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025·江蘇泰州·一模)閱讀下文,回答問題。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鄉(xiāng)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陳太丘與友期行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蛦栐剑骸白鹁诓??”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痹皆唬骸熬c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庇讶藨M,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韓康伯不畏天寒
韓康伯①數(shù)歲,家酷貧,至大寒,止得襦②,母殷夫人自成之,令康伯捉熨斗。謂康伯曰:“且著襦,尋作復裈③?!眱涸疲骸耙炎悖豁殢脱T也?!蹦竼柶涔剩鹪唬骸盎鹪陟俣分卸鸁峤窦戎嘞垄芤喈斉什豁毝?。”母甚異之,知為國器⑤。
(選自《世說新語?夙惠》,略改)
【注釋】①韓康伯:名伯,東晉大官,玄學思想家。②襦:短襖。③復裈:夾褲。裈:褲子。④下:下身。⑤國器:治國之才。
(1)下列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A.期日中(約定) B.入門不顧(照顧)
C.相委而去(舍棄) D.太丘舍去(離開)
(2)下列各組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去后乃至 家祭無忘告乃翁
B.下車引之 左將軍王凝之妻也
C.尊君在不 待君久不至
D.相委而去 太丘舍去
(3)下面對《次北固山下》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首聯(lián)以對偶句發(fā)端,點明詩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經(jīng)的地點。
B.頷聯(lián)“闊”寫出春潮水漲之景,“懸”描寫了舟順風而行之態(tài)。
C.頸聯(lián)在描寫景物、時令之中,蘊含著一代勝過一代的人生哲理。
D.全詩寫景逼真,敘事確切,抒情真摯,首尾呼應,渾然一體。
(4)下面對《陳太丘與友期行》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期行”是指陳太丘與他的朋友約好一起出行,交待了故事的起因。
B.陳元方小小年紀卻能駁倒父親的朋友,“友人”致歉后,陳元方喜不自禁,頭也不回走進屋內(nèi)。
C.“怒”與“慚”寫客人被陳元方反駁前后的神態(tài)變化,不僅使文章語言生動形象,同時也表明客人是一個知錯能改的人。
D.這個故事表明守信對于處世立身的重要性,勸告人們要做一個守信之人。
(5)下面對《韓康伯不畏天寒》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
A.文中的殷夫人是一位關(guān)愛孩子,并且善于洞察孩子心理的母親。
B.“母甚異之,知為國器”側(cè)面表現(xiàn)出韓康伯從小就身體強健,超過常人。
C.這個故事也說明了這樣一個道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
D.從本文選自《世說新語?夙惠》可以看出,“夙惠”有“早聰慧”的意思。
(6)請用三個“/”給《韓康伯不畏天寒》一文畫線處斷句。
火在熨斗中而柄熱今既著襦下亦當暖故不須耳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2025·廣東惠州·一模)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甲】
春題湖上① 白居易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釋】①此詩作于長慶四年(824),作者杭州刺史任期屆滿之時。
【乙】
錢塘湖石記
錢塘湖事,刺史要知者四條,具列如下:
錢塘湖北有石函①,南有筧②。凡放水溉田,每減一寸,可溉十五余頃;每一復時③,可溉五十余頃。先須別選軍吏二人,與本所由④田戶,據(jù)頃畝,定日時,量尺寸,節(jié)限而放之。
若歲旱,百姓請水,須令經(jīng)州陳狀,刺史自便押帖⑤,即日與水。若待狀入司,符下縣,縣帖鄉(xiāng),鄉(xiāng)差所由,動經(jīng)旬日,雖得水,而旱田苗無所及也。大抵此州春多雨,秋多旱,若堤防如法,蓄泄及時,即瀕湖千余頃田無兇年矣。
自錢塘至鹽官界,應溉夾官河⑥田,須放湖入河,從河入田。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往往旱甚,即湖水不充。今年修筑湖堤,高加數(shù)尺,水亦隨加,即不啻足矣。脫或水不足,即更決臨平湖,添注官河,又有余矣。
予在郡三年,仍⑦歲逢旱,湖之利害,盡究其由??謥碚咭?,故書于石。長慶四年三月十日,杭州刺史白居易記。
(選自《白氏長慶集》,上海古籍出版社,有刪節(jié))
