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時間:60分鐘 試卷滿分:6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備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錯選、多選或未選均不得分。)
家住南寧的小梅同學,在二分二至日的正午做了影子長短變化的實驗,并記錄下來。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上述實驗中,關于正午影子長短的結論,正確的是( )
A.春分最短B.夏至最長C.秋分最短D.冬至最長
2.一年中,正午影子長短變化的原因是( )
A.地球公轉B.氣候差異C.海陸變遷D.月食現(xiàn)象
【答案】1.D 2.A
【解析】1.結合所學知識,地球公轉是指地球不停的自西向東圍繞著太陽所做的旋轉運動,地球公轉產生的地理現(xiàn)象主要有正午太陽高度角的變化、正午影子長短變化。由圖可知,北半球夏至日太陽高度最大,影子最短,AC錯誤,北半球冬至日太陽高度最小,影子最長,D正確,B錯誤,故選D。
2.導致一年中同一物體正午影子長度變化的地理因素是地球公轉,由于地球的公轉造成太陽高度角大小不同,使影子長度不同。A正確;與氣候差異、海陸變遷、月食現(xiàn)象無關,BCD排除,選A。
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而根據(jù)聯(lián)合國《2024年世界水資源開發(fā)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世界上大約一半的人口面臨嚴重的缺水問題。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全球海陸面積比最接近( )
A.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陸地B.六分是海洋,四分是陸地
C.五分是海洋,五分是陸地D.九分是海洋,一分是陸地
4.下列屬于節(jié)約用水的做法是( )
A.過量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B.各地都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
C.生活用水一水多用D.用長流水解凍食品
【答案】3.A 4.C
【解析】3.根據(jù)所學知識讀材料可知,地球表面71%的面積被海洋覆蓋,29%是陸地,概括的來說就是七分海洋、三分陸地,A正確,BCD錯誤,故選A。
4.過量使用洗滌劑和清潔劑不僅不會節(jié)約用水,還可能增加水污染,A錯誤;各地都采用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會浪費大量水資源,效率低下,B錯誤;一水多用可以有效的節(jié)約水資源,C正確;用長流水解凍食品是一種浪費水的行為,不是節(jié)約用水的做法,D錯誤;故選C。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區(qū),這里平均海拔3000米,最低海拔900米。林芝有全國面積最大的野生桃花園,這里的桃花花期長,利于傳粉。2024年3月31日,林芝桃花旅游文化節(jié)開幕。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5.游客在林芝可能品嘗到的藏族傳統(tǒng)美食有( )
A.牦牛肉干和糌粑 B.菠蘿飯和蛋撻 C.麻辣燙和米線 D.打糕和冷面
6.林芝桃花觀賞期長達2個月,請你分析其原因( )
①炎熱干燥的環(huán)境發(fā)育黑土地,桃花燦爛②受北冰洋暖濕氣流影響,桃花美麗
③花期長的桃花因適應該地環(huán)境而生存下來④海拔差異大,不同高度地區(qū)花期不同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答案】5.A 6.D
【解析】5.游客在林芝可能品嘗到的藏族傳統(tǒng)美食有牦牛肉干和糌粑,A正確;菠蘿飯為南方地區(qū)的傳統(tǒng)美食,蛋撻為澳門地區(qū)的傳統(tǒng)美食,B錯;麻辣燙為四川地區(qū)的傳統(tǒng)美食,米線為云南地區(qū)的傳統(tǒng)美食,C錯;打糕和冷面是朝鮮族的特色美食,D錯。故選A。
6.林芝桃花觀賞期長達2個月,其原因是:③花期長的桃花因適應該地環(huán)境而生存下來;④海拔差異大,不同高度地區(qū)花期不同;黑土主要位于東北地區(qū),①錯誤;林芝受印度洋暖濕氣流影響,桃花美麗,②錯誤。故選D。
斑巖銅礦床主要分布于板塊碰撞帶或擠壓斷裂帶。圖4為全球超大型斑巖銅礦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7.下列描述正確的是( )
A.斑巖型礦床多分布在北美洲和大洋洲斑 B.巖型礦床在南半球分布多于北半球
C.斑巖銅礦分布帶在環(huán)太平洋分布最廣斑 D.巖銅礦分布帶在七大洲均有分布
8.點A處的低溫熱液礦床存在于( )
A.亞歐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B.亞歐板塊與美洲板塊交界處
C.亞歐板塊與太平洋板塊交界處 D.太平洋板塊與印度洋板塊交界處
【答案】7.C 8.D
【解析】略
在東非高原上的塞倫蓋蒂和馬薩伊馬拉之間,每年都會出現(xiàn)壯觀的角馬大遷徙。下圖示意東非高原角馬大遷徙路線、時間及景觀。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9.赤道附近主要為熱帶雨林氣候,而圖中所示地區(qū)為熱帶草原氣候,其主要影響因素是( )
