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理位置:
1.讀亞洲的范圍圖,完成下列問題。
(1)A亞洲主要位于 (東/西)半球和北半球。
(2)亞洲位于F 洋的西岸,南臨G印度洋,北臨H 洋。
(3)亞洲與B歐洲以烏拉爾山脈一烏拉爾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脈和 海峽為界;亞洲以 運河與C非洲為界;亞洲與北美洲以D 海峽為界。
(4)圖中海洋H沿岸人口 (稀疏/稠密),其主要原因是 。
二、地形區(qū):
2.讀下圖回答
(1)將圖中代號所表示的半島和高原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A ,B ,C ,D ,E ,F(xiàn) 。
(2)將圖中代號所表示的山脈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G ,J ,K 。
(3)將圖中代號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灣等)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① ,③ ,④ ,⑤ ⑥ ,⑦
(4)將圖中代號所表示的河流名稱填寫在下列橫線上:
L ,M ,N ,P ,Q ,R ,S ,T 。
3.氣候類型圖:
①為 氣候,②為 氣候,③為 氣候,④為 氣候,⑤為 氣候,⑥為 氣候,⑦為 氣候,⑧為 氣候,⑨為 氣候。
4.分區(qū)圖:
(1)按地理方位,亞洲分為A 亞、B 亞、C 亞、D 亞、E 亞和F 亞6個地區(qū)。
(2)中國、蒙古、朝鮮、韓國、日本屬于 亞。
(3)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屬于 亞。
(4)印度、巴基斯坦屬于 亞。
(5)阿拉伯半島屬于 亞。
(6)哈薩克斯坦屬于 亞。
(7)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屬于 亞。
五、解題技巧:
1、能夠根據(jù)圖說出亞洲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經(jīng)緯度位置。
2、理解亞洲是第一大洲的原因,并能說出亞洲的6個分區(qū),了解亞洲不同地區(qū)居民生活的差異。
3、能根據(jù)地形圖和地形剖面圖描述亞洲的地勢與地形特點,并能說出地勢與河流流向的關(guān)系。
4、能根據(jù)所給的圖與表說出亞洲氣候的特點及氣候?qū)Ξ數(shù)剞r(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影響。
1、位置:
(1)半球位置:從南、北半球來看,主要位于北半球;從東、西半球來看,主要位于東半球。
(2)海陸位置: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
(3)經(jīng)緯位置:北部約達北緯81°,南部達南緯11°,經(jīng)度位置約在東經(jīng)26°至西經(jīng)170°之間,范圍廣大。
2、范圍:世界第一大洲是亞洲。主要原因:①面積最大;②跨緯度最廣;③東西距離最長。
3、面積:陸地面積約4400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4、相鄰大洲及分界線:
(1)亞洲西北以烏拉爾山、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與歐洲為界;記憶口訣:烏烏里大黑土。
(2)亞洲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為界;
(3)南面隔海與大洋洲相望;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5、分區(qū):按地理方位,亞洲分為東亞、西亞、南亞、北亞、中亞和東南亞6個地區(qū)。
6、地形、地勢:
(1)地勢特點:起伏大,中間高,四周低。
(2)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平均海拔高,是除南極洲外海拔最高的大洲。
7、河流:是世界上長河最多的大洲,且大河多發(fā)源于中部山地和高原,呈放射狀流向周邊的海洋。(影響因素:地形)
8、氣候特點:①復雜多樣,②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顯著。
9、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風氣候分布面積最廣,季風特點最為典型的地區(qū),由于降水很不穩(wěn)定,容易發(fā)生洪澇災害。
10、世界之最:
(1)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是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稱);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是巴西高原。
(2)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脈是喜馬拉雅山脈;世界上最長的山脈是安第斯山脈。
(3)世界上最高峰是珠穆朗瑪峰;世界上陸地最低點是死海。
(4)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里海(咸水湖);世界上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是貝加爾湖。
(5)世界上最大的半島是阿拉伯半島;世界上最大的群島是馬來群島。
(6)亞洲最大的平原是西西伯利亞平原;世界最大的平原是亞馬孫平原。
1、從半球位置、海陸位置和緯度位置三個方面描述亞洲。
(1)半球位置:主要位于北半球和東半球;
(2)海陸位置:西北與歐洲陸上相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西南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鄰,東南隔海與大洋洲相望,北臨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臨印度洋;
(3)緯度位置:地跨熱、溫、寒三帶,主要位于北溫帶的地理位置。
2、試分析亞洲是世界第一大洲的原因有哪些?
①面積最大;②跨緯度最廣;③東西距離最長。
3、亞洲氣候的分布特點有哪些?
①復雜多樣;②大陸性氣候分布廣;③季風氣候顯著。
4、試分析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原因有哪些?
①地跨熱、溫、寒三帶,南北跨緯度廣;②東西距離長,跨經(jīng)度廣;③地形復雜多樣。
