石海洞穴群中最為著名的溶洞之一,形成于約三百萬年前,其空間規(guī)模和游覽長度均居中國洞穴之首。目前已探測到的長度為10.5公里,分為四層。
仿佛坐上了駛往銀河的渡船
探究1:溶洞的形成過程。
規(guī)律:一般先形成上層洞穴,后形成下層洞穴
過程:上層洞穴形成→地殼抬升→地下水下滲→流水溶蝕,形成下層溶洞
地下水沿石灰?guī)r水平節(jié)理(裂隙)平緩流動并溶蝕形成地下河。(干涸后形成水平洞)。
在豐富的地理知識加持下,找到第二層溶洞——地洞河,12月去的,里面超級暖和喲!
探究2:溶洞內(nèi)的喀斯特沉積。
溶洞內(nèi)有“天窗”這一罕見的洞穴奇觀,它是洞頂巖石裂隙受到地表洼地流水的滲透溶蝕,發(fā)生小規(guī)模崩塌而在洞頂部形成的自然穿孔。因天光可人,地學上因形命名,謂之“天窗”。
探究3:天坑的形成過程。
喀斯特地區(qū),天坑大多是溶洞頂部塌陷而形成的又大又深的凹坑。
【2022·河北卷】小明多次隨老師赴太行山某溶洞研學基地考察。他發(fā)現(xiàn),洞外崖壁夏季細流潺潺,冬季冰錐倒懸,洞內(nèi)石鐘乳和石筍的形態(tài)結構各異(如下圖):(1)前者由洞頂向下生長、上粗下細,后者相反;(2)二者橫切面雖都呈同心圓狀,但前者上部空心、下部實心,后者整體實心;(3)前者縱切面下端紋層(沉積微層理)下凹,后者紋層上凸。石鐘乳和石筍相向生長連接形成石柱后,繼續(xù)發(fā)育,會演變出多種形態(tài)。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2. 洞外崖壁水流的直接來源是( ) A. 大氣降水 B. 裂隙 C. 植被蓄水 D. 冰雪融水13. 小明剖析石柱樣本時,區(qū)分完整石鐘乳段和石筍段的可靠依據(jù)是( ) A. 石鐘乳段橫切面實心環(huán)狀 B. 石筍段外部形態(tài)下粗上細 C. 石鐘乳段縱切面中空管狀 D. 石筍段縱切面微層理上凸
12. B 13. D
探究4:溶洞內(nèi)的第四紀沉積物
發(fā)育于云南省臨滄市某處半山腰的硝洞是一個石灰?guī)r溶洞,洞內(nèi)有較厚的夾雜石灰?guī)r礫石塊的粉砂質黏土沉積物,其表層有約2m厚的文化層(含有古人類活動遺留物的沉積層)。下左圖為硝洞剖面示意圖;下右圖為自洞內(nèi)望向洞口方向的景觀照片。據(jù)此完成11~12題。
11. 參與該溶洞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包括 ①化學溶蝕 ???②重力崩塌 ???③冰川刨蝕 ???④風力吹蝕 ???⑤流水侵蝕 A. ①②③ ???? B. ①②⑤ ??? ?C. ①④⑤ ???? D. ③④⑤12. 可推斷,該溶洞內(nèi)的粉砂質黏土沉積物主要源自 A. 洞頂?shù)牡嗡瘜W淀積物 ????????????????? ?B. 人類活動遺留的堆填物 C. 洞內(nèi)石灰?guī)r崩塌堆積物 ????????????????? ?D. 地質時期的流水搬運物
圖4 ????????????????? ?????? 圖5
下船,來到溶洞出口啦!一陣陣冷風吹拂,讓人忍不住打哆嗦。請問此時溶洞口的風是從洞內(nèi)吹向洞外,還是洞外吹向洞內(nèi)呢?描述其形成過程。
這些白色的階梯其實是以碳酸鈣為主要成分的“鈣華”。
②土耳其位于板塊交界處,地殼抬升,石灰?guī)r出露地表;
①歷史時期為溫暖的淺海,形成深厚的石灰?guī)r;
③當?shù)氐挠晁疂B入地下,在地球內(nèi)部加熱,溫度升高;
④在地下溶解大量巖石中的石灰質和其他礦物質;
⑤地質不穩(wěn)定,裂隙發(fā)育,大量溫泉噴出,流出地表;
分析土耳其棉花堡的形成過程。
⑥由于壓力減小、溫度降低,CO2外逸,碳酸鈣發(fā)生沉淀(石灰質沿途沉積),久而久之便形成 層疊、階梯狀的鈣化池。
黃龍五彩池位于四川省阿壩自治州松潘縣,景區(qū)有彩池693個,在環(huán)山圍繞中,天然鈣化形成的一個個池子高低起伏、錯落有致,從上空俯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出鋪展在大地上的巨大的調色盤。與土耳其棉花堡不同是,它不是溫泉,鈣華主要是黃色的。
“中國南方喀斯特”于2007年被收入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chǎn)名錄》,2014年得到增補,現(xiàn)由云南石林、貴州荔波、重慶武隆、廣西桂林、貴州施秉、重慶金佛山和廣西環(huán)江七地的喀斯特地貌組成。“中國南方喀斯特”擁有最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類型和雄偉奇特的喀斯特景觀,是世界上蔚為壯觀的熱帶至亞熱帶喀斯特地貌樣本。
喀斯特地貌對當?shù)厝藗兊纳a(chǎn)和生活有哪些影響?
(從資源、農(nóng)業(yè)、交通等方面思考)
喀斯特地貌對當?shù)厝藗兊纳a(chǎn)和生活有哪些利弊?
有利影響:①形成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②喀斯特泉水和地下河是儲量豐富、水質優(yōu)良的地下水源;③特殊工程建設,如地下水庫、射電望遠鏡。
不利影響:①地形崎嶇,土層淺薄,水土流失嚴重;地表裂隙多,地表水缺乏,不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②石漠化嚴重,土地退化③地形崎嶇,地質脆弱,交通不便,增加建設成本。
1.形成蓮花盆需要①水自洞頂不斷滴落?、谒囟幢诰徛凉B出③不斷流動的薄層水?、芟鄬o止的薄層水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曾經(jīng)流過該段溶洞的地下河為發(fā)育大規(guī)模蓮花盆群提供的關鍵條件是A.曲折的河道 B.平坦的河床C.充足的水汽 D.豐富的泥沙
(2023·新課標全國文綜)蓮花盆是一種獨特的地下喀斯特景觀。它是在溶洞的薄層水中由水底向上發(fā)育的盆狀或圓盤狀沉積體(下圖)。廣西某溶洞數(shù)百米長的洞穴中,分布著百余座大小不一的蓮花盆,最大的蓮花盆直徑達9米。據(jù)此完成1~2題。
考向1 通過“地表喀斯特地貌”考查“綜合思維”巖溶臺地是山體為石灰?guī)r,頂部相對平緩,四周為陡崖,類似于平頂山的一種巖溶地貌。受地質構造和地形高差的影響,巖溶臺地之間多為深切峽谷,峽谷的絕壁上發(fā)育懸掛式洞瀑,形成相對獨立的巖溶景觀。下圖示意巖溶臺地。據(jù)此完成1~2題。1.下列與臺地、峽谷形成有關的描述,正確的是①地表水沿斷裂或節(jié)理溶蝕石灰?guī)r ②峽谷拓寬,臺地面積縮小發(fā)育為峰脊 ③地殼抬升流水下切侵蝕形成峽谷?、軕覓焓蕉雌偎菰辞治g形成峽谷A.②③ B.①③ C.①④ D.②④2.推測懸掛式洞瀑水流的直接來源是A.地表徑流 B.地下河 C.洼地積水 D.裂隙儲水

