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考場號、座位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4.本試卷主要考試內容:高考全部內容。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黑龍江是馬鈴薯生產大省,在北薯南種的引導下,每年特定季節(jié)黑龍江農民南下廣東種植馬鈴薯,將廣東部分地區(qū)雙季稻種植模式打造為“稻—稻—薯”模式。據此完成1~3題。
1.在每年特定季節(jié)的北薯南種合作中,廣東的優(yōu)勢因素是()
①種植技術②可利土地資源③機械裝備④市場需求
A.①③B.①④C.③D.②④
2.推測黑龍江農民在廣東種植馬鈴薯后返回黑龍江的時間是()
A.3月B.6月C.9月D.12月
3.種植馬鈴薯對下一季水稻種植的意義主要體現在()
A.涵養(yǎng)耕地水源B.補充土壤肥力C.減輕土地風蝕D.減少雜草生長
東昌古城位于山東聊城,為歷史上的黃泛區(qū),世界上面積最大的護城河東昌湖環(huán)抱整座古城。明清時期東昌古城得益于漕運而較繁榮。圖1為東昌古城簡圖。據此完成4~5題。
圖1
4.歷史時期聊城開挖東昌湖環(huán)抱東昌古城,其主要目的最可能是()
A.提升防洪能力B.改善航運條件C.擴大灌溉面積D.調節(jié)局地氣候
5.推測明清時期東昌古城商業(yè)區(qū)主要集聚于古城的()
A.北側B.南側C.西側D.東側
在我國,當較強的冷空氣南下遇到暖濕氣流時,冷空氣像楔子一樣插在暖空氣的下方,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被抬升,形成凍雨,該現象多出現在冬季。凍雨會影響我國“西電東送”輸電線路,近年來,我國凍雨集中分布地區(qū)的年凍雨日數及年凍雨量均呈下降趨勢。圖2示意我國部分“西電東送”輸電線路。據此完成6~8題。
圖2
6.圖示“西電東送”輸電線路中,受凍雨影響的主要是()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近年來我國凍雨發(fā)生頻率呈下降趨勢,主要是因為()
A.冬季風減弱B.極地東風減弱C.西南季風增強D.東南季風增強
8.運用地理信息技本為“西電東送”工程抵御凍雨侵襲,難以實現()
A.監(jiān)測凍雨范圍B.評估受損等級C.機械動力除冰D.導航至受災地點
四川省廣安市背靠華鑾山,華鑒山中“沉睡”多年的“小石頭”是生產玄武巖纖維新材料的重要原料。自2016年起,廣安市積極抓項目、抓政策、抓資金,開始打造玄武巖纖維產業(yè)園,積極成立研究院,形成玄武巖纖維產業(yè)戰(zhàn)略聯(lián)盟。并積極主導制定相關行業(yè)標準。廣安市作為后起之秀,其玄武巖纖維產業(yè)發(fā)展與先進地區(qū)和業(yè)內領軍企業(yè)間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據此完成9~11題。
9.近年來廣安市“小石頭”成就“大產業(yè)”,其主要得益于()
A.優(yōu)質的資源稟賦B.完善的產業(yè)平臺C.豐富的市場經驗D.流的加工技術
10.廣安市在玄武巖纖維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積極主導制定相關行業(yè)標準,主要是為了()
A.擴大企業(yè)發(fā)展規(guī)模B.促進對外生產聯(lián)系
C.引領產品加工升級D.提升品牌價值認可
11.與東部發(fā)達地區(qū)相比,廣安市發(fā)展玄武巖纖維產業(yè)的瓶頸可能是()
A.市場潛力B.交通條件C.人才資源D.產品價格
某年12月,在特大暴雨的作用下,委內瑞拉阿維拉山北坡數十條溝谷同時暴發(fā)泥石流,泥石流入海后,部分細顆粒泥沙懸浮在海中,隨洋流流動。泥石流溝所在區(qū)域地勢陡峭。圖3示意此次泥石流暴發(fā)的位置。據此完成12~14題。
圖3
12此次阿維拉山泥石流物源規(guī)模龐大,主要是因為()
①處于尹季,松散物質多②地勢落差大,流水作用強
③連日暴雨,山體被破壞④信風強勁,風沙沉積厚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3.泥石流進入加勒比海,會導致沿海()
A.下降流減弱B.大陸坡變陡C.離岸流減弱D.大陸架變淺
14.進入加勒比海的泥沙最易到達()
A.巴西東岸B.美國東岸C.南美西岸D.北美西岸
2024年1月9日凌晨,遼寧大連東南方天空出現金星伴月現象(如圖4)。一個多小時后太陽升起。據此完成15~16題。
圖4
15.大連市民欣賞此次金星伴月時()
A.倫敦旭日東升B.悉尼烈日當空C.紐約正值傍晚D.東京恰逢子夜
16.該日大連日出()
A.東南方B.東北方C.西南方D.西北方