【注釋】①石函:石函橋、石函閘。②筧:筧決湖。③復時:一晝夜,即二十四小時。④所由:官名,唐代一般指胥吏及差役。⑤押帖:書面說明。⑥官河:文中指運河。⑦仍:連續(xù)。
2.請發(fā)揮想象,用生動的文字描繪【甲】詩頸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
3.后人評論【甲】詩“言外正有余情”,請用簡潔的語言分析作者表達的感情。
4.請用三條“/”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
準鹽鐵使舊法又須先量河水淺深待溉田畢卻還本水尺寸
5.請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乙】文中加點的字。
6.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嘗求古仁人之心”。根據(jù)上面的詩文,聯(lián)系下列材料,探究白居易有著怎樣的“古仁人之心”。
①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疏浚錢塘湖,筑堤修閘,灌溉良田千頃;疏浚六井,保障居民生活用水。
②白居易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2025·上?!ひ荒#╅喿x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江南春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
【乙】
陋室銘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校?br>【丙】
麗京頌
①陸麗京①學既淵茂,立志以忠誠自勖。有人屬書郵寄者,務令必達,且終身未嘗私扣一函。時人比之阮長之②。麗京年德轉(zhuǎn)升,然虛懷沖挹③不自滿假。
②陸麗京與陳際叔孫宇臺齊名友善,一日聯(lián)袂出北郊,道傍觀者竊嘆曰:此三人定爾殊常,何乃神理都肖④。陸麗京云:西陵儷語,家有靈蛇⑤,若儇胡秀如春采,仲昭絢若朝霞,故當并推。
【選自《今世說》,作者:王晫(清朝)】
【注釋】①陸麗京,實名陸圻,字麗京,一字景宣,號講山,明末清初的詩人和名醫(yī)。②阮長之:指阮籍,三國時期魏國的文學家,以品行高潔著稱。③沖挹:謙遜。④何乃神理都肖:為何他們的神態(tài)和氣質(zhì)都如此相似。⑤家有靈蛇:家中有靈蛇,比喻家中有才智之人。
7.【甲】詩作者是 ,【乙】文作者是 代文學家。
8.為【甲】【丙】兩文加點字詞選擇合適的解釋。
(1)水村山郭酒旗風 郭:( )
A.擴張、擴大 B.泛指城市或國都
C.通“廓”,物體的外部 D.空曠的
(2)然虛懷沖挹不自滿假 假:( )
A.給予,授權(quán) B.虛偽,不真實
C.借用 D.寬恕
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乙】文劃線句子。
10.【甲】文描繪了一幅 圖,【丙】文中陸麗京對齊名者陳際叔、孫宇臺進行高度評價,“故當并推”一句體現(xiàn)出他 的品質(zhì)。
11.下面對三篇文章運用寫作手法描述有誤的是( )
A.【甲】【乙】文都運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自己的感慨或志向。
B.【乙】【丙】文都運用了側(cè)面描寫,以他人言行塑造作者或主人公形象。
C.【甲】【丙】文都運用了對比的手法,突出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
D.【甲】【乙】【丙】文都以小見大,從具體的人、景、物入手來表現(xiàn)更廣泛的主題和情感。
12.【乙】【丙】兩文文末最后一句話的作用分別是:
(1)
(2)
13.(2025·上海崇明·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問題。
【甲】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乙】
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去而禽鳥樂也。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謂誰?廬陵_ 也。
【丙】
東坡在儋耳①,謂子過②曰:“吾嘗告汝,我決不為海外人。近日頗覺有還中州③氣象。”乃滌硯索紙筆焚香曰:“果如吾言,寫吾平生所作八賦,當不脫誤一字。”既寫畢,讀之大喜曰:“吾歸無疑矣!”后數(shù)日廉州之命④至。
【注釋】①儋耳:地名,即今天的海南省儋縣。②過:蘇軾的兒子蘇過。③中州:中原。④廉州之命:蘇軾被赦免的詔命。
(1)【甲】詩中的“君”是唐朝詩人 ,【乙】文中的“太守”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
(2)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①太守歸而賓客從
②頗覺有還中州氣象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丙】文畫線語句。
既寫畢,讀之大喜曰:“吾歸無疑矣!”
