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考生注意:
1.自備科學計算器等參加考試,考試期間嚴格遵守考試紀律,聽從監(jiān)考員指揮,杜絕作弊。
2. 選擇題如無說明,則為單選,不定項題則有1~2個正確選項。
3. 請將答案作答在答題紙上,作答在試卷上一律不予評分。
4. 試卷共5頁,答題紙共4頁。
5. 本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K-39 F-19 Mg-24 O-16 Cl-35.5 S-32 Zn-65
一、純堿與小蘇打。
1. Na2CO3可用于紡織、制肥皂、造紙、制玻璃等,NaHCO3可用于制藥、焙制糕點等,兩者都是白色固體;某實驗小組通過以下實驗來探究Na2CO3和NaHCO3兩種物質(zhì)的性質(zhì)。稱取兩種固體各2g,分別放入兩個小燒杯中,再各滴加10mL蒸餾水,振蕩,測量溫度變化;待固體充分溶解,并恢復至室溫后,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試液。
(1)發(fā)現(xiàn)Na2CO3固體完全溶解,而NaHCO3固體有剩余,由此得到結論:_______。
(2)同學們在兩燒杯中還觀察到了其它現(xiàn)象。其中盛放Na2CO3的燒杯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_________。
【答案】(1)同溫度下,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
(2)溶液溫度升高,無色溶液變紅色
【解析】
【分析】稱取Na2CO3和NaHCO3兩種固體各2g,分別放入兩個小燒杯中,再各滴加10mL蒸餾水,振蕩,測量溫度:Na2CO3溶于水放熱,NaHCO3溶于水吸熱;向所得溶液中各滴加2滴酚酞試液,兩份溶液都變紅,但Na2CO3溶液的紅色更深。
【小問1詳解】
實驗發(fā)現(xiàn),Na2CO3固體完全溶解,而NaHCO3固體有剩余,固體都是2g,水都是10mL,水的質(zhì)量相同,則二者的溶解度有差異,由此得到結論:同溫度下,Na2CO3溶解度大于NaHCO3。
【小問2詳解】
由分析可知,盛放Na2CO3的燒杯中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為:溶液溫度升高,無色溶液變紅色。
【點睛】碳酸鈉與鹽酸反應放熱,而碳酸氫鈉與鹽酸反應吸熱。
2. “套管實驗”的實驗裝置如下圖所示。
(1)整個實驗過程中,能觀察到燒杯B中的現(xiàn)象是_______。
(2)寫出實驗過程中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
(3)該實驗可證明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_______(選填“強于”“弱于”或“等于”)Na2CO3;證明熱穩(wěn)定性的實驗裝置中,能否將NaHCO3、Na2CO3的位置互換?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
【答案】(1)有氣泡產(chǎn)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
(3) ①. 弱于 ②. 不能
【解析】
【分析】做套管實驗時,外管直接與酒精燈外焰接觸,外管溫度高于內(nèi)管。外管內(nèi)放入Na2CO3,內(nèi)管內(nèi)放入NaHCO3,雖然內(nèi)管溫度低于外管,但NaHCO3仍會發(fā)生分解,從而說明Na2CO3的熱穩(wěn)定性高于NaHCO3。
【小問1詳解】
燒杯B連接內(nèi)管,NaHCO3受熱分解,生成Na2CO3、CO2氣體等,CO2通入石灰水中,使石灰水變渾濁,所以整個實驗過程中,能觀察到燒杯B中的現(xiàn)象是:有氣泡產(chǎn)生,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小問2詳解】
實驗過程中試管中,NaHCO3受熱分解,生成Na2CO3、CO2氣體等,依據(jù)質(zhì)量守恒,可得出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小問3詳解】
溫度高的外管中Na2CO3未分解,而溫度低的內(nèi)管中NaHCO3分解,該實驗可證明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弱于Na2CO3;若將NaHCO3放在外管,溫度高的外管NaHCO3分解,溫度低的內(nèi)管Na2CO3不分解,則不能說明NaHCO3的熱穩(wěn)定性比Na2CO3弱,所以證明熱穩(wěn)定性的實驗裝置中,不能將NaHCO3、Na2CO3的位置互換。
【點睛】“套管實驗”常用于比較兩種固體的熱穩(wěn)定性大小。
3. 下列選項中能用來鑒別Na2CO3和NaHCO3兩種白色固體的試劑有_______。
