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試題
(滿分 100 分,75 分鐘完成)
第 I 卷選擇題(共 45 分)
一、單選題(每題 3 分,共 45 分,每題有且只有一個最佳答案)
1. 立克次氏體是一類嚴格細胞內寄生的原核生物,患者感染立克次氏體后的臨床表現(xiàn)為持續(xù)高燒、腹痛、
肌肉痛等,且患者體內的立克次氏體抗體呈強陽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立克次氏體和病毒都必須在宿主細胞的核糖體上合成自身蛋白質
B. 立克次氏體和人體都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個體層次
C. 立克次氏體能直接利用培養(yǎng)液中的葡萄糖等能源物質來維持生命活動
D. 立克次氏體只能寄生在靶細胞中生存,侵入人體后不會引發(fā)特異性免疫反應
【答案】B
【解析】
【分析】在多細胞生物體內,細胞又是構成組織的組分,組織是構成器官的組分,器官是構成個體的組分。
組織、器官、個體都是有生命活動的整體,因此是不同層次的生命系統(tǒng)。在自然界,生物個體都不是單獨
存在的,而是與其他同種和不同種的個體以及無機環(huán)境相互依賴、相互影響的。在一定的空間范圍內,同
種生物的所有個體形成一個整體—種群,不同種群相互作用形成更大的整體—群落,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相互
作用形成更大的整體—生態(tài)系統(tǒng),地球上所有的生態(tài)系統(tǒng)相互關聯(lián)構成更大的整體—生物圈??梢?,自然
界從生物個體到生物圈,可以看作各個層次的生命系統(tǒng)。
【詳解】A、立克次氏體是原核生物,可在自身核糖體上合成蛋白質,A 錯誤;
B、立克次氏體是單細胞原核生物,立克次氏體和人體都屬于生命系統(tǒng)結構層次中的個體層次,單細胞生物
既屬于細胞層次又屬于個體層次,B 正確;
C、立克次氏體是嚴格細胞內寄生生物,不能直接利用培養(yǎng)液中的葡萄糖等能源物質,它進行生命活動所需
的營養(yǎng)物質需從宿主細胞中獲得,C 錯誤;
D、立克次氏體侵入人體后,也會作為抗原引起機體的特異性免疫反應,D 錯誤。
故選 B。
2. 電影《熱辣滾燙》中賈玲減肥近 100 斤引起熱議,事實上“減肥”減掉的體重中 80%左右來自脂肪,20%
~25%來自非脂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第 1頁/共 21頁
A. 脂肪是人體重要的能源物質,是饑餓狀態(tài)時能量的直接來源
B. 脂肪的組成元素與糖類相同,在特定條件下可大量轉化為糖類
C. 觀察植物組織中的脂肪時,可能觀察到細胞內、細胞間均有脂肪顆粒
D. 脂肪水解產(chǎn)生的單體可直接參與氧化分解,釋放的能量比葡萄糖多
【答案】C
【解析】
【分析】脂質分為脂肪、磷脂和固醇。固醇包括膽固醇、性激素和維生素 D。與糖類相比,脂肪分子中的
氫含量多,氧含量少,氧化分解時產(chǎn)生的能量多,因此是良好的儲能物質;磷脂雙分子層構成生物膜的基
本骨架;固醇中的膽固醇是動物細胞膜的重要組成成分,也參與脂質在血液中的運輸。
【詳解】A、脂肪是良好的儲能物質,饑餓狀態(tài)下能量的直接來源是葡萄糖氧化分解產(chǎn)生的 ATP,A 錯誤;
B、糖類可以大量轉化為脂肪,但脂肪只能少量轉化為糖類,B 錯誤;
C、觀察植物組織的脂肪時,由于切片會破壞部分細胞,因此可能觀察到細胞內、細胞間均有脂肪顆粒,C
正確;
D、脂肪不是生物大分子,沒有單體,D 錯誤。
故選 C。
3. 甘薯含糖量高,其甜度主要由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等可溶性糖類的含量決定。研究人員測定了
不同品種的甘薯中麥芽糖和蔗糖含量隨儲存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結果如下圖所示。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 可以利用斐林試劑來檢測甘薯中可溶性糖的總量
B. 儲藏 45 天后,煙薯比普薯中蔗糖含量變化更明顯
C. 甘薯在貯藏過程中麥芽糖含量下降可能與淀粉酶活性增強有關
D. 甘薯中的可溶性糖均可通過消化道細胞膜上的轉運蛋白被吸收
【答案】B
【解析】
【分析】糖類分為單糖、二糖和多糖,葡萄糖、核糖、脫氧核糖等不能水解的糖稱為單糖,由 2 個單糖脫
第 2頁/共 21頁
水縮合形成的糖稱為二糖,多糖有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糖原是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淀粉是植物細胞的
儲能物質,纖維素是植物細胞壁的成分。
【詳解】A、斐林試劑可與還原糖在水浴條件下生成磚紅色沉淀,但甘薯中可溶性糖包括葡萄糖、果糖、蔗
糖、麥芽糖等,蔗糖屬于非還原糖,不能用斐林試劑鑒定,A 錯誤;
B、據(jù)圖可知,儲藏 45 天后,煙薯中蔗糖含量明顯升高后降低,煙薯比普薯中蔗糖含量變化更明顯,B 正
確;
C、淀粉酶活性增強會導致淀粉水解成麥芽糖增多,C 錯誤;
D、人體細胞表面沒有運輸蔗糖和麥芽糖的轉運蛋白,二糖需水解成單糖后才會被細胞吸收,D 錯誤。
故選 B。
4. 細胞膜成分的探索經(jīng)歷了長期的實驗探究歷程,下列不能作為細胞膜上有蛋白質的實驗證據(jù)的是( )
A. 科研人員用胰蛋白酶處理組織細胞時,發(fā)現(xiàn)處理一定時間后會破壞細胞膜的功能
B. 研究細胞膜表面張力時,發(fā)現(xiàn)細胞的表面張力明顯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
C. 紅細胞的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面積恰為細胞表面積的 2 倍
D. 科學家發(fā)現(xiàn)水分子在通過細胞膜時的速率顯著高于通過人工脂雙層時的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細胞膜的功能是由它的成分和結構決定的,但細胞膜非常薄,即使在高倍顯微鏡下依然難以看清
它的真面目,人們對細胞膜的化學成分與結構的認識經(jīng)歷了很長的過程。
【詳解】A、用胰蛋白酶處理組織細胞時,處理時間過長會破壞細胞膜的功能。胰蛋白酶能水解蛋白質,這
說明細胞膜上有蛋白質,A 不符合題意;
B、細胞的表面張力明顯低于油—水界面的表面張力,這表明細胞膜中存在降低表面張力的成分,而蛋白質
具有這樣的作用,這說明細胞膜上有蛋白質,B 不符合題意;
C、紅細胞的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面積恰為細胞表面積的 2 倍,這只能說明細胞膜中含
有脂質,不能說明有蛋白質,C 符合題意;
