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 地理試卷

完卷時間:75 分鐘;滿分:100 分】
命題:福州延安中學 范錦麗 鐘子盈
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題 3 分,共 48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2
024年 6月 25日 14時,我國嫦娥六號返回器攜帶來自月背的月球樣品

主要是月壤和巖石,如下左圖所示)安全著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qū)域,
標志著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下右圖為月壤剖面及采樣示意圖。
完成下面小題。
1
.推測隨著取芯鉆具深入采樣地,月壤的顆粒變化及所受外力作用是(

A.逐漸變粗
風力沉積
風力侵蝕
B.逐漸變粗
風化作用
流水沉積
C.逐漸變細
D.逐漸變細
2
.月壤主要由巖石碎屑、玻璃質微粒等組成的。在自然狀態(tài)下月壤不適合植
物生長的原因是(
A.不含有機質
C.巖石受風化作用弱

B.缺乏礦物質
D.結構致密且無孔隙
甘肅黑方臺地區(qū)地處黃土高原西南邊緣地區(qū),年降水量 280mm。20世紀 60
年代初由于黃河三門峽水庫修建,大量庫區(qū)移民被安置在甘肅省中部永靖縣黑
方臺的臺塬(頂面平坦寬闊、周邊為溝谷切割的黃土堆積高地)上,移民抽取
黃河水,建成提水灌溉工程,進行農業(yè)生產。80年代以來,黑方臺塬邊緣發(fā)


生了數(shù)百次山體滑坡。下圖為黑方臺地質剖面圖。完成下面小題。
3
.20世紀 60年代以來黑方臺地區(qū)多滑坡的主要原因是(
A.地震多發(fā) B.土質疏松 C.農業(yè)灌溉 D.夏季暴雨
.黑方臺臺塬滑坡多發(fā),與其關聯(lián)性最小的是(
A.趨于暖濕,降水量增多 B.垂直節(jié)理,裂隙發(fā)育
C.臺塬邊坡,坡度較陡 D.徑流流動,浸潤土體
.為減輕滑坡對當?shù)厣a生活造成的影響,以下措施不可取的有(

4

5

A.加強地質監(jiān)測預警
B.對潛在滑坡體進行加固
C.推進臺田農業(yè)
D.將滑坡體險區(qū)移民搬遷避讓

日照金山”是指在太陽高度低、光照很弱的晴天,太陽光近似垂直照
射雪山,出現(xiàn)的山體一面金光燦燦、蔚為壯觀的景象。川西的貢嘎山(如圖)
是大雪山的主峰,常年冰雪覆蓋。某游客很幸運于國慶黃金周 10月 3日清晨
拍攝到貢嘎山日照金山的景象。完成下面小題。
6
.貢嘎山常年冰雪覆蓋,一般難見真容,所以“日照金山”景觀十分難得一見,
難見該山峰真容的主要原因是(


A.冰川廣布,難于攀登
B.群山環(huán)抱,視野受阻
C.山高谷深,交通不便
D.季風深入,云霧繚繞
7
.拍攝該日照金山照片時鏡頭朝向(

A.偏北方向
B.偏南方向
C.偏東方向
D.偏西方向
8
.不考慮天氣因素,下一次在同一時刻同一位置拍攝日照金山的日期為


A.1月 13日
B.3月 11日
C.6月 10日
D.8月 5日
2
023年 7月 29日至 8月 1日,受雙臺風“杜蘇芮”“卡努”的影響、
再加上高壓壩(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與大陸高壓結合而形成)和地形共
同作用,京津冀地區(qū)出現(xiàn)一輪歷史罕見的極端暴雨過程,引發(fā)了嚴重的洪澇、
山體滑坡和城市內澇等次生災害。下圖示意 2023年 7月 29日我國局部海平面
氣壓(單位:hPa)分布。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9
.臺風“杜蘇芮”登陸后( )
A.受陸地高溫影響,勢力逐漸減弱 B.受副高氣流影響,向西北方向移動 C.中
心氣壓降低,風力變小 D.中緯西風氣流影響,向南偏東移動
0.在此次暴雨過程中,“高壓壩”所起的作用是(
1

