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煉字
1. (八上《唐詩五首》P63思考探究)《使至塞上》的頸聯(lián)被譽為“獨絕千
古”,清人黃培芳認為其妙處在于“‘直’‘圓’二字極錘煉,亦極自然”。你
怎么理解這一說法?你覺得這兩句詩好在哪里?2. (2023·菏澤中考)賞析“柳葉微風鬧”中“鬧”字的妙處。3. (2024·山東中考)小元選擇本詩參加“詩意中國”古詩文朗誦會,老師建議
“塞禽唯有雁,關樹但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讀。請你簡要說明這樣朗
讀的理由。4. (2024·貴州中考)詞中“□”處,有人推測是“時”字,有人推測是“急”
字,你贊同哪種觀點?請聯(lián)系全詞內容闡述理由。
×字是……意思/運用……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了……事物(人
物、景物)……的特點,表達了詩人(人物)……的情感/烘托了……的意境。
(2024·山東中考)
飛蓬似征客,千里自長驅。
塞禽唯有雁,關樹但生榆。
背山看故壘,系馬識馀蒲②。
還因麾下騎,來送月支圖③。
【注】①王褒:瑯琊臨沂(今屬山東)人,北周文學家。②馀蒲:指西域蒲
類國的遺跡。③來送月支圖:指西域月氏國遣使來貢、臣服漢朝。
1 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
2 創(chuàng)新設問 小元選擇本詩參加“詩意中國”古詩文朗誦會,老師建議“塞禽唯
有雁,關樹但生榆”中“唯”“但”二字要重讀。請你簡要說明這樣朗讀的理
由。
“唯”“但”兩字都意為“只有”,兩句詩寫的是在邊塞,除了大雁,幾乎看不
到其他的飛禽;而在這關口,也只是生長著榆樹。重讀“唯”“但”更能表現(xiàn)邊
塞的荒涼和戰(zhàn)士們的孤獨與堅韌,寄托了詩人對戰(zhàn)士們的深切關懷和思念。
賞句
名句雖然看起來林林總總,異彩紛呈,但按其寫作的目的和闡述的內容來
分,可以分為三個類別:寫景類、抒情類、言理類。鑒賞時只要能按照分類,將
“景”擴放,將“情”細化,將“理”說透即可。
對于名句賞析類試題,首先要理解詩句的意思。然后,從兩方面來鑒賞評
價:一方面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采用的修辭手
法(如擬人、比喻、設問、反問等),用詞的生動形象或表達技巧等;另一方面
從內容上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等。
欣賞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點
1. (七上《古代詩歌四首》P16思考探究)朗讀《次北固山下》,邊讀邊想象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所展現(xiàn)的情景,體會上下句對偶的精妙。2. (七下《古代詩歌五首》P125思考探究)反復誦讀《望岳》與《登飛來峰》
這兩首詩,體會兩首詩結尾兩句的含義。3. (九下《詩詞曲五首》P140思考探究)《過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誰無
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千古名句,試結合全詩及作者生平,談談你的理解。4. (2024·濟寧中考)賞析畫線詩句的表達效果。
1. 寫景名句:描寫方法+所繪之景+表達的情感(渲染的氛圍、烘托的意境)。2. 抒情名句:抒情方法+所抒之情。3. 言理名句:闡釋句意+揭示的道理(給人的啟示)。
(2024·濱州中考)
【注】①嗾(sǒu):指使狗時發(fā)出的聲音,這里是“使”的意思。
3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br/>4 賞析“豈如春色嗾人狂”一句的妙處。
示例:運用對比、擬人的修辭手法,一個“嗾”字賦予“春色”人的情態(tài),并將
其與秋進行對比,以“春色”反襯出秋的高潔,突出了秋天的清高與雅致,點出
詩歌主旨,將愛秋之感、喜秋之情盡付筆端,景中寓情,富有哲理意蘊。
表達技巧
1. 修辭手法的作用及示例
2. 表現(xiàn)手法作用及示例
3. 抒情手法作用及示例
1. (八上《詩詞五首》P149思考探究)結合《雁門太守行》中表現(xiàn)色彩的詞
語,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作者呈現(xiàn)的畫面。2. (八下《<詩經>二首》P64思考探究)誦讀《關雎》和《蒹葭》這兩首詩,
看看哪些詩句使用了比、興手法,并舉例分析。3. (九下《詞四首》P61思考探究)《江城子·密州出獵》中,“親射虎”“遣馮
唐”“射天狼”的典故分別表達了什么意思?