D、水分子通過細胞膜的速率顯著高于通過人工脂雙層時的速率,這是因為細胞膜上有蛋白質形成的通道,
這說明細胞膜上有蛋白質,D 不符合題意。
故選 C。
5. 最近科學家們驚訝地發(fā)現(xiàn),每 4000 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會將線粒體中的一些基因插到核 DNA 中,這為
人類的進化方式提供了新見解。雖然科研工作者發(fā)現(xiàn)線粒體的 DNA 可轉移到核基因組中,但是線粒體
DNA 吸收細胞核 DNA 的現(xiàn)象至今未被發(fā)現(xiàn)。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第 3頁/共 21頁
A. 依據(jù)題干分析,會出現(xiàn)子代線粒體中的 DNA 遺傳自父方線粒體 DNA 的遺傳現(xiàn)象
B. 線粒體的部分 DNA 若插入到位于編碼蛋白質的核基因內部可能有引發(fā)癌癥的風險
C. 線粒體 DNA 可進行自我復制,并可能依賴細胞骨架運動而在細胞中達到合理分布
D. 線粒體中含有線粒體 DNA 指導合成的蛋白質以及一些核 DNA 指導合成的蛋白質
【答案】A
【解析】
【分析】1、真核細胞中,DNA 主要分布在細胞核,少數(shù)分布在線粒體核葉綠體中。
2、細胞質中的細胞器并不是漂浮于細胞質中的,細胞質中有著支持它們的結構——細胞骨架。細胞骨架是
由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wǎng)架結構,維持著細胞的形態(tài),錨定并支撐著許多細胞器,與細胞運動、分裂、分化
以及物質運輸、能量轉化、信息傳遞等生命活動密切相關。
【詳解】A、根據(jù)題意,至今未發(fā)現(xiàn)線粒體 DNA 來自細胞核 DNA 的現(xiàn)象,因此子代線粒體 DNA 只能來卵
細胞中的線粒體,由于線粒體的 DNA 可轉移到核基因組中,因此子代細胞核 DNA 可能來自于父親的線粒
體 DNA,A 錯誤;
B、細胞癌變與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變或異常表達有關,線粒體的部分 DNA 若插入到原癌基因或抑癌基
因內部引起基因突變導致相關蛋白功能異常,可能引發(fā)細胞癌變,B 正確;
C、線粒體中的 DNA 可進行自我復制,也可進行轉錄和翻譯,同時線粒體可根據(jù)細胞功能需求,依賴細胞
骨架運動而在細胞中達到合理分布,C 正確;
D、線粒體屬于半自主性的細胞器,其中含有的蛋白質有的是線粒體 DNA 指導合成的,有的是核 DNA 指
導合成的,D 正確。
故選 A。
6. 科學家用離心技術分離得到有核糖體結合的微粒體,即膜結合核糖體。其核糖體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鏈含
有信號肽(SP)以及信號識別顆粒(SRP)。研究發(fā)現(xiàn),SRP 與 SP 結合是引導新合成的多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
腔進行加工的前提,經(jīng)囊泡包裹離開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均不含 SP,此時的蛋白質一般無活性。下列說法錯誤
的是( )
A. 微粒體中的膜是內質網(wǎng)膜結構的一部分
B. 細胞中的基因都有控制 SP 合成的脫氧核苷酸序列
C. SP 合成缺陷的漿細胞中,無法進行抗體的加工和分泌
D. 內質網(wǎng)腔中含有能夠在特定位點催化肽鍵水解的酶
【答案】B
【解析】
第 4頁/共 21頁
【分析】分泌蛋白先在游離的核糖體合成,形成一段多肽鏈后,信號識別顆粒(SRP)識別信號,再與內質
網(wǎng)上信號識別受體結合,將核糖體-新生肽引導至內質網(wǎng),SRP 脫離,信號引導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形成折疊
的蛋白質,隨后,核糖體脫落。
【詳解】A、分析題意,微粒體上有核糖體結合,其核糖體上最初合成的多肽鏈含有信號肽(SP)以及信號
識別顆粒(SRP),且兩者結合能引導多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據(jù)此推測微粒體中的膜是內質網(wǎng)膜結構的一部分,
A 正確;
B、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核酸片段,信號肽(SP)是由控制“信號肽”(SP)合成的脫氧核苷酸序列合成的,
所以分泌蛋白基因中有控制 SP 合成的脫氧核苷酸序列,細胞中每個基因不一定都有控制 SP 合成的脫氧核
苷酸序列,B 錯誤;
C、SRP 與 SP 結合可引導新合成的多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腔進行加工,SP 合成缺陷的細胞中,不會合成 SP,
也無法分泌,C 正確;
D、經(jīng)囊泡包裹離開內質網(wǎng)的蛋白質上均不含“信號肽”,說明在內質網(wǎng)腔內“信號肽”被切除,進而說明內質
網(wǎng)腔內含有能在特定位點催化肽鍵水解的有機物(酶),D 正確。
故選 B。
7. 研究者在果蠅的腸吸收細胞中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的細胞器——PX 小體。PX 蛋白分布在 PX 小體膜上,可
將 Pi 轉運進入 PX 小體,并轉化為磷脂進行儲存。PX 小體具有多層膜,膜的結構與細胞膜類似;當飲食
中磷酸鹽不足時,膜層數(shù)減少,最終被降解。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 PX 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離的核糖體
B. PX 小體降解產(chǎn)生的 Pi 可用于合成腺苷、核苷酸等物質
C. 細胞內磷酸鹽充足時,PX 小體膜層數(shù)可增加
D. 腸道中磷酸鹽不足時,PX 小體的降解需要溶酶體的參與
【答案】B
【解析】
【分析】題意分析,當食物中磷酸鹽過多時,PX 蛋白分布在 PX 小體膜上,可將 Pi 轉運進入 PX 小體后,
再將 Pi 轉化為膜的主要成分磷脂進行儲存。當食物中的磷酸鹽不足時,PX 小體中的膜成分顯著減少,最
終 PX 小體被降解、釋放出磷酸鹽供細胞使用。
【詳解】A、據(jù)題意可知,PX 蛋白分布在 PX 小體膜上,屬于膜蛋白,膜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離的核糖
體,A 正確;
B、PX 小體降解產(chǎn)生的 Pi 可用于合成核苷酸等物質,腺苷的組成成分是腺嘌呤和核糖,其中不含有磷元
素,B 錯誤;
第 5頁/共 21頁
C、題意顯示,當飲食中磷酸鹽不足時,膜層數(shù)減少,最終被降解,據(jù)此推測,當細胞內磷酸鹽充足時,PX
小體膜層數(shù)可增加,C 正確;
