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題:本題包括17小題,共20分。1~14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每題1分,共14 分。15~17每題有1~2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6分。有2個正確選項的,選對1個得1分,多選或錯選得0分。
1.中國爭取 2060年前實現(xiàn)碳中和,“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
A.碳原子B.二氧化碳C.一氧化碳D.活性炭
【答案】B
【詳解】“碳中和”是指通過二氧化碳去除手段抵消部分碳排放,達到“凈零排放”目的。“碳達峰”、“碳中和”中的碳指的是二氧化碳。
故選B。
2.下列變化類型與“鐵杵成針”不相同的是
A.水滴石穿B.刻舟求劍C.鉆木取火D.海水曬鹽
【答案】C
【詳解】鐵杵成針,沒有生成新物質,是物理變化。水滴石穿、刻舟求劍、海水曬鹽都沒有生成新物質都是物理變化。而鉆木取火,有二氧化碳等新物質生成是化學變化。
綜上所述:選擇C。
3.氮元素化合價為+3價的是
A.NH3B.NOC.HNO3D.N2O3
【答案】D
【詳解】A.根據(j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價正負代數(shù)和為0,氨氣中氫元素顯+1價,所以氮元素的化合價為:,故A選項不正確;
B.一氧化氮中氧元素為-2價,所以氮元素的化合價為+2價,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
C.硝酸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所以氮元素的化合價為:,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
D.三氧化二氮中氧元素顯-2價,氮元素的化合價為:,故D選項符合題意;
故選D。
4.自來水生產中,能起到殺菌消毒作用的過程是
A.加入明礬B.沉降過濾
C.通入氯氣D.加壓供水
【答案】C
【詳解】A、明礬在凈水的時候常作為絮凝劑來吸附一些雜質,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B、過濾可以除去水中不溶性雜質,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C、氯氣能夠和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可以殺菌消毒,故選項符合題意;
D、加壓供水,起不到消毒的作用,故選項不符合題意。
故選C。
5.一些飲品在常溫時的 pH范圍如下,其中呈堿性的是
A.蘋果汁2.9~3.3B.豆?jié){7.4~7.9C.牛奶6.3~6.6D.番茄汁4.0~4.4
【答案】B
【詳解】A、蘋果汁的pH為2.9~3.3,pH<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B、豆?jié){的pH為7.4~7.9,pH>7,顯堿性,符合題意;
C、牛奶的pH為6.3~6.6,pH<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D、番茄汁的pH為4.0~4.4,pH<7,顯酸性,不符合題意。
故選B。
6.野炊時,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燒更旺,這是因為
A.可以降低木柴的著火點B.散熱的速率快
C.木柴是可燃物D.使木柴和空氣充分接觸
【答案】D
【詳解】把木柴架空一些,能增大可燃物和空氣的接觸面積,使燃燒更充分,故選D。
7.“湖廣熟,天下足”,合理施肥是增加糧食產量的保障,下列化肥屬于鉀肥的是
A.NH4NO3B.CO(NH2)2C.KClD.CaSO4
【答案】C
【詳解】A、硝酸銨含N、P、K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B、尿素含N、P、K中的氮元素,屬于氮肥,不符合題意;
C、氯化鉀含N、P、K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符合題意;
D、硫酸鈣不含N、P、K元素,不屬于化肥,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干冰是固態(tài)二氧化碳,對干冰和一氧化碳的描述正確的是
A.互為同素異形體B.是同一種物質
C.由同種元素組成的不同種化合物D.由不同種元素組成的同種化合物
【答案】C
【詳解】A、由同種元素形成的不同種單質互為同素異形體,互為同素異形體的物質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同種元素形成,不同單質;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均是化合物,不屬于同素異形體,故選項錯誤;
B、干冰是固態(tài)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所含分子種類不同,不屬于同一種物質,故選項錯誤;
C、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質,均是化合物,屬于不同種化合物,故選項正確;
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不同物質,均是化合物,屬于不同種化合物,故選項錯誤;
故選:C。
9.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該反應屬于分解反應
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發(fā)生變化
C.中N,H元素的質量比為1:3
D.和按個數(shù)比1:3進行該反應
【答案】D
【詳解】由圖可知,氮氣與氫氣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了氨氣,方程式為:。
【詳解】A、該反應符合多變一,屬于化合反應,選項錯誤;
B、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shù)目不變,選項錯誤;
C、為氨氣,其中N,H元素的質量比為14:(1×3) =14:3,選項錯誤;
D、 為氮氣, 為氫氣, 由方程式可知, 和 按個數(shù)比1:3進行該反應,選項正確。
故選D。
10.用如下實驗驗證一氧化碳的部分性質。實驗過程中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實驗開始時應先通一段時間CO,然后依次點燃Ⅰ、Ⅲ處酒精燈
B.Ⅱ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證明CO能與石灰水反應
C.Ⅲ處酒精燈的作用既可驗證CO的可燃性又可進行尾氣處理
D.為防止污染空氣,實驗結束時應立即停止通入CO,然后熄滅Ⅰ、Ⅲ處酒精燈
【答案】C
【詳解】A、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與空氣混合加熱可能會發(fā)爆炸,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會污染空氣,一氧化碳燃燒可生成無毒的二氧化碳,則實驗開始時應先點燃Ⅲ處的酒精燈,通一段時間CO排盡裝置內的空氣,防止發(fā)生爆炸,然后再點燃Ⅰ處的酒精燈,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B、Ⅱ中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是因為一氧化碳和氧化銅在加熱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CO不能與石灰水反應,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C、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會污染空氣,Ⅲ處酒精燈的作用是點燃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燒生成無毒的二氧化碳,既可驗證CO的可燃性又可進行尾氣處理,故選項說法正確;
D、為防止生成的銅在較高的溫度下重新被氧化,實驗結束時應先熄滅Ⅰ處的酒精燈,繼續(xù)通入CO至裝置冷卻,然后熄滅Ⅲ處的酒精燈,故選項說法不正確;
故選:C。
11.根據(jù)如下圖,下列氣體的實驗室制法正確的是

