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試時間:75分鐘; 命題人:苗瑩
注意事項:
1. 答題前填寫好自己的姓名、班級、考號等信息
2. 請將答案正確填寫在答題卡上
第Ⅰ卷 (選擇題)
一、選擇題(本題共30小題,每題2分,共60分)
下圖為日全食時太陽的“貝利珠”照片。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 圖中被遮擋住發(fā)黑的部分屬于太陽大氣層中的( )
A. 光球?qū)? B. 輻射區(qū) C. 日冕層 D. 色球?qū)?br>2. 圖中閃亮主體部分的主要太陽活動類型是( )
A. 太陽黑子 B. 太陽耀斑 C. 極晝 D. 極光
3. 下列現(xiàn)象的產(chǎn)生,與太陽活動無關的是( )
A. 高緯地區(qū)出現(xiàn)的極光現(xiàn)象 B. 短波無線電信號中斷
C. 火山的爆發(fā) D. “磁暴”現(xiàn)象
2017年9月15日, “卡西尼號”探測器結(jié)束了13年的土星探索任務,主動隕落并最終在土星大氣層燃燒殆盡。下表為地球與土星物理性質(zhì)比較。
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 圍繞土星運行的“卡西尼號”探測器,不屬于
A. 地月系 B. 太陽系 C. 銀河系 D. 總星系
5. 與地球相比,土星
A. 對周圍大氣引力更小 B. 晝夜交替周期較長
C. 四季變化周期較短 D. 表面平均溫度較低
太陽源源不斷地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輻射能量。太陽輻射的能量是巨大的,盡管只有二
十二億分之一到達地球,但是對于地球和人類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6. 關于太陽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太陽成為太陽系中心天體的原因是自己發(fā)光
B. 太陽能量來源于外部的核裂變反應
C. 大氣運動、水循環(huán)、生命活動與太陽輻射有關
D. 各種化石燃料的形成與太陽輻射無關
7. 下列能反映太陽輻射作用的是 ( )
①石油、煤炭等礦物能源的形成②太陽輻射能維持著地表溫度
③為生物提供生長發(fā)育所需的光熱④地熱資源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十字連星”是指太陽、月球及八大行星排在幾乎垂直的直線上。下圖為“十字連星”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8. 圖中③星與該圖中恒星構成的天體系統(tǒng)是( )
A. 地月系 B. 銀河系 C. 太陽系 D. 土衛(wèi)系
9. 圖中數(shù)字代表的天體屬于類地行星的是 ( )
A. ① B. ② c. ④ D. ⑤
下圖為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0. 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 )
A. 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B. 濟南比哈爾濱少
C. 重慶小于 1200kw?h/m2 D. 平原比高原地區(qū)豐富
11. 造成重慶和拉薩太陽輻射差異的主要影響因素有( )
①天氣狀況②日照時間③海拔高度④海陸差異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行星
質(zhì)量
(地球=1)
體積
(地球=1)
主要大
氣成分
公轉(zhuǎn)周期
自轉(zhuǎn)周期
赤道面與公轉(zhuǎn)
軌道面夾角
地球
1.00
1.00
氮、氧
1年
23時56分
23°26'
土星
95.18
745
氫、氦
29.5年
10時14分
26°44'
位于貴州省黔南布大窩凼喀斯特洼坑中的中國“天眼”是由南仁東先生擔任總工程師,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chǎn)權、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截止到目前已經(jīng)接收到了數(shù)百顆脈沖星信號,促進了我國宇宙和天體探索事業(yè)的發(fā)展。結(jié)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12. 中國“天眼”選址在大窩凼,主要考慮的因素是( )
A. 天氣 B. 緯度 C. 地形 D. 資金
13. 下列物質(zhì)屬于天體的是 ( )
①火星上的隕石坑②流星體③太空垃圾④極光⑤脈沖星⑥太空艙里的宇航員
A. ①②⑥ B. ②③⑤ c. ③④⑤ D. ②④⑤
讀我國年太陽輻射總量分布圖(局部) ,完成下面小題。
14. 下列四個城市中,年太陽輻射總量最豐富的是( )
A. 蘭州 B. 臺北 C. 上海 D. 昆明
15. 重慶年太陽輻射總量比上海小的主要原因有( )