5、試分析亞洲季風氣候顯著的原因是什么?
地處世界最大的大陸—亞歐大陸和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交界處,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顯著。
6、亞洲面積最大的氣候類型及其氣候特征是什么?
(1)氣候類型:溫帶大陸性氣候
(2)氣候特征:冬冷夏熱,全年降水少。
7、試分析溫帶海洋性氣候在北美洲西海岸呈狹長形分布的原因及影響因素。
(1)原因:來自太平洋的濕潤氣候受落基山脈的阻擋,難以深入內(nèi)陸。
(2)影響因素:地形。
5.讀圖,回答問題。
(1)從半球位置看,亞洲絕大部分位于 (東/西)半球和 (南/北)半球。
(2)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南臨 洋,西隔 運河與非洲相連。
(3)從緯度位置看,A位于 (高/中/低)緯度,應(yīng)該屬于 氣候,AB兩地氣候差異較大,主要是受 因素的影響(任選一個:緯度、海陸、地形)。
(4)面積最大的洲是 ,它的氣候主要以 氣候為主。
6.仔細觀察下邊亞洲范圍示意圖,請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
(1)從東西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2)從南北半球看,大部分位于 半球;
(3)從地球五帶的劃分看,大部分處 帶;
(4)從海陸位置看,西與A 洲接壤,西南以C 運河與B 洲為界;東臨E 洋,南臨F 洋。
7.讀亞洲地理位置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大部分位于 半球和 半球。
(2)亞洲地跨寒帶、溫帶、熱帶三帶,大部分位于 。
(3)七大洲中,除 洲外,亞洲跨經(jīng)度最多。
(4)亞洲與三大洋四大洲為鄰,東臨F ,北臨G ,南臨E ,西與A 洲相連,西南隔 運河與B 洲為鄰,東北隔 海峽與D 洲相望,東南與大洋洲為鄰。
8.讀亞洲地區(qū)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一般可從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兩個主要方面來描述。看圖描述亞洲的地理位置:從緯度位置看,亞洲 ;從海陸位置看,亞洲 。
(2)圖中A處是 海峽,被稱為溝通兩大洲、兩大洋的“咽喉”。A所處地帶火山地震活動頻繁的原因是 。
(3)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圖中導致①和⑤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 。
(4)圖中②、④兩地,人口較稠密的是 。
(5)圖中③地影響農(nóng)業(yè)發(fā)展的最主要制約因素是 。
(6)圖中⑤地所在半島地形的主要特征是 。
9.為了更好地學習地理,找出規(guī)律,某中學的學習小組在研究亞洲氣候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有價值的問題。結(jié)合你所學的知識,與他們一起進行研究吧。
(1)王玲的發(fā)現(xiàn):大致處于同緯度的②和⑥,在同一季節(jié)出現(xiàn)了近30℃的溫差,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地處同一緯度的③和⑦,降水差異明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 。
(2)李剛的發(fā)現(xiàn):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再加上地形復雜,所以亞洲氣候具有 的特點。世界上大多數(shù)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分布,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3)吳紅的疑問:圖乙、丙兩圖是她在網(wǎng)絡(luò)查閱的圖甲③和⑨兩地的氣候資料,其中與⑨相符的是 。吳紅還發(fā)現(xiàn)兩地森林防火的季節(jié)不同,根據(jù)材料,分析⑨地森林火災多發(fā)的季節(jié)為 。
(4)楊建的發(fā)現(xiàn):在赤道附近地區(qū)的氣候是① 。該地河流的水位季節(jié)變化 (填“大”或“小”)。
(5)陳健的總結(jié):亞洲東部比西部地區(qū) (填“干旱”或“濕潤”),并且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試分析其原因: 。
10.下圖示意亞洲氣候類型分布,讀圖回答下列問題。
(1)由圖可知,亞洲的氣候具有氣候復雜多樣、 、 的特點。
(2)亞洲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填名稱),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 部和 部。
(3)沿北回歸線看,大陸的東岸是 氣候,西岸是 氣候(填名稱)。
(4)受 因素的影響,⑥→⑦→⑤氣溫逐漸 (升高或降低)。受 因素的影響,⑤→⑧降水逐漸 (增加或減少)。
11.某學校地理小組以亞洲為例,探究地形、氣候、河流特點。下面是該小組探究時使用的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圖1)和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圖2),據(jù)此回答下列問題。
(1)小偉發(fā)現(xiàn)亞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狀向四周流,請你從東、西、南、北四個方向任選兩個方向各舉例說出-條河流的名稱。
(2)根據(jù)河流流向,推斷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
(3)小明在探究亞洲氣候時發(fā)現(xiàn)缺少了兩種氣候類型( )(填字母)。
A.熱帶沙漠氣候B.熱帶草原氣候
C.溫帶海洋性氣候D.地中海氣候
(4)小芳發(fā)現(xiàn)緯度大致相同的⑦和⑨兩地區(qū),氣候特點卻有顯著的差異,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是 。
(5)小明做了-次模擬旅行:在夏季沿北回歸線做-次橫穿亞洲的旅行,感受到下面-些天氣特征:
A.天氣熱得要命,驕陽似火,-滴雨都不下
B.天氣很熱,幾乎天天下雨,空氣又熱又潮濕
C.氣溫比較高,降水也比較多,感覺不是很悶熱,比較舒服
