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原文是“尤其是北邊的沙漠和西邊的高山、高原這兩大屏障,使得中國的世界是望
向東南的。然而,文化史上的中國地理,并不只是看向一個方向,而是四方八面各個地區(qū)都
自成格局,各有創(chuàng)新,也有交流”,文中只說文化史上的中國地理“自成格局,各有創(chuàng)新”,
并沒有交代是因為“北邊的沙漠和西邊的高山、高原這兩大屏障”。因果不當。
2. C。
【解析】C 選項“只能到山腰沿海子的交通要道去換”錯誤,原文“山頂?shù)木用?,用羊和?br>稞交換谷地出產(chǎn)的蕈類和小米。各處山腰沿著海子的交通要道上,不斷有馬幫和鹽客來往,
將各地的特產(chǎn)和訊息帶來帶去”是寫高山頂和山腰的海子(高山湖泊)附近這兩種居民不同
的生活形態(tài),并不能說明他們“只能到山腰沿海子的交通要道去換”,曲解文意。
3. C。
【解析】C 選項“借助比喻論證方法,生動形象地論證歷史地理學研究對象的獨特性”錯誤,
“歷史地理研究的是歷史上自然地理現(xiàn)象和人文地理現(xiàn)象及其演變發(fā)展的學科,側(cè)重其歷史
沿革及其變化”沒有運用比喻論證方法,只是簡單交代歷史地理學研究的對象,也沒有突出
其獨特
4. 文化地理學是研究各種文化現(xiàn)象與某一地理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某一地區(qū)出現(xiàn)某類文化現(xiàn)象的
原因等,比歷史地理學更綜合、更概括、更宏觀,不僅回溯過去,也注視現(xiàn)在,更展望未來
的學科。 【試題分析】下定義多采用判斷單句的形式。其格式多為“×××(種概念)是×××(種
差)的×××(屬概念)”。首先,文化地理學是一門學科,故格式應為:文化地理學是……
的學科。其次,根據(jù)“文化地理則更側(cè)重各種文化現(xiàn)象與某一地理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某一地區(qū)出
現(xiàn)某類文化現(xiàn)象的原因等等”“文化地理學比歷史地理學以及其它地理學分支更綜合、更概
括、更宏觀一些。況且文化地理學不僅回溯過去,也注視現(xiàn)在,更展望未來,在時間上也相
異于歷史地理學”可知,種差為:研究各種文化現(xiàn)象與某一地理環(huán)境的關(guān)系、某一地區(qū)出現(xiàn)
某類文化現(xiàn)象的原因等,比歷史地理學更綜合、更概括、更宏觀,不僅回溯過去,也注視現(xiàn)
在,更展望未來。最后,根據(jù)格式按一定順序表述即可。
5. ①黃河文化區(qū)的居民艱苦求生,堅定地固守在家鄉(xiāng),心態(tài)保守,孕育了循規(guī)蹈矩、守分
安命的儒家;長江文化區(qū)的居民生活快樂,心態(tài)活潑,愿意變動,出現(xiàn)了多思辨甚至是辯證
式的老子和莊子。這體現(xiàn)了中國地理文化發(fā)展的“地方性特色”。 ②黃土的中國和長江的中國雖有一些不算很高的山相隔,且有許多通道相通,兩個文化區(qū)能
持續(xù)不斷地交流、沖突,相互刺激,最終并合成為中國文化的主要地區(qū)。這體現(xiàn)了中國地理
文化發(fā)展“頗見大同”的特點。
6. B。
【解析】A 選項“是主人公逯冬灑脫恣意的內(nèi)心世界的隱喻”錯誤??吹侥赣H的畫作,想到
才離世的母親,想到自己的被離職,此時主人公的內(nèi)心世界應該是延續(xù)前文的沉落低沉。C
選項“這些對比”錯誤。這里不是對比,對比要有雙方,這里無論是“我”“畫”均是單方,
表轉(zhuǎn)折,表現(xiàn)的是命運的轉(zhuǎn)折。D 選項“都讓他反思自己這一代人的精神特征”錯誤。對臨
摹本的鑒賞“這畫不能表現(xiàn)雪的舒緩姿態(tài),還不算好,自嘲大膽”只是對畫作的認識,并沒
有反思一代人的精神特征。對外祖手書條幅的辨識“他們這一代人是沒有什么文化的”,有
對一代人精神特征的反思。
7.D。
【解析】D 選項“希望老同學從迷惘失落中走出,不再多愁善感”錯誤。大何作為商人,更
多關(guān)注的是利益,是畫作的金錢價值,沒有對老同學的“希望”。
8. ①觀景電梯連接不同空間,為主人公無意中走錯樓層的情節(jié)提供依據(jù);