A.無色酚酞試液 B.Ca(OH)2溶液 C.稀鹽酸
【答案】AC
【解析】
【分析】稱取一定質(zhì)量的Na2CO3和NaHCO3兩份固體,配制相同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兩份溶液。
【詳解】A.取相同體積的兩份溶液放入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2~3滴無色酚酞試液,紅色深的溶液為Na2CO3溶液,紅色淺的溶液為NaHCO3溶液,A符合題意;
B.取相同體積的兩份溶液分別放入兩支試管內(nèi),各滴入幾滴Ca(OH)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無法區(qū)分兩種物質(zhì),B不符合題意;
C.取相同體積的兩份溶液放入兩支試管中,分別滴加稀鹽酸,若立即產(chǎn)生氣泡,該溶液為NaHCO3溶液,若起初無氣泡,后來產(chǎn)生氣泡,則該溶液為Na2CO3溶液,C符合題意;
故選AC。
4. 某樣品溶液有Na2CO3和NaHCO3兩種溶質(zhì),小張同學通過樣品溶液與稀鹽酸反應得到的體積進行計算,加入稀鹽酸的體積與標準狀況下產(chǎn)生氣體體積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1)AB段化學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
(2)稀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____;樣品中和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____。
【答案】(1)
(2) ①. ②. 1:1
【解析】
【分析】樣品溶液有Na2CO3和NaHCO3兩種溶質(zhì),加入鹽酸,碳酸鈉首先反應生成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和鹽酸進一步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
【小問1詳解】
由分析,A-B段碳酸氫鈉和鹽酸進一步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反應為;
【小問2詳解】
結合反應,則稀鹽酸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為;加入鹽酸,碳酸鈉首先反應生成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和鹽酸進一步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結合圖像,樣品中和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50:(150-50-50)=1:1。
二、合成氨工業(yè)。
5. 氨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材料,合成氨工業(yè)也是人工固氮的主要方式,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氨氣的電子式為____;工業(yè)制備氨氣在氨合成塔中進行,在進入合成塔之前,需要對原料氣凈化,該操作的目的是____,寫出合成階段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該反應屬于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反應,因此工業(yè)生產(chǎn)的過程中常常會用到熱交換器,簡述熱交換器的作用:____。
【答案】 ①. ②. 防止催化劑中毒 ③. ④. 放熱 ⑤. 充分利用余熱,節(jié)約能源
【解析】
【詳解】氨氣的分子式為NH3,N原子與H原子間以單鍵相連,另外,N原子的最外層還有1個孤電子對,則電子式為;生產(chǎn)合成氨的原料氣中,混有能引起催化劑活性降低或活性喪失的物質(zhì),在進入合成塔之前,需要對原料氣凈化,該操作的目的是:防止催化劑中毒。合成階段,N2、H2在高溫、高壓、催化劑作用下合成NH3,依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和質(zhì)量守恒,可得出涉及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該反應過程中放出熱量,則屬于放熱反應。工業(yè)生產(chǎn)的過程中常常會用到熱交換器,以預熱原料氣,同時降低氨氣的溫度,有利于氨的分離,則熱交換器的作用:充分利用余熱,節(jié)約能源。
6. 在一個恒容的密閉容器中模擬工業(yè)合成氨的反應,下列說法中能確定該反應已經(jīng)達到化學平衡的
A. 2V正(NH3) =V逆(N2)B. 容器內(nèi)氣體的密度不變