A.緯度位置B.地形地勢C.海陸分布D.人類活動
10.角馬從馬薩伊馬拉開始向塞倫蓋蒂遷徙的時間是( )
A.2月B.8月C.10月D.12月
【答案】9.B 10.C
【解析】9.由圖可知,圖示區(qū)域位于東非高原,東非高原雖然位于赤道附近,但由于其地勢較高,氣溫較低,對流較弱,降水較少,形成了熱帶草原氣候,B正確;緯度位置、海陸分布、人類活動不是非洲東非高原熱帶草原氣候形成的主要原因。故選B。
10.根據(jù)圖示,每年 7 - 8 月角馬遷徙回到馬薩伊馬拉,10 月及以后角馬又開始遷徙到塞倫蓋蒂國家公園,角馬從馬薩伊馬拉開始向塞倫蓋蒂遷徙的時間是10,C正確,ABD錯誤。故選C。
2024年11月28 日,在塔克拉瑪干沙南緣的于田縣,環(huán)繞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xiàn)合攏。圖3為我國沙塵天氣日數(shù)分布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11.讀上可知,我國沙塵天氣日數(shù)呈現(xiàn)的空間分布格局是( )
A.東多西少 B.南多北少 C.北多南少 D.中部多周圍少
12.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xiàn)合攏后,對塔克拉瑪干沙漠地區(qū)帶來的有利影響是( )
①提高木材產量 ②)保護綠洲農田 ③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 ④)減輕沙塵暴災害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11.C 12.D
【解析】11.讀圖可知我國沙塵天氣日數(shù)呈現(xiàn)的空間分布格局是北多南少。
12.木材質量取決于樹種等,但是綠色阻沙防護帶實現(xiàn)合攏后,盆地周邊地區(qū)大大減少沙塵的襲擊,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等。
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tǒng)位于雅魯藏布江谷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為充分有效利用水資源,當?shù)夭孛耥樀貏菀_迦河水進入人工開挖的敞口蓄水池。蓄水池敞口曬水,有助于青稞在高寒環(huán)境下茁壯成長。如今,薩迦灌區(qū)仍有400多個蓄水池在發(fā)揮作用,灌溉著河谷平原約10萬畝的青稞產區(qū),助力日喀則發(fā)展成為“世界青稞之鄉(xiāng)”。下圖示意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tǒng)及景觀。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3.薩迦河補給水量最大的季節(jié)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14.蓄水池敞口曬水的主要目的是( )
A.增加水量B.改變水深C.改善水質D.提高水溫
15.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tǒng)的主要作用是( )
A.減輕流水沖刷 B.擴大灌溉面積C.減少泥沙淤積D.調節(jié)水位變化
【答案】13.B 14.D 15.B
【解析】13.讀圖和材料可知,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tǒng)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海拔高,氣溫低,降水少,冰川廣布,蓄水池水的主要來源是高山冰雪融水。我國夏季普遍高溫,氣溫高,冰雪融水量大,因此該蓄水灌溉系統(tǒng)使用的蓄水池水量最豐大的季節(jié)是夏季,B正確,排除ACD。故選B。
14.由于該工程位于青藏高原地區(qū),海拔高,氣溫低,熱量不足,該灌溉系統(tǒng)的水要經日曬后,可以提高水溫,利于農作物生長,D正確;日曬不能增加水量,也不能改善水質,AC錯誤;日曬會增大蒸發(fā)量,使蓄水池的水量減少,所以改變水深不是蓄水池敞口曬水的主要目的,B錯誤。故選D。
15.青藏地區(qū)降水較少,薩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統(tǒng)目的是對青藏地區(qū)的青稞產區(qū)進行灌溉,通過擴大灌溉面積,增加青稞產量,與“減輕流水沖刷”“減少泥沙淤積”“調節(jié)水位變化”無關,B正確,ACD錯誤。故選B。
二、綜合題(本大題共4小題,除特別標注外,每空1分,共30分)
16.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7分)
中歐班列是往來于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相關國家間的鐵路貨運列車。“渝新歐”是中歐班列的主要運輸線路之一。下圖為“渝新歐”班列主要線路示意圖。
(1)“渝新歐”中的“渝”是指我國的直轄市—— 市?!坝逍職W”連接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 。
(2)“渝新歐”班列西行經過我國西北地區(qū)時,班列司機發(fā)現(xiàn),沿途地表景觀從草原、荒漠草原過渡為 ,原因是這里距海較 ,且被山嶺阻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班列行至阿拉山口附近,晚上10點仍不見日落,說明我國東西經度跨度 ,時間差異大。