A.降低空氣溫度
B.不斷補充水汽

C.促使氣流抬升
D.阻擋臺風北進
新疆的自然環(huán)境比較復雜,遠離海洋,有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和干旱的大陸
性氣候特征,為地衣類群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生存環(huán)境。地衣作為新疆地區(qū)的
重要地被類群,對改善新疆干旱及半干旱生態(tài)環(huán)境和天然草場環(huán)境發(fā)揮重要作
用。地衣類生物組織結構簡單,其體內水分與環(huán)境水分同步變化,在環(huán)境變得
高溫干燥時,全株風干休眠。下圖為新疆某區(qū)域氣溫、地衣含水量、地衣葉狀
體溫度和地衣氣體代謝(光合與呼吸)日變化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新疆地方時)
1
1.露水是地衣類生物的主要水源,推測此區(qū)域地衣類生物生長最旺盛的季節(jié)
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
2.①、②、③、④代表的曲線依次是(

A.地衣含水量、地衣氣體代謝、地衣葉狀體溫度、氣溫
B.地衣氣體代謝、地衣含水量、氣溫、地衣葉狀體溫度
C.地衣含水量、地衣氣體代謝、氣溫、地衣葉狀體溫度
D.地衣氣體代謝、地衣含水量、地衣葉狀體溫度、氣溫
1
3.當?shù)貢r間 12時前后,地衣類生物(

A.無光合作用,有呼吸作用
B.有光合作用,無呼吸作用
D.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停止
C.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代謝量相同

科其喀爾冰川位于天山西段托木爾峰
南部,是典型的大陸型山谷冰川。科其喀
爾冰川規(guī)模大,消融區(qū)的冰川表面覆蓋著大
量較厚的巖石碎屑表磧(冰川融化使一部分
內磧暴露于冰川表面而形成覆蓋冰體的表
磧)。某科考隊于 8月在當?shù)乜疾鞎r發(fā)現(xiàn),
該冰川中下部冰面表磧密布,不同厚度表磧
對冰面消融起著截然不同的作用。冰川末端
冰面湖發(fā)育規(guī)模較小。湖岸四周冰川被表磧
覆蓋,對冰面湖保持穩(wěn)定有積極作用。右圖為科其喀爾山谷冰川示意圖。據(jù)此
完成下面小題。
1
4.該山谷冰川表磧厚度隨海拔升高的變化為(

A.不斷增加
B.不斷減少
C.先減后增 D.先增后減
1
5.8月,該山谷冰川消融量最大的部位是(

A.表磧區(qū)上部
B.表磧區(qū)中部
C.表磧區(qū)下部
D.裸冰區(qū)
1
6.表磧覆蓋湖岸四周冰川對冰面湖保持穩(wěn)定的積極作用體現(xiàn)在表磧(

A.增加湖岸重量,湖泊不易被風浪侵蝕
B.增大湖面與湖岸間溫差,湖陸風顯著
C.阻礙地—氣熱量交換,湖岸冰川保持低溫
D.吸收熱量多,湖岸冰川升溫快,消融量大
二、非選擇題:共 3 大題,共 52 分。
1
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
四川盆地(下圖)多夜雨,所以有“巴山夜雨”的諺語。據(jù)氣象觀測統(tǒng)計,
四川盆地里的北碚(在重慶北面),平均一年中夜雨占全年降雨次數(shù)的 61%,
春季尤多,夜雨占 70%;重慶是“三山夾兩江”的盆地構造,三山擋住盆地內
外的空氣交換,兩江為盆地提供水汽。冬季重慶夜里還多霧霾。


1)結合地形和大氣熱力環(huán)流知識,分析重慶一帶山谷地區(qū)夜里“多雨和多
霧霾”的成因。(8分)
2)畫出重慶一帶山谷地區(qū)“夜雨”形成的大氣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2分)

