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懸日”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國紐約曼哈頓(西五區(qū)),它是指在每年特定的時期,太陽從狹窄的街道盡頭落下的現(xiàn)象。北京擁有眾多適宜拍攝“懸日”的街道。如圖為2020年3月下旬位于北京新首鋼大橋拍攝的“懸日”景觀照片。據(jù)此完成1~2題。1.判斷圖示新首鋼大橋的走向為A.南北走向 B.東西走向C.西北—東南走向 D.東北—西南走向
“懸日”的概念最早源自美國紐約曼哈頓(西五區(qū)),它是指在每年特定的時期,太陽從狹窄的街道盡頭落下的現(xiàn)象。北京擁有眾多適宜拍攝“懸日”的街道。如圖為2020年3月下旬位于北京新首鋼大橋拍攝的“懸日”景觀照片。據(jù)此完成1~2題。2.拍攝北京新首鋼大橋“懸日”景觀時,曼哈頓可能A.與全球日期相同 B.街道華燈初上C.街道夜幕沉沉 D.出現(xiàn)黎明前的曙光
(2023·湖南長沙模擬)如圖為“某地區(qū)地質(zhì)構造示意圖”。完成3~4題。3.圖中A.斷層①形成時間早于地層②B.形成③④的內(nèi)力作用相同C.⑤受到擠壓后隆起形成山地D.巖層⑥斷裂之后相對下降
(2023·湖南長沙模擬)如圖為“某地區(qū)地質(zhì)構造示意圖”。完成3~4題。4.關于圖中a、b、c、d四處說法正確的是A.a地是良好的儲水構造B.b處的巖石有明顯的孔隙C.c處有河流流經(jīng),適宜建壩蓄水D.d處地貌由風力侵蝕作用形成
石窩(見下圖)是在陡峭的巖壁上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凹坑,中間隔以狹窄的石條,形狀似窗格或蜂窩。據(jù)此完成5~6題。5.與石窩成因最接近的是A.雅丹地貌 B.沙壟C.沙灘 D.冰斗
石窩(見下圖)是在陡峭的巖壁上形成的大小不等、形狀各異的凹坑,中間隔以狹窄的石條,形狀似窗格或蜂窩。據(jù)此完成5~6題。6.石條和石窩的特點有A.石窩處原來的巖石堅硬B.石條巖石相對疏松C.石條排列具有規(guī)律性D.石條巖石致密
(2023·河南焦作月考)如圖為“局部地區(qū)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7.受乙、丙交替控制的地區(qū)的氣候特征一般是A.全年溫和濕潤B.全年高溫少雨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D.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023·河南焦作月考)如圖為“局部地區(qū)氣壓帶、風帶分布示意圖”。讀圖完成7~8題。8.圖示季節(jié)北京地區(qū)最可能A.桃花盛開 B.蟬鳴悠揚C.紅葉滿山 D.天寒地凍
華西秋雨是指我國華西地區(qū)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xiàn)象,主要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甘肅東部和南部、陜西關中和陜南、湖南西部及湖北西部等地,一般出現(xiàn)在9~11月。如圖示意某年9月我國部分地區(qū)降水量分布。據(jù)此完成9~11題。9.華西秋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有①昆明準靜止鋒長期控制 ②雨帶的季節(jié)性推移③西南季風帶來暖濕氣流?、芾淇諝庋馗咴眰?cè)移動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華西秋雨是指我國華西地區(qū)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xiàn)象,主要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甘肅東部和南部、陜西關中和陜南、湖南西部及湖北西部等地,一般出現(xiàn)在9~11月。如圖示意某年9月我國部分地區(qū)降水量分布。據(jù)此完成9~11題。10.與夏季降水相比,華西秋雨的主要特征是A.降水強度大 B.降水常伴有雷電C.降水量大 D.降水持續(xù)時間長
華西秋雨是指我國華西地區(qū)秋季多雨的特殊天氣現(xiàn)象,主要包括四川、重慶、貴州、云南、甘肅東部和南部、陜西關中和陜南、湖南西部及湖北西部等地,一般出現(xiàn)在9~11月。如圖示意某年9月我國部分地區(qū)降水量分布。據(jù)此完成9~11題。11.華西秋雨對當?shù)剞r(nóng)業(yè)發(fā)展的有利影響是A.增加土壤的黏性 B.保障秋季播種C.保證春小麥播種 D.預防來年春旱