C. 容器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zhì)量不變D. 斷裂6mlN-H鍵,同時生成3ml H-H鍵
【答案】C
【解析】
【詳解】A.反應速率比等于系數(shù)比,2V正(NH3) =V逆(N2)則正逆反應速率不相同,沒有平衡,A錯誤;
B.容器體積和氣體質(zhì)量始終不變,則混合氣體的密度始終不變,因此不能說明反應已達平衡,B錯誤;
C.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zhì)量,氣體質(zhì)量不變,但是氣體的總物質(zhì)的量隨反應進行而改變,所以M會發(fā)生改變,當M不變時,反應達到平衡,C正確;
D.斷裂6mlN-H鍵,同時生成3ml H-H鍵,描述的都是逆反應,不能說明達到平衡,D錯誤;
故選C。
7. 對于合成氨工業(yè)的反應:要使反應物盡可能快的轉化為氨氣,可采用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要使反應物盡可能多的轉化為氨氣,可采用的反應條件是_______(本小問兩空均選填字母)。
A.較高溫度 B.較低溫度 C.較高壓強 D.較低壓強 E.使用合適的催化劑
【答案】 ①. ACE ②. BC
【解析】
【詳解】對于“使反應物盡可能快的轉化為氨氣”,考慮反應速率的問題。溫度方面:較高溫度能加快反應速率,所以A選項正確,B選項錯誤。壓強方面:較高壓強能加快反應速率,C選項正確,D選項錯誤。合適的催化劑能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使更多分子成為活化分子,大大加快反應速率,E選項正確,所以選ACE。
對于“使反應物盡可能多的轉化為氨氣”,考慮化學平衡移動的問題。合成氨反應是放熱反應且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降低溫度,平衡向放熱方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生成更多氨氣,所以B選項正確。增大壓強,平衡向氣體體積減小的方向(正反應方向)移動,有利于生成更多氨氣,所以C選項正確;故選BC。
8. 如圖為合成氨工業(yè)反應速率(ν)與時間(t)關系的示意圖,由圖判斷,在t1時刻曲線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改變______條件后,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百分含量_______(選填“增大”、“減小”、“不變”)。
A.增大N2的濃度 B.擴大容器體積 C.加入催化劑 D.升高溫度
【答案】 ①. C ②. 不變
【解析】
【詳解】由圖像可得,t1時刻,正逆反應速率同等程度的增大,則改變的條件為催化劑,催化劑只改變化學反應速率,對化學平衡無影響;因平衡未發(fā)生移動,所以平衡混合物中NH3的百分含量不變;
故答案為:C 不變
9. 工業(yè)合成氨的簡要流程圖如下:
同學們發(fā)現(xiàn):該流程設計得很巧妙,除了溫度壓強等因素外,至少有兩處操作可以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第一處:_______;第二處:_______。
【答案】 ①. 氫氣與氮氣可以循環(huán)使用 ②. 分離出液氨,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了原料的轉化率
【解析】
【詳解】原料氣凈化后進入合成塔,氫氣和氮氣催化反應生成氨氣,分離出液氨,平衡正向移動,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氫氣與氮氣的循環(huán)使用,也可以提高原料利用率;
故答案為:氫氣與氮氣可以循環(huán)使用、分離出液氨,平衡正向移動,提高了原料的轉化率。
10. 某合成氨工廠現(xiàn)有硝酸銨、氯化銨和硫酸銨的混合溶液,取樣VL,將樣品溶液分成兩等分:一份溶液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共熱,共產(chǎn)生氨氣Aml;另一份溶液中慢慢滴入Cml/L的氯化鋇溶液BL,溶液中恰好全部沉淀;將沉淀過濾后,在濾液中繼續(xù)滴入硝酸銀溶液至過量,又產(chǎn)生Dml沉淀。則原混合溶液中,氯化銨的濃度為_______ml/L,硝酸銨的濃度為_______ml/L。(用含有字母的代數(shù)式表示)
【答案】 ①. ②.
【解析】
【詳解】一份溶液與足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共熱,共產(chǎn)生氨氣Aml,,則銨離子為Aml;另一份溶液中慢慢滴入Cml/L的氯化鋇溶液BL,氯化鋇中氯離子為2BCml,溶液中恰好全部沉淀,,則硫酸根離子為Cml/L×BL=BCml;沉淀過濾后,在濾液中繼續(xù)滴入硝酸銀溶液至過量,又產(chǎn)生Dml沉淀,,則一份原溶液中氯離子為Dml- 2BCml;氯化銨的濃度為;結合電荷守恒,一份溶液中硝酸根離子為Aml-(Dml- 2BCml)-2×BCml=Aml-Dml,硝酸銨的濃度為。
