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生注意:
1.地理和生物學考試時間共90分鐘
2.所有答案都必須寫在答題卡上所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qū)域內(nèi)
第一部分 地理
考生注意:地理試題共兩道大題,36個小題,滿分10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30個小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請在答題卡上用2B鉛筆把你的選項所對應的方框涂黑
1. 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一年中綏化市白晝時間最長的季節(jié)是( )
A. 春季B. 夏季C. 秋季D. 冬季
【答案】B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夏至太陽直射北回歸線,北半球晝最長夜最短,就北半球而言,夏至屬于四季中的夏季,白晝時間最長,冬季時的白晝時間最短,春季和秋季的白晝時間介于兩者之間,B正確,ACD錯誤。故選B。
2. 在比例尺為1∶1000的校園平面圖上,暢暢同學量得教學樓到圖書館的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它們之間的實地距離是( )
A. 400米B. 40米C. 4米D. 0.4米
【答案】B
【解析】
【詳解】比例尺為1∶1000,即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的10米,已知圖上距離為4厘米,則實際距離是4×10=40米。故選B。
3. 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表示山峰的數(shù)字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A
【解析】
【詳解】在等高線地形圖中,黑色三角代表山峰,所以①為山峰,A選項正確;等高線由高值凸向低值為山脊,所以②為山脊,B選項錯誤;等高線由低值凸向高值為山谷,所以③為山谷,C選項錯誤;等高線重合為陡崖,所以④為陡崖,D選項錯誤。故選A。
【點睛】地形部位主要有山峰、山谷、山脊、陡崖、鞍部。在等高線地形圖中,黑色三角代表山峰,等高線為中間高四周低;等高線凸向高值為山谷,凸向低值為山脊;陡崖為等高線重合部位;鞍部位于兩個山峰之間的平緩部位。
4. 今年九月末,我們學校將召開秋季運動會,最理想的天氣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A表示的是沙塵暴的天氣符號,不適合召開運動會,A不符合題;B表示雷陣雨,不適合召開運動會,B不符合題意;C表示的是晴天的天氣符號,適合召開運動會,C符合題意;D表示的是大霧的天氣符號,不適合召開運動會,D不符合題意。故選C。
【點睛】天氣與人們的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天氣直接影響到我們的生產(chǎn)、交通、生活等各方面。
5. 小華同學家在黑龍江省綏化市,其家鄉(xiāng)的氣候特點是( )
A. 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B. 全年高溫多雨
C. 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D. 全年溫和濕潤
【答案】A
【解析】
【詳解】黑龍江綏化市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其氣候特征為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A正確;全年高溫多雨為熱帶雨林氣候特征,B錯誤;冬季溫和多雨,夏季炎熱干燥為地中海氣候特征,C選項錯誤;全年溫和濕潤為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D選項錯誤。故選A。
【點睛】氣候類型主要包括熱帶氣候四種(熱帶雨林氣候、熱帶季風氣候、熱帶草原氣候、熱帶沙漠氣候),亞熱帶兩種(亞熱帶季風氣候、地中海氣候),溫帶三種(溫帶季風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冰原氣候,苔原氣候,高原山地氣候。
6. 下列屬于世界人口分布稀疏的地區(qū)是( )
A. 歐洲西部B. 亞洲東部
C. 亞洲南部D. 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
【答案】D
【解析】
【詳解】亞洲的東部和南部、歐洲西部和北美洲東部地形平坦、氣候比較溫和濕潤、交通運輸便利,這三個地區(qū)人口稠密;終年嚴寒的高緯度地區(qū)人口稀疏。D正確,ABC錯誤。故選D。
7. 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A. 英語B. 法語C. 俄語D. 阿拉伯語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世界上使用最廣的語言是英語,是世界上使用國家最多的語言,故選A。
【點睛】
8. 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
A. 東高西低B. 南高北低C. 中高周低D. 周高中低
【答案】C
【解析】