這首詩(××詩句)運用了……手法,表現(xiàn)了……事物(人物、景
物)……的情態(tài)(特點),表達了詩人(人物)……的情感/突出……的主題。
(2024·濟南一模)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②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
【注】①鷓鴣天:詞牌名。此詞作于建中靖國(1101年)之后,作者與丈夫
趙明誠居住青州之時。他們攻讀而忘名,自樂而遠利,雙雙沉醉于美好、和諧的
藝術天地中。②騷人:指屈原。
5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
6 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的妙處。
用襯托的手法,寫出了梅花對桂花的嫉妒,菊花因遲開于桂花而感到害羞。在裝
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桂花在中秋時節(jié)的花木中,名冠群芳,突出了桂花內在的
美,表達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及贊美之情。
考點四 意象與意境常見意境分析
1. 找形象:從詩詞中找出描寫的具體形象和畫面。2. 析特點:抓住詩詞中的關鍵詞與細節(jié),并結合常見形象的特定含義,分
析其特點。3. 明情感:理解詩詞直接或間接抒發(fā)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4. 繪畫面:發(fā)揮想象,緊扣詩詞中的意象和畫面,用自己的語言簡練概括或生動
描繪,突出營造的氛圍特點。
1. (七下《古代詩歌五首》P125思考探究)試試看,你能否進入并體會《登幽
州臺歌》這首詩歌的意境?2. (九上《詩詞三首》P61思考探究)《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的作者被貶
官在外多年,回京路上懷想往事,展望將來,心緒難平中又不乏剛健昂揚之氣。
這種復雜的情緒是通過哪些意象表現(xiàn)出來的?結合具體詩句加以分析。3. (2024·煙臺中考)請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將詩句“江遠歸舟動夕陽”所展現(xiàn)的
畫面描寫出來。
①確定意象,用詩化的語言再現(xiàn)圖景畫面;②說明這些景物所營造
的畫面的特點,一般用專門的術語如孤寂清冷、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條冷
落、凄涼悲壯等描述;③分析景中透露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如下圖所示:
描繪句中展現(xiàn)的圖景或畫面+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
(2024·煙臺中考)
柳殘荷老客凄涼,獨對西風立上方。
萬井人煙環(huán)魏闕②,千年王氣到錢塘③。
湖澄古塔明寒嶼,江遠歸舟動夕陽。
北望中原在何所?半生贏得鬢毛霜!
【注】①劉黻(fú):南宋愛國詩人,屢遭貶斥。此詩寫于南宋滅亡之前。
題目中的“江湖”,指錢塘江、錢塘湖。②魏闕:高大的樓觀,代指朝廷。③錢
塘:臨安的別稱。
7 下列對詩歌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B?。?br/>8 請發(fā)揮想象和聯(lián)想,將詩句“江遠歸舟動夕陽”所展現(xiàn)的畫面描寫出來。
示例:在夕陽的余暉中,江面波光粼粼,一艘小舟緩緩歸來,打破了水面的寧
靜。夕陽的金色光芒灑落在舟身上,隨著舟的輕輕搖曳,仿佛也在江面上舞動,
構成了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
把握主旨
1. (八上《唐詩五首》P62思考探究)《野望》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聯(lián)系
作者的生平,說說你對詩作思想感情的理解。2. (八上《詩詞五首》P149思考探究)細讀《赤壁》《漁家傲》,想一想:這
兩首詩詞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身才華、命運的哪些認識?3. (九上《詩詞三首》P61思考探究)《行路難》(其一)以浪漫的筆法抒寫了
作者的人生感慨和精神追求。對此,你是怎么理解的?4. (九上《詩詞三首》P61思考探究)《水調歌頭》這首詞句句扣住“月”來
寫,情感多次起伏變化,在抑揚之間反復轉換,有很強的感染力。有感情地朗
讀,結合具體詞句,梳理作者情感的變化軌跡,說說其中表達了他對人生怎樣的
思考。
5. (九下《詞四首》P61思考探究)辛棄疾說自己寫《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
寄之》是“賦壯詞”,試結合作品說說你的理解。
詩歌內容/意象+情感。
(2024·東營中考)【甲】涼州詞[唐]王之渙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乙】恭誦左公①西行甘棠②[清]楊昌浚③大將籌邊尚未還,湖湘子弟滿天山。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咀ⅰ竣僮蠊杭醋笞谔?,湖南人,領兵平定新疆戰(zhàn)亂,被譽為“民族英
雄”,征戰(zhàn)時曾率部在千里戈壁植樹造林。②甘棠:功德。③浚:一作“濬”。
9 下列說法正確的兩項是( AD )
10 甲詩既有作者對戍邊戰(zhàn)士不得還鄉(xiāng)的 ,更通過“何須怨”三字表達
對他們的 。乙詩化用“春風不度玉門關”為“引得春風度玉關”,借以
表達作者對左公的 、 ?之情。
附錄:古代詩歌發(fā)展脈絡及特點
一、 (2024·濟寧中考)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各題。(5分)
菩薩蠻·登云中①清朔樓
夕陽一半樽前落,月明又上闌干②角。邊馬盡歸心,鄉(xiāng)思深不深?