A.選擇甲裝置制取CO2,X為大理石
B.選擇甲裝置制取H2,Y為銅粒
C.選擇乙裝置既可收集H2,也可收集CO2
D.選擇乙裝置干燥O2,氣流方向為b進a
【答案】C
【詳解】A、制取二氧化碳應該用大理石或石灰石與稀鹽酸反應,選擇甲裝置制取 CO2,X應為稀鹽酸,故選項說法錯誤。
B、選擇甲裝置制取H2,Y不可能為銅粒,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銅的位置排在氫的后面,不能與稀酸反應,故選項說法錯誤。
C、乙裝置,控制通入氣體的方向,可收集密度比空氣大小的氣體,選擇乙裝置既可收集 H2也可收集CO2,從短導管通入,可收集氫氣,從長導管通入,可收集二氧化碳,故選項說法正確。
D、濃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與氧氣反應,圖中裝置起洗氣功能時進氣管與出氣管的方向是“長進短出”,選擇乙裝置干燥O2,氣流方向為a進b出,故選項說法錯誤。
故選C。
12.A~E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B是一種氣體肥料,D可用作補鈣劑,C、D屬于不同類別的物質。它們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圖所示,圖中“—”表示相連的物質能相互反應,“→”表示一種物質能轉化成另一種物質。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D是CaOB.C→D只能通過復分解反應實現(xiàn)
C.E一定是稀鹽酸D.A、B屬于同種類別的物質
【答案】D
【詳解】二氧化碳為氣體肥料,則B為二氧化碳;碳酸鈣可作補鈣劑,則D為碳酸鈣;二氧化碳能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水,則C為氫氧化鈣;二氧化碳能和水反應,且水能和氧化鈣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則A為水;碳酸鈣能和鹽酸或硫酸反應,且氫氧化鈣也能和鹽酸或硫酸反應,則E為鹽酸或硫酸,C為堿,D為鹽,符合推斷。
【詳解】A、結合分析可知,D為碳酸鈣,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B、氫氧化鈣和二氧化碳反應能生成碳酸鈣,該反應不屬于復分解反應,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C、由分析可知,E為鹽酸或硫酸,該選項說法不正確;
D、A為水、B為二氧化碳,均屬于氧化物,該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D。
13.下列探究實驗的設計中,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測定氧氣含量B.探究質量守恒
C.探究分子運動D.比較金屬活動性
【答案】A
【詳解】A、蠟燭燃燒消耗氧氣的同時會產生二氧化碳氣體,沒有產生壓強差,不能用于測定氧氣含量,選項錯誤;
B、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氫氧化銅沉淀,裝置密閉防止了氫氧化鈉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反應前后質量不變,能用于探究質量守恒定律,選項正確;
C、濃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氨水中的氨分子運動到空氣中,接觸到b溶液的水,形成氨水,使酚酞變紅,能用于探究分子運動,選項正確;
D、左右兩試管中只有金屬種類不同,左側的試管鋅片表面有氣泡產生,右側銅片無現(xiàn)象,說明鋅的金屬活動性大于銅,能用于比較金屬活動性,選項正確。
故選A。
14.某小組同學利用杠桿原理設計如圖所示實驗,實驗前在杠桿的兩端分別掛質量相等的銅球和鋅球(均已打磨),此時杠桿平衡,然后將兩個金屬球分別浸沒在盛有稀硫酸和FeSO4溶液的燒杯中進行實驗。下列有關說法不正確的是

