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選擇題
1.電視專題片《話說運河》有句解說詞:“陽剛的一撇是萬里長城,陰柔的一捺是京杭運河,這才是一個頂天立地,有血氣、有溫情的中國人”。那么構成“人”字的這“一捺”的重要作用是( )
A.便于軍事力量調控B.促進南北經濟的發(fā)展
C.便于帝王南巡游玩D.解決了北方缺水問題
2.制作歷史示意圖是學習歷史的重要方法之一。根據(jù)下面的示意圖推斷“?”處應填(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開皇之治”D.“貞觀之治”
3.唐朝是中國古代歷史上的鼎盛時期,在其前期出現(xiàn)了著名的盛世局面。結合所學判斷以下示意圖中①處盛世局面應為( )
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開元盛世D.康乾盛世
4.如果把唐朝的興衰過程看做一個拋物線形狀(如下圖所示),那么①處對應的歷史事件是( )
A.安史之亂B.藩鎮(zhèn)割據(jù)C.黃巢起義D.唐蕃會盟
5.下圖是出土于西安西郊唐墓的“唐三彩駱駝載樂俑”,平臺上的男樂伎俑,身穿圓領窄袖長衣,手持琵琶等樂器奏樂,中間一女樂伎俑,梳烏蠻髻,做歌舞狀。與下圖可以相互印證的唐代詩歌是( )
A.“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B.“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C.“女為胡服學胡妝,伎進胡音務胡樂”
D.“自從貴主和親后,一半胡風似漢家”
6.下列圖片是某校學生為歷史長廊新一期展覽尋找的插圖,展覽主題是唐朝時期的中外交往。符合本主題的插圖有( )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敦煌莫高窟位于今甘肅敦煌市東南的鳴沙山,與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并稱為我國的三大石窟,是聞名中外的藝術寶庫。如圖是莫高窟的一副唐代壁畫,描繪的是唐代前期十分流行的中亞胡旋舞。從中可以反映唐朝( )
A.政府重視美術教育B.邊疆形勢逐漸緊張
C.兼收并蓄外來文化D.國力開始由盛轉衰
8.在“詩詞配標題”活動中出現(xiàn)了如下詩句,為其擬定的標題最恰當?shù)氖牵? )
A.慶歷新政B.王安石變法C.澶淵之盟D.宋金和議
9.圍棋是發(fā)源于中原的一種益智游戲??脊艑W家在遼墓中發(fā)現(xiàn)了遼代瑪瑙雙陸棋。南宋葉隆禮《契丹國志》記載:“遼人……夏月以布易氈帳,藉(jiè,墊在下面的東西)草圍棋……”據(jù)此可知( )
A.黨項族仿效唐宋制度B.女真族學習中原文化
C.契丹習俗受漢人喜愛D.契丹族受漢文化影響
10.岳飛所作《滿江紅》中有“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逼渲械摹昂敗薄靶倥痹诋敃r指的少數(shù)民族政權位于下圖中的( )
A.①處B.②處C.③處D.④處
11.我國自古就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在元朝廣大疆域內出現(xiàn)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盛況。圖中?處應填寫的民族是( )
A.吐蕃B.匈奴C.突厥D.回族
12.下面示意圖顯示了我國南重北輕的經濟格局確立的過程( )
①時期應該是
A.五代十國B.北宋C.南宋D.元朝
13.對聯(lián)蘊含歷史信息。以下對聯(lián)的橫批應為( )
A.治國賢君B.航海先驅C.民族英雄D.千古一帝
14.以下是某歷史興趣小組收集的一組資料,據(jù)此推斷他們探究的主題是( )
A.隋唐時期的繁榮開放B.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C.宋元時期的都市生活D.宋元時期的科技文化
15.歷史核心修養(yǎng)的時空觀念,是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中對事物進行觀察分析的意識和思維方式。制作思路圖有助于理解歷史核心修養(yǎng)中的時空觀念。其空白處應為 ( )
A.廢除丞相制度B.設立“三司”C.實行“八股取士”D.設立錦衣衛(wèi)
16.“觀夫海洋,洪濤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張,晝夜星馳,涉波狂瀾,若履通衢……”文中描繪的是鄭和船隊遠航的壯觀景象。以下地區(qū)鄭和船隊沒有到達過的是( )
A.東亞日本B.東南亞和南亞
C.西亞紅海沿岸D.非洲東海岸
17.明神宗時,南京一帶有的豪富之家占土地7萬頃;明熹宗時,一次賜給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萬頃計,大宦官魏忠賢占地萬頃以上;明崇禎帝時,云南沐氏占地萬頃以上,占云南耕地的 1/3。李自成針對以上現(xiàn)象提出的解決方法是( )
A.嚴明軍紀,不許妄殺B.攻占北京,北拒滿洲