(4)【甲】詩“ ”抒寫了作者物是人非之感,【乙】文“ ”生動寫出了禽鳥之樂。
(5)【乙】文太守比賓客多一層的快樂是 ;【丙】文“讀之大喜”的原因是 。
(6)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甲】詩和【乙】文、【丙】文都寫出了被貶者的樂觀豁達。
B.【甲】詩作者雖身處“凄涼地”,眼中卻只有“萬木春”的勃勃生機。
C.【乙】文“醉能同其樂”一句抒寫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思想感情。
D.【丙】文東坡被貶儋耳卻堅信自己不會永居此地,一定能夠再被重用。
14.(2025·上海虹口·一模)閱讀下面的詩文,完成問題。
【甲】
野望
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牧人驅(qū)犢返,獵馬帶禽歸。
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乙】
(節(jié)選)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丙】
武昌九曲亭記(節(jié)選)子瞻遷于齊安①,廬于江上。齊安無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諸山,陂陁蔓延,澗谷深密,中有浮圖②精舍③,西曰西山,東曰寒溪。依山臨壑,隱蔽松櫪,蕭然絕俗,車馬之跡不至。每風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載酒,乘漁舟,亂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聞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攜徜徉而上。窮山之深,力極而息,掃葉席草,酌酒相勞。意適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注釋】①齊安:古郡名,即黃州。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豐五年)。②浮圖:梵語,指佛寺。③精舍:僧人住所。
(1)【乙】文節(jié)選自課文《 》,作者歐陽修與【丙】文中的“子瞻”(即北宋文學家 )同屬于“唐宋八大家”。
(2)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
①晦明變化者
②下列選項中,對【丙】文“依山臨壑”中“臨”的解釋最恰當?shù)囊豁検?
A.靠近 B.來到 C.將要 D.面對
(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
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4)【甲】【乙】【丙】三篇詩文由山色之景入情?!炯住吭婎h聯(lián)、頸聯(lián)以 結(jié)合的手法表現(xiàn)出一幅安樂祥和的田園秋景圖,尾聯(lián)筆鋒一轉(zhuǎn)抒發(fā)了 之情;【乙】文表達了
之樂;【丙】文先繪山水,再敘人情,由景及人,“ ”四字足以體現(xiàn)出子瞻在齊安的愉悅灑脫之情。
(5)【丙】文首句提及“子瞻遷于齊安”,請結(jié)合文意分析他能夠“居齊安三年,不知其久也”的原因。
(2025·上海黃浦·一模)閱讀下列古詩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xiāng)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乙】
記承天寺夜游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1)相與步于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2)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丙】
獨游山寺
王荊公介,退處金陵。一日,幅巾杖屨,獨游山寺,遇數(shù)客盛談文史,詞辯紛然。公坐其下,人莫之顧。有一人徐問公曰:“(3)公亦知書否?”公唯唯而已,(4)復問公何姓,公拱答曰:“安石姓王?!北娙嘶炭郑瑧M俯而去。
公《定林》詩云:漱甘涼病齒,坐曠息煩襟。因脫水邊,就數(shù)巖上衾。但留云對宿,仍值月尋。兵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
注釋①處金:指退出,歸金。②屨:麻糙材質(zhì)做的鞋,③漱甘:用水漱 ④煩襟:煩躁的心情。⑤詩句的意思是:真正的快樂并非無所寄托,悲鳴的聲也是美妙的音樂。
15.甲詩作者是唐代詩人 (人名),丙文中的王荊公就是北宋政治家、文學家 (人名)。
16.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字。
(1)欣然起行( )
(2)人莫之顧( )