①緯度高②陰雨天氣多③盆地地形不利于水汽散發(fā)④日照時間長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6. 假如你是一名太陽能熱水器的推銷員,只考慮自然因素的情況下,你到下列哪組城市推銷最合理( )
A. 北京、???、貴陽 B. 上海、重慶、臺北
C. 昆明、蘭州、鄭州 D. 福州、廣州、成都
據(jù)日本NHK電視臺消息, 當?shù)貢r間2019年10月12日下午6點22分左右,日本千葉縣南部發(fā)生5.7級地震,震源深度80km。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7. 本次地震, 震源位于 ( )
A. 地殼 B. 地幔 C. 地核 D. 軟流層
18. 地震發(fā)生時,日本千葉縣的居民的感覺是( )
A. 只有上下顛簸 B. 先上下顛簸,后左右搖晃
C. 只有左右搖晃 D. 先左右搖晃,后上下顛簸
19. 地震發(fā)生以后,建筑物并不會馬上倒塌,一般都要間隔約12秒,這就是地震救援領域所說的“黃金12秒”,在這12秒中人們可以決定是躲是逃。據(jù)此推斷“黃金12秒”確定的依據(jù)是( )
A. 橫波和縱波的傳播介質(zhì)差異 B. 人體對緊急事件的生理反應能力
C. 橫波和縱波傳播速度的差異 D. 建筑物的抗震系數(shù)
2021年3月20日,日本本州東岸附近海域發(fā)生了里氏7.0級地震,震源深度60千米。2021年4月9日位于加勒比海圣文森特島上的蘇弗里耶爾火山噴發(fā),噴出的火山灰柱高達15千米。下圖示意地球的圈層結(jié)構和火山噴發(fā)景觀。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0. 此次日本本州東岸附近海域的震源最有可能位于( )
A. 甲圈層 B. 乙圈層 C. 丁圈層 D. 戊圈層
21. 蘇弗里耶爾火山噴發(fā)的巖漿最有可能來自圖中的( )
A. 乙圈層 B. 丙圈層 C. 丁圈層 D. 戊圈層
22.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 地震波傳播速度變化最快的地方是丁、戊交界處
B. 火山噴發(fā)景觀圖中至少包含了地球的5個圈層
C. 地殼越厚,巖漿越容易噴出地表
D. 火山噴發(fā)不會影響到生物圈
23. 地球的圈層結(jié)構中,其各外部圈層( )
A. 不存在物質(zhì)遷移和能量交換
B. 相互影響,相互滲透
C. 僅生物圈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fā)展不可或缺的
D. 水圈不能促進太陽能轉(zhuǎn)化和改造地表形態(tài)
讀“地質(zhì)時期氣候相對現(xiàn)代的變化示意圖”,完成下面小題。
24. 恐龍繁盛時期的氣候特點是 ( )
A. 溫暖干燥 B. 寒冷濕潤 C. 炎熱多雨 D. 溫暖濕潤
25. 下列有關全球氣候變化的敘述,錯誤的是( )
A. 地質(zhì)時期地球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持續(xù)時間長達千萬年的寒冷期,還發(fā)生過持續(xù)時間約為十萬年的寒冷期與溫暖期的交替
B. 人類歷史時期氣候變化不明顯
C. 中生代以干燥期為主,新生代以濕潤期為主
D. 當前地球氣候正處于溫暖期
《侏羅紀公園》是一部1993年的科幻冒險電影,主要講述了哈蒙德博士召集大批科學家利用凝結(jié)在琥珀中的史前蚊子體內(nèi)的恐龍血液提取出恐龍的遺傳基因,將已絕跡6600萬年前的史前龐然大物復生,使整個努布拉島成為恐龍的樂園,即“侏羅紀公園”,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6. 科幻電影侏羅紀公園中的恐龍主要出現(xiàn)在地質(zhì)歷史的哪個時代( )
A. 前寒武紀 B. 古生代 C. 中生代 D. 新生代
27. 在恐龍繁盛的時代,地球上主要以什么植物為主( )
A. 蕨類植物 B. 裸子植物 C. 被子植物 D. 藍藻
28. 按地球演化過程,下列四幅圖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最可能是( )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④② D. ④③①②
2019年11月29日晚,土星、月亮、金星、木星齊聚天宇,在我國低空排成一條直線,上演“四星連珠”的天文奇觀。圖示為某天文愛好者拍攝的“四星連珠”照片,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29. 圖示時刻,圖中距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
A. 土星 B. 月亮 C. 金星 D. 木星
30. 該日北京地區(qū)的日落方位是 ( )
A. 東北 B. 東南 C. 西北 D. 西南
第 II卷 (非選擇題)
二、綜合題(本題共4題,共40分)
31. 讀太陽系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 (10分)
(1)八顆行星中, B表示 ,D表示 ,G表示 。
(2)按運動特征,八顆行星繞日公轉(zhuǎn)有 性、 性和 性。
