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節(jié) 西亞 (第一課時)
夯基知識梳理
1.在沙特阿拉伯,一些旅店把床鋪安排在屋頂上,其原因是( )
A.利于觀看夜景B.當?shù)貧鉁馗?,在屋頂住宿比較涼爽
C.為了避免大型野生動物的侵襲D.降水少,屋頂是平的,方便住宿
下圖為西亞地區(qū)簡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2.下列有關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的敘述,正確的是( )
A.都屬于“阿拉伯國家”B.都位于波斯灣沿岸,水資源豐富
C.石油資源豐富,都是石油出口國D.經濟收入高,都是發(fā)達國家
3.下面圖中與利雅得氣候特征相符的是( )
A.B.
C.D.
地理與生活息息相關,因地制宜,人地協(xié)調,是我們人類應樹立的基本觀念。完成下面小題。
4.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區(qū)氣候炎熱,陽光熾熱,降水稀少。他們常常身穿阿拉伯白色長袍,主要目的是( )
A.遮風擋雨B.反光透氣C.防寒保暖D.防風擦汗
5.下列地區(qū)與其住房、服飾、主食、風俗習慣等相符的是( )
A.青藏高原—藏袍—青稞酒B.內蒙古草原—蒙古包—賽龍舟
C.黃土高原—窯洞—主食大米D.鄱陽湖—陡頂磚瓦房—賽馬
“麥麥高鐵”見證“中國智慧”,為沙特阿拉伯人民帶來美好生活。下圖為沙特阿拉伯氣候類型及麥麥高鐵位置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沙特阿拉伯的語言和宗教主要是( )
A.英語,基督教B.英語,伊斯蘭教
C.阿拉伯語,基督教D.阿拉伯語,伊斯蘭教
7.修建麥麥高鐵時可能遇到的困難有( )
A.地勢高峻,高寒缺氧B.高溫缺水,風沙侵襲
C.靠近海洋,臺風頻發(fā)D.炎熱多雨,洪澇多發(fā)
沙特阿拉伯擬投資5000億美元修建“NEOM城”,該城位于沙特西北部貧瘠的沙漠區(qū),毗鄰紅海和亞喀巴灣,靠近經由蘇伊士運河的海上貿易航線。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8.沙特修建“NEOM城”所需的資金主要依賴于出口( )
A.木材B.稻米C.橡膠D.石油
9.“NEOM城”選址在圖示區(qū)域的主要優(yōu)勢是( )
A.地形平坦開闊B.氣候溫暖濕潤
C.地理位置優(yōu)越D.多貧瘠的沙漠
提優(yōu)強化練習
2024年1月1日,金磚國家大家庭再添五個新成員(沙特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lián)合酋長國、伊朗、埃塞俄比亞),金磚五國升級為金磚十國,金磚合作機制邁入新階段。讀“金磚十國分布圖”和“光伏產業(yè)圖”,完成下面小題。
10.沙特阿拉伯經濟嚴重依賴石油出口,為應對石油的枯竭,該國大力發(fā)展光伏產業(yè),其優(yōu)越的自然條件是( )
A.位于赤道,太陽輻射較強B.沙漠地區(qū),氣溫較高
C.降水少,太陽能資源豐富D.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
11.金磚國家加強合作交流的意義包括( )
①推動經濟全球化 ②擴大各國貧富差距
③促進各國的科技、文化交流 ④維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構建命運共同體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圖左為東南亞民居示意圖,圖右為西亞傳統(tǒng)民居示意圖。讀圖,回答下面小題。
12.西亞傳統(tǒng)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其主要原因是( )
A.抵御嚴寒B.增加安全性C.隔熱、防風沙D.反射太陽光
13.兩個區(qū)域的民居建筑風格明顯不同,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宗教B.氣候C.河流D.地形
兩河流域是世界四大古文明發(fā)祥地之一,中東長期以來是世界關注的熱點地區(qū)。讀兩河流域聚落分布圖和當?shù)孛窬犹铮瓿上旅嫘☆}。
14.兩河流域聚落形成的影響因素是( )
①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沿岸地區(qū)
②聚落分布地區(qū)氣候適宜,降水豐沛
③該地傳統(tǒng)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