【詳解】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地勢中間高、四周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雄踞亞洲中部,喜馬拉雅山脈等眾多高大的山脈,以帕米爾高原為中心向四周延伸。C正確,排除ABD。故選C。
9. 日本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 )
A. 日本海沿岸B. 北海道北部
C. 九州島南部D. 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nèi)海沿岸
【答案】D
【解析】
【詳解】日本是一個礦產(chǎn)資源十分缺乏、國內(nèi)市場又狹小的國家,工業(yè)主要分布在海運便利的太平洋沿岸和瀨戶內(nèi)海沿岸,這些地區(qū)交通便利、有利于進口原料和出口工業(yè)產(chǎn)品,其余地區(qū)的工業(yè)很少分布,故選D。
10. 印度大部分地區(qū)的氣候類型是( )
A. 地中海氣候B. 熱帶季風氣候C. 寒帶氣候D. 溫帶大陸性氣候
【答案】B
【解析】
【詳解】印度是南亞最大的國家,氣候主要受到印度洋的影響,是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故B符合題意。選B。
11. 中東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 )
A. 墨西哥灣沿岸B. 孟加拉灣沿岸C. 幾內(nèi)亞灣沿岸D. 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中東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中東石油資源豐富,被稱為“世界油庫”,D正確;墨西哥灣、孟加拉灣、幾內(nèi)亞灣都不在中東,排除ABC,故選D。
12. 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chǎn)品為主要食物,與這種飲食結構密切相關的農(nóng)業(yè)部門是( )
A. 種植業(yè)B. 畜牧業(yè)C. 漁業(yè)D. 林業(yè)
【答案】B
【解析】
【詳解】歐洲人以牛羊肉和乳產(chǎn)品為主要食物,與這種飲食結構有密切關系的是當?shù)匕l(fā)達的畜牧業(yè),因為這里以溫帶海洋性氣候為主,氣候溫和濕潤,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長,B正確;與種植業(yè)、漁業(yè)和林業(yè)關系不大,排除ACD。故選B。
13.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放養(yǎng)綿羊數(shù)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被稱為( )
A. “騎在羊背上的國家”B. 世界活化石博物館
C. “坐在礦車上的國家”D. “天然橡膠的故鄉(xiāng)”
【答案】A
【解析】
【詳解】澳大利亞位于南半球,經(jīng)濟發(fā)達,是世界上唯一擁有整個大陸的國家。因有許多古老的動物,如袋鼠、鴯鹋、鴨嘴獸等,被稱為“世界活化石博物館”,又因為羊特別多,是出口羊毛最多的國家,故被稱為“騎在羊背上的國家”,澳大利亞鐵礦、鋁土礦、煤、石油等礦產(chǎn)資源豐富,而且開采的礦石一半以上用于出口,被譽為“坐在礦車上的國家”?!疤烊幌鹉z的故鄉(xiāng)”是巴西。綜上所述,A符合題意,BCD錯誤,故選A。
14. 世界上有“咖啡王國”之稱的國家是( )
A. 法國B. 巴西C. 泰國D. 俄羅斯
【答案】B
【解析】
【詳解】咖啡是熱帶性植物,不耐寒。巴西熱帶范圍面積大,咖啡、蔗糖、柑橘、可可等生產(chǎn)、出口居世界第一位。所以題干中描述的“咖啡王國”是巴西,B選項正確;法國位于北溫帶地區(qū),不適合咖啡種植,A選項錯誤;泰國雖位于熱帶地區(qū)但咖啡種植面積較小,C選項錯誤;俄羅斯位于北溫帶和北寒帶,緯度較高不適合種植咖啡,D選項錯誤。故選B。
15. 南極地區(qū)的象征是( )
A. 北極熊B. 紅猩猩C. 袋鼠D. 企鵝
【答案】D
【解析】
【詳解】南極地區(qū)典型的動物是企鵝,D符合題意;北極地區(qū)的典型動物是北極熊,紅猩猩主要分布于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的部分地區(qū),袋鼠是澳大利亞的代表動物,ABC排除。故選D。
16. 下圖為中國各類地形面積比例圖,讀圖總結我國的地形特點是( )
A. 地形類型單一B. 地形以平原為主C. 地形類型多樣D. 地形以盆地為主
【答案】C
【解析】
【詳解】讀圖可知山地占比為33%,盆地占比為19%,平原占比為12%,丘陵占比為10%,高原占比為26%,由此可知我國地形類型多樣,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平原占比12%,地形并不以平原為主,B選項錯誤;盆地占比19%,地形并不以盆地為主,D選項錯誤。故選C。
【點睛】我國地形類型主要有山地、盆地、平原、丘陵、高原五種。我國地形類型復雜多樣,地勢西高東低,呈階梯狀分布。
17. 我國長江干支流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wǎng),通航里程占全國內(nèi)河航道總里程的2/3。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 )
A. “水能寶庫”B. “黃金水道”C. “九曲回腸”D. “地上河”
【答案】B