請你幫忙分析這三種氣候特征分別屬于哪-種氣候類型及其在圖中的相應(yīng)位置。
①A 氣候,對應(yīng)圖中的 (填代號)位置。
②B 氣候,對應(yīng)圖中的 (填代號)位置。
③C 氣候,對應(yīng)圖中的 (填代號)位置。
12.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讀圖分析,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填氣候類型名稱)。
(2)讀圖分析,亞洲氣候類型中屬于季風氣候的有 (填序號),這些季風氣候類型分布在東亞的是 (填序號),分布在南亞和東南亞的是 (填序號),這些季風氣候的共同特點是 。
(3)讀圖分析B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4)下列傳統(tǒng)民居中,分布在A地附近的是( )
A.B.C.D.
(5)中東位置極為重要,被稱作“三洲五海之地”。讀圖,“三洲”是指非洲、 和 。讀圖分析中東的氣候特點,可推斷該地 資源短缺,成為該地沖突不斷的原因之一。
13.讀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完成下列問題。
(1)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再加上地形復雜,所以亞洲氣候 。
(2)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 。
(3)圖中九種氣候類型中屬于季風氣候的有 (填序號),這些季風氣候的共同點是 ,這些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東部的為 (填序號),分布在亞洲南部的為 (填序號)。
(4)比較④、⑦兩種氣候特征的異同點。相同點: 不同點:
(5)圖中B地人口稀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
(6)下列傳統(tǒng)民居中,分布在A地附近的應(yīng)是____。
A.冰屋B.窯洞C.蒙古包D.竹樓
14.讀“亞洲地區(qū)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亞洲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⑤ 洋,南臨⑥ 洋。
(2)受海陸因素影響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的 氣候顯著。
(3)高原C是 ,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受 因素影響,這里形成了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湖泊G是 ,它是世界最大的內(nèi)陸湖。
(4)河流①②④發(fā)源于亞洲的中部,呈 狀向四周分流。由此可知:亞洲的地勢特點是 。
(5)H位于 半島,此處氣候類型主要是 。
15.讀“亞洲范圍略圖”與“亞洲地勢剖面圖”,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寫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稱:大洋A: 大洋B: 海峽C:
(2)據(jù)圖可知,亞洲絕大部分地區(qū)位于 半球(填“東”或“西”)和 半球(填“南”或“北”)。
(3)從圖中可以看出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部 ,東西 。受地形的影響,長江的流向為 。
16.地理圖像是認識區(qū)域地理的重要工具。圖1為亞洲地形及水系分布圖,圖2為亞洲氣候及水系分布圖,圖3為世界六大洲海拔比較圖。依據(jù)地理圖像,歸納亞洲自然環(huán)境特點。
讀圖,完成結(jié)構(gòu)圖。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 ? ?
《專題08 亞洲 -備戰(zhàn)2023年中考地理識圖速記手冊與變式演練(全國通用)》參考答案:
1.(1)東
(2) 太平 北冰
(3) 土耳其 蘇伊士 白令
(4) 稀疏 緯度高,氣候寒冷
【分析】本題以亞洲的范圍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亞洲和歐、非、北美洲的分界線、北冰洋沿岸人口分布特點及原因等內(nèi)容,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對知識點的掌握及靈活運用能力。
【詳解】(1)東西半球分界線是20°W和160°E組成的經(jīng)線圈,20°W以東、160°E以西為東半球,20°W以西、160°E以東為西半球。讀圖可知,A亞洲主要位于20°W以東、160°E以西的東半球,極小部分位于160°E以東的西半球。
(2)亞洲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大洋--F太平洋的西岸,南臨G印度洋,北臨世界上緯度最高,面積最小的大洋--H北冰洋。
(3)亞洲與B歐洲以烏拉爾山脈一烏拉爾河一里海一大高加索山脈和土耳其海峽為界;亞洲與C非洲以蘇伊士運河為界;亞洲與北美洲以D白令海峽為界。蘇伊士運河是溝通地中海和紅海的重要交通要道,白令海峽同時也是太平洋和北冰洋的分界。
(4)圖中海洋H即北冰洋沿岸,緯度高,幾乎全部位于北極圈以北,因此氣候非常寒冷,導致人口非常稀疏。
2.(1) 阿拉伯半島 印度半島 中南半島 青藏高原 蒙古高原 伊朗高原
(2) 喜馬拉雅山脈 大興安嶺 烏拉爾山
(3) 地中海 日本海 阿拉伯海 里海 貝加爾湖 孟加拉灣
(4) 鄂畢河 葉尼塞河 勒拿河 黃河 長江 湄公河 恒河 印度河
【分析】本大題以亞洲地形圖為材料,設(shè)置四道小題,涉及亞洲的山脈、主要地形區(qū)、河流和湖泊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詳解】(1)圖中代號所表示的半島和高原名稱為:A為阿拉伯半島,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半島;B是印度半島;C是中南半島;D是青藏高原,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高原,有 “世界屋脊”之稱;E是蒙古高原;F是伊朗高原。
(2)圖中代號所表示的山脈名稱是:G是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脈;H是東西走向的昆侖山;I是東西走向的天山;J是東北西南走向的大興安嶺;K是烏拉爾山脈,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的一部分。
