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學
注意事項:
1.考試時間:75分鐘,總分100分。
2.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號、考試科目涂寫在答題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
一、選擇題:本題共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1. 化學與生產(chǎn)、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腈綸織物可廣泛用作衣物和床上用品
B. 農(nóng)田使用銨態(tài)氮肥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氮肥被氧化
C. 維生素C、亞硝酸鈉均可作為食品添加劑中的營養(yǎng)強化劑
D. 在牙膏中添加氟化物可起到預防齲齒作用,原因是氟化物具有氧化性可殺菌
【答案】A
【解析】
【詳解】A.腈綸是?聚丙烯腈纖維的商品名稱,因為它具有類似羊毛的質(zhì)輕、手感柔軟、保暖性好等特點,腈綸織物可廣泛用作衣物和床上用品,A正確;
B.農(nóng)田使用銨態(tài)氨肥要深施覆土,以防止氮肥分解而不是防止氧化,B錯誤;
C.維生素C可作為食品添加劑中的營養(yǎng)強化劑;亞硝酸鈉則是一種常用的食品添加劑,主要用于肉類制品中作為護色劑和防腐劑,能夠增加肉類的鮮度并抑制微生物的生長。亞硝酸鈉不屬于營養(yǎng)強化劑,C錯誤;
D.在牙膏中添加氟化物可起到預防齲齒作用,原因在牙齒表面形成難溶性的Ca5(PO4)3F,達到防止齲齒的目的,與氟化物氧化性殺菌無關,D錯誤;
故選A。
2. 下列物質(zhì)分類組合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C
【解析】
【詳解】A.乙醇是化合物,水溶液和熔融狀態(tài)都不導電,是非電解質(zhì),膽礬是純凈物不是混合物,是兩性氧化物,A錯誤;
B.純堿是碳酸鈉,屬于鹽,液氯是液態(tài)的氯氣,是單質(zhì),不是混合物,是酸性氧化物,B錯誤;
C.燒堿是氫氧化鈉,屬于堿,水是電解質(zhì),膠體是混合物,屬于堿性氧化物,C正確;
D.和酸反應除了生成鹽和水,還有氧氣生成,不是堿性氧化物,D錯誤;
故選C。
3. 2024年6月,我國科研人員首次在月壤樣本中發(fā)現(xiàn)了天然石墨烯,是我國探月工程又一重大發(fā)現(xiàn),石墨烯是只有一個碳原子直徑厚度的單層石墨。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石墨烯與金剛石互為同素異形體
B. 石墨烯屬于有機物且易溶于水
C. 基態(tài)碳原子的電子排布式為
D. 石墨烯獨特的結(jié)構(gòu)使其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
【答案】B
【解析】
【詳解】A.石墨烯與金剛石是C元素形成的兩種單質(zhì),兩者互為同素異形體,A正確;
B.石墨烯是C元素形成的單質(zhì),不屬于有機化合物,B錯誤;
C.C為6號元素,電子排布式為,C正確;
D.石墨烯單層上有大π鍵,有能夠自由移動的電子,可以導電,且自由電子的運動實現(xiàn)了高效能的傳熱,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和導熱性,D正確;
故選B。
4. 下列化學用語或圖示表達正確的是
A. 空間填充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B. 溶液中的水合離子:
C. 的電子式:
D. 聚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
【答案】C
【解析】
【詳解】A.原子半徑:Cl>C>H,因此該模型可表示甲烷,但不能表示四氯化碳,故A錯誤;
B.溶液中存在水合鈉離子和水合氯離子,水分子中存在O-H極性鍵,O帶部分負電荷、H帶部分正電荷,氯離子半徑大于鈉離子,氯離子帶負電荷,鈉離子帶正電荷,則水合鈉離子中吸引的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端、水合氯離子中氯離子吸引的是水分子中的氫原子端,圖中顯示的錯誤有:鈉離子半徑大于氯離子、鈉離子吸引了氫原子、氯離子吸引了氧原子,故B錯誤;
