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意事項:
1.答題前,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并將準考證號條形碼粘貼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選擇題的作答: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3.非選擇題的作答:用簽字筆直接答在答題卡上對應的答題區(qū)域內(nèi),寫在試題卷、草稿紙和答題卡上的非答題區(qū)域均無效。
4.考試結(jié)束后,請將本試題卷和答題卡一并上交。
一、單選題(每題2分,共35題,共70分)
下圖是 NASA 拍攝的“太陽笑臉圖”。從這張照片上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太陽的兩只眼睛、鼻子、嘴以及顴骨。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 “鼻子”所處的太陽大氣層( )
A. 亮度最低B. 厚度最薄
C. 溫度最高D. 位于最外層
2. 太陽笑了,則地球上( )
A. 洪澇災害更加頻繁B. 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傾向歉收
C. 表面溫度一定升高D. 可能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
【答案】1. B 2. D
【解析】
【1題詳解】
根據(jù)圖中信息,“鼻子”處亮度低,是太陽黑子,所在的太陽大氣層為光球?qū)?,位于太陽大氣的最里層,根?jù)所學知識,光球?qū)邮翘柎髿庵辛炼茸畲蟮?,厚度最薄,其溫度最低,B正確,AC錯誤;太陽大氣層最外層為日冕層,D錯誤。應選B。
【2題詳解】
根據(jù)材料,太陽笑了,是太陽活動強的表現(xiàn),會影響地球磁場,可能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D正確;太陽活動強時,太陽輻射增強,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可能傾向增產(chǎn),B錯誤;太陽活動對氣候會產(chǎn)生影響,但不一定會導致洪澇災害更加頻繁,A錯誤;太陽活動是可以使太陽輻射增強,但要使地表溫度升高還需要考慮到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所以地球表面溫度不一定升高,C錯誤。應選D。
【點睛】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發(fā)射的電磁波會干擾地球的電離層,影響無線短波通訊;拋出的高能帶電粒子干擾地球磁場,使地球出現(xiàn)“磁暴”現(xiàn)象;同時,高能帶電粒子沖進兩極地區(qū),與那里的高空稀薄大氣相互碰撞,還會出現(xiàn)極光;另外,地球上的一些自然災害(如地震、水旱災害等),與太陽活動具有一定的相關(guān)性。
3. 下列關(guān)于海浪的說法,正確的是( )
A. 風力是形成海浪的唯一動力B. 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動力
C. 海嘯只能由地震、火山爆發(fā)引起D. 海浪的能量十分密集,是一種重要的海洋資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引起海浪的動力,除了風力外,還有天體引力、海底地震、火山爆發(fā)、塌陷滑坡、海水密度分布不均等等,因此風力并不是形成海浪的唯一動力,A錯誤;海浪可以侵蝕海岸,也可在海岸沉積,因此海浪是塑造海岸地貌的主要動力,B正確;海嘯就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發(fā)、海底滑坡或氣象變化產(chǎn)生的破壞性海浪,因此海嘯不只是由地震、火山爆發(fā)引起,C錯誤;海浪是一種重要的海洋資源,但海浪的能量并不密集,利用難度較大,D錯誤。故選B。
【點睛】
下圖為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和大氣輻射關(guān)系示意圖,下表為2018年9月內(nèi)蒙古東北部某地連續(xù)四日的天氣資料。完成下面小題。
4. 導致該地9月8日出現(xiàn)霜凍的是( )
A 冷鋒B. 冷氣團C. 低壓D. 氣旋
5. 9月8日出現(xiàn)霜凍的原因與圖中( )
A. 甲減弱有關(guān)B. 乙增加有關(guān)C. 丙減弱有關(guān)D. 丁增加有關(guān)
【答案】4. B 5. C
【解析】
【4題詳解】
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從9月6至9月8日,該地氣溫降低,由多云到小雨再到雨過天晴,經(jīng)歷了一次冷鋒的影響,而8號天氣晴朗,應為冷鋒過境后受單一冷氣團控制,天氣晴朗,但氣溫較低,溫差較大,因而出現(xiàn)霜凍,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題詳解】
根據(jù)表格可知,9月8日天氣晴朗,天空中云量少,地面輻射散失的熱量多,但是大氣逆輻射弱,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差,因而出現(xiàn)了霜凍,圖中為大氣逆輻射的是丙,即丙減弱,故C正確,ABD錯誤。故選C。