(3)“渝新歐”班列由我國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家,其中哈薩克斯坦和 兩國地跨亞、歐兩大洲。
(4)“渝新歐”全線長11000多千米,運行全程僅需2周,較海運時間縮短近30天。與海運相比,鐵路運輸?shù)膬?yōu)勢是 。
【答案】(1) 重慶 長江
荒漠 遠 廣/大
(3)俄羅斯
(4)速度較快/時間較短
【解析】(1)根據(jù)所學知識,“渝新歐”中的“渝”是指我國的直轄市--重慶市?!坝逍職W”連接有“黃金水道”之稱的河流是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具有“水量大、流域面積廣、長度長”等特點。
(2)“渝新歐”班列西行經過我國西北地區(qū)時,班列司機發(fā)現(xiàn),沿途地表景觀從草原、荒漠草原過渡為荒漠,原因是這里自東向西距海較遠,且被山嶺阻隔,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是屬于海陸因素。班列行至阿拉山口附近,晚上10點仍不見日落,說明我國東西經度跨度廣,由于地球自轉產生時間差異大。
(3)根據(jù)所學知識,“渝新歐”班列由我國阿拉山口出境,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等國家,其中哈薩克斯坦和俄羅斯兩國地跨亞、歐兩大洲,俄羅斯也是世界上面積最大、跨東西半球的國家。
(4)“渝新歐”全線長11000多千米,運行全程僅需2周,較海運時間縮短近30天。與海運相比,鐵路運輸?shù)膬?yōu)勢速度較快、時間較短。
17.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
棉花是主要的經濟作物,喜光、喜熱、耐旱、怕澇。中國和印度都是世界上主要的棉花生產國。中國棉花看新疆,2022年新疆棉花產量占全國棉花產量的90.2%。左圖示意新疆棉花分布,右圖示意印度棉花分布。依據(jù)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1)歸納印度、新疆棉花主產區(qū)棉花生長的共同有利條件,完成框圖內容。
② ,③ ,④ 。
印度棉花生長所需水分幾乎全部來自天然降雨,西南季風的進退時間和強弱程度,對棉花產量影響很大。據(jù)報道,2023年由于西南季風異常,印度的棉花播種推遲了15—20天,種植面積減少了5%。
(2)分析西南季風異常對棉花產量的影響,將字母代碼填入框圖中相應位置。
A.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B.夏季風來得早,退得晚;C.降水偏少
① ,③ ,④ 。
(3)簡析新疆大規(guī)模推行機械化采摘棉花的原因。
(4)與印度相比,說出新疆提高棉花單產的做法。
【答案】(1)綠洲 山脈 光照
A B D
(3)降低采摘成本,提高效率,減少對大量勞動力的依賴。
(4)引導棉花生產向優(yōu)勢產區(qū)集中、培育良種、實現(xiàn)全程機械化、推進規(guī)?;a。
【解析】(1)根據(jù)圖示和棉花的生長習性,共同有利條件為:主要分布在德干高原的西部地區(qū)和盆地邊緣的綠洲地區(qū);這些地區(qū)深居內陸,遠離海洋,有山脈阻擋海洋濕潤氣流;降水少,光照充足,滿足棉花喜光、耐旱的生長特性。
(2)西南季風異常影響棉花產量:夏季風弱的時候,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A),雨季較短,導致降水偏少(C);夏季風強的時候,夏季風來得早、退得晚(B),導致雨季較長(D),降水偏多; 這些都會引起棉花生長條件的不穩(wěn)定,影響產量。
(3)新疆大規(guī)模推行機械化采摘棉花,能夠顯著降低采摘成本(從2.5元/公斤降至1.02元/公斤),提高采摘效率,縮短采摘時間。同時減少對大量勞動力的需求,使棉花生產更加穩(wěn)定和可持續(xù)。
(4)新疆通過集中生產于優(yōu)勢產區(qū),確保資源的合理配置;培育良種提高棉花的抗性和產量;全面推進生產環(huán)節(jié)機械化,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發(fā)展規(guī)模化生產,提高單產量和整體經濟效益。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題。(7分)
材料廣西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其中百香果果味芳香,富含16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成分,深受大眾喜愛。百香果喜濕熱環(huán)境,但要求排灌方便。廣西北流市為中國百香果之鄉(xiāng),全市百香果種植面積達5.8萬余畝,年產量12萬噸以上,形成“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基地,鮮果及果汁暢銷全國。圖為廣西地形簡圖。
(1)百香果喜濕怕澇,適合種植在起伏和緩的 (地形類型),利于 。
(2)北流市的氣候類型是 ,夏季 的氣候特征有利于百香果生長,但容易遭受 (氣象災害)的影響。
(3)百香果產業(yè)的發(fā)展大力推進了北流市的鄉(xiāng)村振興,你認為百香果的種植給當?shù)貛淼暮锰幨? 。(2分)
【答案】(1)丘陵 排水
(2)亞熱帶季風氣候 高溫多雨 臺風
(3)增加勞動就業(yè);增加收入等。
【解析】(1)百香果喜濕怕澇,適合種植在起伏和緩的丘陵地帶,利于排水,減少內澇。