C.的結(jié)構(gòu)式和電子式依次為H-O-Cl、,故C正確;
D.聚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故D錯誤;
故選C。
5. 設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為
B. 明礬凈水時,的形成的膠粒的數(shù)目為
C. 晶體中含有的硅氧鍵數(shù)目為
D. 一定條件下,與充分反應,生成的分子數(shù)目小于
【答案】D
【解析】
【詳解】A.一個含有10個電子,中含有10ml電子,即電子數(shù)為,A錯誤;
B.未給出溶液體積,且膠粒是許多的集合體,故不能確定膠粒的數(shù)目,B錯誤;
C.一個形成4條硅氧鍵,故晶體中含有的硅氧鍵數(shù)目為,C錯誤;
D.二氧化硫和氧氣生成三氧化硫是可逆反應,故一定條件下,與充分反應,生成的分子數(shù)目小于,D正確;
故選D。
6. 《禮記·內(nèi)則》記載:“冠帶垢,和灰請漱;衣裳垢,和灰請浣?!惫湃讼礈煲律压趲?,所用的就是草木灰(主要成分是)浸泡的溶液。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是強堿弱酸鹽,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堿性
B. 中陰離子的空間結(jié)構(gòu)為平面三角形
C. 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體,與均增大
D. 在溶液中存在:
【答案】C
【解析】
【詳解】A.是強堿弱酸鹽,在溶液中發(fā)生水解反應使溶液顯堿性,第一步水解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H2O+OH-,故A正確;
B.中心原子孤電子對數(shù)=、價層電子對數(shù)=3+0=3,故為sp2雜化、空間構(gòu)型為平面正三角形,故B正確;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體,增大,氫氧根濃度增大,水解平衡+H2O+OH-左移,減小,故C錯誤;
D.在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故D正確;
故答案為C。
7. 以為原料可以與環(huán)氧丙烷等共聚形成高分子材料——脂肪族聚碳酸酯(),合成方程式如下。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分子是只含極性鍵的非極性分子
B. 的同分異構(gòu)體中能與反應的只有一種
C. 分子中有2個手性碳原子
D. 可發(fā)生降解
【答案】B
【解析】
【詳解】A.分子的結(jié)構(gòu)式為O=C=O,只含有極性鍵,且正負中心重合,是非極性分子,A正確;
B.同分異構(gòu)體中能與反應的有CH2=CH-CH2OH和2種,B錯誤;
C.分子中有2個手性碳原子,C正確;
D.中含有酯基,可發(fā)生降解,D正確;
答案選B。
8. 下列實驗裝置(部分夾持裝置略)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A
【解析】
【詳解】A.濃氨水和CaO固體反應生成NH3,NH3的密度比空氣小,采用向下排空氣法收集,A正確;
B.具有氧化性,能夠和濃硫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不能用濃硫酸干燥,B錯誤;
C.乙醇在濃硫酸的催化下發(fā)生消去反應生成乙烯,乙酸不能發(fā)生消去反應制備乙烯,C錯誤;
D.加熱 AlCl3溶液,會促進Al3+水解,生成的鹽酸易揮發(fā),加熱蒸干得不到無水AlCl3固體,應在HCl氣流中加熱制備無水 AlCl3固體,D錯誤;
故選A。
9. 下列事實對應的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制備84消毒液:
B. 用醋酸和淀粉溶液檢驗加碘鹽中的:
C. 溶液與少量溶液混合:
D. 盛放溶液的試劑瓶不能用玻璃塞:
【答案】D
【解析】
【詳解】A.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為NaClO,與氫氧化鈉溶液反應制備84消毒液:,A錯誤;
B.醋酸為弱酸,不可拆,離子方程式為:,B錯誤;