【點睛】冷鋒過境前,受單一暖氣團控制,氣溫較高,氣壓較低,天氣晴朗;過境時,出現(xiàn)陰天、刮風、雨雪、降溫;過境后,受單一冷氣團控制,氣溫降低,氣壓升高,天氣轉(zhuǎn)晴。
加利利湖(位于戈蘭高地邊緣)湖水水面低于地中海海面,水量在較長的歷史時間里是比較穩(wěn)定的。近年來,湖區(qū)周邊的開發(fā)導致水量減少,有時達到危險的低水平。
據(jù)此完成下列各題。
6. 死海與加利利湖兩湖區(qū)
A. 均屬于內(nèi)陸咸水湖
B. 均有豐富的地熱資源
C. 均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D. 均是周邊農(nóng)業(yè)灌溉水源
7. 加利利湖水量減少,將導致
A. 湖區(qū)及周邊地區(qū)氣候變干,氣溫日較差變大
B. 湖泊鹽度明顯上升
C. 湖水面面積迅速減少
D. 湖區(qū)漁業(yè)資源枯竭
【答案】6. B 7. A
【解析】
【6題詳解】
死海與加利利湖均位于板塊生長邊界 ,地殼運動活躍 ,地熱資源豐富。 加利利湖有河流流出,是淡水湖,水量年際變化較?。凰篮]有河流流出 ,湖水鹽度高 ,致使水中沒有生物存活,且水量年際變化較大。故選B。
【7題詳解】
加利利湖水量減少 ,將導致湖泊及周邊地區(qū)氣候變干 ,氣溫日較差變大 ,周邊風沙災害增多 ;該湖湖區(qū)漁業(yè)資源 、沿湖生物資源減少;淡水資源減少, 影響沿湖農(nóng)業(yè) 、工業(yè)及居民生活用水等。加利利湖有河流注入和流出 ,故水量減少后 ,湖泊鹽度不會有明顯變化。故選A。
太陽能資源受晝夜、季節(jié)、地理緯度和海拔高度等自然條件的限制,以及晴、陰、云、雨等隨機因素的影響。下圖為某省區(qū)年降水量和城市分布圖,太陽能熱水器在該省區(qū)得到廣泛推廣。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8. 圖中①②③④地,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是( )
A. ①B. ②C. ③D. ④
9. 有關(guān)太陽輻射及其對地球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
A. 太陽輻射能大部分到達地球,維持著地表溫度
B.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屬于生物固定積累下來的太陽能
C. 太陽輻射能來源于太陽黑子和耀斑爆發(fā)時釋放的能量
D. 太陽輻射能是我們?nèi)粘I詈蜕a(chǎn)不太常用的能源
【答案】8. A 9. B
【解析】
【分析】
【8題詳解】
結(jié)合材料可知,本題考查太陽能資源影響因素,結(jié)合太陽能資源的影響因素,可知晴天,云層薄 ,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強,太陽能資源豐富,陰雨天氣,大氣層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太陽輻射弱,太陽能資源少,據(jù)此進行分析,圖中①②③④地中,①降水量最小,因此與其他三地相比,晴天多,太陽能資源豐富,故選A。
9題詳解】
太陽是一個巨大的氣體球,能量來源于核聚變反應, 地球上所接受到的太陽能量只占太陽輻射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但是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卻是巨大的,AC錯誤;煤、石油等化石燃料,屬于地質(zhì)歷史時期生物固定以后積累下來的太陽能,B正確;太陽能目前已成為人類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所用的直接能源,故D錯誤,故選B。
【點睛】太陽以電磁波的形式向外傳遞能量,稱太陽輻射,是指太陽向宇宙空間發(fā)射的電磁波和粒子流。太陽輻射所傳遞的能量,稱太陽輻射能。太陽輻射能按波長的分布(0.4~0.76μm為可見光區(qū),能量占50%;0.76μm以上為紅外區(qū),占43%;紫外區(qū)小于0.4μm,占7%)地球所接受到的太陽輻射能量僅為太陽向宇宙空間放射的總輻射能量的二十二億分之一,但卻是地球大氣運動的主要能量源泉,也是地球光熱能的主要來源。
10. 海水運動的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 )
①風浪 ②潮汐 ③洋流 ④波浪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②③D. 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
【分析】
【詳解】海浪、潮汐、洋流是海水運動的主要表現(xiàn)形態(tài),其中風浪、波浪、海嘯、風暴潮等形式都屬于海浪。①②③④都正確,故答案選D項。
在生活中,我們在切大蔥或洋蔥的時候,會忍不住“淚流滿面”。為此,我們可以在切菜的時候在旁邊點燃一支蠟燭,便可緩解眼部的不適感。下圖為切大蔥或洋蔥示意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1. 從熱力環(huán)流的角度看,點燃蠟燭后,切大蔥或洋蔥處( )
A. 空氣受熱加大風速B. 空氣遇冷收縮下沉
C. 空氣受熱膨脹上升D. 空氣遇冷減小風速
12. 下列熱力環(huán)流示意圖中,能反映上圖蠟燭附近空氣環(huán)流的是( )