②主人公在面試前反復乘坐觀景電梯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他低沉迷茫的心境;
③小說以走進電梯開始,以走出電梯結(jié)束,首尾呼應,結(jié)構(gòu)精巧。
9. ①十五歲的逯冬在母親的畫作上滴下的一滴墨水;
②母親畫作中所體現(xiàn)的人生態(tài)度和藝術(shù)追求,給主人公留下的精神印跡;
③傳統(tǒng)藝術(shù)留給物質(zhì)至上社會的一筆文化遺產(chǎn)。
10.BDF。
【解析】原句為:漢方不利,寧能禁信之王乎?不如因而立,善遇之。翻譯為:漢軍處境正
不利,難道能禁止韓信稱王嗎?不如順勢立他為王,善待他。
11.A。
【解析】 A 項,文中的“為”是動詞,有“造、打造”之意,“為擊沛公軍”中的“為”是
介詞,可翻譯成“給、替”等。
12.C。
【解析】“不如另找一個人代理齊王來鎮(zhèn)撫,自己好抽身去解救滎陽之急”錯誤,原文中韓
信派人向劉邦說“齊偽詐多變,不為假王以鎮(zhèn)之,其勢不定。愿為假王便”,是韓信自己想
留在齊地當代理王,根本沒有解救滎陽之急的想法。
13.(1)沛公率領(lǐng)幾千人,奪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張良)便歸附了他。(“將”“略”“屬”
翻譯準確各 1 分,句式通順 1 分。)
(2)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該做真王罷了,何必做個代理的呢!(“定”“即”“假”翻譯準
確各 1 分,句式通順 1 分。)
14.①張良和陳平一起進言,勸劉邦暫且忍耐,好好對待韓信以防生變;②受劉邦派遣,張
良親自去齊地封韓信為王,征發(fā)韓信的士兵去滎陽參戰(zhàn)。(一點 1 分,兩點 3 分,意思對即
可。)
參考譯文
材料一:
留侯張良,其先人是韓國人。韓國滅亡后,他用全部財產(chǎn)尋求勇士謀刺秦王,為韓國報
仇。張良曾經(jīng)找得一個大力士,造了一個一百二十斤重的鐵錘。秦始皇到東方巡游,張良與
大力士在博浪沙伺機襲擊他,誤中了副車。秦始皇大怒,在全國大肆搜捕。張良于是逃到下
邳躲藏起來。張良曾經(jīng)于閑暇時在下邳橋上漫步,有一個老人故意把鞋甩到橋下,看著張良
說:“小子,下去把鞋撿上來!”張良驚訝,想打他,看他年老,勉強忍了下來,下去撿來了
鞋。老人說:“給我穿上!”張良既然已經(jīng)替他把鞋撿了上來,就跪著替他穿上。老人伸出腳
穿上鞋,笑著離去了。走了約有一里路,又返回來,說:“你這個孩子還可以教導。五天后
天剛亮時,來這里跟我相會?!睆埩加X得奇怪,跪下來說:“是?!蔽逄旌蟮姆鲿?,張良去到
那里。老人已先在那里,生氣地說:“跟老年人約會,卻后到,為什么?”老人離去,并說:
“五天后早來會面?!蔽逄旌箅u一叫,張良就去了。老人又先在那里,又生氣地說:“又來晚
了,為什么?”老人離開說:“五天后再早點兒來。”五天后,張良不到半夜就去了。過了一
會兒,老人也來了,高興地說:“就應當這樣?!崩先四贸鲆徊繒?,說:“讀了這部書就能做
帝王的老師了。十年以后就會發(fā)跡?!闭f完便走了。天明時一看老人送的書,是《太公兵法》。
張良因而覺得這部書非同尋常,經(jīng)常學習、誦讀它。十年后,陳涉等人起兵反秦,張良也聚
集了一百多個青年。沛公率領(lǐng)幾千人,奪取下邳以西的地方,(張良)便歸附了他。
材料二:
漢四年(前 203),韓信降服并全部平定了齊國。派人向漢王說:“齊國狡詐多變,不設(shè)
立一個代理的王來鎮(zhèn)撫,局勢一定不能穩(wěn)定。希望允許我臨時代理齊王?!边@時,楚軍正在
滎陽緊緊地圍困漢王,韓信的使者到了,書信一打開,漢王大怒,罵道:“我被困在這里,
日夜盼望你來幫助我,你卻要自立為王!”張良、陳平踩漢王的腳,湊近漢王的耳朵說:“漢
軍處境正不利,難道能禁止韓信稱王嗎?不如順勢立他為王,善待他,讓他自己鎮(zhèn)守齊國。
不然,將生變亂?!睗h王醒悟,又接著罵道:“大丈夫平定了諸侯,就該做真王罷了,為何要
做個臨時代理的呢!”就派遣張良前往冊立韓信為齊王,征調(diào)他的軍隊攻打楚軍。
材料三:
那位圯上老人,認為張良才智有余,而擔心他的度量不夠,因此深深摧挫他年輕人剛強
