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德市一中 長沙市一中 湖南師大附中 雙峰縣一中 桑植縣一中
由 武岡市一中 湘潭市一中 岳陽市一中 株洲市二中 聯(lián)合命題
命題學校:株洲市二中 審題學校:桑植縣一中
注意事項: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用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
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
廣東丹霞山(位于 113°36'15"E~113°46'40"E 和 24°51'49"N~25°03'36"N)3 地處南嶺山脈中段位置,區(qū)
域內植被類型豐富多樣。丹霞山丹霞梧桐,屬于落葉小僑木,是國家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為了更好地保護丹霞梧桐
資源,某研究團隊于 2016 年多次赴丹霞山進行小尺度的準確數量和空間分布準確性的信息采集及研究工作。據此
完成 1~3 題。
1.下列關于丹霞山地區(qū)的主要植被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群落結構單一 B.季相變化明顯
C.喬木多革質葉 D.林中常有莖花現(xiàn)象
2.推測研究團隊 2016 年到丹霞山考察的最佳時間及原因是
A.3 月 天氣晴朗好觀察
B.7 月 枝葉茂盛易發(fā)現(xiàn)
C.10 月 樹葉變黃易辨別
D.12 月 氣溫適宜野外考察
3.為了快速準確獲取小尺度區(qū)域丹霞梧桐的空間分布范圍和種群數量等信息,最適宜采取
A.無人機航測 B.人工實地考察
C.衛(wèi)星遙感 D.查閱文獻
溶解氧是指溶解在水體中的分子態(tài)氧,其含量變化與水溫、鹽度、有機物分解和生物活動等相關。2020 年 1 月至
5 月長江口近海城底層溶解氧出現(xiàn)了 2 次發(fā)展過程完全不同的低氧現(xiàn)象(溶解氧質量濃度小于 2mg/L).5 月初該海域有一
次強風天氣。下圖為長江入??诤Q蟓h(huán)境監(jiān)測站點底層海水溶解氧與各海洋要素的時間變化圖。據此完成 4~5 題。
4.由圖可知
A.1~5 月海水溫度一直上升
B.1~5 月溶解氧質量濃度與海水溫度呈良好的負相關性
C.5 月上旬該海域可能出現(xiàn)赤潮現(xiàn)象
D.5 月上旬該海域海水垂直混合較弱
5.長江口近海域底層溶解氧 1~5 月出現(xiàn)兩次低氧現(xiàn)象的主導因素分別是
A.溫度;鹽度 B.溫度;有機物分解
C.鹽度;生物活動 D.有機物分解;生物活動
傳統(tǒng)聚落體現(xiàn)了人類應對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變化的適應性發(fā)展。郁南縣位于粵西南江下游,明朝廷實行“募民
占籍”政策占領南江土地,吸引了多地移民,多元文化雜糅。南江流域兩岸皆山,水系貫穿郁南縣全境、傳統(tǒng)聚落的空
間分布呈現(xiàn)出近水分布特征,沿線傳統(tǒng)聚落得享水陸古驛道貿易之利。在建村之初,大多選在地勢較高的平地建村,隨
著時間推移,向低處遷移.呈濱水式。在生存與發(fā)展的矛盾下,濱水式傳統(tǒng)聚落為了適應南江的水環(huán)境,形成了獨特的建
筑特點。據此完成 6~8 題。
6.相較于南江中游,郁南縣傳統(tǒng)聚落更加近水,更多考慮的是
A.下游水道更平坦開闊,適宜航運
B.洪澇災害更少
C.土壤更肥沃
D.地勢平坦,利于種植業(yè)發(fā)展
7.隨著時間推移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郁南縣南江沿線聚落向低處遷移最可能的原因是
①聚落規(guī)模擴大 ②南江水位下降,灘地裸露 ③貿易優(yōu)勢更突顯 ④水熱條件更好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8.為了適應南江的水環(huán)境,推測以下關于郁南縣獨特建筑特點的表述,正確的是
①沿主街設排水明溝 ②房屋以建雙層為主 ③多設供水儲水設施 ④以大型宅群為單位聚居
A.①③ B.③④ C.①② D.②④