A. B. C. D.
【答案】11. B 12. A
【解析】
【11題詳解】
根據(jù)熱力環(huán)流原理,蠟燭燃燒處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切大蔥或洋蔥處溫度較低,空氣遇冷收縮下沉,B正確,ACD錯誤。故選B。
【12題詳解】
根據(jù)空氣受熱膨脹上升、遇冷收縮下沉的原理,A選項符合題意,C、D選項錯誤;B選項圖中左側(cè)垂直氣流不符合熱力環(huán)流原理,B選項錯誤。故選A。
【點睛】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最簡單的形式,由于地面的冷熱不均而形成的空氣環(huán)流。其形成過程為:受熱地區(qū)大氣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低氣壓,而高空形成高氣壓;受冷地區(qū)相反,從而在近地面和高空的水平面上形成了氣壓差,促使大氣的水平運動,形成高低空的熱力環(huán)流。
13. 關(guān)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敘述正確的是( )
A. 地球上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活動
B. 太陽輻射會導致通訊衰減或中斷
C. 太陽活動對氣候沒有影響
D. 太陽活動增強時會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
【答案】D
【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太陽輻射與太陽活動。
【詳解】地球上的熱量主要來自太陽輻射,不是太陽活動,A錯。太陽活動會導致無線點短波通訊衰減或中斷,不是輻射,B錯。太陽活動對氣候的降水有影響 ,C錯。太陽活動增強時會影響地球磁場,產(chǎn)生“磁暴”現(xiàn)象,D對。
14. 云、霧、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發(fā)生在
A. 對流層B. 平流層C. 臭氧層D. 高層大氣
【答案】A
【解析】
【分析】
【詳解】對流層聚集了大部分水汽、塵埃等,且以對流運動為主,故云、霧、雨、雪等天氣現(xiàn)象發(fā)生在對流層,A正確。
為了更好理解等壓面發(fā)生彎曲后,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某校同學繪制了素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
15. 位于同一水平面上A、B兩點氣壓值(用P表示)是
A. PA>PBB. PA<PB
C. PA=PBD. 無法確定
16. 該圖可以用來解釋
A. 大氣垂直分層B. 大氣受熱過程
C. 熱力環(huán)流D. 風的形成
【答案】15. A 16. D
【解析】
【15題詳解】
讀圖,A處的等壓面向上凸起,說明A處氣壓高;B處等壓面向下彎曲,說明B處氣壓低。PA>PB,A對。故選A。
【16題詳解】
在同一水平面的氣壓差形成了水平氣壓梯度力,從而形成了風,反映的大氣的水平運動,故可以解釋風的形成,D對。大氣垂直分層是按照大氣在垂直方向的各種特性,將大氣分成若干層次,反映不是同一水平面,A錯。大氣的受熱過程闡述的是大氣對太陽輻射和地面輻射的影響,也并非是同一水平面,B錯。熱力環(huán)流不僅有大氣的水平運動且還有垂直運動,C錯。故選D。
17. 2023年2月6日,土耳其發(fā)生7.8級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震后,中國19支救援隊伍立即馳援災區(qū),播撒了國際人道主義的“種子”。莫霍界面大陸部分平均深度33千米。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 )
A. 地殼B. 地幔C. 地核D. 軟流層
【答案】A
【解析】
【詳解】材料信息表明,此次土耳其地震發(fā)生在陸地之上,震源深度為20千米,題意表明,莫霍界面大陸部分平均深度33千米,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莫霍界面之上的地殼,而不是深度更深的地幔、軟流層、地核,A符合題意,排除BCD。故選A。
18. 電閃雷鳴、刮風下雨等天氣現(xiàn)象發(fā)生在大氣垂直分層中的