(2023·湖北武漢期末)如圖為“歐洲南部沿42°N緯線部分地區(qū)剖面示意圖”和“①②兩地降水量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12~13題。12.與②地相比,①地降水特征是A.冬季多雨 B.夏季多雨C.降水較豐富 D.降水較稀少
(2023·湖北武漢期末)如圖為“歐洲南部沿42°N緯線部分地區(qū)剖面示意圖”和“①②兩地降水量統(tǒng)計圖”。據(jù)此完成12~13題。13.造成①②兩地降水差異顯著的主導因素是A.地形 B.洋流C.大氣環(huán)流 D.海陸位置
R河發(fā)源于祁連山,最終注入沙漠地區(qū)的L湖。該流域年均降水量較小,夏季徑流量日變化大。如圖示意R河流域位置。據(jù)此完成14~15題。14.R河流域的主要補給水源是①山地降水?、诒┤谒、酆此、艿叵滤瓵.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R河發(fā)源于祁連山,最終注入沙漠地區(qū)的L湖。該流域年均降水量較小,夏季徑流量日變化大。如圖示意R河流域位置。據(jù)此完成14~15題。15.21世紀以來,R河流域汛期明顯提前。其主要原因是A.厄爾尼諾影響 B.全球變暖C.上游植被減少 D.山地降水增加
如圖為“太平洋8月表層海水多年平均溫度分布圖”(單位:℃)。據(jù)此完成16~17題。16.當厄爾尼諾現(xiàn)象發(fā)生時,甲海區(qū)海水等溫線A.數(shù)值增大,向北彎曲幅度加大B.數(shù)值增大,向北彎曲幅度減小C.數(shù)值減小,向南彎曲幅度加大D.數(shù)值減小,向南彎曲幅度減小
如圖為“太平洋8月表層海水多年平均溫度分布圖”(單位:℃)。據(jù)此完成16~17題。17.西北太平洋沿岸的乙海區(qū),等溫線密集是因為A.夏季太陽直射點北移B.寒暖流在此海區(qū)交匯C.海陸熱力差異更顯著D.上升補償流導致降溫
(2023·福建廈門月考)圖1為“我國東北地區(qū)長白山北坡自然地帶分布圖”,長白山上部還分布有獨特的岳樺林帶(圖2)。讀圖完成18~20題。18.甲處的自然植被是 A.常綠闊葉林 B.常綠硬葉林C.熱帶雨林 D.落葉闊葉林
(2023·福建廈門月考)圖1為“我國東北地區(qū)長白山北坡自然地帶分布圖”,長白山上部還分布有獨特的岳樺林帶(圖2)。讀圖完成18~20題。19.圖中岳樺林帶林木稀疏,根系發(fā)達,枝干呈匍匐狀生長。其主要原因是該地區(qū)A.土壤深厚,水源充足B.坡度大,多滑坡C.氣候寒冷,多大風D.海拔高,光照弱
(2023·福建廈門月考)圖1為“我國東北地區(qū)長白山北坡自然地帶分布圖”,長白山上部還分布有獨特的岳樺林帶(圖2)。讀圖完成18~20題。20.岳樺林處于當?shù)馗呱缴趾吞υg的生態(tài)過渡帶。研究發(fā)現(xiàn),近年來圖中岳樺
林的樹齡隨著海拔的升高而降低,該現(xiàn)象表明A.林帶在上升 B.苔原帶下移C.植被演替停止 D.岳樺林種群萎縮
21.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5分)材料一 圖1為某時刻的等日照時間圖,OA、OB為日期界線,P點緯度為70°。
材料二 圖2表示廣州市(約23°N)和??谑?約20°N)的樓房某日正午時刻影子(陰影部分)分布狀況。此后的幾天中,??谑姓鐣r刻樓房影子逐漸增長。
(1)材料一所示時刻,全球太陽高度最大的地點是_____________;當P點影子朝正北時,北京時間為____時。(4分)
(20°N,135°W)
(2)在下圖中畫出圖1所示時刻的太陽光照圖(側(cè)視圖)。(5分) 條件:A點全年晝夜平分;M點為中心;N點12月22日正午太陽高度為90°。要求:畫出太陽光線、地軸、地球自轉(zhuǎn)方向、極晝范圍、極夜范圍、晨(昏)線。
(3)圖2所示日期之后的三個月中,青島市樓房的影子會出現(xiàn)什么變化?(3分)
答案 青島市樓房的影子先逐漸變短,后逐漸變長。
(4)圖2所示日期之后的三個月中,??谑械臅円範顩r會出現(xiàn)什么變化?(3分)
答案 ??谑械臅冮L先逐漸變長,之后逐漸縮短。(描述夜的長短變化也可以)
22.圖甲為“我國部分地區(qū)圖”,圖乙為“太行山山前斷裂示意圖”。讀圖完成下列各題。(11分)
(1)指出圖甲的地形類型。(2分)
答案 平原、高原和山地。
(2)據(jù)圖乙,判斷華北平原的分布位置(A或B),指出華北平原形成的地質(zhì)作用。(3分)
