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卷總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
一、選擇題(共30題,每小題2分,共60分)
1.在中國古代貨幣演進歷程中,“錢”開始取代“銖”成為“兩”以下的重量單位,此后銅錢大都以“通寶“元寶”命名,錢幣上不再標識重量。這一變化開始于()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答案】B
【解析】
【詳解】隋代仍使用五銖錢,唐初鑄行“開元通寶”錢,此后銅錢大都以“通寶”“元寶”命名,B項正確;隋朝在唐朝之前,宋代和明代在唐朝之后,排除ACD項。故選B項。
2.隨著商業(yè)發(fā)展,北宋時的益州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
A.田莊 B.草市 C.紙幣 D.會館
【答案】C
【解析】
【詳解】北宋益州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C正確;A是漢代的,排除;草市在魏晉時期就已經出現,排除B;D出現在明清時期,排除。
3.平遙票號在創(chuàng)立之后長達100多年的歷史中,以其雄厚的實力,一度執(zhí)全國金融之牛耳。其因素不包括
A.商業(yè)繁盛 B.敢為人先 C.誠信不欺 D.賈而好儒
【答案】D
【解析】
【詳解】賈而好儒是安徽徽商的特點,D符合題意,故選D;結合所學可知,平遙票號是山西晉商創(chuàng)立的商號,推動其發(fā)展的因素包括明清時期商業(yè)繁盛,晉商的敢為人先、誠信不欺的精神,故ABC三項均正確,不符合題意,排除。
4.宋元時期,主要依賴海路運出的中國物品是
A.瓷器 B.香料 C.棉布 D.白銀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瓷器從唐朝時期開始大量外銷,遠達歐洲、非洲,主要渠道包括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到了宋元時期,海上交通發(fā)達,陸上則因為宋朝未統(tǒng)一全國,陸上絲綢之路受阻,因此大量瓷器開始通過海上運出。因此A正確,BCD排除。
5.1865年,英國在香港開辦(),并在上海設立分行,隨后又在中國許多城市設立分支行。
A.發(fā)展銀行 B.鼎豐銀行 C.錢莊 D.匯豐銀行
【答案】D
【解析】
【詳解】1865年,英國在香港開辦匯豐銀行,并在上海設立分行,隨后又在中國許多城市設立分支行,D 項正確;ABC項不符合題意,排除ABC項。故選D項。
6.一位航海家在他的日記里記載,“我在1492年發(fā)現印度大陸以及大批島嶼......在此之后,我回到長勒提爾,見王上,而王上依據我的陳述,命令我進行第二次航行以求新的發(fā)現”。據此判斷,這位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答案】C
【解析】
【分析】
【詳解】根據所學可知,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了美洲,即西印度群島,故選C;1487年迪亞士發(fā)現好望角,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1517年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ABD時間不符合題意,排除。
【點睛】
7.西歐人在地中海和大西洋沿岸的長期航行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他們相信大地是球狀的,關于季風和洋流的知識豐富,航海中使用星盤定位,這為西歐人開辟新航路提供了必備的智力支持和技術條件,然而海上的艱難險阻并不曾減少半分,犧牲仍是巨大的。首個進行環(huán)球航行的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
【答案】D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487年迪亞士發(fā)現非洲南端的好望角,1497年達·伽馬到達印度,1492年哥倫布發(fā)現新大陸(美洲),1519年麥哲倫環(huán)球航行,故選D,排除ABC。
8.在世界海洋文明史上,如果說15、16世紀是西班牙葡萄牙的世紀,18世紀到二戰(zhàn)前夕是英國的時代的話,17世紀就其總體而言,可以說是荷蘭的世紀?!昂商m的世紀”主要依賴于()
A.新航路開辟 B.殖民擴張 C.商業(yè)貿易 D.工業(yè)革命
【答案】C
【解析】
【詳解】荷蘭在17世紀崛起成為海上馬車夫,主要是由于它的商業(yè)貿易非常發(fā)達,故選C;早期新航路開辟時期,崛起的應該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而不是荷蘭,排除A;殖民擴張是所有資本主義國家崛起的共同因素,不是荷蘭的主要依賴的方式,排除B;工業(yè)革命時期崛起的應該是英國,排除D。
9.20世紀70年代,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fā)展出現了不同程度的()
A.經濟繁榮的現象 B.“滯脹”現象
C.虛假繁榮 D.知識經濟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世紀70年代的世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20世紀70年代,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進入“滯脹危機”,B項正確;經濟繁榮是在二戰(zhàn)后到20世紀60年代末,排除A項;虛假繁榮是在20世紀30年代,排除C 項;知識經濟是在20世紀90年代出現的,排除D項。故選B項。