A. 對流層B. 平流層C. 中間層D. 熱層
【答案】A
【解析】
【分析】本題考查大氣的垂直分層。
【詳解】對流層溫度隨高度增加而遞減,對流運動強烈,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A正確。平流層溫度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不易產(chǎn)生天氣變化。高層大氣中空氣稀薄,不易產(chǎn)生天氣變化。故選A。
【點睛】大氣的垂直分層
《漢書·五行志》記載:“西漢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黃,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睋?jù)此完成下題。
19. 這種現(xiàn)象發(fā)生在太陽的( )
A. 光球?qū)覤. 色球?qū)覥. 日冕層D. 太陽內(nèi)部
20. 下列部門,太陽活動對其有直接影響的是( )
①文化部門 ②航天部門 ③氣象部門 ④鋼鐵部門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①④
【答案】19. A 20. B
【解析】
【19題詳解】
文獻記載”有黑氣大如錢,居日中央”,從形態(tài)位置來看,應是太陽黑子,太陽黑子是光球?qū)又写艌鼍奂?,溫度低于周邊而顯得暗一些,A符合題意;色球?qū)拥闹饕柣顒宇愋褪且吆腿甄?,日冕層的主要太陽活動現(xiàn)象是太陽風,太陽內(nèi)部的活動肉眼無法看到,排除BCD。故選A。
【20題詳解】
太陽活動對文化部門、鋼鐵部門無直接影響,①、④不符合題意;太陽活動釋放的物質(zhì)可以直接損害航天器,更能直接影響航天通信,因此太陽活動對航天部門有直接影響,②符合題意;太陽活動會影響地球上的氣候變化,因此太陽活動對氣象部門有直接影響,③符合題意。綜上所述,B符合題意,排除ACD。故選B。
【點睛】太陽大氣結(jié)構(gòu),由里到外分為光球、色球和日冕。太陽活動:黑子(光球?qū)樱⒁吆腿甄恚ㄉ驅(qū)樱?、太陽風(日冕層)。太陽活動周期(黑子數(shù)目變化周期)為11年。
下圖是太陽大氣層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回答回答下列各題。
21. 太陽大氣的外部結(jié)構(gòu)A和B、C層依次是( )。
A. 光球、日冕、色球B. 光球、色球、日冕
C. 色球、日冕、光球D. 色球、光球、日冕
22. 通常情況下我們?nèi)庋鬯吹降奶柺牵? )。
A. 太陽外部的整個大氣層B. 太陽內(nèi)部
C. 太陽大氣的色球?qū)覦. 太陽大氣的光球?qū)?br>23. 發(fā)生在A層的太陽活動主要是( )
A. 黑子B. 日珥C. 耀斑D. 太陽風
【答案】21. B 22. D 23. A
【解析】
【21題詳解】
太陽大氣的外部結(jié)構(gòu)從里到外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故A和B、C層依次是光球、色球、日冕,B正確。
故選B
【22題詳解】
通常情況下我們?nèi)庋鬯吹降奶柺翘柎髿獾墓馇驅(qū)?,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陽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發(fā)射出來的,故D正確;色球?qū)雍腿彰釋又荒茉谌杖硶r或者用特殊的儀器才能看到,ABC錯誤。
故選D
【23題詳解】
A層為光球?qū)?,太陽活動主要是黑子,太陽風發(fā)生在日冕層,日珥和耀斑發(fā)生在色球?qū)樱蔄正確,BCD錯誤。
故選A
24. 雨水花園是一種模仿自然界雨水匯集、滲漏而建設的淺凹綠地,主要用于匯聚并吸收來自屋頂或地面的雨水,并通過植物及各填充層的綜合作用使?jié)B漏的雨水得到凈化。凈化后的雨水不僅可以補給地下水,也可以作為城市景觀用水、廁所用水等。下圖示意雨水花園結(jié)構(gòu)。據(jù)此完成下題。
對下滲雨水凈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層是( )
A. 樹皮覆蓋層和種植土層B. 種植土層和砂層
C. 砂層和礫石層D. 樹皮覆蓋層和礫石層
【答案】B
【解析】
【分析】