1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乙文和丙文中的畫線句。翻譯恰當?shù)氖牵? )
(1)(我們)一起走出庭院散步
(2)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3)您不是也讀過書嗎
(4)(那人)又問荊公的姓名
A.(1)(3)B.(1)(4)C.(2)(3)D.(2)(4)
18.丙文中“真樂非無寄,悲蟲亦好音”所表達的情志意趣,在甲詩“ ,
”中亦有體現(xiàn)。
19.(1)下列對丙文的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王荊公歸隱山林后,自由自在,不受束縛。
B.王荊公年邁體弱,但與人交往的心性未改。
C.王荊公身處高位,令眾人心生惶恐而離開。
D.王荊公的以禮待人和為人謙遜,令人折服。
(2)丙文中的王荊公是乙文中所說的“閑人”嗎?簡要說明理由。
(2025·山東聊城·模擬預測)文人好美食,三位美食大家穿越時空,在微信“名人美食群”中對話,請你根據(jù)對話并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注釋】:①鼓刀:擺弄刀子發(fā)出響聲。宰殺牲畜時敲擊其刀,使之發(fā)聲。②釜:古代的炊事用具,相當于現(xiàn)在的鍋。③薪:____。④暴:曬。⑤鏖:熬。⑥豬頸。⑦臠:小塊肉。⑧鰲:蟹鉗。⑨含:就著。⑩糟:酒糟。?夭美:鮮美。?老饕:老食客。?灶觚:原指灶口平地突出處,此處代指廚房。?就:____。?志:____。?景行:仰慕之情。
20.補全三處注釋內(nèi)容。
③薪: 。?就: 。?志: 。
21.蘇軾評價袁枚的確對美食情有獨鐘,請結(jié)合劃橫線的字作分析。
余都問其方略,集而存之。
22.在聊天群中,袁枚為何說蘇軾“盡得孔子真?zhèn)鳌保空埥Y(jié)合《老饕賦》中的內(nèi)容作簡要分析。
23.蘇軾自稱“老饕”,請結(jié)合材料,下列詩歌以及【資料卡】,簡析蘇軾、袁枚、范進的吃品,比較誰更高。
初到黃州
【宋】蘇軾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yè)轉(zhuǎn)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資料卡】
范進方才說道:“先母見背,遵制丁憂?!薄哆M退前縮后的不舉杯箸,知縣不解其故。知縣忙叫換去,換了一個磁杯,一雙象箸來。范進又不肯舉。靜齋道:“這個箸也不用?!彪S即換了一雙白顏色竹子的來,方才罷了。知縣疑惑他居喪如此盡禮,倘或不用葷酒,卻是不曾備辦。落后看見他在燕窩碗里揀了一個大蝦元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因說道:“卻是得罪的緊。我這敝教,酒席沒有什么吃得,只這幾樣小菜,權(quán)且用個便飯。
(選自吳敬梓《儒林外史》)
24.請綜合以上資料及【鏈接資料】歸納中國文人的美食情趣。
【鏈接資料一】
云南把這種花叫做緬桂花,可能最初這種花是從緬甸傳入的,而花的香味又有點像桂花,其實這跟桂花實在沒有什么關(guān)系……她大概是怕房客們亂摘她的花,時常給各家送去一些。有時送來一個七寸盤子,里面擺得滿滿的緬桂花!帶著雨珠的緬桂花使我的心軟軟的,不是懷人,不是思鄉(xiāng)。
(選自汪曾祺《昆明的雨》)
【鏈接資料二】
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這人間最裊繞繽紛、最至繁至簡的是煙火氣,這人間最深入人心、最難舍難分的也是煙火氣。正所謂: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
(選自汪曾祺《四方食事》)
(2025·江蘇鹽城·模擬預測)班級開展“古代文人大義”專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材料一:
后湖晚坐①
[宋]陳師道
水凈偏明眼,城荒可當山。
青林無限意,白鳥有余閑。
身致江湖上,名成伯季間。
目隨歸雁盡,坐待暮鴉還。
(選自《后山集》)
【注】①這首五律大約作于詩人自潁州教授任上罷歸后,至紹圣(1094-1098)初期被召為秘書省這幾年家居賦閑之時。②化用嵇康詩:“目送歸鴻,手揮五弦。”
材料二:
吳師道,自幼知學,即善記覽。工辭章,才思涌溢,發(fā)為歌詩,清麗俊逸。弱冠,因讀宋儒真德秀遺書,乃幡然有志于為己之學①。刮摩淬礪②,日長月益,嘗以持敬致知之說質(zhì)于同郡許謙。
登至治③元年進士第,授高郵市丞,明達文法,吏不敢欺。再調(diào)寧國路錄事。會歲大旱,饑民仰食于官者三十三萬口,師道勸大家得粟三萬七千六百石,以賑饑民;又言于部使者,轉(zhuǎn)聞于朝,得粟四萬石、鈔三萬八千四百錠賑之,三十余萬人賴以存活。遷池州建德市尹??W有田七百畝,為豪民所占,郡下望師道究治之,即為按其圖籍,悉以歸于學。建德素少茶,而榷④稅尤重,民以為病,即為極言于所司,榷稅為減。
中書左丞呂思誠、侍御史孔思立列薦之,召為國子助教,尋升博士。其為教,一本朱熹之旨,而遵許衡之成法,六館諸生,人人自以為得師。丁內(nèi)憂⑤而歸,以奉議大夫、禮部郎中致仕⑥,終于家。生平以道學自任晚年益精于學剖析精嚴。