10.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發(fā)生多次轉移。其中,19世紀中后期,世界貿易中心位于()
A 荷蘭 B.英國 C.法國 D.美國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世紀中后期的英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世界貿易中心轉移,由地中海沿岸轉移到大西洋沿岸。19世紀中后期,隨著英國率先開始并完成工業(yè)革命,英國成為世界工廠和世界貿易中心,B項正確;“荷蘭、法國、美國”都與題意無關,排除ACD項。故選B項。
11.20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要特點是
A.注意發(fā)揮市場的作用 B.農輕重協(xié)調平衡發(fā)展
C.犧牲農業(yè)保證工業(yè)化的實現 D.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20世紀30年代,蘇聯(lián)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主要特點是形成了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故D項正確;蘇聯(lián)發(fā)展經濟排斥市場,社會主義建設中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造成農輕重比例失衡,A、B兩項不符合史實,故排除;C項本身正確,但不是主要特點,故排除。
【點睛】
12.不屬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組織()
A.關貿總協(xié)定 B.布雷頓森林會議成員國C.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D.世界銀行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二戰(zhàn)結束后初期,布雷頓森林體系不包括關貿總協(xié)定,A項符合題意,選擇A項;BCD項屬于布雷頓森林體系,不符合題意,排除BCD項。故選A項。
13.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城市,這反映了這一時期()
A.經濟重心南移 B.民族交往頻繁 C.商品經濟活躍 D.皇權高度集中
【答案】C
【解析】
【詳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受商品經濟發(fā)展的影響,明清時期,中國出現了數十座較大的城市,C項正確;南宋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就已經完成,排除A項;材料與民族之間的交往及皇權高度集中無關,排除BD項。故選C項。
14.福建土樓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在著名的承啟樓前有一副楹聯(lián):“一本所生,親疏不多,何須待分你我;共樓居住,出入相見,最易結重人倫”。下列制度與該聯(lián)所體現的文化內涵相關聯(lián)的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縣制 D.士族制
【答案】A
【解析】
【詳解】根據材料“一本所生,親疏不多”“人倫”可知,這副對聯(lián)體現了對血緣關系的重視,選項A正確;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選項B排除;郡縣制在行政管理中打破了按照血緣關系分配,選項C排除;選項D與題無關,排除。
15.西漢末年,強宗豪族就開始建筑塢堡。當時豪族地主的“大宅”不僅規(guī)模巨大,而且一般均具備相應的防御功能。嘉峪關魏晉墓出土了七幅“塢”的畫像磚,“塢”的四周畫有高墻厚壁,還有高層碉樓,有的塢壁上設有望樓。后來福建地區(qū)客家民居也具有上述北方塢堡的特點。這段論述意在強調塢堡建筑()
A.軍事防御功能的強大 B.結構風格的創(chuàng)新
C.文化遺產的重要價值 D.歷史傳承與變遷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推斷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西漢末年,強宗豪族就開始建筑塢堡”“有高層碉樓,有的塢壁上設有望樓”等信息可知,從西漢末年到魏晉時期塢堡從具備一定防御功能發(fā)展出高層碉樓和望樓,且塢堡特點被福建客家民居繼承,體現了塢堡建筑的傳承與變遷,D項正確;西漢和魏晉時期塢堡強調軍事功能,福建客家民居不強調這一功能,排除A項;新增高層碉樓依然是在主體建筑的基礎風格上增加,風格創(chuàng)新看不出來,排除B項;西漢和魏晉時期的塢堡不是多數已經消失,材料未涉及文化遺產的價值,排除C項。故選D項。
16.美國學者巴里·伯格多爾在其著作《1750-1890年的歐洲建筑》中寫道:巴黎......也配套建設了放射狀的新道路......超過165公里的新街道寬敞、筆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統(tǒng)、照明設備和新種植的樹木......私人建筑、公寓住宅增加了六倍。這反映出法國()
A.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緩慢 B.工業(yè)革命促進了人口增長
C.城市化新問題層出不窮 D.工業(yè)革命推動城市化發(fā)展
【答案】D