小樓家萬里,也有愁人倚。望斷尺書傳,雁飛秋滿天。
【注】①云中:今山西省大同市。②闌干:欄桿。
1. 鏈接教材 閱讀詩詞要注意積累意象,下列詩句借“月”抒發(fā)的情感與本詞不
同的一項是( D )(2分)
2. 賞析畫線詩句的表達效果。(3分)
示例:最后一句“望斷尺書傳,雁飛秋滿天”在表達效果上極具韻味和深度。首
先,“望斷”二字通過夸張的手法,生動描繪了主人公盼望家書歸來的急切與無
奈,表達了深深的思鄉(xiāng)之情。其次,“尺書傳”作為家書的象征,寄托了主人公
對遠方親人的無盡思念和關懷。而“雁飛秋滿天”則以雁南飛和秋天的廣闊景象
為背景,營造出一種凄涼而遼遠的氛圍,進一步強化了主人公的孤獨感和思鄉(xiāng)之
情。整句詩通過景物與情感的交融,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展現(xiàn)得淋漓盡致,令人
感同身受。
二、 (2024·揚州中考)閱讀下面一首詩,完成下面問題。(6分)
秋風江上芙蓉老,階下數(shù)株黃菊鮮。
落葉正飛揚子渡,行人又上廣陵船。
寒砧②萬戶月如水,老雁一聲霜滿天。
自笑棲遲③淮海客④,十年心事一燈前。
【注】①薩都剌:元朝詩人。②砧:搗衣石。③棲遲:長久居留。④淮海
客:詩人長年客居南方,故稱淮???。
3. 《新元史》評薩都剌的詩具有“清麗”的特點,請結合“寒砧萬戶月如水,老
雁一聲霜滿天”賞析。(3分)
該句使用了視聽結合的手法,渲染了凄涼、冷清、孤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家
鄉(xiāng)的思念之情以及漂泊之苦,對于同樣分處兩地的人們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4. 結合詩歌內容,簡析詩中“自笑”的內涵。(3分)
詩人“自笑”是一個在江南滯留的客人,十多年的心事,只有一盞明燈知曉
而已,帶有自我解嘲的意味,也是對自己的寬慰,同時又有著惆悵而又無可
奈何之情。
三、 (2024·煙臺二模)閱讀下面宋詩,回答問題。(6分)
十月江南未得霜,高林殘水下寒塘。
飯香獵戶分熊白②,酒熟漁家擘蟹黃。
橘摘金苞③隨驛使,禾舂玉粒送官倉。
踏歌夜結田神社,游女多隨陌上郎。
【注】①此詩是黃庭堅遠離家鄉(xiāng)在偏遠之地汝州葉縣任職時所作。黃庭堅,
江西九江(宋時屬江南地區(qū))人。②熊白:熊背上的白脂,為珍肴美味。③金
苞:指金橘,江西之地盛產。
5. 頸聯(lián)選取了人們摘橘入貢、 ?的場景,展現(xiàn)了一
幅 的景象。(2分)
6. 鏈接教材 本詩與陸游的《游山西村》都表達了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和贊美之
情,請簡要概括兩首詩歌情感的不同之處。(4分)
本詩表達了詩人遠離故土出外做官時濃濃的思鄉(xiāng)之情、豐收的喜悅之情;《游山
西村》表達了詩人對農村淳樸民風的贊賞、游山西村的輕松閑適、雖仕途失意但
對未來仍充滿希望的樂觀心態(tài)。
舂米交糧(舂米送官倉)
一、 (2024·濰坊中考)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各題。(6分)
春陰漠漠覆江城,南國歸橈②趁晚程。
水上驛流初過雨,樹籠堤處不離鶯。
跡疏冠蓋③兼無夢,地近鄉(xiāng)園自有情。
便被東風動離思,楊花千里雪中行。
【注】①吳融: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龍紀元年進士。②橈:船槳,
借指船。③冠蓋:官吏的官服和車蓋,借指官吏。
1. 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3分)
2. 本詩尾聯(lián)有何妙處?請簡要分析。(3分)
尾聯(lián)掉尾回首,與“自有情”“趁晚程”照應,全詩渾然一體,聚而不散。末句
化用韓愈《晚春》“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之句,以清新之語,狀
輕快、恬適之心情,頗有特色。
二、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7分)
白帝城中云出門,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峽雷霆斗,古木蒼藤日月昏。
戎馬②不如歸馬③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婦誅求④盡,慟哭秋原何處村?