11. 最新“人工固氮”的研究報道: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在催化劑表面能與水發(fā)生反應:_______。(填化學方程式),與合成氨工業(yè)相比,新研究的固氮方法的優(yōu)點為_______。(任寫一點)
【答案】 ①. ②. 反應條件節(jié)能
【解析】
【詳解】常溫常壓、光照條件下,在催化劑表面能與水發(fā)生反應合成氨,結合質(zhì)量守恒還會生成氧氣,反應為:,與合成氨工業(yè)相比,新研究的固氮方法的優(yōu)點為反應條件溫和,無需高溫高壓,節(jié)能。
三、高鐵酸鉀。
12. 高鐵酸鉀(K2FeO4)是優(yōu)質(zhì)水處理劑。實驗室制取K2FeO4的裝置如圖。
I.K2FeO4的制備原理為:。
(1)A為氯氣發(fā)生裝置。反應中體現(xiàn)了濃鹽酸的_______性質(zhì)。
(2)B裝置內(nèi)出現(xiàn)_______現(xiàn)象時,說明B中反應已停止
(3)請對實驗提出一條改進建議:_______。
(4)分析 K2FeO4是優(yōu)質(zhì)水處理劑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
Ⅱ.已知Cl2與KOH在較高溫度下反應生成KClO3。
(5)為了防止生成KClO3,在不改變KOH溶液的濃度和體積的條件下,控制反應在0℃~5℃進行,實驗中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
(6)若含溶質(zhì)KOH1ml的溶液,與Cl2正好完全反應生成0.1mlKClO3,則生成____mlKClO。
Ⅲ.取B中紫色溶液,經(jīng)過系列純化操作后,獲得純凈的K2FeO4溶液,加入稀鹽酸,同時產(chǎn)生黃綠色氣體Cl2和無色氣體,經(jīng)過檢測,產(chǎn)物中有Fe3+。
(7)分析所給信息,寫出生成O2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
(8)根據(jù) K2FeO4的制備實驗得出:氧化性Cl2_______(填“>”或“<”), 而實驗表明,Cl2和的氧化性強弱關系相反,原因是_______。
(9)檢驗溶液鉀離子可以通過_______。
【答案】(1)酸性和還原性的
(2)紅褐色沉淀消失(或溶液上方出現(xiàn)黃綠色)
(3)在AB間加入盛有飽和食鹽水的裝置除去HCl
(4)高鐵酸鉀(K2FeO4)中Fe為+6價有強氧化性,可以殺菌消毒,且還原產(chǎn)物為Fe3+,與水反應生成Fe(OH)3膠體可以吸附懸浮物,常用作水處理劑
(5)調(diào)整分液漏斗活塞,放緩鹽酸滴加速率,并將C裝置放置于冰水浴中
(6)0.2 (7)
(8) ①. > ②. 溶液酸堿度不同
(9)焰色反應
【解析】
【分析】在A裝置內(nèi),KMnO4與濃鹽酸反應,生成Cl2等,Cl2中混有HCl和水蒸氣;裝置B中,在KOH溶液中,Cl2將Fe(OH)3氧化,生成K2FeO4、KCl等;裝置C中,NaOH用于吸收Cl2尾氣,防止污染大氣。
【小問1詳解】
A裝置中,發(fā)生反應:2KMnO4+16HCl(濃)=2KCl+2MnCl2+5Cl2↑+8H2O,則反應中體現(xiàn)了濃鹽酸的酸性和還原性的性質(zhì)。
【小問2詳解】
B裝置內(nèi),當Fe(OH)3完全反應,即出現(xiàn)紅褐色沉淀消失(或溶液上方出現(xiàn)黃綠色)現(xiàn)象時,說明B中反應已停止。
【小問3詳解】
A裝置內(nèi)生成的Cl2中混有HCl,會消耗KOH,則對實驗提出一條改進建議:在AB間加入盛有飽和食鹽水的裝置除去HCl。
【小問4詳解】
K2FeO4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產(chǎn)物中的Fe3+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可吸附水中的懸浮顆粒物并沉降,所以它是優(yōu)質(zhì)水處理劑,原因可能是:高鐵酸鉀(K2FeO4)中Fe為+6價有強氧化性,可以殺菌消毒,且還原產(chǎn)物為Fe3+,與水反應生成Fe(OH)3膠體可以吸附懸浮物,常用作水處理劑。
【小問5詳解】
已知Cl2與KOH在較高溫度下反應生成KClO3。為了防止生成KClO3,在不改變KOH溶液的濃度和體積的條件下,控制反應在0℃~5℃進行,也就是需降低反應進行的速率,實驗中可采取的措施是:調(diào)整分液漏斗活塞,放緩鹽酸滴加速率,并將C裝置放置于冰水浴中。
【小問6詳解】
若含溶質(zhì)KOH 1ml的溶液,與Cl2正好完全反應生成0.1mlKClO3,設生成KClO的物質(zhì)的量為x,則生成KCl的物質(zhì)的量為(1-0.1-x)ml,依據(jù)得失電子守恒可得:0.1×5ml+x=(1-0.1-x)ml,x=0.2ml,所以生成0.2mlKClO。