A.實驗中觀察到左端燒杯中無明顯現(xiàn)象B.右端燒杯中反應后的溶液里一定有ZnSO4
C.一段時間后移走燒杯,杠桿左端下沉D.該實驗可得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
【答案】D
【詳解】A、銅的金屬活動性位于氫后,不能與稀硫酸發(fā)生反應,實驗中觀察到左端燒杯中無明顯現(xiàn)象,選項正確;
B、鋅排在鐵前,能置換出硫酸亞鐵溶液中的鐵同時生成硫酸鋅,所以右端燒杯中反應后的溶液里一定有ZnSO4,選項正確;
C、左端銅球質量不變,右端鋅與硫酸銅反應,反應后鋅球質量減小,因此取掉燒杯后,杠桿左端下沉,選項正確;
D、左側燒杯中無現(xiàn)象,說明銅的活動順序小于氫,右側燒杯中鋅能置換出硫酸亞鐵溶液中的鐵,說明鋅的活動順序大于鐵,不能得出鐵的金屬活動性比銅強,選項錯誤。
故選D。
15.用3%雙氧水與二氧化錳制取氧氣的裝置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加入的雙氧水應浸沒分液漏斗下端B.控制雙氧水滴加速率,能使反應較平穩(wěn)進行
C.Ⅱ中氣體的收集方法是向下排空氣法D.Ⅱ中收集到的氧氣不夠純凈
【答案】BD
【詳解】A、分液漏斗有活塞,加入的雙氧水可以不用浸沒分液漏斗下端,故選項說法錯誤;
B、反應過程中應通過控制分液漏斗活塞,控制雙氧水水滴加速率,從而控制反應速率,能使反應較平穩(wěn)進行,故選項說法正確;
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應選用向上排空氣法,故選項說法錯誤;
D、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到的氧氣中容易混有空氣,不夠純凈,故選項說法正確。
故選:BD。
16.欲將一密閉容器中的氧氣耗盡,又不增加其它氣體成分,可選用下列物質中的
A.木炭B.銅C.紅磷D.硫粉
【答案】BC
【詳解】A、木條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符合題意;
B、銅在加熱情況下可以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固體,可以將一密閉容器中的氧氣耗盡,又不增加其它氣體成分,符合題意;
C、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固體,可以將一密閉容器中的氧氣耗盡,又不增加其它氣體成分,符合題意;
D、硫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不符合題意。
故選BC。
17.以石灰石為原料進行如下實驗(雜質不溶于水也不發(fā)生反應),分析正確的是