二、非選擇題:共52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茶樹喜濕怕澇,喜光忌曬。福建省三明市泰寧縣朱口鎮(zhèn)出產高質量富硒茶,早期因地理位置偏僻,茶葉銷路不暢。近年來,隨著電子商務的興起,朱口鎮(zhèn)借助電子商務平臺擴大了茶葉銷售市場,春茶(4月前采摘)、秋茶(7月后采摘)銷售量均有所提高。為推動茶產業(yè)規(guī)?;a業(yè)化發(fā)展,朱口鎮(zhèn)打造茶旅融合項目,完善配套建設道路和溝渠等基礎設施,以“產業(yè)+旅游”為媒,促進鄉(xiāng)村振興。圖5示意朱口鎮(zhèn)的位置。
圖5
(1)從土壤、地形角度,分析朱口鎮(zhèn)出產高質量富硒茶的自然原因。(6分)
(2)簡述茶旅融合項目對促進朱口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的作用。(6分)
(3)為提升電子商務對茶產業(yè)的帶動作用,建議當地應采取的措施。(4分)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材料一:藍藻在水體中存在上浮、下沉的垂直遷移活動,其垂直遷移受外界風速和內在的藍藻體內碳水化合物濃度共同影響:風速較小時,藍藻更易上浮;藍藻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的密度較大,導致藍藻整體下沉,而藍藻體內的酶能參與碳水化合物的消耗,水溫越高,酶的活性越強,其效果遠超光合作用增強而多合成的碳水化合物。
材料二:水華是水體富營養(yǎng)化的一種特征,主要是由于生活及工農業(yè)生產中含有大量氮、磷的廢污水進入淡水水體后,藍藻等藻類大量繁殖形成的。藍藻水華頻繁爆發(fā)是太湖(如圖)面臨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之一,多集中在每年春末到秋季。2023年5月,某次來自內陸的冷性反氣旋過境,太湖藍藻迅速下沉,降低了藍藻危害。
圖6
(1)簡述太湖藍藻水華頻繁爆發(fā)的主要原因。(6分)
(2)氣候變暖導致太湖藍藻危害加重,試對此做出合理解釋。(6分)
(3)分析2023年5月該次冷性反氣旋過境促使藍藻下沉的原因(6分)
19.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我國是硫黃消費大國,每年硫黃消費量在1500萬噸以上,2022年我國硫黃進口量為764.7萬噸。傳統(tǒng)的硫黃生產方法是將硫礦加熱到高溫,從中蒸發(fā)分離出硫黃。湖北宜昌某企業(yè)原先生產保險粉(用于有機合成的化學物質,具有刺鼻氣味,易爆炸),2025年前將徹底從事保險粉生產裝置,并投資建設硫黃渣綜合利用項目,利用化工業(yè)中有害的硫化物(如硫化氫氣體)生產硫黃,實現變廢為寶。圖7示意該企業(yè)保險粉生產線的位置。
圖7
(1)分析該企業(yè)迫切需要關停保險粉生產裝置的原因。(6分)
(2)說明該企業(yè)投資建設硫黃渣綜合利用項目對國家安全的意義。(6分)
(3)從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簡述該企業(yè)推行硫黃渣綜合利用項目應采取的措施。(6分)
高三考試地理試卷參考答案
1.D【解析】本題考查區(qū)域農業(yè)條件對比,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由材料“將廣東部分地區(qū)雙季稻種植模式打造為6稻—稻—薯,模式”可知,廣東馬鈴薯的種植季節(jié)為冬季。黑龍江是馬鈴薯生產大省,具有專業(yè)的馬鈴薯種植經驗技術與機械裝備,①③錯誤;廣東雙季稻稻田在冬季為閑田,為可利用土地資源,廣東人口眾多、經濟發(fā)達,對馬鈴薯及其加工品的需求量大,②④正確。故D選項正確。
2.A【解析】本題考查黑龍江農民在廣東種植馬鈴薯后返回黑龍江的時間,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1。月,黑龍江農業(yè)為收獲期,收獲完畢之后農民南下廣東,在冬閑田上種植馬鈴薯。3月,黑龍江即將進入春播期,農民收獲馬鈴薯后,返回黑龍江準備播種。故A選項正確。
3.B【解析】本題考查種植馬鈴薯對下一季水稻種植的意義,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馬鈴薯的生長需要消耗水;與冬閑田相比,馬鈴薯生長期間的施肥以及枯落物的補充可以提高土壤肥力;廣東冬季風蝕弱;冬季種植馬鈴薯不能減少雜草生長。故B選項正確。
4.A【解析】本題考查歷史時期聊城開挖東昌湖環(huán)抱東昌古城的主要目的,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該地地處黃泛區(qū),地勢低洼,常遇到大水泛濫,將護城河修建為湖泊,可以擴大蓄水空間,以接納洪水。故A選項正確。
5.D【解析】本題考查明清時期東昌古城商業(yè)區(qū)的位置,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明清時期東昌古城得益于漕運而較繁榮,大運河位于其東側,故明清時期東昌古城商業(yè)區(qū)傾向于向東側集聚。故D選項正確。