【注】①此詩寫于唐代宗稱帝的大歷元年(766),官軍收復河南河北、平
定安史之亂已經三年,杜甫由云安移居夔州,即劉備托孤之地——白帝城。②戎
馬:戰(zhàn)馬。③歸馬:從戰(zhàn)場歸來的馬。④誅求:索要,征收。此處指橫征暴斂的
賦稅。
3. 下列對詩歌的賞析,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分)
4. 請對詩歌頸聯(lián)運用的寫作手法及其表達效果進行賞析。(4分)
詩的頸聯(lián)用了對比手法。以“戎馬”與“歸馬”對比,以“歸馬”的閑逸失所、
生活無定,反襯“戎馬”的勞累、緊張,突出了戰(zhàn)亂對百姓生活的侵擾。往昔
“千家”和戰(zhàn)亂后僅余“百家”對比,揭示了戰(zhàn)亂造成的生靈涂炭、十室九空的
惡果。詩句對比鮮明,感情強烈,富有感染力。
一、 (2024·赤峰中考)閱讀下面古詩,完成下面小題。(6分)
一路經行處,莓苔見屐痕①。
白云依靜渚②,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注】①屐痕:古人游山多穿屐,此處指足跡。②渚:水中的小洲。
1. 下列對詩歌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3分)
2. 詩人在“望自然”的同時也在“望自我”。請結合“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
門”一聯(lián),談談你的理解。(3分)
“白云依靜渚,芳草閉閑門”一聯(lián)不僅展現(xiàn)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也反映了
他對自我內心的追求和向往。他渴望像自然一樣寧靜、安詳,同時也希望自己能
夠擁有一種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心態(tài)。這種“望自然”與“望自我”的結合,
使得詩歌的意境更加深遠,引人深思。
二、(2023·棗莊中考)閱讀下面詩歌,完成下面小題。(5分)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3. 對詩歌理解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ā )(3分)
4. 蘇軾曾這樣評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因采菊而見山,境與意會,
此句最有妙處。”一個“見”字寫出了詩人 ?的心境。
(2分)
三、 (2024·遂寧中考)閱讀下面宋詩,回答問題。(8分)
呼喚攜鋤至,安排筑圃忙。
兒童眠落葉,鳥雀噪斜陽。
煙火村聲遠,林菁野氣香。
樂哉今歲事,天末稻云黃。
5. 請對頷聯(lián)“兒童眠落葉,鳥雀噪斜陽”中的“眠”和“噪”做簡要賞
析。(4分)
“眠”字將兒童隨意地在落葉上入睡的悠閑姿態(tài)活靈活現(xiàn)地展現(xiàn)出來,凸顯出鄉(xiāng)
村生活的寧靜與兒童的天真爛漫、自由自在,營造出一種安然閑適的氛圍。
“噪”字生動描繪出鳥雀在斜陽下嘰嘰喳喳鳴叫的熱鬧場景,既增添了鄉(xiāng)村環(huán)境
的生機與活力,又以動襯靜,更加突出了鄉(xiāng)村的靜謐祥和,使整個畫面動靜結
合,富有意趣。
6. 這首詩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歌內容簡要分析。(4分)
示例:作者在創(chuàng)作此詩時抓住了農村生活中幾個典型的形象:頑皮的孩子,夕陽
西下時林中的歸鳥,縹緲的炊煙,隱約傳來的雞犬聲,林中飄來的香氣,天邊的
稻云,寫出了農村生活的恬靜與安詳。這首詩充滿了濃郁的生活氣息,表現(xiàn)出詩
人對農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一、 (2024·江西中考)閱讀下面兩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4分)
春風吹起籜龍①兒,戢戢②滿山人未知。
急喚蒼頭③斫煙雨,明朝吹作碧參差。
朱闌橋下水平池④,四面無風柳自垂。
疑似水仙⑤吟意⑥懶,碧羅⑦箋⑧卷未題詩。
【注】①籜(tuò)龍:竹筍的別名。②戢戢(jí):象聲詞,風吹竹筍聲。
③蒼頭:仆人。④水平池:水與池面相平。⑤水仙:水中女神。⑥吟意:吟詩的
興趣。⑦羅:絲織品。⑧箋:精美的紙張,供題詩、寫信等用。
1. 下列對詩歌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 )(2分)
2. 從內容或寫作技巧的角度,簡要分析這兩首詩的共同點。(2分)
示例1:兩首詩都是寫新生事物,所寫景物清新而充滿生機,富有情趣。
示例2:兩首詩寫物都發(fā)揮想象,運用了虛寫的手法。