(3)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zhì)與其所處的宇宙環(huán)境關系密切,此圖所反映的有利宇宙環(huán)境是 。
(4)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質(zhì)的幾個自身條件中,此圖反映出來的是 。
32. 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一 北京時間2018年10月31日16時29分, 在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27.7°N, 102.08°E)發(fā)生5.1級地震, 震源深度19km。
材料二 甲圖為我國大陸部分地殼等厚度線圖,乙圖為地震波在地球內(nèi)部傳播速度圖及地球內(nèi)部圈層圖。
(1)為探測莫霍界面的情況,在下列四地同時進行了地震波的測定,最遲從莫霍界面?zhèn)鱽淼卣鸩ǖ氖? )。
A. 拉薩 B. 烏魯木齊 C. 上海 D. 北京
(2)掌握地震發(fā)生規(guī)律可有效減少危害,要了解地球各圈層組成物質(zhì)和結(jié)構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據(jù)是 ,材料二乙圖中A為 ,B為 ,并寫出其判斷依據(jù) 。
(3)在地殼等厚度線圖中,0km表示 。說出甲圖所示區(qū)域地殼厚度大致分布規(guī)律 。根據(jù)材料可以推斷出,西昌市地震的震源位于 。 (填“地殼”“地?!被颉暗睾恕?
(4)巖漿的發(fā)源地是 ,在圖乙中畫出這一圈層并判斷其物質(zhì)狀態(tài) 。
33. 地球上生物的進化一直是人類關注的熱點問題。目前科學家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地球上的幾個生物繁盛期,而繁盛期的結(jié)束往往是生物的大滅絕。
讀“地質(zhì)年代表”和材料,回答問題。 (10分)
材料:生物進化與環(huán)境演變有密切關系。一方面,生物進化在地理環(huán)境的演化中具有重要意義,在地理環(huán)境的發(fā)展中扮演了極其活躍的角色; 另一方面,環(huán)境的演化又促使生物不斷進化,以適應環(huán)境的變化。在中生代末期的地層內(nèi),銥元素含量異常,比相鄰巖層平均值高出30倍左右,而銥是隕石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這說明可能曾有一顆富含銥的小行星撞擊過地球。
(1)晚古生代早期,魚類大量繁衍; 隨著海洋面積縮小,中期進化出能適應陸地環(huán)境的 動物, 植物繁盛; 晚期,氣候變得干旱,進化出能適應干燥氣候的 動物, 植物開始出現(xiàn)。
(2)恐龍生活在顯生宙的 代,該時期包括三疊紀、侏羅紀、 紀,聯(lián)合古陸由于板塊運動劇烈而 ,各大陸向現(xiàn)在的位置漂移。這一時期裸子植物極度興盛,也是重要的 期。
(3)請從古老地層的動物化石方面,說出“生物大滅絕”的時期 , 。
34.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10 分)
2019年1月,搭載“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的嫦娥四號成功登陸月面,進行人類首次月面生物實驗并培育出第一株被子植物嫩芽。下圖為“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工作原理圖。
(1)嫦娥四號飛向月球的過程中,接觸最多的天體是 。
(2)對嫦娥四號運行產(chǎn)生嚴重干擾的太陽活動是 。
(3)“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模擬的地球外部圈層中,最活躍的因素是 。在月球上,“月面微型生態(tài)圈”運行的能量主要來源于 。
(4)材料中提到的被子植物,主要盛行于 (填寫地質(zhì)年代)。這個地質(zhì)年代出現(xiàn)了一次大冰期,稱為 (紀) 大冰期。
(5)與地球相比,簡述月球表面不適宜生物生存的原因。 (4分)
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云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地理試題,文件包含地理pdf、地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云南民族大學附屬高級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1月期中檢測地理試題,文件包含25屆11月民大高一·地理pdf、25屆11月民大高一·地理答案pdf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9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云南省昆明市五華區(qū)德仁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試題卷,共4頁。
注冊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