6.D【解析】本題考查我國凍雨主要影響地區(qū),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近地層氣溫驟降到零度以下,濕潤的暖空氣被抬升,說明凍雨來臨之前,近地層氣溫在。節(jié)以上。我國凍雨多出現在冬季,冬季我國近地層氣溫在。節(jié)以上的應為南方地區(qū),③④正確。故D選項正確。
7.A【解析】本題考查近年來我國凍雨發(fā)生頻率呈下降趨勢的原因,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隨著冬季風減弱,冷空氣減弱,凍雨發(fā)生頻率降低;極地東風對我國沒有直接影響;西南季風和東南季風主要出現在夏季。故A選項正確。
8.C【解析】本題考查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監(jiān)測凍雨范圍可以利用遙感技術;評估受損等級可以利用地理信息系統(tǒng)疊加不同圖層進行分析;機械動力除冰必須用實體的機械,不能只依靠地理信息技術;導航至受災地點可以用全球衛(wèi)星導航系統(tǒng)。故C選項正確。
9.B【解析】本題考查近年來廣安市“小石頭”成就“大產業(yè)”的主要影響因素,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資源稟賦一直存在,只是早先并未得到有效開發(fā);產業(yè)園、研究院、戰(zhàn)略聯(lián)盟等構成完善的產業(yè)平臺,便于實現產業(yè)成果轉化;廣安市玄武巖纖維產業(yè)是后起之秀,起步晚,市場經驗不豐富;與發(fā)達地區(qū)比,廣安市玄武巖纖維產業(yè)在相關技術方面不具備優(yōu)勢。故B選項正確。
10.D【解析】本題考查廣安市在玄武巖纖維產業(yè)發(fā)展過程中積極主導制定相關行業(yè)標準的目的,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能夠主導該行業(yè)標準的制定,在行業(yè)具有話語權,被公認為行業(yè)權威,有利于提升品牌價值認可。故D選項正確。
11.C【解析】本題考查廣安市發(fā)展玄武巖纖維產業(yè)的瓶頸,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新材料產業(yè)具有廣闊的市場潛力;隨著中西部交通建設的完善,交通條件不再是其短板;人才與創(chuàng)新資源是中西部欠發(fā)達地區(qū)新材料等高端制造業(yè)發(fā)展的重要瓶頸;同類產品的市場價格應該接近,價格非瓶頸。故C選項正確。
12.A【解析】本題考查此次阿維拉山泥石流物源規(guī)模龐大的主要原因,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該泥石流暴發(fā)的位置地處10°~20°N之間,為熱帶草原氣候,12月屬于干季,物理風化強,地表多松散物質,提供物源,①正確;阿維拉山距離加勒比海近,泥石流溝垂直于海岸方向,地勢落差較大,暴雨期間流水作用強,②正確;連日暴雨對山體沒有明顯影響,③錯誤;該地為熱帶草原氣候,干濕季分明,不會形成大規(guī)模很厚的風沙沉積,④錯誤。故A選項正確。
13.D【解析】本題考查泥石流進入加勒比海對區(qū)域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泥石流進入加勒比海,部分渾濁的高含沙量水流沿著大陸架下降,下降流增強;到達大陸坡的物質少,對大陸坡影響不大;泥石流保持慣性離岸流動,離岸流增強;部分物質就近沉積在大陸架,導致大陸架變淺。故D選項正確。
14.B【解析】本題考查洋流運動,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進入加勒比海的泥沙順著北赤道暖流、墨西哥灣暖流流動,最易到達美國東岸。故B選項正確。
15.C【解析】本題考查地球運動的意義,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紐約時間比北京時間晚13小時,大連日出前,紐約恰好為前一天傍晚。故C選項正確。
16.A【解析】本題考查太陽日出方位,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闡釋地理事物的能力。大連市冬半年日出東南方,日落西南方。故A選項正確。
17.(1)當地土壤為酸性紅壤,且含有硒元素,適宜富硒茶生長(3分);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夏秋季節(jié)為東南季風的迎風坡,多陰雨天氣,氣候濕潤,光照適宜,排水條件好(3分)。
(2)形成當地支撐產業(yè),帶動勞動力就地轉移就業(yè);緩解鄉(xiāng)村空心化、留守老人兒童等社會問題;促進經濟發(fā)展,提高居民經濟收入;立足生態(tài)優(yōu)勢,因地制宜種植茶葉,發(fā)展旅游業(yè),有利于生態(tài)保護。(每點2分,答出三點,6分)