銳利的脾氣,使他能忍得住小怨憤去成就大謀略??茨菨h高祖之所以成功,項羽之所以失敗,
就在于能忍耐和不能忍耐罷了。漢高祖能忍耐,保養(yǎng)自己完整的鋒銳,等到對方疲敝,這是
張良教他的。當淮陰侯韓信攻破齊國要自立為王,高祖發(fā)怒,表現(xiàn)在言詞臉色上。由這件事
來看,他還有剛強不能忍耐的忿氣,如果不是張良,難道誰能成全他嗎?
15.D。
【解析】沒有使用議論的表達方式。
16.①本詩尾聯(lián)意為舊朝之事從今往后不可說,余生且以酤酒了此殘生,以酒消愁暫避新世,
暗含對時移世易的無可奈何和對舊朝的懷念(2 分);②而李詩“鐘鼓饌玉”借代權(quán)貴生活,
富貴“不足貴”而惟愿飲酒表達了對權(quán)貴的蔑視(2 分);③“長醉不愿醒”表面上飲酒沉
酣,實則以酒消愁逃避現(xiàn)實,暗含詩人懷才不遇的憤激之情。(2 分)
【評分細則】本題評分可以參照答案中的得分要點進行判分,也可以從兩個大的方面,即分
別從兩首詩的情感表達角度展開,未必一定要分三個要點進行分析,應根據(jù)學生作答的內(nèi)容
進行判斷,不能簡單地僅以所分要點數(shù)量作為評分參考。
17.(1)蟬蛻于濁穢;雖與日月爭光可也。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
(3)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18.A:淋漓盡致 B:天壤之別 C:博大精深
【解析】A 處,此處需表達的是“漢文化的博大精深”被漢語方言的復雜性體現(xiàn)得很充分,
故用“淋漓盡致”。淋漓盡致:形容文章或說話表達得非常充分、透徹。B 處,由前句“官
話的不同片區(qū)間的差異就較小,互相之間是可以聽懂的”及此句的“但”可知,此句需要表
達的是“有的方言,不同片區(qū)間”存在較大的差異,故用“天壤之別”。天壤之別:極言差
別之大。C 處,此處是對全文的總結(jié),根據(jù)文章開頭總起句“漢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漢語方言
的復雜性上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可知,本空應填“博大精深”。博大精深:(思想、學說等)廣
博高深。
19.甲:每一種方言下又可分為若干片區(qū)
乙:差異有大有小
丙:方言形成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 【解析】甲:由“可以整合劃分為七大方言,即官話、粵語、吳語、客家語、閩語、湘語和
贛語”可知,上文提到七大方言的劃分,又由下文“官話又分為北京官話……和西南官話八
大片區(qū)”可知,此句應該是起到過渡作用,引出下文進一步介紹這七大方言的內(nèi)部細分,因
此可填“每一種方言下面又可分為若干片區(qū)”。乙:本空是對“同一方言的不同片區(qū)之間”
方言情況的概述,結(jié)合下文“官話的不同片區(qū)間的差異就較小”“有的方言,不同片區(qū)間可
謂天壤之別”可知,此句強調(diào)的是同一方言的不同片區(qū)之間的差異程度不大相同,有大有小,
因此可填“差異有大有小”。丙:根據(jù)結(jié)構(gòu)可知,此句是該段文字的引導句、總領(lǐng)句。結(jié)合
下文“比如原住民語言的影響”“比如有一種說法是”“再比如,北方游牧民族內(nèi)遷”的分別
敘述和最后一句“每一種方言的形成都有它的歷史原因”的總結(jié),可知,本空的內(nèi)容需要總
結(jié)下文提到的方言形成的多種因素,所以可填:“方言形成的原因是比較復雜的”
20.②刪去“的影響”(修改為“但最重要的因素還是歷史上移民帶來的語言分化與聚合”)。
⑥“方言”后增加“的形成”(修改為“所以,每一種方言的形成都有它的歷史原因”)。
【解析】②句式雜糅,將“因素”與“的影響”同時使用,雜糅在一起,需刪除其一。因前
文中有“原住民語言的影響”,為了避免重復,此處可刪去“的影響”。⑥搭配不當,主語“方
言”和賓語“歷史原因”搭配不當,不是“方言”有歷史原因,而是“方言的形成”有歷史
原因,故改為“每一種方言的形成都有它的歷史原因”。
21. B。
【解析】文中的“真”為副詞,意為的確、實在;A.形容詞,意為真實,與“假”相對;B.