C.溶液與少量溶液混合,氫氧化鋇完全反應,離子方程式為:,C錯誤;
D.玻璃的主要成分中含SiO2,SiO2能與NaOH反應生成硅酸鈉和水,離子方程式正確,D正確;
故選D。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X、Z同主族,Y元素在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其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與W原子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相等。四種元素能組成如圖所示化合物,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原子半徑:
B. 四種元素中,最高價含氧酸酸性最強的為Y
C. 簡單氣態(tài)氫化物的沸點:
D 第一電離能: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題干信息可知,W、X、Y、Z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X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3倍,X的電子排布為1s22s22p4,X為O元素,X、Z同主族,Z為S元素,Y元素在周期表中非金屬性最強,Y為F元素,W原子的核外電子總數(shù)與F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則W為N元素,據(jù)此分析解題。
【詳解】A.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向右,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原子半徑逐漸增大,則原子半徑:,A錯誤;
B.Y為F元素,沒有最高價含氧酸,B錯誤;
C.H2O和HF中含有氫鍵,沸點比H2S高,且HF分子間氫鍵的強度高于H2O,則沸點:H2O>HF>H2S,C正確;
D.同周期主族元素從左到右,第一電離能總體上呈增大趨勢,但N的2p軌道處于半充滿狀態(tài),第一電離能大于O,則第一電離能:F>N>O,D錯誤;
故選C。
11. 下列實驗中,實驗操作、現(xiàn)象和結(jié)論或解釋均正確的是
A. AB. BC. CD. D
【答案】D
【解析】
【詳解】A.想要驗證纖維素的水解產(chǎn)物,應當?shù)渭酉×蛩幔瑵饬蛩釙姑撝廾撍?,并且水解后應先加NaOH將溶液調(diào)至堿性再加懸濁液,A錯誤;
B.苯環(huán)連接的甲基也能被高錳酸鉀氧化使其褪色,因此不能說明羥基存在,B錯誤;
C.對于反應前后氣態(tài)物質(zhì)系數(shù)相等的反應,壓強不影響平衡,顏色變深是因為容器體積變小,增大,C錯誤;
D.配合物向生成更穩(wěn)定的配合物轉(zhuǎn)化,所以NH3和H2O與Cu2+的配位能力:NH3>H2O,D正確;
故選D。
12. 近期,科學家發(fā)現(xiàn)酞菁鈷()與碳納米管()復合()電催化可轉(zhuǎn)化為,機理路徑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和分子中的碳原子均為雜化
B. 作為催化劑參與反應,反應過程中的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
C. 過程的總反應為
D. 電催化過程中涉及極性鍵與非極性鍵的斷裂與生成
【答案】C
【解析】
【詳解】A.分子中中心碳原子孤電子對數(shù)、價層電子對數(shù)=2+0=2, sp雜化,分子中的碳原子形成4個鍵、為雜化,故A錯誤;
B.作為催化劑參與反應, 在+CO2+e-=反應中,中C有4個單鍵,中C有5個單鍵,則反應過程中的化合價發(fā)生變化,故B錯誤;
C.由圖可知,依次發(fā)生+CO2+e-=、、、、、、,該過程中為中間產(chǎn)物, 二氧化碳、水是反應物,也提供一個水分子,則總反應為二氧化碳和水得電子轉(zhuǎn)變?yōu)榧状?,總反應為,故C正確;
D.結(jié)合選項C可知,電催化過程中涉及極性鍵斷裂與生成,但沒有非極性鍵的斷裂與形成,故D錯誤;
選C。
