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人:陳仁生(道縣一中) 孫攀(祁陽四中) 劉文靜(永州一中)
審題人:滿仁勇(市教科院)
注意事項:
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荚嚂r間 75 分鐘,滿分 100 分。答題前,考生務必
用黑色碳素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認真核準條形碼上的準考證號、
姓名及科目,在規(guī)定的位置貼好條形碼。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
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一、選擇題(本大題共 16 小題,每小題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
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硯為“文房四寶”之一,永州“祁陽硯”用板巖制作而成,深受消費者喜愛。下圖為三大類巖石轉化
示意,完成下面小題。
1. 從巖石成因看,板巖屬于(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 用板巖制作石硯的優(yōu)點是( )
①易切割、加工②密度小、輕便③質地堅固、美觀④原料稀缺、價值高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1. B 2. C
【解析】
【1 題詳解】
根據圖示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①是由風化物形成,故①為沉積巖;①②③均能形成④,且④只能形成③,
故④為巖漿,③為巖漿巖,故②為變質巖;板巖是變質巖的一種,故屬于②,所以選 B。
【2 題詳解】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變質巖是原有巖石在高溫高壓條件下發(fā)生變質作用形成,所以與原有巖石相比,變質
巖質地致密,密度較大,顆粒定向排列,形成片理構造,更容易剝成薄片、薄板等,所以易加工,質地堅
第 1頁/共 13頁
固,密度大,①③正確,②錯誤;因板巖是一種淺變質巖,主要由黏土質、粉砂質沉積巖或中酸性凝灰質
巖石經過輕微變質作用形成,所以普遍存在,并不稀缺,④錯誤,所以選 C。
【點睛】常見的變質巖有:由石英砂巖變質而成的石英巖,由頁巖、泥巖變質而成的片巖、板巖,由花崗
巖變質而成的片麻巖。
冬春之交,圣彼得堡的河面上出現了“腸粉雪”現象,雪落在水面上,層層堆成起伏的腸粉狀。下圖
為“腸粉雪”景觀,完成下面小題。
3. 關于“腸粉雪”的形成條件,正確的是( )
①水溫接近 0℃②河水具有一定流動性③氣溫變化?、芎用姹?br>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4. 下列天氣現象與“腸粉雪” 成因相似的是( )
A. 梅雨 B. 臺風雨 C. 寒潮 D. 倒春寒
【答案】3. A 4. D
【解析】
【3 題詳解】
閱讀圖文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腸粉雪”現象是雪落入水中,既不融化,也不成冰,說明雪和水的溫
度相當,因此水溫接近零度,故①正確;根據材料雪落在水面上,層層堆成起伏的腸粉狀,可推測雪受到
流動的水流堆積擠壓形成的,故②正確;根據材料,“腸粉雪”發(fā)生在冬春之交,這種天氣屬于氣溫回暖后
氣溫下降產生降雪形成的,因此氣溫變化大,故③錯誤;河面冰封也會阻止“腸粉雪”的形成,因為冰封
的河面無法提供形成“腸粉雪”所需的開放水面環(huán)境,故④錯誤,綜上可知①②正確,故選 A。
【4 題詳解】
根據題意,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梅雨天氣是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持續(xù)降小雨的情況,氣溫并未突然下降,
故 A 錯誤;臺風雨是發(fā)生在夏秋季節(jié)由熱帶海洋上的風暴帶來的降雨,需要充足的水汽強烈受熱蒸發(fā),故
B 錯;寒潮是指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 10 攝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 5 攝氏度以下,“腸
粉雪”降溫并沒有達到寒潮的程度且最低溫度未到 5 攝氏度以下,故 C 錯誤;倒春寒是指初春(一般指 3
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 4 月或 5 月)氣溫較正常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與“腸粉雪”
形成現象相似,故 D 正確。
第 2頁/共 13頁
