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下列估測與實際最相符的是( )
A.教室內(nèi)讓同學們感覺舒服的溫度是37℃
B.人正常步行速度4km/h
C.較為理想的安靜環(huán)境聲音強度約為90dB
D.聲音的速度為340m/s
2.日前,中美貿(mào)易戰(zhàn)已廣受關注。歐美封鎖,并不能阻我強國之路!中芯國際宣布:2019年上半年將大規(guī)模量產(chǎn)14納米芯片!如圖,包括手機在內(nèi)的許多智能設施,從此有了“中國芯”集成電路!對于“14納米”,下列正確的是( )
A.14nm=14×10﹣9=1.4×10﹣8m B.14nm=14nm×10﹣9=1.4×10﹣8m
C.14nm=14nm×10﹣9m=1.4×10﹣8mD.14nm=14×10﹣9m=1.4×10﹣8m
3.甲、乙物體同時從同一地點出發(fā),開始向右做直線運動,如圖是它們的v﹣t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前4秒乙一直領先于甲 B.甲、乙在第2s時速度相等
C.乙始終比甲運動得快 D.甲在0~4s內(nèi)保持靜止狀態(tài)
4.船在靜水中行駛的速度為v1,河水的速度為v2(v1>v2),那么以河水為參照物,船( )
A.逆水行駛速度為v1﹣v2,順水行駛速度為v1+v2
B.逆水行駛速度為v1+v2,順水行駛速度為v1﹣v2
C.逆水行駛速度為v1,順水行駛速度為v1
D.逆水行駛速度為v1,順水行駛速度為v1+v2
5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聲音的世界中,有關圖所示的聲現(xiàn)象描述正確的是( )
A.圖甲:敲打鼓面時泡沫小球跳動,說明發(fā)聲體在振動
B.圖乙:抽氣過程中,聽到電鈴發(fā)出的聲音響度不變
C.圖丙:只改變撥動尺子的力度,聽見聲音的音調(diào)不同
D.圖?。号菽∏虮粡楅_,說明聲音可以傳遞信息
6.如圖,分別是音叉、鋼琴與長笛發(fā)出的C調(diào)(d)的波形圖。分析該波形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三種樂器音調(diào)相同,響度相同,音色相同
B.音叉與鋼琴的音調(diào)相同,響度不同,音色不同
C.鋼琴與長笛的響度相同,音調(diào)不同,音色不同
D.音叉與長笛的響度相同,音調(diào)相同,音色不同
7.下列生活實例場景所蘊涵的聲學知識解釋正確的是( )
A.甲圖,長期戴著耳機大音量聽音樂會造成耳聾是因為音樂聲傳遞的信息量過大
B.乙圖,老師用聲帶振幅相同的聲音在室內(nèi)和室外講課,在室內(nèi)更響亮是因為有回聲
C.丙圖,家庭中安裝真空隔音玻璃窗可有效降低噪音是因為真空可以防止噪聲的產(chǎn)生
D.丁圖,倒車雷達發(fā)射超聲波,表明聲音能傳遞信息
8.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將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溫度計與一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經(jīng)過適當時間溫度計中水銀面與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線對準,將這冰水混合物加熱到沸騰時,水銀面與154毫米的刻度線對準,那么當沸水冷卻到36℃時,水銀面對準的刻度線是( )
A.50毫米B.54毫米C.58毫米D.62毫米
9.表中為三種物質(zhì)的沸點和凝固點,根據(jù)數(shù)據(jù)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酒精溫度計可以測量甲苯的凝固點
B.酒精溫度計能測沸水的溫度
C.水銀氣溫計可以測量﹣43℃的漠河氣溫
D.水銀體溫計能用開水消毒
10.如圖,是電冰箱的構(gòu)造和原理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制冷劑在冷凍室內(nèi)的管子凝固放熱,使冰箱內(nèi)的溫度降低
B.制冷劑在冷凝器內(nèi)的管子汽化吸熱,把冰箱內(nèi)熱散失掉
C.炎夏打開冰箱門可看到“白氣”,這是汽化現(xiàn)象
D.常會看到冰箱冷凍室內(nèi)的物品外面有白色的霜,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凝華而成的
11.“水是前世的云,云是來生的水”,歌詞描繪了大自然水的美麗輪回,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太陽光照射使海水溫度升高,海水液化成為水蒸氣上升到空中
B.云中的小水滴是水蒸氣上升到高空遇冷汽化形成的
C.水蒸氣在寒冷的高空急劇降溫,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形成雪花飄落大地
D.小水滴如果在高空遇到更加寒冷的氣流,會凝固成小冰珠,可能形成冰雹
12.暑假,小江在兩只相同的透明燒杯中分別倒入冰水和熱水(如圖甲、乙),一會兒發(fā)現(xiàn)兩只燒杯的杯壁上都出現(xiàn)了小水珠。關于小水珠出現(xiàn)的位置,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杯:內(nèi)壁的液面上方;乙杯:外壁的液面下方
B.甲杯:外壁的液面上方;乙杯:內(nèi)壁的液面上方
C.甲杯:外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內(nèi)壁的液面上方