13. 2024年我國科學家開發(fā)了一種質(zhì)子交換膜()系統(tǒng),可在催化劑(源自廢鉛酸電池)上將二氧化碳還原為甲酸,其電解原理如圖1所示。同時減少碳酸鹽沉淀的生成,有望高效實現(xiàn)向甲酸的轉(zhuǎn)化,轉(zhuǎn)化過程中的與電極電勢關系如圖2所示。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 多孔層可以增大氣體與催化劑的接觸面積,有利于反應
B. 外電路每轉(zhuǎn)移電子,有的自右側(cè)經(jīng)過質(zhì)子交換膜到左側(cè)
C. 在的條件下,可發(fā)生
D. 時,可生成碳酸鹽沉淀,不利于甲酸的生成
【答案】B
【解析】
【詳解】A.多孔材料具有許多微小的孔隙,這些孔隙可以增加催化劑與反應氣體的接觸面積,使得反應物分子更容易與催化劑活性位點接觸,從而提高反應速率,有利于反應進行,A正確;
B.由圖可知,在正極得到電子生成,右側(cè)為正極,左側(cè)為負極,原電池中陽離子向正極移動,外電路每轉(zhuǎn)移電子,有的自左側(cè)經(jīng)過質(zhì)子交換膜到右側(cè),B錯誤;
C.由圖2可知,在正極得到電子生成了,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和電荷守恒配平電極方程式為:,C正確;
D.由圖2可知,時,在正極得到電子生成了,可生成碳酸鹽沉淀,不利于甲酸的生成,D正確;
故選B。
14. 下,和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如下圖所示。某實驗小組以為指示劑,用標準溶液分別滴定含水樣、含水樣。已知:Ⅰ.為磚紅色沉淀;
Ⅱ.相同條件下溶解度大于;
Ⅲ.時,;
Ⅳ.。
(X代表或子)。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 曲線③為沉淀溶解平衡曲線
B.
C. 滴定達終點時,溶液中
D. 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
【答案】BC
【解析】
【分析】由于AgCl、AgBr中陰、陽離子均為1:1,則兩者圖像平行,且相同條件下AgCl溶解度大于AgBr,即Ksp(AgCl)>Ksp(AgBr),所以曲線①表示Ag2CrO4,曲線②表示AgCl,曲線③表示AgBr。
【詳解】A.根據(jù)分析可知,曲線③表示AgBr沉淀溶解平衡曲線,A正確;
B.a(chǎn)點pAg=2,pX=7.7,則c(Ag+)=10-2ml/L,c()=c(Cl-)=10-7.7ml/L,則Ksp(AgCl)=10-9.7,Ksp(Ag2CrO4)=10-2×10-2×10-7.7=10-11.7,則,B錯誤;
C.根據(jù)b點坐標可知,Ksp(AgBr)=10-12.2,滴定Br-達終點時,溶液中同時存在AgBr、Ag2CrO4沉淀,則溶液中10-0.5c(Ag+),C錯誤;
D.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10-5.2,D正確;
故答案選BC。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8分。
15. 硫酸亞鐵銨為淺綠色晶體,易溶于水,難溶于酒精,在工業(yè)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可用于制造染料、肥料、水處理劑、催化劑等。其制備原理為:
;
。
實驗步驟:
Ⅰ.稱取廢鐵屑,放入小燒杯中,加入溶液。小火加熱約后,用下圖傾析法分離出固體,再用蒸餾水把鐵屑沖洗潔凈,備用。
Ⅱ.往盛有潔凈鐵屑的小燒杯中加入溶液,再加入炭黑,于水浴中加熱至不再有氣體生成,趁熱過濾(如下圖所示),收集濾液和洗滌液。
Ⅲ.向所得溶液中加入,再加入2滴溶液,經(jīng)一系列操作后得到淺綠色晶體,稱重得到產(chǎn)品。
請回答下列問題:
(1)硫酸亞鐵銨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
(2)步驟Ⅰ中加入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下圖中玻璃棒的作用為_______。
(3)步驟Ⅱ中加入炭黑后可觀察到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明顯加快,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
(4)步驟Ⅱ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_______。