【點睛】倒春寒:指初春(一般指 3 月)氣溫回升較快,而在春季后期(一般指 4 月或 5 月)氣溫較正常
年份偏低的天氣現象。寒潮:冷空氣侵入造成的降溫,一天內達到 10 攝氏度以上,而且最低氣溫在 5 攝氏
度以下,則稱此冷空氣爆發(fā)過程為一次寒潮過程。
鄱陽湖水位年內變幅巨大,常常呈現“茫茫一片水連天”、“沉沉一線灘無邊”的獨特濕地生態(tài)景觀。
鄱陽湖獨特的水情動態(tài)和環(huán)境條件,繁衍了極其豐富的生物多樣性。下圖為 2008—2014 年鄱陽湖典型洲灘
濕地植物群落地表生物量的變化特征。完成下面小題。
5. 出現“沉沉一線灘無邊”景觀的季節(jié)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6. 影響鄱陽湖典型洲灘濕地植物群落地表生物量變化的主要因素是( )
A. 熱量 B. 水位 C. 土壤 D. 人類活動
7. 研究表明植物群落多樣性可指示水情變化,推測鄱陽湖特枯年份可能是( )
A. 2009 年 B. 2010 年 C. 2011 年 D. 2012 年
【答案】5. D 6. B 7. C
【解析】
【5 題詳解】
鄱陽湖出現“沉沉一線灘無邊”說明鄱陽湖水位低,進入枯水期;根據所學知識可知,鄱陽湖位于長江中下游
地區(qū),為亞熱帶季風氣候,湖泊水位主要受降水影響,鄱陽湖位于長江以南,根據我國雨帶推移規(guī)律可知,
春季該地進入雨季,到秋季雨季結束,所以這段時間降水多,湖泊水位不會最低,ABC 錯誤,冬季降水少,
同時該地位于亞熱帶,冬季氣溫較高,蒸發(fā)較旺盛,加上工農業(yè)用水量大,水位最低,為枯水期,故 D 正
確,所以選 D。
【6 題詳解】
據圖可知,鄱陽湖典型洲灘濕地植物群落地表生物量年際變化較明顯;該地位于季風區(qū),降水量年際變化
大,導致湖泊水位年際變化大,從而影響洲灘面積,進而造成生物量變化,故 B 正確;與降水相比,該區(qū)
地形、熱量、土壤類型等條件年際變化相對較穩(wěn)定,故不會造成地表生物量的年際變化,AC 錯誤;人類活
動隨著人口的增加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在逐步增強,會導致地表生物量逐漸減少,D 錯誤,所以選 B。
第 3頁/共 13頁
【7 題詳解】
根據上題分析可知,當鄱陽湖水位進入枯水年份,水位降低,洲灘面積會增大,為植物提供更廣闊的生長
空間,洲灘濕地植物群落地表生物量會增加,生物多樣性增加;從圖可知,2011 年鄱陽湖典型洲灘濕地植
物群落地表生物量最高,說明該年洲灘面積最大,湖泊水位最低,最可能為枯水年份,故選 C。
【點睛】影響生物多樣性的因素:(1)水分和熱量:高溫多雨,水熱條件優(yōu)越的地區(qū)→生物種類豐富。(2)
自然環(huán)境復雜:氣候復雜的地區(qū)→生物種類豐富;水域環(huán)境復雜→水生生物豐富;地形復雜、起伏大的地
區(qū)→生物種類豐富。(3)環(huán)境變遷與突發(fā)事件:如地質時期的冰期→生物多樣性減少;全球變暖,臭氧層
破壞→生物多樣性減少;環(huán)境變化→食物缺乏等。(4)天敵與外來物種的干擾→生物多樣性減少。(5)人
類活動的破壞與干擾:最主要原因是人類的濫捕濫獵、污染物的排放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如對食物鏈的破壞、
對動物棲息地的破壞、動物食用被污染的食物等)→生物多樣性減少。
下圖是 20 世紀 80 年代某溫帶濕潤地區(qū)河流兩岸植被分布圖,在 20 世紀 90 年代圖示河流上游修建大
型水庫并從庫區(qū)進行較大規(guī)模的跨流域調水。完成下面小題。
8. 圖示植被分布屬于( )
A. 地方性分異 B. 緯度地帶性分異 C. 干濕度地帶性分異 D. 垂直分異
9. 推測甲地形成灌木林的自然原因是( )
A. 熱量 B. 光照 C. 海拔 D. 坡度
10. 20 世紀 90 年代后,乙地植被最可能的演化方向是( )
A. 灌叢 B. 針葉林 C. 落葉林 D. 常綠林
【答案】8. A 9. D 10. C
【解析】
【8 題詳解】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該地海拔差異較小,故不是垂直分異,D 錯誤;且為河流兩岸植被分布,所以緯度和
經度差異小,熱量和降水差異小,不是緯度和干濕度地帶分異規(guī)律,BC 錯誤,該地位于溫帶濕潤地區(qū),應
為溫帶落葉闊葉林,但此處出現了灌林、草甸等植被,所以為地方性分異,A 正確,所以選 A。
【9 題詳解】
根據上題分析結合圖示可知,甲地和周圍地區(qū)海拔差異小,緯度相同,故熱量和光照差異小,所以熱量、
第 4頁/共 13頁
光照和海拔不是其原因,ABC 錯誤;甲東西兩側海拔落差大約為 113m,而河流東岸同距離落差為 104m,
故甲一側坡度大,導致土壤較薄,水分條件較差,不利于落葉林分布,故 D 正確,所以選 D。
【10 題詳解】
乙地區(qū)分布草甸主要原因是靠近河流,地下水水位較高,植物根系較深不利于呼吸,所以分布根系較淺的
草類植物,20 世紀 90 年代后,上游修建大型水庫并從庫區(qū)進行較大規(guī)模的跨流域調水,可能導致乙地河流