(3)圖中代號所表示的水域(湖泊、海、海灣等)名稱為:①是地中海;②是巴倫支海;③是日本海;④是阿拉伯海;⑤是里海,是面積最大的湖泊;⑥是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⑦是孟加拉灣;⑧是鄂霍次克海;⑨是黑海;⑩是咸海。
(4)圖中代號所表示的河流名稱是:L是鄂畢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M是葉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N是勒拿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O是黑龍江,注入太平洋;P是黃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中的渤海;Q是長江,是亞洲第一大河,自西向東注入太平洋中的東海;R為湄公河,是亞洲流經(jīng)國家最多的河流;S是恒河,注入孟加拉灣;T是印度河,注入阿拉伯海。
3. 寒帶 溫帶大陸性 溫帶季風 亞熱帶季風 熱帶季風 熱帶雨林 地中海 熱帶沙漠 高原山地
【詳解】讀圖可知,①為北極圈附近的寒帶氣候;②為亞歐大陸內(nèi)部的溫帶大陸性氣候,也是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③為主要分布于我國北方地區(qū)的溫帶季風氣候;④為主要分布于我國南方地區(qū)的亞熱帶季風氣候;⑤為分布于中南半島和印度半島的熱帶季風氣候;⑥為赤道附近馬來群島的熱帶雨林氣候;⑦為地中海沿岸的地中海氣候;⑧為分布于阿拉伯半島的熱帶沙漠氣候;⑨為分布于青藏高原的高原山地氣候。
4.(1) 北 東 中 西 南 東南
(2)東
(3)東南
(4)南
(5)西
(6)中
(7)北
【分析】本大題以 亞洲分區(qū)圖為材料,設(shè)置七道小題,涉及亞洲的分區(qū)、分區(qū)的位置和范圍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詳解】(1)按地理區(qū)域把亞洲劃分為東亞、南亞、西亞、北亞、中亞及東南亞六個區(qū)域。A北亞,B東亞,C中亞,D西亞,E南亞,F(xiàn)東南亞。
(2)其中東亞有中國、日本、朝鮮、韓國、蒙古五個國家。
(3) 東南亞位于亞洲東南部,包括中南半島和馬來群島的大部分。
(4)印度、巴基斯坦屬于南亞,是南亞主要大國。
(5)阿拉伯半島屬于西亞,西亞位于亞洲的西南部,又稱西南亞。
(6)哈薩克斯坦屬于中亞,是世界上最大的內(nèi)陸國家。
(7)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屬于北亞,又稱西伯利亞地區(qū)。
5.(1) 東 北
(2) 印度 蘇伊士
(3) 低 熱帶季風 緯度
(4) 亞洲 溫帶大陸性
【分析】本題以東、西半球圖和兩地景觀圖為材料,設(shè)置四道小題,涉及亞洲的半球位置、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和氣候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讀東、西半球圖可知,亞洲絕大部分位于東半球,小部分位于西半球,大部分位于赤道以北,即北半球,小部分位于赤道以南,即南半球。
(2)從海陸位置看,亞洲南臨印度洋,西隔蘇伊士運河與非洲相連,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西與歐洲相連。
(3)讀圖可知,A接近赤道,位于低緯度,應(yīng)該屬于熱帶季風氣候,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人們的住房以高腳屋為主;B位于亞洲北部,由于緯度高,氣候寒冷,人們住木屋,狗拉雪橇為交通工具。AB兩地氣候差異很大,一個位于低緯度,一個位于高緯度,主要受緯度因素影響。
(4)面積最大的洲是亞洲,亞洲氣候復雜多樣,主要以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東部和南部分布著季風氣候,季風氣候顯著。
6.(1)東
(2)北
(3)北溫
(4) 歐 蘇伊士 非 太平 印度
【分析】本題以亞洲示意圖為材料,共設(shè)置四道小題,涉及亞洲的半球位置、緯度位置以及海陸位置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的讀圖能力,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運用地理知識的能力。
(1)
西經(jīng)20°、東經(jīng)160°組成的經(jīng)線圈是劃分東西半球的分界線。從西經(jīng)20°以東越過0°經(jīng)線到東經(jīng)160°之間的半球是東半球。從西經(jīng)20°向西越過180°經(jīng)線到東經(jīng)160°之間的半球是西半球。 讀圖可知:亞洲的經(jīng)度在26°E-170°W之間,從東西半球看,亞洲大部分位于東半球。
(2)
赤道以北為北半球,赤道以南為南半球。讀圖可知,從南北半球看,亞洲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3)
熱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23.5°S;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N-66.5°N;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N-90°N;南溫帶的緯度范圍是23.5°S-66.5°S;南寒帶的緯度范圍是66.5°S-90°S。亞洲的最南端緯度是11°S,最北端的緯度是81°N,故從地球五帶的劃分看,亞洲南北跨越了“五帶”中的熱帶、北溫帶、北寒帶三個溫度帶,大部分地處北溫帶。
(4)
從海陸位置看,西與A歐洲接壤,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是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和土耳其海峽,西南以C蘇伊士運河與B非洲為界;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亞洲北接北冰洋,南臨F印度洋,東臨E太平洋。
7.(1) 東 北
(2)北溫帶
(3)南極
(4) 太平洋 北冰洋 印度洋 歐 蘇伊士 非 白令 北美
【分析】本題以亞洲地理位置圖為材料,設(shè)置四道小題,涉及亞洲的半球位置、溫度帶、海陸位置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從東西半球來看,亞洲主要位于東半球;從南北半球來看,亞洲位于北半球。