【解析】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近代(法國)。根據材料“1750-1890年”并結合巴黎基礎設施的建設情況可知,材料反映的是工業(yè)革命后巴黎的城市化發(fā)展進程,D項正確;據材料“新街道寬敞、筆直,并配有人行道、排水系統(tǒng)、照明設備和新種植的樹木”可知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慢,排除A項;材料僅涉及城市化過程中基礎設施的改進,沒有涉及人口數量的變化,排除B項;工業(yè)革命后,城市化的發(fā)展確實帶來了諸多新問題,但材料僅涉及城市化過程中基礎設施的改進,沒有明確指出工業(yè)革命后城市發(fā)展的問題,排除C項。故選D項。
17.中世紀基督教文化中黑夜代表“罪惡與危險”。但17-18世紀的西方城市里,以娛樂和社交活動為主的夜生活逐漸流行;18世紀中后期以來,勞動時間向夜晚不斷延伸。這一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思想解放的影響 B.教會勢力的衰落
C.照明條件的改善 D.資本主義的發(fā)展
【答案】D
【解析】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至近代(世界)。據本題材料“中世紀基督教文化中黑夜代表“罪惡與危險”“17-18世紀的西方城市里,以娛樂和社交活動為主的夜生活逐漸流行”“18世紀中后期以來,勞動時間向夜晚不斷延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歐洲人從中世紀的排斥黑夜到社交活動和勞動時間不斷地向夜晚延伸,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社會經濟的發(fā)展。18世紀中期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發(fā)起后,隨著資本的擴張,工廠大量出現以及商品經濟的發(fā)展,生產和消費活動不短向夜晚延伸,D項正確;思想解放與材料中西方對夜晚觀念的改變沒有直接必然的聯(lián)系,排除A項;材料只是提到西方人對黑夜認識的變化,這與教會勢力的衰落沒有必然聯(lián)系,排除B項;照明條件的改善是在黑夜中人們能夠從事娛樂、社交活動和勞動的客觀條件,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項。故選D項。
18.下表為1846-1905年英國建筑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情況統(tǒng)計。這體現了()
A.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 B.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展
C.列強侵略方式的轉變 D.中西文化交流的深入
【答案】A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本質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846-1905年(中國)。據本題表格材料可知,從1846年到1905年,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英國建筑師的數量在不斷地上漲,且分布呈現伴隨著列強侵略中國的進程,不斷深入中國內地和腹地特點,體現了不平等條約的陸續(xù)簽訂,晚清外交的不斷退讓,半殖民地化色彩日益濃厚,A項正確;英國建筑師在上海、漢口、天津、北京等四地的分布不能代表英國勢力范圍的擴展,且英國的勢力范圍主要在長江流域,排除B項;鴉片戰(zhàn)爭之后列強侵略方式主要是商品輸出,直到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列強侵略方式轉變?yōu)橘Y本輸出,排除C項;僅憑四地英國建筑師的分布,不能簡單得出中西文化交流深入的結論,排除D 項。故選A項。
19.海洋探險是人類活動的重要內容之一、首次橫渡地中海,開辟歐洲與非洲航線的是()
A.波利尼西亞人 B.腓尼基人 C.維京人 D.阿拉伯人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腓尼基人首次開辟了橫渡地中海的航線,B項正確;波利尼西亞人很早就在太平洋諸島活動,排除A 項;維京人在北大西洋和北海地區(qū)探險,排除C項;阿拉伯人在印度洋開展繁忙的海上貿易,排除D項。故選B項。
20.隋朝大運河的開鑿與元朝京杭大運河的疏通,其共同的主要原因是()
A.統(tǒng)一全國的政治需要
B.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物資北運需要
C.促進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
D.統(tǒng)治者拉攏南方士大夫階層
【答案】B
【解析】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隋朝至元朝時期的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隋煬帝開鑿大運河的核心目的是通過南北交通線(以洛陽為中心,連接涿郡和余杭)將江南的糧食、財富等資源輸送至北方政治中心,以鞏固統(tǒng)治。元代國家的經濟重心已經轉移到南方,政府的財富收入主要依賴于南方,所以為了把大量物資從南方運往北方,元朝政府重新開通了大運河。由此可見,共同原因是經濟重心南移,南方物資北運需要,B項正確;隋朝開鑿大運河開鑿和元朝疏通運河時全國已統(tǒng)一,排除A項;大運河的開通有利于促進南北方經濟文化交流,這是運河開通后的客觀結果,與題意不符,排除C項;拉攏南方士大夫階層并不是大運河開通或疏通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B項。
21.下列一組圖片是小明在進行研究性學習時查找。小明研究的領域和方向應為()
A.近代中國交通運輸工具的變遷 B.新中國通信事業(yè)的發(fā)展
C.改革開放后交通運輸的發(fā)展 D.新中國交通運輸的發(fā)展
【答案】D