【小問7詳解】
分析所給信息,K2FeO4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生成Cl2和無色氣體(O2)、Fe3+,依據(jù)得失電子守恒、電荷守恒和質(zhì)量守恒,可得出生成O2的離子方程式:。
【小問8詳解】
已知氧化劑的氧化性大于氧化產(chǎn)物的氧化性,根據(jù) K2FeO4的制備實驗:可得出:氧化性Cl2>, 而實驗表明,Cl2和的氧化性強弱關系相反,前者是在堿性溶液中發(fā)生反應,后者是在酸性溶液中發(fā)生反應,則原因是:溶液酸堿度不同。
【小問9詳解】
不同金屬離子灼燒時,火焰的顏色不同,則檢驗溶液鉀離子可以通過:焰色反應。
【點睛】檢驗K+時,需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以排除Na+的干擾。
四、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的含量。
13. 測定硫酸銅晶體()中x值的實驗過程如圖:
(1)以下是實驗中可能用到的幾種儀器,儀器c為_______。其中缺少的實驗器材為:_______。
(2)第一次稱量的是:_____,“操作Ⅰ”是______,用到上述_______(填序號)儀器。
(3)判斷達到恒重的依據(jù)是_______,進行恒重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
(4)各次稱量數(shù)據(jù)如下表:
則中的x=_______。
(5)下列操作會導致x值偏高的是_______。
A. 坩堝未干燥B. 加熱過程中有晶體濺失C. 灼燒后坩堝在空氣中冷卻D. 沒有進行恒重操作
(6)完成一次完整的上述實驗(不包括平行實驗),至少稱量_______次。
【答案】(1) ①. 干燥器 ②. 研缽和缽杵
(2) ①. 坩堝的質(zhì)量 ②. 灼燒 ③. bd
(3) ①. 相鄰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小于0.001g ②. 確保晶體失去全部結晶水
(4) (5)AB
(6)5
【解析】
【分析】測定硫酸銅晶體(CuSO4?xH2O)中結晶水含量原理為先將晶體放在研缽中研細,然后放在坩堝中加熱,直到前后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不超過0.001g后停止加熱,說明完全失水,再放在干燥器中冷卻,最后利用加熱前后的質(zhì)量差來計算結晶水含量,據(jù)此分析解題。
【小問1詳解】
根據(jù)儀器圖形可以判斷c為干燥器;根據(jù)分析,缺少的實驗器材為:研缽和缽杵;
【小問2詳解】
第一次稱量的是:坩堝的質(zhì)量;裝入稱量總質(zhì)量后,灼燒使其失去結晶水,“操作Ⅰ”是灼燒;用到坩堝和酒精燈,故選bd;
【小問3詳解】
根據(jù)分析,判斷達到恒重的依據(jù)是相鄰兩次稱量的質(zhì)量差小于0.001g;進行恒重操作的目的是確保晶體失去全部結晶水;
【小問4詳解】
取最后一次稱量的質(zhì)量數(shù)值計算,為剩余的質(zhì)量,為失去的結晶水的質(zhì)量,則計算x=;
【小問5詳解】
A.坩堝未干燥,加熱后水揮發(fā),而造成加熱前后固體的質(zhì)量差偏大,使水的質(zhì)量測定結果偏大,A正確;
B.加熱過程中有少量晶體濺出,會導致測定的硫酸銅的質(zhì)量偏小,導致水的質(zhì)量測定結果偏大,B正確;
C.加熱固體到白色后,露置在空氣中冷卻,則硫酸銅又吸水,會導致測定的硫酸銅的質(zhì)量偏大,測定的水的質(zhì)量偏小,C錯誤;
D.該同學未做恒重操作,會導致測定的硫酸銅的質(zhì)量偏大,測定的水的質(zhì)量偏小,D錯誤;
故選AB;
【小問6詳解】
為確認硫酸銅晶體完全失去結晶水,需進行恒重操作,直至連續(xù)兩次稱量的差不超過0.001g為止,這是為了確定樣品中結晶水是否已經(jīng)被全部除去;加上流程圖中的三次稱量,可知至少稱量5次。
五、二氧化硫。
14. 某化學興趣小組為探究SO2的性質(zhì),按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
已知:。裝置F內(nèi)溶液的溶質(zhì)為燒堿?;卮鹣铝袉栴}:
(1)裝置B目的是探究SO2與品紅作用的可逆性,請寫出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_______。
(2)裝置F內(nèi)溶液溶質(zhì)的化學式為_____,作用為______,漏斗的作用為_______。
(3)E中產(chǎn)生白色沉淀,該白色沉淀的化學成分為_____;設計實驗證明你的判斷:_____。
A.BaSO3 B.BaSO4 C.BaSO3和BaSO4
(4)工廠煤燃燒產(chǎn)生的煙氣若直接排放到空氣中,引發(fā)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有_______。