(2) 從緯度位置看,亞洲北部深入北極圈內(nèi),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南北跨度大,地跨熱帶、北溫帶、北寒帶,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南北氣候差異大。
(3)南極洲跨了所有經(jīng)度,除南極洲外,亞洲跨經(jīng)度最多。
(4)從海陸位置看,東臨F太平洋、北臨G北冰洋,南臨E印度洋。從相對位置看,亞洲的東北以白令海峽與D北美洲為界,西以烏拉爾山脈、烏拉爾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脈、黑海、土耳其海峽與A歐洲為界,西南以蘇伊士運河與B非洲為鄰,東南與大洋洲為鄰。
8.(1) 地跨低、中、高緯度帶,但大部分位于北溫帶 東、北、南三面分別瀕臨太平洋、北冰洋和印度洋,西與歐洲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2) 馬六甲 此處位于亞歐板板塊、太平洋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交界地帶,地殼運動比較活躍
(3)緯度因素
(4)④
(5)缺水(或干旱)
(6)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分析】本題以亞洲地區(qū)圖為材料,涉及到亞洲的地理位置、重要海峽、板塊運動的影響、氣候類型及影響因素、各分區(qū)的特征等,考查學生對亞洲這一章節(jié)的掌握程度。
【詳解】(1)由圖可知,從緯度位置看,赤道、北回歸線和北極圈同時穿過亞洲,亞洲地跨低、中、高緯度帶,但大部分位于北溫帶;從海陸位置看,亞洲東臨太平洋,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西部與歐洲陸地相連,西南與非洲為鄰,東北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東南與大洋洲隔海相望。
(2)由圖可知,圖中A是位東南亞馬來半島與蘇門答臘島之間的馬六甲海峽;處于溝通兩大洲、兩大洋的“咽喉”;A處火山地震頻繁的原因是處于亞歐板塊、印度洋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
(3)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圖中導致①和⑤兩地氣候差異的主要因素是緯度因素,①地位于北寒帶,⑤位于熱帶。
(4)圖中②、④兩地人口較稠密的是④印度半島,因為該半島地形平坦,耕地面積廣、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灌溉便利,農(nóng)業(yè)發(fā)展早。
(5)③地位于西亞,這里以熱帶沙漠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氣候干旱、降水少,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最主要制約因素是缺水。
(6)⑤所在的半島是位于中國以南的中南半島,該半島受中國橫斷山脈延伸的影響,地形主要特征是山河相間、縱列分布。
9.(1) 地形因素 海陸因素
(2) 氣候復雜多樣 溫帶大陸性氣候
(3) 乙 夏季
(4) 熱帶雨林氣候 小
(5) 濕潤 夏 東部屬于季風氣候,夏季風從海洋帶來大量的水汽,帶來豐富的降水
【分析】本題以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和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氣候分布及影響因素、河流、降水時空分布差異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詳解】(1)圖中大致處于同緯度的②和⑥,⑥位于青藏高原地區(qū),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地處我國地勢的第一級階梯,屬于高山高原氣候;②位于我國的南方地區(qū),地處地勢的第二、三級階梯,主要為亞熱帶季風氣候。在同一季節(jié)出現(xiàn)了近30°C的溫差,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同一緯度的③和⑦,③位于中緯度地區(qū)的亞歐大陸的東部,受海洋的影響明顯,降水較多;⑦位于中緯度地區(qū)的亞歐大陸的中部,距海遙遠,海洋上的濕潤氣候難以到達,氣候干旱,降水較少;③和⑦降水差異明顯,造成這種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是海陸因素。
(2)亞洲是世界最大的大洲,南北跨緯度廣,地跨熱帶、溫帶、寒帶;東西距海遠近差異大;地形類型復雜多樣并且地勢起伏大等原因,導致亞洲的氣候具有氣候類型復雜多樣的特點。世界上大多數(shù)氣候類型在亞洲都有分布,亞洲廣大的內(nèi)陸地區(qū),分布著世界上分布范圍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距海遙遠,降水較少,氣候干旱,氣溫年較差大。
(3)讀圖可知,⑨位于地中海沿岸,屬于地中海氣候。圖乙是地中海氣候,丙是溫帶季風氣候。⑨地屬于地中海氣候,夏季炎熱干燥,夏季為森林火災多發(fā)的季節(jié)。
(4)熱帶雨林氣候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區(qū),全年高溫多雨,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很小,該地河流的水位季節(jié)變化小。
(5)亞洲的東部為典型的季風氣候區(qū),夏季風從海洋吹向陸地,帶來大量的水汽,降水豐富;亞洲的西部受海陸位置的影響,盛行下沉氣流、屬于副熱帶高氣壓帶,氣候干旱,降水較少;所以亞洲東部比西部地區(qū)濕潤。
10.(1) 大陸性面積廣 季風氣候顯著(順序可對換)
(2) 溫帶大陸性氣候 東 南(順序可對換)
(3) 亞熱帶季風 熱帶沙漠
(4) 緯度 降低 海陸 減少
【分析】本題亞洲氣候類型分布為材料,考查了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及影響其分布的因素的相關(guān)知識,旨在培養(yǎng)學生區(qū)域認知的核心素養(yǎng)。
【詳解】(1)由圖可知,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外,世界上的各種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亞洲東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風的影響,其中亞洲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所以,亞洲氣候的特點是: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面積廣。