【解析】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推斷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結合所學可知,中國高鐵的開通時間是2008年,青藏公路通車是在1954年通車的,1950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第一家航空公司,之后,中國航空業(yè)得到較快發(fā)展,因此材料中的高鐵、青藏鐵路及民航客機均是交通方面的且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交通運輸的發(fā)展成就,D項正確;中國高鐵的開通時間是2008年,此時處于現代中國,非近代,排除A項;材料是對交通領域成就的描述,非通信事業(yè),排除B項;青藏公路通車是在1954年通車的,此時處于改革開放之前,排除C項。故選D項。
以下是關于我國交通事業(yè)的建設成就。按照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中國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
②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滬嘉高速
③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
④中國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土耳其的伊安高鐵二期建成通車
A.③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①④②③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近現代(中國)。中國第一艘自行設計、建造的萬噸級遠洋貨輪-“東風號”時間是1960年;中國大陸第一條高速公路-上海滬嘉高速于1988年通車;中國第一條地鐵-北京地鐵在1969年通車;中國在海外承建的第一條高鐵-土耳其的伊安高鐵二期在2014年建成通車。根據以上分析可知,正確的排序是①③②④,C項正確;A、B、D三項排序有誤,排除。故選C項。
23.下列關于交通發(fā)展的表現,按時間先后排序正確的是()
①美國福特T型汽車開始量產②德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
③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④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③④②① D.②①③④
【答案】B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型選擇題。時空是近代世界。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美國福特T型汽車開始量產是在1908年;②德國建成世界上第一條高速公路是在1932年;③定期的國際航班在歐洲開通是在1919年;④中蘇民用航空股份公司成立是在1950年。結合上述分析可知正確排序是①③②④,B項符合題意;結合上述分析可知ACD項排序錯誤,排除。故選B項。
24.日本“東海道新干線”重塑了沿線城市的區(qū)位性能,推動了沿線城市向以服務業(yè)為主的第三產業(yè)發(fā)展。這條“新干線”屬于()
A.高速公路 B.海上航線 C.高速鐵路 D.航空線路
【答案】C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正向題。根據題干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的日本。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日本東海道新干線”不但是日本第一條高速鐵路路線,也是全球第一個投入商業(yè)營運的高速鐵路路線,C項正確;新干線”屬于高速鐵路,非高速公路、海上航線和航空線路,排除ABD項。故選C項。
25.它從宏觀角度論述了天、地、人之間的相互聯(lián)系,在黃老道家理論基礎上建立了中醫(yī)學的“陰陽五行說”“脈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養(yǎng)生學”等理論,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及治療的認識基礎。這部醫(yī)書是()
A.《黃帝內經》 B.《傷寒雜病論》 C.《千金方》 D.《本草綱目》
【答案】A
【解析】
【詳解】據本題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古代(中國)。根據材料及所學可知,《黃帝內經》以“陰陽五行說”解釋人體的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闡釋人與自然的有機聯(lián)系,
A項正確;《傷寒雜病論》提出辨證施治的思想,排除B項;《千金方》是綜合性臨床醫(yī)著,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C項;《本草綱目》被譽為東方藥物巨典,排除D項。故選A項。
26.2015年,屠呦呦因發(fā)明青蒿素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yī)學獎。青蒿素的發(fā)明借鑒了()
A.《溫疫論》 B.《傷寒雜病論》 C.《肘后備急方》 D.《黃帝內經》
【答案】C
【解析】