水量減少,地下水位下降,從而利于根系較深植物生長,且河谷地區(qū)地形平坦,土層深厚肥沃,適合森林
生長,故乙地兩側落葉林擴展到乙地分布,而不是距離較遠的灌叢,故 A 錯誤,C 正確;因該地位溫帶濕
潤區(qū),不符合針葉林和常綠林的熱量要求,故 BD 錯誤,所以選 C。
【點睛】地方性分異是在地帶性和非地帶性規(guī)律的共同作用下,自然地理環(huán)境由于局部因素引起的小范圍
的地域分異規(guī)律。地方性分異是自然地理環(huán)境中最普遍和最低級的地域分異。
下圖示意枯水年、平水年和豐水年松花江依蘭至佳木斯段河流附近地表水與地下水轉化量,正負值代
表地表水與地下水的轉化方向。完成下面小題。
11. 導致 5 月、8 月轉化量出現峰值 河流主要的補給類型是( )
A. 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雨水 B. 雨水雨水 C. 冰川融水雨水 D. 地下水雨水
12. 該河段附近地下水位最低值出現的月份在( )
A. 3 月 B. 4 月 C. 10 月 D. 11 月
13. 冬季轉化量穩(wěn)定的直接原因是( )
A. 氣溫穩(wěn)定 B. 降水穩(wěn)定 C. 水位穩(wěn)定 D. 人類活動穩(wěn)定
【答案】11. A 12. C 13. C
【解析】
【11 題詳解】
由材料可知,該區(qū)域為松花江依蘭至佳木斯段河流附近地表水與地下水轉化量,此地位于東北,5 月為春季,
河流的主要補給類型是季節(jié)性積雪融水,8 月降水量大,以雨水補給為主,A 對 B 錯;冰川融水主要存在冰
川分布區(qū),補給集中在夏季,C 錯;地下水補給具有穩(wěn)定性,且補給量相對較少,D 錯;故選 A。
12 題詳解】
第 5頁/共 13頁
該地位于我國東北,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夏季為豐水期、冬季為枯水期。讀圖聯系材料“正負值代表地表水
與地下水的轉化方向”可知,正值表示地表水補給地下水、負值表示地下水補給地表水,地下水位最低時,
應是地下水補給河流水時,10 月枯水年負值最低,地下水位最低,故選 C。
【13 題詳解】
該地位于東北,冬季松花江依蘭至佳木斯段河流為枯水期,地下水持續(xù)補給江水,使得轉化量保持相對穩(wěn)
定,故直接原因是水位穩(wěn)定,與氣溫穩(wěn)定、降水穩(wěn)定、人類活動穩(wěn)定無關,C 正確,ABD 錯誤;故選 C。
【點睛】地下水與河流水很多時候存在互補關系,一般是河流的豐水期時河流水補給地下水,枯水期時地
下水補給河流水,但也有例外,例如黃河地上河段一直是河水補給地下水。
我國南方某中學的地理活動小組,用立桿(桿長 1m)見影的方法測量一日內的影長、影向變化,下表
是某日部分時刻測得的影長及影向方位角(方位角以正北為 0°,順時針旋轉的角度)。完成下面小題。
北京時間 10:40 北京時間 12:36 北京時間 14:40
影向方位角 影長 影向方位角 影長 影向方位角 影長
330° X(m) 359° 1.2m 30° Y(m)
14. 該中學的經度位置是( )
A. 100°E B. 110°E C. 120°E D. 130°E
15. 該日( )
A. 晝夜等長 B. 日出東北 C. 日出東南 D. 日出正東
16. X 與 Y 的關系是( )
A. X=Y B. X>Y C. X春季>秋季>冬季。
不同點:東北坡與西南坡相比較,西南坡各季及年平均氣溫垂直遞減率大于東北坡。
(3)氣候特征:氣溫高,全年長夏無冬;降水少,濕度小。
成因:位于西南暖濕氣流的背風坡,盛行下沉氣流,焚風效應顯著。
【解析】
【分析】本題以太極頂山地相關概況、太極頂山地西南坡與東北坡平均氣溫垂直遞減率隨海拔變化示意圖
和為巍山河—禮社江河谷西南坡垂直植被及氣候帶示意圖為材料,涉及地貌演變、氣候特征即原因等知識
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以及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等核心素養(yǎng)。
【小問 1 詳解】
根據材料信息可知,南澗盆地為斷陷河谷盆地,結合所學知識可以可知,因地殼運動造成板塊擠壓,巖層
斷裂下陷形成洼地,因地勢較低,河流流經,并攜帶大量泥沙沉積,最終形成盆地。
【小問 2 詳解】
第 10頁/共 13頁
根據圖 2 可知,東北坡平均氣溫垂直遞減率全年平均和春夏秋冬各個季節(jié)始終低于西南坡,但是,兩者均
在夏季為最大值,冬季為最低值,春季大于秋季。
【小問 3 詳解】
根據圖 3 可知,河谷氣候帶為南亞熱帶季風氣候,為熱帶向亞熱帶過渡帶,所以全年高溫,植被為稀樹灌
草從,說明氣候干旱,降水少;該河谷為西北—東南走向,來自南亞的西南季風越過山地在河谷地區(qū)下沉,
西南坡盛行下沉氣流,焚風效應明顯,造成河谷地區(qū)氣候干熱的特點。
20. 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近年來,湖南省旅游產業(yè)以強有力的態(tài)勢持續(xù)發(fā)展,在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