答案 A 地殼斷裂下陷、流水沉積。
(3)簡述圖甲中灤河三角洲的成因。(2分)
答案 在灤河河口附近,地勢低平、河流流速減緩,再加上海水的頂托作用,泥沙堆積,形成三角洲。
地表形態(tài)和人類活動是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的。(4)在平原地形或山地地形中任選其一,說明在該地形影響下,區(qū)域城鎮(zhèn)和交通線路的分布特征。(2分)
答案 平原地形:城鎮(zhèn)數(shù)量多,密度大,交通線路密集。山地地形:城鎮(zhèn)數(shù)量少,密度小,交通線路稀疏。
(5)據(jù)圖甲,列舉人類活動對地表形態(tài)的具體影響。(2分)
答案 修建水庫、修建運河、跨流域調(diào)水、城市及交通建設等。
23.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0分)沙丁魚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為食。厄加勒斯淺灘(如圖)是南半球沙丁魚的主要集聚地,但每年5~7月,當一股低溫的沿岸流在厄加勒斯淺灘出現(xiàn)并向北流動時,沙丁魚便開始了一年一度的大遷徙。數(shù)以十億計的沙丁魚聚攏在一起,形成了數(shù)千米長,寬達1千米,厚數(shù)十米的“魚帶”,跋涉1 000多千米遷徙到德班附近海域。
(1)說明厄加勒斯淺灘成為南半球沙丁魚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4分)
答案 厄加勒斯淺灘位于非洲大陸的最南端,受西風漂流的影響,水溫低,適合沙丁魚生存;淺灘水域陽光充足,光合作用強,浮游生物多,為沙丁魚提供食物;厄加勒斯淺灘面積大,為沙丁魚群居提供廣闊的生存空間。
(2)分析厄加勒斯淺灘出現(xiàn)的沿岸流對沙丁魚大遷徙的有利影響。(4分)
答案 5~7月氣壓帶、風帶北移,受西風帶控制,厄加勒斯淺灘a出現(xiàn)的沿岸流向北(東北)流動,利于沙丁魚順流遷徙;該沿岸流屬于冷水流,降低了德班附近海域水溫,為
沙丁魚提供了冷水生存環(huán)境;該沿岸流(冷水流)與外海的厄加勒斯暖流交匯,攪動起深海的營養(yǎng)物質(zhì),為沙丁魚帶來豐富餌料。
(3)說出沙丁魚大遷徙期間,德班常見天氣特點。(2分)
答案 南半球冬季,多晴天,云量少;風力較弱;氣溫較低,晝夜溫差較大。
24.(2023·山東泰安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4分)材料一 白馬雪山地處橫斷山脈中段,該地區(qū)氣候隨海拔的升高而變化,具有河谷干熱和山地嚴寒的特點。干熱河谷出現(xiàn)在海拔2 300 m以下,土壤水分總體含量小,僅在春末夏初時土壤水分含量相對較大,分布有疏林灌叢草坡帶,生態(tài)環(huán)境極為脆弱;海拔3 000~3 200 m,分布有針闊葉混交林帶;海拔3 200~4 000 m,分布有亞高山暗針葉林帶。
材料二 如圖為云南省境內(nèi)白馬雪山年降水量與海拔關系示意圖。
(1)描述白馬雪山東坡與西坡年降水量的差異。(6分)
答案 隨海拔的升高,東坡年降水量變化大,西坡年降水量變化??;2 800 m以下,東坡年降水量小于西坡,2 800 m以上,東坡大于西坡;3 600 m以上,東坡年降水量隨海拔升高而減少,西坡年降水量隨海拔升高而增加。
這是一份期末檢測試卷--人教版高中地理選擇性必修第三冊同步課件+講義+專練,文件包含期末檢測試卷pptx、期末檢測試卷教師版docx、期末檢測試卷專練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4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中檢測試卷--人教版高考地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課件+講義+專練,文件包含期中檢測試卷課件pptx、期中檢測試卷教師版docx、期中檢測試卷專練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53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期末檢測試卷(二)--人教版高考地理選擇性必修第一冊課件+講義+專練,文件包含期末檢測試卷二課件pptx、期末檢測試卷二教師版docx、期末檢測試卷二專練docx等3份課件配套教學資源,其中PPT共60頁, 歡迎下載使用。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