【詳解】地表樹皮的作用是保持土壤水分,并沒有起到過濾雨水的作用,而底層的礫石層顆粒較大,凈化作用不明顯,只有種植土層和砂層顆粒較小,可以起到過濾凈化的作用。種植土層和植物根系對各類污染物有較好的過濾和吸附作用,砂層能防止土壤顆粒隨雨水下滲,故選B。
【點睛】
25. 下圖中,晝夜溫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詳解】晴朗的天氣因為大氣的保溫作用差,太陽輻射吸收快、散失快,所以晝夜溫差大,A、C錯誤;海洋和陸地相比,海洋的比熱容大,升溫慢、降溫慢,晝夜溫差小,所以溫差最小的是多云天氣下的海洋表面。B錯誤,D項正確。故選D。
【點睛】晴朗的陸地上空,云層少,太陽輻射強,大氣的保溫作用差,所以晝夜溫差大,典型地區(qū)為我國的西北地區(qū),所以有“早穿棉襖午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的諺語。
26. 上海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是因為( )
A. 上海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B. 上海常規(guī)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C. 太陽能資源清潔、可再生、能量集中D. 上海經(jīng)濟發(fā)達,能源蘊藏量大
【答案】B
【解析】
【詳解】上海經(jīng)濟發(fā)達,人口稠密,能源需求量大,但上海常規(guī)能源短缺,因此積極推廣“太陽能屋頂計劃”,B正確、D錯;青藏高原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的地區(qū),A錯;太陽能資源清潔、可再生,但能量較為分散,C錯。故選B。
27. 分布式光伏發(fā)電特指在用戶場地附近建設,運行方式是用戶自發(fā)自用、多余電量入網(wǎng),且以配電系統(tǒng)平衡調(diào)節(jié)為特征的光伏發(fā)電設施。如果想在我國各地推廣分布式光伏發(fā)電,可能效果較差的是( )
A. 四川B. 云南C. 西藏D. 新疆
【答案】A
【解析】
【詳解】四川地處四川盆地,地勢低,大氣層厚;盆地地形不利于社會氣得散失,多云霧,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太陽輻射弱,光伏發(fā)電,效果較差,A正確;云南、西藏地處高原,空氣較四川盆地稀薄,太陽輻射強,光伏發(fā)電,可能效果較好。BCD錯誤。故答案選A。
下圖為世界某海區(qū)7月表層水溫分布圖,讀圖回答下列各題。
28. 造成甲海區(qū)水溫不同于同緯度其他海區(qū)的主要原因是( )
A. 寒流流經(jīng)B. 暖流流經(jīng)C. 徑流匯入D. 多陰雨天氣
29. 甲處沿海的氣候特征是( )
A. 雨熱同期B. 冬季多雨C. 降水稀少D. 冬冷夏熱
30. 甲海區(qū)漁業(yè)資源豐富,其主要原因是( )
A. 寒暖流交匯B. 陸上徑流匯入C. 暖流勢力強大D. 底層海水上涌
31. 甲海區(qū)位置可能位于( )
A. 太平洋西北部B. 太平洋西南部C. 大西洋東南部D. 大西洋東北部
【答案】28. A 29. C 30. D 31. C
【解析】
【28題詳解】
洋流流向與等溫線彎曲方向一致,由圖中表層海水等溫線彎曲狀況,可判斷沿岸有寒流流經(jīng)。沿岸寒流帶來降溫減濕的影響。甲地位于副熱帶大陸西岸,常年受副高控制,降水少,晴天多, A正確。故選A。
【29題詳解】
甲地位于副熱帶大陸西岸,常年受副高控制,沿岸寒流帶來降溫減濕的影響,降水少,故選C。
【30題詳解】
甲海區(qū)漁業(yè)資源豐富,類似的例子如秘魯漁場。其成因為冷海水上涌,帶來營養(yǎng)鹽類,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吸引魚類形成漁場。D正確。故選D。
【31題詳解】
從圖中可看出甲海區(qū)位于大洋東部,大西洋東南部海區(qū)漁業(yè)資源豐富,故選C。
【點睛】本題考查了洋流對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要求考生準確獲取與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與運用地理知識回答問題,難度一般。
下圖模擬某流域在人為開發(fā)前后的變化,該模擬可為日后流域開發(fā)提供參考。據(jù)此完成下列小題。
32. 此模擬研究主要針對的是( )