角色,并已成為全省經濟的支柱產業(yè)。與此同時,區(qū)域經濟的穩(wěn)步發(fā)展為旅游產業(yè)向更高層次發(fā)展提供了
重要的推力。研究旅游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之間的耦合協調,是將湖南省打造成旅游強省的必由之路。
材料二:耦合協調度指旅游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協調發(fā)展的程度。旅游產業(yè)的指標體系包括省內旅游
收入、省內旅游人數、星級酒店數量、旅游景區(qū)數量等 8 個指標,區(qū)域經濟發(fā)展包括區(qū)域經濟產值、財政
收支、人民生活水平、基礎設施 4 個指標。表是湖南省旅游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及耦合協調度等級類
型劃分。
協調等
年份 T(x) E(y) T D 協調類型

旅游滯后
輕度失
2006 0.1075 0.1567 0.1321 0.3603 旅游滯后
調
瀕臨協
2007 0.24 0.2881 0.2441 0.49 旅游滯后
調
瀕臨協
2008 0.198 0.25 0.224 0.4717 旅游滯后
調
瀕臨協
2009 0.2143 0.2174 0.2158 0.4646 旅游滯后
調
第 11頁/共 13頁
2005 0.01 0 0254 0.0177 0.1262
嚴重失
調
勉強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0 0.367 0.35 0.3585 0.5987
調 后
初級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1 0.47 0.38 0.425 0.6501
調 后
中級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2 0.56 0.47 0.515 0.7163
調 后
中級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3 0.56 0.53 0.545 0.7381
調 后
中級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4 0.56 0.56 0.56 0.7483
調 后
中級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5 0.67 0.5713 0.6206 0.7866
調 后
良好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6 0.68 0.63 0.655 0.809
調 后
良好協 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 2017 0.72 0.67 0.695 0.8334
調 后
(注:T(x)為旅游產業(yè)水平指數、E(y)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指數、T 為旅游與區(qū)域經濟的綜合發(fā)展水
平評價指數、D 為耦合協調度。)
(1)說明湖南省 2005—2017 年間旅游產業(yè)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指數變化的相同點。
(2)分析 2010 年后旅游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耦合協調等級趨于良好的原因。
【答案】(1)整體呈上升趨勢。2005~2007 年為快速發(fā)展階段,旅游產業(yè)水平指數 T(x)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
水平指數 E(y)上升;2008 年處于波動階段,旅游產業(yè)水平指數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指數下降;2009~2017
年處于穩(wěn)步發(fā)展階段,旅游產業(yè)水平指數和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指數上升。
(2)2010 年后,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促進了旅游產業(yè)的大發(fā)展大
繁榮,進而推動區(qū)域經濟發(fā)展,促進了旅游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的耦合協調,兩者進入良性協調循環(huán)。
【解析】
【分析】本題以湖南省旅游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水平及耦合協調度相關概況為材料,涉及區(qū)域關聯性與區(qū)
第 12頁/共 13頁