(5)已知三種鹽的溶解度()。
步驟III中從溶液中得到,要經(jīng)過一系列操作包括_______、_______過濾、洗滌、干燥。洗滌時最好選用_______(填標號)作洗滌劑。
a.熱水 b.冷水 c.乙醇
(6)在潮濕的空氣中易被氧化為,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
(7)為測定所得產(chǎn)品的純度,現(xiàn)取產(chǎn)品溶于適量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溶液,待冷卻后稀釋至。取該溶液于錐形瓶中,用酸性高錳酸鉀溶液滴定,達滴定終點時記錄消耗高錳酸鉀溶液的體積為,則產(chǎn)品中的純度為_______(用含a、c、V的式子表示)。
【答案】(1)第四周期Ⅷ族
(2) ①. 除去廢鐵屑表面油污 ②. 引流
(3)炭黑對反應有催化作用
(4)防止晶體析出
(5) ① 蒸發(fā)濃縮 ②. 降溫結(jié)晶 ③. c
(6)
(7)
【解析】
【分析】步驟Ⅰ中加入溶液加熱,目的是除去廢鐵屑表面的油污,用傾析法分離出固體,再用蒸餾水把鐵屑沖洗潔凈;步驟Ⅱ中潔凈的鐵屑和溶液反應生成和氫氣,炭黑在其中作催化劑,加快反應速率;步驟III中溶液與硫酸銨溶液反應得到。
【小問1詳解】
鐵是26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四周期Ⅷ族。
【小問2詳解】
廢鐵屑表面含有少量油污,碳酸鈉溶液顯堿性,在堿性條件下,廢鐵屑表面油污發(fā)生水解,因此步驟Ⅰ中加入溶液的作用是除去廢鐵屑表面油污;傾析法中玻璃棒的作用為引流。
【小問3詳解】
由制備原理可知,炭黑不參與反應,步驟Ⅱ中加入炭黑后可觀察到產(chǎn)生氣泡的速率明顯加快,可能的原因是炭黑對反應有催化作用。
【小問4詳解】
的溶解度隨溫度降低而減小,因此步驟Ⅱ中趁熱過濾的目的是防止晶體析出。
【小問5詳解】
從表中可以看出硫酸亞鐵銨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升高,要從溶液中得到硫酸亞鐵銨晶體,需要經(jīng)過蒸發(fā)濃縮、降溫結(jié)晶,然后過濾、洗滌并干燥;選用乙醇洗滌可以減少硫酸亞鐵銨的溶解,同時由于乙醇易揮發(fā),得到的產(chǎn)品更易于干燥。
【小問6詳解】
在潮濕的環(huán)境中與氧氣反應生成,則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小問7詳解】
溶解后與酸性高錳酸鉀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根據(jù)關系式得到待測液中Fe2+的物質(zhì)的量為,故產(chǎn)品中的純度為。
16. 鋰離子電池是新能源重要組成部分,廢棄鋰離子電池的回收利用不僅可以保護環(huán)境、節(jié)約資源,還可以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效益,對工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非常重要。利用對廢棄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進行氯化處理并再生的一種工藝流程如圖所示。
已知:?;卮鹣铝袉栴}:
(1)中元素的價態(tài)是_______。
(2)“燒渣”是和的混合物,則氯化焙燒過程中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奥然簾焙笫S嗟膽瘸?,否則水浸時會產(chǎn)生大量煙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為_____。
(3)若“沉鈷”的控制為10.0,則溶液中濃度為_______。
(4)“焙燒”過程中固體殘留率(固體殘留率=)隨溫度的變化如下圖所示。為了獲得純凈的,則該步驟應該控制的溫度為_______(填標號)。
A. B. C. D. 以上
(5)鈷的氫氧化物加熱至時可以完全脫水,所得產(chǎn)物可用于合成鈦酸鈷。鈦酸鈷的晶胞結(jié)構(gòu)如下圖所示,則該晶體化學式為_______。
(6)是鈷的一種配合物,含該配合物的溶液與足量溶液能生成_______,該配合物中的配位數(shù)為_______。
【答案】(1)+3 (2) ①. ②.