D、溶酶體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因此腸道中
磷酸鹽不足時,會導致磷酸鹽供應不足,則會引起 PX 小體的降解,其降解過程需要溶酶體的參與,D 正
確。
故選 B。
8. 蛋白復合體種類較多,其中核孔復合體是由多個蛋白質鑲嵌在核膜上的一種雙向親水核質運輸通道;易
位子是一種位于內質網(wǎng)膜上的蛋白復合體,其中心有一個直徑大約 2 納米的通道,能與信號肽結合并引導
新合成多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若多肽鏈在內質網(wǎng)中未正確折疊,則會通過易位子運回細胞質基質。下列說法
錯誤的是( )
A. 核孔的數(shù)目因細胞種類及代謝狀況不同而有所差別
B. 核孔復合體的雙向性是指物質均可以雙向進出核孔
C. 易位子和核孔相似,既進行物質運輸又具有識別能力
D. 易位子進行物質運輸時具有識別能力,體現(xiàn)了內質網(wǎng)膜的選擇性
【答案】B
【解析】
【分析】構成蛋白質的基本單位是氨基酸,其結構特點是:每種氨基酸分子至少都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
基,且都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接在同一個碳原子上,氨基酸的不同在于 R 基的不同。由于組成蛋白質
的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次序不同,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別,因此蛋白質分子的結構具有多樣性。
內質網(wǎng)是由膜構成的網(wǎng)狀結構,內質網(wǎng)內連核膜,外連細胞膜,與細胞膜和核膜構成直接聯(lián)系,并且內質
網(wǎng)上能夠形成囊泡,該囊泡會與高爾基體融合,與高爾基體形成間接聯(lián)系。
【詳解】A、核孔的數(shù)目因細胞種類及代謝狀況不同而有所差別,一般代謝旺盛的細胞核孔的數(shù)目較多,A
正確;
B、并不是所有的物質都可以通過核孔,如 DNA 分子就不能通過核孔,B 錯誤;
C、核孔是大分子進出細胞的通道;易位子能引導新合成多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并可以將內質網(wǎng)中的未正確折
疊的多肽鏈運回細胞質基質,故易位子與核孔均具有運輸某些大分子物質進出的能力,C 正確;
D、易位子是一種位于內質網(wǎng)膜上的蛋白復合體,且與信號肽結合能引導新合成多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體現(xiàn)了
內質網(wǎng)膜的選擇性,D 正確。
故選 B。
9. 鹽堿地是荒漠化沙化土地的重要類型之一,開展鹽堿地的綜合利用十分重要??蒲腥藛T培育出一種耐鹽
第 6頁/共 21頁
小麥,在培養(yǎng)液中加入不同濃度的 NaCl 培養(yǎng)該種小麥的根尖成熟區(qū)細胞,測定細胞液中兩種物質濃度變化
如圖 1。耐鹽小麥提高耐鹽能力機制如圖 2。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 耐鹽小麥通過提高細胞內可溶性糖的濃度來適應高鹽脅迫環(huán)境
B. 耐鹽小麥通過增加 Na+排出,降低細胞內 Na+濃度抵抗鹽脅迫
C. 若使用呼吸抑制劑處理根尖細胞,則 Na+的排出量不會減少
D. 若促進 Na+/H+交換蛋白基因高表達,則有利于提高小麥的耐鹽能力
【答案】C
【解析】
【分析】物質跨膜運輸?shù)姆绞接斜粍舆\輸和主動運輸,被動運輸包括自由擴散和協(xié)助擴散,自由擴散的特
點是順濃度梯度運輸,不需要載體蛋白和能量;協(xié)助擴散的特點是順濃度梯度,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不
需要消耗能量;主動運輸?shù)奶攸c是逆濃度梯度,需要載體蛋白的協(xié)助,也需要消耗能量。
【詳解】A、據(jù)圖 1 可知,隨著氯化鈉濃度的上升,耐鹽小麥細胞內可溶性糖的濃度上升,則說明耐鹽小麥
通過提高細胞內可溶性糖的濃度來適應高鹽脅迫環(huán)境,A 正確;
B、據(jù)圖 1 可知,隨著氯化鈉濃度的上升,耐鹽小麥細胞內的氯化鈉濃度上升的慢,據(jù)圖 2 可知,Na+被排
出細胞,則說明可能耐鹽小麥通過增加 Na+排出,降低細胞內 Na+濃度抵抗鹽脅迫,B 正確;
C、據(jù)圖 2 可知,Na+排出細胞利用了 H+的濃度差,則屬于主動運輸,使用呼吸抑制劑處理根尖細胞,則
Na+的排出量會減少,C 錯誤;
D、若促進 Na+/H+交換蛋白基因高表達,運出的 Na+增加,則有利于提高小表的耐鹽能力,D 正確。
故選 C。
10. 用物質的量濃度為 2ml/L 的乙二醇溶液和 2ml/L 的蔗糖溶液分別浸泡某種成熟的葉肉細胞,觀察其質
壁分離現(xiàn)象,得到其原生質體體積的變化情況如圖所示。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第 7頁/共 21頁
A. 60s 時,乙二醇溶液中的葉肉細胞吸水能力大于蔗糖溶液中的葉肉細胞
B. 120s 時,蔗糖溶液中的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小于細胞質基質的濃度
C. 180s 時,外界乙二醇溶液濃度與葉肉細胞細胞液濃度大小相同
D. 240s 時,將蔗糖溶液中的葉肉細胞置于清水中一定會發(fā)生復原現(xiàn)象
【答案】B
【解析】
【分析】1、由圖可知,某種成熟的葉肉細胞處于乙二醇溶液中,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發(fā)生質壁
分離,原生質體體積變小,細胞液濃度增大;隨后乙二醇溶液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細胞液濃度增
加,細胞吸水,發(fā)生質壁分離復原。
2、某種成熟的葉肉細胞處于蔗糖溶液中,外界溶液濃度高于細胞液濃度,發(fā)生質壁分離,質生質體體積變
小;如果蔗糖溶液濃度較大,細胞會失水過多而死亡。
【詳解】A、60s 時,乙二醇溶液中葉肉細胞失水量少于蔗糖溶液中的葉肉細胞,蔗糖溶液中的葉肉細胞吸
水能力較強,A 錯誤;
B、120s 時,蔗糖溶液中的葉肉細胞還在不斷失水,原生質體體積縮小,葉肉細胞的細胞液濃度小于細胞質
基質的濃度,B 正確;
C、180s 時,乙二醇溶液中葉肉細胞原生質體體積較 120s 時增大,無法判斷此時細胞溶液濃度大小,C 錯
誤;
D、240s 時,蔗糖溶液中的植物細胞可能會因為失水過多而死亡,不再發(fā)生質壁分離后的復原現(xiàn)象,D 錯誤。
故選 B。
11. 酶 A、酶 B 與酶 C 是科學家分別從菠菜葉、酵母菌與大腸桿菌中純化出的 ATP 水解酶。研究人員分別