【解析】
【詳解】長江因蘊含豐富的水能資源被譽為“水能寶庫”,A不符合題意;長江干支流形成縱橫廣闊的水運網(wǎng),通航里程占全國內(nèi)河航道總里程的2/3,長江航運價值巨大,因此,人們把長江稱為“黃金水道”,B符合題意;荊江河段位于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磯一段,屬于長江中游,地勢低平,河道蜿蜒,水面寬闊,流速銳減,因此有“九曲回腸”之稱,C不符合題意;黃河因其含沙量大,在下游地區(qū)沉積形成地上懸河,又稱“地上河”,D不符合題意。故選B。
18. 下列自然災害中,屬于地質(zhì)災害的是( )
A. 泥石流B. 干旱C. 寒潮D. 臺風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自然災害包括地質(zhì)災害和氣象災害,以上四種災害中,寒潮、干旱和臺風屬于氣象災害,泥石流屬于地質(zhì)災害,A正確,排除BCD;故選A。
19. 對于非可再生資源,我們應當珍惜和節(jié)約使用。下列屬于非可再生資源的是( )
A. 風能B. 草地C. 鐵礦D. 陽光
【答案】C
【解析】
【詳解】非可再生資源是指經(jīng)人類開發(fā)利用后蘊藏量不斷減少,在相當長的時間內(nèi)不可能再生的自然資源,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種礦物、巖石和化石燃料,例如金屬礦產(chǎn)、非金屬礦產(chǎn)、煤炭、石油、天然氣等礦產(chǎn)資源,C符合題意,風能、草地、陽光屬于可再生資源,排除ABD。故選C。
20. 下列經(jīng)濟部門中,被形象地比喻為“經(jīng)濟發(fā)展先行官”的是
A. 農(nóng)業(yè)B. 工業(yè)C. 旅游業(yè)D. 交通運輸業(yè)
【答案】D
【解析】
【詳解】交通運輸業(yè)是指利用各種運輸工具,促使客、貨沿特定路線實現(xiàn)空間位移的生產(chǎn)部門,它起著聯(lián)結產(chǎn)業(yè)之間、區(qū)域之間、城鄉(xiāng)之間的紐帶作用,在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過程中,交通運輸業(yè)具有先行發(fā)展的特征,被形象的比喻為“經(jīng)濟發(fā)展先行官”,故選D。
21. 我國四大工業(yè)基地中,屬于東北三省的是( )
A 京津唐工業(yè)基地B. 長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
C. 遼中南工業(yè)基地D. 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
【答案】C
【解析】
【詳解】我國四大工業(yè)基地中,屬于東北三省的是位于遼寧中南部的遼中南工業(yè)基地,故C正確;京津唐工業(yè)基地位渤海沿岸,地跨 (京 ) ( 津) (唐 )三省市,故A錯誤; 長江三角洲是綜合性工業(yè)基地,又稱滬寧杭工業(yè)基地,即以上海、南京、杭州為頂點的三角地帶,故B錯誤;珠江三角洲工業(yè)基地位于廣東省中南部,故D錯誤。故選C。
22. 我國北方地區(qū)和南方地區(qū)的地理分界線是( )
A. 黑河—騰沖一線B. 南嶺C. 昆侖山脈D. 秦嶺—淮河一線
【答案】D
【解析】
【詳解】黑河-騰沖一線是我國人口分布地理界線,故A不符合題意;南嶺是珠江和長江水系的分水嶺;故B不符合題意;昆侖山脈-祁連山脈-橫斷山脈一線是我國地勢第一階梯和第二階梯的分界線,故C不符合題意;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和北方地區(qū)的地理分界線,在它的南北兩側,自然環(huán)境、地理景觀和居民的生產(chǎn)生活習慣有明顯的差異,故D符合題意;故選:D。
23. 在我國人們常把華北平原稱為( )
A. “紅土地”B. “黃土地”C. “黑土地”D. “紫土地”
【答案】B
【解析】
【詳解】在我國人們常把華北平原稱為“黃土地”,B正確;“紅土地”一般指我國東南丘陵,“黑土地”一般指我國東北地區(qū),“紫土地”一般指我國四川盆地,ACD排除。故選B。
24. 受氣候條件的限制,黑龍江省大多數(shù)農(nóng)作物( )
A. 一年一熟B. 兩年三熟C. 一年兩熟D. 一年三熟
【答案】A
【解析】
【詳解】黑龍江省位于我國最北部,由于這里大部分地處中溫帶,因此,耕作制度只能一年一熟。故A符合題意,BCD排除,故選A。
25. 在我國治理黃土高原的成功經(jīng)驗中,屬于生物措施的是( )
A. 修建水利工程B. 修擋土壩C. 修建梯田D. 植樹種草
【答案】D
【解析】
【詳解】黃土高原主要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嚴重.導致水土流失嚴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黃土高原土質(zhì)疏松,植被稀少,夏季暴雨多等;防治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措施有工程措施、農(nóng)業(yè)技術措施和生物措施,植樹種草、退耕還牧屬于生物措施,主要的工程措施是修建梯田、坡腳建擋土壩和淤地壩、護坡等;為緩解水資源季節(jié)分配不均采取的措施是修建水利工程;ABC排除,D符合題意。故選:D。
26.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說明北京的城市職能是( )