C.建立政權,國號大順D.均田免賦,發(fā)放錢糧
18.對如下所示大事年表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發(fā)展B.封建社會的危機
C.繁榮與開放D.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建立
19.乾隆年間,朱坤編輯的《補農書》中記載:“家有織戶,織與不織,總要吃飯,不算工本,自然有贏?!边@段話反映了中國古代家庭手工業(yè)( )
A.生產成本較低,自給自足B.生產方式落后,效率較低
C.與農業(yè)相結合,競爭力強D.以營利為目的,面向市場
20.“京劇正是循勃興花部之俗并有所發(fā)展而興盛起來的。它雖認真吸取昆曲成就,但力避其雅,唱詞淺白、音樂簡明、表演生動而火爆,更重要的是反映著更普遍民眾的心聲?!庇纱丝梢?,京劇的興盛得益于( )
A.兼收并蓄,博采眾長B.得到統(tǒng)治階級的支持
C.與時俱進,推陳出新D.迎合廣大民眾的需要
二、非選擇題(共5小題 共30分)
21.(6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宋王朝建國的特殊性,使宋太祖為了避免五代以來的教訓進行了比較大的官制改革,尤其是制約機制的設計相當完備。設官分職,達到了相互維系、相互牽制的作用,有利于中央對地方的控制,強化了中央集權。
——王志立《北宋官僚制約機制產生的背景》
材料二 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地方廢除元舊制——行省制,代之以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揮使司和提刑按察使司,三司分別行使原行中書省的行政、軍政和司法之權,三司既相對獨立,又相互牽制。
——白壽彝《中國通史》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宋朝政府加強對地方管理的具體措施。(2分)
(2)根據(jù)材料二,概括明初地方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結合兩則材料和所學知識對比指出宋、明兩代初期地方行政制度的相同之處。(4分)
22.(6分)一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本身就是交流互鑒的歷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動力。請閱讀以下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 唐朝時期,社會經濟繁榮、文化高度發(fā)展、國力強盛,亞、非地區(qū)許多國家的使節(jié)、商賈、學者、藝術家、僧侶等來到唐朝訪問、求學和貿易。639年到749年,新羅相繼設立了醫(yī)學、天文博士,來研究唐朝的醫(yī)學、天文和歷法。8世紀中葉,新羅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其行政組織。在長期友好交往中,新羅文化對唐朝也產生了一定影響。朝鮮半島的音樂也傳入中國,不僅在唐朝宮廷演出,而且廣泛流行于民間。日本派往唐朝的使者、留學生和學問僧的數(shù)量僅次于新羅。日本選派留學生來唐是為了學習吸收先進的唐文化。中國僧人六次東渡日本,歷盡艱辛,弘揚佛法,溝通兩國文化。
——摘編自朱紹侯《中國古代史》
材料二
宋代我國對外貿易有很大發(fā)展。南宋時外貿收入成為政府收入的大宗,受到國家的積極鼓勵,在許多港口設立機構進行管理。海外客商大量來華,中國商船更頻繁出洋,所運貨物,首先是絲綢,所以有海上絲綢之路的名稱。海上貿易往來,造成了物質文明的交流,更促進了精神文明的交流。
——摘編自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明朝前期,鄭和船隊順利地完成了第七次航行。鄭和每到一國,與各國商民和平交易,表明建立友好關系的愿望,鄭和船隊最遠到達赤道以南的非洲東海岸地方,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壯舉,同時也加強了中國與亞、非各國的經濟文化交流。明朝中期,我國北自遼東半島、南達海南島的沿海地區(qū)受到倭寇侵擾,在東南沿??官恋拿褡逵⑿?,根據(jù)東南地區(qū)多山林湖澤的地形特點,并針對倭寇散攻的作戰(zhàn)特點,創(chuàng)造出攻防兼?zhèn)涞摹傍x鴦陣”,并最終平定了倭患。
——摘編自中國地圖出版社《中國歷史地圖冊》(七年級下冊)
(1)根據(jù)材料一、概括唐朝時期新羅與中國進行交流的內容。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唐朝時六次東渡日本的中國僧人是誰?(2分)
(2)根據(jù)材料二,指出朱代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名稱。并概括這一時期海上貿易往來的作用。(2分)