【詳解】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正向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東晉時期的中國。結合所學可知,青蒿素是治療瘧疾的特效藥,葛洪的《肘后備急方》有青蒿治療瘧疾的記載,C項正確;《溫疫論》是明末醫(yī)學家吳又可所撰的我國第一部溫疫病專著,對后世溫病學的形成與發(fā)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與青蒿素無關,排除A項;《傷寒雜病論》是東漢張仲景撰著,是中國第一部理法方藥完備、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古典醫(yī)學著作,與青蒿素無關,排除B項;《黃帝內經》約成書于戰(zhàn)國至秦漢時期,是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對后世中醫(yī)學理論的奠定有深遠的影響,與青蒿素無關,排除D項。故選C項。
27.在古代疫病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同時古人在疫病的防治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下列屬于古代疫病防治經驗的是()
①修建飲水道工程②發(fā)明針灸銅人③接種牛痘防天花④設立隔離機構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④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組合選擇題。時空是古代世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通過修建飲水道工程,可以改善飲用水的衛(wèi)生條件,減少因飲用不潔水源而導致疫病傳播的風險,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預防疫病,①符合題意;針灸銅人主要是用于針灸教學等用途,雖然針灸是中醫(yī)治療手段的一種,但針灸銅人并不是直接針對疫病防治而發(fā)明的,不屬于疫病防治經驗,②不符合題意;18世紀晚期,英國醫(yī)生詹納發(fā)明牛痘接種法,與題干時間不符,③不符合題意;當疫病發(fā)生時,將患者隔離在特定的場所,可以防止疫病的進一步傳播擴散,減少健康人群被感染的機會,是古代疫病防治的有效經驗,④符合題意。D項正確,排除ABC項。故選D項。
28.進入21世紀后,下列哪一項內容沒有被納入國家基本公共衛(wèi)生服務的范圍()
A.兒童和老年人健康教育 B.預防接種
C.藥品生產與管理 D.城鄉(xiāng)居民健康檔案管理
【答案】C
【解析】
【詳解】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反向題,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代中國。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藥品生產與管理屬于藥品監(jiān)管和醫(yī)療機構的藥事服務范疇,與題意無關,C符合題意;進入21世紀,我國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逐步完善。城鄉(xiāng)居民健康檔案管理、健康教育、預防接種、傳染病及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安全事件報告處理都被納入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體系,ABD項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排除ABD項。故選C項。
29.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醫(yī)藥事業(yè)煥發(fā)了新的生機。其中不包括()
A.以中西醫(yī)結合為方針 B.設立了中醫(yī)院與中醫(yī)院校
C.不斷開發(fā)中成藥制劑 D.提出藥食同源的醫(yī)學觀點
【答案】D
【解析】
【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根據題干設問詞,可知是反向題。根據材料關鍵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中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孫思邈是我國最早提出藥食同源理論的人,D項符合題意;以中西醫(yī)結合為方針、設立中醫(yī)院與中醫(yī)院校和不斷開發(fā)中成藥制劑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醫(yī)藥事業(yè)煥發(fā)了新的生機表現,ABC項不符合題意。故選D項。
30.現代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 主要內容包括
①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②醫(yī)療服務制度和藥品供應體系③醫(yī)療保障制度④養(yǎng)老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
【詳解】現代醫(yī)療衛(wèi)生體系的主要內容包括基本醫(yī)療衛(wèi)生制度、醫(yī)療服務制度、藥品供應體系與醫(yī)療保障制度等內容,養(yǎng)老制度不包含在列,因此A正確,BCD排除。故選A。
材料題(共2題,31題20分,32題20分,共40分)
3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萬里茶道”是17世紀至20世紀前期橫跨亞歐大陸的國際商道,是繼“絲綢之路”之后的