(選自《元史·列傳·卷七十七》,有刪改)
【注】①為己之學:儒學用語。學習是為了修養(yǎng)自己的道德和增進學問。②刮摩淬礪:切磋琢磨,反復研討。③至治:元英宗碩德八剌的年號。④榷:舊指某些商品的專營專賣。⑤內(nèi)憂:母親去世。⑥致仕:指辭官。
25.閱讀陳師道的《后湖晚坐》,用自己的話描繪頷聯(lián)所展現(xiàn)的畫面。
26.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限兩處)。
生 平 以 道 學 自 任 晚 年 益 精 于 學 剖 析 精 嚴
27.參考表格提示的方法,解釋加點詞。
2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1)日長月益,嘗以持敬致知之說質(zhì)于同郡許謙。
(1)郡下望師道究治之,即為按其圖籍,悉以歸于學。
29.下列有關(guān)古代文化常識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石”,十斗等于一石,和“豆”“斗”“鈞”在古代都是表示容量的計量單位。
B.“粟”指谷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和“黍”“稻”“稷”都是古代的糧食品種。
C.“博士”在古代是專掌經(jīng)學傳授的學官,是一種官職名,現(xiàn)指學位的最高一級。
D.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程朱理學的集大成者,紫陽學派的開創(chuàng)者。
30.“義”在中國古代是一種含義極廣的道德范疇。請結(jié)合選文中吳師道的做法,探究“義”的內(nèi)涵。
31.選文評價吳師道的詩“清麗俊逸”,下面的詩歌也有此特點,請你結(jié)合如下小貼士,任選一聯(lián)進行分析。
小貼士:
【清麗俊逸】指詩文清美新穎,不落俗套。
(2025·江蘇徐州·模擬預測)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
【甲】
劉福,徐州下邳人。少倜儻,魁岸有膂力。周顯德中,世宗征淮南,福徒步謁見于壽春。世宗奇之,因留麾下。每出戰(zhàn),則令福率衛(wèi)士為先鋒,與破紫金山砦。淮南平,錄功授懷德指揮使。
將王全斌部送降卒歸京師,至綿州,降卒盜庫兵,劫蜀舊將全師雄以叛,焚廬舍,剽財貨以去。刺史成彥饒以同、華兵百余人守其城,全斌遣米光緒將七百騎及福所部以屯護之。精銳百騎,由東山西北行,福領(lǐng)所部由山南行,出賊不意,夾擊之。賊眾大潰,斬首及溺江死者以萬計,以功授虎捷都虞候。繼隸曹彬麾下,平江南。還,授指揮使,領(lǐng)蔚州刺史。從太宗克并、汾,遷馬步都軍頭、武州團練使。端拱初,出為洺州防御使。二年,改雄州出私錢以資宴犒,寇雖大至,而恃以無恐矣。淳化初,遷涼州觀察使、判雄州事。二年,卒,年六十四。贈太傅。
福雖不學,而御下有方略,為政簡易,人甚德之。領(lǐng)雄州五年,郡境寧謐。福既貴,諸子嘗勸起大第,福怒曰:“我受祿厚,足以僦舍以庇。汝曹既無尺寸功以報朝廷豈可營度居室為自安計乎?”卒不許。既死,上聞其言,賜其子白金五千兩,使市第宅。
(選自《宋史?列傳》)
【乙】
?(蘇軾)徙知徐州。河決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將敗,富民爭出避水。軾曰:“富民出,民皆動搖,吾誰與守?”驅(qū)使復入。軾詣武衛(wèi)營,呼卒長,曰:“河將害城,事急矣,雖禁軍且為我盡力?!彼熘|南長。軾廬于其上,過家不入,使官吏分堵①以守,卒全其城。
(選自《宋史?蘇軾傳》)
【注】①堵:古墻體單位,長與高各一丈為一堵。
【丙】
病牛
宋?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倥P殘陽。
【注】①羸(léi)?。菏萑跤胁 ?br>32.用斜線“/”給下面句子斷句,限兩處。
汝 曹 既 無 尺 寸 功 以 報 朝 廷 豈 可 營 度 居 室 為 自 安 計 乎
33.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①比至成都 ②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
B.①世宗奇之 ②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C.①會龍捷指揮使田紹斌率精銳百騎 ②號令召三老、豪杰與皆來會計事
D.①賜其子白金五千兩,使市第宅 ②東市買駿馬
34.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注意關(guān)鍵詞的解釋。
(1)出私錢以資宴犒,寇雖大至,而恃以無恐矣。
(2)福雖不學,而御下有方略,為政簡易,人甚德之。
35.請對【丙】文的表現(xiàn)手法進行簡要賞析。
36.下列分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甲文中劉福最終也沒有答應建造氣派府第的請求,因為他認為依靠俸祿所住的地方已經(jīng)足夠。
