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考生注意:
1.本試卷共8頁,含五個大題。答題時,考生務必按答題要求在答題紙規(guī)定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紙、本試卷上答題一律無效。
2.選擇類試題中,標注“雙選”的試題,每小題有2個正確選項,只有1個正確選項的,多選不給分,有2個正確選項的,漏選1個給一半分,錯選不給分;未特別標注的試題,每小題只有1個正確選項。
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Si-28 Ca-40
一、葡萄糖
2021年9月,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分子,淀粉分子再轉化成葡萄糖(化學式)。
1. 葡萄糖屬于
A. 混合物B. 純凈物C. 電解質D. 非電解質
2. 某同學用葡萄糖固體配制240mL 葡萄糖溶液。
(1)配制該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儀器除燒杯、膠頭滴管外,還需要___________。
(2)準確配制該濃度的葡萄糖溶液,需要稱量___________g葡萄糖。
(3)在配制上述濃度葡萄糖溶液時,下列操作使實驗結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
A. 稱量完葡萄糖后未能及時溶解,導致葡萄糖吸收了空氣中的水分
B. 將洗滌燒杯和玻璃棒的洗滌液直接倒入水槽中
C. 定容時俯視,使凹液面最低處與刻度線相切
D. 搖勻后,發(fā)現液面低于刻度線,又滴加蒸餾水至刻度線
(4)取出100mL該葡萄糖溶液,稀釋至500mL,物質的量濃度是___________。
下面是體檢報告中的相關標準
3. 報告中表示葡萄糖指標的物理量是___________。
A. 質量分數B. 溶解度C. 摩爾質量D. 物質量濃度
4. 如果某人的血糖(血液中的葡萄糖)檢測結果為,參照如圖體檢報告中的相關標準,他的血糖___________。
A.偏高 B.正常 C.偏低
二、車用安全氣囊
5. 汽車安全氣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化學反應產生大量氣體,迅速充氣彈出,在乘員與車體之間形成一個緩沖區(qū)域。具體工作原理如下:
①車輛強碰撞后,激活特定的電路,放電使迅速分解,
②生成的Na與發(fā)生二次反應:
③與、反應生成鹽,消除兩種堿性氧化物的腐蝕性。
(1)影響同溫同壓下體積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 氮氣的物質的量B. 氮氣的摩爾質量C. 分子直徑D. 分子間平均距離
(2)信息中,提及的原理②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物質的量之比為___________。
(3)關于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屬于堿性氧化物B. 摩爾質量是60
C. 中含有 D. 中含有約個氧原子
自然界存在三種硅的同位素,分別是、和。
6. 下列有關Si及其同位素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由變?yōu)槭腔瘜W變化B. 的質子數為29
C 比原子核外多兩個電子D. 每個Si原子含有16個中子
7. 其中的原子結構示意圖為___________,核外能量最高的電子位于___________層。
A.K B.L C.M D.N
8. Si和C的化學性質相似,由此猜想二者在原子結構上的相似之處是___________。
9. 中國傳統文化對人類文明貢獻巨大。下列關于古代文獻對說明不合理的是
A. AB. BC. CD. D
10. 能保護司機不受傷害的氣囊需要在2個大氣壓和的條件下迅速產生65L的。(結果均保留一位小數)
(1)該條件下 的物質的量為___________ml。(已知2個大氣壓和時氣體摩爾體積約為)。
(2)得到這些,需要___________克?(寫出計算過程)
三、生活小實驗
某小組以生活中常見物品為原料設計了一系列實驗:
甲同學為測定雞蛋殼中含量設計如下實驗(假設蛋殼中只有與白醋反應:不考慮白醋揮發(fā);澄清石灰水足量)
11. 下列分類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AB. BC. CD. D
12. 加入白醋后,關閉分液漏斗,一段時間后可以觀察到A、B中的現象是___________。
13. 寫出裝置B中發(fā)生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此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___________(填“是”或“否”)。