④石油資源也是影響該地聚落分布的重要因素
A.①②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
15.世界各地自然環(huán)境差異大,傳統(tǒng)的交通方式也不同。下列屬于該地的傳統(tǒng)交通工具是( )
A.船只B.駱駝C.牦牛D.馬車
16.下列關于西亞的描述,正確的是( )
A.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B.自古以來是東西交通樞紐
C.埃及地跨亞歐兩大洲D.聯(lián)系亞、大洋、非三大洲
17.四位去西亞地區(qū)旅游的小朋友談了他們在西亞地區(qū)的見聞,請你判斷他們所說的哪個是假的( )
A.甲:我在世界最大的半島上領略了冰雪世界的神奇,我還學會了滑雪呢
B.乙:我站在霍爾木茲海峽岸邊,看到接二連三的巨型油輪駛過
C.丙:我在沙特阿拉伯旅館住宿,晚上被安排在屋頂睡覺
D.?。鹤咴谝晾说慕诸^,高大的棗椰樹隨處可見
18.西亞地區(qū)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五?!敝衅鋵嵅皇呛6鞘澜缟厦娣e最大咸水湖泊的是( )
A.紅海B.地中海C.黑海D.里海
首屆中國—阿拉伯國家峰會(中阿峰會)于2022年12月9日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舉行。下圖為沙特阿拉伯位置示意圖及利雅得氣候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9.利雅得的居民喜歡穿白色長袍的原因是( )
A.氣候濕熱,防潮濕
B.白色好看,純潔干凈
C.氣候炎熱,光照強,白色對太陽光有反射作用
D.氣候寒冷,防風保暖
20.沙特阿拉伯石油資源豐富,所產石油輸往美國和歐洲西部最短的運輸航線需經過( )
A.巴拿馬運河B.馬六甲海峽C.好望角D.蘇伊士運河
第二十二屆世界杯足球賽于2022年12月18日在卡塔爾圓滿結束??ㄋ枮榕e辦這決賽事,新修建了多個體育場館,并用清潔能源發(fā)電供給冷卻系統(tǒng),以調節(jié)環(huán)境溫度,圖為卡塔爾位置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1.卡塔爾的氣候類型是( )
A. B.
C. D.
22.卡塔爾最具有優(yōu)勢的清潔能源是( )
A.水能B.太陽能
C.風能D.潮汐能”
素養(yǎng)能力培優(yōu)
23.某中學地理小組同學以“自然資源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為主題進行探究性學習。據(jù)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探究一 自然資源與區(qū)域發(fā)展的關系
(1)中東具有主導地位的自然資源是石油,讀圖描述其主要分布特征。
(2)與石油相關的工業(yè)是中東許多國家的支柱產業(yè),為當?shù)貛砹司薮蟮呢敻?。本區(qū)域石油在世界經濟發(fā)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圖示意本區(qū)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比重(2020年),讀圖說明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探究二 區(qū)域聯(lián)系對區(qū)域發(fā)展的影響
(3)中東是世界石油輸出最多的地區(qū),大部分通過海洋運往歐洲西部、美國和日本。隨著經濟的快速發(fā)展,中國也成為中東石油重要的輸入國。請將中東石油外運路線框圖填寫完整。
① ;② ;③ 。
(4)結論:豐富的 是區(qū)域發(fā)展的物質基礎,便捷的 促進了區(qū)域之間的物資流動,加強了區(qū)域之間的聯(lián)系,實現(xiàn)了共同發(fā)展。
(5)拓展:中東是“一帶一路”戰(zhàn)略西部重要節(jié)點,與我國除了開展傳統(tǒng)能源石油、天然氣等貿易交流外,還可以通過開發(fā)清潔能源實現(xiàn)區(qū)域聯(lián)系,促進共贏。請列舉一種可能的清潔能源。
24.【綠色世界杯——中國做貢獻】在卡塔爾世界杯足球賽中,中國新能源公交、光伏電站助力卡塔爾兌現(xiàn)綠色世界杯的承諾。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內容。
探究一 讀地圖,知環(huán)境
(1)說出卡塔爾建設光伏發(fā)電站利用的自然資源。
(2)說出卡塔爾民居的特點。
探究二 找聯(lián)系,說資源
