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 物理試題(含解析)
展開
這是一份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期末考 物理試題(含解析),共20頁。
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學校、班級、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填空題(本題共6小題,每空1分,共14分)
1.小明靜坐在行駛的汽車里,他看到兩旁的樹木往后退,是以 參照物的;以汽車里的座位為參照物,小明是 (選填“運動”或“靜止”)的。
2.2022北京冬奧會開幕式舉世矚目,小男孩在國旗傳遞環(huán)節(jié)中用小號吹奏的《我和我的祖國》響徹全場,小號聲是由空氣柱的 產生的,觀眾能聽到小號發(fā)出的聲音,說明 可以傳聲。
3.如圖所示,一次性打火機里的燃料是一種叫丁烷的物質,通常情況下呈氣態(tài),它是在常溫下,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它液化后儲存在打火機里的;在不打火的情況下持續(xù)按壓放氣按鈕,會發(fā)現有氣體從氣嘴處噴出,很快就會感覺到氣嘴附近溫度 (選填“升高”、“不變”或“降低”),這是因為里面的液體迅速 (填物態(tài)變化的名稱)時要 (選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的熱。
4.世界各地有時出現“月全食”現象,這是由于 形成的,如圖表示月全食時太陽、地球、月球的位置,則圖中的A是 。
5.為了防止森林火災,在森林里是不允許隨地丟棄透明的飲料塑料瓶的。這是因為雨水進入飲料瓶后,它相當于一個 透鏡,對太陽光有 的作用,可能會導致森林火災。
6.航空攝影人員從高空給城市拍照,若所用的照相機鏡頭的焦距為80mm,則膠卷與鏡頭的距離應 (填“大于”或“小于”)80mm,所成的像為縮小、 (填“倒立”或“正立”)的 (填“實”或“虛”)像。
二、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16分。第7~12題為單項選擇題;第13、14題為雙項選擇題,選對一個選項給1分,選錯不給分)
7.關于物理量的測量及實驗儀器的使用,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A.使用刻度尺時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
B.讀取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表面相平
C.選用精密測量工具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都是避免誤差產生的有效方法
D.記錄的測量數據要包括數字和單位
8.下列關于聲現象的敘述及其解釋,正確的是( )
A.“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是不同人的聲音其音調不同
B.“公共場合不要大聲喧嘩”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
C.“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頻率高
D.“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是描述聲音的響度大
9.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發(fā)展,超聲波已廣泛應用于各個領域。下列事例中利用超聲波傳遞信息的是( )
A.用超聲波清洗器清洗眼鏡B.醫(yī)生利用“B”超檢查病情
C.用超聲波焊接器焊接零件D.用超聲波碎結石
10.寒冷的冬天,居民樓的玻璃窗上會“出汗”或結“冰花”。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玻璃窗上的“汗”是水蒸氣液化生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氣凝華生成的
C.“冰花”結在玻璃窗的內表面
D.“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1.去年暑假,小夢陪著爺爺到湖里去叉魚.小夢將鋼叉向看到魚的方向投擲,總是叉不到魚.如圖所示的四幅光路圖中,能正確說明叉不到魚的原因的是( )
A.B.
C.D.