D.甲杯:外壁的液面下方;乙杯:外壁的液面下方
13.美麗的樹掛、霜都是怎樣形成的?小紅同學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了下面的實驗:如圖所示,將甲物質(zhì)放于易拉罐中并加入適量的鹽,用筷子攪拌大約半分鐘,用某種工具乙測量罐中混合物的溫度,這時觀察易拉罐的下部和底部,就會發(fā)現(xiàn)有某種物質(zhì)丙(如圖所示)。下列有關這個實驗討論正確的是( )
A.“甲物質(zhì)”是晶體萘,“某種工具乙”是體溫計
B.“甲物質(zhì)”是冰,“某種物質(zhì)丙”是小液滴
C.冰鹽水混合物的溫度低于0℃,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到溫度低于0℃的罐底就會放熱凝華
D.實驗過程中發(fā)生的物態(tài)變化有凝固和凝華現(xiàn)象
14.為了探究樹蔭下光斑的成因,小明設計了開有菱形狀孔(邊長約為5厘米)的卡片甲正對太陽光,并用另一張卡片乙緊貼在甲上沿箭頭方向水平移動,觀察距卡片50cm且與甲平行放置的光屏上光斑的變化情況,下列實驗現(xiàn)象記錄錯誤的是( )
A.光斑未變成圓形前,光斑的形狀與孔的形狀相同
B.光斑未變成圓形前,光斑的亮度逐漸變暗
C.光斑變成圓形后,其大小不變
D.光斑變成圓形后,亮度逐漸變亮
15.在鞋店試穿新鞋時,小明直立面向豎直放置在地面上的“試鞋鏡”,看不到鏡中自己腳上新鞋。小明做一下動作,能夠讓他看到鏡中自己腳上的一只鞋或兩只鞋的是( )
A.保持直立向試鞋鏡靠近 B.保持直立遠離“試鞋鏡”
C.站在原地下蹲 D.站在原地豎直向上提起一只腳
16.如圖所示,小娟隨家長到某餐廳吃飯,站在餐廳門口2s后,電動玻璃門自動向兩側(cè)平移打開,小娟在左右兩側(cè)玻璃門中成像的情況分析正確的是( )
A.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B.在兩側(cè)玻璃門中成的像越來越小,直至不成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的位置與原來像的位置重合
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的位置不同,兩個像的距離等于兩側(cè)玻璃門之間的間距
17.如圖所示,平面鏡M與N的夾角為θ,一條與平面鏡ON平行的光在兩個平面鏡之間發(fā)生多次反射,實驗要求這條光能夠沿著原來的光路返回,夾角θ的可能值是( )
A.5°B.20°C.25°D.40°
18.平面鏡MN沿水平方向以大小不變的速度v移向點光源S,移動中鏡面始終保持與移動方向成30°角,如圖所示,則S在鏡中的像S'移動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A.以速度v水平向右移動
B.以速度v2水平向右移動
C.以速度v沿SS'連線向S移動
D.以速度v2沿SS'連線向S移動
二、非選擇題(共46分)
19.(3分)甲圖中鉛筆的長度是 cm;乙圖中停表讀數(shù)是 s;丙圖中溫度計的讀數(shù)是 ℃。
20.(2分)海洋動物質(zhì)量越大,其叫聲越是有力而低沉。如圖甲為科考船聲吶系統(tǒng)收錄的500千克的海豚和100噸的藍鯨叫聲的波形圖,其中 (選填“A”或“B”)是藍鯨發(fā)出的??瓶即綔y到某物體聲波的波形如圖乙所示,則該聲波的頻率是 Hz。
21.(3分)如圖所示,A、B兩點是放在平面鏡MM'前完全相同的兩支蠟燭的位置。小明在平面鏡前某個方向看去,兩支蠟燭的像正好重疊。請用作圖法確定小明眼睛的大致位置C點,并完成光路。
22.(2分)如圖,體育運動會開始和結(jié)束時,太陽分別在A點和B點,為給裁判所在位置CD之間遮陽,則需要在虛線位置水平架設遮陽傘,請根據(jù)光學知識用實線在圖中表示出遮陽傘的安放位置(保留作圖痕跡)。
23.(4分)小明在“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實驗中,使小車從帶刻度尺的斜面上由靜止下滑,如圖所示。
(1)該實驗的原理是 。
(2)AB段距離sAB= cm。
(3)下列圖象中能正確反映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情況的是 。
(4)小明進一步實驗測得小車在斜面上運動時,前半程平均速度為v1,后半程平均速度為v2,則小車全程平均速度v= (用字母v1和v2表示)。
24.(12分)小明在做“探究水的沸騰”實驗時,實驗裝置如圖甲所示。
(1)如圖乙中的是實驗中觀察到的兩種情景,其中水沸騰前的情景為 (填“C”或“D”);氣泡內(nèi)的主要成分是 (空氣/水蒸氣/小水珠);
(2)實驗中我們還常會在燒杯上加蓋子,其的優(yōu)點有:①防止上升的水蒸氣 導致溫度計示數(shù)不清; ② ;
(3)當水溫上升到90℃時,每隔1min讀一次溫度計的示數(shù),數(shù)據(jù)記錄如下表:
從表中的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在第 min記錄的數(shù)據(jù)明顯錯誤。在1個標準大氣壓下酒精的沸點78℃,煤油的沸點是150℃,完成本實驗所用的溫度計玻璃泡中的液體可能是 (選填“酒精”或“煤油”);
(4)在修正錯誤后,根據(jù)表格中的實驗數(shù)據(jù)在圖丙中畫出水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5)水在沸騰過程中,需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為了驗證這一結(jié)論,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