測量其對不同濃度的 ATP 的水解反應速率,實驗結果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第 8頁/共 21頁
A. 在同一 ATP 濃度下,酶 A 催化產(chǎn)生的最終 ADP 和 Pi 量最多
B. ATP 濃度相同時,酶促反應速率大小為:酶 A>酶 B>酶 C
C. 各曲線達到最大反應速率一半時,所需要的 ATP 濃度:酶 A=酶 B=酶 C
D. 當反應速率相對值達到 400 時,酶 A 所需要的 ATP 濃度最低
【答案】A
【解析】
【分析】酶是由生物活細胞產(chǎn)生的、對作用底物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高度催化效能的蛋白質或者核糖核酸
(RNA)。
酶所催化的化學反應一般是在比較溫和的條件下進行的,酶促反應需要最適的溫度和最適的 pH 值條件。溫
度過高或過低,pH 值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酶的活性,高溫、過酸和過堿的條件會使酶永久失活。
【詳解】A、據(jù)圖可知,在相同 ATP 濃度下,酶 A 催化產(chǎn)生的反應速率相對值最高,但 ADP 和 Pi 的生成
量與底物 ATP 的量有關,在相同 ATP 濃度下,三種酶產(chǎn)生的最終 ADP 和 Pi 量相同,A 錯誤;
B、據(jù)圖可知,ATP 濃度相同時,酶促反應速率大小為:酶 A>酶 B>酶 C,B 正確;
C、據(jù)圖可知,酶 A、酶 B 和酶 C 的最大反應速率分別是 1200、 800 和 400,各曲線達到最大反應速率一
半時,三種酶需要的 ATP 濃度分別是 10、 10 和 10,三者相同,C 正確;
D、當反應速率相對值達到 400 時,酶 A、酶 B 和酶 C 的所需要的 ATP 濃度依次增加,即酶 A 所需要的
ATP 濃度最低,D 正確。
故選 A。
12. 土壤重金屬污染會嚴重影響和改變土壤生態(tài)功能。坡縷石和海泡石兩種黏土礦物常作為鈍化材料用于治
理土壤重金屬污染。研究人員探究了坡縷石和海泡石對重金屬污染土壤中的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影響,
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第 9頁/共 21頁
A. 該實驗的自變量是鈍化材料類型和劑量
B. 重金屬可能通過改變酶的構象使 CAT 的活性下降
C. 坡縷石處理組和海泡石處理組促進 CAT 活性 最適劑量相同
D. 坡縷石和海泡石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重金屬對 CAT 活性的影響
【答案】C
【解析】
【分析】酶的特性:高效性,專一性;作用條件較溫和。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溫度、pH、酶的抑制劑等。
【詳解】A、該實驗探究了不同劑量的坡縷石和海泡石對過氧化氫酶(CAT)活性的影響,該實驗的自變量
是鈍化材料類型和劑量,A 正確;
B、據(jù)圖可知,加入不同劑量的坡縷石和海泡石過氧化氫酶(CAT)活性比對照組有所增加,說明重金屬可
能通過改變酶的構象使 CAT 的活性下降,B 正確;
C、據(jù)圖可知,坡縷石處理組劑量 I 組的 CAT 活性最高,海泡石處理組劑量 II 組的 CAT 活性最高,C 錯誤;
D、據(jù)圖可知,實驗組比對照組的 CAT 活性高,說明坡縷石和海泡石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重金屬對 CAT 活
性的影響,D 正確,
故選 C。
13. 黑曲霉是一種絲狀真菌,其代謝產(chǎn)物廣泛應用于食品加工等領域。食品工業(yè)以紅薯粉為原料經(jīng)黑曲霉發(fā)
酵獲得檸檬酸,如圖為生產(chǎn)檸檬酸的簡要流程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第 10頁/共 21頁
A. 優(yōu)良菌種可以從自然界中篩選出來,也可通過誘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獲得
B. 據(jù)圖分析黑曲霉的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培養(yǎng)過程 1 使用平板劃線法進行接種
C. α-淀粉酶可將紅薯中的淀粉水解以提供碳源,蛋白胨可提供氮源和維生素等
D. 因為發(fā)酵罐內接種的是黑曲霉純培養(yǎng)物,所以培養(yǎng)基 C 和發(fā)酵罐不需要嚴格滅菌
【答案】D
【解析】
【分析】發(fā)酵工程是指采用現(xiàn)代工程技術手段,利用微生物的某些特定功能,為人類生產(chǎn)有用的產(chǎn)品,或
直接把微生物應用于工業(yè)生產(chǎn)過程的一種技術。發(fā)酵工程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主要包括微生物的代謝物、酶及菌體
本身。
【詳解】A、發(fā)酵工程中要使用性狀優(yōu)良的菌種,性狀優(yōu)良的菌種可以從自然界中篩選出來,也可以通過誘
變育種或基因工程育種獲得,A 正確;
B、分析圖可知,培養(yǎng)過程 2 是振蕩培養(yǎng),且檸檬酸發(fā)酵時需攪拌,故黑曲霉的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需氧型。據(jù)
圖可知,培養(yǎng)過程 1 使用平板劃線法接種,B 正確;
C、發(fā)酵工業(yè)中要配制培養(yǎng)基,圖中是利用紅薯來制備。α—淀粉酶是將紅薯中的淀粉水解產(chǎn)生葡萄糖,為
黑曲霉發(fā)酵提供碳源,蛋白胨可以提供氮源和維生素等,C 正確;
D、雖然發(fā)酵罐內接種 是黑曲霉純培養(yǎng)物,但是在發(fā)酵工業(yè)中一旦有雜菌污染,可能導致產(chǎn)量大大下降,
所以培養(yǎng)基和發(fā)酵設備都必須經(jīng)過嚴格的滅菌,D 錯誤。
故選 D。
14.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禾谷鐮刀菌的次生代謝物,感染禾谷鐮刀菌的飼料表現(xiàn)發(fā)霉的特征。實驗小組篩
選獲得了一株 ZEN 降解菌 XJ-140,并檢測了菌株 XJ-140 的不同組分及細胞上清液經(jīng)不同失活處理后對 ZEN
第 11頁/共 21頁
的降解率,實驗結果如表所示。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位置及處理方式 ZEN 降解率/%
未處理 65
上清液
蛋白酶處理 36
細胞內容物 38
活菌體 37
滅活菌體 22
A. 篩選 ZEN 降解菌應從新鮮禾谷飼料中取樣
B. 根據(jù)結果推測 ZEN 降解酶是一種分泌蛋白
C. 該實驗的因變量是 ZEN 的降解率