12.關于光現象,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任何色光通過三棱鏡后都能發(fā)生色散現象
B.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多彩的顏色是紅、黃、藍三種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
C.醫(yī)院、飯店經常利用紫外線燈來滅菌
D.驗鈔機是利用了紅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來檢驗鈔票真?zhèn)蔚?br>13.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此現象說明白光由各種色光組成
B.小貓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前2m處,當小貓向平面鏡靠近時,小貓在鏡中的像會變大
C.一條光線入射到平面鏡上,與鏡面的夾角是30度,則反射角是30度
D.雨后的夜晚,背向月光行走,地面上較亮處是地面,較暗處是水面
14.以下各圖中成虛像的是( )
A.a圖,放大鏡觀察郵票B.b圖,用照相機拍攝景物
C.c圖,用投影儀投影D.d圖,用平面鏡矯正姿勢
三、作圖題(每題2分,共4分)
15.如圖所示,有一個橫截面為直角三角形的玻璃磚,一束紅光從空氣垂直射向它的一個直角邊,然后從斜邊折射出來。請畫出這束光進入和射出這個玻璃磚的大致光路。
16.周末,小明在家看電視時,對著墻按遙控器,發(fā)現有時能改變電視機頻道。MN表示墻壁,A點表示遙控器發(fā)出紅外線處,B點表示電視機接收信號處。請畫出本次控制電視機的光路。
四、實驗探究題(每空1分;第17題4分,第18題6分,第19題9分,共19分)
17.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裝置對冰加熱。
(1)實驗室常用溫度計是利用液體 的性質制成的;
(2)該實驗應選用 (填“大冰塊”或“碎冰塊”)來進行實驗,效果更好些;
(3)根據實驗記錄他繪制了冰熔化時溫度隨時間變化的圖像,如圖乙所示。由圖像可知冰是 (填“晶體”或“非晶體”);在10min末這一時刻,杯里的物質處于 (填“固態(tài)”、“液態(tài)”或“固液共存態(tài)”)。
18.如圖所示,小偉同學利用圖甲來測凸透鏡的焦距,利用圖乙來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在如圖乙所示的位置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1)如圖甲所示,移動光屏的位置,直到光屏上出現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則此凸透鏡的焦距f= cm;
(2)實驗時,首先要使燭焰、凸透鏡、光屏這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目的是 ;
(3)蠟燭、光屏和凸透鏡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圖乙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像未畫出),該像為倒立、 (選填“放大”或“縮小”)的實像,生活中的 (選填“照相機”、“投影儀”或“放大鏡”)利用了這個成像原理;
(4)接下來小偉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燭焰清晰的像,他應將光屏向 (選填“靠近”或“遠離”)凸透鏡方向移動;
(5)當燭焰通過凸透鏡在光屏上成一實像時,小偉用不透明的紙擋住透鏡上半部分,則光屏上所成的是 (選填“完整的”或“不完整的”)像。
19.如圖所示是學習小組的同學們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情景:玻璃板下方放一張白紙,再準備A、B兩個大小、外形完全一樣的蠟燭,然后把A立在玻璃板前,以A為成像物體。
(1)小明同學有個疑惑,既然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為何不用平面鏡進行探究,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呢?你的看法是: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點,便于 ;
(2)該實驗選擇兩個大小、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A和B,是為了比較 關系;
(3)將蠟燭B在玻璃板后的紙面上來回移動,發(fā)現無法讓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能是 ;
(4)解決上面問題后多次改變蠟燭A的位置,完成實驗。如圖是實驗小組的實驗記錄,圖中A、B、C、A'、B'、C'分別是物與像對應點的位置,他們接著就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連線與鏡面是否 ,再分別測量 的距離,判斷像與物是否關于平面鏡對稱;
(5)本實驗為了獲得更好的成像效果,應當在 (選填“較亮”或“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6)小明同學使蠟燭B跟A的像完全重合時,拿走蠟燭B,在蠟燭B剛才的位置豎立一塊白屏,想要觀察白屏上是否出現蠟燭A的像,他應當 ;(選填序號)
A.透過玻璃板觀察光屏B.直接觀察光屏
(7)完成探究后,愛思考的小明同學提出兩個判斷,請你把它補充完整:①在玻璃板蠟燭A一側看到蠟燭A的像后,觀察者若站在玻璃板的另一側,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②在玻璃板蠟燭A一側看到蠟燭B跟A的像完全重合時,觀察者的位置不動,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豎立一本物理書,則 (選填“能”或“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
五、綜合應用題(第20題9分,第21題8分,共17分)
20.某司機駕車外出,途經甲地時看到路邊有如圖所示的標志牌,汽車以72km/h的速度勻速從甲地開往乙地,經過乙地后,汽車正以30m/s的速度勻速行駛時,突然發(fā)現前方100m處有障礙物。正常情況下,司機從發(fā)現險情到踩剎車制動需要的反應時間為0.5s,汽車制動后還要繼續(xù)向前滑行45m才能停下。求
(1)司機駕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時間;
(2)若司機酒后駕車,反應時間是正常情況下的4倍,汽車是否撞上障礙物?