目前波斯灣地區(qū)探明的油田近500個,其中包括20多個特大型油田。沙特阿拉伯和科威特的最大油田,石油儲量都超過了100億噸。西亞絕大多數(shù)油井能夠自噴,美國油井自噴率僅6%。西亞原油生產成本只相當于美國的1/7。
(3)說出西亞石油資源分布區(qū),并歸納西亞石油生產的特點。
探究三 追熱點,探原因
西亞長期以來局勢動蕩、戰(zhàn)爭不斷,成為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區(qū)之一。
(4)簡述西亞地區(qū)長期矛盾沖突的主要原因。
25.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8月28日,2024“一帶一路”媒體合作論壇在四川成都舉行,本次論壇主題為“深化媒體合作、促進共同發(fā)展”。中歐班列作為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沿線國家間的國際鐵路貨運班列,是我國與共建“一帶一路”的國家經貿往來的主要橋梁和紐帶,目前中歐班列服務網(wǎng)絡基本覆蓋亞歐全境。圖為“一帶一路”沿線局部地區(qū)示意圖。
(1)從圖中可以看出,“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途經的大洲A是 洲和B是 洲。其中A大洲和B大洲的分界線是 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 海峽等。圖中B大洲西鄰 洋。
(2)“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途經A大洲和C大洲的分界線④ 運河,沿線的甲地區(qū)有豐富的 資源,該資源運往中國最短海上運輸路線需從① 洋,經過② 海峽進入③ 洋沿岸。
(3)分析中歐班列對沿線國家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答出兩點即可)
2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材料一:2024年是共建“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十一周年。共建“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走向國際實踐,我國深化與沿線國家的聯(lián)系,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不僅給相關國家?guī)韺崒嵲谠诘睦?,也為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fā)展作出積極貢獻。
材料二:作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旗艦項目,蒙內鐵路是肯尼亞(首都內羅畢)獨立以來建設的首條鐵路,是一條采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xiàn)代化鐵路。建成通車近7年來,蒙內鐵路為肯尼亞創(chuàng)造近5萬個就業(yè)崗位。據(jù)專家估算,該項目對肯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率超過2%。
(1)寫出“一帶一路”連接了哪幾個大洲 ,其中陸上“一帶一路”經過的城市中緯度最高的是 。
(2)景觀圖為“一帶一路”不同區(qū)域的特色文化,選取其中一項分析它與當?shù)刈匀画h(huán)境的關系。
(3)分析“一帶一路”對中國和肯尼亞的經濟發(fā)展分別有何促進作用。
【參考答案及解析】
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qū)和國家
第一節(jié) 西亞(第一課時)
夯基知識梳理
1.B【解析】沙特阿拉伯地區(qū)終年炎熱干燥。夜晚為了涼快,人們常將床鋪安排在屋頂上,B正確。與利于觀夜景、避免大型野生動物的侵襲無關,降水少屋頂是平的不是主要原因,ACD錯誤;故選B。
2.C 3.A
【解析】2.沙特阿拉伯屬于阿拉伯國家,居民多阿拉伯人,伊朗不是阿拉伯國家,因其主體民族為波斯人,A錯誤。都主要屬于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水資源短缺,B錯誤。都是產油國,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C正確。都是發(fā)展中國家,D錯誤。故選C。