A. 政治中心B. 國際交往中心C. 文化中心D. 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北京是我國的首都,是我國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和對外交往中心,全國人大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體現(xiàn)了北京是我國的政治中心職能,是最高權力機關所在地,A正確,排除BCD。故選A。
【點睛】對于未來的發(fā)展北京也做出了長遠規(guī)劃,北京市未來的建設發(fā)展目標定位于:國家首都(政治中心),世界城市(國際交往中心),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并首次提出“宜居城市”概念。
27. 椰子盛產(chǎn)于熱帶濱海地區(qū)。其在我國主要分布的地區(qū)是( )
A. 河套平原B. 成都平原C. 海南島D. 長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C
【解析】
【詳解】椰子盛產(chǎn)于熱帶濱海地區(qū)。海南島位于熱帶濱海地區(qū),可能盛產(chǎn)椰子,C正確;河套平原屬于溫帶氣候區(qū),長江中下游平原、成都平原位于亞熱帶地區(qū),不可能盛產(chǎn)椰子,排除ABD,故選C。
28. 長江三角洲地區(qū)自古以來就是我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其中“米”指的糧食作物是( )
A. 小麥B. 谷子C. 水稻D. 玉米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jù)所學可知,長江三角洲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低平,土壤肥沃,河湖眾多,氣候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水熱條件優(yōu)越,適宜種植水稻,水稻是該地區(qū)的主要糧食作物。小麥、谷子和玉米主要分布于我國的北方地區(qū)和西北地區(qū);C正確,排除ABD;故選C。
29. 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神圣領土。因其盛產(chǎn)甘蔗而享有的美稱是( )
A. “海上米倉”B. “蘭花之鄉(xiāng)”C. “植物王國”D. “東方甜島”
【答案】D
【解析】
【詳解】臺灣因盛產(chǎn)稻米,被稱為海上米倉,A選項錯誤;臺灣盛產(chǎn)蝴蝶蘭,被稱為蘭花之鄉(xiāng),B選項錯誤;臺灣因植物種類繁多,被稱為植物王國,C選項錯誤;臺灣因盛產(chǎn)甘蔗,被譽為東方甜島,D選項正確。故選D。
【點睛】本題主要考查臺灣的農(nóng)業(yè)。臺灣的美稱主要有:海上米倉、蘭花之鄉(xiāng)、植物王國、東方甜島、東南鹽庫等。
30. 我國最大的內(nèi)陸含油氣盆地是( )
A. 柴達木盆地B. 塔里木盆地C. 準噶爾盆地D. 四川盆地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我國最大盆地是塔里木盆地,地處內(nèi)陸,石油和天然氣資源豐富,B正確。故選B。
【點睛】試題考查我國四大盆地特點
二、綜合題(本題共6個小題,每空1分,共40分)
請在答題卡上把你的答案寫在所對應的題號后的指定區(qū)域內(nèi)
31.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在人類文明史上,記載著人類探險與認識世界的歷程。今天,我們就追隨麥哲倫船隊的足跡來認識世界。下圖為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路線圖。
(1)1519年9月,麥哲倫船隊從西班牙出發(fā),渡過大西洋,繞過A_______洲的南端進入______洋。1521年3月到達菲律賓群島,繼續(xù)西航,渡過______洋,繞過B_______洲南端的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2)麥哲倫船隊航行的總方向是自________(選填“東”或“北”)向________(選填“西”或“南”)。
(3)當麥哲倫船隊航行至C點時,此時他們所在的緯線名稱是________。
(4)當麥哲倫船隊到達B洲南部時,看到當?shù)鼐用竦哪w色黝黑,頭發(fā)卷曲,嘴唇較厚,體毛很少。根據(jù)船員描述的體質(zhì)特征,判斷當?shù)鼐用袷莀_______種人。
(5)麥哲倫船隊首次實現(xiàn)了人類環(huán)繞地球一周的航行,證實了地球是一個________體。
【答案】(1) ①. 南美(南美洲、美、美洲、拉丁美、拉丁美洲) ②. 太平 ③. 印度 ④. 非
(2) ①. 東 ②. 西
(3)赤道(0°緯線)
(4)黑(黑色、黑色人種、黑種人)
(5)球(球體,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題以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為材料,設置五道小題,涉及大洲大洋的分布、方向、緯線名稱、人種、麥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的意義等相關知識點,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
【小問1詳解】