(3) (4)B
(5)CTiO3 (6) ①. 2 ②. 6
【解析】
【分析】由流程和題中信息可知,LiCO2粗品與SiCl4在500℃焙燒時生成氧氣和燒渣,燒渣是LiCl、CCl2和SiO2的混合物;燒渣經(jīng)水浸、過濾后得濾液和濾渣1,濾渣1的主要成分是SiO2;濾液用氫氧化鈉溶液沉鈷,過濾后得濾渣主要成分為C(OH)2和濾液主要溶質(zhì)為LiCl;濾渣置于空氣中在850℃煅燒得到C3O4;濾液經(jīng)碳酸鈉溶液沉鋰,得到為Li2CO3;C3O4和Li2CO3通入空氣煅燒生成LiCO2;
【小問1詳解】
LiCO2中Li為+1價,O為-2價,則C為+3價;
【小問2詳解】
LiCO2粗品與SiCl4在500℃焙燒時生成氧氣和燒渣,燒渣是LiCl、CCl2和SiO2的混合物,同時生成O2,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和原子守恒配平反應為:;水解時會產(chǎn)生大量煙霧,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其原因為;
【小問3詳解】
“沉鈷”的控制為10.0,則c(OH-)=1×10-4ml/L,則溶液中c()==;
【小問4詳解】
C(OH)2于空氣中煅燒得到C3O4,由C元素守恒可知3C(OH)2~ C3O4,此時固體殘留率=86.38%,結(jié)合圖可知,該步驟應該控制的溫度為500-800℃;故選B;
【小問5詳解】
根據(jù)均攤法,晶胞中含Ti個數(shù)為,含O個數(shù)為,C的個數(shù)為1,化學式為CTiO3;
【小問6詳解】
1ml配合物是由1ml和2mlCl-構(gòu)成,加入足量溶液能生成2;該配合物中的配體為4個NH3、1個H2O、1個Cl-,則配位數(shù)為6。
17. 乙烯是一種用途廣泛的有機化工原料,在現(xiàn)代石油和化學工業(yè)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由乙烷制乙烯的研究備受關注?;卮鹣铝袉栴}:
(1)氧化脫氫反應:
;
。
①計算反應的_____,該反應在_____(填“高溫”“低溫”或“任何溫度”)能自發(fā)進行。
②我國學者結(jié)合實驗與計算機模擬結(jié)果,研究了不同催化劑下乙烷脫氫階段反應進程如下圖所示(吸附在催化劑表面的粒子用*標注,表示過渡態(tài))。
上圖中代表催化性能較好的催化劑的反應歷程是_____(選填“c”或“d”),其判斷依據(jù)是_______。
(2)乙烷直接脫氫制乙烯的過程中,可能發(fā)生多個反應:
i ;
ii ;
iii 。
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對數(shù)值()與溫度的倒數(shù)的關系如下圖。
①_______0(填“>”“ ②. 0.067或 ③. 一定溫度下,當總壓恒定時,增加水蒸氣與乙烷的進料比,相等于減小壓強,反應i平衡正向移動 ④. 反應溫度太低,反應速率太慢,乙烷裂解制乙烯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K太小,乙烷轉(zhuǎn)化率太低;反應溫度太高,副反應增多,容易產(chǎn)生積碳
【解析】
【小問1詳解】
①已知:I. ΔH1=-209.8kJ?ml-1,IIΔH2=178.1kJ?ml-1,根據(jù)蓋斯定律:I-II×2計算反應的ΔH3=-209.8kJ?ml-1-178.1kJ?ml-1×2=-566kJ/ml,是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ΔS
這是一份2025屆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聯(lián)盟(許洛平)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學XPLpdf、25學年高三一模化學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2025屆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聯(lián)盟(許洛平)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質(zhì)量檢測(一模)化學試題(含答案),文件包含化學XPLpdf、25學年高三一?;瘜W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6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河南省豫西北教研聯(lián)盟(許洛平)2024~2025學年高三(上)一?;瘜W試卷(含答案),共15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