(2)由圖可知,亞洲的氣候具有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和大陸性氣候分布廣的特點,其面積最大范圍最廣的是氣候是溫帶大陸性氣候;④熱帶季風氣候,⑤溫帶季風氣候,⑦亞熱帶季風氣候三種氣候都是季風氣候,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東部和南部。
(3)由圖可知,沿北回歸線看,大陸的東岸是亞熱帶季風氣候,西岸是熱帶沙漠氣候。
(4)由圖可知,⑥為熱帶雨林氣候,⑦亞熱帶季風氣候,⑤為溫帶季風氣候,⑥→⑦→⑤緯度位置由低到高,受緯度因素的影響,氣溫逐漸降低。⑤溫帶季風氣候,距海較近,⑧溫帶大陸性氣候,距海較遠,受海陸位置的影響,⑤→⑧降水逐漸減少。
11.(1)東:黑龍江##黃河##長江##湄公河等;西:阿姆河##錫爾河;南:印度河##恒河等;北: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等
(2)中間高,四周低
(3)BC
(4)海拔高度不同##地勢高低不同
(5) 熱帶沙漠 ① 熱帶季風 ④ 亞熱帶季風 ⑦
【分析】本題以亞洲主要河流分布圖和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地勢特征、河流流向、氣候分布及形成差異的原因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詳解】(1)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的影響,亞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亞洲東部的河流有長江、黃河、黑龍江、湄公河等;南部的河流有印度河、恒河等;北部的河流有鄂畢河、勒拿河、葉尼塞河等;西部的河流有錫爾河、阿姆河等。
(2)由于亞洲河流大多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所以說亞洲的地勢特征是:中間高,四周低。
(3)亞洲東西跨度大,南北跨度廣,地勢高低懸殊,地跨寒、溫、熱三帶,因此亞洲氣候具有復雜多樣,除溫帶海洋性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外,其他氣候在亞洲都有分布。故選BC。
(4)讀圖可知,圖中⑦地位于長江中下游平原,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⑨地位于青藏高原,屬于高原山地氣候,冬冷夏涼,氣溫年較差大;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稱,由于地勢高,雖然與長江中下游平原地處同一個緯度,但兩地的氣候差異顯著。
(5)讀亞洲的氣候類型圖可知,北回歸線從東到西穿過的氣候區(qū)分別是⑦亞熱帶季風氣候,④熱帶季風氣候,①熱帶沙漠氣候。題中A天氣熱得要命,驕陽似火,一滴雨都不下是熱帶沙漠氣候的特征,圖中①地阿拉伯半島屬于熱帶沙漠氣候。B夏季天氣很熱,幾乎天天下雨,空氣又熱又潮濕描述的是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圖中④地印度半島屬于熱帶季風氣候。C夏季氣溫比較高,降水也比較多,感覺不是很悶熱,比較舒服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特征,對應(yīng)圖中的⑦地中國的南方地區(qū)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
12.(1)溫帶大陸性氣候
(2) ④⑤⑥ ⑤⑥ ④ 雨熱同期##降水集中在夏季
(3)氣候終年寒冷##地處寒帶氣候區(qū)
(4)D
(5) 亞洲 歐洲(可顛倒順序) 水
【分析】本題以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為材料,涉亞洲的氣候分布及氣候特點、亞洲氣候?qū)鹘y(tǒng)民居的影響、亞洲人口稀少區(qū)及原因、中東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等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和讀圖分析能力。
【詳解】(1)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季風氣候顯著,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其中亞洲廣大的內(nèi)陸地區(qū),分布著世界上范圍最廣的溫帶大陸性氣候,這里距海遙遠,降水稀少,氣候干旱,氣溫年較差大。
(2)讀圖分析,亞洲氣候類型中,④位于亞洲的南部,屬于熱帶季風氣候;⑤位于中國東南部,為亞熱帶季風氣候;⑥位于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qū)的東部,為溫帶季風氣候;④⑤⑥它們都屬于季風氣候,這些季風氣候的共同點是雨熱同期。其中④⑤⑥中,⑤亞熱帶季風氣候和⑥溫帶季風氣候位于東亞;④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印度半島和中南半島 ,分別屬于南亞和東南亞。
(3)圖中B地位于北冰洋沿岸,屬于北寒帶,這里緯度位置高,終年嚴寒,人口稀少。
(4)圖中A地位于中南半島,位于東南亞,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分旱、雨兩季;從圖中看出,D圖竹樓屋頂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瀉,竹樓底部離地面2米左右,既通風涼快又可以避免潮濕,這種傳統(tǒng)民居適應(yīng)了東南亞地區(qū)氣候濕熱的特點。D符合題意。選項A雪屋,是生活在北極地區(qū)因紐特人的獨特建筑;選項B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居民的古老居住形式;選項C蒙古包主要分布在內(nèi)蒙古高原,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種房子,建造和搬遷都很方便,適于牧業(yè)生產(chǎn)和游牧生活;A、B、C不符合題意。故選D。
(5)中東地處亞、非、歐三大洲的交界地帶,位于阿拉伯海、紅海、地中海、黑海和里海(內(nèi)陸湖)之間,聯(lián)系亞洲、歐洲和非洲,所以被稱為“五海三洲之地”。讀圖中中東的氣候圖可知,該地全年高溫少雨,屬于熱帶沙漠氣候,可推斷該地水資源短缺,成為該地沖突不斷的原因之一。這里大部分屬于白色人種,普遍信奉伊斯蘭教,語言為阿拉伯語。