14. 已知溶液的電導率越大,溶液的導電能力越強。反應開始后電導率傳感器的顯示器上可能觀察到的趨勢圖像是___________。
A. B. C. D.
15. 實驗選取的蛋殼質量為克,裝置B中得到的沉淀經過濾,洗滌,烘干后測得質量為克,試推算蛋殼中的質量分數___________。(用含、的代數式表示)
16. 查閱資料后發(fā)現,所測得的含量偏低,推測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
A. 過濾時間過長B. 白醋加入量太少
C. 反應所得部分氣體未進入裝置B中D. 裝置B中的沉淀未洗凈
乙同學對“淀粉溶液”這種說法產生了疑惑,為探究“淀粉溶液”到底是溶液還是膠體,配制少量碘水,按如圖裝置實驗。
17. 乙同學設計了如下表格以記錄現象并分析結論:
18. 實驗②中,乙同學不僅觀察到燒杯中現象,還觀察到半透膜內的淀粉溶液變藍,從分散質粒徑角度分析產生這兩個現象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同學將蛋殼內外均盛有飽和食鹽水,碳棒與電源正極相連插入蛋殼內溶液中,鐵絲纏繞在蛋殼外后與電源負極相連,用如圖裝置進行電解。
19. 電解時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
20.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蛋殼表面纏繞的鐵絲上發(fā)生還原反應
B. 蛋殼可阻止生成的氯氣與氫氣接觸
C. 鐵絲表面生成的氣體能使?jié)駶櫟牡矸跭I試紙變藍
D. 電解一段時間后,向蛋殼內的溶液中滴加幾滴酚酞,呈紅色
四、納米粒子
Fe3O4納米粒子由于其獨特的物理化學性質,在多個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一種利用去除氧化膜的廢舊鐵皮制備磁性Fe3O4納米粒子的工藝流程如下:
已知Fe3O4中的鐵元素為+2、+3價,Fe2+在溶液中易被氧化。
21. “氧化”時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如下:
___________
①在方程式上補全缺項,并用單線橋法標出電子轉移方向和數目___________。
②氧化使用的NaClO不宜過多,是因為___________。
22. “酸溶”時宜用硫酸而不用鹽酸,是為了___________。
23. 采用弱堿性溶液控制pH而不采用NaOH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
24. 所制備的Fe3O4粒徑大小如下圖所示,能檢驗其分散系性質的簡單實驗操作是___________
25. “分離”時能否用過濾得到上圖中的Fe3O4納米粒子?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___。
26. 檢驗“分離”后所得溶液中是否含有NaCl需要先加___________(填“HCl”或“HNO3”)調節(jié)pH,再加入足量Ba(NO3)2溶液并過濾,在濾液中加入___________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則證明有NaCl。
五、海洋資源
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礦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動力資源。下面是某化工廠對海洋資源一系列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海水提溴