由圖知,A是南美洲,與被北美洲的分界線是巴拿馬運河,繞過南美洲的南端進入最大的大洋太平洋。1521年3月到達菲律賓群島,繼續(xù)西航,渡過完全位于東半球的印度洋,繞過有熱帶大陸之稱的B非洲的南端的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西班牙。
【小問2詳解】
由圖及所學知識知,麥哲倫船隊于1519年9月20日從西班牙出發(fā),自東向西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
【小問3詳解】
由圖可知,當麥哲倫船隊航行至C點時,此時他們所在的緯線名稱是赤道(0°緯線),它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線。
【小問4詳解】
B洲是非洲,在其南部看到當?shù)鼐用竦哪w色黝黑,頭發(fā)卷曲,嘴唇較厚,體毛很少。根據(jù)船員描述的體質(zhì)特征可知。當?shù)鼐用袷呛诜N人。非洲南部以黑種人為主,被稱為黑種人的故鄉(xiāng)。
【小問5詳解】
麥哲倫船隊于1519年9月20日從西班牙出發(fā),自東向西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最后又回到大西洋。哲倫船隊環(huán)球航行最大的地理意義是證實了地球是個球體,使人類對地球形狀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32. 讀東南亞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東南亞位于亞洲的________部。
(2)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A________群島兩大部分。
(3)中南半島因位于________(國家)以南而得名。
(4)中南半島上山脈、大河多由北向南延伸,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點。
(5)B________海峽是西亞、非洲石油運輸?shù)綎|亞的重要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
【答案】(1)東南 (2)馬來(馬來群島、南洋群島、南洋)
(3)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
(4) ①. 山河相間 ②. 縱列分布(縱列分布 山河相間)
(5)馬六甲(馬六甲海峽)
【解析】
【分析】本題以東南亞地區(qū)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東南亞的地理位置,組成部分,地形特征等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識記能力。
【小問1詳解】
東南亞位于亞洲的東南部,故得名東南亞。
【小問2詳解】
東南亞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兩大部分。
【小問3詳解】
從圖中能夠看出中南半島的北部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南半島因位于中國以南,故得名中南半島。
【小問4詳解】
中南半島的高山和大河由北向南延伸,形成山河相間、縱列分布的地表形態(tài),自西向東有伊洛瓦底江、薩爾溫江、湄南河、湄公河和紅河,河流自北向南流,流入印度洋和太平洋,其地勢特點是北高南低。
【小問5詳解】
東南亞地處亞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十字路口”,位于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是西亞、非洲石油運輸?shù)綎|亞的重要通道,被稱為“海上生命線”。
33. 讀美國本土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鄰國A是________。
(2)首都B是________。
(3)陰影部分氣候冷濕,適宜牧草生長。而且,這里是美國的制造業(yè)帶,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因此形成________(選填“乳畜帶”或“玉米帶”)。
(4)根據(jù)發(fā)展水平的差異,美國屬于________國家(選填“發(fā)達”或“發(fā)展中”)。
(5)美國人口增長較快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答案】(1)加拿大 (2)華盛頓
(3)乳畜帶 (4)發(fā)達
(5)移民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美國本土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美國的位置范圍、美國的人口數(shù)量及其增長、)美國本土農(nóng)業(yè)帶的分布、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差異相關內(nèi)容,考查學生識記能力和理解能力,培養(yǎng)地理學科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根據(jù)已有知識可知,美國地處北美大陸南部,北鄰加拿大,東瀕大西洋,西臨太平洋,南接墨西哥和墨西哥灣。
【小問2詳解】
美利堅合眾國,簡稱美國,首都華盛頓,位于北美洲中部,北與加拿大接壤,南靠墨西哥灣,西臨太平洋,東瀕大西洋。
【小問3詳解】