1
8.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面問題。(20分)
新疆的坎兒井是人工開挖可自流引水的古代水利工程。它由豎井、一定縱
坡的暗渠(含集水段與輸水段)、地面輸水的明渠和儲水用的澇壩等部分組成。
近幾十年來,坎兒井出現(xiàn)水量衰減或干枯等現(xiàn)象威脅綠洲。下圖為坎兒井水利
工程示意圖。









1)
暗渠輸水,分析暗渠徑流具有的水文特征。(6分)


2)依據(jù)圖示,指出綠洲相對于坎兒井的位置關系,并分析其優(yōu)勢。(8分)
3)近幾十年來,坎兒井水量衰減嚴重,提出保護坎兒井的措施。(6分)
1
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相關問題。(22分)
“烏蒙山連著山外山,月光灑下了響水灘……一座山翻過一條河,千山萬
水永不寂寞……”這首歌曲描寫的是云貴地區(qū)烏蒙山區(qū)的地理環(huán)境。
材料一:下圖為西南地區(qū)烏蒙山區(qū)革香河流域某段地質構造示意圖,該流
域存在干旱缺水問題。

材料二:云南烏蒙山主峰之一的大山包(圖 1),海拔 3100 米左右,這
里夏季芳草遍野,草原一望無際,冬季則山舞銀蛇,雪霧彌漫。大山包山上分
布著眾多的海眼(出露地表的泉眼),即使在冬季也不干涸(圖 2)。黑頸鶴
主要以植物的根莖葉、水藻和小魚為食,主要繁殖在青藏高原,每年 9 月黑
頸鶴便會成群結隊地南遷到大山包越冬。大山包濕地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每
年黑頸鶴降臨高原就會帶來瑞雪。

1)根據(jù)材料一,分析該流域存在干旱缺水問題的自然原因。(4分)



2)根據(jù)“海眼形成示意圖”,描述海眼形成的過程。(6分)
3)分析黑頸鶴遷徙至大山包越冬的主要原因。(6分)
4)分析黑頸鶴降臨高原就會帶來瑞雪的原因。(6分)

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 2024-2025 學年第一學期期中聯(lián)考
高三 地理試卷評分細則
1
.本答案及評分說明供閱卷評分時參考,考生若給出其他正確答案,可適當給
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 16 小題,每題 3 分,共 48 分。每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
合題意)
題號
答案
題號
答案
1
2
3
4
5
6
7
8
B
9
B
10
D
B
A
C
A
C
D
16
C
D
11
C
12
A
13
D
14
B
15
A


答案】1.B 2.A
解析】1.月球表層無大氣層,月球表面晝夜溫差大,物理風化作用強,表
層風化作用強于深層的風化作用,因此,隨著取芯鉆具深入采樣地,月壤的顆
粒變化由細到粗,B正確;月球面無大氣層,不會有風力作用,AC錯誤;月球
表層也無液態(tài)水的存在,也不會有流水作用,D錯誤。故選 B。
2
.有機質是植物生長所需的重要養(yǎng)分之一,而月壤中不含有機質,這是導致它
不適合植物生長的主要原因,A正確。礦物質是土壤的重要成分之一,但月壤
中并不缺乏礦物質,B錯誤。巖石受風化作用弱與月壤是否適合植物生長無直
接關系,C錯誤。月壤的結構并不是致密且無孔隙的,實際上它具有一定的孔
隙度,D錯誤。故選 A。

點睛】土壤的主要形成因素包括成土母質、生物、氣候、地貌、時間等。成
土母質是土壤發(fā)育的物質基礎,它決定了土壤礦物質的成分和養(yǎng)分狀況,影響
土壤的質地;生物是影響土壤發(fā)育的最基本也是最活躍的因素,生物殘體為土
壤提供有機質;巖石風化的強度和速度與溫度、降水量呈正相關,氣候影響和
控制了土壤的分布。