(2)北流市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東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的氣候特點有利于百香果的生長,但同時容易遭受臺風的影響。
(3)百香果的種植有利于提高當?shù)剞r民的收入,使產業(yè)經營多樣化,實現(xiàn)產--供--銷一條龍的生產基地,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19.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8分)
某校地理興趣小組以“綠妝重染好山水,'綠色崛起’正當時”為主題,探究黃河對高西溝村經濟社會發(fā)展和人類生活的影響。圖8為陜西省榆林市高西溝村位置示意圖。
探究一:尋根溯源,知黃河
(1)“黃河之水天上來”,“天上”是指黃河發(fā)源于 山北麓,干流先后流經9個
省級行政區(qū)域單位,最后注入 海。
探究二:了解特征,識水文
(2)60多年前高西溝村“山上光禿禿,山下黃水流”,荒蕪貧瘠。該村位于黃河 (填“上”、“中”、“下”)游河段,主要流經黃土高原區(qū),最突出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是水土流失,其對高西溝村產生的危害是 。
探究三:綜合治理,看生態(tài)
據(jù)悉,截至2020年底,榆林市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051.4平方公里,累計治理程度達48.9%;年入黃河泥沙由上世紀五十年代的5.13 億噸減少到現(xiàn)在的 2.12 億噸。
(3)上個世紀50年代起,高西溝人開始了征山治水運動,在實踐中構建“三二一”模式(三份林地、二份草地、一份田地),據(jù)此提煉高西溝村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
探究四:江河安瀾,話經濟
高西溝村通過對水土流失的治理,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增加了糧食產量。2023年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 2.3萬元,高于全縣平均水平。此外,依托自身生態(tài)資源,高西溝村積極發(fā)展鄉(xiāng)村旅游產業(yè),把一個環(huán)境惡劣的窮山溝治理成了山清水秀、村美人富的“陜北小江南”。
(4)結合材料,概括治理水土流失對高西溝村的經濟發(fā)展和村民生活帶來的影響。(3分)
【答案】(1)巴顏喀拉 渤
(2)中 土壤貧瘠,生產率低,不得不進一步開荒,從而加重水土流失,形成惡性循環(huán)(能夠答出以上觀點中的一個部分即可以給分。)
(3)退耕還林、還草,植樹種草
(4)環(huán)境得到了治理和保護,土壤肥力提高,種植產量提升,青山綠水適當發(fā)展旅游產業(yè),農村經濟得到發(fā)展,提高了農民的收入。(能夠從體現(xiàn)“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社會圖景等角度作答可以給3分。)

相關試卷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云南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云南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共1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陜西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陜西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解答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遼寧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這是一份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遼寧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三級階梯的分界線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江西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江西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河南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河南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海南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海南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廣西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備戰(zhàn)2024年中考模擬黃金卷05(廣西專用)地理試卷(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