域發(fā)展、服務業(yè)的區(qū)位條件及變化等知識點,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動和運用地理知識點能力。
【小問 1 詳解】
根據表格中旅游產業(yè)水平指數即 T(x)數值的變化可知,從 2005 到 2007 一直上升,且上升幅度較大,2008
年略微下降,出現波動,2009 年到到 2017 年中這段時間中,2012 年到 2014 年保持平穩(wěn)外,前后兩個階段
皆呈上升趨勢;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指數即 E(y)從 2005 年到 2007 年一直上升,且上升幅度較大,2008 年略微
下降,出現波動,2009 年到到 2017 年一直上升;所以兩者整體都呈上升趨勢,在 2005 到 2007 年均快速上
升,說明發(fā)展快速;2008 年均出現調整,指數下降;之后兩者均較穩(wěn)定的增長,指數上升。
【小問 2 詳解】
從表格可知,2010 年后,旅游產業(yè)與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耦合協調等級趨于良好,協調類型為區(qū)域經濟發(fā)展滯后,
而之前均為旅游滯后,說明前期經濟發(fā)展水平快于旅游業(yè)發(fā)展,隨著經濟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對旅
游的需求增加,從而促進了旅游業(yè)的發(fā)展繁榮,旅游業(yè)發(fā)展進而推動了經濟發(fā)展,所以兩者的耦合協調度
趨于良好。
第 13頁/共 13頁

相關試卷

湖南省懷化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湖南省懷化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圖中最大氣壓差可能是, 此次暴風雪天氣最有可能發(fā)生在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1月期末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12頁。試卷主要包含了本試卷分試題卷和答題卡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湖南省瀏陽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這是一份湖南省瀏陽市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 該區(qū)域村落主要沿, 圖中村莊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該景區(qū)丹霞地貌的形成過程是等內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試卷 更多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質量監(jiān)測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永州市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月期末質量監(jiān)測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長沙市長郡中學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末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名校聯盟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入學考試地理試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永州市2023屆高三地理上學期二模試卷(Word版附解析)

湖南省永州市2023屆高三地理上學期二模試卷(Word版附解析)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申訴
版權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權,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益。
入駐教習網,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申訴二維碼
期末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有效

設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注冊協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