答案】3.C 4.A 5.C
解析】3.據(jù)材料信息“20世紀 60年代初由于黃河三門峽水庫修建,大量
庫區(qū)移民被安置在黑方臺的臺塬”可知,滑坡的發(fā)生與人類活動有較大關系。
材料中沒有明顯信息說明 60年代以后地震多發(fā),A項錯誤;土質疏松是黃土
高原長久以來的特征,不是 60年代以后才出現(xiàn)的,B項錯誤;夏季暴雨也是
該地氣候穩(wěn)定、長久的特征,不是 60年代后才出現(xiàn)的,D項錯誤;人類大量
遷入,在臺塬進行農事活動,進行農業(yè)灌溉時造成了滑坡,C項正確。
4
.如圖示,黑方臺東南部的地表黃土層多垂直節(jié)理,地表物質不穩(wěn)定;在圖
中的滑坡堆積物以上的臺塬邊坡,地勢較陡,巖層易滑坡;人們抽取黃河水,
建成提水灌溉工程,導致該區(qū)域地表徑流有所增多,地表水順著土層裂隙進入
下層巖體,浸潤土體,黃土穩(wěn)定性下降,加劇滑坡出現(xiàn)的頻率,BCD選項與滑
坡關聯(lián)性大,不符合題意;當?shù)貙儆诟拭C省中部,地處內陸,年降水量較少,
降水量并不大,A錯誤,符合題意。故選 A。
5
.結合以上題目分析及已學知識,滑坡對當?shù)厣a生活造成的影響程度既有自
然原因(該區(qū)域年均降水量約為 280mm,降水集中;臺塬四周陡峭,受重力影
響,易塌陷;黃土疏松多孔,濕陷性強)又有人為原因(人類灌溉水大量下滲,
地下水位上升,會導致黃土結構破壞;地下水位上升,底部粘土層透水性差(起
到隔水層作用),導致水分向外排泄,形成泉水。水分向外排泄,由于水鹽運
動,泉水外泄導致土壤中鹽分下降,土壤中鹽分減少會使土壤穩(wěn)定性減?。?br>針對自然原因:加強地質監(jiān)測預警;針對人為原因:對潛在滑坡體進行加固;
將滑坡體險區(qū)移民搬遷避讓;采用滴灌等新的灌溉技術,減少下滲量等,ABD
不符合題意;C選項臺田模式建設基本思路是挖土為塘注水養(yǎng)魚,堆土成臺在
上耕作,這會加劇地表水下滲到下層土層,使滑坡更為嚴重,所以 C選項符合
題意。

答案】6.D 7.D 8.B


解析】6.結合材料信息可知,該地區(qū)地處喜馬拉雅山脈東段,東臨雅魯藏
布江大峽谷,一般難見真容主要原因在于該地區(qū)受季風影響較為明顯,季風攜
帶海洋水汽遇地形抬升,水汽凝結形成云霧,因此,高海拔地區(qū)云霧繚繞,難
見真容,D正確;冰川廣布,但不會遮擋視線,排除 A;該地區(qū)海拔較高視野
并不受阻,排除 B;與交通影響較小,排除 C。故選 D。
7
.根據(jù)材料信息可知,游客于 10月 3日清晨拍攝到貢嘎山日照金山的景象,10
月 3日太陽直射點位于南半球,但靠近赤道,此時,日出東南,日落西南,但
日出、日落方位接近正東、正西。該日日出時日照金山出現(xiàn)在西北方位,接近
正西,因此,拍攝該照片時鏡頭朝向偏西方向,D正確,ABD錯誤,故選 D。
8
.根據(jù)太陽直射點的移動規(guī)律判斷,下一次太陽在同一時刻同一位置日照金
山的日期,應與國慶節(jié)關于冬至日 12月 22日(或夏至日 6月 22日)對稱,
為次年 3月 11日左右(或該日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應與 10月 3日太陽直射點的
緯度相同),B正確,ACD錯誤,故選 B。

點睛】太陽一天的位置和方向:1、太陽直射赤道上,全球日出正東,日落
正西。2、太陽直射北半球,全球除極晝極夜區(qū),各地日出東北,日落西北(偏
北)。3、太陽直射南半球,全球除極晝極夜區(qū),各地日出東南,日落西南(偏
南)。