3.利雅得為熱帶沙漠氣候。圖A全年炎熱干燥,屬于亞熱帶沙漠氣候,A正確。圖B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屬于熱帶季風氣候,B錯誤。圖C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屬于熱帶草原氣候,C錯誤。圖D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屬于地中海氣候,D錯誤。故選A。
4.B 5.A
【解析】4.阿拉伯人主要居住在西亞和北非地區(qū),西亞和北非屬于炎熱干燥的熱帶沙漠氣候,當?shù)匕⒗硕嘞矚g穿白色的長袍,頭上圍著頭巾,白色可以反射較強的太陽光線,長袍可以阻擋強勁的風沙,主要目的是反光透氣,B正確;防寒保暖、防風擦汗、遮風擋雨不是阿拉伯人身著白色長袍的主要目的,ACD錯誤。故選B。
5.青藏高原服飾為藏袍,以青稞酒為主食;內蒙古高原傳統(tǒng)民居是蒙古包,風俗習慣是賽馬;黃土高原的傳統(tǒng)民居是窯洞,主食是面食;鄱陽湖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降水豐富,傳統(tǒng)民居是陡頂磚瓦房,傳統(tǒng)體育項目有賽龍舟,BCD錯誤,A正確;故選A。
6.D 7.B
【解析】6.沙特阿拉伯位于西亞地區(qū),西亞地區(qū)主要的語言是阿拉伯語,主要的宗教是伊斯蘭教,D正確;英語是世界上使用范圍最廣的語言,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歐洲、美洲和大洋洲等地,ABC錯誤。故選D。
7.“地勢高峻,高寒缺氧”不符合沙特阿拉伯實際情況,沙特阿拉伯地形以高原等為主,且緯度較低,氣候炎熱,并非高寒缺氧環(huán)境,A錯誤;從圖中可知沙特阿拉伯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炎熱干燥,降水稀少,所以高溫缺水是面臨的困難之一;同時沙漠地區(qū)多風沙,風沙侵襲會給高鐵修建帶來諸多困難,如掩埋鐵路、侵蝕設備等,B正確;臺風主要發(fā)生在西北太平洋海域,沙特阿拉伯位于阿拉伯海、紅海沿岸,該區(qū)域不是臺風頻發(fā)區(qū),C錯誤;“炎熱多雨,洪澇多發(fā)”與沙特阿拉伯熱帶沙漠氣候特征不符,其氣候炎熱干燥,降水稀少,D錯誤。故選B。
8.D 9.C
【解析】8.中東地區(qū)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西亞的石油儲量約占世界的一半以上,產量占世界總產量的四分之一,沙特阿拉伯、伊朗、科威特和伊拉克是世界上重要的產油國。西亞各國所產石油的90%供出口,主要輸往西歐、美國和日本。中東地區(qū)各國的財富主要來自于石油,因此沙特“NEOM城”修建所需的資金來源主要依賴于出口石油,故選D。
9.根據(jù)材料,“NEOM城”位于沙特西北部貧瘠的沙漠區(qū),毗鄰紅海和亞喀巴灣,靠近經由蘇伊士運河的海上貿易航線,具有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條件,C正確。圖中“NEOM城”所在地等高線密集,坡度大,地勢起伏大,且該地屬沙漠廣布,氣候干旱,ABD項不是該城的優(yōu)勢,故選C。
提優(yōu)強化練習
10.C 11.A
【解析】10.沙特阿拉伯位于北回歸線附近,A錯誤;沙特阿拉伯發(fā)展光伏產業(yè)與氣溫高低無關,B錯誤;沙特阿拉伯位于北回歸線附近,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降水少,晴天多,太陽能資源豐富,C正確;沙特阿拉伯發(fā)展光伏產業(yè)與資源豐富,經濟發(fā)達無關,且不是自然條件,D錯誤。故選C。
11.金磚國家加強合作交流的意義有:推動經濟全球化;促進各國的科技、文化交流;維護地區(qū)和平穩(wěn)定,構建命運共同體,①③④正確;金磚國家加強合作交流并不會擴大各國貧富差距,②錯誤,故選A。
12.C 13.B
【解析】12.西亞地區(qū)主要為熱帶沙漠氣候,太陽輻射強,風沙多,其房屋特點是墻厚,墻厚可以隔熱;門窗小,可以減少陽光和熱風的影響,也可防止風沙進入,C符合題意,ABD錯。故選C。
13.東南亞為熱帶雨林和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降水豐富,民居建筑風格有利于通風散熱和排水;西亞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少,房屋為平頂,窗小為了防風沙,兩地氣候不同,建筑風格不同,B正確;兩地建筑風格受宗教、河流和地形影響較小,ACD錯。故選B。
14.C 15.B
【解析】14.兩河流域為熱帶沙漠氣候,降水稀少,河流沿岸地區(qū)有水源,聚落較多,①正確,②錯誤。該地傳統(tǒng)民居具有墻厚、窗小的特點,可以適應當?shù)責釒衬畾夂?,既能減少熱量進入室內,也能減少風沙的影響,③正確。當?shù)亟洕蚤_采石油為主,石油資源豐富的地區(qū)聚落較多,④正確。C正確,ABD錯誤。故選C。