二、 (2024·廈門三模)閱讀以下唐詩,完成下面小題。 (5分)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②。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注】①杜荀鶴:唐末詩人。出身寒微,中年始中進士。②蓬蒿:蓬
草、蒿草。
4. 詩人以小松自比,表達了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2分)
3. 創(chuàng)新設問 請用詩中的詞或短語概括小松的成長階段。(3分)
示例:作者以小松自比,托物言志,表現(xiàn)出自強不息、心懷高遠的品質。也借時
人不識小松的現(xiàn)象,表達了自己懷才不遇的慨嘆。
三、 (2024·長沙中考)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6分)
芭蕉葉葉為多情,一葉才舒一葉生。
自是相思抽不盡,卻教風雨怨秋聲。
【注】①鄭燮:號板橋,清代書畫家、文學家。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
人稱為“三絕”。《詠芭蕉》是詩人懷人之作。
5. 下列對這首詩歌的理解或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2分)
6. 創(chuàng)新設問 詩畫攝影協(xié)會準備以《詠芭蕉》為素材制作一段視頻,請你完善下
面的拍攝腳本。(4分)
大的芭蕉葉舒展著,小的芭蕉葉生長著
風雨吹打著芭蕉葉,芭蕉葉被打得低低
一、 (2024·臨沂二模)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5分)
發(fā)臨洮①將赴北庭②留別
聞說輪臺③路,連年見雪飛。
春風曾不到,漢使亦應稀。
白草通疏勒④,青山過武威。
勤王敢道遠,私向夢中歸。
【注】①臨洮:在今甘肅臨潭西。②北庭:唐六都護府之一,治所為庭州
(今新疆吉木薩爾北)。③輪臺:庭州屬縣,在今新疆烏魯木齊。④疏勒:地
名,唐時安西四鎮(zhèn)之一,在今新疆疏勒。
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分)
2. 詩的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情感?有什么作用?(3分)
尾聯(lián)表達了作者建功立業(yè)、報效國家和思念家鄉(xiāng)、思念親人的思想感情,點明了
詩歌的主旨。
二、(2023·懷化中考)詩歌鑒賞。(6分)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梅花南北路①,風雨濕征衣。
出嶺同誰出?歸鄉(xiāng)如此歸!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時非。
餓死真吾志,夢中行采薇②。
【注】①梅花南北路:指經過梅嶺。梅嶺,即大庾嶺,山上多梅樹,是廣東
和江西的分界嶺。②采薇:采食野菜。周武王伐紂滅商,伯夷、叔齊(商末孤竹
國君的兩個兒子)不食周粟,逃到首陽山,采薇而食,后來餓死。文天祥到了南
安軍曾絕食八天。
3. 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南安軍》首聯(lián)的畫面。(2分)
作者至南安軍,正跨越了大庾嶺(梅嶺)的南北兩路。梅嶺的梅花在風雨中搖
曳,濡濕了押著兵敗后就擒、往大都受審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時,一陣凄
涼襲上了他的心頭。
4. 甲乙兩詩所表達的情感有什么異同?請簡要分析。(4分)
相同點: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破敗、淪喪的悲傷、擔憂、痛苦之情和強烈
的愛國熱情。
不同點:甲由開篇描繪國都蕭索的景色,到眼觀春花而淚流,耳聞鳥鳴而怨恨;
再寫戰(zhàn)事持續(xù)很久,以致家里音信全無,最后寫到自己的哀怨和衰老,環(huán)環(huán)相
生、層層遞進,反映了同時代的人們熱愛國家、期待和平的美好愿望,也展示出
詩人憂國憂民、感時傷懷的高尚情感。乙:這首詩抒寫自己的胸懷,表現(xiàn)出強烈
的愛國情感,顯示出民族正氣,表達了詩人決心餓死殉國,完成“首丘”之義的
心愿。
三、 (2024·濟寧一模)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問題。(5分)
正襟危坐待天光,兩鬢依然勁似霜。
愿仰須臾階下鬼,何愁慷慨殿中狂。
須知搒辱①神無變,旋②與衣冠③語益莊。
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名香。
【注】①搒(péng)辱:拷打侮辱。②旋:指回到牢房。③衣冠:指有正義
感有道德的人。
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分)