D. 活菌體細胞對 ZEN 降解酶具有黏附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一般情況下,需要找特定的微生物需要在其活動比較活躍的區(qū)域分離,相對容易得到。篩選某種
功能的微生物需要特定的環(huán)境,可根據(jù)其特性進行分離。
【詳解】A、新鮮的禾谷飼料沒有感染禾谷鐮刀菌,因此一般不含有 ZEN 降解菌,或相對比例少,篩選 ZEN
降解菌應從發(fā)霉的禾谷飼料中取樣,A 錯誤;
B、根據(jù)表格可知,發(fā)揮降解作用的主要是上清液,因此說明其降解酶主要分布在上清液中,因此可能是一
種分泌蛋白,B 正確;
C、該實驗檢測了菌株 XJ-140 的不同組分及細胞上清液經(jīng)不同失活處理后對 ZEN 的降解率,所以該實驗的
因變量是 ZEN 的降解率,C 正確;
D、相比于滅活菌體,活菌體的降解活性強,說明活菌體細胞對 ZEN 降解酶具有粘附作用,D 正確。
故選 A。
15. 有著“川菜靈魂”之稱的郫縣豆瓣是四川三大名瓣之一,它起源于康熙年間,距今已有三百余年歷史。
郫縣豆瓣秉承獨特的傳統(tǒng)工藝,精選當?shù)氐暮购王r辣椒,連同面粉和食鹽混合攪拌發(fā)酵,經(jīng)過 6—8 個月
攪缸、日曬、夜露天然釀造制成。下列與豆瓣釀造相關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傳統(tǒng)作坊式制作郫縣豆瓣時嚴格進行了滅菌操作
第 12頁/共 21頁
B. 郫縣豆瓣的發(fā)酵原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無氧呼吸
C. 辣椒和食鹽的加入既調節(jié)了豆瓣醬的風味,又起到防腐殺菌的效果
D. 若將發(fā)酵溫度提高到 60℃,則可大大縮短發(fā)酵時間
【答案】C
【解析】
【分析】1、果酒的制作離不開酵母菌,酵母菌是兼性厭氧微生物,在有氧條件下,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
大量繁殖,把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在無氧條件下,酵母菌能進行酒精發(fā)酵。故果酒的制作原理是酵母
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酵母菌最適宜生長繁殖的溫度范圍是 18~30℃;生產(chǎn)中是否有酒精的產(chǎn)生,可用酸
性重鉻酸鉀來檢驗,該物質與酒精反應呈現(xiàn)灰綠色;
2、腐乳制作過程中常用的菌種主要是毛霉,毛霉的菌絲分為直立菌絲和匍匐菌絲,直立菌絲產(chǎn)生孢子,又
叫生殖菌絲,匍匐菌絲吸收營養(yǎng),又稱營養(yǎng)菌絲;腐乳制作的流程是:讓豆腐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
湯裝瓶→密封腌制,加鹽的目的是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其變硬,防止腐乳酥爛,同時抑制微生物生長,避
免豆腐塊變質。
【詳解】A、傳統(tǒng)發(fā)酵技術巧妙地利用了天然菌種,生產(chǎn)所用的原料都不需要嚴格的滅菌,A 錯誤;
B、由題意可知,郫縣豆瓣是發(fā)酵產(chǎn)品,在無需密封的大缸中酵母菌進行有氧呼吸產(chǎn)生水和 CO2,B 錯誤;
C、辣椒和食鹽的加入既調節(jié)了豆瓣醬的風味,又起到防腐殺菌的效果,避免豆瓣醬變質,C 正確;
D、酵母菌適宜生長的溫度是 18~30℃,若將發(fā)酵溫度提高到 60℃,會殺死酵母菌,D 錯誤。
故選 C。
第 II 卷非選擇題(共 55 分)
16. 線粒體是一種半自主性細胞器,其 DNA 可控制合成自身所需的小部分蛋白質,其余依賴于細胞核 DNA
。下圖為某蛋白質從細胞質基質進入線粒體基質的基本過程,回答下列問題。
(1)前體蛋白在_____上合成并釋放至細胞質基質,與分子伴侶 HSP-70 結合以維持這種未折疊狀態(tài),防止
聚集,其意義是_____。
(2)前體蛋白通過 N 端的_____識別、結合線粒體外膜上的_____,通過跨內、外膜蛋白通道進入線粒體基
第 13頁/共 21頁
質,該過程是否需要能量_____(添“是”或“否”)。
(3)前體蛋白的信號序列被線粒體基質中的_____切除,進而折疊形成具有一定_____的成熟線粒體蛋白。
(4)若成熟線粒體蛋白中含有 145 個肽鍵,組成該蛋白質的氨基酸分子數(shù)及脫水縮合過程中生成的水分子
數(shù)分別是_____、_____。
(5)內膜蛋白從細胞質基質輸入線粒體內膜的途徑與上述過程相似,但內膜蛋白具有_____(填“親水”
或“疏水”)結構域,能穩(wěn)定嵌入到線粒體內膜中。
【答案】(1) ①. (游離的)核糖體 ②. 有利于進入線粒體
(2) ①. 信號序列 ②. 受體復合物 ③. 是
(3) ①. 蛋白酶 ②. 空間結構
(4) ①. 146 ②. 145
(5)疏水
【解析】
【分析】1、氨基酸形成多肽過程中的相關計算:肽鍵數(shù)=脫去水分子數(shù)=氨基酸數(shù)一肽鏈數(shù),游離氨基或羧
基數(shù)=肽鏈數(shù)+R 基中含有的氨基或羧基數(shù),至少含有的游離氨基或羧基數(shù)=肽鏈數(shù),氮原子數(shù)=肽鍵數(shù)+肽鏈
數(shù)+R 基上的氮原子數(shù)=各氨基酸中氮原子總數(shù),氧原子數(shù)=肽鍵數(shù)+2×肽鏈數(shù)+R 基上的氧原子數(shù)=各氨基酸
中氧原子總數(shù)一脫去水分子數(shù),蛋白質的相對分子質量=氨基酸數(shù)目×氨基酸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一脫去水分
子數(shù)×18。
2、蛋白質結構多樣性的直接原因: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shù)目、排列順序和肽鏈的空間結構千差萬
別。
【小問 1 詳解】
氨基酸是蛋白質 基本組成單位;核糖體是蛋白質的合成車間,前體蛋白在游離的核糖體合成并釋放至細
胞質基質,與分子伴侶 HSP-70 結合以維持這種未折疊狀態(tài),防止聚集,其意義是有利于進入線粒體。
【小問 2 詳解】
結合圖示可知,前體蛋白通過 N 端的信號序列識別、結合線粒體外膜上的受體復合物,通過跨內、外膜蛋
白通道進入線粒體基質,該過程是逆濃度梯度進行的,需要蛋白質協(xié)助,方式類似于主動運輸,需要消耗
能量。
【小問 3 詳解】
酶具有專一性,前體蛋白的信號序列被線粒體基質中的蛋白酶切除,進而折疊形成具有一定空間結構的成
熟線粒體蛋白。
【小問 4 詳解】
第 14頁/共 21頁
蛋白質形成過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數(shù)=肽鍵數(shù)=氨基酸數(shù)目-肽鏈數(shù),若成熟線粒體蛋白中含有 145 個肽鍵,組