15.兩河流域位于中東地區(qū),該地區(qū)多為干旱和半干旱的沙漠環(huán)境,駱駝是當?shù)刈顬檫m合的傳統(tǒng)交通工具,因其耐旱、耐高溫,且可以長途跋涉,B正確。船只在河流航行較多,但因兩河流域內陸沙漠地帶較多,船只不及駱駝常用于陸路運輸;牦牛適應高寒地區(qū),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等高海拔地區(qū);馬車是一般平原地區(qū)使用的傳統(tǒng)交通工具,在沙漠地帶不及駱駝適應性強。ACD錯誤。故選B。
16.B
【解析】【小題1】西亞地區(qū)溝通大西洋和印度洋,A錯誤;西亞地區(qū)自古以來是東西交通樞紐,B正確;埃及是地跨亞非兩大洲的國家,C錯誤;西亞地區(qū)聯(lián)系亞洲、歐洲、非洲三大洲,D錯誤。故選B。
17.A
【詳解】西亞地區(qū)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特點是終年炎熱干燥,不可能出現(xiàn)冰雪世界或適合滑雪的環(huán)境,A錯誤;霍爾木茲海峽是西亞地區(qū)重要的石油運輸通道,連接著波斯灣和阿曼灣,是許多巨型油輪的必經之路,可以看到接二連三的巨型油輪駛過,B正確;沙特阿拉伯屬于熱帶沙漠氣候,終年炎熱干燥,且降水稀少。在炎熱的夜晚,屋頂通常比較涼爽,因此當?shù)厝擞袝r會在屋頂睡覺以避暑,C正確;伊拉克是西亞地區(qū)的一個國家,其氣候和土壤條件適合棗椰樹的生長。棗椰樹在當?shù)厥浅R姷闹参铮珼正確;故選A。
18.D
【詳解】根據(jù)所學知識可知,西亞地區(qū)地處“五海三洲”之地,三洲指亞洲、歐洲和非洲,五海指阿拉伯海、地中海、紅海、黑海和里海。其中,里海不是海而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咸水湖泊,D正確,ABC錯誤,故選D。
19.C 20.D
【解析】19.從利雅得氣候統(tǒng)計圖可知,該地氣候炎熱干燥,A錯誤;“白色好看,純潔干凈”不是居民選擇白色長袍的主要原因,B錯誤;當?shù)貧夂蜓谉幔庹諒?,白色對太陽光有反射作用,能減少熱量吸收,C正確;“氣候寒冷,防風保暖”與當?shù)匮谉釟夂虿环珼錯誤。故選C。
20.巴拿馬運河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與沙特阿拉伯石油輸往美國和歐洲西部的航線無關,A錯誤;馬六甲海峽主要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中東石油運往東亞地區(qū)的重要通道,B錯誤;好望角位于非洲南端,當大型油輪無法通過蘇伊士運河時會繞道好望角,但不是最短航線,C錯誤;蘇伊士運河溝通了紅海和地中海,沙特阿拉伯石油經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蛇\往歐洲西部和美國,是最短運輸航線,D正確。故選D。
21.B 22.B
【解析】21.讀圖可知,卡塔爾位于亞洲西部的阿拉伯半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A氣候冬季溫和,夏季高溫,全年降水較多,不屬于熱帶沙漠氣候,A錯誤;B氣候全年炎熱干燥,是熱帶沙漠氣候,B正確;C氣候全年高溫,降水分干濕兩季,是熱帶草原氣候,C錯誤;D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是地中海氣候,D錯誤。故選B。
22.卡塔爾氣候干旱,降水稀少,河流稀少且流量小,地形平坦,落差小,水能資源不豐富,所以水能不是其優(yōu)勢清潔能源,A錯誤。卡塔爾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終年炎熱干燥,晴天多,光照時間長,太陽能資源豐富,所以太陽能是其具有優(yōu)勢的清潔能源,B正確。雖然沿海地區(qū)可能有風,但相比太陽能而言,其穩(wěn)定性不如太陽能,且在當?shù)氐馁Y源優(yōu)勢體現(xiàn)不如太陽能明顯,C錯誤??ㄋ査诤S虺毕苜Y源相對不突出,開發(fā)條件并不優(yōu)越,不是其優(yōu)勢清潔能源,D錯誤。故選B。
素養(yǎng)能力培優(yōu)
23.(1) 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
(2) 儲量大、產量大、出口量大
(3) 霍爾木茲 馬六甲 蘇伊士
(4) 自然資源 交通運輸或海洋運輸
(5) 太陽能
【詳解】(1)仔細觀察中東地區(qū)自然資源分布及運輸路線圖,圖中清晰標注石油主要集中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區(qū)域,從而得出答案。