答案】9.B 10.D
解析】9.由所學知識可知,臺風登陸后,缺少水汽補給并且不斷降水損失
水汽,其勢力逐漸減弱,A錯誤;該臺風登陸后由于缺少水熱供給,摩擦力增
大,勢力會逐漸減弱,中心氣壓升高,風力變小,C錯誤;亞熱帶季風氣候區(qū),
不受中緯西風氣流影響,D錯誤;由于副高氣壓較高,而臺風氣壓較低,風由
副高吹向臺風,影響臺風移動路徑,使得臺風只能在副高邊緣處繞行,向偏西
北方向移動,B正確。故選 B。
1
0.根據(jù)材料可知,高壓壩是“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伸與大陸高壓結合而
形成”,受其控制地區(qū)盛行下沉氣流,多晴朗天氣,且此時為夏季,受其控制

會形成高溫天氣,不會降低空氣溫度,A錯誤;陸地高壓水汽含量很少,不能
為臺風補充水汽,B錯誤;由于該高壓壩是副熱帶高壓和陸地高壓結合而形成,
并不是冷高壓,其溫度較高,對氣流的抬升不明顯,C錯誤。由于風總是由高
壓吹向低壓,臺風為低壓系統(tǒng),北部的高壓壩使臺風北進過程中為逆風,說明
臺風的移動受到高壓壩的阻擋,D正確.故選 D。

點睛】氣壓系統(tǒng)分高壓和低壓系統(tǒng),高壓控制天氣晴朗,低壓可能陰雨。降
水按成因可分為對流雨、鋒面雨、地形雨和臺風雨。


答案】11.C 12.A 13.D
分析】11.春季干旱,露水不易凝結,A錯誤;夏季氣溫高,水汽蒸發(fā)量大
不易凝結形成露水,B正確;秋季溫差大,水氣易凝結形成露珠,C正確;冬
季氣溫低,且氣候干旱不易形成露水,D錯誤。故選 C。
1
2.從圖中可以看出,③、④曲線都是白天高,對應準噶爾盆地沙漠的荒漠氣
溫、地衣葉狀體溫度,其中③高,對應地衣葉狀體溫度,④為氣溫;①日出前后最
大,日出前后溫度低,近地面的水氣遇冷凝結成露水附著在地衣等植物體表面,
從而增加了地衣的含水量,日出后,溫度升高,地衣水分蒸發(fā),所以①對應地
衣含水量,②日出后達到最大,然后隨著氣溫升高,迅速降低,直至地衣休眠,
光合與呼吸為 0,對應地衣氣體代謝(光合與呼吸)日變化,故 A正確,BCD
錯誤。
1
3.由上題分析可知,②對應地衣氣體代謝(光合與呼吸)日變化,日出后達到
最大,然后隨著氣溫迅速升高,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迅速降低直至停止(當環(huán)
境干燥時,這些植物體內的水分迅速蒸發(fā)喪失,全林風干處于休眠狀態(tài),故 D
正確。

點睛】地衣是藍細菌或藻類與真菌共生的復合體,在這類共生復合體中,藻
類含有光合色素。能進行光合作用,為真菌提供營養(yǎng);真菌可以從外界吸收水
分和無機鹽,提供給共生的藻類,并將藻體包被在其中,以避免強光直射導致
藻類細胞干燥死亡。二者互相依存,不能分離。真菌與藻類的共生不是對等的,

受益多的是真菌,并在這種不對等的狀態(tài)下達到平衡。在自然情況下,這些共
生的藻類或真菌都不能獨立生活。地衣雖然是真菌和藻類的共生復合體,但地
衣的形態(tài)特征完全由共生菌決定。