(3)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吸引電商平臺入駐或洽談合作;制定政策,出臺種植和銷售標準,保障農產品品質;加強對農戶的電子技能培訓和引導,培養(yǎng)相關人才;完善網絡基礎設施,消除農戶使用電商平臺的障礙。(每點2分,答出兩點,4分)
【解析】本題考查朱口鎮(zhèn)出產高質量富硒茶的自然原因、茶旅融合項目對促進朱口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的作用、提升電子商務對茶產業(yè)帶動作用的措施,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第(1)問,該地地處緯度較低的低山丘陵地區(qū),酸性土壤富含硒元素,低山丘陵排水條件好。第(2)問,要求學生對鄉(xiāng)村振興的內涵有一定了解,“產業(yè)興旺、生態(tài)宜居、鄉(xiāng)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茶旅融合能夠帶動產業(yè)、就業(yè)、經濟收入等各方面發(fā)展,也有利于生態(tài)保護。第(3)問,要提升電子商務對茶產業(yè)的帶動作用,可從吸引優(yōu)質電商入駐、保障茶葉品質、提升網絡營銷技能、完善網絡基礎設施等角度回答。
18.(1)季風氣候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降水較少時,太湖來水少,自凈能力較差(2分);位于亞熱帶地區(qū),熱量條件較好(2分);周邊城市眾多,經濟發(fā)達,入湖河流帶來大量營養(yǎng)物質,利于藍藻繁殖(2分)。
(2)氣候變暖,暖季延長,適宜藍藻生長的時間更長(2分);水溫上升,藍藻體內的酶活性增強,藍藻密度減小而上浮,集聚在湖面(2分);水溫升高,微生物活性增強,對死亡藍藻的分解加快,釋放的有害物質增多(2分)。
(3)受反氣旋控制,多晴天,光照強,藍藻通過光合作用合成碳水化合物,密度增大而下沉(2分);水平氣壓梯度力較大,風速較大,不利于藍藻上?。?分);冷氣團過境,水溫降低,藍藻體內的酶活性減弱,碳水化合物無法及時消耗,密度增大而下沉(2分)。
【解析】本題考查太湖藍藻易泛濫成災的原因、氣候變暖使太湖藍藻危害加重的原因、冷性反氣旋過境促使藍藻下沉的原因,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第(1)問,藍藻泛濫需要穩(wěn)定的水域環(huán)境、適宜的熱量條件以及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第(2)問,一方面,氣候變暖導致藍藻生長時間延長,且上浮集聚明顯;另一方面,藍藻死亡后迅速被分解,釋放的有害物質也更多。第(3)問,根據材料可知,風速越大,藍藻越傾向于下沉;光照越強,光合作用越強,藍藻越傾向于下沉;水溫越低,藍藻體內的酶活性越弱,碳水化合物消耗越慢,藍藻越傾向于下沉。再結合冷性反氣旋過境時的天氣和水溫變化特點分析即可。
19.(1)保險粉屬于有毒有害物質,環(huán)境風險大(2分);該企業(yè)距離長江近,給長江流域生態(tài)帶來威脅(2分);存在生產隱患,職工生命健康安全存在風險(2分)。
(2)提高硫化物的利用率,減少硫化氫排放,保障生態(tài)安全(2分);合成硫黃,降低對進口硫黃的依賴,保障資源安全(2分);減少傳統(tǒng)硫黃生產加熱耗能,保障能源安全(2分)。
(3)安裝脫硫裝置,減少硫化氫廢氣排放(2分);配套建污水處理廠,禁止向長江排污(2分);對難以處理的硫黃渣進行無害化處理,禁止隨意堆放、埋藏(2分)。
【解析】本題考查該企業(yè)迫切需要關停保險粉生產裝置的原因、該企業(yè)投資建設硫黃渣綜合利用項目對國家安全的意義、該企業(yè)硫黃渣綜合利用項目考慮環(huán)境保護應采取的措施,同時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描述和闡釋地理事物及論證和探討地理問題的能力。第(1)問,既要回答保險粉生產的缺點,如污染嚴重、存在安全隱患等,也要從企業(yè)地址的特殊性方面作答,即靠近長江。第(2)問,可以從不同國家安全的角度分析,如資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態(tài)安全等。第(3)問,可以針對不同污染類型的防治,如大氣污染、水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分別分析如何預防硫黃渣不合理利用造成的各類污染。
這是一份遼寧省錦州市2023_2024學年高三地理下學期4月質量檢測試題含解析,共22頁。
這是一份安徽省2023_2024學年高三地理下學期3月聯(lián)考試卷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安徽省2023_2024學年高三地理下學期開學試題含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