美國是世界上的農(nóng)業(yè)大國,是世界上主要的農(nóng)產(chǎn)品生產(chǎn)國和出口國,并且實現(xiàn)了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專門化,機械化水平高,效率高,產(chǎn)量大。美國的乳畜帶集中分布在美國的東北部及五大湖區(qū)。這里氣候冷濕,適合牧草的生長,為乳畜業(yè)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城市和人口分布密集,市場廣闊,交通便利。
【小問4詳解】
美國是一個高度發(fā)達的國家,具有較高的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水平,人民生活水準較高。美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經(jīng)濟體之一。
小問5詳解】
美國人口增長較快主要原因包括大量的移民。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移民到此。這些移民不僅因為美國的經(jīng)濟發(fā)達、收入高、福利好而選擇移民到美國,而且因為美國提供了更多的發(fā)展機會和生活質(zhì)量。
34.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某地理興趣小組開展了以“我國遼闊的疆域”為主題的學習活動。下圖為中國的省級行政區(qū)域圖。
主題一: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
(1)從東、西半球看,我國位于______半球。從南、北半球看,我國位于____________半球。
(2)從緯度位置看,我國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qū)位于________帶,沒有地區(qū)位于寒帶,光熱條件好。
(3)從海陸位置看,我國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陸——______大陸的東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
主題二:海陸兼?zhèn)涞拇髧?br>(4)我國陸地領土面積約________萬平方千米。
(5)我國大陸瀕臨的海洋A________海。
(6)我國的領海范圍從領?;€起算,向海上延伸到________海里。
主題三:行政區(qū)劃
(7)B省級行政區(qū)域的行政中心是________。
(8)C省級行政區(qū)域的名稱是________,簡稱是________。
【答案】(1) ①. 東 ②. 北
(2)熱 (3)亞歐
(4)960 (5)南
(6)12 (7)哈爾濱
(8) ①.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 ②. 新
【解析】
【分析】本題以中國省級行政區(qū)域圖為材料,設置8道小題,涉及我國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面積、行政區(qū)劃等相關知識,主要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
【小問1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我國位于亞洲東部,全部位于東半球和北半球。
【小問2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南部,所以我國大部分處于北溫帶,南部部分地區(qū)處于熱帶,中國沒有極圈穿過,所以沒有寒帶。
【小問3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中國位于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太平洋。
【小問4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我國陸地面積約960萬平方千米,僅次于俄羅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小問5詳解】
根據(jù)所學知識,我國臨海自北向南依次為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圖中A為最南部的南海。
【小問6詳解】
從領?;€起算,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是我國的領海范圍。
【小問7詳解】
讀圖可知,B為我國最北部的黑龍江省,其行政中心是哈爾濱。
【小問8詳解】
讀圖可知,C為我國面積最大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其簡稱是新。
35. 讀我國的南水北調(diào)工程線路示意圖,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1)該工程分東、中、西三條調(diào)水線路,把________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diào)到華北和西北地區(qū)。
(2)東線工程:主要利用________運河輸送,北達山東與天津。
(3)中線工程:目前從________水庫引水,自流北上,北達北京。
(4)南水北調(diào)工程是解決我國水資源________(選填“時間”或“空間”)分布不均的有效辦法之一。