(6)其他四個實驗小組測得水的沸點如下表所示,對于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四個小組實驗都失敗了,因為水的沸點是100℃
B.只有第2小組數(shù)據(jù)可以接受,因為他們的數(shù)據(jù)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組數(shù)據(jù)不可以接受,因為他們的數(shù)據(jù)偏離100℃最大
D.只要實驗操作正確,數(shù)據(jù)真實,上述數(shù)據(jù)均有效
(7)另外有兩組兩組同學雖然選用的實驗裝置相同,他們繪制的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丁所示。分析圖像可知:得到兩種不同圖象的原因可能是水的 (選填“初溫/質(zhì)量”)不同;
(8)星期天,小華在家燒水煮餃子。當水燒開準備下餃子時,媽媽提醒他鍋里的水量少了點,于是小華又往鍋里迅速加了一大碗水(水量比鍋里少),用同樣大的火直至將水再次燒開。下面能反映小華整個燒水過程中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是 。
25.(6分)小明在探究“光反射時的規(guī)律”時將一塊平面鏡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張紙板豎直地放在平面鏡上,紙板可沿虛線ON折疊。
(1)該實驗選用紙板的目的是 ;
(2)如圖甲,使一束光貼著紙板沿某一個角度射到O點,經(jīng)平面鏡反射后沿另一個方向射出,請在圖甲中畫出入射光線AO的反射光線;
(3)若將硬紙板繞ON折轉(zhuǎn)如圖乙所示,將F板向后折一定的角度后 填(“能”或“不能”)看見反射光線,此時反射光線、入射光線和法線 (選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內(nèi);
(4)圖甲中,如果將光線逆著AO反射光線方向射向平面鏡O點時,此時光線會沿著OA方向射出,這說明 ;
(5)實驗中還能從甲平面鏡中看到入射光線AO所成的像CO(圖中未畫出),當入射角i等于43°時,∠AOC= °。
26.(7分)小芳利用圖所示的部分實驗器材來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
(1)首先選擇了大小相同兩根蠟燭A和B;然后選 作為平面鏡(填器材下方的字母),目的是 ;
(2)如圖乙,小芳點燃蠟燭①后,在鏡的后方移動蠟燭②,直到它與蠟燭①的像 ,記錄蠟燭①和②的位置;
(3)將蠟燭①遠離平面鏡,看到的像會 (遠離/靠近)平面鏡,像的大小 (變大/不變/變?。?。
(4)圖丙是小芳實驗的最終記錄紙,請指出小芳實驗中的不足之處 。
(5)如圖丁中蠟燭的位置保持不變,把鏡子沿MN截成兩半,其中的一半平行向后移一段距離,則通過左、右兩半面鏡子 。
A.都不能成像 B.各成半個像,合起來成一個完整的像
C.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同一位置 D.都成完整的像,且兩個像在不同位置
27.(7分)小明家人開車從A市回B城區(qū),汽車行至C地,因C地高速出口重建,道路限速40km/h,并設有測速儀,測速儀內(nèi)有能發(fā)射和接收超聲波的傳感器,如圖所示,在小汽車行駛到距離測速儀為66m時,測速儀發(fā)出超聲波,經(jīng)過0.4s接收到汽車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
(1)請計算說明汽車是否超速?(超聲波的速度為340m/s)
(2)他們經(jīng)過一條“音樂公路”,路面上建有一條條凹槽,每條凹槽就像一個音符,每當車輛以40km/h左右的速度勻速駛過這段路面時,一段完整的音樂就奏響了;如果汽車駛過時的速度為60km/h,則聽到音樂的 (選填“響度”“音調(diào)”或“音色”)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凹槽的疏密可以根據(jù)樂曲的音調(diào)高低來設計,假設某音樂公路規(guī)定的行駛速度是54km/h,設定樂曲為《歌唱祖國》,第一個音符的頻率為100Hz,汽車發(fā)出這個音時,所對應的相鄰凹槽之間的距離是多少?
名稱
水銀
甲苯
酒精
凝固點/℃
﹣39
﹣95
﹣117
沸點/℃
357
111
78
時間/min
0
1
2
3
4
5
6
7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7
98
組別
1
2
3
4
水的沸點/℃
98.2
98.9
98.5
98.6
這是一份華一卓越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上學期12月九年級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關于下面四幅圖的說法正確的是,如圖所示,電源電壓保持不變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華宜寄宿2023-2024學年四月調(diào)考九年級物理試題(word版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湖北省華宜寄宿學校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期中物理試卷(含答案),共11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