(3)請你根據以上情況,對安全駕車提一條合理建議。
21.一輛汽車勻速駛向一座大山,汽車鳴笛5s后司機聽到山崖反射的回聲,此時汽車距離大山800m。已知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求:
(1)鳴笛時,汽車與大山的距離是多少米;
(2)汽車行駛的速度是多少米每秒?
1. 汽車 靜止
【詳解】[1] 小明看到兩旁的樹木在向后退,是以汽車為參照物,路旁的樹木相當于汽車是向后運動的。
[2] 以汽車里的座位為參照物,小明的相對位置不變,是靜止的。
2. 振動 空氣
【詳解】[1]聲音是由物體的振動產生的,所以小號聲是由空氣柱的振動產生的。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因此觀眾能聽到小號發(fā)出的聲音是由空氣傳播的。
3. 降低 汽化 吸收
【詳解】[1][2][3]在不打火的情況下持續(xù)按壓放氣按鈕,會發(fā)現有氣體從氣嘴處噴出,很快就會感覺到氣嘴附近溫度降低,這是因為里面的液體泄漏后不再被加壓,迅速汽化變成丁烷氣體,在此過程中要從周圍吸收大量的熱,使打火機氣嘴附近溫度降低。
4. 光沿直線傳播 地球
【詳解】[1][2]日食、月食是由于光沿直線傳播形成的;發(fā)生月全食時,太陽、月球、地球三者應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在中間擋住太陽光,從而形成月全食,所以地球應在A位置,月球在B處。
5. 凸 會聚
【詳解】[1][2]因為瓶中進入水之后,瓶中的水形狀是中間厚、邊緣薄,符合凸透鏡的形狀特點,對光線有會聚作用,如果熱量集中,會使樹葉燃燒,造成火災。
6. 大于 倒立 實
【詳解】[1]照相機拍照時物距大于二倍焦距,像距大于焦距且小于二倍焦距,所以膠卷與鏡頭的距離應大于80mm。
[2][3]物距大于焦距時成倒立像,像能在膠卷上呈現,所以成倒立的實像。
7.C
【詳解】A.使用刻度尺時,刻度尺需要放正并使有刻度值的一側緊貼被測物體,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我們在讀取溫度計示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液柱上表面相平,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選用精密測量工具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都是減小誤差的有效方法,但誤差不可避免,故C錯誤,符合題意;
D.需要記錄數據時,要包括數字和單位,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8.B
【詳解】A.不同的人說話時,在音調和響度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其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是音色不同,故A錯誤;
B.“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指讓人們的說話聲要小些,因此是在聲源處控制噪聲,故B正確;
C.“高聲語”是指大聲說話,即響度大,頻率的大小影響的是音調的高低,故C錯誤;
D.“余音繞梁”是指聲音遇到“梁”、“墻”等障礙物時被反射回來,不是描述聲音的響度大,故D錯誤。
故選B。
9.B
【詳解】A.超聲波清洗器將物體清洗干凈,是因為超聲波能傳遞能量,故A不符合題意;
B.B超在醫(yī)學上的運用,是因為超聲波能將人體的信息傳遞,所以是利用了超聲波能傳遞信息。故B符合題意;
C.超聲波焊接器,利用超聲波來焊接,是因為超聲波能傳遞能量,故C不符合題意;
D.超聲波能碎結石,是因為超聲波能傳遞能量,故D不符合題意。
故選B。
10.D
【詳解】A.室內溫度高,玻璃溫度低,玻璃窗上的“汗”是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液化生成的。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室內溫度高,玻璃溫度低,玻璃窗上的“冰花”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非常低的玻璃凝華生成的。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室內溫度高,玻璃溫度低,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冰花”會出現在內表面。故C正確,不符合題意;
D.室內溫度高,玻璃溫度低,室內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玻璃,“汗”會出現在內表面。故D不正確,符合題意。
故選D。
11.D
【詳解】由于光從水中進入空氣中時,要發(fā)生光的折射現象,折射光線偏離法線,因此人看到水中的“魚”實際上是魚通過折射后所成的虛像,虛像的位置比實際位置變淺,因此D選項正確.