B.乙文中蘇軾面對著黃河發(fā)大水,富人都選擇逃走的危難關(guān)頭,他選擇留下來,說明他一心為民,心里裝著老百姓。
C.丙詩中病牛耕耘千畝,換來了勞動成果裝滿千座糧倉的結(jié)果,但它自身卻精神極為疲憊,力氣全部耗盡,卻沒有人憐惜它力耕負重的勞苦,寫出了病牛的抱怨。
D.甲乙丙三篇文章都體現(xiàn)了主人公恪守職責、為政為民、鞠躬盡瘁的思想。
(2025·上海長寧·一模)閱讀下面選文,完成小題。
甲
觀滄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詠志。
乙
岳陽樓記(節(jié)選)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丙
徐中丞性廉信而絕不自矜。嘗賀長至節(jié)①,天寒襲禿,按察使包括以貂假公,公披之如忘,涕唾交揮,家人耳語曰:“此包公衣也。”公大慚謝過。少頃,論公事快,揮灑如故。聽訟饑,家人供角黍②,且判且啖,少頃,髭③頤④盡赤,蓋誤朱⑤為飴糖,筆箸交下不能復辨也。晚坐白木榻,一燈熒熒然,手披目覽,雖除夕元辰勿輟。幕下客憐之,治具遨公,公猛啖,不問是何膳飲。其平素精神寤寐、偃仰硾涕,知愛民憂國,惟日不足而已。故于服食居處,人以是供,公以是受,不容心于豐,亦不容心于儉也。
注釋:①長至節(jié):冬至。②角黍:粽子。③髭:嘴唇上邊的短須。④頤:面頰。⑤朱:朱砂,用作紅色顏料。
37.甲詩的作者是 。
38.為下列句中加點詞選擇正確的解釋。
(1)把酒臨風( )
A.面對 B.靠近
C.來到 D.將要
(2)公大慚謝過( )
A.推辭 B.道歉
C.感謝 D.酬謝
39.對乙文畫線句的理解,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
A.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我)有時認為以上兩種行為怪異,為什么呢?
B.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為什么呢?
C.我嘗試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他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現(xiàn),有什么奇怪呢?
D.我嘗試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我)有時認為以上兩種行為怪異,怪異在哪里呢?
40.下列關(guān)于甲詩與乙文的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
A.都以所見自然景物的變化象征世事的多變。
B.都通過描繪日月星辰展現(xiàn)作者的博大胸襟。
C.都通過描寫想象之景實現(xiàn)表達情感的目的。
D.都借描繪壯麗河山抒發(fā)了成就功名的壯志。
41.乙文與丙文都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乙文先后描寫洞庭湖陰雨時 的景象和晴朗時 的景象(均用自己的話概括),由此逐步轉(zhuǎn)入議論。丙文先從“ ”等日常生活不同方面敘述有關(guān)徐中丞的小事,再以此為基礎(chǔ)展開議論。
42.徐中丞的可笑之事正體現(xiàn)了他的可敬之處,請試舉兩例并結(jié)合乙文內(nèi)容加以具體分析。
方法指引
文中語句
字詞解釋
【課內(nèi)遷移】具答之《桃花源記》
具列如下
具:(1)
【成語推斷】望塵莫及
而旱田苗無所及也
及:(2)
【借助字形】“決”小篆字形為?!墩f文·水部》:“決,行流也。從水,從夬?!眽譀Q也,有所破壞決裂。
即更決臨平湖
決:(3)
文言語句
方法借鑒
釋義
轉(zhuǎn)聞于朝
【課內(nèi)遷移法】聞寡人之耳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1)
明達文法
【成語推斷法】通情達理
(2)
丁內(nèi)憂而歸
【語境推斷法】前文有“召為國子助教,尋升博士”
(3)
會歲大旱
【查閱詞典法】①聚集在一起;②見面;③適逢,巧遇;④見面
(4)(填 序 號 )
這是一份匯編07 散文閱讀-2025中考語文·一模真題權(quán)威匯編(全國通用版),文件包含匯編07散文閱讀原卷版docx、匯編07散文閱讀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5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匯編04 詩歌鑒賞-2025中考語文·一模真題權(quán)威匯編(全國通用版),文件包含匯編04詩歌鑒賞原卷版docx、匯編04詩歌鑒賞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匯編05 文言文對比閱讀-2025中考語文·一模真題權(quán)威匯編(全國通用版),文件包含匯編05文言文閱讀原卷版docx、匯編05文言文閱讀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