2025 年 1 月 3~4 日,全國多地夜空上演了“金星伴月”的天
象。右圖為某觀測者拍攝的 3~4 日連續(xù)兩天同一時刻的“金星伴月”
的照片。據此完成 9~10 題。
9.據圖推測觀測者拍攝的地方時和方向
A.18:00 朝東
B.18:00 朝西
C.6:00 朝東
D.6:00 朝西
10.3 日的日、地、金、月四者相對位置關系可示意為
清遠市位于廣東省中北部。近些年,按照“廣州總部、清遠基地”的合
作思路,建設高水平“廣清經濟特別合作區(qū)”,大力發(fā)展交通基礎設施。2024
年 12 月 28 日,廣清城際北延線(清城站——飛霞站)正式開通運營,廣清“半
小時生活圈”進一步提速擴容,清遠江北地區(qū)可直達廣州中心城區(qū)。廣清城際
鐵路采取“白云機場北一花都—飛霞”站站停+“花都—飛霞”大站停公交化運
營模式,大站停列車中間??壳宄钦?。北延線各站點基于“文化融合、一站一
景”設計理念,根據北延線各站點的文化特征進行差異化施工設計。右圖為廣
清城際線路示意圖。據此完成 11~13 題。
11.北延線各站點進行“文化融合 一站一景 Y 的設計,是主要考慮到
A.鐵路運行污染大,可以吸煙除塵
B.結合地域文化,彰顯文化賦能
C.賞心悅目,體現(xiàn)城市形象
D.場地空曠,提供市民休憩場所
12.廣清城際鐵路采取“站站停+大站停”公交化運營模式的目的是
A.提升城際運行效率 B.降低城際運行成本
C.提高城際運行速度 D.減少市民等待時間
13.廣消城際北延線開通有利于清遠市
A.緩解城市交通擁堵 B.緩解建設用地壓力
C.形成產業(yè)集群效益 D.改善城市環(huán)境質量
流動人口的居留意愿是反映流動人口在目的地城市有長期居留傾向的指標,能為合理推進市民化進程、引導
構建合理的人口空間布局提供有益參考。下圖為我國主要城市群 2017 年流動人口居留意愿構成(有居留意愿的流動
人口占比是指有居留意愿的流動人口與流動人口的比值,圖例城市群內部為城市群內部流動人口居留意愿占比,圖
例城市群外部為城市群外部流動人口居留意愿占比)。據此完成 14~16 題。
14.據材料分析,下列敘述符合 2017 年我國主要城市群流動人口居留意感特征的是
A.沿海城市群的流動人口數量比內陸城市群多
B.內陸城市群的吸引力一定比沿海城市群更高
C.沿海城市群外部流動人口居留意愿更高
D.成渝城市群對外部流動人口吸引內最低
15.珠三角作為典型人口流入區(qū),其居留意愿較低的原因可能是
A.社會保障不足
B.產業(yè)結構升級
C.生態(tài)環(huán)境破壞
D.市民化程度低
16.為推進中國市民化.區(qū)域高質量發(fā)展的建設,下列舉措合理的是
A.沿海城市群應加大中心城市的發(fā)展,加強城市吸引力,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B.內陸城市群地區(qū)應通過優(yōu)化產業(yè)結構創(chuàng)造良好的發(fā)展前景,提升外部流動人口居留意愿
C.沿海城市群應加強城市群內部聯(lián)系,均衡人口空間分布
D.內 陸 城 市 群 地 區(qū) 應 引 領 中 心 城 市 周 邊 的 新 興 產 業(yè) 發(fā) 展 , 避 免 區(qū) 域 人 口 過 度 流 入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 3 小題,共 52 分。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 分)
材料一 中國最大流動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位于封閉的塔里木盆地中部,氣候極為干旱,風力大,但季節(jié)變化明
顯。秋冬季節(jié),沙漠上空多有逆溫層存在。綠洲與沙漠之間的過渡帶(圖 1 為塔克拉瑪干沙漠北緣的過渡帶)常分布著
大量的鹽生、旱生植物,其防風阻沙作用對于維護綠洲安全與穩(wěn)定具有重要意義。近幾十年來,由于人類活動對洪水
的控制,過渡地帶沙漠化加劇,嚴重威勵著綠洲的安全與穩(wěn)定。
材料二 “肥島”是植物活動對土壤環(huán)境影響的一個典型例證,肥島的形成與發(fā)展是干旱區(qū)綠洲荒漠化一個關鍵的生
物過程。紅柳,學名多枝檉柳,是一種多年生落葉灌木。紅柳沙包(圖 2)是在荒漠化過程中形成的一種特殊地貌,沙