(3)根據(jù)材料三,概括明朝前期到后期中國對外關系出現(xiàn)的新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我國古代中外交流的認識。(2分)
23.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 首先,最基本的因素當然是明朝中葉以來農、工、商各業(yè)的發(fā)展,經濟高度成長帶來的經濟總量的擴大,為人口的增長提供了有利條件。其次,政策方面的因素也不容忽視。雍正時期的“攤丁入地”政策,意味著人頭稅負擔全部轉移到土地上。這就大大刺激了人口的迅猛滋生。再次,傳統(tǒng)農業(yè)要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就需要不斷增加投入土地的勞動力,人口增加便成為提高產量的主要生產力來源。復次,外來的高產糧食作物番薯、玉米等的引進與推廣,為新增人口提供了新的糧食來源。
——摘編自樊樹志《國史十六講》
材料二 1753—1812年清朝初期的人口數(shù)量和耕地面積
(1)據(jù)材料一概括指出,清朝初期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2分)
(2)據(jù)材料二,分析指出清朝初期耕地總面積和人均耕地面積的變化趨勢分別是什么?造成上述變化趨勢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3)綜上所述,清朝初期社會經濟發(fā)展的史實,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歷史啟示?(2分)
24.(6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明清歷史大事記(部分)
(1)據(jù)上表結合所學知識,寫出《本草綱目》的作者及軍機處設立的意義。(2分)
(2)選擇上表中至少兩個相互關聯(lián)的事件,提煉一個觀點,并選取材料中的史實加以論述。
(要求:觀點明確,史論結合,條理清晰,總結提升)(4分)
25.(6分)比較兩幅圖片,根據(jù)所學內容寫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題目自擬)
畢昇 曹雪芹
《 》
趙宋神宗為社稷,舉賢變法鑄新篇。
富國強兵固政權,革新之路古今傳。
上聯(lián):大功在備倭,城郭依然,公去蒼茫誰嗣者
下聯(lián):明詔使防海,風波未已,吾來宏濟愧前賢
時間
1662年
1689年
1727年
1771年
事件
鄭成功收復臺灣
中俄簽訂《尼布楚條約》
清朝在西藏設置駐藏大臣
蒙古族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年份
人口數(shù)量/億人
耕地總面積/萬頃
人均耕地面積/畝
1753
1.84
735.22
4.00
1766
2.08
741.45
3.56
1784
2.86
760.57
2.66
1812
3.34
788.93
2.36
時間
事件
明代
《本草綱目》
明代
《農政全書》
1662年
鄭成功收復臺灣
1727年
設駐藏大臣
1771年
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1380年
廢除丞相制度
1729年
設立軍機處
參考答案:
21.(6分)(1)措施:文臣任地方官,實施三年一換制度;在州府設通判,分知州權力;取消地方財稅權,收歸中央掌控;設置轉運使等。(2分)
(2)措施:取消行中書省,設立三司。相同:都以分化事權,削弱地方官權力;都由中央官員兼任地方;都強化皇權,加強君主專制。(4分)
22.(6分)(1)交流內容:新羅設立了醫(yī)學、天文博士,來研究唐朝的醫(yī)學、天文和立法;新羅仿效唐朝的政治制度改建行政組織(或制度);朝鮮半島的音樂受到唐人的喜愛和推崇。
僧人:鑒真(2分)
(2)機構名稱:市舶司。(1分)
作用:促進了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交流。(1分)
(3)變化:東南沿海出現(xiàn)了外敵入侵問題(或倭寇問題)。認識:和平友好交往理念植根于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一部五千年的中華文明史,就是交流互鑒的歷史;中外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和世界和平發(fā)展的重要動力;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善于學習和吸收外來文化,形成海納百川的優(yōu)秀品質;綜合國力的強弱決定了各國在中外交流中的地位。(2分)
23.(6分)(1)因素:經濟總量的擴大;政府的賦稅政策調整(“攤丁入地”政策);農業(yè)生產的需要;高產作物的引進與推廣(2分)
(2)趨勢:耕地總面積不斷增長;人均耕地面積不斷下降
主要原因:人口的快速增長(2分)
(3)啟示:人口與經濟應協(xié)調發(fā)展/經濟建設要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分)