副詞,意為的確、實在;C.形容詞,作結(jié)果補語,意為清楚確實;D.副詞,含有責怪的意思。
故選 B 。
22.因為中國有這么多方言,而古代又不能像今天這樣大力推廣普通話,所以來自不同地區(qū)
的人交流時豈不是得用翻譯?
【解析】原句為疑問句式,要求通過因果關(guān)系進行重組,保留疑問語氣。前一句“有這么多
方言”和“古代不能像今天這樣大力推廣普通話”是原因,后一句“那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人交
流時豈不是得用翻譯?”是結(jié)果。因此可以轉(zhuǎn)換為“因為中國有這么多方言,而古代又不能
像今天這樣大力推廣普通話,所以來自不同地區(qū)的人交流時豈不是得用翻譯?”的復句。
23.
【解析】審題:
這是一道任務驅(qū)動型材料作文題。
由材料可以看出,“巧思”,是在面對問題和挑戰(zhàn)之際,能夠不為傳統(tǒng)所拘、不為經(jīng)驗所
縛,找到最佳的方法。要有科學的謀劃,嚴密的舉措,解決好“怎么辦,怎么干”的問題。
當然,“巧思”絕非天馬行空,而是圍繞既定目標,盡可能地調(diào)動一切資源、一切力量,挖
掘更多可能性。“拙力”,則是在激發(fā)活力、科學謀劃的同時,更加注重持之以恒。涵養(yǎng)“拙
力”,就是要學會“扎馬步”,舍得時間、舍得精力,打牢基礎(chǔ)、增長本領(lǐng)。唯有一日接著一
日干,一遍一遍地打磨,才能將璞玉琢成珍寶,將鐵杵磨成細針。
本題重在引導考生理性思辨“巧思”與“拙力”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材料已經(jīng)對“巧思”
“拙力”兩個概念做了解釋,對于二者的關(guān)系,我們可有如下認識:一方面,毫無疑問,點
子也是金錢,機遇更是財富,“巧思”的重要價值不容抹殺;另一方面,總體來說,一分耕
耘一分收獲,很多事要干成,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而且越是難成之事,越要依靠量的積累,
不真賣力氣,不流淌汗水,單靠動動嘴皮,一般是成不了事的。
試題通過征文活動的情境要求考生思考“巧”與“拙”的關(guān)系。行文時,可首先提出觀
點,當面臨的困難很多、任務很重的時候,想要成就大事,“巧思”加“拙力”(或“既靠‘巧
思’更靠‘拙力’”),方能無堅不摧,無事而不成;論證過程中運用例證和引證,表明好日
子的大門,永遠都是為勤奮和意志堅強者開啟的,任何成功都是時間、勤奮的積累,甚至都
是生命的積累;然后強調(diào)實干的重要性,“巧思”有余而“拙力”不夠,其實是源于精神不
強、意志不堅;最后總結(jié)全文,要以“拙力”為基礎(chǔ),實干加巧干,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
立意:
1.巧思為翼,拙力為基。
2.成功=巧思+實干。
3.找準既定方向,堅韌努力前行。
4.成功路上“巧”“拙”為伴。

相關(guān)試卷

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高一語文期末試卷docx、高一語文期末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15頁, 歡迎下載使用。

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9頁, 歡迎下載使用。

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文件包含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含解析docx、湖北省荊州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無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28頁, 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中學2023-2024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月考語文試題(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沙市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5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荊州市沙市區(qū)沙市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下學期5月月考試題(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荊州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荊州中學2022-2023學年高一語文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Word版附解析)

湖北省荊州市荊州中學2021-2022學年高二語文上學期期末試題(Word版附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開學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