A.步驟II中只發(fā)生物理變化B.步驟III 中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
C.固體M能使酚酞試液變紅D.固體N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鈣
【答案】CD
【詳解】A、石灰石主要成分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步驟II 中不是只發(fā)生物理變化,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屬于化學變化,故A錯誤;
B、步驟Ⅲ中不一定發(fā)生化學變化,氫氧化鈣的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升高溫度,氫氧化鈣的溶解度減小,氫氧化鈣的水溶液中有氫氧化鈣析出,溶液變?yōu)閼覞嵋?,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
C、煅燒石灰石得到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所以固體M中含有氧化鈣,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氫氧化鈣顯堿性,能使酚酞試液變紅,故選C正確;
D、氫氧化鈣微溶于水,固體N中可能含有氫氧化鈣,故D正確。
故選CD。
第II卷(非選擇題 共40分)
二、填空題(每空1分,共14分)
18.(7分)化學與生活、環(huán)境和能源等密切相關。
(1)減少污染物排放——空氣清新
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是 ,低碳生活可以減緩 引起的溫室效應。
(2)自來水來之不易——節(jié)約用水
自來水生產流程:天然水沉降→過濾→吸附自來水
吸附過程中可加入的物質是 。通常加入氯氣的作用是 。
(3)清潔高效能源——天然氣
天然氣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摩爾質量為 ,0.5ml 中約含 個氫原子。(用科學計數(shù)法表示)。
化學家在較低的溫度和壓強下,用甲烷等為原料制成了金剛石薄膜,該變化屬于 (填“物理變化”或“化學變化”)。
【答案】
(1) 二氧化硫、 二氧化碳
(2) 活性炭 殺菌消毒
(3) 16g/ml 1.204×1024
(4)化學變化
【詳解】(1)引起酸雨的主要物質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低碳生活可以減緩二氧化碳引起的溫室效應;
(2)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異味,因此吸附過程中可加入的物質是活性炭;通常加入氯氣的作用是殺菌消毒;
(3)甲烷(CH4)的相對分子質量為12+1×4=16,則其摩爾質量為16g/ml;1個甲烷分子中含有4個氫原子,1ml甲烷中含有6.02×1023個甲烷分子,則0.5ml CH4中含氫原子的個數(shù)約為0.5×6.02×1023×4=1.204×1024;
(4)化學家在較低的溫度和壓強下,用甲烷等為原料制成了金剛石薄膜,該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發(fā)生的屬于化學變化。
19.(7分)生活、生產中有時需要用到高濃度O2。
(1)氧氣瓶中的O2,一般利用物質的沸點差異,從液態(tài)空氣中分離出O2,這是利用了物質的 (選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
(2)實驗室常用加熱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固體來制取氧氣,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試管口應 ,可選用一種氧氣的收集方法是 (選填“向上排氣法”、“向下排氣法”或“排水集氣法”),這是應用了氧氣物理性質中的 。
(3)家庭制氧機如圖所示。將A(過碳酸鈉白色固體)和B(二氧化錳黑色粉末)放入水中產生氧氣。反應時放熱,反應倉內黑色粉末翻騰。反應倉中過碳酸鈉(2Na2CO3·3H2O2)易溶于水,在水中會生成Na2CO3和H2O2,H2O2在MnO2的作用下產生O2,反應后Na2CO3溶液的pH (選填“>”、“y;根據(jù)質量守恒,上述實驗回收得到銅的質量等于原試管A中氧化銅所含銅元素質量和步驟III中加入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元素的質量和
【詳解】(1)碳和氧化銅在高溫下生成銅和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氣體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故B中現(xiàn)象為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2)剩余固體加入過量甲得到藍色溶液,甲可以為硫酸,硫酸和銅不反應、和氧化銅生成硫酸銅和水,A為不反應的銅、B含有生成的硫酸銅和過量稀硫酸,說明M中含有銅和氧化銅;B加入過量鐵,鐵和硫酸銅生成銅和硫酸亞鐵、和稀硫酸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得到濾渣C中含有銅和鐵,C加入過量硫酸銅,鐵和硫酸銅生成銅和硫酸亞鐵;
由分析可知:
I剩余固體M的成分是銅和氧化銅;甲溶液的溶質是H2SO4;步驟III的目的是除去過量的鐵并回收銅。
根據(jù)質量守恒,上述實驗回收得到銅的質量等于原試管A中氧化銅所含銅元素質量和步驟III中加入硫酸銅反應生成銅元素的質量和,故理論上,上述實驗回收得到銅的質量(x)與原試管A中氧化銅所含銅元素質量(y)的大小關系為x>y。
21.(8分)實驗室有一瓶長期露置于空氣中氫氧化鈉溶液,確認已變質。某學習小組展開如下探究,確定該溶液的成分,并進一步制定回收方案。