13.(1)復雜多樣
(2)溫帶大陸性氣候
(3) ④⑤⑥ 雨熱同期(或夏季高溫多雨) ⑤⑥ ④
(4) 相同點:終年高溫; 不同點:熱帶季風氣候一年分旱雨兩季,熱帶雨林氣候全年多雨。
(5)氣候寒冷
(6)D
【分析】本大題以亞洲氣候類型分布圖為材料,設(shè)置六道小題,涉及亞洲的氣候類型、氣候特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類型的對比、氣候?qū)θ祟惖挠绊懙认嚓P(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讀圖可知,亞洲面積廣大,地跨寒、溫、熱三帶,再加上地形復雜,東西跨經(jīng)度廣,南北跨緯度廣,所以亞洲氣候復雜多樣。
(2)亞洲氣候類型復雜多樣,分布最廣的氣候類型是溫帶大陸性氣候,氣候特點為冬冷夏熱,降水少,溫差大。
(3)圖中九種氣候類型中,④位于南亞,屬于熱帶季風氣候;⑤位于中國東南部,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⑥位于亞歐大陸中緯度地區(qū)的東部,屬于溫帶季風氣候;它們都屬于季風氣候,這些季風氣候的共同點是雨熱同期(或夏季高溫多雨)。⑤亞熱帶季風氣候和⑥溫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東部,④熱帶季風氣候分布在亞洲南部。
(4)圖中④是熱帶季風氣候,⑦是熱帶雨林氣候。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全年高溫;不同點是降水季節(jié)不同,④處一年分旱、雨兩季,⑦處全年多雨。
(5)圖中B地位于北寒帶,這里緯度位置高,終年嚴寒,人口稀少。
(6)A地位于中南半島,位于東南亞,屬于熱帶季風氣候,氣候特點為全年高溫,一年分早雨兩季;從圖中看出,D圖竹樓屋頂坡度很大,便于雨水流瀉,竹樓底部離地面2米左右,既通風涼快又可以避免潮濕,這種傳統(tǒng)民居適應(yīng)了東南亞地區(qū)氣候濕熱的特點,D正確;A為冰屋,分布在氣候寒冷的極地地區(qū),A錯誤;B為窯洞,分布在黃土高原,B錯誤;C為蒙古包,是蒙古族的居住風格,C錯誤。故選D
14.(1) 太平 印度
(2)季風
(3) 青藏高原 地形 里海
(4) 放射 中部高,四周低
(5) 阿拉伯半島 熱帶沙漠
【分析】本大題以“亞洲地區(qū)示意圖”為材料,設(shè)置了5個問題,涉及亞洲位置、氣候、地形地勢、河湖等內(nèi)容,考查學生對相關(guān)知識的掌握程度。
【詳解】(1)由圖可知,亞洲位于亞歐大陸的東部,東臨⑤太平洋,南臨⑥印度洋,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大洲。
(2)由圖可知,亞洲東臨太平洋,受海陸因素影響亞洲東部和南部地區(qū)的季風氣候顯著。
(3)由圖可知,高原C是青藏高原,它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海拔越高,氣候越低,受地形因素影響,這里形成了獨特的高原山地氣候。湖泊G是里海,它是世界最大的內(nèi)陸湖,也是亞洲與歐洲的分界線。
(4)由圖可知,河流①葉尼塞河、②長江、④印度河都發(fā)源于亞洲的中部,呈放射狀向四周分流。由此可知:亞洲的地勢特點是中部高,四周低。
(5)由圖可知,H位于阿拉伯半島,為西亞地區(qū),此處氣候類型主要是熱帶沙漠氣候。
15.(1) 北冰洋 太平洋 馬六甲海峽
(2) 東 北
(3) 高 低 自西向東流
【分析】本大題以亞洲略圖和亞洲地勢剖面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位置、地形和地勢、河流等知識點,主要考查學生的讀圖分析能力和區(qū)域認知。
【詳解】(1)讀圖,根據(jù)位置可知,A是北冰洋,亞洲北部相臨的大洋,B是太平洋,亞洲東部相臨的大洋。海峽C是馬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與太平洋的最近海上通道。
(2)讀圖可知,亞洲大部分位于東經(jīng)30°-180°之間,大部分位于西經(jīng)20°以東,東經(jīng)160°以西,所以大部分東半球,赤道穿過南部地區(qū),大部分位于北半球。
(3)讀亞洲地形剖面圖可知,亞洲地勢特點是中部高,東西低,長江位于亞洲東部,受地勢的影響,長江的流向為自西向東流。
16. 1 多樣 中部(中間) 9259.43 放射 北冰洋 有 少(?。? 夏(夏秋) 溫帶大陸性氣候 季風氣候 雨熱同期 復雜多樣
【分析】本大題以亞洲的地形、氣候和海拔高度圖為材料,涉及亞洲的地形地勢、河流、氣候等相關(guān)內(nèi)容,考查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的能力和區(qū)域認知的地理素養(yǎng)。
【詳解】人們通常把陸地地形分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種基本類型。平原海拔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丘陵海拔在500米以下,山地和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盆地四周高,中間低。根據(jù)圖①1中不同深淺的顏色表示的海拔高度可知,亞洲地形類型②多樣;根據(jù)圖1中河流的流向可知,亞洲地勢③中間高四周低。根據(jù)圖3可知,亞洲最低處海拔為-415米,最高處海拔為8844.43米,所以亞洲最大相對高度為④ 8844.43-(-415米)=9259.43米。亞洲北臨北冰洋,南臨印度洋,東臨太平洋,由圖1可知,亞洲地勢中部高,四周低,受地勢影響,亞洲大多數(shù)河流發(fā)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⑤放射狀流入周邊的太平洋、印度洋和⑥北冰洋。亞洲大部分地區(qū)位于北回歸線以北,受緯度因素影響,北部多數(shù)河流⑦有結(jié)冰期。亞洲地域遼闊,受海陸位置影響,西部廣大內(nèi)陸地區(qū)降水少,河流水量⑧小;東部河流受夏季風影響較大,⑨夏季迎來汛期,水量豐沛。亞洲中西部深居亞歐大陸腹地,受夏季風影響較小,⑩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廣;亞洲東部、東南部和南部地區(qū)瀕臨海洋,受夏季風影響較大,?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有利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綜上所述,亞洲地形、氣候等都具有?復雜多樣的特征,使得地域環(huán)境復雜多樣。
【點睛】