12.C
【詳解】A.單色光通過三棱鏡后無法發(fā)生色散現象,故A錯誤;
B.彩色電視機畫面上豐富多彩的顏色是紅、綠、藍三種顏色的光組合而成的,故B錯誤;
C.紫外線可以用來殺菌、使熒光物質發(fā)光,因此醫(yī)院、飯店經常利用紫外線燈來滅菌,故C正確;
D.紫外線可以用來殺菌、使熒光物質發(fā)光,故驗鈔機是利用了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fā)光來檢驗鈔票真?zhèn)蔚?,故D錯誤。
故選C。
13.AD
【詳解】A.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現象,實質是由于太陽光通過小水滴發(fā)生折射的緣故,因此可以說明白光由各種色光組成的,故A正確;
B.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像與物大小相等,因此當小貓向平面鏡靠近時,小貓在鏡中的像不變,故B錯誤;
C.入射角與反射角是入射光線與反射光線與法線的夾角,法線與鏡面垂直,因此一條光線入射到平面鏡上,與鏡面的夾角是30度,即入射角是60度,故反射角是60度,故C錯誤;
D.雨后的夜晚,背向月光行走,光在水面處發(fā)生鏡面發(fā)射,光不能進入人的眼睛;地面處發(fā)生的是漫反射,有光可以進入人的眼睛,因此地面上較亮處是地面,較暗處是水面,故D正確。
故選AD。
14.AD
【詳解】A.放大鏡的原理是物體在一倍焦距以內,物體成正立、放大的虛像,故A符合題意;
B.照相機的原理是物體在2倍焦距以外,物體成倒立、縮小的實像,故B不符合題意;
C.投影儀的原理是物體在1倍焦距與2倍焦距之間,物體成倒立、放大的實像,故C不符合題意;
D.平面鏡成像的特點是像與物大小相等,像距等于物距,其像不是實際光線會聚而成,不能在光屏上顯示,像為虛像,故D符合題意。
故選AD。
15.
【詳解】根據光的折射定律,光從空氣垂直入射到玻璃的表面,傳播方向不變;光從玻璃斜射入空氣中,折射光線向遠離法線方向偏折,因此首先過入射點畫出法線,然后根據折射角大于入射角,畫出折射光線,如圖所示:
16.
【詳解】先根據平面鏡成像規(guī)律作出A的像點A′,再連接像點A′與接收信號處B點,與墻壁的交點為入射點O,再連A與入射點O作為遙控器發(fā)出的紅外線,據此標出光的傳播方向,如下圖所示:
17. 熱脹冷縮 碎冰塊 晶體 固液共存態(tài)
【詳解】(1)[1]常用溫度計是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2)[2]為了使受熱均勻,應選用碎冰塊進行實驗,這樣便于測量溫度,觀察現象。
(3)[3]由圖像知道,冰在熔化過程中吸熱但是溫度保持不變,有固定的熔點,所以冰是晶體。
[4]5~15min是該物質的熔化過程,第10min末冰處于熔化過程中,所以是固液共存態(tài)。
18. 10.0 為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 縮小 照相機 遠離 完整的
【詳解】(1)[1]一束平行于凸透鏡主光軸的光線經過凸透鏡后,在光屏上形成了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說明凸透鏡對光線具有會聚作用,此時凸透鏡與光屏間的距離為焦距,該凸透鏡的焦距為
f=60.0cm-50.0cm=10.0cm
(2)[2]為使燭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調整它們的高度,使燭焰、凸透鏡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
(3)[3][4]凸透鏡焦距為10cm,由圖乙可知物距是30.0cm,物距大于2倍焦距,根據凸透鏡成像的規(guī)律,成倒立、縮小的實像,照相機就是利用這一成像規(guī)律工作的。
(4)[5]凸透鏡成實像時,物距減小,像距增大,像變大,將蠟燭向靠近凸透鏡方向移動一段距離,物距減小,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看到燭焰清晰的像,像距增大,應將光屏遠離透鏡。