A. 植被破壞B. 蒸發(fā)減少
C. 濕地調(diào)蓄D. 降雨增加
33. 人為改變后造成的流域各項特性變化,其中包括( )
①河流流程縮短 ②流水侵蝕加強
③河流流速加快 ④流域面積擴大
A. ①②B. ①④C. ③④D. ②③
【答案】32. A 33. D
【解析】
【32題詳解】
該圖模擬某流域在人為開發(fā)前后的變化,從圖示可以直接看出植被減少,河流溝蝕增多,溯源侵蝕侵蝕加劇,河流源頭倒退。因此A正確。
【33題詳解】
由圖可知,人為改變后,河流源頭倒退,流程變長,①排除;流域內(nèi)溝蝕加劇,②正確;該河源頭倒退,部分河段下蝕加劇,河床加深,落差變大,流速加快,③正確;該河流的集水范圍沒有變化,流域面積并沒有擴大,④排除。D選項正確。
位于浙江省溫嶺市樂清灣北端的江廈潮汐發(fā)電站,是我國第一座雙向潮汐發(fā)電站,漲潮和落潮時均可發(fā)電。某學校地理社團前去研學之后,畫出了該發(fā)電站的平面圖(左圖)和水庫水位變化圖(右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34. 與潮汐現(xiàn)象形成有關(guān)的主要因素是( )
A. 海嘯B. 臺風C. 海灣D. 月球
35. 圖示時段,退潮發(fā)電效果最好的是( )
A. aB. bC. cD. e
【答案】34. D 35. D
【解析】
【34題詳解】
潮汐,是發(fā)生在沿海地區(qū)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是指海水在天體(主要是月球和太陽)引潮力作用下所產(chǎn)生的周期性運動。形成潮汐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天體引力,D正確。海嘯、臺風和海灣均與潮汐的形成無關(guān),ABC均錯誤。故選D。
【35題詳解】
圖示時段,e時段水庫水位和海水水位差較大,是退潮形成的落差,利用落差發(fā)電效果最好,D正確,ABC均錯誤。故選D。
【點睛】潮汐發(fā)電是水力發(fā)電站利用潮汐發(fā)電,必須具備兩個條件:一是潮汐的幅度必須大,至少要有幾米;二是海岸地形必須能儲蓄大量海水,并可進行土建工程。潮汐發(fā)電是在河口或海灣筑一條大壩,以形成天然水庫,水輪發(fā)電機組就裝在攔海大壩里。當海水(或江水)的水位上漲時水庫蓄水,當海水(或江水)的水位下落時,水庫水位與外海潮位之間形成一定潮差,堤壩出水口處的水輪發(fā)電機組受到海水(或江水)驅(qū)動而發(fā)電。
二、綜合題(兩小題,共30分)
36. 讀地理模式圖,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模式圖表示太陽系,曲線①②③④為行星軌道,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那么曲線①為____的公轉(zhuǎn)軌道,曲線④為____的公轉(zhuǎn)軌道。(填行星名稱)
(2)若該模式圖表示太陽大層結(jié)構(gòu),陰影部分表示色球?qū)樱敲辞€①②之間為____層,曲線③④之間的太陽大氣層,出現(xiàn)的太陽活動是____,活動周期____。
(3)若該模式圖表示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陰影部分表示地幔,那么曲線①②之間為____,曲線②代表的界面是____,曲線③代表的界面是____。
【答案】(1) ①. 土星 ②. 地球
(2) ①. 日冕 ②. 黑子 ③. 11年
(3) ①. 地殼 ②. 莫霍界面 ③. 古登堡界面
【解析】
【分析】本題以某地理模式圖為材料,涉及太陽系行星分布、太陽大氣結(jié)構(gòu)、地球內(nèi)部圈層結(jié)構(gòu)的相關(guān)知識,考查學生圖片材料信息提取能力、地理知識調(diào)用分析能力,體現(xiàn)了綜合思維的地理學科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若代表太陽系,陰影部分為小行星帶,則③為小行星帶內(nèi)側(cè)的大行星火星,②為小行星帶外側(cè)的大行星木星。因此①為鄰近木星且位于外側(cè)的土星,④為鄰近火星且位于火星內(nèi)側(cè)的地球。
【小問2詳解】
若表示太陽大氣層的結(jié)構(gòu),陰影部分表示色球?qū)?,則曲線①②之間的為最外層的日冕層,曲線③④之間的為光球?qū)?,其上出現(xiàn)的太陽活動為太陽黑子,其活動周期約為11年。