A. 溫室效應B. 粉塵污染C. 水體富營養(yǎng)化D. 人工固氮
(5)本實驗一共能體現(xiàn)SO2的性質(zhì)有:_______。
(6)工業(yè)上為實現(xiàn)燃煤脫硫,常通過煅燒石灰石得到生石灰,以生石灰為脫硫劑,與煙氣中SO2反應從而將硫固定,其產(chǎn)物可作建筑材料。寫出其中將硫固定的化學方程式是_______。
【答案】(1)將SO2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體現(xiàn)SO2漂白性;將褪色后的溶液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紅色又恢復,說明SO2漂白性具有熱不穩(wěn)定性
(2) ①. NaOH ②. 尾氣處理 ③. 防止倒吸
(3) ① B ②. 將該白色沉淀加入稀鹽酸,沉淀不溶解,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證明只含BaSO4不含BaSO3 (4)AB
(5)還原性 氧化性 漂白性 酸性氧化物
(6)
【解析】
【分析】通過A裝置制備SO2,產(chǎn)生的SO2通過品紅溶液,品紅褪色證明SO2具有漂白性,其漂白不穩(wěn)定,將褪色后的溶液放在酒精燈上加熱,品紅恢復原來的顏色,證明該漂白的可逆性、不穩(wěn)定。通入酸性高錳酸鉀,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使得溶液褪色,證明SO2具有還原性。通入H2S溶液,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硫單質(zhì),出現(xiàn)淡黃色渾濁該反應體現(xiàn)SO2具有氧化性。通入硝酸鋇水溶液,二氧化硫的水溶液顯酸性,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氧化SO2從而產(chǎn)生白色沉淀硫酸鋇。最后用倒置的漏斗防止倒吸,用氫氧化鈉溶液進行尾氣吸收,利用的二氧化硫為酸性氧化物性質(zhì)。
【小問1詳解】
由分析,實驗操作及現(xiàn)象為:將SO2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體現(xiàn)SO2漂白性;將褪色后的溶液放在酒精燈上加熱,紅色又恢復,說明SO2漂白性具有熱不穩(wěn)定性;
【小問2詳解】
二氧化硫有毒,可以使用堿液吸收防止污染,裝置F內(nèi)溶液溶質(zhì)的化學式為NaOH,作用為尾氣處理,漏斗可以防止液體倒吸;
【小問3詳解】
通入硝酸鋇水溶液,二氧化硫的水溶液顯酸性,酸性條件下硝酸根離子具有強氧化性,可以氧化SO2從而產(chǎn)生白色沉淀硫酸鋇,故選B;硫酸鋇不溶于鹽酸,而亞硫酸鋇沉淀溶于鹽酸,將該白色沉淀加入稀鹽酸,沉淀不溶解,無明顯實驗現(xiàn)象,證明只含BaSO4不含BaSO3;
【小問4詳解】
工廠煤燃燒產(chǎn)生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粉塵,引發(fā)的主要環(huán)境問題有溫室效應、酸雨、粉塵污染,答案選AB;
【小問5詳解】
結合分析,實驗現(xiàn)象二氧化硫的性質(zhì)有:還原性 氧化性 漂白性 酸性氧化物;
【小問6詳解】
空氣中氧氣具有氧化性,根據(jù)題中信息,二氧化硫、氧氣和生石灰反應生產(chǎn)硫酸鈣,從而達到固硫目的,化學反應原理為:2CaO+2SO2+O2= 2CaSO4。a.電子天平
b
c
d.酒精燈
稱量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質(zhì)量(g)
這是一份上海市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考試化學試題(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試卷共5頁,答題紙共4頁, 本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下學期開學摸底測試化學試題,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本試卷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7℃甲醇的方法尤為重要,2 8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上海市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寶山分校 上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閔行分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考試 化學試題,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