(5)[6]遮住凸透鏡的上半部,燭焰發(fā)出的光射向凸透鏡的下半部,經凸透鏡折射后,照樣能會聚成完整的像,像的大小不發(fā)生變化,折射光線減少,會聚成的像變暗。
19. 找到像的位置 像和物的大小 見解析 垂直 對應的兩點到鏡面 較暗 B 不能 能
【詳解】(1)[1]探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要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雖然成像不太清晰,但是在物體一側能看到物體的像,便于找到像的位置。
(2)[2]為了比較像和物體大小關系,選擇兩個大小、外形完全相同的蠟燭。
(3)[3]實驗時玻璃板要豎直放置,即垂直于桌面,如果不豎直,不論怎樣移動后面的蠟燭都不可能與前面蠟燭的像完全重合,就無法比較像與物的大小。
(4)[4][5]實驗完成后,連接像與物的對應點,判斷物像的連線是否和鏡面垂直,分別測量對應的兩點到鏡面的距離,判斷像與物是否關于平面鏡對稱。
(5)[6]物體和環(huán)境的對比度越大,成像越清晰,為了獲得更好的成像效果,應當在較暗的環(huán)境中進行。
(6)[7]實像可以成在光屏上,虛像不能成在光屏上,為了探究平面鏡成像的虛實情況,移去蠟燭B,將一張白屏豎直放在原來蠟燭B所在位置,直接觀察光屏上是否有A的像,故選B。
(7)[8]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成的像是虛像,在玻璃板蠟燭A一側看到蠟燭A的像后,觀察者若站在玻璃板的另一側不能看到蠟燭A的像。
[9]平面鏡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在玻璃板蠟燭A一側看到蠟燭B跟A的像完全重合時,觀察者的位置不動,在玻璃板與蠟燭B之間豎立一本物理書,不會影響成像情況,能看到蠟燭A的像。
20.(1)0.5h;(2)汽車會撞上障礙物;(3)見解析
【詳解】解:(1)由圖可知,甲地到乙地的路程為36km,汽車的速度為72km/h,所以司機駕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時間
(2)酒后駕車時,司機的反應時間
t1=4×0.5=2s
司機的反應距離
s1=v1t1=30m/s×2s=60m
從司機看到障礙物到停下汽車行駛的距離
s總=s1+s剎=60m+45m=105m>100m
汽車會撞上障礙物。
(3)疲勞駕駛、酒后駕駛、打手機都會使司機反應遲鈍或者注意力不集中,增加反應時間。
答:(1)司機駕車從甲地到乙地需要的時間為0.5h;
(2)汽車會撞上障礙物;
(3)見解析。
21.(1)900m;(2)20m/s
【詳解】解:(1)由題意知,鳴笛5s后,汽車距離大山的距離為s1=800m,鳴笛5s的時間內,聲音傳播距離為
所以,鳴笛時汽車離大山的距離為
(2)由于汽車行駛的路程為
因此,汽車行駛的速度
答:(1)鳴笛時,汽車與大山的距離是900m;
(2)汽車行駛的速度是20m/s。
相關試卷
這是一份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文件包含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4-2025學年九年級上學期11月期中物理試題rardocx、2024秋九年級物理期中答案docx等2份試卷配套教學資源,其中試卷共8頁, 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物理][期末]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6月期末物理試題(有答案),共8頁。
這是一份河南省駐馬店市泌陽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月考物理試題,共8頁。

相關試卷 更多
- 1.電子資料成功下載后不支持退換,如發(fā)現資料有內容錯誤問題請聯系客服,如若屬實,我們會補償您的損失
- 2.壓縮包下載后請先用軟件解壓,再使用對應軟件打開;軟件版本較低時請及時更新
- 3.資料下載成功后可在60天以內免費重復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