(2)認真讀取中東石油儲量、產量和出口量占世界比重圖中的數(shù)據(jù),對比分析儲量、產量、出口量占比,得出中東石油在這三方面的優(yōu)勢特點。儲量大、產量大、出口量大。
(3)中東石油輸出路線中,從波斯灣運往歐洲西部,要經過①霍爾木茲海峽;運往日本,需經印度洋、②馬六甲海峽、太平洋;運往美國,會經過印度洋、紅海、③蘇伊士運河、地中海、大西洋。這是基于中東地區(qū)的地理位置以及世界主要海上運輸通道分布來確定的。
(4)結合探究一可知,豐富的自然資源為區(qū)域發(fā)展提供物質基礎;從探究二中東石油外運路線可知,便捷的交通運輸(尤其是海洋運輸)促進區(qū)域間物資流動,加強區(qū)域聯(lián)系實現(xiàn)共同發(fā)展。
(5)中東地區(qū)氣候干旱,晴天多,太陽能資源豐富,所以太陽能是一種可能開發(fā)利用的清潔能源。
24.(1)太陽能
(2)墻厚、窗小、平頂
(3)西亞石油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石油生產特點:儲量大、埋藏淺、成本低、出油多、油質好。
(4)西亞地處“五海三洲”之地,地理位置極其重要,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為列強爭奪的焦點;西亞地區(qū)是世界三大宗教的發(fā)源地,民族矛盾復雜,宗教之爭由來已久;西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儲油區(qū),石油的儲量占世界總儲量的一半以上,豐富的石油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成為世界列強爭奪的焦點;該地氣候干旱,降水少,水資源極端缺乏,水資源爭奪成為地區(qū)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
【詳解】(1)卡塔爾位于北回歸線附近,擁有高質量的太陽能資源,每年每平方米的太陽能發(fā)電量可超過2000千瓦時,位居世界第一。這種豐富的光照資源使得卡塔爾成為世界上最有潛力生產光伏電力的國家之一。
(2)讀圖可知,卡塔爾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全年高溫,降水稀少,多沙塵暴。墻厚窗小的設計既可以防風沙,又有助于保持室內溫度穩(wěn)定;平頂反映了降水稀少。這樣的設計反映了卡塔爾民居的建筑風格與當?shù)氐淖匀画h(huán)境密切相關。
(3)根據(jù)材料結合所學可知,西亞是世界上石油儲量最為豐富、石油產量和輸出量最多的地區(qū),主要分布在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qū)。西亞石油生產具有儲量大、埋藏淺、成本低、出油多、油質好的特點。
(4)從地理位置看,西亞處于三洲五海之地,戰(zhàn)略位置十分重要,重要的地理位置成為列強爭奪的焦點;從資源分布看,西亞地區(qū)石油資源豐富,但淡水資源匱乏,豐富的石油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成為世界列強爭奪的焦點,同時水資源爭奪成為地區(qū)沖突的重要原因之一;從民族文化和宗教信仰看,西亞各地區(qū)民族文化不盡相同,民族矛盾、宗教糾紛不斷。綜上所述,對石油資源和水資源的爭奪、民族矛盾、宗教糾紛、領土紛爭等,都是該地區(qū)沖突不斷的重要原因。
25.(1) 亞 歐 烏拉爾 土耳其 大西
(2) 蘇伊士 石油 印度 馬六甲 太平
(3) 加強沿線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增加就業(yè)機會,提高居民收入等。
【詳解】(1)據(jù)圖和所學知識可知,“一帶一路”中的“絲綢之路經濟帶”途經A亞洲和B歐洲。其中A亞洲和B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等。圖中B歐洲西鄰大西洋,北臨北冰洋。
(2)據(jù)圖和所學知識可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途經A亞洲和C非洲的分界線④蘇伊士運河,該運河溝通了地中海和紅海,沿線的甲中東地區(qū)有豐富的石油資源,該資源運往中國最短海上運輸路線需從①印度洋,經過②馬六甲海峽進入③太平洋沿岸。
(3)中歐班列對沿線國家經濟發(fā)展的促進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可以加強沿線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yè)機會,提高居民收入,提供更多貿易機會等。