24.(6分)(1)李時珍;軍機處的設置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2分)
(2)選擇史實:①廢丞相;②設軍機處。
觀點:明清時期,皇權(君權)得到了空前強化。(1分)
論述:明朝廢丞相,由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向皇帝負責。使皇權不斷加強,君主專制不斷強化;清朝雍正皇帝設立軍機處,使皇權至高無上,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傊髑鍟r期,統(tǒng)治者改革機構,使皇權得到加強,君主專制空前強化。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鞏固,但在后期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3分)
25.題目:中國古代的科技與文化。論述:畢昇是北宋科學家,他發(fā)明了活字印刷術?;钭钟∷⑿g對人類文明的發(fā)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13世紀時,活字印刷術傳入朝鮮,之后傳到日本及東南亞地區(qū),又經絲綢之路傳到波斯,后來經過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徑傳入歐洲,是中國重要的科技成就。曹雪芹是清朝著名文學家,他的《紅樓夢》是清代藝術成就最高、影響力最深遠的?!都t樓夢》以貴族青年賈寶玉與林黛玉的愛情悲劇故事為主線,通過賈、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興衰變化,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末期的社會現(xiàn)實和尖銳矛盾,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的奢靡與丑陋,從而揭示了封建社會走向衰亡的歷史命運。至今,《紅樓夢》已被譯成多種文字,成為世界文化寶庫中不可多得的文學名著。畢昇和曹雪芹都為中國古代的科技與文化作出貢獻。
題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C
B
C
B
D
C
題號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D
C
C
D
C
A
D
A
A
D

相關試卷

新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期中測試試卷(1-11課)(含答案):

這是一份新人教版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期中測試試卷(1-11課)(含答案),共9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圖示法是一種直觀形象的學習方法,貞觀時期,唐太宗對大臣說,杜甫在田園詩《春水》中寫道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人教版初中歷史 八年級下冊期末測試試卷(含答案):

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歷史 八年級下冊期末測試試卷(含答案),共1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測試范圍1-21課):

這是一份2024-2025學年第一學期人教版九年級歷史上冊期末測試卷(含答案)(測試范圍1-21課),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繪制年代尺是學習歷史的重要途徑,蘇格拉底說,9世紀西歐封臣的效忠誓詞是,杰出人物可以推動歷史的進步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期末測試卷2021-2022學年內蒙古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含答案)

期末測試卷2021-2022學年內蒙古初中歷史七年級下冊(含答案)

2021--2022年度部編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1-21課 知識點

2021--2022年度部編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1-21課 知識點

2022年部編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1-21課 填空

2022年部編歷史七年級下冊期末復習1-21課 填空

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期末測試題(含答案)

初中歷史人教版九年級下期末測試題(含答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