27. 通入熱空氣,水蒸氣吹出Br2,利用了Br2___________。
A. 氧化性B. 還原性C. 揮發(fā)性D. 易溶于水
28. 步驟①已經獲得Br2,步驟②③④的目的是___________。
海水提碘
29. 加入鐵粉進行轉化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___________。
30. 當時,溶液中氧化產物___________。
31. 利用如圖裝置,可以從氯化鈉固體中分離出碘單質。簡述原理___________;棉花的作用是___________。
粗鹽精制
32. 粗鹽水中含有Ca2+、Mg2+、等雜質,粗鹽進水管中由于微生物的附著滋生會阻礙進水效率。為解決這一問題,在管道口安裝如圖所示裝置,并接通電源。
裝置運行過程中在電源___________(選填“陽”或“陰”)極所連電極上會產生大量水垢,需要定期清理,水垢的主要成分為___________。
33. 粗鹽精制時為除去雜質離子,所用試劑為①鹽酸②氯化鋇溶液③氫氧化鈉溶液④碳酸鈉溶液,下列試劑添加順序合理的是___________。
A. ④②③①B. ②③④①C. ④③②①D. ③②④①
NaClO是一種含氟消毒劑,工業(yè)上有廣泛用途。
34. 下列電離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___________。
A. B.
C. D.
35. 以NaClO溶液作為吸收劑利用如圖噴淋吸收塔進行一體化“脫硫”、“脫硝”,在此過程中NaClO的作用是作___________。(選填“氧化劑”或“還原劑”)。
當煙氣中進入吸收塔和NO的體積比為3:1時,若“脫硫”、“脫硝”均為,則流出的吸收液中之比為___________。
上海市閔行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學業(yè)質量調研
化學試卷 參考答案
一、葡萄糖
2021年9月,我國科學家在實驗室首次實現從二氧化碳合成淀粉分子,淀粉分子再轉化成葡萄糖(化學式)。
【1題答案】
【答案】BD
【2題答案】
【答案】(1)玻璃棒、250mL容量瓶
(2)11.25 (3)C
(4)0.0500ml/L
【3~4題答案】
【答案】3. D 4. C
二、車用安全氣囊
【5題答案】
【答案】(1)A (2)1:5 (3)D
【6~8題答案】
【答案】6. D 7. ①. ②. M
8. 最外層電子數相同
【9題答案】
【答案】A
【10題答案】
【答案】(1)5.3ml
(2)214.5g
三、生活小實驗
某小組以生活中常見物品為原料設計了一系列實驗:
【11~16題答案】
【答案】11. C 12. 蛋殼表面有氣泡,澄清石灰水變渾濁
13. ①. ②. 否 14. D
15. 16. BC
【17~18題答案】
【答案】17. ①. 藍 ②. 黃
18. ①. 膠體的分散質粒徑大,不能透過半透膜進入燒杯,所以碘水不會變藍 ②. 碘水溶液的分散質粒徑小,可以透過半透膜,進入半透膜內,使淀粉溶液變藍
【19~20題答案】
【答案】19. 20. AB
四、納米粒子
【21~26題答案】
【答案】21. ①. ②. 防止Fe2+全部被氧化
22. 防止發(fā)生HCl與NaClO的反應,生成Cl2污染環(huán)境,同時增大NaClO的消耗量
23. 可以緩慢、均勻地調節(jié)pH,有利于形成均勻的Fe3O4納米粒子
24. 用一束光照射該分散系,若能看到一條光亮的“通路”,則證明具有丁達爾效應,屬于膠體。
25. ①. 不能 ②. Fe3O4粒子能透過濾紙
26. ①. HNO3 ②. AgNO3
五、海洋資源
海洋資源包括海洋礦物資源、海水化學資源、海洋生物資源和海洋動力資源。下面是某化工廠對海洋資源一系列綜合利用的示意圖:
【27~28題答案】
【答案】27. C 28. 對溴進行富集
【29~31題答案】
【答案】29. 2AgI+Fe=2Ag+Fe2++2I-
30. 2:1 31. ①. 碘具有升華的性質,加熱時碘升華變成碘蒸氣,碘蒸氣遇冷在濾紙上凝華重新變成固態(tài)碘,從而與氯化鈉分離 ②. 防止碘蒸氣逸散到空氣中
【32~33題答案】
【答案】32. ①. 負 ②. 氫氧化鎂或Mg(OH)2 33. BD
【34~35題答案】
【答案】34. C 35. ①. 氧化劑 ②. 項目名稱
單位
參考值
葡萄糖
選項
目的
古代文獻
說明
A
使用
“凡研硝不以鐵碾入石臼,相激火生,則禍不可測”——《天工開物》
能自燃
B
性質
“(火藥)乃焰硝、硫黃、杉木炭所合,以為烽燧銃機諸藥者”——《本草綱目》
利用的氧化性
C
鑒別
區(qū)分硝石和樸硝:“強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也”——《本草經集注》
利用焰色試驗
D
提純
“所山澤,冬月地上有霜,掃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煉而成”——《本草綱目》
溶解,結晶
A
強酸
鈣鹽
強電解質
B
弱酸
碳酸鹽
弱堿
C
弱電解質
強電解質
強堿
D
強電解質
難溶物
弱堿
實驗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
①
燒杯中溶液呈___________色
“淀粉溶液”是溶液
②
燒杯中溶液呈___________色
“淀粉溶液”是膠體
物質的量之比
Cl2可氧化的離子
部分I-
I-,部分Fe2+
I-,Fe2+
這是一份上海市復旦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質量調研化學試卷(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5 K-39 Mn-55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上海市閔行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質量調研(一模)化學試題(解析版),共1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硝酸,固體儲氫材料,脫除,抗腫瘤藥物,過氧化脲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上海市閔行區(qū)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學業(yè)質量調研化學試卷,共8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