26.(1) 亞洲、歐洲、非洲 莫斯科
(2)東南亞:此地降水豐沛,河網(wǎng)密布,河道縱橫,水上交通四通八達,居民大多依河而居,船是主要的交通工具。
阿拉伯半島:此地為熱帶沙漠氣候,沙漠廣布,駱駝為主要的交通工具。
(3)中國:擴大出口市場、吸引外資和技術引進;加強了亞歐非地區(qū)的合作,提升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加強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
肯尼亞:增加就業(yè)機會;建設及完善基礎設施;使國家和地區(qū)產業(yè)走向國際市場;幫助肯尼亞培養(yǎng)各類管理和技術人員;帶來了經濟發(fā)展機遇。
【詳解】(1)讀圖可知,“一帶一路” 連接了亞洲、歐洲和非洲;緯度從赤道向北北緯度數(shù)越來越大,北極是北緯90°,赤道向南南緯度數(shù)越來越大,南極是南緯90°。從地理位置看,莫斯科在沿線城市中緯度最高。
(2)東南亞:東南亞地區(qū)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雨林氣候,降水豐沛,河網(wǎng)密布,河道縱橫交錯。這種自然環(huán)境使得水上交通成為重要的交通方式,居民大多依河而居,船也就成為了主要的交通工具。例如在湄公河三角洲地區(qū),眾多的河流為當?shù)氐木用癯鲂小⒇浳镞\輸?shù)忍峁┝吮憷?,水上市場也成為當?shù)鬲毺氐慕洕臀幕F(xiàn)象。
阿拉伯半島:阿拉伯半島以熱帶沙漠氣候為主,氣候干旱,沙漠廣布。在這樣的地理環(huán)境下,駱駝因其耐旱、能在沙漠中長途跋涉等特性,成為當?shù)刂饕慕煌üぞ?。駱駝可以適應沙漠中高溫、缺水的環(huán)境,幫助人們進行長途的貿易往來和遷移等活動。
(3)對中國的促進作用:經濟貿易方面,“一帶一路” 倡議擴大了中國的出口市場,中國的產品可以通過 “一帶一路” 沿線的交通網(wǎng)絡和貿易合作機制,更便捷地進入沿線國家市場。同時,也吸引了沿線國家的外資進入中國,并且促進了技術引進,加強了中國與沿線國家在技術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國際影響力方面,通過加強與亞歐非地區(qū)眾多國家的合作,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得到顯著提升;區(qū)域聯(lián)系方面,極大地加強了中國與沿線國家的經濟聯(lián)系,形成了更緊密的經濟合作網(wǎng)絡。不僅促進了貿易往來,還在產業(yè)合作、資源開發(fā)等領域展開了廣泛合作,推動了區(qū)域經濟一體化進程;文化交流方面,“一帶一路” 促進了中國與沿線國家之間的文化交流和人員往來。
對肯尼亞的促進作用:就業(yè)方面,蒙內鐵路等 “一帶一路” 項目為肯尼亞創(chuàng)造了近 5 萬個就業(yè)崗位,極大地緩解了肯尼亞的就業(yè)壓力,提高了當?shù)鼐用竦氖杖胨剑换A設施建設方面,這一項目幫助肯尼亞建設及完善了基礎設施,提升了肯尼亞的交通運輸能力,改善了物流條件,為肯尼亞的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的硬件支持;產業(yè)發(fā)展方面,“一帶一路” 項目使肯尼亞的國家和地區(qū)產業(yè)走向國際市場;人才培養(yǎng)方面,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幫助肯尼亞培養(yǎng)了各類管理和技術人員;經濟發(fā)展機遇方面,“一帶一路” 為肯尼亞帶來了經濟發(fā)展機遇,據(jù)專家估算,蒙內鐵路項目對肯尼亞國內生產總值貢獻率超過 2%。該項目帶動了相關產業(yè)的發(fā)展,如建筑材料、物流運輸、旅游等,促進了肯尼亞經濟的多元化發(fā)展。
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2024)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qū)和國家第一節(jié) 西亞優(yōu)秀第2課時同步練習題,共8頁。
這是一份初中地理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qū)和國家第一節(jié) 西亞精品第1課時課后練習題,共5頁。
這是一份人教版(2024)七年級下冊(2024)第九章 東半球其他的地區(qū)和國家第一節(jié) 西亞精品課堂檢測,文件包含91西亞-學生版docx、91西亞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