答案】14.B 15.A 16.C
解析】14.表磧是指覆蓋在冰川表面的巖石碎屑物。冰川融化使一部分內磧
暴露于冰川表面而形成覆蓋冰體的表磧,由于海拔越低,氣溫越高,自上而下
冰川消融增多,冰內物質出露增多;加上風化物在重力作用下不斷向低海拔處
堆積,故表磧的厚度隨海拔升高厚度不斷減少,B正確,ACD錯誤,故選 B。
1
5.8月冰川易消融,當表磧較薄時,表磧因反照率低,吸收更多太陽輻射而
升溫,加快下覆冰川消融;當表磧覆蓋超過一定厚度,會起到阻熱效應(熱量
向下傳遞少),進而抑制冰川消融;上部的表磧較薄,吸收的熱量較多,冰川
融化量最大,A正確,BC錯誤;裸冰區(qū)海拔較高,氣溫較低,且冰面的反射率
高,吸收太陽輻射少,融化少,D錯誤,故選 A。
1
6.冰面湖位于冰川的末梢,四周的表磧物厚度較厚,阻礙地—氣熱量交換,
湖岸冰川保持低溫,融化量較少,使冰面面積穩(wěn)定,C正確;湖岸重量增加,
更容易在風浪侵蝕下崩塌,A錯誤;湖陸風顯著,加劇湖水對湖岸侵蝕,面積
會擴大,B錯誤;由于表磧反射率低,吸收熱量多,湖岸冰川升溫快,消融量
大,會使湖面增大,D錯誤;故選 C。

點睛】表磧厚度薄,與冰川相比,反射率低,冰川能夠吸收更多太陽輻射,
消融速度快;當表磧超過一定厚度,會起到隔熱作用(或阻斷冰川與大氣的能
量交換),冰川消融速度慢,甚至停滯。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 3 小題,共 52 分。
1
7. (1)盆地地形封閉,水汽不易散失(2 分);春夏季夜晚山風使谷地中部
盛行上升氣流,水汽易受冷凝結,成云致雨(2 分);冬季夜晚山風,冷空氣
下沉使谷地形成逆溫層(2 分),大氣穩(wěn)定,污染物積聚,形成霧霾(2 分)。


2)

解析】:(1)重慶市位于四川盆地,盆地地形四周高,中部低,地形比較
封閉,水汽不易散失;夜晚山坡降溫快,谷地降溫慢,山風使谷地中部盛行上
升氣流,水汽易凝結,成云致雨,所以重慶一帶山谷地區(qū)多夜雨。冬季夜晚山
風氣溫低,冷空氣下沉使谷地形成逆溫層,造成大氣層穩(wěn)定,空氣無法上下對
流;污染物積聚就很難擴散,形成霧霾。

2)略
1
8.(1)暗渠匯集地下水,地下水較穩(wěn)定,暗渠徑流穩(wěn)定,年變化?。? 分);
暗渠坡度較小,徑流流速較慢(2 分);地下氣溫年變化小,溫度高于 0℃,
無結冰期(2 分);暗渠不受風沙影響,含沙量低(2 分)。(任答 3 點 6 分)

2)位置關系:位于坎兒井下游末端(澇壩下游)(2 分);
優(yōu)勢:靠近澇壩,水源充足(2 分);有一定坡度,可自流引水(2 分);綠
洲位置低,避免農業(yè)活動污染井水(2 分)。(共 8 分)

3)強宣傳,提高公民的保護意識(2 分);加固暗渠,減少水量滲漏(2 分);
保護明渠及澇壩,減少水量蒸發(fā)(2 分);加固豎井,收集更多降水(2 分);
采用現(xiàn)代水利工程措施對坎兒井進行改造(2 分);調整農業(yè)結構,增加用水少、
產量高的作物比重(2 分)。(任答 3 點 6 分)

解析】:(1)從暗渠的作用,結合河流水文特征分析,暗渠匯集地下水,
地下水較穩(wěn)定,暗渠徑流穩(wěn)定,年變化?。话登露容^小,徑流流速較慢;地


下氣溫年變化小,溫度高于 0℃,不結冰;暗渠不受風沙影響,含沙量低。
(2)位置關系:直接從圖中可以看出位于坎兒井下游末端(澇壩下游)
優(yōu)勢:從綠洲靠近澇壩,可能推出水源充足;坎兒井到綠洲有一定坡度,水可
自流到綠洲;綠洲位置低,避免農業(yè)活動污染井水。