【問題1】久置的氫氧化鈉溶液是全部變質?還是部分變質?
【探究1】確定該溶液中溶質的成分。
【資料1】BaCl2溶液、Ba(NO3)2溶液、CaCl2溶液、Ca(NO3)2溶液、NaNO3溶液均顯中性。
(1)
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 (用化學方程式表示),因此氫氧化鈉溶液必須密封保存。
【問題2】如何從變質的氫氧化鈉溶液中回收得到較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探究2】回收純凈的氫氧化鈉固體。
【資料2】在不同溫度下NaOH的溶解度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2).試劑x的化學式 ,操作y的名稱為 。
(3).根據(jù)相關物質的溶解度數(shù)據(jù),系列操作z中 ② 操作名稱為 。
(4).探究1中的物質檢驗和探究2中的除雜提純都將碳酸鈉進行了轉化,但二者目的不同,分別是 、 。
【答案】
過量(或足量或適量)的氯化鈣溶液 溶液變紅色 CO2+2NaOH→Na2CO3+H2O
Ca(OH)2 過濾
降溫結晶或冷卻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僅表述為“結晶”不得分
實驗探究1中將碳酸鈉轉化為氯化鈉目的是排除對氫氧化鈉檢驗的干擾
實驗探究2除雜是為了除去產品中的雜質而將碳酸鈉轉化為產品氫氧化鈉
【詳解】探究1:碳酸鈉和氫氧化鈉溶液都呈堿性,驗證時先加入足量的氯化鈣溶液驗證并除掉碳酸鈉,排除多氫氧化鈉驗證的干擾;
部分變質時,有氫氧化鈉,溶液顯堿性,溶液變紅色;
氫氧化鈉和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變質: CO2+2NaOH→Na2CO3+H2O
探究2:Ca(OH)2和碳酸鈉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碳酸鈣沉淀,能除掉碳酸鈉,又不引入新的雜質。
將固體和液體分離的操作是過濾。
降溫結晶或冷卻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僅表述為“結晶”不得分
實驗探究1中將碳酸鈉轉化為氯化鈉目的是排除對氫氧化鈉檢驗的干擾;
實驗探究2除雜是為了除去產品中的雜質而將碳酸鈉轉化為產品氫氧化鈉
實驗操作
實驗現(xiàn)象
實驗結論
Ⅰ.取少量溶液于試管中,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并不斷振蕩。
白色沉淀產生
該溶液部分變質,含有
碳酸鈉和氫氧化鈉。
Ⅱ.將步驟Ⅰ反應后的混合物靜置,取少量上層清液,滴加2~3滴酚酞試液。

溫度(℃)
1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100g水)
64
85
138
203
285
376

相關試卷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題:化學(上海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題:化學(上海卷)(解析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題:化學(上海卷)(考試版):

這是一份2024年中考第三次模擬考試題:化學(上海卷)(考試版),共8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第Ⅰ卷兩部分,屬于有機物的是,關于碳酸鉀的敘述正確的是,物質的俗名與化學式對應錯誤的是,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上海卷)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

這是一份(上海卷)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文件包含上海卷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全解全析doc、上海卷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A4考試版doc、上海卷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參考答案doc、上海卷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考試版doc、上海卷2023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答題卡pdf等5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34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化學(上海卷)(考試版)A4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化學(上海卷)(考試版)A4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化學(上海卷)(考試版)A3

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化學(上海卷)(考試版)A3

化學(上海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

化學(上海卷)-2023年中考第一次模擬考試卷

(上海卷)2022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

(上海卷)2022年中考化學第一次模擬考試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