相關課件

高三自然地理 一輪復習 河流堆積地貌 課件:

這是一份高三自然地理 一輪復習 河流堆積地貌 課件,共41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沖洪積扇結構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 喀斯特地貌(課件 講義):

這是一份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 喀斯特地貌(課件 講義),文件包含2025屆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喀斯特地貌共28張pptpptx、2025屆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喀斯特地貌教師版doc、2025屆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喀斯特地貌學生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32課時 喀斯特地貌(課件+講義)-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

這是一份第一部分自然地理 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 第32課時 喀斯特地貌(課件+講義)-2025年高考地理一輪復習,文件包含2025屆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課件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喀斯特地貌共28張pptpptx、2025屆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喀斯特地貌教師版doc、2025屆高中地理一輪復習講義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七單元地表形態(tài)的塑造第32課時喀斯特地貌學生版doc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課件 更多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模塊一自然地理階段檢測課件

新高考版高三地理一輪復習模塊一自然地理階段檢測課件

093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2023屆高三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五部分自然地理之地表形態(tài)課件PPT

093海岸地貌、冰川地貌、喀斯特地貌2023屆高三地理一輪總復習第五部分自然地理之地表形態(tài)課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教課課件ppt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冊第一節(jié) 常見地貌類型教課課件ppt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5.1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課件

高三地理一輪復習課件 5.1自然地理環(huán)境的整體性 課件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