相關(guān)試卷

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30青藏地區(qū):

這是一份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30青藏地區(qū),共2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青藏地區(qū),讀青藏地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讀“青藏地區(qū)圖”,回答下列問題,讀青藏地區(qū)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22中國的工業(yè):

這是一份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22中國的工業(yè),共30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四大工業(yè)基地的分布,四大工業(yè)基地,解題技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10俄羅斯和印度:

這是一份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10俄羅斯和印度,共27頁。試卷主要包含了俄羅斯,印度地形圖,印度氣候圖,解題技巧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英語朗讀寶

相關(guān)試卷 更多

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01經(jīng)緯網(wǎng)圖

中考地理識圖專題演練 專題01經(jīng)緯網(wǎng)圖

中考地理一輪復習速記手冊與變式演練專題08 亞洲 (含解析)

中考地理一輪復習速記手冊與變式演練專題08 亞洲 (含解析)

【2024年會考】初中地理專題08 亞洲 -識圖速記手冊與變式演練(全國通用)(原卷+解析版)

【2024年會考】初中地理專題08 亞洲 -識圖速記手冊與變式演練(全國通用)(原卷+解析版)

中國的交通【識圖·速記】初中地理必備識圖速記手冊與變式演練 專題08 亞洲 (解析版)

中國的交通【識圖·速記】初中地理必備識圖速記手冊與變式演練 專題08 亞洲 (解析版)

資料下載及使用幫助
版權(quán)申訴
版權(quán)申訴
若您為此資料的原創(chuàng)作者,認為該資料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知識產(chǎn)權(quán),請掃碼添加我們的相關(guān)工作人員,我們盡可能的保護您的合法權(quán)益。
入駐教習網(wǎng),可獲得資源免費推廣曝光,還可獲得多重現(xiàn)金獎勵,申請 精品資源制作, 工作室入駐。
版權(quán)申訴二維碼
中考專區(qū)
歡迎來到教習網(wǎng)
  • 900萬優(yōu)選資源,讓備課更輕松
  • 600萬優(yōu)選試題,支持自由組卷
  • 高質(zhì)量可編輯,日均更新2000+
  • 百萬教師選擇,專業(yè)更值得信賴
微信掃碼注冊
qrcode
二維碼已過期
刷新

微信掃碼,快速注冊

手機號注冊
手機號碼

手機號格式錯誤

手機驗證碼 獲取驗證碼

手機驗證碼已經(jīng)成功發(fā)送,5分鐘內(nèi)有效

設(shè)置密碼

6-20個字符,數(shù)字、字母或符號

注冊即視為同意教習網(wǎng)「注冊協(xié)議」「隱私條款」
QQ注冊
手機號注冊
微信注冊

注冊成功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