6. 創(chuàng)新設問 請結合本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賞析尾聯(lián)“莫笑老夫輕一死,汗青留取姓
名香”。(3分)
瞿式耜想聯(lián)合農民起義軍抗清,南明皇帝不采納他的意見。于是他自請留守
桂林抗清,數(shù)次擊退清兵,但因力量懸殊,城破被俘,備受酷刑,始終不屈,英
勇就義。這首作品是詩人在獄中所作《浩氣吟》組詩中的第三首。
尾聯(lián)詩人直抒胸臆,表明愿為守衛(wèi)國家而死,將一片忠心獻給國家,表現(xiàn)出詩人
舍生取義、視死如歸的堅定信念和昂揚斗志。
一、 (2024·濟南二模)閱讀下面古詩詞,完成下面小題。(6分)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②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③驢嘶。
【注】①蘇轍先寫了《懷澠池寄子瞻兄》寄給蘇軾,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
順便抱怨了一下近來的生活之苦,而蘇軾為了安慰弟弟,便寫下了這首詩回贈弟
弟。澠池,今河南澠池縣。②老僧:即指奉閑老僧。據(jù)蘇轍原詩自注:“昔與子
瞻應舉,過宿縣中寺舍,題老僧奉閑之壁。”③蹇:跛腳。
1.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分)
2. 最后兩句回憶往昔路過澠池的情景,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4分)
詩歌最后兩句回憶二人當年的坎坷經歷(或答“你還記得當時往澠池的崎嶇旅程
嗎?路又遠,人又疲勞,驢子也累得直叫”),表達了作者對二人共同經歷的懷
念。暗示弟弟,我們曾經經歷過不少的坎坷艱難,但我們都戰(zhàn)勝了,走過了,如
今只需放眼將來,鞭策自己奮發(fā)向前(或答“表達了作者面對未來樂觀、豁達的
情懷”)。
二、 (2024·眉山中考)閱讀下面兩首詩歌,完成下面小題。(7分)
夜雨題寒山寺,寄西樵、禮吉①(其一)
日暮東塘正落潮,孤蓬泊處雨瀟瀟。
疏鐘夜火寒山寺,記過吳楓第幾橋。
夜雨題寒山寺,寄西樵、禮吉(其二)
楓葉蕭條水驛空,離居千里悵難同。
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鐘。
【注】①西樵、禮吉為王士禛兩位兄長的別號。
3. 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B?。?分)
4. 這兩首詩寄寓了詩人哪些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4分)
這兩首詩歌,既反映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又寫出了世態(tài)滄桑之后的萬
千思緒。
三、 (2024·濟寧三模)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各題。(6分)
此心曾與木蘭舟②,直到天南潮水③頭。
隔嶺篇章④來華岳,出關⑤書信過瀧流⑥。
峰懸驛路殘云斷,海浸城根老樹秋。
一夕瘴煙風卷盡,月明初上浪西樓⑦。
【注】①韓潮州愈:即唐代大文學家韓愈,時貶謫為潮州刺史,故稱韓
潮州。②木蘭舟:用木蘭樹造的船。③潮水:河流名。④篇章:指韓愈《左
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一詩。⑤關:指藍關。⑥瀧流:即瀧水。⑦浪西樓:潮
州的一處樓閣。
5. 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2分)
這是一份中考語文專題復習-古詩詞曲鑒賞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考情分析,真題演練,邊塞征戰(zhàn),酬贈送別,愛國憂民,感慨時運,抒懷言志,羈旅思鄉(xiāng),山水田園,詠史懷古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總復習語文古詩詞曲鑒賞專題二 古詩文默寫練習課件,共60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目錄安徽·中考,一文言文部分,《論語》十二章,陋室銘劉禹錫,愛蓮說周敦頤,河中石獸紀昀,三峽酈道元,馬說韓愈,二古詩詞曲部分,觀滄海曹操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中考總復習語文古詩詞曲鑒賞專題第29首 水調歌頭課件,共14頁。PPT課件主要包含了目錄安徽·中考,作家作品,九年級上冊,詩歌精講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