包基座多呈圓形或橢圓形,頂部渾圓,平均高度 3~10 米,沙包內部枯枝落葉層和風沙層交替堆積,形成像樹木年輪
一樣的紋層結構。紅柳冠下沙包內的土壤有著明顯的“肥島效應”。圖 3 為塔里木盆地北部荒漠化過程與肥島效應強
度變化關聯(lián)模式圖。
(1, 分 析 塔 克 拉 瑪 干 沙 漠 秋 冬 季 多 逆 溫 層 存 在 的 主 要 原 因 。 (4 分 )
(2)結合材料二補充圖例、繪制前 開來紅柳沙包的修態(tài)結構圖,并說明紅柳沙包的形成過程,)(8 分)
(3)從土壤物質組成(結構)角度分析紅柳灌叢冠下土壤肥力高于紅柳灌叢間裸地的原因,(6 分)
(4)為 了 緩 解 該 過 渡 帶 的 沙 漠 化 , 請 提 出 切 實 可 行 的 工 程 措 施 。 (4 分 )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2013 年 3 月 18 日 17 時~19 日 2 時時段內江蘇省經歷了一次明顯峰面過境,鋒面過后隨著風尚的改變,江
蘇沿江及其以北地區(qū)出現(xiàn)了大范圍能見度低于 0.5km 的濃霧天氣。氣象部門指出,此次濃霧為平流,蘇,是由
暖溫空氣流經冷的下墊畫而形成的。下圖示您該區(qū)域 19 日 0 時(霧過程初期)近地面主要氣象要素的分布及其
不同時段鋒線位置。下表示意圖中 A 站點 3 月 18 日 17 時~3 月 19 日 9 時近地面主要氣象要素變化。
時間 溫度(℃) 相對濕度(%) 風向
18 日 17 時 19.1 65 西風
18 日 21 時 7.2 90 東北風
19 日 00 時 6.6 90 東風
19 日 07 時 8.2 94 東南風
19 日 09 時 9.8 90 西南風
(1)判斷濃霧天氣前江蘇省經歷的鋒面類型,并說明判斷理由。(4 分)
(2)說明鋒面過境后的盛行風對此次平流霧的影響。(4 分)
(3)19 日 8 時 大 霧 開 始 逐 漸 減 弱 , 但 沿 江 及 湖 泊 地 區(qū) 消 散 較 慢 , 試 推 測 其 可 能 原 因 。 (4 分 )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 分)
阿爾及利亞位于非洲西北部,該國土地資源豐富,擁有 846 萬公頃耕地,占國土面積的 3%,但灌溉農田比例小,
主要集中在北方河谷地區(qū)。糧食生產奰自然條件影響夫,不穩(wěn)定,國內糧食供應短缺問題嚴峻。20 世紀 50 年代以來,
中國對非援助建設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等對當地農業(yè)發(fā)展發(fā)揮著積極作用。湖南擁有一批種植和加工優(yōu)勢農業(yè)企業(yè),近
年來,依托“一帶一路”倡議,“湘阿”雙方通過農業(yè)產能合作,推動雙方農業(yè)發(fā)展。下圖為阿爾及利亞地形圖。
(1)評價阿爾及利亞南部糧食作物生產的氣候條件。(6 分)
(2)指出阿爾及利亞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對農業(yè)發(fā)展的重要作用。(6 分)
(3)分析我國大力推進湘阿農業(yè)產能合作對湖南農業(yè)企業(yè)發(fā)展的積極影響。(6 分
這是一份2025湖南省九校聯(lián)盟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地理試題含解析,文件包含湖南省九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地理試題docx、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1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南省九校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下學期高考第二次聯(lián)考地理試題+答案,共11頁。
這是一份湖南省九校聯(lián)盟2023-2024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二次聯(lián)考地理試題 Word版含解析,共16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