2)可以從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角度分析,加強宣傳,提高公民的保護意識;
加固暗渠,減少水量滲漏;保護明渠及澇壩,減少水量蒸發(fā);加固豎井,收集
更多降水;采用現(xiàn)代水利工程措施對坎兒井進行改造;調整農業(yè)結構,增加用
水少、產量高的作物比重。
1
9.(1)該流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降水季節(jié)變化大,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2
分);該地區(qū)巖石主要為沉積巖,巖層斷裂發(fā)育廣泛,且?guī)r石可溶水性強,水
分下滲能力強,易形成地下徑流流失,地表水資源少(2 分)。

2)大山包的巖層由兩層不同性質的巖石組成,上層玄武巖孔隙多,能夠儲
存地下水(2 分);下層花崗巖緊致堅固,能夠阻隔水分流失(2 分);地下
水受重力作用不斷下滲,并通過巖石裂隙出露地表,形成海眼(2 分)。

3)大山包緯度較青藏高原低,因此冬季溫度較高,適合過冬;大山包草場
廣闊,草甸沼澤星落棋布,水草豐盛,有充足的食物;永不干涸的海眼為其提
供充足且優(yōu)質的水源;國家建立了自然保護區(qū),人類活動影響?。奎c 2 分,
任答其中三點得 6 分)。

4)冬季,北半球的西風氣流在南移的過程中遇到了青藏高原的阻隔,其中
的南支西風氣流沿著青藏高原的南緣向東移動,沿途攜帶大量水汽(2 分);
在云貴高原遇到南下的冷空氣,容易產生降雪(2 分);每年冬季黑頸鶴正是
借助這支西南風從青藏高原一路乘風而來,伴隨著暖濕氣流抵達大山包(2分),
因此人們把黑頸鶴視為帶來瑞雪的神鳥。

解析】:(1)該流域位于我國西南地區(qū),受西南和東南季風影響,降水季
節(jié)變化大,降水季節(jié)分配不均;該地區(qū)巖石主要為沉積巖,巖層斷裂發(fā)育廣泛,
且?guī)r石可溶水性強,水分下滲能力強,易形成地下徑流流走,地表水資源少。


2)從“海眼形成示意圖”中可看出,大山包的上層巖石為玄武巖,玄武巖
為噴出型巖漿巖,特點是有氣孔,能儲存地下水;大山包的下層巖石為花崗巖,
花崗巖為侵入型巖漿巖,質地細密緊致,是不透水層;地下水在重力作用下不
斷下滲,受花崗巖的阻隔,在巖石裂隙處出露地形表,形成海眼。

3)黑頸鶴遷徙至大山包越冬的原因可從氣候、食物、水源、人類活動等方
面來分析;從圖中可看出大山包緯度較青藏高原低,海拔也較青藏高原低,因
此冬季溫度較高;由材料可知大山包草場寬闊,有充足的食物;海眼冬季不枯,
為其提供充足且優(yōu)質的水源;且大山包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人類活動影響小。

4)黑頸鶴降臨高原就會帶來瑞雪的原因考查的是影響降水的因素,應從大
氣環(huán)流的角度來分析;冬季北半球的西風氣流在南移的過程中遇到了青藏高原
的阻隔,其中的南支西風氣流沿著青藏高原的南緣向東移動,沿途攜帶大量水
汽,在云貴高原遇到南下的冷空氣,容易產生降雪;由材料“黑頸鶴主要繁殖
在青藏高原,每年 9 月黑頸鶴便會成群結隊地南遷到大山包越冬”可知,每年
冬季黑頸鶴正是借助這支西南風從青藏高原一路乘風而來,伴隨著暖濕氣流抵
達大山包,因此人們把黑頸鶴視為帶來瑞雪的神鳥。

相關試卷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文件包含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docx、23242期末聯(lián)考高一地理答題卡docx、23242期末聯(lián)考高一地理答案docx等3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4頁, 歡迎下載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綜合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區(qū)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

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區(qū)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一上學期期中地理試題,共8頁。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區(qū)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地理試題(2)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區(qū)市)協(xié)作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11月期中地理試題(2)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2-2023學年高二下學期期末聯(lián)考地理試題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1-2022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福建省福州市八縣(市)協(xié)作校2022屆高三上學期期中聯(lián)考地理試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高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