【小問3詳解】
若表示地球的內(nèi)部圈層,陰影部分表示地幔,則曲線①②之間的為地球內(nèi)部圈層最外層的地殼。曲線②代表地殼和地幔的分界界面,莫霍界面;曲線③代表的界面時地幔和地核的交界面,古登堡界面。
37. 讀大氣垂直分層圖,完成下列各題。
(1)圖中____曲線能正確表示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情況。
(2)C層的名稱____,D層的名稱____層。
(3)C層中氣溫隨高度增加而____。
(4)在上述各層中,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的是____層,適于高空飛行的是____層。(填字母)
(5)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部分主要在____層和____被吸收,紅外線部分主要在____層被吸收。
【答案】(1)A (2) ①. 對流 ②. 平流
(3)遞減 (4) ①. C ②. D
(5) ①. 平流 ②. 高層大氣 ③. 對流
【解析】
【分析】本題以大氣垂直分層圖為材料,涉及到大氣垂直分層名稱、溫度變化、等知識,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地理信息、調(diào)動和運用地理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能力,體現(xiàn)綜合思維、區(qū)域認知以及地理實踐力的地理核心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結(jié)合所學知識,C代表對流層,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降低;D代表平流層,氣溫隨海拔的升高而升高;E代表高層大氣,氣溫隨海拔的升高先降低后升高。根據(jù)所學知識符合題意的是A曲線。
【小問2詳解】
結(jié)合所學知識,C代表對流層,平均高度是0~12KM;D代表平流層,范圍是對流層層頂?shù)?0~55KM。
小問3詳解】
結(jié)合所學知識,地面輻射是對流層大氣的直接熱源,故對流層氣溫特點是隨著高度增加氣溫降低。
【小問4詳解】
結(jié)合所學知識,C層是對流層,對流層大氣以對流運動為主,多云雨霧雪,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D層是平流層,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適合航空飛行。
【小問5詳解】
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部分主要在平流層被臭氧吸收和高層大氣被氧原子吸收,紅外線部分主要在對流層被二氧化碳和水汽吸收。日期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天氣
風向
6日
16
5
多云
北風
7日
12
—3
小雨
北風
8日
10
—3
晴
西北風
9日
14
1
多云
西風
高度
溫度
大氣運動
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高層大氣
2000-3000千米
電離層反射無線電波
平流層
50-55千米
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
平流運動
臭氧吸收紫外線升溫;有利于高空飛行
對流層
10-12千米,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
對流運動
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與人類關(guān)系最密切
這是一份山西省太原市重點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3頁。試卷主要包含了選擇題,非選擇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山東省淄博市重點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4頁。試卷主要包含了單選題,綜合題等內(nèi)容,歡迎下載使用。
這是一份遼寧省部分重點高中2024-2025學年高一上學期12月月考試題地理試卷含答案,共10頁。
注冊成功