成該蛋白質的氨基酸分子數(shù)及縮合過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數(shù)分別是 146、145 個。
【小問 5 詳解】
線粒體內膜是磷脂雙分子層結構,具有一定的疏水性。內膜蛋白要穩(wěn)定嵌入到線粒體內膜中,需要與膜的
性質相適應。一般來說,膜蛋白具有親水和疏水結構域。親水結構域通常暴露在膜的表面,與水環(huán)境相互
作用;疏水結構域則能夠嵌入膜的內部,與膜的疏水核心相互作用,從而使蛋白穩(wěn)定地存在于膜中。
17. 圖 1 代表細胞進行主動運輸?shù)娜N類型,葡萄糖進出小腸上皮細胞的運輸方式如圖 2 所示?;卮鹣铝袉?br>題:
(1)分析圖 1 所示的細胞膜結構,____________側(填“P”或“Q”)為細胞外。
(2)在小腸腔面,細胞膜上的蛋白 S 有兩種結合位點:一種與 Na+結合,一種與葡萄糖結合。當?shù)鞍?S 將
Na+順濃度梯度運輸進入上皮細胞時,葡萄糖與 Na+相伴隨也進入細胞。小腸上皮細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
圖 1 中_________(填“a”,“b”或“c”)類型的主動運輸。
(3)小腸基膜上 Na+-K+泵由α、β兩個亞基組成,據(jù)圖 2 推測,Na+-K+泵的兩種功能分別是______________
。
(4)圖 2 中葡萄糖運出小腸上皮細胞的過程受溫度的影響,是因為溫度影響了細胞膜的___________特性。
(5)最新研究表明,若腸腔葡萄糖濃度較高,葡萄糖主要通過載體蛋白(GLUT2)的協(xié)助通過協(xié)助擴散的
方式進入小腸上皮細胞。在協(xié)助擴散的同時,通過載體蛋白(SGLT1)的主動運輸過程也在發(fā)生。但主動運
輸?shù)妮d體(SGLT1)容易飽和,協(xié)助擴散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比主動運輸快數(shù)倍。
請你設計實驗加以驗證。(載體蛋白由相關基因控制合成)
第 15頁/共 21頁
實驗材料:甲(敲除了 SGLTI 載體蛋白基因的小腸上皮細胞)、乙(敲除了 GLUT2 載體蛋白基因的小腸上
皮細胞)、丙(正常的小腸上皮細胞),三組其他生理狀況均相同。
實驗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實驗結論: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驗證了上述研究結果。
【答案】(1)P (2)a
(3)運輸鈉鉀離子、催化 ATP 水解 (4)流動
(5) ①. 將甲、乙、丙三組細胞分別置于相同的較高濃度的葡萄糖溶液中,其他條件相同,培養(yǎng)適宜
時間,檢測三組培養(yǎng)液的葡萄糖濃度 ②. 若丙組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甲組,甲組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濃
度小于乙組的
【解析】
【分析】分析圖 1 可知,主動運輸能量可來源于①電化學梯度勢能;②ATP 驅動泵,ATP 直接提供能量;③
光驅動泵:光能驅動。
分析圖 2:小腸上皮細胞膜上運載葡萄糖的載體有蛋白 G(運載葡萄糖出細胞)、Na+ 驅動的葡萄糖同向轉運
載體(運載葡萄糖進細胞),其運輸方式分別為協(xié)助擴散、主動運輸。
【小問 1 詳解】
糖鏈與蛋白質形成的糖蛋白一般分布在細胞膜外側,故圖 1 所示的細胞膜結構中 P 側含糖蛋白,為細胞外
側。
【小問 2 詳解】
蛋白 S 將 Na+順濃度梯度運輸進入上皮細胞時,葡萄糖與 Na+相伴隨也進入細胞,葡萄糖進入細胞所需的能
量直接來自 Na+濃度差產(chǎn)生的電化學梯度勢能,屬于圖 1 中 a 類型的主動運輸。
【小問 3 詳解】
結合圖 2 可知,小腸基膜上 Na+-K+泵一方面能完成 Na+、K+的運輸,一方面催化 ATP 水解成 ADP 和 Pi,
故 Na+-K+泵的兩種功能分別是運輸鈉鉀離子、催化 ATP 水解。
【小問 4 詳解】
圖 2 中葡萄糖運出小腸上皮細胞的方式屬于協(xié)助擴散,溫度會影響生物膜的流動性,從而影響協(xié)助擴散的
速率。
【小問 5 詳解】
要驗證當腸腔葡萄糖濃度較高時,葡萄糖既可以通過主動運輸又可以通過協(xié)助擴散進入小腸上皮細胞,且
協(xié)助擴散的速度更快,則實驗的自變量應該是設置不同的運輸方式,各組均創(chuàng)造相同的高濃度葡萄糖環(huán)境,
比較各組葡萄糖的吸收速率。如甲組敲除了 SGLT1 載體蛋白基因的小腸上皮細胞只能進行協(xié)助擴散,乙組
第 16頁/共 21頁
敲除了 GLUT2 載體蛋白基因的小腸上皮細胞只能進行主動運輸,丙組正常的小腸上皮細胞可以同時進行主
動運輸和協(xié)助擴散,將甲、乙、丙三組細胞分別置于相同濃度的高濃度葡萄糖溶液中,培養(yǎng)一段時間, 其
他條件相同且適宜,并檢測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的濃度。
實驗結果:丙組同時進行主動運輸和協(xié)助擴散,葡萄糖的吸收速率最快,故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的濃度最?。?br>由于協(xié)助擴散的速率大于主動運輸,故乙組吸收葡萄糖的速率慢,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的剩余量最多,濃度最
大,即若丙組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甲組,甲組培養(yǎng)液中葡萄糖濃度小于乙組,則可證明上述觀點正確。
18.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是我國第一慢性肝病,其特點是過多的脂質以脂滴的形式存在于肝細胞
中。研究發(fā)現(xiàn)肝細胞內存在脂質自噬的過程可以有效降解脂滴從而減少脂質的堆積。圖 1 表示動物細胞內
某些蛋白質的加工、分揀和運輸過程,其中甲、乙、丙代表細胞結構,COPI 和 COPI 代表兩種囊泡。圖 2
表示脂質自噬的方式及過程。據(jù)圖回答:
(1)圖 1 中能產(chǎn)生囊泡的結構有_____。若定位在乙中的某些蛋白質偶然摻入丙中,則圖中的______可以
幫助實現(xiàn)這些蛋白質的回收。經(jīng)乙加工的蛋白質進入丙后,能被丙膜上的 M6P 受體識別的蛋白質經(jīng)膜包裹
形成囊泡,轉化為溶酶體。若 M6P 受體合成受限,會使溶酶體水解酶在_______(填名稱)內積累。
(2)溶酶體內含的酸性脂解酶具有降解脂滴作用。酸性脂解酶的合成場所是______、由氨基酸發(fā)生脫水縮
合反應形成肽鏈,隨后肽鏈經(jīng)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加工修飾成酸性脂解酶,最后“轉移”至溶酶體中。