又一條重要國際大通道。17世紀,晉商販賣武夷茶,開始是派員到武夷山采辦茶葉,雇請人挑運過分水關,到江西省鉛山縣河口鎮(zhèn)(當時系江南大碼頭),裝船順信江下至鄱陽湖,再至漢口,溯江西上到漢水,由漢水到襄樊,由唐河到河南社旗鎮(zhèn)(今社旗縣,此處為晉商轉運茶之點),爾后用馬幫馱運北上,經洛陽,過黃河,越太行山,經山西晉城、長治,出祁縣后,就改換畜力大車北上太原、大同,至河北張家口(或歸化),再換駱駝至庫倫(今烏蘭巴托)、恰克圖,全程4760公里。茶道在俄羅斯境內繼續(xù)延伸,傳入中亞和歐洲其他國家,使茶葉之路延長到13000公里,成為名符其實的“萬里茶道”。
-摘編自陳榮兵《萬里茶道:聯(lián)通歐亞大陸的世紀動脈》
材料二16、17世紀,中國茶葉及飲茶習俗傳入俄羅斯,由于當時中俄兩國茶葉交易路途遙遠,運費很高,數量有限,茶葉在俄國的價格十分昂貴,這一時期茶葉成為俄國的奢侈品,大多為皇室、富商等上層階級消費。19世紀開始,隨著中俄茶葉貿易的頻繁往來,俄國茶葉價格降低,飲茶之風普及到各個階層。茶文化在俄國迅速發(fā)展,并普及各階層?,F在,俄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茶葉消費國,茶葉成為俄國人的生活必需品。在茶文化向俄國傳播的過程中,俄國人一方面吸收了中國茶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根據自身習俗發(fā)展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
-摘編自李田田《中國茶文化在俄國的傳播》
(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中俄“萬里茶道”開辟體現出的時代特征。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茶文化對俄國的影響。
【答案】(1)長途和大額貿易興盛:商業(yè)資本聚集,商人群體(商幫)實力雄厚;中外交往增多;“中學西傳”和“西學東漸”得到發(fā)展。
(2)促進了與中國的茶葉貿易;推動了飲茶之風的普及;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飲食習慣;吸收并發(fā)展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是特點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7世紀至20世紀前期。特征:依據材料“萬里茶道”是17世紀至20世紀前期橫跨亞歐大陸的國際商道”可知,長途和大額貿易興盛;依據材料信息可知“,萬里茶道”屬于長途貿易,非資金雄厚者不能經營,可以得出商業(yè)資本聚集,商人群體(商幫)實力雄厚;依據材料“萬里茶道是17世紀至20世紀前期橫跨亞歐大陸的國際商道,是繼絲綢之路'之后的又一條重要國際大通道”可知,增加一條國際商道,中外交往增多;依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中學西傳”和“西學東漸”得到發(fā)展,促進了中俄萬里茶道的發(fā)展。
【小問2詳解】
本題是評價類材料分析題。時空是16、17世紀。影響:依據材料“16、17世紀,中國茶葉及飲茶習俗傳入俄羅斯,由于當時中俄兩國茶葉交易路途遙遠,運費很高,數量有限,茶葉在俄國的價格十分昂貴”可知,中俄茶葉貿易,利潤巨大,吸引中國商人進行中俄茶葉國際貿易,促進了與中國的茶葉貿易;依據材料“19世紀開始,隨著中俄茶葉貿易的頻繁往來,俄國茶葉價格降低,飲茶之風普及到各個階層”可知,推動了飲茶之風的普及;依據材料俄國成為世界上第二大茶葉消費國,茶葉成為俄國人的生活必需品可知,一定程度上改變了飲食習慣;依據材料“在茶文化向俄國傳播的過程中,俄國人一方面吸收了中國茶文化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又根據自身習俗發(fā)展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可知,吸收并發(fā)展了獨具特色的茶文化。
32.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春秋戰(zhàn)國時期,在古車上安裝傘蓋的做法逐漸普及,膨大的圓形車蓋之下,是方形的車廂,正與“天圓地方”相吻合。轂是車輪中心的一段環(huán)形木,制轂的木材既要最堅,又須強度均勻。據《周禮·考工記》載,砍伐用于制轂的樹木之前,“必矩巨(標記)其陰陽以火養(yǎng)(炙養(yǎng))其陰,而齊諸其陽。”據同書載,“兵車之輪六尺有六寸,田車之輪六尺有三寸,乘車之輪六尺有六寸”??偟膩碚f,車輪都不能太高,太高則“人不能登也”。為防止乘車者墜車受傷,古車還設計了專門用來抓靠的“綏”。
-摘編自李然《先秦古車設計思想特征及現代應用》
材料二1931年,張學良撥款80萬元支持的東北民生工廠試制汽車成功,為中國制造汽車之始。不過,該車的核心部件如汽油機、輪胎、電氣設備等均系外購。九一八事變后,民生工廠被日本吞并。山西、湖南等地工廠也先后試制汽車成功,但都沒有下文。1936年,經國民政府實業(yè)部等部門商定,由中國農民銀行投資,成立中國汽車制造公司,引進德國奔馳公司技術,準備從裝配汽車發(fā)展到自制汽車。不久抗戰(zhàn)爆發(fā),該公司被迫搬到香港,最終也被日本掠奪。該公司共組裝過2000多輛柴油車。1937年后,國民政府還制定過另外幾項造車計劃,都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到1949年,中國仍不能完全自主地制造出一輛汽車。
-摘編自關云平《中國汽車工業(yè)的早期發(fā)展(1920-1978年)》