【答案】(1)長江 (2)京杭(京杭運河、京杭大、京杭大運河)
(3)丹江口 (4)空間
【解析】
【分析】本題以南水北調(diào)工程線路示意圖為材料,設置四道小題,涉及南水北調(diào)的輸水線路、解決我國水資源空間分布不均的途徑等知識點,考查學生讀圖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為了緩解北方地區(qū)嚴重缺水的狀況,我國正在實施南水北調(diào)工程。讀圖及所學知識可知,南水北調(diào)工程是把長江流域豐富的水資源調(diào)到缺水的華北和西北地區(qū)。
【小問2詳解】
讀圖可知,東線工程從揚州江都抽引長江水,主要利用京杭運河輸送,北達山東和天津。
【小問3詳解】
讀圖可知,目前,中線工程是從湖北省的丹江口水庫引水,經(jīng)過河南、河北,沿線開挖渠道自流北上,北達北京和天津,解決華北地區(qū)缺水問題。
【小問4詳解】
我國水資源存在時空分布不均的特征,解決水資源空間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跨流域調(diào)水;興修水庫是解決水資源的時間分配不均的有效辦法。
36. 閱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各題。
去年暑假,綏化市的小張同學一家體驗了一次雪域高原之旅。那里奇異的自然風光,燦爛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民族風情吸引了許多中外游客。旅游業(yè)的蓬勃發(fā)展為當?shù)亟?jīng)濟注入了新的活力。下圖為我國的青藏地區(qū)圖。
(1)青藏地區(qū)在A________高原上。該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
(2)圖中陰影部分是_______地區(qū),是長江、_______河、瀾滄江的源區(qū),被譽為“中華水塔”。
(3)在那里,他們看到了被稱為“高原之舟”的________。
(4)中華民族一家親。當?shù)鼐用駸崆楹每?,給小張一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里主要的少數(shù)民族是_______族,雪頓節(jié)是他們的重要節(jié)日。
(5)根據(jù)小張同學介紹,他們隨身攜帶了防曬霜、防紫外線眼鏡、防曬帽等物品,是因為那里日照充足,太陽輻射_______。
【答案】(1)青藏(青藏高原)
(2) ①. 三江源(三江源地區(qū)) ②. 黃(黃河)
(3)牦牛 (4)藏(藏族)
(5)強烈(強、大,合理即可)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青藏地區(qū)圖”為材料,設置了5個問題,涉及青藏地區(qū)的地形、氣候、特有生物、高寒牧區(qū)、三江源地區(qū)的水系等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識記能力。
【小問1詳解】
由圖可知,青藏地區(qū)主要位于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上,該地區(qū)平均海拔超過4000米。
【小問2詳解】
讀圖可知,陰影部分是三江源地區(qū),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源區(qū),也是世界上水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qū)之一,因此被譽為“中華水塔”。
【小問3詳解】
青藏地區(qū)自然環(huán)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該地區(qū)主要的畜種是牦牛,被稱為“高原之舟”。
【小問4詳解】
青藏地區(qū)是藏族的主要聚居區(qū)。藏族人民大多信奉藏傳佛教(俗稱喇嘛教)。雪頓節(jié)是藏族人民的民族節(jié)日,是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之一。
【小問5詳解】
青藏地區(qū)海拔高,空氣稀薄,日照充足,太陽輻射強烈,因此防曬霜、遮陽帽、太陽鏡等防曬用品是必不可少的隨身物品。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4年黑龍江省龍東地區(qū)中考地理試題(解析版),共21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時間60分鐘,全卷共四道大題,總分100分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精品解析: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中考地理試題(解析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地理和生物學考試時間共90分鐘,4米, 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是, 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日本的工業(yè)主要分布在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4年黑龍江省綏化市中考地理試題,共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