(3)圖 2 中方式①和②中自噬溶酶體形成的結構基礎是生物膜具有______。方式③中脂滴膜蛋白 PLIN2 經(jīng)
分子伴侶 Hsc70 識別后才可與溶酶體膜上的 LAMP2A 受體結合進入溶酶體發(fā)生降解,推測該自噬方式具有
一定的______性。方式③有助于自噬溶酶體的形成,據(jù)此推測 PLIN2 蛋白具有______(填“促進”或“抑制”)
脂質自噬的作用。
(4)研究表明陳皮具有調節(jié)肝臟脂代謝的作用。科研人員通過高脂飲食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分
別灌胃不同劑量的川陳皮素(陳皮的有效成分之一),一段時間后檢測大鼠血清中谷丙轉氨酶及肝組織中自
噬相關蛋白 LC-3I/LC-3I 的含量。實驗結果如下:
組別 谷丙轉氨酶(IU/L) LC-3Ⅱ/LC-3I 比值
正常飲食組 44.13 3.15
第 17頁/共 21頁
高脂飲食組 112.26 0.42
高脂飲食+低劑量川陳皮素組 97.37 0.66
高脂飲食+中劑量川陳皮素組 72.34 1.93
高脂飲食+高劑量川陳皮素組 55.20 2.96
肝損傷可引起血清中谷丙轉氨酶含量升高,由實驗結果可知川陳皮素對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作用效果表現(xiàn)
為______(填“促進”或“抑制”)。在脂質自噬過程中,細胞質中的 LC-3I 蛋白會轉變?yōu)槟ど系?LC-3I 蛋白參
與自噬,據(jù)此推測川陳皮素的作用機理可能是______。
【答案】(1) ①. 細胞膜、內質網(wǎng)、高爾基體 ②. COPⅠ ③. 高爾基體
(2)核糖體 (3) ①. 一定的流動性 ②. 專一性(特異性) ③. 促進
(4) ①. 抑制 ②. 川陳皮素可促進 LC-3Ⅰ蛋白轉變?yōu)槟ど系?LC-3Ⅱ蛋白
【解析】
【分析】1、分泌蛋白是在細胞內合成后,分泌到細胞外起作用的蛋白質,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運輸過
程:最初是在內質網(wǎng)上的核糖體中由氨基酸形成肽鏈,肽鏈進入內質網(wǎng)進行加工,形成有一定空間結構的
蛋白質由囊泡包裹著到達高爾基體,高爾基體對其進行進一步加工,然后形成囊泡經(jīng)細胞膜分泌到細胞外,
該過程消耗的能量由線粒體提供。
2、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水解酶的本質是蛋白質),能夠分解很多物質以及衰老、損傷的細胞器,清
除侵入細胞的病毒或病菌,被比喻為細胞內的“酶倉庫”“消化車間”。
【小問 1 詳解】
圖中乙內質網(wǎng),丙高爾基體和細胞膜都能夠產(chǎn)生囊泡。如果定位在乙內質網(wǎng) 蛋白質摻入了丙高爾基體,
則可以通過 COPⅠ運回內質網(wǎng)。根據(jù)信息“經(jīng)乙加工的蛋白質進入丙后,能被丙膜上的 M6P 受體識別的蛋
白質經(jīng)膜包裹形成囊泡,轉化為溶酶體”,如果 M6P 受體合成受限,則這些蛋白質不能被丙膜上的 M6P 受
體識別的蛋白質經(jīng)膜包裹形成囊泡,轉化為溶酶體,將在高爾基體內積累。
【小問 2 詳解】
酸性脂解酶的本質是蛋白質,其合成場所是核糖體,由氨基酸經(jīng)過脫水縮合形成多肽鏈。
【小問 3 詳解】
方式①和②過程中,出現(xiàn)了細胞融合、胞吞等現(xiàn)象,說明自噬溶酶體形成的結構基礎是細胞膜具有一定流
動性。方式③中分子伴侶-底物復合物形成后,將與溶酶體膜上的受體結合,說明該種自噬方式具有一定的
專一性(特異性)。PLIN2 蛋白與分子伴侶結合后,再與溶酶體膜上的 LAMP2A 受體結合進入溶酶體形成
第 18頁/共 21頁
自噬溶酶體,方式③有助于自噬溶酶體的形成,說明 PLIN2 蛋白具有促進脂質自噬的作用。
【小問 4 詳解】
肝損傷可引起血清中谷丙轉氨酶含量升高,與高脂飲食組進行對比,隨著川陳皮素用量的提高,小鼠體內
谷丙轉氨酶(IU/L)的含量逐步降低,說明川陳皮素能抑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形成。由圖表內容可知,
隨著川陳皮素用量的提高,LC-3Ⅱ/LC-3Ⅰ比值提高,說明川陳皮素可促進 LC-3Ⅰ蛋白轉變?yōu)槟ど系?LC-3Ⅱ
蛋白,LC-3Ⅱ蛋白能參與脂質自噬,可以有效降解脂滴從而減少脂質的堆積。
19. 多酚氧化酶(PPO)在植物生命活動中具有重要作用,但是會使水果、蔬菜發(fā)生褐變影響果蔬品質,PPO
引起褐變的原理如圖甲。為了探究不同種類的蜂蜜對蘋果中 PPO 活性抑制率的影響,研究小組在最適溫度、
pH 等條件下進行了相關實驗,結果如圖乙?;卮鹣铝袉栴}:
(1)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機理是______。PPO 能促使酚類化合物氧化為醌,但是不能促進醌的進一
步轉化,這是因為 PPO 具有______性。在圖乙所示的實驗中,若將反應溫度提高 10°C,酶促褐變反應的速
率會______(填“加快”或“減慢”或“不變”),原因是______。
(2)分析實驗結果可知,防止蘋果褐變效果最好的是______蜂蜜。進一步研究發(fā)現(xiàn),蜂蜜中還原糖與防止
褐變有關,若要通過實驗驗證還原糖能夠防止鮮切蘋果片發(fā)生褐變,請寫出實驗思路:______。
(3)除使用蜂蜜水或者還原糖溶液處理外,請你根據(jù)圖甲提出一條有效防止鮮切水果褐變的措施:______
。
【答案】(1) ①. 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 ②. 專一 ③. 減慢 ④. 超過最適溫度后,PPO
的活性下降,酶促反應速率減慢
(2) ①. 棗花 ②. 用一定濃度的還原糖溶液和清水分別處理等量的鮮切蘋果片,對比觀察兩組蘋
果片褐變的情況
(3)真空保存鮮切水果
【解析】
第 19頁/共 21頁
【分析】酶是活細胞產(chǎn)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機物,其中絕大多數(shù)酶是蛋白質;與無機催化劑相比,酶降
低活化能的作用效果更顯著,催化效率更高。
【小問 1 詳解】
多酚氧化酶(PPO)的作用機理是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PPO 能促使酚類化合物氧化為醌,但是不
能促進醌的進一步轉化,這是因為 PPO 具有專一性。圖示是在最適溫度條件下完成的,所以將反應溫度提
高 10℃,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降低,酶促褐變反應的速率會減慢,因為超過最適溫度后,PPO 的活性
下降,酶促反應速率減慢。
小問 2 詳解】
從圖乙看出,添加棗花蜂蜜的條件下,酶活性抑制率最大,所以防止蘋果褐變效果最好的是棗花蜂蜜。實
驗目的是驗證還原糖能夠防止鮮切蘋果片發(fā)生褐變,自變量是是否含有還原糖,所以實驗設計思路如下:
用一定濃度的還原糖溶液和清水分別處理等量的鮮切蘋果片,對比觀察兩組蘋果片褐變的情況,如果加入
還原糖的褐變變慢,則可驗證。
【小問 3 詳解】
圖甲中 PPO 和酚類結合,在 O2 參與下發(fā)生褐變,所以可以真空保存鮮切水果,原理是避免與空氣接觸發(fā)
生氧化反應。
20. 甜米酒是我國的傳統(tǒng)酒種,某釀酒廠以無核黃皮果(富含維生素、有機酸及特殊的香味)為輔料研制出
黃皮甜米酒,該酒具有消食、潤肺和清熱解毒等功效。制作黃皮甜米酒的工藝流程如圖 1 所示。回答下列
問題:
(1)對酒曲微生物進行分離純化時,需制備 LB(培養(yǎng)細菌)和 YPD(培養(yǎng)真菌)培養(yǎng)基。將不同種酒曲
稀釋液涂布于 LB 和 YPD 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一段時間后,挑取長出的單菌落,轉移到相對應的新 LB 和 YPD
培養(yǎng)基中繼續(xù)分離純化培養(yǎng),此過程中 YPD 培養(yǎng)基中需加入一定量的四環(huán)素和鏈霉素,其目的是______。
(2)蒸煮的目的有______(答 2 點):主發(fā)酵的原理是______(用化學反應簡式表示)。
(3)在制作黃皮甜米酒的過程中,為確定黃酒高活性干酵母(YWBY)的添加量及發(fā)酵時間,研究人員進
行了相關實驗,實驗結果如圖 2 所示。根據(jù)實驗結果制作黃皮甜米酒時,YWBY 的最佳接種量及主發(fā)酵時
間分別是______。YWBY 接種量為 0.12%時,酒精含量最低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第 20頁/共 21頁
【答案】(1)抑制細菌的生長繁殖
(2) ①. 對糯米進行滅菌;使糯米細胞結構破壞,釋放糖類等物質,便于酵母菌分解利用等 ②.
C6H12O6 2C2H5OH(酒精)+2CO2+能量
(3) ①. 0.10%、8d ②. YWBY 接種量過大,酵母菌過量繁殖消耗了反應物中過多的糖分
【解析】
【分析】1、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
2、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當氧氣、糖源都充
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再將乙醛變?yōu)榇姿帷?br>【小問 1 詳解】
四環(huán)素和鏈霉素可以抑制細菌的生長,對真菌不起作用,YPD 培養(yǎng)基中加入一定量的四環(huán)素和鏈霉素其目
的是抑制細菌的生長。
【小問 2 詳解】
釀酒過程蒸煮的主要目的是對糯米進行滅菌,使糯米細胞結構破壞,釋放糖類等物質,便于酵母菌分解利
用等;釀酒的主發(fā)酵過程是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的過程,其化學反應簡式為 C6H12O6 2C2H5OH(酒
精)+2CO2+能量。
【小問 3 詳解】
據(jù)圖 2 左圖可知,接種量為 0.1%時,達到最大酒精含量時,產(chǎn)酒精量比其它接種量高,因此最佳接種量為
0.1%,據(jù)圖 2 右圖可知,當發(fā)酵時間為 8 天時,還原糖含量幾乎不再變化,因此,最佳主發(fā)酵時間為 8 天;
據(jù)圖 2 左圖可知,接種量為 0.12%時,酒精含量最低,原因可能是 YWBY 接種量過大,酵母菌過量繁殖消
耗了反應物中過多的糖分,用于酵母菌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的葡萄糖減少。
第 21頁/共 21頁

相關試卷

重慶市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11次考試(開學)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重慶市四川外國語大學附屬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11次考試(開學)生物試題(原卷版+解析版),共35頁。試卷主要包含了考試結束后,將答題卡交回, 神經(jīng)元間興奮的傳遞依賴突觸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天津市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生物開學考試試題(原卷版+解析版):

這是一份天津市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生物開學考試試題(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天津市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生物開學考試試題原卷版docx、天津市天津外國語大學附屬濱海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度高二下學期生物開學考試試題解析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7頁, 歡迎下載使用。

四川省成都市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四川省成都市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生物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2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PDF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PDF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外國語學校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開學考試生物試卷(Word版附答案)

四川省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三上學期零??荚嚿镌嚲恚╓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三上學期零??荚嚿镌嚲恚╓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Word版附解析)

四川省成都外國語學校2023-2024學年高三上學期期末生物試題(Word版附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月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