材料三2012年,國務院發(fā)布《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提出大力發(fā)展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2020年,又發(fā)布《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21-2035年)》,提出到2035年,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達958.7萬輛和949.5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國內銷量達829.2萬輛,同比增長33.5%,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工業(yè)重要增長點,產銷連續(xù)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第四季度,我國自主品牌比亞迪純電動汽車全球銷量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第一。
-摘編自張維佳《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xù)9年位居全球第一》等
根據材料一,概括先秦古車設計、制造所體現出的思想理念。
(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民國時期汽車制造業(yè)發(fā)展舉步維艱 原因。
(3)根據材料三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我國新能源汽車工業(yè)發(fā)展的意義。
【答案】(1)思想理念:天圓地方的哲學觀念;實用性和安全性兼顧;選材與工藝并重。
(2)原因:工業(yè)基礎薄弱,技術落后;侵略者的嚴重破壞;社會局勢動蕩,政權更迭頻繁,戰(zhàn)爭不斷。
(3)意義:推動汽車產業(yè)升級,提升了我國汽車產業(yè)在全球的競爭力;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有利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zhàn);提升了我國自主品牌在國際汽車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解析】
【小問1詳解】
本題是特點題。時空是先秦的中國。根據材料一“在E古車上安裝傘蓋的做法逐漸普及,膨大的圓形車蓋之下,是方形的車廂,正與“天圓地方'相吻合”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天圓地方的哲學觀念;根據材料一“轂是車輪中心的一段環(huán)形木,制轂的木材既要最堅,又須強度均勻?!迸c“必矩(標記)其陰陽以火養(yǎng)(炙養(yǎng))其陰,而齊諸其陽”可知,選材與工藝并重;根據材料一“為防止乘車者墜車受傷,古車還設計了專門用來抓靠的“綏。”與“總的來說,車輪都不能太高,太高則“人不能登也”。”可知,選材與工藝并重。
【小問2詳解】
本題是背景題。時空是近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二“不過,該車的核心部件如汽油機、輪胎、電氣設備等均系外購。”可知,工業(yè)基礎薄弱,技術落后;根據材料二“不久抗戰(zhàn)爆發(fā),該公司被迫搬到香港,最終也被日本掠奪?!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侵略者的嚴重破壞;根據材料二“九一八事變后,民生工廠被日本吞并?!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社會局勢動蕩,政權更迭頻繁,戰(zhàn)爭不斷。
【小問3詳解】
本題是影響題。時空是現代的中國。根據材料三“2012年,國務院發(fā)布《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發(fā)展規(guī)劃(2012-2020年)》,提出大力發(fā)展節(jié)能與新能源汽車。”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降低對環(huán)境的污染,有利于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挑戰(zhàn);根據材料三“2023年第四季度,我國自主品牌比亞迪純電動汽車全球銷量超過特斯拉成為全球第一?!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提升了我國自主品牌在國際汽車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根據材料三“新能源汽車的國內銷量達829.2萬輛,同比增33.5%,出口120.3萬輛,同比增長77.6%。新能源汽車成為我國汽車工業(yè)重要增長點,產銷連續(xù)9年位居全球第一?!苯Y合所學知識可知,推動汽車產業(yè)升級,提升了我國汽車產業(yè)在全球的競爭力。

相關試卷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9世紀封臣的效忠誓詞如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這是一份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共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9世紀封臣的效忠誓詞如下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

這是一份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解析版),共16頁。試卷主要包含了10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普寧市勤建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歷史試題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第一次月考歷史試題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